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是“市场”
尊敬的党组织:
为期四天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于北京时间11月12日落幕,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予以关注,尤其对经济方面举措进行了着重解读。
法国《费加罗》报直接以《市场将在中国经济中扮演决定性角色》为题强调了这一问题在此次会议中的重要性,并表示中国共产党此前对此的形容为“基础性作用”。此外,文章也提到中国司法及监察机构独立性也将有所加强。
法国《回声报》发表名为《中国政府承诺将市场置于经济发展的中心》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此次会议的关键词是市场,它在资源分配和定价机制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改善社会治理体制这一概念也被提出,这将有利于推动土地改革以及给予农民更多产权。
法国《世界报》也从相同的角度切入,表示中国领导人试图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行改革以便保持更为稳定的增长,而这一增长的助动力也将由出口转为内部市场。并强调市场将在经济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文章同时指出,中国媒体不断强调国家将很可能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户口制度进行改革。
法国《十字架报》在《中国政府致力于进一步深入改革》的文章中依旧强调了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表示很多中国学者及经济专家认为从以出口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向以内部消费为基础进行转变,就意味着对更大的经济自由度的需求,无论在财政体系、国企或银行方面。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解读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也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看点。从12日发布的公报看,本次会议针对经济、政治、社会等6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多领域的改革力度及深度有望突破以往。
2、——总目标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决定性作用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不同于此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
4、——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涉及“做蛋糕”,更关乎如何更好地“分蛋糕”。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政府如何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通过全面深化的改革,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生根开花。
5、——党的领导
全会重申,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推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前提”。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6、——决定性成果
全会要求,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7、——国有经济主导
针对各界热议的国企改革,全会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8、——现代财政制度
会议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9、——社会治理
与此前多用创新社会管理相比,此次会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0、——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会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新提法]:
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耀桐:
过去我们讲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最早是国家统治,后来讲国家管理,现在我们又确立了国家治理。统治就是我强你弱,我是统治者,我管着你、管着社会。后来用的“管理”也有管的意思,我管着你,你要听我的。现在用治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是主体,人民也是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 张立群:
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都是我们现代化的含义,不受过去传统的那种生硬的、干巴巴的,或者是非常强硬的方式,向科学、向民主、向制度更好的转化、移动。
2、“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人民日报社论:
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3、“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人民日报: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大以来,上与下的呼应,最大程度聚合着改革正能量,激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 王国刚:
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由此体现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市场机制是讲公平的,在市场中各个主体的竞争是公平状态,而不能有政策上的歧视。在同一市场中,因为你是国有的,所以,政策上扶持你;然后你亏损了,后面可以不断地有财政补贴。而非公经济我和你竞争,我亏损了自担。这种竞争就不应该了。所以,这回讲要公平。这次如果要讲亮点的话,它的亮点就强调在这两类的公平上。
5、“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
阐明了财税体制的本质和目的,明确了它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职能,相当于指明了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
6、“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营改增的全面推进已开启了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下一步税制改革还应包括优化政府收入结构与税制结构、完成增值税改革、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强化房地产税等多个方面。稳定税负指的是稳定宏观税负,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要稳定宏观税负就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两者是齐头并进的。
7、“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刘尚希:
可以在完善事权的基础上强调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相适应,形成了财税体制非常重要的一块。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 曹红辉:
此处的改革必须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相配套,事权的重新划分不仅包括一部分上收中央,一部分划归地方,还将有一部分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我们不能重复过去“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简单二元管理法,要纳入更复杂的规则,也要相配套。
8、“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就要有这样一种尝试,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形成这样一种收益,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9、“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长安:
可持续是首次放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前,不仅仅是只社会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性,还包括了公平以及保障资金效率的可持续性。
