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沉没 读后感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5:2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永不沉没 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永不沉没 读后感》。

第一篇:永不沉没 读后感

《永不沉没》读后感

“泰坦尼克号”的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泰坦”。泰坦向代表神秘自然力量的宙斯神挑战,结果失败,被打入了比十八层地狱还深多少倍的大西洋底。因而有人说,“泰坦尼克号”这个名字不吉利,开始就预示了悲剧结局。

但这艘巨轮和神话中的泰坦不同的是,它沉没在海底的只是那些铁板、铆钉和人的肉体,它的灵魂没有被征服。或者说,“泰坦尼克号”和1,500多条生命沉下去了,但人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人类文明,仍然存在,而且“永不会沉没”。

八位音乐家在最后的时刻一直沉著平静地演奏乐曲,那飞翔的音符,体现了至死不向自然界的凶恶低头的人类尊严和高贵。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到的:“人,不是生来就可以被打败的。你可以打败他的肉体,但征服不了他的灵魂。那些追逐的鲨鱼可以把那个老渔夫船上拖著的那条大鱼啃噬得只剩下骨头,但啃噬不掉这个水手不可战胜的精神,这是人的灵魂和意志熔铸的火焰,整个大海也无法把它熄灭。”直到9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是惊叹,那些“泰坦尼克号”的乐手和船员,在面对即将灭顶的海水,面对汹涌而至的死亡,怎么能有那么巨大的勇气,不奔不逃,坚守职责;怎么能有那样高尚的人道情操,把救生艇让给孩子和妇女,把最后的时刻留给自己。事后的统计,船员有76%遇难,这个死亡比例超过了船上头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所有房舱的乘客死亡比例。船员在船上,比乘客更有条件逃生,但他们却把机会给了别人,把无望留给了自己。而且不是一个船员、两个水手这样做,而是全部900多名船员、服务员、烧火员以至厨师都是这样选择的;这么大的一个群体,能做到如此这般,今天看来,像那条巨船神秘地沉下去一样,这种永远高扬水面的人的精神,简直是个奇迹!

据后来的调查,当时只有六号和二号救生艇有船员跳了进去,但马上被那里负责的官员发现,叫他们出来,他们没说什么,便服从命令回到甲板上。

《永不沉没》一书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对此感叹道:“这是因为他们生下来就被教育这样的理想:责任比其他的考虑更重要,责任和纪律性是同义词,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几小时中,这种责任和纪律的理想,被证明是难以被侵蚀的最有力量的气质。”

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消防员法尔曼.卡维尔在感到自己可能离开得早了一点的时候,又回到四号锅炉室,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锅炉工困在那里;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信号员罗恩一直在甲板上发射信号弹,摇动摩斯信号灯,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没有希望;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被分配到救生艇做划浆员的锅炉工亨明,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自己留在甲板上,到最后的时刻还在放卸帆布小艇;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报务员菲利普斯和布赖德在报务室坚守到最后一分钟,船长史密斯告诉他们可以弃船了,他们仍然不走,继续敲击键盘,敲击著生命终结的秒数,发送电讯和最后的希望;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总工程师贝尔和全部的工程师一直埋头苦干在机房,即使知道他们已没有时间登上甲板,失去任何逃生的机会;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乐队领班亨利.哈特利和其他的乐手演奏著轻快的爵士乐和庄严的宗教圣歌“上帝和我们同在”,直到海水把他们的生命和歌声一起带到大西洋底……

这一切,仅仅用一句“勇敢”是无法全部解释的。西谚有云:“即使是一个英雄,在绝境中也会变成懦夫。”但“泰坦尼克号”却把无数普通人变成了英雄!责任意识举起了人的价值、人的高贵、人的美丽。

