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学绪论》读书心得
《法学绪论》读书心得
相较于其他学科的读物,法学方面的书籍在其中显得更为严肃。翻开《法学绪论》橙色的封面,其排版的规划性、目录分类的条理性,无不显示出法学认真严谨的特色。作为一本基础法学教材,它迅速地吸引了我的目光,将我引领到法学那神秘莫测的大门中去。
《法学绪论》是为进入法学门径的读者,特别是刚进入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学或法理学编写的,旨在为学习法学或法理学提供一种入门的知识和理论。与厚重的法理学教材不同,《法学绪论》力图内容上的精简,其精简的原则是注重基础和要点。本书介绍了法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情况和法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并从法学的一般理论中提炼出法学的两大知识点,一是法律的基本概念或范畴,二是法律的运作过程。因此读者读过本书后不仅能对法律的历史和法学教育的历史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还将奠定一个基本的法学理念,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探讨法理学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文科学生,我在高中时对法律历史发展的相关知识有过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法律的定义和法律的一系列概念及理论没有过系统的学习,便没有系统地掌握法律方面的知识。通过对这本书大致的阅读,我感到自己贴近了法律,学习到以往从未想过要接触的知识,而这方面的知识对我们却十分重要。
《法学绪论》总共分为三篇,分别为法学知识、法律范畴和法律过程。时间加之能力有限,我尝试阅读理解了第一篇第一章的法学释义部分,对法学的有了初步了解和入门。
任何学科的入门大部分都从该学科的定义说起,这是整个学科框架的基础。法学也不例外。然而众多学者们对法学下的定义却各有不同,法学的定义随着时代和国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各自有所侧重。法学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明确为法学定义却在古罗马时期,“五大法学家”之一乌尔比安给出了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解释:“法学是对神和人事物的认识、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从现在观点看,该定义不免有将法学与神学、伦理学混同之嫌,但正好反映当时重视神权的时代状况。
现代以来,无论中方还是西方,对法学的定义都更符合理性,回归到“法”的本质,其所带的宗教色彩或是受阶级斗争的影响都渐渐消失。今天在中国,我们对法学的定义是:法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和法律思想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相对特定的研究对象,法学也如此。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具有三个层次,即法律或法律制度、法律现象和法律思想。它们分别属于法律的不同领域。
首先,法律或法律制度属于法律法的规范部分。它是法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法学产生的前提条件,没有法律或法律制度的产生就不可能有法学出现。其次,法律现象属于法律事实部分。它是法律或法律制度作用于社会产生或认可的客观现象。也是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主要包括法律行为、法律关系和法律事件。最后法律思想属于法的精神部分,它包括人们对于法律或法律现象的心理、观念、思想或学说。
法学从总体上说属于社会科学,但也兼有自然科学的某些属性,是既主要体现社会科学属性、也体现某些自然科学属性的综合科学。它既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法学以法律和社会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它应当关注社会的法律现实,因此实用性强。另一方面,法学有一套自身最基本的概念范畴和基本原理,且法学常常表现出对法律现实的超越,因此理论性很强。
那么,法学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概括起来,法学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它对法律或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活动的解释、指导、评判,对法律或法律制度发展的预测,以及对法律文化的传播上。
一、法学的解释作用
法律针对社会中某一类行为,用高度精炼简洁的语言作出调整,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对于法律这样的特点,人们往往觉得晦涩难懂,理解困难,容易引起误解。因此法学便起到了解释的作用。
二、法学的预测作用
法学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学对法律可能产生各种效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的预见。预测对象主要有两类,分别是法律或法律制度——表现在对其可行性和实效的预测,和法律实践活动——表现在对法律实践结果的预测。法学预测不仅对法律实践具有决策意义,还具有推动实践的意义。
三、法学的评判作用
当某一法律产生、某一法律实践活动或结果已经存在时,它实际上与社会主体已经构成了一种价值关系,法学的评判作用正是要展示
这种价值关系。它主要表现在对法律或法律制度的评价和批判,对法律运作系统的评价和批判,以及对特定法律现象的评价和批判。
四、法学的指导作用
法学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指导法律的实践,它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法律过程的引导和对社会主体行为的指引。一方面,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法学的理论指导,它使法律得以发展和完善,并指导执法和司法的运作不出现偏差;另一方面,守法者需要法学知识的指引来自觉运用和遵守法律。
