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法干部法治理念的缺陷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15:1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政法干部法治理念的缺陷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政法干部法治理念的缺陷及对策》。

第一篇:基层政法干部法治理念的缺陷及对策

基层政法干部法治理念的缺陷及对策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中央明确指出,“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要深入推进,作为基层政法机关、基层政法干部,如何更进一步理解“规范”、“公正”,要求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各项工作。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当前这一理念在基层政法干部中存在什么问题,本文试根据基层工作状况,做些简单的探讨。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和内涵

法治理念反映了人类文明的现代形态对公共生活规范和秩序的特殊理解,现代文明对作为普遍规则的法律以及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给出了新的定义,从而在法律与权力、法律与权利、权力与权利这三种基本关系中形成了三种信念,即法律至上、权利平等、公民自治--这是构成法治理念的核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理念也不能脱离这样一个理念基础。

法律至上--在现代文明中,法律不再是政府的命令,而是一种具有社会公约性质的、表达社会共同信念的共同规则。法律从政府的工具转而成为政府的主宰和存在的依据,并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国家的治理者与受治者均须受到法律的平等约束;共同规则需要有人去守护和执行,而这正是政府和公共权力赖以存在的基本理由。

权利平等--在法治理念下看,法律作为一个统一标准,应当对一切人的相同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做出相同的反应,这乃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

公民自治--无论是在经验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可以说没有自治便没有法治。自治不仅是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构成了法治的基础,没有法律保护下的自治,便不能排除已往文明形态中专制性的“他治”和人治。

我国在现阶段,实行依治治国的方针和贯彻法治原则,意味着包括治国者在内的一切人都必须按照法律的指引来行动和思考,离开了合法与非法这个前提去单纯考虑利与弊、成本与收益、善与恶,是法治原则所不允许的。因此,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认识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人治主要借助执政者的个人理性,一种不受普遍规则约束的“现场理性”来全权处理一切社会事务,法律只是“办事的参考”;法治主要是借助于规则化、形式化、客观化的公共理性“法律”来处理涉法性社会事务,执政者的个人理性只是在法律允许的和有限的自由裁量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障碍

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人治的痕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法治的意识还很淡薄。就当前基层而言,因受人们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以及自身素质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政法干部要完全树立法治理念就还有很多障碍。

1、传统文化的认识偏差

中国自上一世纪末便在西方的影响下出现了实行法治的要求,但时至今日仍处在走向法治的起点上,之所以如此,除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外,与近百年的文化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在由外来冲击而引起的长期震荡中,中国既未能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化,亦未于传统文化之外建构出新的文化系统,实行法治所需要的文化环境始终没有形成。因而在经过长期徘徊后重新开始走向法治之路的今天,我们面对的困难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最能代表这种文化的,是人们常引用的孔子关于德、礼、刑、政关系的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道德是带有根本性的规范,治国应以道德为本,倘若道德毁坏了,其他规范就很难起作用,所以他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从这种思想出发,孔子不承认与道德冲突的司法裁决,弟子公冶长因行正获罪,孔子并不认为其有罪,说:“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嫁与公冶长。孟子更进一步,在回答弟子假设的如舜父犯杀人罪舜应怎么办时,明确提出舜可抛弃其位,窃父而逃,在他看来,孝作为伦理道德,是高于法律的。

2、风俗习惯、情感等和公正执法的现实碰撞

基层,尤其是落后地方的农村,存在的很多风俗习惯,是和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悖而行的。例如,在当前的农村,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沿袭的习惯:夫妻一方去世,去世一方的财产往往是由其配偶“继承”,其子均无权继承,而其女的情况更糟,即使是父母均亡,女儿也无继承权。这样,当父母与子、兄弟与姐妹之间发生遗产纠纷时,基层司法机关进行调解时,往往要尊重当地风俗,结果是违背法律;而要依法办事,又往往在农村遇到重重障碍,无法“依法办事”。否则,面对的是群众的反对,严重时就会引起“公愤”,从而影响农村的稳定。

