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法律(合集)

时间:2019-05-15 15:1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法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法律》。

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法律

感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

我不得不指出对方的主要漏洞即和谐社会的定义,(我方观点为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法律,和谐社会)根据胡锦涛同志在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有关叙述可以归结为28个字: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居首位。法律有如下几点作用:

第一:法律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过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就能维护社会公正,避免社会利益之争的激化,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共享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

第二:法律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可以确认保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三:法律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保障。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法律以其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通过制定和实施来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法律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物质条件。我国当前在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与和谐社会不相符的严重问题。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抑制和制裁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是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而道德为何不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支点呢?

首先,道德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不损人也不利己,这是最低最起码的要求;第二层次,为己利人或利己利人的互利行为,这是普遍要求;第三为人利己无私奉献这是最高理想。不知对方辩友准备用哪个层次的要求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准呢?法律是以第一和第二层次的道德要求作为指导原则的行为规范。

其次,道德具有不稳定性,他是个人发自内心的感受和选择,依靠不稳定的事物去构建和谐社会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最后,法律由国家制定并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点道德有么?如果触犯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保证违法者承担责任,而违背道德,大概最多也就受点谴责而已不是么?由于道德的强制性小得多,法律能发挥的许多作用道德是做不到的。所以主要依靠法律来维护社会安全,以道德为辅比较妥当。和谐社会,一直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经过几千年的努力,无诉的境界从未实现。在经历了人治、德治的发展过程后,人们最终选择了法治作为治国方略,在法律秩序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条不紊、充满生机的社会秩序。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法律!

谢谢!。

第二篇:07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07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郭良孝

大同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有30多万产业工人。长期以来,广大职工辛勤工作,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成为推动大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同市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单

一、生产经营粗放、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我们坚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努力探索一条依靠工人阶级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之路。

一、加强企业党建,凝聚职工群众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是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和谐企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活动载体。我们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企业中的广大党员,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感召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使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市属国有企业中开展“四好三比”(企业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在企业党员和职工中比创新、比贡献、比形象)活动,使企业党建工作有了新载体,企业党员有了发挥作用的新平台,使企业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普通职工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和谐的企业文化是和谐企业的灵魂。我们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充实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出“不出带血煤炭”的安全要求,塑造“以人为本、厚德诚信、科技兴企”的企业形象,营造“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企业靠大家、发展为大家”的和谐氛围,并将其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之中,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示范作用。在企业中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用以教育和激励广大职工。广大职工群众从身边的好党员、好干部的事迹中,体会到党员干部与他们心相连,情相通,心更齐了,劲更足了,凝聚成一股齐心协力共建和谐企业的强大合力。

二、推进民主管理,团结依靠职工

我们努力建立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拓展民主管理渠道,提高民主管理质量,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到实处。

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一方面,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制订实施《市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市政府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市政府定期征集群众意见制度》等,并建立了工会与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通报工作制度,同级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工会与人民法院联系制度等。另一方面,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群众监督机制、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完善招工招聘核准、录用备案制度,完善基层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制度,建立了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履行监督生产经营、建立规章制度、提案审查、评议干部、保障职工生活福利等职责的若干部门委员会。特别是充分发挥劳动关系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使其履行日常民主监督职责,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职代会工作机制,提高了职代会的工作质量。

搭建民主管理平台。我们在全市791个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及514个集体企业中全部建立了职代会;445个私营企业中有152个建立了职代会,占34%;646个事业单位中有540个建立了职代会,占83.6%。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同时建有二、三级民主管理机制,部分私营企业也建有专门机构。大同煤炭集团公司等企业还定期举行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安排民主接待日和职工代表活动日,召开民主座谈会、民主评议会等。

确保民主管理效果。我们坚持把民主管理与企务公开结合起来,让职工群众真实了解、全面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及事业单位全部实行企务公开,97.4%的集体企业、41%的私营企业实行企务公开。为确保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质量,我们对企业职工代表和工会干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先后培训职工代表3万多人,占全市职工代表总数的95%;培训工会干部4000多人,占全市工会干部总数的98%。通过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和搭建民主管理平台,激发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干部职工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共同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职工权益

我们从维护职工权益、强化职工培训、增加职工收入等方面着眼,从根本上尊重和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既注重为职工群众发挥主人翁作用提供舞台,又注重提高职工素质,为他们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夯实基础。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市7所技校、64所民办培训学校共培养在校生8288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每年对6000多名技工进行职业技术鉴定。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比武活动。2006年举办的“安康杯”竞赛活动,吸引了15万名职工广泛参与,促进了他们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开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并联合人事部职业经理培训中心,对全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企业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也为干部、职工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既注重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又注重处理好经营者、工会、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的企业关系,我们从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保险缴纳率和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入手,推动维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对全市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遍进行《劳动法》、《合同法》、《工会法》、《失业保险条例》、《劳动保障条例》、《最低工资规定》等法律法规培训,增强经营者的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工会的整顿重建,坚持企业改制到哪里,工会组织就重建整顿巩固到那里;成立了餐饮服务业、建筑业和煤炭业等行业工会,依法保证工会管理、维权、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认真开展劳动执法检查,整顿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成立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会工作站,为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服务和保障。