当“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回到纽约时,大家讨论谁生还、谁遇难了,由于幸存的女人孩子远比男人多,人们都认为是海上规则“妇孺优先”这一神话的胜利。但泰坦尼克号所属的“白星轮船公司”对媒体表示:没有所谓的“海上规则”要求男人们做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那么做了只能说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关照,这不管在陆地还是在海上都是一样的。这是他们的个人选择,不是任何规章制度、航海规矩可以要求达到的。他们坚守住的是古老却永远年轻的人类价值。

当时,亿万富翁约翰.雅各布.阿斯德问负责救生艇的官员,他可否陪同正怀著身孕的妻子马德琳上艇,那个船员说了一句“妇孺先上”之后,他就像一个真正的绅士一样,回到甲板,安静地坐在那里,直到轮船沉没,船上倒下的大烟囱把他砸进大西洋中。阿斯德当时已有资产8千7百多万美元,加上他那些发明专利,身价达一亿美元以上,是“泰坦尼克号”上唯一的亿万富翁,也是全世界最富的人之一,他的资产,可以建造11艘“泰坦尼克号”巨轮。

据史家的撰述,在“泰坦尼克号”要沉没之际,阿斯德搀扶著马德琳到了四号救生艇旁边,对船员解释说,他妻子身体很弱,可不可以和她一起上艇照顾一下。船员回答说:“不行,先生,除非所有女士都先上了艇,否则不许男子上。”阿斯德没有多说一句话,脱下手套抛给了妻子,然后就退到甲板上,目送著五个月身孕的年轻妻子上了小艇。当小艇飘飘悠悠地向远方划走时,他站在甲板上,点燃了一支雪茄。幸存的船上理发师奥古斯特.韦科曼后来回忆,当时他曾和阿斯德先生在甲板上呆了一会儿,他们聊的都是只有在理发椅上才谈的小事情。临别时,韦科曼问阿斯德:“你是不是介意我和你握个手?”阿斯德说:“我很高兴。”这是乘客们听到的这个亿万富翁的最后一句话。

“泰坦尼克号”船长史密斯和几乎所有船上的富豪都有著很好的个人关系,很多也是他的好朋友,包括阿斯德。但阿斯德根本没有去找史密斯船长走走“后门”,通融一下,让他上艇。如果他去找船长,也有充分的理由,他的妻子正怀著五个月的身孕。但阿斯德没有这样做,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想到应该这样做,那是一个没有“后门”观念的时代,是一个讲究君子风度,做真正男人的时代。

几天之后,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那段大西洋海面上,人们发现了约翰.雅各布.阿斯德的尸体,浑身都是煤烟,而且已被砸扁了。人们猜测可能他被船上倒下的大烟囱砸著了。在他的上衣兜里,还揣著2,500美元现金兑现支票。这2,500美元,对于船员来说是天文数字,当时船上一个水手的月薪还不到20美元。但阿斯德没有用这些钱去贿赂任何船员以上艇逃生。而即使他那么做,大概也不会有水手接受。

“泰坦尼克号”上另一个财富仅次于阿斯特的是美国“梅西百货公司”创始人斯特劳斯,他和妻子也在这条船上。发生海难94年后的今天,“梅西百货公司”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百货公司,座落在纽约曼哈顿第六大道上。

斯特劳斯夫妇也是自己带了十几个侍从和服务生,以备船上的服务员不够用,或不方便。可想而知他们富有的程度和气派。“泰坦尼克号”撞了冰山之后,斯特劳斯夫人几乎上了八号救生艇,但脚刚要踩到边,她突然改变了主意,又回来和斯特劳斯先生在一起,说“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起,你去的地方,我也去!”她把自己在艇里的位置给了一个年轻的女佣,还把自己的毛皮大衣也甩给了这个女佣,说“我再也用不著它了!”

