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宁世界公园旅游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5:2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泰宁世界公园旅游文化资源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泰宁世界公园旅游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泰宁世界公园旅游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关于泰宁世界公园旅游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调查地点:福建省西北三明市泰宁县

调查内容: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为492.5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面积215.2平方公里,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泰宁古城5大园区组成。

“泰宁地质公园,是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花岗岩、火山岩地貌,这在世界地质公园中都是少有的,而且泰宁的丹霞地貌又有独特的地学价值,是东南沿海面积最大、发育类型最齐全的。”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文斐成教授说,今年2月的考察,发现大金湖景区的开发还没有占到整个泰宁地质资源的一半。

据介绍,我国有丹霞地貌的地质公园就有近10处,其中广东丹霞山已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广东是以山峰为主的中年、壮年期丹霞地貌,而泰宁的丹霞地貌则处于青春期,有峡谷、洞穴丹霞奇观,还有罕见的与水体结合的水上丹霞。”文教授也称,虽然世界地质公园中已有了一个丹霞地貌的,但是泰宁地质公园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晚三叠世以来,公园一直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公园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和岩浆侵入。晚白垩世以来,公园在崇安—石城北东向断裂带和泰宁—龙岩南北向断裂带的控制下形成了断陷盆地,沉积了以砂砾岩为主的红色岩层。晚白垩纪后地壳全面抬升,重新活动的断裂切割岩层,使它们产生裂隙和升降差异,水蚀雨淋、风化崩塌,昔日的岩石化作了今日的天然美景。

峡谷极其发育是青年期丹霞地貌的最主要特征。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复杂断裂系统加上流水作用,雕塑了地质公园沟壑纵横的地貌景观。由80多处线谷(一线天)、150余处巷谷、240多条峡谷构成的峡谷群,以其峡谷深切、丹崖高耸、洞穴众多、生态天然为特色。它们有的纵横交错,有的齐头并进,有的九曲回肠。人们进入公园,就可见到或直或斜,或宽或窄的各类峡谷,感受峡谷形成的过程。地貌因其独特性和综合性,并不会产生冲突泰宁历史悠久,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宋代杨时、李纲、朱熹等人曾在此讲学、读书。宋代曾有过“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盛况。

泰宁人充分利用了丹霞洞穴,它们有的成了僧尼修行的圣地,有的成了学子苦读的净土,有的成了农人居家的乐园,有的成了灵魂安息的归宿。

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第——尚书第气势恢宏、工艺精湛,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建筑群。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梅林戏,是我国稀有剧种。

地质公园自然环境优良,生物种类多样,物种丰富;并有多种稀有动植物;植被的分带性在我国东南大陆至中亚热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泰宁古城,位于泰宁县城。据县志和其他历史资料记载,泰宁古城古称“金城场”,西汉时为闽越王无诸的校猎场所,南唐中兴元年(公

元958年)建县,宋明两代为泰宁鼎盛时期,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当时人文发达,物华天宝,李纲、朱熹、杨时等历史名人曾留隅、讲学于此,历史上泰宁曾出过状元2名,进士50多名,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之说,历代“爵列王廷者相继不绝”。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宋哲宗赵煦钦赐孔子阙里府号“国泰民安”中“泰民”的谐音“泰宁”二字为县名,沿用至今。

泰宁古城内的尚书第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片古建筑群含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时期建筑物1.27余万平方米,集官宅、民居、祠堂、生产生活用的辅房、店面以及古街小巷于一体,气势恢宏,布局合理,工艺精良。进入尚书第有豪门府第高不可攀之感,进入世德堂有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之感,进入李氏宗祠就会融入古戏台的欢乐场中,进入私居小厅就会产生一种舒适、恬静的感觉,进入老人家念经的佛堂,闻着那袅袅的线香,就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整个尚书第古建筑群从总体到局部都是历史的见证,建筑的精华,文化的传承,极具艺术价值,堪称闽西北赣东南,乃至江南最典型、最完整的古代民居精品建筑群落之一。去年11月,由张国立、张铁林、邓婕、王绘春、赵亮、刘孜等众明星加盟演出的二十四集电视连续剧《布衣知县梵如花》,将尚书第古建筑群作为主要外景拍摄地