在情与法的问题上,同样会引起法治理念的偏差,例如:一个儿童在邻居家与小朋友玩耍,不小心摔倒受伤。这个孩子的父母便起诉邻居小朋友的父母,认为他们没有起到监护职责。法院判决邻居赔偿受害人数万元。这样的判决是合法的,但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什么呢?那就是:今后千万不要让邻家的孩子来玩耍,这样才可以免生是非。可如此一来,左邻右舍的孩子不得沟通,这对人与人之间合理、健康的感情是多么残酷的摧残!我们现行的许多法律是从西方移植、借鉴来的,西方法律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把个体的权利作为法律的逻辑起点,其长处是保障了每个个体的利益与尊严,而短处则是缺乏对整体和谐的关注,硬要把本来亲密无间的人类群体拆成一个个孤立的分子。因此,冷漠、缺乏人情味、紧张、恐惧等已成为西方公认的社会病。类似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执法人员、行政人员的抵触,同时在客观上造成基层政干部树立法治理念的障碍。

3、“红头文件”与法律法规的违背

基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一些地方往往为了解决某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或急于推进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矫枉过正。个别领导者拍脑袋出台一些举措后,具体执行或推行的人员就成了第一线的行政主体,这些“主体”有时还要绞尽脑汁为这一政策作些违法的辩解,反对的人多了,文件的出台之日,也是废止之时,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在基层也是司空见惯的。久而久之,就大大削弱了群众对“法治”的认同度。

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途径

1、切实推进基层的普法宣传工作

普法,是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普法只是针对了文化素质较低的广大农村,对行政、执法干部的普法力度不大,普法宣传教育对绝大部分干部已变成了形式。在参加普法学习和考试中,仅限于科级以下工作人员在认真学习、考试,而局级以上高级干部则很少参与,偶有为之,也是“秘书”代劳。因此,中高级领导干部中的法盲现象也是存在的,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广大群众,由于受“刑不上大夫,礼不施庶民”的封建影响,一提到法治,就自觉不自觉地首先想到是治理老百姓,而很少首先想到治官、治权。

2、强化到位的执法监督

没有监督的政府,最后只能是专制政府,没有监督的执法,最终也只会沦落为“无法无天”的境地。我国法律规定有人大的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缺乏的是这些监督的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强化监督,关键是要强化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赋予他们法律上的保障权利,并激励监督,建立切实到位的监督机制,使他们能够乐于监督、敢于监督。监督的途径很多,除常规的检查外,对重大信访热难点问题定期进行排查,认真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行政过错行为追究制等,使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使执法主体的行为进一步合法、规范,才能真正树立起干部的法治理念。

3、突出“程序优先”原则

在我国的法律传统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行政主体在执过程中也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其实,程序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著名的“蛋糕法则”就有力的验证了这一点:有一位母亲买了一块蛋糕,她对两个儿子说,谁切蛋糕都可以,但是切蛋糕的人不能先拿蛋糕,先拿蛋糕的人不能切蛋糕。这个规定使两个儿子不敢把蛋糕切大了,而是力求“一样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的法律程序正是力求公正执法的“法则”。因此,我们必须按程序办事,用程序来制约行政干部、执法人员的行为,这样就有利于基层干部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来约束和指导自己的涉法行为。

第二篇:基层政法干部法治理念的缺陷及对策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中央明确指出,“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要深入推进,作为基层政法机关、基层政法干部,如何更进一步理解“规范”、“公正”,要求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各项工作。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当前这一理念在基层政法干部中存在什么问题,试根据基层工作状况,做些简单的探讨。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和内涵

法治理念反映了人类文明的现代形态对公共生活规范和秩序的特殊理解,现代文明对作为普遍规则的法律以及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给出了新的定义,从而在法律与权力、法律与权利、权力与权利这三种基本关系中形成了三种信念,即法律至上、权利平等、公民自治这是构成法治理念的核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理念也不能脱离这样一个理念基础。

法律至上在现代文明中,法律不再是政府的命令,而是一种具有社会公约性质的、表达社会共同信念的共同规则。法律从政府的工具转而成为政府的主宰和存在的依据,并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国家的治理者与受治者均须受到法律的平等约束;共同规则需要有人去守护和执行,而这正是政府和公共权力赖以存在的基本理由。

权利平等在法治理念下看,法律作为一个统一标准,应当对一切人的相同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做出相同的反应,这乃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