当有人向67岁的斯特劳斯先生提出,“我保险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小艇……”斯特劳斯坚定地回答,“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然后挽著63岁的太太艾达的手臂,一对老夫妇蹒姗地走到甲板的藤椅坐下,像一对鸳鸯一样安祥地栖息在那里,静静地等待著最后的时刻。

当知道自己没有获救的机会时,世界著名的管道大亨本杰明.古根海姆穿上了最华丽的晚礼服,他说:“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纸条写着:“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船上第三号最高管理者、造船师安德鲁斯,毫无逃生的意念,他在最后的时刻,还痛悔地对一个女服务员说:“孩子,我没有给你造一条不会沉没的船。”虽然他并不是设计师,沉船并不是他的责任。但面对那么多妇女儿童和船员要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拯救责任的男子汉,他无法再活下去,他要用生命这样巨大的代价,表达他的痛悔,他的尊严,他的负责到底的人道情怀。

同样体现了男子汉精神的有船长史密斯,一副默多克以及许许多多的官员、水手,普通的员工,以及服务员……对于这么大的群体都能如此纪律分明,坚守岗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永不沉没》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分析说,很大的原因是船上的领导者临危不“逃”,以身作则,这种表率作用产生了号召力,使人们跟从、效仿那些做了正确、高贵、美好事情的真正男子汉们,在这样做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成为正确、高贵、美好的一部分。

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近十年以来,之所以风靡美国、欧洲,香港、台湾、大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部电影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人类文明:世界第一艘最大的巨轮沉没了,但人类的美德、人道情操、人性的善良却没有沉没,它在这场世纪大灾难中放射了光芒!这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精神文明,在今天的高科技的现代社会,这种文明价值更显得宝贵,因为它更加缺乏。因此,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观众,才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银幕下一起感叹,一起缅怀,一起向往那个时代,那个文明的梦想、那些伟大的男人,伟大的女性,那些海水永远淹不灭、永不沉没的人性辉煌。

第二篇:爱永不沉没----《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爱的沉没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爱——都是因为爱

毫无疑问,Jack和Rose的爱情,是《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最抓人心潮的浓墨重彩。即使我们清晰地知道结局和每一个经典镜头,甚或是Jack那专注而饱含深情的眼神;即使我们看过了好多年,好多年前的我们都还很年幼。但他们在泰坦尼克号上演绎的超越生死的动人爱情,却始终如一地撼动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的华丽回归,又赚足了观众大把大把的眼泪,不过,对我个人而言,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深深的沉思……

我在泰坦尼克号上所看到的爱——宽广的,就像沉没泰坦尼克号的北大西洋那般辽阔旷远;深刻的,就像Jack说“你跳我也跳”那晚的海水那般冰冷彻骨;充满希望的,就像Jack拥抱着Rose想要一起翱翔天际那般热烈自由。

因为爱,Rose给予Jack最大的信任,最艰难的不离不弃。因为爱,Jack说,他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得到那张船票,遇见Rose。更是因为爱,Rose坚守誓言,她活了下来,她去雪山,她两腿分跨着骑马,她安享着没有他的生命直至百年……

因为爱,爱德华船长走进了船室,与泰坦尼克号生死相依,这爱里有着对自己深深的自责,对船上苦难的同胞深深的歉意,更多的是对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痛心,爱之深,痛之切也正如此罢。

因为爱,年迈的夫妻相拥着躺在床上,可以看到他们眼角的悲伤,更能看到悲伤里爱的坚守。因为爱,母亲呵护着她心爱的两个孩子,不想他们目睹这惨绝人寰的灾难。

因为爱,绅士们在生命濒临危险的时刻,让妇女和孩子先上船。我想到了旅鼠,在要灭亡的时候,它们会为了种族的延续,以集体跳海的方式,用年轻的鲜血换取种族的未来,旅鼠是伟大的,而那些真正的绅士们也是伟大的。是他们让我看到了这样如出一辙的高尚的大爱,看到了那样一个时刻,在那个国度,那一群人的精魂。