五、法学的传播作用
法学是记载或记录法律或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因而也是法律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要途径。法学的法律文化交流和传播作用,丰富了世界法律文化的内容,促进了世界法律文化的发展。
此外,法学还与许多其他学科有关,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法学不仅与哲学、其他所有社会科学都有一定的联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互补性,在发展进程中存在互动关系,而且还同自然科学有着紧密联系。特别是法学随着研究视域的增大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它同自然科学的关系就愈来愈密切。它们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渗透。
读完《法学绪论》的法律释义,我逐渐揭开了法学的神秘面纱。然而我所知所见的仅仅是法学这一庞大学科的冰山一角。假如未来还有机会,我相信我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门学科,以增加自身的法学知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二篇:法学理论读书心得
关于社会控制与公共交通新条例的感想我在阅读《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第一章《文明和社会控制》中,社会控制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
首先,在本书中提出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而这种支配力直接是通过社会控制来保持的,是通过人们对每个人所施加的压力所保持的。施加这种压力是为了迫使他尽自己本分来维护文明社会,并阻止他们从事反社会的行为,即不符合社会秩序假定的行为。而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道德、宗教和法律,我们就其中的道德来说,在希腊城邦文明中体现为传统规则,这是伦理习惯的一种近代形式,当伦理发展的结果产生了道德体系时,就出现了一种法律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试图将法律和道德等同起来,使一切道德戒律本身也成为法令。这便让我不禁想起了近期热议的话题——“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车长和乘务员可拒载”。
《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的一项规定》在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接受了审议。规定公交车乘客不给让老弱病残让座罚款50元并有权拒载。这项规定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市民的热议,争议的焦点无非是政府和司法机关是否应该通过社会控制将道德行为上升为法律约束?我认为这一案例正好契合了《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这本著作中的观点,即上述提到的社会控制。
当然,针对这一规定,有市民认为让座这一行为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弱势群体应受到尊重和保护。老年人表示支持这项规定的出台,认为乘车更有“底气”了,有法律为其“撑腰”。而有的市民则表示反对,认为“一旦上车买了票,就相当于和公交公司订立了合同,公交车有义务把乘客送到相应的站点,作为车长和和乘务员是没有权利因为不让座而单方面解除合同”。公交公司也表示并不乐观,相比于现在的“软性”文明劝导,“硬性”的规定当然会更好管理,但是可操作性有多强呢?关于这项规定的争议充分体现了社会控制是否被社会成员接纳?
我们平时所讨论的行为约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约束,一个是法规约束,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内涵,所以才有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依存的说法。坐车让座的问题属于道德范畴,一旦对不让座给予经济处罚就属于法律范畴,然而道德是不能够考法律来加以强制执行的。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倡尊老爱幼,这本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不让座的现象盛行的时候,只能说明我们的国民整体素质底下,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另外,我们对公交弱势群体与公交强势群体的界定:公交弱势群体是指老、弱、病、残、孕以及抱小孩,在公交车上不能够很好保护自己的群体;公交强势群体是指其他的正常人员,能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自身安全的群体。现在郑州市既然把乘车让座行为上升到法律的层面,那么就法律的严苛行来讲,是否应该明确规定什么样的弱势群体享有优先待遇?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标准去衡量老弱病残呢?什么算老?是不是要规定个年龄段?倘若如此,中国规定年满60岁的人颁
发老年证,那么请问59岁不算是老年人吗?我们不应该让座了吗;什么算弱?有钱有势开私家车的算不算强?那坐公交车的又算不算是弱;什么算病?是不是有医院的诊断书就算病?如果在车上有人突发心脏病,却没有就诊书,按法规,他是不能享有优先坐座位的权力呀!什么算残?从表外特征看,瘸子瞎子这种在公交车上无法正常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人坐座位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是身体素质较好的聋子哑巴算是残疾人,难道也应该享有坐座位的待遇吗;这就是这项法规出台后带来的可操作性问题。
再者,我们谈谈车票代表的权力与义务问题。坐公交车买票,一旦购买了车票,一项契约便随之产生。坐车者购买的是权力,理应享有公交公司提供的快捷、安全的服务;而公交公司也应履行义务,提供空间和安全的运输。既然乘客购买的车票没有差异,那么所享受的服务就应没有差异。如果说非要让座,是不是应该像买火车票那样,有个坐票和站票之分?
