第一篇:暑期调研报告沂蒙老区红色行
东北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
赴沂蒙老区
申请材料
引言
沂蒙是一块古老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军队的哺育下,山东党政军与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它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通过深入革命老区调查和学习,增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为促进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主题:
“红色足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考察——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踏寻红色足迹”学习考察活动。
二、选题意义:
中国抗战胜利六十多年,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感悟革命前辈奋斗历程,赴革命老区踏寻先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同时借此机会了解临沂璀璨的红色文化,重温红色经典,锻炼毅力,砥砺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响应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团队选题为“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作为山东革命文化的集中代表,临沂被列为山东省红色文化聚集区,是山东省规划建设的三大文化园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宣传,临沂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临沂市共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4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60多处。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山东解放区的首府。它也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存遍布全市。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军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等党政军机关驻地,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同时,这里也是孟良崮战役遗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大青山战斗遗址,《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革命歌曲诞生地,八路军115师师部、新四军军部、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这些红色经典,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革命老区沂蒙家喻户晓。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92年7月28日,江泽民主席来临沂视察,欣然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
沂蒙精神植根于沂蒙大地这片奉献的热土,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在山东有一共识。这就是沂蒙精神不仅是沂蒙的。而且是山东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以沂蒙革命根
据地为主要活动区域创造出来的。但沂蒙精神没有地域和人群的局限。它是在党培育下。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成果,作为先进文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沂蒙精神的影响早已超出了诞生地范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使其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
三、预期目标
1.了解临沂市临沂老区建设促进会对革命老区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和建设。临沂老区建设促进会以全心全意为临沂革命老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记住历史,弘扬革命传统,为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采访老促会,深入的了解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2.与临沂市高考考上东北大学的学生开座谈会,送去我们的关怀。
在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刘老师的指导下,让被录取的新生了解东北大学相关信息,以及为其中贫困学生为提供我校助学贷款政策的咨询和支持,尽最大力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圆梦大学, 把关怀送到新生家中。
3.参观沂蒙山革命根据地。
通过景点游览,透视到以革命前辈和沂蒙根据地人民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阅读在景区中闪现的“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红色经典文化。通过参观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了解浓浓沂蒙情,感受沂蒙精神。
4.慰问老红军。
倾听老红军回忆风雨革命路程,更加深刻的了解当年的历史并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送去我们对革命前辈的慰问,以表示对他们的敬仰和爱戴。
5.参观中共山东分局旧址——沂水县高庄镇王庄。
参观中共山东分局旧址,了解1938-1939年中共山东分局在此办公期间,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此艰难成立的历史,以及罗荣桓、徐向前等元帅在此领导指挥山东抗战所取得的辉煌战果。观看珍贵的革命文物,真实的历史图片,感受沂蒙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通过参观,升华对沂蒙精神的理解,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6.参观孟良崮战役指挥部等红色景点。
了解学习当年华东野战军在陈毅和粟裕的指挥下取得战役胜利的革命历史,通过
真实的图片,再现当年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同时缅怀在这场战役中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弘扬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通过景点的参观游览,帮助大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四、实践日程及内容安排
2011年7月25日凌晨四点由沈阳出发,2011年7月25日晚十点到达临沂市。2011年7月26日在临沂市参观华东烈士林园、进行问卷调查、条幅签名活动及东北大学入校宣讲会。
2011年7月27日参观红嫂纪念馆,并进行老红军,老军嫂家属采访活动。2011年7月28日探寻“沂蒙山小调”发源地,参观孟良崮战役遗址。
2011年7月29日参观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及中共山东分局遗址,并与纪念馆相关人员座谈。
五、经费预算
1、交通费
(1)火车票:去程 150*6=900元
返程 150*6=900元
(2)当地交通费 每人每天 10元
10*6*4=240元
(3)住住宿费 每人每天20元
20*6*5=600元
总计 2640元
六、社会实践的成果和内容
(一)形式
1.调查报告。整理采访临沂老区建设促进会和老红军的资料,参观孟良崮形成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并争取在期刊和报纸上发表。
2.个人总结,团队总结。回顾,反思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突出个人心得体会,在集中讨论的基础上撰写团队实践总结。
3.音像资料。记录实践的所见所闻,将照片、DV等资料发到先锋网上,与同
学共同分享,带回当地媒体关于此次实践活动相关的报道。
(二)内容
1.了解沂蒙文化的精髓: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
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老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一经形成,即成为沂蒙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沂蒙文化中最深刻、最本质、最内在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区人民对于革命精神的了解。
3.与老区的学子进行会谈交流,了解新时期沂蒙精神在青年中的传承和发扬。
4.国家建设老区的新思路和老区近年发生的变化
第二篇:赴沂蒙老区调研申请材料
申请报告实例:
石油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
赴沂蒙老区调研 申请材料
引言
沂蒙是一块古老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军队的哺育下,山东党政军与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它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通过深入革命老区调查和学习,增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为促进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主题:
“红色足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考察——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踏寻红色足迹”学习考察活动。
二、选题意义:
中国抗战胜利六十多年,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感悟革命前辈奋斗历程,赴革命老区踏寻先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同时借此机会了解临沂璀璨的红色文化,重温红色经典,锻炼毅力,砥砺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响应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团队选题为“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作为山东革命文化的集中代表,临沂被列为山东省红色文化聚集区,是 山东省规划建设的三大文化园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宣传,临沂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临沂市共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4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60多处。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山东解放区的首府。它也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存遍布全市。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军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等党政军机关驻地,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同时,这里也是孟良崮战役遗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大青山战斗遗址,《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革命歌曲诞生地,八路军115师师部、新四军军部、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这些红色经典,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革命老区沂蒙家喻户晓。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92年7月28日,江泽民主席来临沂视察,欣然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
沂蒙精神植根于沂蒙大地这片奉献的热土,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在山东有一共识。这就是沂蒙精神不仅是沂蒙的。而且是山东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以沂蒙革命根据地为主要活动区域创造出来的。但沂蒙精神没有地域和人群的局限。它是在党培育下。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成果,作为先进文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沂蒙精神的影响早已超出了诞生地范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使其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
三、预期目标
1.了解临沂市临沂老区建设促进会对革命老区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和建设。临沂老区建设促进会以全心全意为临沂革命老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记住历史,弘扬革命传统,为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采访老促会,深入的了解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2.与临沂市高考考上东北大学的学生开座谈会,送去我们的关怀。
在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刘老师的指导下,让被录取的新生了解东北大学相关信息,以及为其中贫困学生为提供我校助学贷款政策的咨询和支持,尽最大力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圆梦大学, 把关怀送到新生家中。3.参观沂蒙山革命根据地。
通过景点游览,透视到以革命前辈和沂蒙根据地人民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阅读在景区中闪现的“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红色经典文化。通过参观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了解浓浓沂蒙情,感受沂蒙精神。4.慰问老红军。
倾听老红军回忆风雨革命路程,更加深刻的了解当年的历史并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送去我们对革命前辈的慰问,以表示对他们的敬仰和爱戴。5.参观中共山东分局旧址——沂水县高庄镇王庄。
参观中共山东分局旧址,了解1938-1939年中共山东分局在此办公期间,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此艰难成立的历史,以及罗荣桓、徐向前等元帅在此领导指挥山东抗战所取得的辉煌战果。观看珍贵的革命文物,真实的历史图片,感受沂蒙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通过参观,升华对沂蒙精神的理解,坚定共产主义信仰。6.参观孟良崮战役指挥部等红色景点。
了解学习当年华东野战军在陈毅和粟裕的指挥下取得战役胜利的革命历史,通过真实的图片,再现当年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同时缅怀在这场战役中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弘扬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通过景点的参观游览,帮助大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四、实践日程及内容安排
2011年7月25日凌晨四点由沈阳出发,2011年7月25日晚十点到达临沂市。2011年7月26日在临沂市参观华东烈士林园、进行问卷调查、条幅签名活动及东北大学入校宣讲会。
2011年7月27日参观红嫂纪念馆,并进行老红军,老军嫂家属采访活动。2011年7月28日探寻“沂蒙山小调”发源地,参观孟良崮战役遗址。
2011年7月29日参观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及中共山东分局遗址,并与纪念馆相关人员座谈。
五、经费预算
1、交通费
(1)火车票:去程 150*6=900元
返程 150*6=900元(2)当地交通费 每人每天 10元
10*6*4=240元
(3)住住宿费 每人每天20元
20*6*5=600元
总计 2640元
六、社会实践的成果和内容
(一)形式
1.调查报告。整理采访临沂老区建设促进会和老红军的资料,参观孟良崮形成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并争取在期刊和报纸上发表。
2.个人总结,团队总结。回顾,反思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突出个人心得体会,在集中讨论的基础上撰写团队实践总结。
3.音像资料。记录实践的所见所闻,将照片、DV等资料发到先锋网上,与同学共同分享,带回当地媒体关于此次实践活动相关的报道。
(二)内容
1.了解沂蒙文化的精髓: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老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一经形成,即成为沂蒙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沂蒙文化中最深刻、最本质、最内在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区人民对于革命精神的了解。
3.与老区的学子进行会谈交流,了解新时期沂蒙精神在青年中的传承和发扬。4.国家建设老区的新思路和老区近年发生的变化
第三篇:沂蒙革命老区考察学习报告
沂蒙革命老区考察学习报告
沂蒙革命老区考察学习报告
(篇一)心灵的震撼 灵魂的净化
*年11月9日至12日,根据教学课程计划,省委党校第六期县处级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革命老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全体学员在孟良崮、沂蒙红嫂、莒南齐鲁红都等党性教学点以及华东烈士陵园、台儿庄等地认真听取英雄事迹介绍、瞻仰先烈们战斗过的遗迹。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教学活动十分圆满,成效显著,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一次震撼与洗礼,灵魂得到一次净化与升华。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沂蒙山革命老区概况
沂蒙山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其主体部分在临沂市境内。这是一片洒满鲜血的红色热土。在20世纪艰苦卓绝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一直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这里与日寇厮杀,华东野战军在这里与国民党军血战,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近500名开国将军在这里转战。发生在这片土地上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曾经震撼了世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决战中,神圣的沂蒙大地承载了历史赋予的光荣而特殊的使命。这是一片充满着浓郁鱼水深情的红色热土。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党和人民军队出生入死,拯救民众于水火。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支援革命:前赴后继,十万英雄儿女埋下忠骨;车轮滚滚,百万民众拥军支前。
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根据地,是我党我军在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全国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北连华北,南接华中,东临黄海,两靠津浦铁路交通枢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这里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与敌人决战、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l961年,毛泽东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过:“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了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靠山东。”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沃土、淳朴忠勇的沂蒙人民,决定了历史必然选择沂蒙山。