喜悦

诚然,沉船之前,泰坦尼克号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那样巨大的轮船,那从未有过的宏大,那华丽的仿佛在嘲笑着下层人民的高等仓,那上层阶级没完没了的聚会,没完没了的炫耀,那绚丽一经他们的奢华早已演变成没有灵魂的躯壳。或许他们的表象是喜悦的,但他们的喜悦是病态的不堪重负的,他们有多喜悦,就有多悲哀。Rose,是他们当中透不过气的叛逆者,她受不了那种虚妄,受不了那种压迫心灵的喘息,她想要逃离,她选择了跳海,但那么深的海水,那么冰冷的温度,她犹豫了……这时候杰克出现了,杰克给她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喜悦,杰克的幽默,杰克的旅行,杰克的见识,杰克的自由思想,杰克的绘画,杰克的梦想,杰克的骄傲,杰克的一切,都成了罗斯喜悦的来源,那种喜悦,是由内而外的喜悦,单纯的不掺任何杂着的喜悦,是Rose连做梦都梦不到的遥远,却因为杰克的存在,而熠熠生辉。当上层阶级还在独自享受聚会攀比钱财权势带来的虚伪的喜悦时,杰克带着罗斯体验了真正的喜悦之旅,从他们的舞会,到他们两个人的狂欢,到那副韵味十足,爱意十分的画像……可是,这喜悦却是极其悲凉的,它暗示着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在那样一个时代,这种喜悦是上层阶级不被认同的。灾难即将到来那个时刻,泰坦尼克号是平静的,更是喜悦,但殊不知那平静背后隐藏着的波涛汹涌……

和平

这和平也是一种平和,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在我看来,Jack无疑是用他平和冷静的心态拯救了Rose。我难以忘怀乐队拉琴的场面,演奏者们拉着平静的调子,拉着悼念的调子,拉着他们的最后一曲……影片此处的画面甚是感人,配上乐队沉痛的音调,一种凄凉哽咽心头。影片结尾大海上飘浮着的那把大提琴,就那样飘进了我的心中,为我本还低沉的心,注入了一丝亮光……

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泰坦尼克号沉没了,她本就是不和平的的产物,是上层阶级赤裸裸的骄傲和炫耀,她就这样华丽地沉默在大西洋深处,如今,又连带着我们沉重的哀悼以及深深的沉思……

爱,喜悦,和平,是这部大片的主线,更是我们生命的脉络……

第三篇:《日本沉没》读后感

读《日本沉没》有感

“3.11”日本大地震震动了全日本,更震撼了全世界。作为他一衣带水的邻国,我们深感哀痛。最近,无独有偶,去图书馆时刚好让我看到《日本沉没》这本书,借来看了一下,完全被它的内容吸引住了,感慨万分。本书讲述的大概是:田所雄介博士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他直觉地认为,根据地震的观测数据,日本列岛将会有灾害发生,于是他便展开了调查。他与小野寺俊夫及助手幸长信彦助理教授一同乘坐潜水艇到达伊豆冲海底,发现海底出现异常的龟裂与乱泥流。田所继续收集到的数据令他确信将会有灾难发生,并得出唯一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日本列岛历来最坏的情况——1年内的地壳变动导致大部分的陆地下沉到海中”了。

起初政府对这个结论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后来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计划发动「D计划」——一个将日本国民及资产转移到海外的方案。然而事态的发展正在以大大超出当初田所所估计的速度进行中。

各地相继发生巨大的地震。几乎停止了活动的休眠火山开始活跃起来。在已经被撕裂成碎块的日本列岛中,D计划被拼命地推展„„

看完这本书后,我大吃一惊,这次地震怎么那么像书上所描述那样呢?莫非是小松左京先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莫非是2012提前彩排?地震、海啸、火灾,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啊!

