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岳扎乡防汛工作情况及特色做法
岳扎乡防汛工作情况及特色做法
——卡桠沟山洪及泥石流灾害防御工作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卡桠沟位于丹巴县岳扎乡东北部。纵贯卡桠山片区4个行政村;平均坡度41.5°;主沟长13KM;相对高差2672M(2000M—4672M);在汛期和非汛期,沟内水位丰枯比变化大。属全县23个大型泥石流灾害和全乡13个地质灾害重点隐患点中,最具危险性和危害性的区域之一。
(一)、由于受全县高山峡谷地貌的影响,沟谷两岸陡岩壁立,地质结构脆弱,滑坡、崩塌等山地灾害频繁。
自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害后,卡桠沟中部地段(小地名“麻地”)由于发生大量岩方崩塌壅塞山沟,每到暴雨季节经常出现堵塞和淤积,形成类似“堰塞湖”的险情,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治理。
同时在壅塞体上部两岸,有大小不等的滑坡体5—7处,在雨季直接成为泥石流的主要成因及物质来源,使卡桠沟的泥石流隐患及危害程度成倍升级。
(二)、卡桠沟口处于高危段的古泥石流冲积扇上,居住着卡桠桥村民53户228人(其中N 12户45人,S 41户183人;人员结构:60岁以上的56人,10岁以下的80人,老弱病残10人),房屋58幢。涉及耕地180亩,水渠3000M,牲畜1100头(只、匹),以及年收入
1近10万元的经济林木。
(三)、在历年5月至10月长达6个月的汛期,卡桠沟年均出现5次以上山洪和泥石流险情。该村常年反复疏散群众紧急避险,村民疲于防躲跑,近几年逐渐出现厌倦情绪和侥幸心理,个别村民有意无意地发表“卡桠沟不会有危险”、“我看今天不得下雨”等言论,误导了群众的判断,导致一但发生灾害,对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进一步增大。
(四)、据卡桠桥村村民邹家元(现年72岁)、吴子云(现年73岁)等老人介绍,卡桠沟曾于1948年7月发生过特大泥石流灾害,将山沟北岸房屋全部冲毁,目前卡桠沟正处于地质活跃周期。
(五)、卡桠沟沟口紧靠省道303线暨川西旅游环线小丹路段,一旦发生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将造成严重的交通破坏和负面影响。
二、开展的工作
(一)、州、县领导高度重视。
州县领导一直将卡桠沟山洪泥石流隐患点确定为头号高危区,多次到卡桠沟现场视察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1、近几年,县政府数次拨出专款落实防汛地质灾害监测费;安排经费对卡桠沟进行清淤疏浚;修建排洪沟,受山洪几经破坏后反复维修、维护;安装雨情监测器,配套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将现代化技术导入山洪预警防御工作中,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技术支撑,畅通了信息传递,提高通讯效率;改善了监测点用电及照明等条件。
2、2009年,甘孜州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州水利局局长李进川
先后4次到卡桠沟现场检查指导防汛工作,肯定了乡村两级在卡桠沟防汛工作中的做法,直接促成了2010年全州防汛现场会在丹巴的召开;丹巴县政府县长杜德清先后7次到现场检查工作。
(二)、乡、村联动全力工作
1、机构及预案健全。
乡、村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预案完善实用,做到了“五个明确”。即:明确预警信号传递(防空警报);明确安全转移路线、地点、方向及指挥人员(沟北岸群众往卡桠小学撤离,沟南岸群众往大岩窝方向撤离);明确抢险处置手段;明确抢险物资的准备和抢险队伍的组建;明确划分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的范围。
2、宣传有效。除会议、文件、通知,还利用“宣传文化包”在群众中放映防灾抗灾相关内容;组织村民代表到危险段现场察看,并制作录像在村民大会上播放,让群众了解隐患区的危险性和治理的难度;通过前几年发生在周边的泥石流灾害案例进行分析对照(2003年“6.26”鹅狼沟泥石流灾害;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关于2003年巴底“7.11”泥石流灾害的评论文章“丹巴泥石流反思:与死神赛跑的接力棒断在哪里?”),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达到有效宣传和警示教育的目的。
3、值班到位。首先确保信息畅通,重大天气预报及时有效地传递到村到户到人,做到有据可查。除日常值班外,遇到暴雨或连续降雨天气,由1名乡党政班子成员带1名乡干部,同村干部和村监测巡逻人员一道现场值班巡查,紧急情况由乡党委书记或乡长带队指挥。
4、责任到人。汛期,将隐患点群众按居住区分片划段,乡、村干部实行包干制,任务包括宣传教育,信息传递,动员清理山沟淤塞物,紧急疏散避险等。
三、案例介绍(卡桠沟“7.11”山洪险情应急处置情况)
1、2009年7月11日上午8:00时,连续降雨导致卡桠沟山洪在短时间内急剧上涨,并伴随刺鼻异味,同时在山沟上游大量岩方壅塞沟谷的区域迅速形成300M3积水,山沟南岸一大片平面规模为300Mχ50M的滑坡体正缓慢下移,出现典型的山洪泥石流前兆,加之降雨仍在进行,情况万分危急。
险情发生后,乡、村两级迅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是由乡党委书记、乡长带队,组织乡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村监测负责人立即拉响预警警报,乡村干部分组分片分任务,逐户疏散下游险区群众紧急避险,并妥善安置在预定地点;在险区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出入。通过干部群众联动配合,在1小时37分的时间内,将处于险段的53户178名群众全部转移和安置到安全地点;二是同步向县级联系点领导、分管防汛工作的县领导,县防汛办报告情况;三是及时调运、提供临时避险安置帐篷、彩条布等应急物资,搭建卡桠沟南岸群众的临时避灾点;协调卡桠小学3间教室作为卡桠沟北岸群众的避险点;四是增派人员到各监测点进行严密监测,随时掌握情况。
2、2010年7月16日下午17时左右,因山沟上部强降雨,导致我乡境内卡桠沟中上部“白桦椒梁子”处大量土方松动滑坡,短时间内形成小型泥石流,导致卡桠沟在沟口无任何降雨的情况
下意外突发山洪,情况万分危急。
险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迅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是由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乡干部及岳扎派出所干警共11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通过现场察看,紧急会商,同卡桠桥村两委成员一道,分组分片分任务,逐户转移险区群众,拉响临灾预警警报,在险区设置警戒线。在30分钟内,将处于险段的53户162名群众全部紧急集中转移,并安置在卡桠小学的5间教室内;二是同步向分管防汛工作的县领导和县防汛办报告了情况。县防办负责人庚即到现场并看望慰问了临时避险安置点的群众,向乡村干部安排了相关后续工作;三是安排了由乡村干部、岳扎派出所干警共10人组成的巡逻队,在当夜开展村内防盗安保等通宵巡逻工作;四是增派人员到上游严密监测险情,随时掌握情况。