综上所述,郑州市颁布城市公交条例的规定是通过社会控制的手段将道德上升为法律约束,这正是国家的职能,并通过法律来行使。然而它的强力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施,则是当今社会更加关注的问题!正如书中耶林所说:背后没有强力的法治,是一个语辞矛盾——“不发光的灯,不燃烧的火”,那么一个不能实施强有效操作力的法规如何进行社会控制?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法律将道德进行社会控制是违背法律的根本精神的。首先,一般人的态度是反对服从他人的专横意志,但却愿
意过一种以理性为准绳的生活,而目前,我们所缺乏的,正是对法律和对道德的一种信仰,而信仰则是对某种主张主义极其相信、尊重,并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也是希望法律所体现的道德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其次,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的局限性需要道德和宗教来弥补。而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控制手段,是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或是社会舆论中的不成文的,道德几乎涉及到人们日常行为中的一切行为。因此,道德又具有法律的性质被人民普遍遵守,将这种外在的约束真正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才能将法治与德治完美结合。
第三篇:医事法学心得
医事法学心得
法学概论课(也称法律基础课)的任务,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教育。对于公安本科院校,按照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靠传统的单纯理论知识灌精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出注重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法学概论》课教学中行之有效、最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模式遵循的原则
所谓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在法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现有案例,释解成文法内容并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运用已掌握的事实材料,结合法律规范的要求编写适合讲解的案例,促进大学生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高校《法学概论》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认识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依法办事、依法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应用法律知识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但传统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往往抑制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不利于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渊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教学法,20世纪末介绍到我国,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已成为当前法学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当然,公安院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毕竟不同于法学院校的法学专业教育,由于教学目的的不同,其学时十分有限。把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意在突出和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不能因此否定法理教学,法律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系统讲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案例教学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是“双主体”原则。“双主体”是指在法律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运用案例,管理课堂秩序,组织学生讨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因此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自主深人案例情境,体验案例角色,在参与质疑、分析和讨论中积极感悟,从而掌握法律理论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是“学”的主体。坚持“双主体”教学原则,是实现案例教学目的的关键。
第二是“互动性”原则。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在学生对案例质疑、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注重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