说实话,我向来对日本人没什么好印象。一来是从小到大各种课本、图书、电视剧对侵华日军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的宣传,二来是奶奶给我讲的当年鬼子去村里扫荡时对百姓的烧杀抢掠,使我一直觉得日本人是畜生。但随着我知道的越来越多,我发现日本人也并不像印象中那么凶神恶煞。要说人性这个东西,杀人放火的鬼子没有,那些普通日本老百姓还是有的,而且,是很有。我认识的一个日本朋友,不但谦和有礼,而且慷慨大方,对于有困难的中国人,哪怕是装出来专门骗钱的中国人,也是能帮就帮,他说这样能让他心里踏实。让他一比我倒是不近人情了?日本人的素质的确比我高,这点我乐于承认。只是脑海中那个被妖魔化的形象太过于深刻了,可能有时候会转不过弯来。

日本的这次地震,处处在拷问着中国人的良心。汶川地震时,日本捐款捐物,民众表示强烈的关心,并祈福。而这次日本地震呢?多少小愤青在第一时间跳出来大声欢呼,热烈庆祝日本地震。但凡有点脑子的人就会知道,灾难来临时,损伤最大的永远是百姓,他们没有拿起枪支挑烂你的头颅,你凭什么冠上爱国主义的帽子落井下石?心寒。日本受灾,几乎第一时间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同样的云南盈江地震,有多少人知道呢?两

会期间,要控制各类新闻报道,只报喜,不报忧。日本的一次强灾正好转移了国民对盈江的关注,从而维护了两会期间舆论氛围的“安定和谐”。装吧就!看了诸多关于盈江地震非官方的报道,到处都是红色的旗子,这场面怎么感觉都不是在救援,而是在作秀,人命关天的时候不赶快冲上去挖土救人,反而浪费十几个人擎着十几面红旗,照出来的照片是让人感觉救援有力,可特么这跟救援有关系么?还有的官兵围在一起打扑克,一打就是一下午!很多房屋倒塌了,根本不能住人,捐到灾区的帐篷竟然高价卖给百姓,我算明白了,这群人缺的不是钱,而是德!

我不想灭自己的志气长别人的威风。可是作为曾经引以为豪的中国人,在地震面前显得多么的不堪一击。人家的领导在积极地救灾恢复生产,我们的领导将全部精力放在两会上。人家重视教育与建筑安全,房子受损却没有倒塌,最安全的避难场所是学校,可我们呢?多少孩子被埋在学校的废墟里,多少人消失在豆腐渣工程里!人家在避难购物时仍有序的排起了长队,我们呢?洗劫一空这个词用的并不过分。太多太多了,这似乎关系到一个国民素质的问题,是个案还是共性?我看问题向来浅薄,思想没那么深刻,思维也比较混乱,讲不出太大的令人信服的道理,顶多就是骗骗自己。

在大自然面前,所有人类都是一家人。唯有祈祷,祈求各路死亡人数不再上升。

第四篇:爱的延续造就永不沉没的传说

爱的延续造就永不沉没的传说

应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100周年的纪念,2012年4月来袭的最火大片《泰坦尼克号》的3D版本,则是在重炒15年前的题材并佐以科技再现经典的噱头,又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不俗的票房圈地运动。花费1800万元巨资投入制作,由2D版转制成3D版的《泰坦尼克号》重新“起航”,男女主人公的凄美爱情故事不仅勾起了观众的无尽回忆,沉船的惊险场面特效和人们在逃亡中表现出的百态也应和了末世情结的灾难背景。旧瓶装新酒,《泰坦尼克号》3D版定能在15年后的重返银幕赚足票房.据初步统计,仅在4月10日全国公映当天,观影人数达157万人,票房达6700多万,超过美国本土公映首日票房一倍多,且有逐步升温的趋势。现如今,“大片”每年月都炒到司空见惯的境地。回想起1998年4月,中国大陆引进《泰坦尼克号》在当时可堪称得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互联网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大片是唯一的娱乐;而《泰坦尼克号》上映之春,其盛况场面更堪称万人空巷。所有的人见面寒暄都在谈论这部电影,各种VCD(没错,那时候还不存在DVD这等新鲜货色)的推波助澜,更有满大街音像店的My heart will go on的造势,使得Jack和Rose的爱情故事成为上世纪内陆影坛的经典,同样也造就了新世纪的永恒。