公民自治无论是在经验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可以说没有自治便没有法治。自治不仅是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构成了法治的基础,没有法律保护下的自治,便不能排除已往文明形态中专制性的“他治”和人治。

我国在现阶段,实行依治治国的方针和贯彻法治原则,意味着包括治国者在内的一切人都必须按照法律的指引来行动和思考,离开了合法与非法这个前提去单纯考虑利与弊、成本与收益、善与恶,是法治原则所不允许的。因此,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认识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人治主要借助执政者的个人理性,一种不受普遍规则约束的“现场理性”来全权处理一切社会事务,法律只是“办事的参考”;法治主要是借助于规则化、形式化、客观化的公共理性“法律”来处理涉法性社会事务,执政者的个人理性只是在法律允许的和有限的自由裁量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障碍

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人治的痕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法治的意识还很淡薄。就当前基层而言,因受人们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以及自身素质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政法干部要完全树立法治理念就还有很多障碍。

1、传统文化的认识偏差

中国自上一世纪末便在西方的影响下出现了实行法治的要求,但时至今日仍处在走向法治的起点上,之所以如此,除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外,与近百年的文化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在由外来冲击而引起的长期震荡中,中国既未能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化,亦未于传统文化之外建构出新的文化系统,实行法治所需要的文化环境始终没有形成。因而在经过长期徘徊后重新开始走向法治之路的今天,我们面对的困难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最能代表这种文化的,是人们常引用的孔子关于德、礼、刑、政关系的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道德是带有根本性的规范,治国应以道德为本,倘若道德毁坏了,其他规范就很难起作用,所以他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从这种思想出发,孔子不承认与道德冲突的司法裁决,弟子公冶长因行正获罪,孔子并不认为其有罪,说:“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嫁与公冶长。孟子更进一步,在回答弟子假设的如舜父犯杀人罪舜应怎么办时,明确提出舜可抛弃其位,窃父而逃,在他看来,孝作为伦理道德,是高于法律的。

2、风俗习惯、情感等和公正执法的现实碰撞

基层,尤其是落后地方的农村,存在的很多风俗习惯,是和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悖而行的。例如,在当前的农村,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沿袭的习惯:夫妻一方去世,去世一方的财产往往是由其配偶“继承”,其子均无权继承,而其女的情况更糟,即使是父母均亡,女儿也无继承权。这样,当父母与子、兄弟与姐妹之间发生遗产纠纷时,基层司法机关进行调解时,往往要尊重当地风俗,结果是违背法律;而要依法办事,又往往在农村遇到重重障碍,无法“依法办事”。否则,面对的是群众的反对,严重时就会引起“公愤”,从而影响农村的稳定。

在情与法的问题上,同样会引起法治理念的偏差,例如:一个儿童在邻居家与小朋友玩耍,不小心摔倒受伤。这个孩子的父母便起诉邻居小朋友的父母,认为他们没有起到监护职责。法院判决邻居赔偿受害人数万元。这样的判决是合法的,但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什么呢?那就是:今后千万不要让邻家的孩子来玩耍,这样才可以免生是非。可如此一来,左邻右舍的孩子不得沟通,这对人与人之间合理、健康的感情是多么残酷的摧残!我们现行的许多法律是从西方移植、借鉴来的,西方法律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把个体的权利作为法律的逻辑起点,其长处是保障了每个个体的利益与尊严,而短处则是缺乏对整体和谐的关注,硬要把本来亲密无间的人类群体拆成一个个孤立的分子。因此,冷漠、缺乏人情味、紧张、恐惧等已成为西方公认的社会病。类似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执法人员、行政人员的抵触,同时在客观上造成基层政干部树立法治理念的障碍。

3、“红头文件”与法律法规的违背

基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一些地方往往为了解决某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或急于推进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矫枉过正。个别领导者拍脑袋出台一些举措后,具体执行或推行的人员就成了第一线的行政主体,这些“主体”有时还要绞尽脑汁为这一政策作些违法的辩解,反对的人多了,文件的出台之日,也是废止之时,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在基层也是司空见惯的。久而久之,就大大削弱了群众对“法治”的认同度。