泰宁古城的又一人文景观便是金湖风情演艺馆。馆内的梅林戏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其唱腔融合了民歌小调和道教音乐,有本地民间小调,也有皮簧、徽州调、浙江调、南北词及拨子等,具有浓郁的闽西北地方特色。行当方面,吸收百家之长,有“七紧八宽九逍遥”之称,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唱做念打别具一格。表演朴实粗犷,韵味深长。自编自导的古装故事剧《贬官记》在文化部举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优秀编剧、优秀演员三项大奖。民间祭祀式舞蹈傩舞,原始古朴,热情奔放,文神稳重,武神刚劲,扁担神威风,孛仔架活跃。更有传统的祭祖、娶新娘、杂耍、歌舞等民俗表演,热闹有趣,令人赏心悦目。此外,泰宁还是革命老区和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三次解放泰宁,建立了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古城内有保存完好的红军街、红军总部、东方军司令部等旧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康克清等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作战。另外,丰富的传统土特产和富有掌故轶闻的风味小吃也是古城的魅力之一,“碧玉卷”、“状元糍”、“尚书酒”、“暖菇包”等独特的小吃和山珍野味定会让你流连忘根据规划泰宁古城开发共需投入资金24900万元,将以尚书第、世德堂建筑为中心,以进士街、九举巷、尚书巷、状元街等古街巷为框架,分期建设“四园三街一线”。即“泰宁名人游憩园、古城民俗风情园、中国状元文化园、明代古建观赏园”和“影视街、旅游诚信购物街、风味小吃一条街”及环城水上观光游览线,逐步形成以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建筑群、当地传统的民俗风情为依托,以“两宋”期间古城的科举盛况为背景,以展现中国科举文化景观为主线,融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大金湖文化旅游产品的精品。

地位:,泰宁旅游已是该县最具发展后劲的产业,去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近2亿元,旅游业产出、就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县的13%、20%和30%构造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是集科学考察、科普教育、观光览胜、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泰宁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第二篇: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为贯彻我县“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为公司发展相关业务需要,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调研等方式,我们对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对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节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概况分类及特点

旅游文化资源是能够引起人们旅游兴趣的具体物质和意识形态的总称。它上交天文,下融地理;既在追溯历史,又紧跟时代潮流;既能感受物质世界的博大与神奇,又能追逐精神领域的浩翰与深邃;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旅游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石城县地处武夷山中段西侧,是千里赣江的源头地,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客家先民的集散地。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抵福建长汀县及本省瑞金市,西毗宁都县,北靠抚州地区广昌县,地处赣州、抚州、三明、龙岩两省四地市的交叉点,因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四周山岭环绕、中部山峦起伏、河流星罗密布,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40多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划分,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不仅数量多,类型广,分布相对集中,而且品味高,据专家论证,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绿色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西省石城县横江镇洋地管理区,距县城约60公里。是集自然保护和源头探险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是江西人的母亲河——赣江的源头,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规划面积1582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002公顷,缓冲区面积2343公顷,实验区面积9481公顷。保护区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7.5℃,全年无霜期246天,年均日照数1942小时,年均降雨量达2100毫米。保护区内古木参天,林海连绵。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从下往上分别为以松柏为主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阔叶林、灌 1 木林、山顶草甸,成片分布的原生榉树群落为全国罕见。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78科145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伯乐树、异形叶玉叶金花、水杉、南方红豆杉、银杏;野生动物有4纲18目10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蟒蛇等;保护区每年能为赣江两岸提供1000万立方米的国家I类水。保护区内人文景点有七岭客家古村落、鸡公岽、天华山古寺、赣江第一泉、手工造纸作坊遗迹等自然、人文景观。