永不沉没的传说

真实历史事件中的泰坦尼克号,曾经是一个永不沉没的传说。这艘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制造的巨型邮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号称永不沉没的“梦幻之船”。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起航前往纽约。这座辉煌的大船首次万众瞩目的处女航终以14日晚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倾覆,2208名船员和乘客中,仅有705人生还,超过1500人葬身海底。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的事件在当时极具震惊效应,为上世纪初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一次海难事件。其灾难程度和深远影响,丝毫不亚于本世纪初的美国9·11事件。

这座奢华、舒适,云集了各阶层人士的传奇大船在建造的当初体现了人类操控世界的雄心和欲望。如同Jack在船头高呼“我是世界之王”的壮志,人类在工业时代上追求进步和

扩张的野心从未停止。《造船家》杂志的描述泰坦尼克号“在许多细节方面模仿了凡尔赛宫”,甚至“三等舱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床头取暖设备及家用桑拿”。其奢华程度在当时无可比拟,亦是打造出绝美梦境的最佳体现。

而这艘梦幻大船的沉没,震惊世界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另一文明层面的进步和发展。1913年12月12日,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大会制定的条约促成了国际冰山检测组织的形成和资金投入。直到今天,该组织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可能造成危险的冰山。对于当年遇难船只上救生艇数目严重缺失境况,海难救生策略被强制改善,新制定的海上安全法规要求救生艇必须能容纳船上的所有人员。造船业中的无线电电报通讯效率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条约规定了无线电通讯应该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2级备用电源,以防止漏掉任何呼救的信号。

泰坦尼克号是一个象征,是人类在掌握世界进程中的美好期许和强大野心的代表符号。当然,这“永不沉没”传说的破灭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自然的力量和命运的未知性。在工业强大和科技发展的时局下,人类非常容易将自己的野心膨胀至无限失控的局面;而大船的沉没,从侧面给予了警示作用——永远都不要对自然和未知领域掉以轻心,人类所遭受的厄运,某一部分正是因为对其行为能力过度傲慢,轻视自然而付出的惨痛代价。

爱,延续于永恒

无论是15年后极具争议的被剪掉的“肉感”画面,还是在灾难场景中所投入的3D特效渲染和制作噱头,都无法掩盖电影中最具亮点的灾难面前被凸显出的人性之美。《泰坦尼克号》在当年最具吸引力的,实为灾难面前的众生相。苟且偷生者有之,因大爱而牺牲虽最为高尚,面对死亡的芸芸众生却更令人唏嘘感怀。相拥于床上的耋耄夫妇,安抚幼儿而绝望的母亲,在牧师身边簇拥着的祈祷的人群,坚持演奏到最后一刻的重奏组——这首由19世纪一位名叫莎拉·亚当斯(Sarah Flower Adams)的女士和她的妹妹一起创作的《更近吾主》(Nearer My God To Thee)在灾难和死亡的浩劫对比中,在别样的安宁中更显悲悯和崇高的意味。如何面临灾祸和死亡,幸存者如何坦然面对失去而更加从容地活着,是电影提出的直面大众的问题。Rose在脱险后带着对Jack的记忆活下去,结婚,生子,像男人一样穿着骑马装在马上英姿飒爽地微笑——爱不仅仅是在冲动中的共患难和同生死,更重要的是生者如何带着逝者的精神继续存活下去,并使逝者的价值在自己新的生活中得到了延续,体现生命和

爱的真谛。

15年后,泰坦尼克这艘永不沉没的大船再次驶入记忆港湾;事实上,除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主题,《泰坦尼克号》并不仅仅局限于二人世界的坚贞。15年前一起观影的人在15年后会发展成怎样的境地,这本身就令人感概。情侣完满结合亦或分手,家庭成员的各种变迁;就个人经历,当年一起观影的在未被剪切的画面前集体尴尬的4位家人中已有两位不在人世;面对时光荏苒,生存和死亡乃生命常态,而逝者精神的传递才是生命的意义——爱的真谛因无数生者在生命的延续中而趋于永恒。