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根据地,其创建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开创前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山东地方党组织领导下,山东八路军部队和地方武装开创了部分游击区和小片根据地,为大规模创建根据地奠定了思想、政治和群众基础。第二个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挺进沂蒙后,带领山东军民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反“扫荡”、反封锁斗争中,根据地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第三个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进军东北后,新四军进驻沂蒙,华东野战军与山东人民群众一起粉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直到解放战争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420万人,120多万人次拥军支前,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有10多万名革命烈士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生命。革命战争年代,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感天动地,沂蒙母亲和沂蒙“六姐妹”的事迹至今催人泪下、广为传颂。
二、赴临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几点启示
在沂蒙老区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全班同学净化了心灵、升华了思想境界,坚定了理想信念。不少学员心头萦绕着的这么一个简单问题---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广大人民群众为何如此死心塌地地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前赴后继支援革命?在此次考察过程中很快找到了答案。此次考察,收获很大,启示颇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启示之一: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戴。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行为,深深地感染和教育了沂蒙人民!沂蒙人民从中看到了出路和希望,进而自觉地把满腔热情倾注到支援中国革命上,才会涌现出同仇敌忾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抗日模范村”渊子崖、舍生忘死救助伤员的“沂蒙红嫂”群体、宁愿饿死自己的亲人也要抚养好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在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地区党组织及其武装力量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生死与共、浴血奋战,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从亲身实践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英明伟大,从而形成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政治追求,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拥军支前、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义无反顾地支持党和人民军队,支持中国革命。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员,小时候就从电影上知道了“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这次,我们才得知“红嫂”是一个英雄的群体,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只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代表。电影《沂蒙颂》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1941年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沂蒙根据地。日本鬼子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突然被日军包围。激战中,一位年轻的战士身负重伤突围,踉踉跄跄地向马牧池乡横河村奔来,身后跟着一群追击的鬼子。明德英是横河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从小聋哑,当她发现八路军伤员危急时,立即掩护他躲进一座空墓,然后用树枝盖好。鬼子赶过来,围着墓转来转去,就是不见八路军战士的影子。鬼子让明德英找出八路,她顺手向西边指了指,鬼子便向西山追去了。见日寇走远,明德英便急忙将小战士背回家。这时,伤势很重的小战士已经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当发现他嘴角干裂,呼吸困难,急需用水时,明德英毫不犹豫地解开衣襟,将奶水挤进了战士的嘴里。小战士终于苏醒过来,明德英又急忙用盐水为他清洗伤口,并把家里仅有的老母鸡杀掉,熬成鸡汤给伤员滋补身体。半个月过去了,在明德英的细心照料下,小战士终于痊愈,重新回到了部队。1940年,方兰亭看到八路军战士生活困难、忍饥挨饿,偷偷将亲生女儿卖掉换了20斤粮食做饭给战士们吃。战士们得知后,无不为之落泪,纷纷凑钱将女孩赎回。我们含着热泪看着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介绍,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我们从这两个真实的故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民群众是政党生存发展的根基,脱离了人民群众,政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这也正是沂蒙精神的真谛所在。人民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任何政党、任何组织都不能忽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党舟民水,载舟覆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在今天,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启示之二:要率领人民实现伟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必须既要相信群众,又要善于发动、组织群众,万众一心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党才有了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顾忠盈同学在微信里和同学交流时说:“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山东战场的关键一战,来之不易的胜利中凝聚了沂蒙人民的全力支持与无私奉献,是‘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最好注释。之所以涌现出王换于、沂蒙山六姐妹等红嫂英雄群体,是因为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目标高度一致,是军民鱼水情的首要基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才能永远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才能无往而不胜。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党的宗旨,人民群众就会紧紧跟着党走。要相信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涵着无穷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人民群众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智慧和力量源泉。l944年,在沂蒙根据地滨海区洙边村,18岁的识字班队长粱怀玉,不仅长得美丽,而且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当时,日军对沂蒙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封锁和“扫荡”,沂蒙根据地遭到了严重的创伤,部队急需补充兵员,根据地广泛发动青年参军入伍。为了带好这个头,在动员参军的大会上,梁怀玉第一个走到台上,大胆地对台下的青年说:“谁第一个报名参军,俺就嫁给谁!”报名结束后,她真的嫁给了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小伙子刘玉明,该村也因此一次就有十几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刘少奇同志曾经充满深情地说过:“如果我们党不去紧紧依靠群众,就会失败,甚至死亡的。”
在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我们看到一幅以前从未见过的图片:台儿庄战役中,当地老百姓抬着土特产赶到硝烟弥漫的战场犒劳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国军将士。而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们听到讲解员这样的介绍:国民党军队来到山东之前,山东老百姓就已经坚壁清野。张灵甫的部队在孟良崮找不到吃的喝的,最后没办法只好宰杀战马解渴充饥。同样的国军,同样在山东,同样的老百姓,为什么遭遇截然不同甚至发生了天壤之别呢?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涵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标准”。于是,答案不言自明!