2、丹霞风光旅游资源——通天寨

位于石城县县城东南6公里的琴江镇大畲村境内。是以观光、健身、科普、客家民俗和佛教文化为主的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景区山石险峻,峰峦璀巍,主峰海拔601.7米,整个地形中间高山突起,四周丘陵起伏,因寨上主岩外如两指相箝,内若两掌半合,仰视苍穹通天而得名。通天寨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在方圆2公里的核心区内,集中分布有通天岩、玉盂寺、净土岩、试剑石、石笋干霄、仙人犁田、钟鼓石、黄蜂吊薮等自然和人文景观30余处,通天寨丹霞地貌奇特,该山由上白垩统南雄组(k2)红色砂岩、砂砾岩、砾岩所构成。该组红层倾向E或SEE,倾角20o左右,常形成典型的丹霞地貌。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委员、旅游地貌组长、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黄进同志曾于1996年11月14日考察了通天寨,认为在考察过的中国丹霞地貌300余处中,只有通天寨见到如此典型的岩面龟裂地貌。

3、温泉旅游资源——九寨温泉

石城县共有四处温泉旅游资源,其中开发条件较为成熟的是九寨温泉。九寨温泉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水温为56.1℃,日流量为800吨。经地矿部江西省中心实验室采集温泉水样检测分析,温泉水中含锰、钡、锂、锶、铁等20多种元素,由取样检测结果,按医疗矿热水水质标准评价,九寨温泉水水质符合医疗热矿水命名硅水要求,锰硅酸益于软化血管,对心血管疾病有保健疗养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4、生态农业和农家乐旅游资源。(生态休闲好去处)

石城是“中国白莲之乡”,具有独特的生态观光农业旅游资源。正在规划中的龙岗水庙村,位于日东水库的边缘,石城、瑞金两县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水庙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莲文化、农耕文化和渔文化是其文化的主体所在。

(二)红色旅游资源

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是红三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红军长征前夕在石城展开的阻击战有力地迟滞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南进步伐,为中央红军主力顺利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石城有数万人参军参战,为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后经上级批准的烈士达4209名。经历过石城阻击战、红军攻克红石寨、红军秋溪整编等许多重要革命事件。现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主要有:

1、红军长征前夕李腊石石城阻击战旧址

位于琴江镇(县城)北部1公里处。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一开始便陷入了被动。1934年8月30日,地处广昌、石城之间的战略要地---驿前(与石城小松毗邻)被敌占领,中央革命根据地及中央红军已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为迟滞敌北路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域---瑞金进犯,赢得时间保障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的安全集结与转移,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军团在石城北部设防阻击敌人,当时红三军团的军团长为彭德怀,政委为杨尚昆。

1934年9月26日拂晓,石城阻击战正式打响,至10月7日结束,历时12天。石城阻击战是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夕,在中央苏区北线战场进行的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在此期间,不但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杀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迟滞了南犯敌军的进攻步伐,红军阻击敌人进犯石城的实际时间,比中央军事革命委员会原定计划多了7天,为保障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的安全集结与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若没有石城阻击战,敌北路军便可长驱直入中央机关所在地,其后果是不堪设想。

2、红军秋溪整编旧址

位于横江镇秋溪村,是当时中央临时委员会驻地。1931年12月中旬,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准备起义,并与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取得了联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央军委主席朱德以及肖劲光等从瑞金来到石城,在秋溪罗云山“西归堂”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二十六路军起义后的整编事宜。

12月14日,宁都起义成功,晚上,起义军向全军发出《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于宁都起义加入红军宣言—-中央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宣言》。17日,起义军到达秋溪、龙冈一带驻扎,并开始着手整编。起义部队的整编主要是进行以建立共产党对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中心内容的“换血”工作。

通过整编,起义官兵的政治素质和军事能力显著提高,秋溪整编的成功,不但为中国工农红军增添了一支新的劲旅,而且为中国共产党改编旧式军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红石寨旧址

红石寨位于石城县屏山镇河东村。该寨由大小两寨组成,两寨连成一体,小寨为大寨门户。红石寨四面绝壁但寨顶宽阔平坦,有田有水。1931年10月上旬,红军向石城挺进时,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县政府、县靖卫团等反动机构的骨干人员及县城、屏山、珠坑、大由等地的土豪劣绅,闻风逃往红石寨,并迫胁群众数百人上寨。不久,宁都、瑞金、宁化、广昌等地的豪绅靖匪相继逃往寨内,红石寨也因此成为中央苏区北部数县反动势力云集的据点。他们在寨上垒筑碉堡,开掘壕沟,安装栅栏,设置铁刺,制造兵器,企图以1 000余兵力和充足的粮食、弹药顽固抵抗,成为当年中央苏区最大的白色据点。攻寨战斗打响前,三十三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对红石寨实施了包围封锁,团部分析研究了敌情,制定了长围久困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作战方针,1932年1月1日清晨,攻寨部队对红石寨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其时,宁都起义部队钢炮连赶来支援,攻寨部队持续激战6小时,大寨攻克。红石寨战斗是红军在中共苏区进行的一次历时较长、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拔除白色据点的战斗。