复仇者联盟 The Avengers

导演:乔斯·韦登

主演:小罗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斯嘉丽·约翰逊/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杰瑞米·雷纳/马克·鲁弗洛/塞缪尔·杰克逊/寇碧·史莫德斯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日期:2012年5月5日(中国大陆)

《复仇者联盟》(TheAvengers)由乔斯·韦登(JossWhedon)编剧并执导,将于2012年5月在美国公映。主要讲诉的是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绿巨人、黑寡妇、鹰眼等超级英雄集结在一起,组成强大“复仇者”团队,共同惩恶扬善,为和平而战的故事。影片预告片中并未出现负责影片发行的迪士尼的标志性城堡,取而代之的则是百年派拉蒙的山峰——这一变化源于2010年十月两家所签订的一份协议,作为失去《复仇者联盟》和《钢铁侠3》全球发行权的补偿,派拉蒙将会获得迪士尼发行《复仇者》影片收入的8%、《钢铁侠3》收入的9%(两者至少1.15亿美元);除此之外,派拉蒙还享有关于这两部影片任何市场推广的唯一署名权。虽然迪士尼拥有两部影片全球唯一的发行权,却无法将自己的Logo加到片中。

形影不离

Inseparable

导演:伍仕贤

主演:吴彦祖/龚蓓苾/凯文·史派西/闫妮/张默/彼得·斯特曼/曾江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2012年5月4日(中国大陆)

情节曲折的精彩故事发生在中国南部某城市。29岁的李越(吴彦祖饰)是某高科技假肢公司一位疲惫不堪、分身乏术的工程师。故事的开始李越试图自杀,却巧被他的老外邻居老查(凯文·史派西饰)救下,俩人因此成为了好朋友。老查慢慢帮李越解决了工作上的问题和与妻子阿胖——一个极其情绪化的暗访记者(龚蓓苾饰)——感情中出现的问题„„于是李越和老查一起踏上了一段神奇的旅程„„但老查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居吗?

飞越老人院

Full Circle

导演:张杨

主演:许还山/吴天明/李滨/颜丙燕/田华/斯琴高娃/王德顺/贾凤森/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第五篇:永不放弃读后感

永不放弃读后感1

《永不放弃》这篇作文,大哥哥对生命的态度深深感动着我。

哥哥被确诊患了白血病。住院后,哥哥立刻开始接受化疗,化疗非常难受,在一个星期中哥哥竟然做了三次化疗。哥哥不但要坚持检查中的痛苦,还要一直平躺六个小时,哥哥的病情十分严重,可是他还坚持看书,医生劝他要休息,可哥哥还幽默的说:“难道你不希望我将来做你的.同事吗?我将是一个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啊!”

现在,我想起这篇作文,脸都红了。他是男人,我也是男人;他笑对生活,而我却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和父母发脾气;他生病还依然学习,而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一直想着玩。我不敢再和他做比较,我只能暗暗的下定决心: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要勤学好问、努力学习、更要笑对人生。

这篇作文使我明白了:生活中不总是阳光和欢笑,也会有风雨和磨难,只有那些坚强乐观的人,才能永远笑对人生,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永不放弃读后感2

朋友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永不放弃》,是不是应该赞扬的?且慢,让我慢慢讲给你们听。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青年男子,穿着黑皮衣,在玩套圈的.游戏,游戏是地上有6个女娃,摆成梅花型,中间一个男娃。这位男士手上拿着六个圈,地上有三个圈已经套在了女娃身上,地上又散落了一些。这位男士一直到要有一个圈套在了男娃身上,才肯罢休,否则,他会不停的从地上捡起再套,再次捡起……

我读了这篇文章,感悟到:这位男士的重男轻女的毒瘤已经在他的脑袋里叶茂生根了,谁说女儿不如男,女孩也有很多优点:细心、聪明、耐心、灵巧……

现在养子防老、延续香火等这样的词,让我可笑透了,古时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卫国家;看看居里夫人,在忍受巨大的困难和痛苦之下,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女运动员在奥运会场上飒爽英姿,也能为国家争光……

这位想要男孩的男士,快醒悟吧!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上天给你的礼物,何必去强求呢?