和沟通。这既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的“主体”角色,更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克服传统填鸭式教学的缺陷,但同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有学生的积极思维相配合。教与学本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但案例教学模式的运用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强调“互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是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选取的每个案例,其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只能涉及到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某一种或几种理论发生联系。但由于“法律基础”课学科体系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得我们所选取的案例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学中案例主题的选定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服从系统性的要求,处理好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一般来说,根据法律知识点的性质和特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适合采用案例分析教学的方法,比如民法、邢法的大多数内容,采用案例能做形象说明和讲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一些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理论,如法的本质与特征、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德治与法治问题、宪法的基本精神等则适宜运用理论讲授。此外,要求大学生“了解”的内容,主要运用“讲授法”,教师只做简明扼要的讲解。而要求大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则要把相关理论讲解清楚,必要时可以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案例的选择和使用
《法学概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成败与所选用的案例关系密切。《法学概论》课教学选取的教学案例,必须是适当的、具有针对性的案例。案例一般分为典型案例和疑难案例。典型案例,是指能够准确说明某一理论问题的案例,或者是与某一理论相吻合的案例。要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某一理论知识,不仅应当进行深入的理论论证,而且应当通过案例具体加以说明。而疑难案例,是指无法用单一理论直接认定,而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综合判断才能分清是非的案例。疑难案例所反映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根据某个理论去解决,也就是案件事实涉及多个法律理论和知识点。编选任何一个案例,都应有目的,要力图通过具体实例讲清1-2个知识点或理论问题,或引发学生的兴趣,加以思考,或加深印象,巩固已学的知识。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或者选择前后相关的一串案例。编选案例时,对该案例的主题是什么,主要人物安排哪些,故事情节怎么发展,重点说明什么法律内容和知识,思考题、案例评析怎么展开等等,都必须合理构思,使案例的情节、人物更典型、更集中,表达更精炼。
《法学概论》课,案例的选取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度”:
1.角度。案例的选取,必须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选取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和发生在大学生中间的案例,时间上最好选用近期发生的案例,空间上最好选用本地发生的案例。做到选取的案例既具典型性又兼顾趣味性,能够引起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勾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2.难度。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有适当的难度,使间题的解决必须经过一个思考探索的历程。这样才能够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训练效果。
3.跨度。案例间的知识要有跨度,知识跨度是调动学生思维的最好办法。但案例间的知识跨度要适当。一般来说,案例的知识跨度太小,无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跨度太大,学生难以联系许多有关知识,难以作答,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要为案例设计合适的知识跨度。
4.坡度。案例的选取必须遵循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思维逐步引向纵深。使学生能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其更主动的继续钻研和探索。
5.广度。选取的教学案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选取的案例应当考虑教学对象—学生的知识结构。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选取的案例必须是使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后,能够基本回答上来,并做到观点基本正确或正确,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6.长度。选取的教学案例文字篇幅必须长短适中。有的案例比较典型,但是叙述文字过长,全部使用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有的典型案例的某些内容不适合教学使用,但可以说明问题。因此,对有些典型的案例,必须进行“加工处理”,使案情介绍言简意赅,文字长短和内容都比较适当。实践中法律教学案例比较多,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选取。一是可以从案例选编书中选用。二是可以从媒体中的法制教育栏目中选取适当案例。三是可以旁听人民法院的公开审判。[2]
案例经过选择之后,要在教学中使用,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对于典型案例,首先应当明确在理论讲授中使用,要在备课时安排在授课内容中;其次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理论间题而使用。应当先从理论上讲解其含义,然后再用典型案例加以形象说明,即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以说明。如:在讲授“正当防卫”时,要先阐述清