第三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问答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问答
(共35题)
1.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六个紧紧围绕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6.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7.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8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9.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10.最重要的四个“坚持”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11.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3.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1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5.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16.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17.税收优惠的要求
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18.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19.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20.全面深化改革对海关工作的具体要求:
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21.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22.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23.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4.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5.文化建设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6.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27.创新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8.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9.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30.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31.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32.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公平统一市场、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3.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34.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总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
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35.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是为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改革合力,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全面落实改革目标任务。
第四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1个关键词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1个关键词
第1个关键词:新起点和自信心。过去35年的改革开放,无论从思想认识、国家体制,还是从思维方式及现实举措,都已经遇到很多瓶颈和困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环境等几乎所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都陷入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困扰之中。在这种局势下,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强势突围”。因此,新一届中国执政集团,必将大胆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势,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新起点,将从思想、体制和制度层面,优化并打造一个新的改革发展的平台,着眼于从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断增强执政党领导改革开放及各项建设事业的自信心(三个自信)。
第2个关键词:党的执政能力。尽管近几年来,海内外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多有责备,而且新一届执政集团也深刻认识到作为执政党,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就目前中国客观局势而言,唯有中国共产党有条件、有资格、有能力统揽改革大局。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从改善和强化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角度强调: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使执政党能够肩负起“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3个关键词:民主政治。近十多年来,中国公众对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较长时间里,执政集团,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策略地回避了这个问题,因此导致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各个方面。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已经无法回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会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注入新的、既与时俱进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和举措。不少人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不会涉及“民主政治”问题,但有迹象表明,新一届执政集团可能会开明地正视这个问题,并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方向和事宜的举措。
第4个关键词:社会活力。由于中国持久的经济改革,一致是党和政府强势领导和主导,而且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成果,广大民众没有得到公平的分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很多方面极大低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导致广大民众,对于党和政府倡导的很多事情缺乏参与的热情和活力,人民大众在很多时候要么麻木不理、要么袖手旁观。任何国家治理的伟大创举,如果失去民众的关注和参与,注定很难成功。因此,如何激发民众的热情和活力,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直面应对的一个问题。而最有效的举措则是:一方面“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设计和实施全新的改革,另一方面大幅度减少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通过完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实现民众创业、就业和发展机会的公平均等,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