在今天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社会的物质文明,还是社会的精神文明,都凝结着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的历史。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指出:“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和平建设时期也是这样。战争年代的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革命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包干、企业改革、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等,都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发明和创造。群众是智慧的源泉,只有充分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我们党才能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
启示之三:只有铭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体学员都深深感到:我们的今天确实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纵观世界政坛,党派间为争夺执政权,分合聚散,河东河西,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深究其中奥妙,道理其实很简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离开了老百姓,谁就会被老百姓抛弃。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执政党,不管党员多少、执政时间长短,如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垮台就是必然的后果。苏联共产党垮台就是最好的例证。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取得胜利,源泉在于人民的支持。我们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也已经证明: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密切,事业就会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受到损害,事业就遭受挫折。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今年7月 23日,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时又强调: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
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诱惑,我们将牢记毛泽东同志的谆谆教诲:“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继续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中央做出的最新部署。学员们表示,要认真学习总书记一系列讲话,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以赴山东沂蒙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刻领会三中全会精神,切实牢记党的宗旨,增强群众意识,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建设美好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二)弘扬沂蒙精神 坚定党的群众路线
11月16日至19日,省委党校第5期省级机关处级干部培训班赴山东临沂地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习考察。通过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红嫂革命纪念馆、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观看教学片《孟良崮》,听取《沂蒙母亲》等事迹报告,瞻仰华东革命烈士纪念碑,吟唱革命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等活动,使学员们深受教育,并深切地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新形势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沂蒙山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其主体部分在临沂市境内。它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20世纪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日战争和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一直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八路军第115师在这里与日寇厮杀,华东野战军在这里与国民党军血战,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500名开国将军在这里转战。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那些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故事,曾经震撼了世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一粒米当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是沂蒙人民踊跃参军支前的真实写照。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31000多人的生命和鲜血,创立了沂蒙山根据地,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沂蒙人用小车推着革命前进,用小车推出了胜利,推出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顽强拼搏,整山治水,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方向明确,目标远大,将沂蒙精神融进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新内涵,从而使沂蒙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焕发了新光彩。
二、革命老区沂蒙精神的内涵、特征以及现实意义
沂蒙精神,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沂蒙山区所独创的特定区域性的红色革命精神。她是指生活在沂蒙山区的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尤其是在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趋向和群体意识,属于地域文化的范畴。她植根于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发轫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基本内涵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她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沂蒙精神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人民性。同其他革命精神相比,沂蒙精神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它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其创造主体是人民群众,它是人民群众思想观念、道德意志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二是民族性。沂蒙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精神,它继承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华。三是时代性。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踊跃参军参战,全力支援革命,这是那个时期时代精神的主流;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开拓创新,不懈奋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四是先进性。沂蒙精神体现了沂蒙人民崇高而神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与信任;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党才有了克敌制胜的法宝,才有了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了山东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现了我们党、军队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意和血肉联系。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主要学习体会