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途径

1、切实推进基层的普法宣传工作

普法,是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普法只是针对了文化素质较低的广大农村,对行政、执法干部的普法力度不大,普法宣传教育对绝大

部分干部已变成了形式。在参加普法学习和考试中,仅限于科级以下工作人员在认真学习、考试,而局级以上高级干部则很少参与,偶有为之,也是“秘书”代劳。因此,中高级领导干部中的法盲现象也是存在的,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广大群众,由于受“刑不上大夫,礼不施庶民”的封建影响,一提到法治,就自觉不自觉地首先想到是治理老百姓,而很少首先想到治官、治权。

2、强化到位的执法监督

没有监督的政府,最后只能是专制政府,没有监督的执法,最终也只会沦落为“无法无天”的境地。我国法律规定有人大的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缺乏的是这些监督的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强化监督,关键是要强化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赋予他们法律上的保障权利,并激励监督,建立切实到位的监督机制,使他们能够乐于监督、敢于监督。监督的途径很多,除常规的检查外,对重大信访热难点问题定期进行排查,认真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行政过错行为追究制等,使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使执法主体的行为进一步合法、规范,才能真正树立起干部的法治理念。

3、突出“程序优先”原则

在我国的法律传统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行政主体在执过程中也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其实,程序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著名的“蛋糕法则”就有力的验证了这一点:有一位母亲买了一块蛋糕,她对两个儿子说,谁切蛋糕都可以,但是切蛋糕的人不能先拿蛋糕,先拿蛋糕的人不能切蛋糕。这个规定使两个儿子不敢把蛋糕切大了,而是力求“一样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的法律程序正是力求公正执法的“法则”。因此,我们必须按程序办事,用程序来制约行政干部、执法人员的行为,这样就有利于基层干部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来约束和指导自己的涉法行为

第三篇:基层医院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基层医院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护理缺陷是安全隐患的主要部分,笔者通过对过去11年发生的护理缺陷整理分

析,提出相关对策,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基层护理 缺陷 安全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推进,医疗纠纷不断攀升,安全管理成为了医院管理中的重头戏。而护理缺陷逐渐也成了安全隐患的主要部分。笔者将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2000年~2010年我院共发生护理缺陷57例。

2原因分析

2.1错漏治主要体现在没有认真查对医嘱、配液时加错药、加液时床号弄错、口服药剂量弄错等方面,造成主要原因是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也可以说是护士的执行规章制度依从

性较低。

2.2压疮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执行护理常规,护理干预不到位所致。部分患者因病情较重,家属担心翻身会加重病情,或是术后病人因伤口疼痛而拒绝翻身等。

2.3烫伤多是术后患者,由于麻醉药可不同程度的扩张血管,增加机体散热,造成体温

下降,表现为四肢冰冷、寒战。

2.4输液肿胀护士对输液病人的巡视不够认真仔细所致,或是没有亲自查看输液部位。对于面积<10cm的肿胀我们要求及时处理,做好解释穿刺即可。

2.5病情观察不及时由于部分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相对偏低的原因,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识别并发现有临床价值的征兆,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医生以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

2.6操作损伤在执行操作时没有掌握要领和技巧,操作不规范或动作粗暴导致操作损伤如婴儿灌肠后出现血便、拔尿管后出现血尿等。

2.7其他如没有认真做好查对导致标本混淆、管道脱落等。

3对策3.1充实护理人力资源,确保护理安全。

我们每年人事部门招考名额太少,主要以院内聘用的方法来补充护理人力资源,基本达

到了卫生部的人力资源配备要求。

3.2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结合我院实际,我们重点抓低年资护士

实施培训。

3.2.1加强院科两级业务学习、技能培训、考核: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业务学习至少10次以上,技能培训、考核每半年一次;科室每月至少3次以上科内业务学习,技能培训考核每月一次;同时结合专科情况还开展专科技术培训,从根本上防止技术性护理缺陷的发

生。

3.2.2安排低年资护士专题培训:低年资护士是新进我院5年内的护士,针对她们的具体情况,我们专门拟定了低年资护士培训计划,由科室安排专人负责落实,护理部进行抽考,以确保培训到位、过关。