当夜23时许,山洪冲毁了卡桠沟排洪槽及“三面光”水渠。由于转移及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特色做法:
1、在乡政府引导下,村委会将防灾避灾重点“钉子户”吸收为应急巡逻队员,变“要我防”为“我要防”。
2、在主汛期将险区的老弱病残人员分流到安全的村寨投亲靠友,以减轻紧急避灾疏散的压力。
3、在全县统一制定的“防灾避险明白卡”和“防灾工作明白卡”基础上,村委会同村民签定“紧急避险告知责任书”,让群众进一步认识到防灾避灾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4、建立群测群防网络。采取上部村庄的村民给下部村庄的村民报告险情的形式。增强险区群众避让灾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作体会(认识)
1、我们的干部在整个汛期最大的体会是:睡不着。普遍反映经常在晚上定期神经质地警醒,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为自己减压(思考、研究和发现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2、在防汛及山地灾害防御工作过程中,我们常常经历类似“狼来了”的尴尬局面,给组织疏散群众紧急避险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不管怎样,我们在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防灾避险自觉性的同时,面对每一次特殊天气,每一次紧急情况,都必须以“狼真的来了”的危机意识和工作态度去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规避灾害风险,最大限度地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
附件1
宁波市镇海区庄市学校关于
创建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申请报告
镇海庄市(逸夫)学校位于庄市街道永旺村,占地面积352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7240.16平方米,运动场面积约12000平方米。现新校区共有31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1个班,390人,小学20个班,807人。学生基本为来自浙江省外到庄市片打工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现有在编教师8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76人,中高级教师33人,区名优教师共5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7人,外聘足球教练1名。我校秉承“立足做人、励志成人、以德教人、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践行以“让好习惯成就美丽梦想”的新校训,以“培养习惯良好有信心的学生,打造教学严谨有爱心的教师,构建环境和美有灵性的学校”为三个发展方向。以发展体育、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发展足球教学为学校特色,使足球运动成为我校学生的主打品牌。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学校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政策。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
2、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并严格执行。
3、健全校园足球领导机制。学校建立了在郑社军校长领导下,学校各个部门共同参加,体育专职教师及外聘足球教练具体实施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校园足球工作。
4、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校园足球工作的选拔招生、教学管理、日常训练、社团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足球师资力量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
二、各方面条件保障
1、学校有完善的体育师资力量。在编专职体育教师7人,其中足球特长教师3人,外聘足球教练1名。学校每年提供多次的体育教师培训机会,学校能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2、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均计入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学校里享受优先待遇。
3、场地设施建设完备。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求,不断得到补充。学校建有全新的人造草皮8人制足球场1个,五人制足球场2个。足球等训练器材数量充足
4、体育经费保障充足。为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学校将年生均教育经费10%用于体育特色教学及活动,不低于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教育教学
1、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足球作为“让好习惯成就美丽梦想”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保证体育运动时间。按照国家要求,我校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足球运动纳入校本课程培训当中。
3、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我校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具有庄市(逸夫)学校特色的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
4、每学年开展1次校内足球联赛,每学期开展1次足球节,按照年级进行足球运球、足球射门、足球颠球等比赛。各班级积极撰写校园足球活动报道、校园足球摄影等相关足球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兄弟学校之间的足球交流赛。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四、训练与竞赛
1、成立足球组织。学校有2个足球社团,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足球活动当中。学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足球队,学校另外建有校级男子足球完整梯队,女子梯队也在逐步的完善当中。学生基本达到了全员参与足球。