既注重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又注重提高职工收入,改善和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为了解决煤矿区地面塌陷和矿工住房条件较差的问题,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用五年时间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建设面积达614万平方米,解决9.4万户、26.6万职工的住房问题;用三年时间对采煤沉陷区进行改造,新建住宅、医院、学校的建设面积共607万平方米,维修、加固面积295万平方米,解决18.1万户、60万人的住房问题。进一步调整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和部分工种工资指导价位,并对企业工资进行专项审计。大同煤矿集团经过工资制度改革,将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5430元提高到20888元,有效改善了职工生活,提高了职工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体现人文关怀,帮助困难职工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要使他们充分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使他们有作为主人翁的自豪感。大同市委市政府把改善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建立四级劳务输出网络,与全国十多个省、市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并在劳务输入集中的北京、广东、山东等地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站。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和无偿提供创业示范点等措施,解决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对近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税费优惠政策,15户企业因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费减免政策。全市2006年新增就业岗位6.6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2万人。积极开展医疗救助。由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组织实施,重点对重病重症患者,以及个人负担医药费在2万元以上的大病,所在企业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困难企业的特困职工提供大病救助。2005年以来,对市属企业中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困难职工提供免费体检,并对体检中发现问题需住院治疗者进行现场救助和定额救助,接受免费体检的困难职工已有6800人次。

努力解决特困职工的生活困难。对子女考入大专院校的特困职工家庭给予资助,对单亲特困职工家庭的在校子女给予救助。30多家企业成立了共产党员服务站,设立“爱心超市”,党员志愿服务者万余人,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上万件,筹集资金和捐款捐物总价值300多万元。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是依靠个人素质立论立论

正方:构建和谐社会是依靠个人素质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团员青年们大家好!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从孟子的小康社会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无一不表达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以公民素质的提高为保障。我们今天探讨这个辩题,首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终将去向何方?

下面我将从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中阐述我方观点:构建和谐社会是靠个人素质。

首先,良好的个人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人文之根,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个人素质的竞争,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的综合竞争力经济方面的指标排全球较靠前,而体现个人素质的指标则拖了后退,正是因为片面强调了经济发展,忽视了个人素质建设,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

其次,良好的个人素质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根本保障,制度作为一项中性的工具,本身具有局限性,他的制定、评价、执行、遵守和完善,都以个人素质的提高为依托。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个人素质的提高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因素,看看社会现实,从制毒、贩毒者铤而走险到环境污染屡禁不止,再到矿难事故隐瞒不报,根本原因不是制度的缺失,而是个人素质亟需提高。

第三,良好的个人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归宿、终极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归根结底是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衡量标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我们构建了和谐社会终极蓝图,共产主义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标志,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多角度、全方面的努力,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手段之一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提高个人素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内在功力、价值归宿、必然是重中之重。综上所述,我方从以上3点证明了构建和谐社会是靠提高个人素质。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四个尊重”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既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各方面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发展愿望。社会公正是社会政策的灵魂。当前,一是要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经济生活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把公平放在第一位。二是要从制度上保障竞争机会的平等。当前,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会的平等特别是竞争起点的平等。三是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以改革的办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建设,重点支持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制度的完善,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往往会出现有些政策前后矛盾、互相打架的情况,导致一部分群众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改革发展成果。这种现象必须努力克服。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要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工人阶级中产业工人阶层、农民尤其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呈现经济社会地位下降的趋势。要继续采取有效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作为我们党最广泛执政基础的工人、农民享受到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同时,还要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劳动者权益维护中的实际问题。

当前,应特别注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

2006年10月25日,中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约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中央财政收入和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翻了一番还多。据测算,全国乡级财政要支付的乡公务人员工资、村干部补贴、公共品维护和建设、办公费、困难户补助、债务利息等约2500亿元,而乡镇能够合法获得的财政收入还不到1000亿元,所以只能依靠所谓“创收”和巧立名目向下面收费来维持政权运转,结果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的紧张。