第5个关键词:改革目标。既然要从新的起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走出目前困局,步入新一轮健康的增长期,那么今后十来年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呢?其实,“市场化”的大方向已经敲定,“到2020实现向康”的大目标也已明确,但是更加具体的实施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是什么呢?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公众展示的改革方案,提出了这样的基本思路:新一届执政集团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建议将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近期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远期改革。这大致告白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图。
第6个关键词:行政审批。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政府贪权揽权,以“行政审批”代替了市场机制,才导致改革夹生饭越做越多;虽然自朱镕基主政开始,就一直强调要精兵简政和减少行政审批,结果却是越减越多过、越改越乱,其根本问题在于政府的权太大、钱太多。在旧的改革模式已经没有多大回旋余地的情况下,执政党和政府就必须跟自己玩狠的,真心实意地简政放权---只有把该交给市场的和民间的事情交出去,才能真正做到减少行政审批。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严肃地阐述减少行政审批问题,并可能确定“通过减事达到减员的目的”的思路,此举的最大好处是给政府卸载减压。可以预见,此次会议之后,以减少行政审批为起点的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将由表及里,自上而下地铺开。“抓住当前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推进各项职能转变,大幅度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增强政府运作透明度,尽快使依法行政取得实质性进展。”无疑体现了高层的基本思路。
第7个关键词:市场化。虽然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已经敲定,但是“市场化”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有效举措是什么,人们还不大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切不利已市场化改革的障碍将会逐步拆除,一切不利于市场化的毒素也会逐渐被排处。比如:在打破国有资本垄断、解除对国有经济的保护、减少政府过渡参与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会提出原则性、方向性的意见和分步骤实施的改革举措。
第8个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无疑是今后十多年中国改革发展预案中的“重头戏”,虽然去年以来,社会各个方面对此议论和争辩颇多,意见很分散。可以看出,李克强政府内阁已经认识到城镇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会客观地权衡从利弊两方面权衡得失,但是稳健推动这项改革的信心是坚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必然会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阐述,并提出有效稳妥的改革思路、原则和意见。
第9个关键词:国企改革。一直以来,不少人总是把国有经济问题首先当做政治问题来看待,但任何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必须遵循最基本的市场运行法则,否则,国民经济结构必然扭曲。在最高决策层已经敲定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大前提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必然要直面对待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和发展命运问题。但是,国有企业角色特殊且内在问题积存已久、十分顽固,只能采取渐进策略并逐步消解。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国企改革问题上,不会有过激的大尺度的举措,一方面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定方向、定调子、定策略,另一方面会提出审慎安全的改革要求,国企改革的核心思路可能是:改革方向市场化、国有资产资本化、管理运营公司化、公司股权多元化、股权交易市场化。当然,中央层面的国企与地方层面的侧重点不一样,真正关乎国家安全、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央层面;而地方政府则是围绕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政府财政投入的肥差项目,掌控着一批地方国企。因此,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其痛点不大一样。其实,李克强先生前不久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我们已经并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推进结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意味着,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态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第10个关键词:土地改革。中国35年改革开放,实际上一直没有破解或者说是回避了“土地产权”问题,由此导致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都根源于土地。土地是最核心经济资源,如果这一核心经济要素缺乏市场流动性,就谈不上市场经济。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就没有彻底的市场经济,也就没有健康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基础;没有彻底的土地产权的确权与交易,城市产业资本和产业力量就不会“死心塌地”地流入农村,城乡经济发展的沟壑就很难被填平。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不得不直面应对土地产权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很显然,现阶段土地改革不大可能“一步到位”,但至少会在“回避土地私有化”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采取促进土地有效流转和有效配置的改革举措。比如:完善和优化土地产权制度,健全和优化规范、公平、透明的土地交易市场,研究并审慎实施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登记及交易制度,研究出台能够化解基于土地的诸如“小产权房”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策略和政策,建立并实施基于土地财产税制度,改革和完善中央与地方“相得益彰”的土地资源管理与配置规则,完善土地立法,等等。
第11个关键词:劳动就业及社会养老。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民生与政务,如何有效解决劳动就业和构建运行好一个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已经成为困扰执政集团的一大难题;已经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和此类麻烦越来越大的美国,给中国最大的教训应当是:国民养老制度的构架设计及运行机制建设,一旦预埋了隐患,必将为今后的国家治理事务制造越来越多的麻烦,为执政安全,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不能不客观对待这个问题。但是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及现实困难,可能会采取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统筹考量的策略审慎对待。正如习近平前不久所言:“就业问题业是永恒的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现在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央非常重视,正研究措施。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要多样,财力上要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