通过4天的学习考察,学员们深受教育,也深受启迪和鼓舞,大家通过切身地体验和感受,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普遍感到受益匪浅、不虚此行。具体体会主要有三点:
一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毛泽东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对唯物史观最简明最深刻地阐述。沂蒙精神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当时环境恶劣、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党和军队把群众当成爹娘,用生命保卫胜利成果,保卫群众利益,人民群众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支持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种精神是永恒的,是不可战胜的。在新的时期、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同样需要沂蒙精神,需要发扬沂蒙精神,来共同建设富裕文明的小康社会,让广大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二是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沂蒙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保持党、人民军队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正是秉承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新时期,我们要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始终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认识到人民与党血肉联系的强大生命力,对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感觉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摆正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位置。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永远是主人,党员干部永远是公仆。要永远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不能脱离群众;永远为群众谋福利,不能侵犯和损害群众的利益,更不能利用职权搞特殊、谋私利。要
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主动和群众交朋友,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多为群众谋福利。
三是更加坚定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去年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沂蒙精神就是我们强大的动力源,是精神支柱,是奋发向上的力量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沂蒙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要勇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断赋予沂蒙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历久弥新、永葆活力、世代相传,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出灿烂光芒。只要我们铭记历史,弘扬沂蒙精神,勇于拼搏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篇三)感受沂蒙精神 感悟群众路线
11月26日至11月29日,第11期省管干部进修班在省委党校学员处张建宁副处长的带领下,赴临沂市委党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现场教学实践。
跟随总书记的足迹,第11期省管干部进修班在4天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现场教学实践活动中,先后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观看了教学片《孟良崮》、参观了红嫂革命纪念馆、聆听了《沂蒙母亲和他的女儿们》的革命事迹报告、参观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和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瞻仰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党誓词。
沂蒙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1926年沂蒙就建立了党的组织。以八路军115师挺进沂蒙山区、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为标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地处沂蒙腹地的临沂市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和山东解放区的首府所在地,是中共中央华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八路军115师、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等党政军机关驻地,刘少奇、徐向前、陈毅、罗荣桓、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生活过。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山区420万人口,有120万人参战支前,20万人参军入伍,10万英烈血洒疆场,在沂蒙老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战天斗地,坚定革命信仰,共同创造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伟大沂蒙精神。伟大的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共同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这里,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在这里,有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无私无畏之爱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祖秀莲;在这里,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在这里,有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在这里,有被毛泽东称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典型厉家寨;在这里,有宛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小调》;在这里,有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开国元勋陈毅、徐向前、罗荣桓、开国第一将粟裕、谷牧、罗炳辉、抗日英雄张自忠、刘震东等一大批革命英雄群体,留在这一片片充满神奇和静谧的土地上。
现场教学实践时间虽短,但留给进修班学院的记忆却是永恒的。短短4天的实践体验,全体学员真正感受了沂蒙精神的生动内涵和真实写照,感悟了群众路线的内在本质和具体要求。全体学员一致认为: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群众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群众路线的实践结晶、典型表现。同时,沂蒙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时代性,因而对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于群众路线的丰富发展都具有无可替代的精神动力作用。(篇四)与时俱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11月16~19日,省委党校组织我们到山东临沂进行了教学实践,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红嫂革命纪念馆、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党性教育教学点,看了以后很受震撼,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涤,特别是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沂蒙六姐妹、最后一口粮食留给伤员、最后一个孩子送去当兵等老区人民支持革命的感人故事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深深体会到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数百万乡亲用小车推出来的。