2012年6月24日穷乡镇和富乡镇财政收入有“天壤之别”,负债运营的乡镇财政估计占全国乡镇的2/3。相当多乡镇困难的财政不得不依靠“财政空转”(用贷款上缴县级财政)、“买税”(花钱挖其他地方的税源)和“垫税”(用个人或乡镇名义借款垫税)过日子,即便如此很多乡镇还经常拖欠工资。而中央和省级机关周边宾馆,常常住满“跑钱”、要项目的地方政府派出人员。据农村问题的专家估计,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超过8000亿。

因此,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局面,是调节基层干群关系的必要措施。

2、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

3、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2013年3月20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2012年6月24日–逐步改变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2012年11月1日争取把农村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x0d1.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x0d2.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x0d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范.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

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如何深入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怎样进一步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说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

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又部署了今后5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应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而且正日益转化为大家的行动。但作为一个新的理论成果,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一些同志在学习贯彻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澄清这些模糊认识,我们才能更加坚定自觉地投身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怎样进一步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我国历史上,从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一直到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等,对社会和谐都有过不少描述。在西方,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憧憬。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也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在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继承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条基本特征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首先,它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就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要求,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其次,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这个“四位一体”的布局,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谋划更加全面、协调、均衡,从而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三,它深化了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只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才能使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提出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1.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总的说,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既深刻、具体,又全面、系统,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说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应该说,当前我国社会从总体上讲是和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我国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扎实迈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逐步扩大;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族精神得到有力弘扬,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生机勃勃,前景充满了光明。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社会现在没有矛盾和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旧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城乡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等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二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三是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四是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利益日趋多样化,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立足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实际,针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作出的战略抉择。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为各国发展创造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带来了挑战和风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着眼于进一步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实事求是地承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和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与水平。它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勇气和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自觉。

只看到存在的问题,而不承认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总体和谐的社会,就会一叶障目,让我们对未来失去信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失去了基础;看不到存在的问题,不积极地加以解决,社会矛盾就会加剧,社会和谐的水平就不能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是要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不意味着要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

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正是因为我们党毫不动摇地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没有离开这个中心,才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带来了今天中国的巨大变化。

但应该清醒地看到,从总体上讲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100名之后。尽管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种种矛盾,但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而且还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关键还是靠经济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要靠经济发展;协调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靠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各种民生问题,要靠经济发展;建立更广泛、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靠经济发展。如果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

当然,不发展经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重视社会发展同样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推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要通过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又以社会的更加和谐,来保证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紫禁城的红墙碧瓦是古老的,长安街的流光溢彩是现代的,但就是这种古老和现代的融合,造就了北京独特的魅力。春的烂漫和秋的飘零体现了自然界生与灭的交替,看似对立的表象中却蕴涵着生命过程的和谐。和谐并不是同一,和谐并非没有反差、没有矛盾。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正是永不停歇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增加和谐因素的历史过程。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既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致的,也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一致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蓝图,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状态,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想。

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如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样,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们必须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既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又要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

当前,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是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起来。构建和谐社会,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辅相成,前者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促进科学发展,后者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促进社会和谐。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五个统筹”体现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努力建立健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要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兼顾发展能力强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群体的利益,兼顾改革中受益较多群体与受益较少群体的利益,兼顾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还要高度重视和谐文化建设,从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弘扬民族精神、开展道德建设等方面持之以恒地加强工作,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和道德力量。

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只要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能早日变为美好的现实!

深度阅读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日报》2005年2月26日。

2007年

千差万别求相宜——--如何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当前我国社会中的利益关系有哪些新特点?

为什么要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如何统筹协调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如果没有丹青妙手的尽情挥洒,赤、橙、黄、绿、青、蓝、紫排列起来就只是简单的色谱,而无法描绘出美丽的画卷;如果没有音乐大师的精彩演绎,哆、来、咪、发、唆、拉、希排列起来就只是单调的音阶,而无法演奏出动听的乐章。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既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些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统筹协调,对各种矛盾进行妥善处理,人们才能各得其所、和睦共处,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实现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始终顺利地向前推进。

当前我国社会中的利益关系有哪些新特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比较单一,干部、工人的工资按级别来定,农民按“工分”分配,收入差距不大且比较固定,生活必需品都是凭票定量购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方面相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形式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转变;等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引起了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从而使新时期利益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重要特点。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当前,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一是原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发生了变化。以工人群体为例,从分布情况看,除传统国有、集体企业外,私营、外资企业职工大量增加。据统计,1991年年底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为2491.5万人,到2006年年底达7474.1万人,而同期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则从10664万人下降至7409万人。又如农民群体,除了一部分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外,有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二是新的利益阶层不断涌现,如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人员和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利益主体的分化,导致利益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利益差距有所扩大。随着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7∶1,2006年扩大为3.27∶1;二是区域差距扩大,1978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之比为3.15∶1,2006年达到6.21∶1;三是行业收入差距明显,1978 年收入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之比为2.17∶1,2006 年上升为大约4∶1。整体上讲,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趋势,1978 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 年则上升到0.496。