4、红四军军部旧址

位于横江镇秋溪村红家垄赖氏祠堂,建于1908年,土木结构,一直两进。1931年9月,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中央革命根据地扩大到5万平方公里,总人都达250万左右。其时,残存的反动武装如土豪劣绅纷纷转移到一些工事坚固,地势险要的土楼山寨,企图保存实力,等待时机,破坏革命政权,阻碍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10月初,红一方面军部署主力铲除分散于中央苏区的白色据点,肃清反动武装。10月上旬,红四军第十、十一、十二师奉命从宁都、瑞金分三路进军石城,军部即设于此。

5、毛泽东、朱德观下旧居

位于观下古樟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一直两进,左右厢房,翼连横屋。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途经石城时,在此居住。

6、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位于横江镇秋溪村虎尾坑,宁都起义后,红十三军军部及军长董振堂驻此。屋宇尚存完整,并保留有红军标语。

7、中共太雷县中心县委旧址。

地处横江镇横市村东寮脑。1933年8月,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批准,设太雷县,太雷县苏维埃政府驻此办公,太雷县辖原石城县横江,洋地、珠坑、大由、龙岗及瑞金县湖坡、日东和福建宁化县淮土等八个区,县苏维埃主席为温振兴,红军北上后,1934年10月29日与石城县苏维埃政府合并。旧址原为刘星星房屋,坐西朝东,砖木结构,条石为柱,栋宇相接,两屋楼房悬山顶,一直三进,面阔31.5米,进深28.97米,占地面积912.56平方米。现为横江粮管占用。他的保存,对于研究苏区是行区划有一定意义。1996年1月列为石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8、中华苏维埃政府国家银行金库旧址

该旧址位于石城县横江珠玑烂泥坑圆岭寨旧纸寮处,房屋面积200余平方米,曾在此担任执勤的有原毛泽东同志的警卫员吴吉清(后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商业厅厅长)、廖治新、李 德生(后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央副主席等职)。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1932年8月亲自到横江珠玑视察地形并确定烂泥坑圆岭寨为中央的重要金库,进行工事伪装后,于1932年冬开始存放苏维埃中央政府的现洋、金银、国民党纸币及一些贵重物品,存放时间直至1934年9月红军长征前夕,红军长征时苏维埃政府将其取出分配至各部队保管,为红军顺利长征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

(三)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石城县是中华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是早期(唐、宋)客家人从中原南迁闽粤的重要中转站和滞留地,素有“闽粤通衢”、“客家摇篮”之称,客家遗址丰富,客家风情浓郁。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客家文化研究权威学者廖钺曾为石城题词“祖根中原地、摇篮客石城”。这类旅游资源主要有:

1、古驿道闽粤通衢

位于县城角头街,“闽粤通衢”是客家人中转、南迁的见证物,名闻海内外。镇武楼,旧称元帝阁,又称“闽粤通衢”,清代以前是石城旧城北关门楼,是古代通往广东、福建的必经关口。该楼建于明万历28年(1610年),门额上刻有“闽粤通衢”四个大字。镇武楼是一座造型独特的城楼。楼内通长12米,有阁楼、了望窗,上下关联,气势雄壮。角头街,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长约2.5公里,宽2至3米。顺琴江水南北通向,分上、中、下三个街段,各街段都挖有古水井,供街民生活之用。角头街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北方和中原客家人南迁通往广东、福建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客商、车夫、挑夫等进了廓头古街都要落脚歇息,街内的古庙、古拱桥、古水井、古建筑处处可见。