参观学习过程中,我反复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当年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共产党同人民的关系如此亲密,人民支持共产党、支持革命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如今为什么通讯手段越来越先进了,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是否始终做到把人民当亲人,把人民的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事业也曾受到挫折,老区人民并不是一开始就觉悟了,广大党员和革命战士和老区人民在一起,从解决人民实际困难、改善生活条件入手,开展减租减息、土地革命等,帮助农民干农活、教他们识字,让人民的生活状况出现了根本性变化,从而建立了鱼水一样的亲密关系,人民群众从根本上认识到支持革命就是保卫得来的幸福生活。党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解决“四风”问题为重点,实质是要解决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四风”问题的实质就是脱离群众。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当的政绩观、不当的考核指挥棒等,往往会出现一些伤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疏远了同人民的感情。在新的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把握联系群众的本质,把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敢于讲真话,勇于听实情,真正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更好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一是真正了解人民的诉求。与革命战争年代、与改革开放前、与刚刚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相比,人民群众的诉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更高层次的需求。当前,城乡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诉求,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会赢得人民的信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综合改革的意见,将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当从各自的岗位职责思考,怎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不断改进联系群众的方法。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是传统的工作方法,在新的形势下,仅靠这种方法已经不行了。机关坐久了,对群众的语言特点、生活方式不了解了,即使与群众住到一起,也讲不到一起,要真正了解自己服务的群众有什么需求,有什么特点,用心与群众交流。要学会运用现在媒体、网络等手段,用新的方式与群众交流。要始终摆正位置,抛弃自认为比群众高明的思想,多听群众的意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而不是领导满意为标准。三是强化制度建设。革命战争年代,物资资源贫乏,生活条件艰苦,如今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改善了,面临的各种诱惑多了,仅靠加强思想修养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必须强化制度建设。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大决策应当事先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切不可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做出违背群众意见的事情。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待遇等应当通过制度进行明确,以制度管人、管事。最近,中央出台了厉行节约等一系列制度,相信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会更加密切。)
第四篇:“沂蒙革命老区”观后感
“沂蒙革命老区”观后感
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通过观看沂蒙革命老区的视频,欣赏三维的艺术展览图片,聆听讲解员的深刻讲解,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文献、一段段故事,仿佛把大家带到了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使我感动万分。“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沂蒙大姐”李桂芳组织妇女们双肩架起“火线桥”、“沂蒙母亲”王换于开办战时托儿所等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沂蒙人民“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无畏英雄壮举,真实再现了革命烈士们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和老区人民鱼水深情、一心向党的感人场面。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老党员薛贞翠,建国前带领村里的妇女学习识字、破除封建思想,给八路军做军衣、做鞋、送情报,做了大量的支前工作。建国后仍忙于村里的事务,顾不上家,面对丈夫“要么离婚要么退党”的威胁,宁可离婚也决不退党,最后说服丈夫全力支持她的工作。他们这些老党员们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俗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一时信党不难,难的是一生向党,内心真信,始终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一个人一时做一两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甘于奉献,乐善好施,得到群众的公认;因此,我们一定学习好沂蒙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同时还要谋事要实、做人要实。要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实际,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严守职业规范,廉洁从教,踏实工作,真正落实教书育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以下是我今后的打算:
1、塑造良好的师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树立正确的引导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守住校园这片洁净的乐土,不让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所迷惑。
2、讲务实,守信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并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3、对同事们建议多虚心接受和反思,进而赢得同事的支持和学生的尊重。
4、要经常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在自省中不断提高。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需要为本,对待学生人人平等。对教学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备课,设计好教学环节,不脱离学生这个群体。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承担教书育人这个重担。
第五篇:沂蒙老区社会经济调查报告
今年是我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又回到了临沂老家,看着家乡的巨大变化,我的有种复杂的感觉,经济发展了,到处是八车道的公路,城区象一个的工地,每天在建设,我们用的了那么多楼吗?我们是用西方50年压到10年去建设,政府官员只重视政迹,忽视了环保,家里的河里鱼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利益的趋使,临沂有北方最大的造假小工业,直属的3区已经没有耕地,全是小加工厂,大企业还可以,小厂是富了乡亲,也害乡亲,经济发展的片面也不是只有临沂,前景是好的,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60周年,蒙山游,红色旅游,火起来,国家对老区的投资也加大了,200亿的经济开发区,物流和旅游是老区的支柱产业,我去了几个地方,写了一点我的感受:临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王羲之、诸葛亮、颜真卿等历史名