永不放弃读后感3

《永不放弃》这篇文章选自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影响一生的励志故事全集》,主编:李麟。

文章通过介绍丘吉尔的讲演,生动地解析了“Never giveup!”这句话。

丘吉尔(英国首相)一生最后一次演讲,也是最精彩的.演讲。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丘吉尔慢慢走上讲台,只说了一句话:永不放弃!

永不放弃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永不放弃,第二个原则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头看看第一个原则。请你不要认为成功了就可以沾沾自喜,那么你所得到的成功只是短暂的。为什么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会功名成就,因为他坚信“Never giveup!”(永不放弃)。而荷兰画家凡高却恰恰相反,他不堪忍受疾病困难的折磨,选择了放弃,最后终止了生命…请你永远要相信:“成功者不放弃,放弃者这不会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有过失败的经历,才会有成功的喜悦。

请大家永远牢记“不抛弃,不放弃”这句名言。

永不放弃读后感4

今天在学校里和同学一起看了《永不放弃》后,感触很多,电影中主角背人爬场的情节让我很佩服,也更加坚定了我希望实现自己目标的新年。

以前,对于信念,我总是不太在意,因为觉得信念是个很虚幻的东西,所以看的并不是那么重要,直到看了《永不放弃》后,我才猛然发现信念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因为它能促使我们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也能增加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完成很多意想不到的任务。

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再付之努力,我们就能完成那些看似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并且付之行动,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下载永不沉没 读后感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永不沉没 读后感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永不录用》读后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2011年第10期《青年文摘》其中的一篇文章《永不录用》,是一篇关于拯救一位沉迷网络的高中生的故事,读后令人感动。这位高中生来自农村,考上高中实属不易,然......

    永不放弃读后感

    一部好的电影就如同一本好书一样不仅可以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而且还能达到让人心情愉悦之目的,更有甚者,能够很好的激发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斗志! 《永不放弃》就是这样一部优......

    《永不止步》读后感

    《永不止步》读后感 《永不止步》读后感1 听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身影挥汗如雨的残疾人运动员,在阳光下奋力练习;正在努力搬运砖头的建筑工人......

    永不放弃自己读后感

    学习促发展创新促和谐 ————《永不放弃自己》读后感 薛 建 敏汪洋的新作《永不放弃自己》是一部令人感动的女性励志传奇。在书中,汪洋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作......

    《永不止步》读后感800字

    《永不止步》读后感800字王闪闪绿地从1922成立到2012年间,在高度竞争的房地产行业中跻身世界500强完美诠释了"永不止步"的理念。这20年间,绿地从2000万元起步到年经营业绩、资......

    日本沉没观后感

    灾难中,我们应该学些什么 去年,在大屏幕上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在埋怨拍的太过偶像,还在感叹日本人的忧患意识,还在瞎操心 中国人需要反思和警醒。没想到,灾难就这样突如其来;更没想......

    永不止步读后感五篇范文

    《永不止步》读后感 力克胡哲是我在初中已经认识的一位励志家,看过他很多励志视频,但却从未看过读过他所写的书籍。 在他的《永不止步》这本书中,他提出“寓信念于行动中”的思......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

    冰点,却有温度2012年的这个寒假过的匆匆忙忙,一个多月的时间犹如弹指间一晃就过去了,每年都有过大年,可年味却是越来越淡,像远去的驼铃声在渐渐消逝。少了曾经的欢快热闹,或者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