2、学校开展科学训练。学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积极邀请优秀的足球教练员来我校指导并且组织本校足球队员去足球特色学校学习观摩
3、建立竞赛制度。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每年组织校内足球联赛、师生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10场;积极参加县市区组织的校园足球联赛;主动承办镇海区校园足球比赛。
4、支持学生发展。支持学生发展。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其中向恒大足球学校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五、近年来校足球队荣誉
2013年校小学男子足球队荣获“区小学生阳光体育足球比赛”第五名、宁波市校园足球工作三等奖。
2014年获得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甲组第六名、镇海区足球联赛小学组第一名、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第七名、“2014年谁是球王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娃娃组和青少年组(宁波赛区)海选赛”纪念奖、镇海区足球邀请赛小学组第一名、宁波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总决赛二等奖、宁波市校园足球工作一等奖。
2015年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丙组二等奖、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甲组三等奖、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乙组三等奖、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三等奖、宁波市晚报杯五人制足球比赛娃娃组亚军、宁波市晚报杯五人制足球比赛初中组季军。
2016年3月镇海区跨首届校园足球联赛获得小学组第一名、初中组第四名。
镇海区庄市(逸夫)学校
2016年3月31日
第三篇:岳扎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情况
岳扎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情况
岳扎乡位于丹巴县城东北部。东部和北部与半扇门乡接壤,南部与梭坡乡交界,西和西南与巴旺、中路两乡毗邻。乡政府驻地岳扎坝村,距县城8KM。S303线暨川西旅游环线沿小金河谷穿境而过。藏区“四大神山”暨省级自然保护区——墨尔多山位于本乡境内,海拔4820M。
全乡幅员面积73.33KM2,海拔高度在1980M—4820M之间,全乡共15个行政村1212户4459人,其中农业人口1117户4298人,农民人平收入2423元。
乡境内有学校3所,师生共401名;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名;信用社1所,在职人员3名。
乡境内大小企业商贸、摊点30余家,如小金河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甲居藏寨牌”牦牛肉干加工厂,县林场生物资源开发公司,“古碉牌”青稞酒厂,小型蜂窝煤厂,4家农家店(超市)等。
近年来,我乡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新路子,有效整合信访、行政、司法、民间等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资源,实现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种调解方式“无缝对接、横向到边”的联合调处机制,筑牢了综治维稳“第一防线”,化解了大量民间纠纷。今年1-7月乡内共接待上访群众8人(次),同比下降10%;全乡发生12起矛盾纠纷,成功调处10起,有效促进了全乡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工作开展中,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组织建设。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余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由乡党委委员、党委书记任大调解中心主任,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主任。明确3名群众工作能力突出,懂法的干部职工长期担任调解员,每天在大调解中心坐镇,接受群众的咨询及来信来访。同时,在各村设立了民调工作站,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并成立了专门的调解室,明确2-3名人员担任调解员,为百姓说事、论事、搭建起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
二、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大调解五项制度,规范调解程序。一是建立调解例会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和安排部署矛盾纠纷调解相关工作,通报部门对中心分流指派案件的调处情况。二是建立首问责任制,调解服务中心人员在接待来访群众时,对每起案件、每个问题都要登记清楚,做出承诺,认真调查,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问题。三是建立办结报告制,对分流调处的一般民事纠纷,办结后要及时向调解中心报告;对不能按时办结的重大复杂的民事纠纷,要报告原因。四是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对因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不力,致使矛盾激化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乡党委、政府将实行逐级责任倒查,严肃追究责任。五是建立督查回访制,对分流指派给有关部门的案件进行跟踪了解,提出调处意见。走访当事人,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听取群众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抓队伍建设。在大调解工作中,乡党委、政府十分注重调解队伍素质的提升,以加强学习培训、开展互帮工作等五项措施,有效提高了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矛盾纠纷得到及时调处,有力促进了岳扎的和谐平安建设。一是配备调解人员。乡大调解中心明确了15名干部(包村干部)担任调解员,在15个村委会配备2-3名调解员,并将年纪轻、有魄力、热心公益事业、品行良好、具有法律知识的离、退休干部及教师进入调解队伍中,充分发挥其在村民中的作用,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解组织网络机制。二是加强自身学习。