3.2.3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采用自学、老带新等方法,培养年轻护士,科室重点针对专科内容进行培训,使其尽早能掌握科内常见病种的处置及病情观察要点,能预见性地发现与病情密切相关的征兆。

3.3规范护理行为,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及规章制度护士能否规范执行护理常规和规章制度是规避护理缺陷的主要切入点,这涉及到护士工作的慎独性,完善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注

重培养护士的执业规范性。

3.4加强责任心,主动巡视培养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患者治疗时加强巡视和沟通,了解治疗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5加强院科两级护理管理护士长对科室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做好检查和监督,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整改,督促落实到位。护理部每周随院长、医教科下科室进行大查房1次,并不定期进行督查,以真正落实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整改。

3.6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落实基础护理通过落实住院患者生活护理,增加护患沟通和交流,赢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4讨论在护理工作中,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把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才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消除各种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第四篇:法治理念

武都区人民法院

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 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高院、市中院的要求,确保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取得成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任务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学习“十个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的重要审判理念和观点,以提高法院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增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总体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查找和清理当前审判工作和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干警进一步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提高执法水平,按照“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部署,有效预防和解决执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建设平安和谐武都、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方法步骤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从10月中旬开始,12月中旬结束,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10月15日前结束)

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进行动员,传达最高院院长王胜俊讲话、省省高院及上级法院的有关精神,认真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同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学习培训(10月16日至10月31日)

1、学习内容:要认真贯彻落实王胜俊院长“十个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的要求,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法院工作实际,进一步解决思想观念、司法理念问题,增强抵御干扰、拒腐防变和公正司法能力;进一步深刻领会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强教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查找问题,深挖根源,加强审判队伍建设。再次通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一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本质特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二要忠实履行审判职能,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三要立足审判实践,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和发展完善。

2、学习要求: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理论引导和现实教育相结合等形式,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每个专题学习时间半个月左右。每名干警每个专题的学习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撰写读书

笔记总数不少于3000字。

第三阶段:对照检查(11月01日至11月15日)

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活动,就必须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解决在思想认识和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在排查清理思想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干警的思想和执法实际,注重发挥正反面典型的教育作用。要积极开展树立典型和案例评析活动,从执法思想、执法观念、执法水平、执法作风上总结经验教训,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执法实践,既提高思想觉悟又解决现实问题。全体干警都要在对照检查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

第四阶段:整改提高(11月16日至11月31日)

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要始终坚持边学习、边检查、边整改,对出现的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同时,要把整改的重点放在健全完善执法规范化工作制度体系,按照扎实管用、简便易行和规范性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行为标准,严密办案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执法工作制度体系。

第五阶段:考核验收(12月01日至11月30日)

各科、庭、室应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自查,并写出心得体会交与办公室。自查

重点:看执法理念是否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是否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是否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是否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是否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检察队伍和审判作的满意度是否进一步提高。

三、组织领导和基本要求

1、各科、庭、室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统一执法思想,提高执法能力,理顺执法关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首要环节,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院成立成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张彦平任组长,各副院长任副组长,各党组成员为成员,在政工科设办公室;各科、庭、室负责人为本部门教育活动第一责任人,实行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切实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努力搞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践活动。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任务,立足审判职能,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积极为全区“重点工作”和打造平安和谐。要贯彻“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宗旨,打造群众满意工程,采取便民利民措施,热情为群众服务。

4、加强信息交流,扩大宣传影响。各科、庭、室要及时上报教育活动情况、好的经验做法,营造浓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良好形象。

第五篇:法治理念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三个至上: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要求。

公平正义: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程序正当:指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机关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规定,保障法律制定的科学性,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处理,确保公正、民主、效率、人权保障、权力制约与监督等价值目标得以实现。

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司法人员必须自觉用司法公正理念指导司法工作,维护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司法民主:主要指在司法活动中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司法权威: 指司法机关通过公正司法活动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形成命令和服从关系,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

问答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鲜明的政治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而社会主义民主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确认与保障。

彻底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为主体,具有最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一导,坚持从现阶段国情出发,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问题,是科学、先进的理念。充分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提供了符合法治精神和时代特点的指引。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也将更有时代性,更具规律性,更富创造性。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渊源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其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其重要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既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也蕴含着值得借鉴和继承的合理成分。具体包括:民为邦本的思想;公正执法的思想;以法治国的思想;礼法并用的思想。