楚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即:“防卫的目的必须正当,防卫行为必须适时,防卫的对象必须特定,防卫的结果必须适度”。然后再使用与该内容相吻合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于疑难案例,主要是在某一章或某一个部门法的理论讲授完之后在案例讨论课中使用。使用疑难案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握某一法律的立法思想和精神,进而提高法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疑难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不能发现或很快发现案例中需要讨论予以鉴别的问题和案例中隐含的法律理论问题。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当为疑难案例的教学设立设疑、质疑、释疑三个步骤。如:“民法”一章讲授结束后,可以针对“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的效力”、“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等问题选择相应案例进行案例分析。
(二)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地组织、设计和实施。在案例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掌握其基本方法至关重要。
1.对时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有效控制。合理分配理论讲授时间、案例介绍时间、问题提出时间、学生讨论时间、教师总结和点评时间,安排好讨论问题的最佳顺序。教师还要注意准备案例教学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室布置、多媒体手段应用、相关物理设施等,使学生得到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处于一种相对真实的案例情景教学之中。
2.采用多种形式展示案例。案例教学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根据案情介绍方式和距离远近的不同,可以采取四种形式:阔一是“广播式”,即教师口头介绍案情。它选材容易,使用方便;二是“音像式”,即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呈现各种文字、声音、图形、场景、活动、动画。计算机的运用使法律教科书、案例、案情资料、法律法规、学术观点等以光盘、磁盘、硬盘等形式被记录和储存,它能形象直观地再现各种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纠纷、法律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它是运用最多的形式;三是“直播式”,即旁听人民法院的公开审判。这种形式使学校与社会、课堂与法庭、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使大学生亲身体验法庭的尊严和法律运作的实际情况,从而加探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参与式”,即组织“模拟法庭”。让大学生参与其中,既加强能力锻炼,又强化对法律的感觉、体会和认同。案例的展示是案例教学的前提,采用哪种展示形式,可根据案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条件而定。如精读、书写、挂图等,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其音视频的效能决定了较好的展示效果(这也增加了选择案例的难度)。
3.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适当地采用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中去,真正从学业、生活、岗位的角度来思考间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可根据讨论的目的、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能力的不同,采取多种讨论形式,如全班讨论、小组讨论等。教师是集体讨论的组织者,由教师提出间题或议题,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最后作讨论总结等。为了保证案例讨论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及时引导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把握讨论的时间进度。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实施计划要做到心中有数,至少对以下的问题要有思想准备: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开始?哪些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一个问题需要多长时间?结论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教师应把发言中提出的问题、分析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写在黑板上以掌握讨论的思路和成果。先讲案例,然后再给出理论解释,讲清案例的类型和法律知识点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同一类案例的分析方法,从而由点到面,融会贯通,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量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交流思想的过程、思维训练的过程。通过讨论达到研究对象和教学对象的统一,教师创造意图与学生接受心理的统一,理性启迪与情感激励的统一,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统一。