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使其掌握做好调解工作应具有的基本法律知识和业务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调解工作。三是开展业务培训。每季度组织乡级调解员和村调解员对调解知识进行业务培训一次,并邀请县法院、县司法局等单位业务人员辅导,进一步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基层调解人员处置疑难纠纷、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注重作风建设。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为契机,抓好调解队伍的作风建设,提升纪律意识,要求调解干部牢固树立服务为民、服务大局的意识。在调解过程中不偏不倚,做到合情合法合理。五是实行激励机制,对工作出色、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员进行奖励,并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优秀调解员”创建活动,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四、抓效能建设。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调解中心着力推进由小调解向大调解转变,由随意调解向规范调解转变,由单一调解向综合服务转变,逐步形成民事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协调发展的“大调解”机制,实现调解资源大整合、调解机制大联动、调解职能大提升、服务体系大健全的目标。有效避免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群众投诉无门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先解决信访“有序”问题,再解决“有理”问题,规范了信访秩序,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在调解中做到有案必受、有受必处、有处必果、有果必公。调处成功的结案登记,调处不成的及时向大调解中心主任汇报,并负责“约访”和“领访”,对需要到其他部门才能办理的,由首问责任人员负责将上访群众亲自带到相关部门办理。同时倡导“一杯茶水问好,一把椅子让座,一声祝愿告别”,真正做到以真心、爱心、实心、诚心解决矛盾纠纷,体现了以人为本、亲情服务的理念。
通过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我乡的大调解工作实现了“三不出、四提高、五下降”的目标。“三不出”:即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四提高”:即人民调解成功率提高,民事诉讼案件调解(撤诉)占总结案的比例逐年提高,行政案件调解成功率提高,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五下降”:即群体性事件下降,民转刑案件下降,民事诉讼案件下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下降,集体越级上访数量下降。
目前我乡的大调解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一是存在调解周期长与办案任务重的矛盾。调解工作经常占用大量的精力,有时需要“拖”时间。调解有时不如判决结案的周期短、效率高。二是有的代理人对诉讼调解不够配合。三是运作不够规范。有些调解员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存在重结果、重口头、轻程序等问题,有的口头调解没有笔录,也没有制作调解协议书或登记造册,无法作为诉讼的证据。四是现行诉讼调解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各位领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操作程序,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全力维护全乡社会平安稳定。
第四篇:党建工作特色做法
党建工作特色做法
一、强化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铺村支委现有支委会人员名,大专文化程度人,初中文化人,平均年龄岁,村支委一班人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并经常开展学习有关文件和精神,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提高干部队伍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身先士卒、团结向上,党员队伍健康蓬勃
全村名党员在村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村的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带头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部分党员,他们以身作则,刻苦学习,专研农业技术,团结和带领身边同志,为农村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全体老党员继续发挥其余热,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出谋划策,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同时全体党员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党内外的各项活动,完成党组织下达的各项任务,在二0一O年以来的党员民主评议中无不合格党员。
三、调整格局、筑巢引凤,村级经济持续发展
我村党总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力发展经济,使村的经济不断健康发展。
近年来,根据上级政府统一规划,先后有良种母猪基地、蔬菜基地经果林基地等落户该村,多户饲养家禽,规模均只以上,其中1户达多只。该村及时调整村级经济发展格局,传统农业种植中取消粮食作物种植,创造条件引导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四、制度完善、机制健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村级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村党组织积极带领全村人民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使村各项事业同步协调发展。一是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建立村委会工作制度,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开村务情况,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村务情况,共同来监督和管理村务工作,使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走向正规化。