第12个关键词:反腐败及官员个人财产。虽然今年以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的反复策略,民众终于看到了新一届执政集团取信于民的决心,但是海内外就“公开官员个人财产”问题言辞尖锐,甚至越来越多的民众“揪住”这个问题不放,认为不公开官员财产就不是真心反腐败;而相当一些而体制内中高层人士对这个问题也有很大争议。在不少人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恐怕不会触及这个问题,但是有迹象表明,此次全会将对这个问题作出阐述和要求,而且公布官员个人财产问题,将会与完善公务员收入及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把各阶层公务员的收入和“好处”放到明处,接受公众监督。同时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规范岗位权责,减少政府官员自由裁量权,构建“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的防腐机制。可以预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官员公布个人财产的进程会逐步加快。
第13个关键词:生态文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失范无序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和世界造成的最大伤害,不仅破坏了中国城乡民众的生存生活环境,也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对此,全社会各阶层民众已经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给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伤害。因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可能的思路和举措将是:确定中国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构架、思路和举措,一方面从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入手,着眼于的生态机制生态机制建设,实行更严格的环保制度和强制性处罚刑罚措施;另一方面,提高并逐步强化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从生态教育、行为习惯、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倡导约束性、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行为举措。
第14个关键词:勤俭节约。近年来,从官坊到民间,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司空见惯,这不仅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财富,也受到国内外民众的鄙视和责备。特别是官员和富豪阶层的奢靡之风,极大地败坏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央制定下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严肃地重申这一问题。
第15个关键词:创新驱动。从长远看,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僵化的体制和诸多腐败因素,导致伪科学、假科技、劣质人才,以多种形式掩盖在科技进步的大旗下,偷食国家财力。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科研机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间机构,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机构,政府以多种形式和方式,投入到科技进步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大,而真正有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却非常稀少。说到底,中国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创新驱动”的科技进步机制。对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会特别强调:以“创新驱动”推进科技进步及各项改革开放事业,并可能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比如:通过营造公平竞争和包容宽松的创新环境、完善政策激励及考评机制,增强全社会创新的内生动力。
第16个关键词:打破垄断。客观地说,现阶段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异常沉闷、喘不过气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国有资本垄断日益加剧而自身竞争机能逐渐弱化的结果。如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不正视和设法逐步破解这个问题,其他方面的改革将无从谈起。可以预见的举措将是:重新界定国有资本职能、并推动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融合,使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一方面,强调国有资本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国家安全等领域的角色和运行方式;另一方面,逐步引导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在具体实现方式上们可以借鉴海内外好的经验。于此同时理顺国有资本与财政的关系。
第17个关键词:金融改革。金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整个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的真个金融系统,所掩盖的问题、矛盾和危险因素越来越大,金融业已经学了西方金融业一些坏习惯,也滋生了不少自身的坏毛病。虚假的金融业的繁荣与萎靡的实体经济,形成明显比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金融业的改革定位、力度、策略,一直“犹豫不决”的态度。这种局面,已经导致整个金融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服务和推进功能。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重点就金融改革定调和提速。比如在开放商业银行准入门槛、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步伐、推动区域中小股份制银行建设与发展、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应当有所触及。
第18个关键词:财税改革。中央与地方日益“紧张”的利益冲突,迫使中央必须加快财税改革。上一轮的分税制改革,直接导致中央财政大大“挤兑”了地方利益,地方政府被迫“学坏”,通过权力以各种方式“敛财”。但是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财源拮据,陷入深度债务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税制改革迫在眉睫。十八届三中全会,应当对此项改革定调。有消息称,新一轮财税改革将优先调整事权、带动财力重新配置;特别是针对现存的政府事权不清、收支结构不合理、地方债务风险突出等问题,出台跟切合实际的、适度向地方倾斜的改革举措。与此同时,将调整和优化税源结构,研究和实施切合中国实际的房产税征收政策。
第19个关键词:公平公正。越来越多的现象证明,形形色色的不公平、不公正,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广大民众对社会、对政府高涨的怨恨情绪,主要归因于政策、机会、公共资源分享、生存发展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公平,特别是对司法不公的埋怨。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应当会特别强调,党和政府将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和包容宽松的创新环境,构建公正公平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并优化全社会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的分配机制。
第20个关键词:自贸区。中国改革开放首先发迹于引进外部资本、技术、智力和经验,可以说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奠定了中国开个开放的基础。但是,面对日趋强烈的全球化态势和日益广阔的全球市场,中国必须加快外贸体制改革,以更有效的策略把握全球化机遇和获得全球化能量。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意义和策略,虽然尚未被很多人认知,但新一届中央政府的这一举措及后续助理策略无容置疑。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会针对上海自贸区建设发展及未来自贸区建设发展的政策,表明中央的态度和意见。