4.对案例分析及讨论情况归纳总结和点评。我们在教学中主要从三个层面对案例进行分析:一是背景分析。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任何案例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时代的气息。发生于不同时期和条件下的案例具有内容背景的特殊性。只有揭示出这些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才能比较深刻地认识案例中的具体人物和事件,才能对思想和行为进行深人的分析,可以说背景分析是案例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二是主题思想分析。针对案例的内容,运用相应的理论,揭示其包含的法律问题、法律关系,引导大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掌握案例的主题思想,这是案例分析的中心环节。三是启示分析。主题思想揭示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启示分析则要在此基础上分析蕴涵在特殊事物中的矛盾的普遍性,以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把案例分析从“就事论事”提升到“就事论理”的思维层面。通过三个层面的分析,实现教学目标。
5.布置适当的案例分析作业题。作业是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形式。而布置适当的案例分析作业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这样的作业,教师不必检查和批改,可以作为下次课案例教学的开始。教学本身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处理的过程。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是这两个过程的复合载体,不仅因为案例选择和使用效果包括了这两个过程,而且案例教学本身又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当然,由于公安本科院校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定性,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案例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确实存在很大难度,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
第四篇:法学方法论读书摘要
《法学方法论》拉伦茨读书摘要
第一章现代方法论上的论辩
利益法学:为保护特定社会上的利益而牺牲其它利益。
何为利益?争诉当事人所具有的追求欲望
评价法学
法官-做出公正的裁判
何为公正?标准?“正法”
埃塞尔认为,每次的法律“适用”都是一次法的解释,每次解释都是一种成文法律和未成文法律的结合,借此才能创造出真正实证的规范。
正义
形式正义:相同者应为相同处理(相同处理原则/等价原则)
价值相对主义
正义原则
交换正义
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分配正义涉及财富、荣誉、权利等有价值的东西的分配,在该领域,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对待,对相同的人给予相同对待,即为正义。
John Rawls : the veil of ignorance “无知的面纱”(约翰-罗尔斯(Rawls)的《正义论》(1971),该书提出一个经典的“模糊面纱”原则,即只有当缔约各方都对于未来无知时,制定的游戏规则才合乎公平)基本自由原则
We wouldn’t trade off our fundamental rights and liberties for any economic advantages.差异原则
Only those soci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ies will be permitted that work to the benefit of the least well off
Meritocratic system 精英系统caste system等级制度
Objection: incentive, effort, self-ownership
Libertarianfree market system(formal equality)
Meritocraticfai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平均正义:面对在自愿的交易和不自愿的交易中产生的纠纷和不正义,统治者或者法官应该根据“法律视各人平等“的原则给予受害者以救济
保护正义:所有人对于人所行使的权力均应受到限制
第二章法学的一般特征
法哲学、法理学、法社会学、法史学及法学(教义法学)
法学:处理规范性角度下的法规范为主要任务
(卢曼)正当性:在一定的容忍范围内,对于内容尚未完全确定的决定,一般地愿予接受的情况。
第三章法条的理论
规则特征:有效性;一般性
每次规范构成要件实现时,法效果均于发生
同一案件可以被多条法条指涉,即法条的相会(竞合)
第四章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
法效果三段论之小前提:
1、具体的生活事件
2、该案件事实确实发生的确认
3、将案件事实做如下评断:其确实具备法律的构成要素;或者更精确的说,具有大前提第一个构成部分的构成要素
第五章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的任务:清除可能的规范矛盾,回答规范竞合及不同之规定竞合的问题,更一般的,它要决定每项规定的效力范围,如有必要,并须划定彼此间的界限。
解释程序的特征是:解释者只想谈论文字本身,并不想对它有何增减。(规范原本要表达的内容)。解释的结果不能只考量个案,必须能适用于其他同类事件。拒绝追求个案公正,偏离向来对法律的理解,否则会造成法的不安定性。
第六章法官从事法的续造之方法
任何法律皆有漏洞(法律有不圆满性)。法官有权填补法律漏洞。
问题:当一个案件遭遇法律的不完满时,法官能否”正确地适用法律"成为一个问题:他可能根本无法可用,或者虽有法可用,但适用结果却会导致很大的不正义
广义的法律解释包括狭义的法律解释和法律补充(价值补充和法律漏洞补充)
狭义的解释之界限:可能的字义范围
超越界限的解释:法的续造,分为法律内的续造(=漏洞填补,仍在立法者原本的计划、目的范围内,适用于不能拒绝之裁判),超越法律的法的续造(超越上述范围,但仍在整体法秩序的原则范围内,只用于有重大事由时)
希望法的续造结果可被视为现实法秩序中的“法”,法的续造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法律内的续造
条件:当且只有当法律对其规整范围内的案件缺乏适当规则时,即对此保持“沉默”时(需排除“有意义的沉默”),才有“漏洞”
法外空间:法秩序不予规整的范围。例如,纯粹内在心灵的过程,或虽有表现于外的行为,但不易进行积极规整。
对于非属于“法外空间”的问题欠缺规则时,才有漏洞。
法律漏洞:法本身的不圆满性。(违反计划的不圆满性)VS法漏洞:整体法秩序的不圆满性。法律规范根本无法适用时,规范漏洞:规范本身不圆满时(“真正漏洞”)