人的故乡。近年来,临沂的经济发展迅速,改变了以往沂蒙老区贫穷、封闭的状况,新世纪、新临沂的崭新形象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第一站是汤头村,一个仅有300来人的小村庄。虽然小,但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村民转变头脑搞起了养殖、运输、种植、大棚、电气焊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走上了致富路。然而,由于地处农村,他们对市场未来需求并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把握。对此,同学们讲述了未来种鸡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向其介绍了科技含量高的“绿色鸡蛋”,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为昆仑山种鸡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他们还对农民生活现状做了调查——彩电拥有率81.6%,电话66.3%,摩托车53.7%,汽车(三轮车、拖拉机)73%,这些数据无一不让服务团的同学们感受到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发现该村辍学的学生特别多,尤其是女孩。生活虽然富裕了,但农民的思想还很保守,眼界还很狭窄,于是同学们便从义务教育谈起,介绍了地打粮、科技致富,以及知识的重要性,使农民思想有了很大转变。
碧波荡漾的沂水,巍峨延绵的蒙山,临沂——这座“齐鲁开放城,老区第一市”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处处显示着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临沂,这方无数革命先烈洒下鲜血的热土,这块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老区,在新世纪历史已推延到中华大地崛起腾飞的时刻,正在旧貌换新、走向繁荣。“纳蒙山之灵气,汲沂水之膏泽”,勤劳质朴的沂蒙人曾在临沂这块土地上,抒写了一篇篇描天壮地的绝世文章,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今在这块土地上,临沂人也正在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古为今用。
闻名全国的临沂批发大市场——临沂批发城的繁荣带动着临沂经济的腾飞,它始建于1985年,1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大环境下,规模不断壮大,现已形成以38处专业市场为骨干的市场群体,经营着3万多种商品,日上市20多万人次,年商品成交额达200多亿。所到之处,摊位密集,人群涌动,交易如火,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批发市场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活跃也带动了加工业的发展。
与批发市场交相互映,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的临沂新区——罗庄,茵茵绿地,亭榭楼台,交通网络纵横,车辆络绎不绝。飞龙国际花卉市场是群芳竞灿的花的海洋,这个建有中国民营企业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的花卉王国里,高科技气息营造了多彩缤纷、争奇斗艳的群芳;梅花鹿、鸵鸟养殖场更是一处富含经济价值的黄金地带,罗庄人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双月园学校让我们看到了罗庄民办教育的发达;沈泉庄,王廷江领导的 “沂蒙第一村”,用10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奇迹,把过去的贫困村变成现今的人间天堂。这一切无一不体现着:罗庄,这颗临沂大地上崛起的新星,正以其璀璨的光辉映射出新时代的崭新气象、卓绝风姿。值得一提的还有,宽阔延绵的沂河上,长1135米,高3.5米,创造了基尼斯世界之最的小埠东拦河橡皮坝。它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身,屯碧水,映蓝天,造福着临沂百姓。的确,临沂人民正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推动着临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临沂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为夺取革命胜 利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6万多优秀儿女与敌战斗,壮烈牺牲,在今天的 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应该给予他们政策上的优待和倾斜——作为补偿,老区 人民享受了历史所赋予他们的社会资本。
对于社会资本这个概念,许多人讳莫如深,不愿提及——临沂人就很反 对这种提法,他们更愿意将现在的成绩归功于1000万老区人民重整山河的 “沂蒙精神”。
但民间确实流传着临沂人很会“搞关系”的说法,许多人甚至列举了他 们到上面寻求支持的经典故事。但是,如果这种社会资本可以运作成政策资 源,它对地方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通过各种手段突破非平衡状态下的政策壁垒,争夺潜在的制度收益,一直是地方官员勤勉不怠的目
标。”这是许多官员非正式场合下经常的说辞。况且,不仅仅是临沂,许多入世后,沂蒙老区临沂市遍地开花的板材加工企业将面临如何生存的尴尬局面。国外大量板材、大型零售商涌入,不仅使全国板材市场目前价格丢失,而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关税降低,国外大量的装修板材很大冲击,而且品质较国内产品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传统形态的经营份额,将被代理配送、直达供货、品牌经营、仓储销售、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模式取代。
地方都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临沂是全国三大板材生产加工基地之一,产品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在国内已有较高知名度,在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原材料供应上都占有优势,但是产品在外销上只让“洋人”倒卖,而大部分企业自身并没有销售网络。要想让沂蒙板材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市场,临沂的企业应强强联手,分工合作,组建“航母式”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整体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为打造中国名牌要有意识的积累三至五年的基础。行业协会要有计划的统一组织集体赴国内国际展览会上“亮相”,经常参加展会,到境外设立销售网点,及时交流沟通,必要时与“洋货”比高低。我认为,“红色旅游”应该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成为国家支持和投入的重点。我们正在积极策划“红色旅游”的线路、布局和规划,把孟良崮、华东烈士陵园、红嫂广场等作为旅游经典来打造,打“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商贸旅游的“组合拳”,鼓励多元化投资,大力发展宾馆、餐饮及文化娱乐业,开发旅游配套产品。去年临沂市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旅游总收入60亿元。旅游和物流成为临沂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点。相信“红色旅游”会推动临沂的经济更快地发展。
1996年以来,临沂因在全国18个联片扶贫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渐渐失 去了获取政策扶持的眷顾。脱了贫的临沂已经不能够再额外地享受国家的扶 持资金,运作社会资本时也就失去了相应的“筹码”。这让临沂一度感到
“失落”但毋庸置疑的是,沂蒙老区以不到10年的交通发展史改写了它的经济发 展史,这种泽被后世的功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带动临沂经济超常规发 展。而且,在解决了“通”的问题之后,临沂也能够腾出更大的财力、物 力、精力发展它的各项经济事业。
现在,沂蒙山区特有的建材资源、果品资源、旅游资源犹如一串串珍珠 镶嵌在公路、铁路沿线上,已经建成的2条高速公路、5条国道、18条省道、326条县乡道路沿线布满民营工业园区、高效农业经济区。出现了如蒙阴经 济林果产业带、费县上冶镇“三高农业区”、苍山江北最大蔬菜批发市场等 “以路致富”的县区,交通发展给临沂经济的促发力量已经显现,“九五” 期间,临沂已是货流其畅,人流如潮。2001年,全市自营出口创汇达1.6亿 美元,出口交货值达60亿元。临沂在老区经济寻求发展过程中独辟蹊径,幸运地在一个历史时期内获
取了社会资本和政策收益,又成功地催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基因,成为革命 老区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市之一。
临沂模式,给了赣州又一个好的范本.我的调查可能有点不全面,但是赣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赣州能从沿海城市吸取点经验.都是革命老区,互动,互补,创建和谐社会.《沂蒙》反哺沂蒙 老区初显“财富效应”
默认分类 2009-12-21 10:12:22 阅读1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沂蒙》反哺沂蒙 老区初显“财富效应”
政经* 加入时间:2009-12-21 9:58:21 来源: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
《沂蒙》拍摄选址沂南之后,沂南红色旅游名声渐远。不仅带动了老区经济发展,还将整个沂南经济发展贯穿起来
◆见习记者??刘??翔 导报记者 刘慎平沂南报道
随着一部电视剧在全国的热播,沂蒙老区或将由此引发一场“财富效应”。