第21个关键词:户籍改革。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无疑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产物,这项政策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面对改革开放后新的历史时期,这项制度不仅大大束缚了生产力的解放、限制了很多经济要素的流动,而且导致极大的歧视和不公。其实,对于户籍制度的危害性和改革去除它的必要性,党内外多数人士早已经认识的非常透彻,但是由于诸多“难言之隐”,一直没有有效实施,民众因此呼声很高。既然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推出系统性的改革方案,那么逐步铲除户籍管束制度,将是一大亮点。
第五篇: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21个关键词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21个关键词
第1个关键词:新起点和自信心。过去 35年的改革开放,无论从思想认识、国家体制,还是从思维方式及现实举措,都已经遇到很多瓶颈和困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环境等几乎所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都陷入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困扰之中。在这种局势下,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强势突围”。因此,新一届中国执政集团,必将大胆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势,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新起点,将从思想、体制和制度层面,优化并打造一个新的改革发展的平台,着眼于从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断增强执政党领导改革开放及各项建设事业的自信心(三个自信)。
第2个关键词:党的执政能力。尽管近几年来,海内外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多有责备,而且新一届执政集团也深刻认识到作为执政党,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就目前中国客观局势而言,唯有中国共产党有条件、有资格、有能力统揽改革大局。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从改善和强化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角度强调: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使执政党能够肩负起“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3个关键词:民主政治。近十多年来,中国公众对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较长时间里,执政集团,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策略地回避了这个问题,因此 导致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各个方面。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已经无法回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会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注入新的、既与时俱进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和举措。不少人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不会涉及“民主政治”问题,但有迹象表明,新一届执政集团可能会开明地正视这个问题,并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方向和事宜的举措。
第4个关键词:社会活力。由于中国持久的经济改革,一致是党和政府强势领导和主导,而且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成果,广大民众没有得到公平的分享,特别是进入 21世纪以来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很多方面极大低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导致广大民众,对于党和政府倡导的很多事情缺乏参与的热情和活力,人民大众在很多时候要么麻木不理、要么袖手旁观。任何国家治理的伟大创举,如果失去民众的关注和参与,注定很难成功。因此,如何激发民众的热情和活力,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直面应对的一个问题。而最有效的举措则是:一方面“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设计和实施全新的改革,另一方面大幅度减少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通过完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实现民众创业、就业和发展机会的公平均等,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
第5个关键词:改革目标。既然要从新的起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走出目前困局,步入新一轮健康的增长期,那么今后十来年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呢?其实,“市场化”的大方向已经敲定,“到 2020实现小康”的大目标也已明确,但是更加具体的实施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是什么呢?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公众展示的改革方案,提出了这样的基本思路: 新一届执政集团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建议将改革 分为三个阶段,即 2013年至 2014年的近期改革、2015年至 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 2018年至 2020年的远期改革。这大致告白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图。
第11个关键词:劳动就业及社会养老。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民生与政务,如何有效解决劳动就业和构建运行好一个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已经成为困扰执政集团的一大难题;已经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和此类麻烦越来越大的美国,给中国最大的教训应当是: 国民养老制度的构架设计及运行机制建设,一旦预埋了隐患,必将为今后的国家治理事务制造越来越多的麻烦,为执政安全,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不能不客观对待这个问题。但是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及现实困难,可能会采取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统筹考量的策略审慎对待。正如习近平前不久所言:“就业问题业是永恒的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现在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央非常重视,正研究措施。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要多样,财力上要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
第12个关键词:反腐败及官员个人财产。虽然今年以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的反复策略,民众终于看到了新一届执政集团取信于民的决心,但是海内外就“公开官员个人财产”问题言辞尖锐,甚至越来越多的民众“揪住”这个问题不放,认为不公开官员财产就不是真心反腐败;而相当一些而体制内中高层人士对这个问题也有很大争议。在不少人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恐怕不会触及这个问题,但是有迹象表明,此次全会将对这个问题作出阐述和要求,而且公布官员个人财产问题,将会与完善公务员收入及管理制度
有机结合起来,把各阶层公务员的收入和“好处”放到明处,接受公众监督。同时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规范岗位权责,减少政府官员自由裁量权,构建 “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 ”的防腐机制。可以预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官员公布个人财产的进程会逐步加快。