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为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资本主义法治思想在反对封建专制、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中起到重要作用,曾对法治文明做出过一定贡献。其中某些观点甚至个别理论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些理论与观点有:人民主权论、基本人权论、权力制约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论、法律至上论,等等。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学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科学地揭示法的本质,系统地论 证了法的起源、功能和作用,精辟地回答了法律实践中提出的有关问题,从而实 现 了世界法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很少使用“法治”这一用语,但马克思主义法学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尤其是他们关于法与经济的关系、关于法的本质、关于人权、关于人民主权、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关于法律权威和关于法的职能的经典论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极为宝贵的理论渊源。列宁的法治思想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治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法治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探讨了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方式与法律权威,党的领导和公平正义,法律的普遍约束力与制度构建等若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问题。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索和论述是初步的,也是重要的。这些理论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实践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道路。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法治思想

毛泽东的法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权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法治思想主要总结了中国近代以来宪政运动的历史,指明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实质及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特别强调民主对于国家建立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毛泽东、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宪政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健全法制和依法办事等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法治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应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包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又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内容有哪些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紧紧围绕中心、保障服务大局,坚持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重要内容;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基础;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保障。

6.“三者统一”、“三个统一”的提法

“三者统一”是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三者统一”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线和灵魂,也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和关键。“三者统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7.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四次重大创新是什么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实施“民主建国”,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通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阐释了一系列具体而明确的法律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 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创新。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三次重大创新。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命题,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四次重大创新。

8.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法治离不开公平正义,离开了公平正义,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我国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把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和公平正义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对法治建设方向的清醒把握和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自觉。

9.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价值准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价值准则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只有让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到见、感受得到并能够分享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凝聚并惠及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才能顺利推进。

10.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 合法合理,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和要求。程序正当,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 及时高效,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

11.程序正当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充分参与

判断程序是否正当,首先要看这个程序是否充分赋予了参与各方的参与权,是否充分设置了其行使权利必要的条件、保障和救济措施。在行政和执法司法工作中,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控告权、陈述权、辩护权、公开审判权等程序性权利,也是实现当事人各方充分参与、确保程序公正的重要体现。裁判中立

裁判中立要求裁判者与争议双方及决定结果间没有利害关系,不偏袒任何一方,任何人不得成为自我案件的裁判者。裁判者的中立和权力制约,是我国法治程序建设的重要原则。程序公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实行程序公开,使程序运作过程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才能有效防止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促进和彰显公平正义。程序约束

程序正当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对权力可能被滥用有较强的预防和制约作用,能够克服立法执法司法者的随意性。

12.简述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的内容表现

科学立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科学立法必须立足我国国情 科学立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规律、立法工作自身的规律。科学立法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义务、权力与责任

科学立法必须健全立法程序,坚持民主立法,坚持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的民主性;同时扩大公众参与立法。

1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享有立法权和司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及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而制定并修正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法律体系的总称。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

特征:

(一)这个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这个法律体系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三)这个法律体系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科学要求。

(四)这个法律体系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五)这个法律体系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14.权力制约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通过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对法的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实施监督、控制和督导,防止权力滥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化足以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监督方式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制约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制约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制约监督、政治及社会组织的制约监督、社会舆论的制约监督、公民的制约监督。

论述题

一.论述“三个至上”的精神实质

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至上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予以坚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必须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始终做到党在心中,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必须旗帜鲜明地同干扰、破坏党的事业,同干扰、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作斗争,把确保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放在各项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维护人民权益,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的必然要求。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必须兼顾不同利益,必须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法律至上是人类社会特别是近代社会巨大进步的思想结晶,是对治国规律的宝贵总结,是建设法治国家题中应有之义。“三个至上”的提出,肯定了宪法法律至上这一现代法治文明的合理内核,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和探索执政规律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党在思想认识上完成了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宪法法律至上,体现在宪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宪法至上,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二.论述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