2、宋·宝福院塔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保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位于县城东南的宝福院后,紧临琴江河,塔影江心是古琴江八景之一。宝塔始建于宋徵宗崇宁元年(1102年),落成于大观四年(1110年)。是一座楼阁式佛塔,塔身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塔高59.8米,建筑面积1982.12平方米,底层对边直径为10米,对角直径为12米,内空直径为2.6米,墙 6 厚3.7米,墙外边长5.6米,自下而上逐级微收,高而不危。每级有六扇门,三开三闭。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声播江城。塔墙北较直而南较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夹角,结构严谨,技艺精巧,虽经800多年风雨雷震,仍挺立江边。塔砖多有“崇宁壬年”,“僧道符立”字样,底层亦有“应可”砖记。宝塔在历史上曾遭三次兵燹,进行过两次维修。

3、客家民居(沙段古民居、陈联围屋、大畲黄家屋、田江土楼等)

(1)陈联围屋

陈联客家围屋位于石城木兰篆陈联村陈坑,距县城约40公里。建于清朝嘉庆十年(即1805年),迄今已有201年的历史,为温姓荣伟,章佛所建。该围屋风格独特,古朴典雅,为封闭式结构,只有三道门出入通行,内有房屋九十九间半,外呈正方形,长44米、宽44米总占地面积2193.75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多平方米,内有大小房间100多间。墙基、门窗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外墙用黄泥、沙石、石灰拌红糖水米汤垒砌而成,十分坚固,部分内墙和门楼用青砖砌就。整个屋宇呈“回”字格局,建筑结构严谨,所有屋檐均为观音斗拱状,下端有花纹彩绘装饰。主要门道为拱形,窗棂图案各异,雕刻精细,富有特色。木雕、砖雕、石雕还保存了不少珍贵字画墨宝,如以《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等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彩绘古画。由于围屋雕刻、彩绘凸现了浓厚的客家古建筑文化艺术,是清代古典高雅的客家建筑代表性杰作,因此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和客家文化考古价值。

解放后至上世纪70年代,这座围屋内曾办过小学。但由于门窗狭窄,整个房屋十分阴暗、潮湿,不适合居住,早已人离屋空。特别是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房屋漏雨渗水、风化剥蚀,部分建筑颓废严重,楼板、栏杆、栋梁、瓦檐等建筑设施有的已开始腐烂,使整个围屋岌岌可危。为抢修客家文化遗产,按照“修旧如旧”的文物维修原则,全面修复已损坏的门窗、楼板、墙体及各种雕刻,修缮漏雨、渗水的房顶,彻底清理整治围屋内部及周边环境卫生,并对出入该围屋的道路进行水泥路面硬化,使陈联围屋重新恢复古朴大方、典雅别致的神韵,重现昔日光彩。

(2)大畲黄家屋

该屋座落于琴江镇大畲村,又名“南庐屋”,紧靠通往闽西的古驿道旁。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一黄氏富户所建,占地二十亩,为砖木结构。该屋背靠风光秀丽的通天寨,左右青山环绕。该建筑为典型的客家天井式建筑,为五进厅堂,两层结构,共九十九间半,间间相通。堂内木质廊檐有许多精致雕刻,龙飞凤舞、人物鸟兽、虫鱼花卉精彩纷呈。中间的正厅显得犹为雄壮,分为上中下三厅,每厅有一天井相隔。该屋前面挖有一口半月形水塘,外建围墙院落,是一处极为壮观的古民居。

(3)沙塅古民居

沙塅古民居位于清光绪年间,为当地乡绅陈绳武所建。座北朝南,分为三进,进进相连,与大畲古民居有相似之处。占地面积2012.7平方米,建筑面积4025.8平方米共有九十九间房屋,土木、砖结构、大部分为砖木结构,外墙均青砖砌筑,大部分内墙1.6米以上为土砖封砌。辟有前后院,围墙均用青砖建筑,厅堂内有鸟兽花草,人物故事等各种浮雕50余件,下厅望板上有彩绘藻井,厅堂大门上有石质浮雕六方。各种浮雕和彩绘工艺精湛。他的保存为研究客家民居建筑提供了事物依据。2005年被公布为石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囚室——桂花屋