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屡创收视新高的连续剧《沂蒙》,16日强势登陆山东卫视,元旦期间该剧还将登陆央视一套。沂蒙革命精神,再次在人们心中掀起巨大波澜。
一部《沂蒙》,究竟“多值钱”?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在《沂蒙》拍摄地——沂南县采访时,强烈地感受到了“红色文化”所带来的经济引力。虽然近年来国内旅游业飞速发展,但红色旅游的发展却相对尴尬。如何缓解这种局面,沂南县的“红色旅游经”颇有借鉴意义。
初享影视开发甜头
常山庄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能去一趟乡里,就如同去了一趟北京。”长久以来,由于交通不便、缺水等原因,这里的村民一直靠天吃饭,生活贫困。
从沂南县城出发,经过20分钟的山路辗转,导报记者驱车来到了常山庄村。一进入村口,一个颇有古代气息的山寨大门映入眼帘,“这是我们着力打造的古驿 道。”沂南县马牧池乡副乡长杜守传介绍说,自2007年7月10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全面动工建设以来,在这里已成功拍摄了10余部红色影视剧,大型影视剧《地道英雄》、《沂蒙六姐妹》、《斗牛》等都是在此拍摄完成的。
《斗牛》 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场景:主人公牛二在粗石铺砌的小胡同中穿来穿去,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让人感觉到了贫穷的震撼。置身常山庄,电影中的场景真实呈现在导报记者眼前: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以及残垣断壁式的老石屋、茅草屋,俨然走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小山村。“这里的草房、石路都是原汁原味的,目前在全国,像常山庄这样把解放前农村山村风格完整保存下来的村庄已经很少了。”杜守传坦言。
“原来常山庄村民人均年收入仅千元出头,而现在仅仅村里的老人孩子这些剩余劳动力,靠做群众演员和出租道具,这几年的收入就高达27.8 万元。”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投资方沂南县界湖南村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振沂告诉导报记者,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带给村民最大变化体现在心态上,“大家长见识了,不再局限在这个小山村里了。”谈及常山庄近两年的变化,64岁的李大爷欣喜地说:“变化太大了,太好了。”
打造“山村好莱坞”
曾任山东省委书记的高克亭说过:“山东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据了解,沂南县先后留下了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等190多位高级将领的奋斗足迹,有着很好的红色文化底蕴。由于交通和经济限制,“红色旅游牌”在当地一直没有打响。此次《沂蒙》选址沂南,成为当地发展红色旅游的良机。
“建,就建最好的。”对于红色影视基地的建设,沂南县领导和施工人员达成了共识。据了解,红色影视基地占地1129亩,按照4A 级标准规划设计,总投资1.5亿元。在《沂蒙》中常见的地主大院、李家大院、日本宪兵司令部和据点炮楼等景点已经全部修建完成。按照下一步规划,基地将修建引景区(大门、长廊、停车场等)、综合服务区(酒店、旅馆等)、抗日山村、欢乐农庄等。在抗日山村中,主要建设影视街、红军街、民俗街等各具特色的景点。导报记者注意到,为了今后影视拍摄的需要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常山村146户村民已搬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住进了村旁新建的砖瓦房中。
随着《沂蒙》等剧集的热播,影视基地也成为游客们参观的热点。刘振沂告诉导报记者,到目前为止,该影视基地已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这个数量相比其他旅游城市而言,或许微不足道,但《沂蒙》的选址拍摄是在两年前,这里的潜力巨大。”
谈及影视基地的未来盈利模式,刘振沂信心满怀。“拍摄、旅游相结合,拍摄带动旅游。”由于常山庄保留了最完整、最原始的解放前农村面貌,因此对于红色战争题材作品的拍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打好“红色文化”这张牌,影视基地对于前来参加影视拍摄的剧组都是免费接待。“我们目前还处于宣传阶段,要着眼长远。”
导报记者了解到,《沂蒙》 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后,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关注和热议,收视率一路攀升,跃居2009年央视黄金档剧目第一。“多部影视剧的拍摄,为当地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而每次影视剧的热播,势必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摄制组的前来。”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陈国忠表示,目前影视基地已初步成为红色根据地旅游区,有望发展成中国的“山村好莱坞”。
拉动效果明显
“从2007年7月电视剧《沂蒙》拍摄选址沂南之后,沂南红色旅游名声渐远。不仅带动了老区经济发展,还将整个沂南经济发展贯穿起来。”沂南县旅游局副局长薛杰颇为感慨地对导报记者说。
“旅游产业应该拒绝单一化,同时要增加其可观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用红色旅游的元素来丰富绿色生态旅游的线路就是个好办法。”薛杰介绍说,沂南是著名的林果之乡,常山庄的梨在当地很有名,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许多水果无法及时外运而白白浪费。而“红色旅游线路”的建造,则打通了当地水果外运的通道。同时,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当地“农家乐”经济也渐成热点。
此外,为拉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沂南县把红色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的丰富的地热资源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组合拳”。据了解,临沂是我国地热之乡,而临沂地热的70%以上分布在沂南。但由于地热资源开发较晚,当地以地热为主的旅游业发展缓慢。沂南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秦立营认为,“红色文化”的发展将为当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带来契机。“目前,一座国内领先的高标准地热度假基地正在修建中。预计建成之后,将会提升沂南县的旅游接待水准,从而吸引来更多的游客和剧组。”
编辑: 金星[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转段音乐)
高梁(那个)红来(哎)稻花(那个)香
满担(那个)果蛋(哎)堆满仓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转段音乐)
高梁(那个)红来(哎)稻花(那个)香
满担(那个)果蛋(哎)堆满仓
满担(那个)果蛋(哎)堆满仓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稻花香
满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咱们毛主席 领导的好
沂蒙那个人民(哎)喜洋洋
沂蒙山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先后有50多万人次支前,有2 万多人牺牲在战场上,发生过大小战役1000多次,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大青山战役都发生在这里,陈毅、徐向前、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省政府的前身——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也是在这里成立的。沂南县是沂蒙山区的腹地,更是为民族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沂南县是沂蒙山区的中心。近年来,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县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清华同方、山大华特、澳柯玛以及世界500强之一的法国圣戈班公司都在沂南县投资办厂。规划3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中,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物流园区、教育园区、娱乐园区、居住园区和行政中心正在运作中,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
山东沂州集团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临沂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巨灵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亿利达集团 · 山东兰陵企业集团总公司 · 山东红日阿康公司
· 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金锣集团总公司 · 山东华盛集团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