第13个关键词:生态文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失范无序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和世界造成的最大伤害,不仅破坏了中国城乡民众的生存生活环境,也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对此,全社会各阶层民众已经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给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伤害。因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可能的思路和举措将是:确定中国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构架、思路和举措,一方面从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入手,着眼于的生态机制生态机制建设,实行更严格的环保制度和强制性处罚刑罚措施;另一方面,提高并逐步强化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从生态教育、行为习惯、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倡导约束性、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行为举措。
第14个关键词:勤俭节约。近年来,从官坊到民间,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 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司空见惯,这不仅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财富,也受到国内外民众的鄙视和责备。特别是官员和富豪阶层的奢靡之风,极大地败坏了中华民族的 传统美德。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央制定下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严肃地重申这一问题。
第15个关键词:创新驱动。从长远看,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僵化的体制和诸多腐败因素,导致伪科学、假科技、劣质人才,以多种形式掩盖在科技进步的大旗下,偷食国家财力。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科研机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间机构,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机构,政府以多种形式和方式,投入到科技进步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大,而真正有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却非常稀少。说到底,中国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创新驱动”的科技进步机制。对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会特别强调:以“创新驱动”推进科技进步及各项改革开放事业,并可能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比如:通过营造公平竞争和包容宽松的创新环境、完善政策激励及考评机制,增强全社会创新的内生动力。
第16个关键词:打破垄断。客观地说,现阶段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异常沉闷、喘不过气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国有资本垄断日益加剧而自身竞争机能逐渐弱化的结果。如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不正视和设法逐步破解这个问题,其他方面的改革将无从谈起。可以预见的举措将是: 重新界定国有资本职能、并推动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融合,使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一方面,强调国有资本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国家安全等领域的角色和运行方式;另一方面,逐步引导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在具体实现方式上们可以借鉴海内外好的经验。于此同时理顺国有资本与财政的关系。
第17个关键词:金融改革。金自中国加入 WTO以来,整个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的真个金融系统,所掩盖的问题、矛盾和危险因素越来越大,金融业已经学了西方金融业一些坏习惯,也滋生了不少自身的坏毛病。虚假的金融业的繁荣与萎靡的实体经济,形成明显比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金融业的改革定位、力度、策略,一直“犹豫不决”的态度。这种局面,已经导致整个金融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服务和推进功能。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重点就金融改革定调和提速。比如在开放商业银行准入门槛、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步伐、推动区域中小股份制银行建设与发展、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应当有所触及。
第18个关键词:财税改革。中央与地方日益“紧张”的利益冲突,迫使中央必须加快财税改革。上一轮的分税制改革,直接导致中央财政大大“挤兑”了地方利益,地方政府被迫“学坏”,通过权力以各种方式“敛财”。但是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财源拮据,陷入深度债务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税制改革迫在眉睫。十八届三中全会,应当对此项改革定调。有消息称,新一轮 财税改革将优先调整事权、带动财力重新配置; 特别是针对现存的政府事权不清、收支结构不合理、地方债务风险突出等问题,出台跟切合实际的、适度向地方倾斜的改革举措。与此同时,将调整和优化税源结构,研究和实施切合中国实际的房产税征收政策。
第19个关键词:公平公正。越来越多的现象证明,形形色色的不公平、不公正,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广大民众对社会、对政府高涨的怨恨情绪,主要归因于政策、机会、公共资源分享、生存发展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公平,特别是对司法不公的埋怨。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应当会特
别强调,党和政府将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和包容宽松的创新环境,构建公正公平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并优化全社会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的分配机制。
第20个关键词:自贸区。中国改革开放首先发迹于引进外部资本、技术、智力和经验,可以说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奠定了中国开个开放的基础。但是,面对日趋强烈的全球化态势和日益广阔的全球市场,中国必须加快外贸体制改革,以更有效的策略把握全球化机遇和获得全球化能量。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意义和策略,虽然尚未被很多人认知,但新一届中央政府的这一举措及后续助理策略无容置疑。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会针对上海自贸区建设发展及未来自贸区建设发展的政策,表明中央的态度和意见。
第21个关键词:户籍改革。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无疑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产物,这项政策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 面对改革开放后新的历史时期,这项制度不仅大大束缚了生产力的解放、限制了很多经济要素的流动,而且导致极大的歧视和不公。其实,对于户籍制度的危害性和改革去除它的必要性,党内外多数人士早已经认识的非常透彻,但是由于诸多“难言之隐”,一直没有有效实施,民众因此呼声很高。既然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推出系统性的改革方案,那么逐步铲除户籍管束制度,将是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