依法治国,简而言之,就是人民通过完备而有权威的法律制约国家权力。从构成要素上讲:人民是主体、法律是工具、权力是客体。从内在要求上讲:主体条件是建立和健全人民民主;工具条件是形式上要求建立和健全法制,内在上要求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客体条件是权力制约。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基础。1.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有机统一性。可以说,人民当家作主是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得以实现的根本方式,二者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基础性、本质性、决定性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越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意志越能得到尊重和体现,依法治国方略越能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同样,依法治国方略越能受到重视,越能有效地贯彻执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越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发挥。2.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和前提,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相辅相成的。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组织保障。

法制完备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和统一。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形式意义上的法制完备:法律制度的饿类别齐全、规范系统、内在统一。

实质意义上的法制完备:法律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符

合公平正义要求。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的实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1.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2.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指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普遍的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的作用,一切国家权力和其他社会规范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支配下发挥作用。

3.依法治国,树立宪法法律权威,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至上。因为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其次,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对人民的饿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的准则。4.要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必须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尊严,必须树立和温乎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1.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制约权力;没有权力制约,依法治国就无从谈起。所谓制约权力,即规范约束公权力,防止其滥用和扩张,保障人民权益。

2.根据民主法治原则,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利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3.制约权力的最有效方式是以法律制约,使法大于权。

(制约权力,即规范约束公权力,防止其滥用和扩张,保障人民权益。其主要内容:权从法出,权依法行、权受监督、权附法责、越权无效、侵权有责)

三.论述执法为民

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实践这一宗旨,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法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执法工作是实现党执政使命的重要工作。执法为民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在法治工作领域的直接体现和最终落实,执法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执法工作的根本要求。

2.执法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来源。国家权力从人民而来,就应当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执法机关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执法机关的权力同样属于人民。执法为民是人民主权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

3.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直接而响亮地回答了执法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指出了我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其生命力就在于人民性。执法活动只有符合人民的意志、满足人民的要求、保护人民的权利,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执法为民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作了最简单却最为科学的概括,对于法治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而不是其他发展道路。

首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党领导人民设计的国家制度是法治建设的基本框架,讲法治不应当也不可能离开国家制度这个政治的核心问题。以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国家制度,是党的政治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法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把国家建设的政治方向作为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把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法治建设的优势,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道路。其次,必须以党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为依据

法律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受特定时间、地点和条件决定的。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法治建设必须立足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充分考虑立法、执法、守法等环节的成本效益,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发展,不能超越阶段提出过高要求。

五.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为指导,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实践成功经验,积极吸收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人类法治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中国特色:在司法制度的本质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司法权的来源上,司法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在司法权的配置上,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在司法权的行使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又自觉接受党的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在司法权的运行方式上,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等等。我国法治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保障、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

六.论述对权力的制约监督

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加强制约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保证,为了防止权力的腐败和蜕变,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是人民主权的必然要求,是规范权力行为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公共权力运作效率

我国法律制约监督的主要渠道和途径

我国已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制约监督体系。

通过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对法的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实施监督、控制和督导,防止权力滥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化足以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1.国家权力机关的制约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的制约监督 3.国家司法机关的制约监督 4.政治及社会组织的制约监督 5.社会舆论的制约监督 6.公民的制约监督

切实增强制约监督的合力和实效 1.加强和改进党内制约监督 2.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

3.支持和保证政府专门机关的制约监督 4.支持和保证司法机关的制约监督

5.支持和保证这些和各民主党派的制约监督 6.坚强公民和舆论的制约监督

下载基层政法干部法治理念的缺陷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政法干部法治理念的缺陷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政法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政法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山阳区委政法委书记刘俊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也在基层。当前开展的平安建设工作关键就是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

    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日期: 2014-05-27 ]本文已被浏览过 6789 次 雨花台区司法局 张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愿望, 是历史......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缺陷及改进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缺陷及改进对策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摘要】我国会计准则理论和方法体系虽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与国际惯例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及评析

    第五讲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试题1、为什么对政法机关要特别强调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政法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在中国,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维护政权的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 中央办......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伐谈社套盆义法治理套与公安执法实线程保华刘刚 摘要: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定义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我国人民当家作......

    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立案二庭 通力嘎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我深刻感悟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

    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通过前一点时间的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