矛盾对抗程度有所增强。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随着利益主体分化、利益差距扩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日渐凸显。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置难度加大等。从近期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绝大多数是属于经济利益问题。据统计,2006年1月至8月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因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引发的事件占总数的18.88%,因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的事件占15%,因企业改组改制、兼并破产问题引发的事件占7.66%,因民间纠纷问题引发的事件占5.96%,因争矿、林、水、草场、土地问题引发的事件占4.82%,因集资、股票问题引发的事件占2.32%。由经济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当前利益关系出现的上述新特点,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自身利益的更进一步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既保护人们追求利益的积极性,又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

为什么要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006年年底,北京市朝阳区成立了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当你走进中心大厅时,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幅充满象征意味的标志:一只火红的凤凰昂首迎向一轮旭日,凤凰的下方是两只紧紧握在一起的手。丹凤朝阳,象征着作为北京商务中心的朝阳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握在一起的双手,则寓意着经济社会越是发展,就越要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越要重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统筹协调。类似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这样的部门,目前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在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实现经济腾飞、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黄金发展期”,也是利益格局加快调整、社会矛盾急剧增多的“矛盾凸显期”。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是和谐的,但是总体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没有利益冲突。矛盾无处不在,冲突时有发生,而和谐的“真谛”就在于不同领域的统筹兼顾、多种利益的协调统一、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和各种冲突的妥善处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协调利益关系、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因此,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统筹协调利益关系,有利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此,要真正切实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加强各方面利益的统筹协调,更加重视经济领

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均衡发展,更加重视统筹协调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更加重视统筹协调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统筹协调好利益关系,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我国当前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都与利益密切相关。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收费、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司法公正、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建拆迁、环境污染等方面更存在着不少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容易激化矛盾,从而导致出现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因此,只有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使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正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

统筹协调好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实现公平正义,说到底就是形成一种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使得社会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都兼顾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只有不断加大利益整合力度,促进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才能使人民群众心情舒畅,也才能增强他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如何统筹协调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春风送暖,玉兰飘香。2007年3月27日至28日,第六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上的统计表明,2006年全国县以上党政部门受理的信访总量同比下降明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也要看到,目前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是初步的。面对改革攻坚时期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益调整越来越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把统筹兼顾作为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各种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推出,要注意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要求,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众的利益,切实找准大多数群众共同利益和不同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结合点,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最大限度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使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大多数群众所共享。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一套能够不断解决利益矛盾、妥善化解利益冲突、有效促进和谐的利益调节机制。

要健全诉求表达机制。“累了你就歇歇脚,渴了你就喝杯茶,气了你就消消火,请进--这里就是你的家。”这不是某某茶楼的广告语,而是河南省义马市群众工作局信访大厅里的标语。当群众看到这样亲切的问候时,怎能不想把心中的诉求、希冀倾吐出来?近年来,随着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的颁布,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畅通信访渠道,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在健全诉求表达机制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总体来看,我们在健全诉求表达机制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通过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会、协商谈判等具体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使他们主动走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积极发挥各类媒体作用,重视各种社会组织在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使群众表达利益诉求逐步走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转贴于:

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表达利益诉求只是前提,对各种诉求进行协调才是重头戏。一是通过利益引导机制来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二是健全利益约束机制,通过法律和道德对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个人或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健全利益调节机制,通过税收政策等调控措施,调整和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四是利益补偿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工作中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要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必须着力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和相互衔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政策措施,科学有效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努力缩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差距,减少由此产生的利益矛盾。此外,还需要在权益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进展。要研究制定更多有利于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总之,只有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需求,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共同奋斗。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法律(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依靠法律(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文化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既是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带入新世纪,和谐社会的构建已成为当代......

    构建和谐社会

    如果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的改革进军号的最强音的话,那么,2004年的最强音,就应该是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了。这两者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致我们可以毫......

    构建和谐社会

    电子工程系08应用电子3087307349周阳洋 构建和谐社会 ——诚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政的道理,做领导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言而有信。信,就是诚实不欺,取信于人,为......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展望美好未来 摘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始终以一个“和”贯穿其中。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

    构建和谐社会要依靠社会制度。一辩陈词

    主持人、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晚上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概念,“和谐社会”迅速成为全国流行语。但数千年的历史又告诉我们,“和谐社会”并......

    构建和谐社会法律比道德更重要开篇

    尊敬的主席,各位嘉宾晚上好, 今天的辩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法律与道德何者更重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

    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背景材料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提出“要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