二是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每季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把村工作计划、重大工程和实事工程在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讨论,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使村的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开展。三是抓好治安队伍的建设。村联防队、日防队、巡逻队,制度健全,服务到位,使村的各类案件明显下降,近年来,无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发生。
四是民事调解等组织机构健全。几年来,做到民事纠纷不出
2村。五是抓好创建工作。几年来村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创建成果明显,被镇党委、政府授予为“无毒村”“平安社区”“五好”党支部等荣誉。
五、扎实工作,实事实办,群众拥护,党群密切
村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到实事,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切实为民办实事,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村级建设规划有序,环境整治良好,各项工作深入人心:修通村组公路公理;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蔬菜亩;发展养猪余头。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全村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使村级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推动群锋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O一二年三月五日
第五篇:校园足球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
校园足球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
一、概况介绍
黑堡中心小学坐落在东黑堡村东北,始建于1912年。包括西阳邱分校,服务人口10000人。学校占地面积35643平方米,建筑面积4666平方米。学校现设教学班18个,在校生525人,现有专任教师46人,专业足球教师1人。参加足球训练的队员有35人。
二、指导思想
以《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导,把开展足球运动作为一个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以快乐足球为品牌,进而创建足球特色学校。
三、发展目标
1、总目标
深入挖掘和提炼“快乐、好玩、乐学、苦练”足球特色文化,将之升华为足球精神,努力探索足球活动、足球社团良好运行机制,以足球为载体,把学校创建成在县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现代化特色学校。
2、分目标
(1)构建足球特色学校运行机制,创建足球特色学校。(2)研究足球训练规律,不断提高足球训练水平。
(3)探索“快乐足球”社团的选拔、训练、活动与比赛的运行机制,构建运作模式。
四、措施与方法:
(一)组织与管理
1、成立学校创建足球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徐俊生(校长)
副组长:王进京(副校长)、王占彬(后勤主任)组员:徐俊平(体育教师)、夏梦雪(体育教师)专业教练:李乾佑(体育教师)
2、开展班主任足球专项工作培训,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足球训练活动。
3、加强“快乐足球”社团管理,定时、定点开展训练工作。
(二)学习与培训
1、认真贯彻落实学习有关体教结合文件资料,不断促进体教结合工作,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足球培训活动,提高全体体育整体素质,促进学校足球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以足球社团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1、加强队伍建设
进一步选拔人才,扩充足球训练队的规模。认真挖掘有潜力的新队员,建设好球队,壮大球队,保证球队的持续发展。
2、训练时间 活动时间:周日下午
3、落实活动内容
(1)提高队员对足球运动的兴趣;(2)锻炼队员的球性;
(3)学习简单的规则及传带球技术。
4、完善训练体系
(1)进一步完善足球训练计划
足球训练必须做到有计划进行,足球训练计划的制定要力求科学合理并做到严格执行。
(2)建立足球训练监督机制
以教导处为主,定期对足球训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次数。
(3)建立运动员成长档案和运动员管理制度
每个运动员的成长都是一个系统训练的过程,建立成长档案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运动员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比较容易冲动,较难管理,所以,建立和完善运动员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5、健全训练制度
(1)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到达训练场地,不迟到、不早退;(2)每次训练都要履行运动员点名制度;(3)训练期间不能做与训练无关的事情。
6、开展多种形式比赛
(1)每年定期举行全校足球比赛。
(2)根据学校的情况,多与兄弟学校开展竞赛与切磋。
7、加强宣传力度
(1)形成足球特色学校创建论文的刊登、发表或交流。(2)布置学校足球文化墙,并利用校广播站、黑板报、橱窗及报刊做好通讯宣传报道。
(四)后勤与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把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开发列入工作日事议程,认真抓好,做好实施的组织、检查、评估工作。充分发挥项目组长的作用,紧紧依靠全体教师做好开发实施工作。
2、制度保障:制定相关的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实施制度,搞好制度管理。
3、激励保障:把创建实施的成绩与对老师平时检查、期末检查、考核结合起来,与考核实验成果、考核先进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
4、经费保障:学校将从学校整体预算中专门划出部分资金用于足球特色学校创建的实施,确保本课程的顺利进行。
四、预期效果
1、规模:做到班班有社员,人人懂足球。
2、成绩:在县级比赛中,力争第一。
黑堡中心小学 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