规整漏洞:规整的不圆满性(“不真正漏洞”,应予规整的问题欠缺规则)
原则漏洞或价值漏洞:因技术、经济或社会关系的发展,原本可以不加规整的领域今天变得需要规整。
第五篇:法学基础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
资环1201班 3120101623 周传雷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理想国是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说:“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价值都在这本书里(《理想国》)。”由此可见《理想国》在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分量确实举足轻重,正如一句话所说,“柏拉图因《理想国》而名垂千古,《理想国》因其思想而震古烁今。”
在《理想国》第一卷中,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优雅的辩论,对当时比较流行的正义观作了分析与批判。第一卷提出了4点关于“正义”的定义。第一是“不欠债”,后来被驳倒,说实话和不欠债并非正义的合适定义;第二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当的回报”,这个定义被苏格拉底用细化分类的方法驳倒;第三是“善意与友、恶意向敌”,被苏格拉底细化,发现敌友并非那么容易分辨;第四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被苏格拉底以技艺类推驳倒。
第四卷中,苏格拉底与阿德曼托斯的对话中一直出现了“护卫者”这个角色。苏格拉底说“只要护卫者成其为护卫者就能使国家有良好的秩序和幸福”。什么是“成其为护卫者”?苏格拉底解释说就是有良好的营养和教育造成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来维护国家和法律的国家保护者。这种护卫者保护下的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这是关于幸福城邦的真正建立,我们知道此一城邦的建立是为寻找正义而建立的。苏格拉底认为,如果要寻找到真正的正义,必须先建立一个最幸福、最全善的城邦,然后在此城邦中必会寻找到我们所企求的正义本身。柏拉图整个“理想国”的缔造就是围绕这一宗旨进行的。
看了理想国之后,我觉得柏拉图的一生就像献给了希腊,就是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希腊城邦的社会秩序,稳定进行的不断思考和探索。在为民主法治建立基础,并想为自己提的理论变成事实,柏拉图的法治是在他的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从美国移植过来并为我们现在所推崇的现代法治理念,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居中裁判,完全独立。也就是说法官是在审理时,就双方在法庭上的证据与意见进行裁判。那么也就是完全要依靠法庭上的东西而行。但是当现代法治理念与中国现实相对撞时,我们发现之间似乎不是那么相容。我们会发现在中国,法治的思想并未深入人心。而且在基层法院,农民案件居多,那么你就不能要求他为着某一个案子,可能只有一两千块而在一开始就去寻找律师的帮助,不划算也不现实。但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就讲求正义。但是书里讲到,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是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依此类推。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政府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遵守统治者的命令是正义的。强者有时候会命令弱者——就是他们的人民——去做对于强者自己不利的事情。照这么看来,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也可能是强者的损害。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最不正义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不愿意为非作歹的人也就是最吃亏苦恼的人。不正义比正义更有益。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大,是比正义更有力,更如意,更气派。这明显是强权的“正义”。就像拼爹时代,爹高官在上,我就敢嚣张,你又能如何。在任何政府里,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他们任公职是为被统治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他们自己的利益。没有一种技艺或统治术,是为它本身的利益的,而是像我们已经讲过的,一切营运部署都是为了对象,求取对象(弱者)的利益,而不是求取强者的利益。做了统治者,他就要报酬,因为在治理技术范围内,他拿出自己全部能力努力工作,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所治理的对象。所以要人家愿意担任这种工作,就该给报酬,或者给名,或者给利;如果他不愿意干,就给予惩罚。所以法律就是用来约束这些高官的武器。
第四卷中我读到了国家的领导者还需要美德。“美德似乎是一种心灵的健康,美和坚强有力,而邪恶似乎是心灵的一种疾病,丑和软弱无力”。美德是构成理想国四大性质之一。柏拉图的观点是“国家的美德现在就是其成员作为成员的美德”。苏格拉底提出的四大性质构成了理想国完整的道德体系,也就是靠道德感化来稳定秩序。在法律的框架下,适当考量道德,使司法不要那么的冷冰冰,毕竟法不外乎人情。
就我目前所知的,我认为能动司法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我理解的能动司法其实质上就是将职权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法官的调查与法庭上的证据,辩论相结合,法官主导法庭程序走向。并且法官在判案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进行调节,或者多进行调节,甚至可以到其村中或家中调节,并请当地的村委会主任等帮忙。(因为在案子多的基层法院,其实诉讼双方都认识,甚至可能就是邻居或者亲戚,冤家易结不易解。)不可否认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加大法官的工作量。但是这样却可以使更多的农民或者像农民这个群体的人,在诉讼中不会那么的处于弱势,毕竟我国人口多数还是农民和像农民群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