清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南京)沦陷。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洪秀全长子)在干王洪仁轩等人的保护下,率太平军余部南下,10月9日途经广昌与石城交界处杨家排古岭脑时遭党清军席宝田部伏击,10月23日幼天王被清军捕,即囚禁于桂花屋花厅。月初,幼天王被押抵省城,28日被江西巡抚沈葆祯杀害于南昌。该客家民居与太平天国诸多巧合,时间巧合:该民居修建于1851年,落成于1864年,与太平天国起义、沦陷时间一致;地点巧合:起义于花都,建都于南京(石头城),终结于石城;人物巧合:该民居五个马头墙与太平天国五王石城蒙难巧合。幼天王曾用毛笔在侧室南面白粉墙上提诗一首“有志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得难谋;足跟踏开云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桂花屋是县城唯一保存较好的客家民居,是清代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体现了独特的客家建筑文化,该屋为砖木结构,悬山顶,三堂两横式民居,中有天井,后为正房,两边厢房,前后庭院,门额楷书阴刻“永怀”二字,年款为“咸丰辛亥年”(1851)。该屋系当年 石城富豪黄性存所建造,占地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有70余间,分三进:前厅、中厅、后厅,两侧是厢房。整个建筑富丽堂皇,高墙深院,是典型的客家民居,保存比较完好。以幼天王为首的诸王在石城的覆灭,宣告了历时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彻底终结。使桂花屋成为这段重要历史的实物见证和历史信息的载体,它的保存,对太平天国后期革命斗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6月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田江土楼

地处是石城木兰乡田江村,建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为土木结构,建筑由主楼、角楼、哨楼三部分组成,原筑围墙80余米,今仅存大门前一段5米长的围墙。土楼长26.1米,宽20.6米,墙高5.6米,内墙厚0.4米,外墙厚0.5米至1.2米不等,占地面积537.66平方米。主楼西北角设角楼,高与主楼齐,东面设哨楼,主楼北开大门,直通前廊,东西各开一侧门,直通腋廊。建筑平面南为正厅,北为前廊,东西厢房,厢房与正大厅之间为腋廊,外墙设枪眼。土楼内工友房屋20余间,为田江廖氏所筑,在主楼基脚沙锅内刻有纪年铭文。该土楼为我县仅存,它对于研究我县古代建筑有一定的意义。1996年1月列为石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小松杨村亭式坊

位于石城县小松镇桐江村燕交坪。该亭系为旌表桐江太学生许楚涟之妻李氏而建。亭身为麻条石结构,南北立两座贞洁牌坊为门,其间距7.3米,接栋成亭,这面阔4.8米,进深7.10米,高5.56米。坊内的屋面由木梁承重,五架梁,抬梁式结构,硬山顶,在坊亭的脊檩上刻有“孙德政策,德敷德教效曾孙彰忠孝建造”和“皇光绪元年岁次乙亥仲冬月谷旦”等字款。整座坊亭石刻浮雕图案多筑风格,唯我县独有,它是实用性功能与精神性建筑的完美结合,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1987年6月列为江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清·永宁廊式古桥

地点:石城县高田镇上柏村水口

年代:清乾隆三年(1738年)

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跨上柏溪,桥长34米,宽5.2米,拱跨10.6米,拱高4.4米。桥上加廊,廊阁分为12间,中部两间为二层亭阁,左右各5间为单层桥廊,廊与阁均为穿斗式梁架结构的木构建筑,以木柱承重。柱上分别安插地木、额枋、柱顶安空枋式木屋架,以承屋面。廊外用木板围护,以挡风遮雨,廊内设木凳靠栏,供人休息,桥中部亭阁为歇山顶,地面比两边桥廊高一尺左右,靠两边桥身处用青砖砌,桥上建筑面积176.85平方。廊桥合一的建筑风格,省内少见,为我县仅存。2000年7月列为第四批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浓郁的乡村旅游资源

石城的各个乡村具有浓郁的客家风俗气息,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为石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正在规划中的龙岗水庙村,是日东水库的边缘,石城、瑞金两县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且紧邻瑞金红色旅游景点和罗汉岩省级风景名胜区。水庙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莲文化、农耕文化和渔文化是其文化的主体所在。

7、石城的民俗文化与亚文化十分丰富。

最能体现与其他民系的异同。独特的民歌、灯彩、赣南采茶戏与别的民系迥异,传说故事、民歌小调、酒会农谚无不体先自己的特色。

(四)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1.如日山普照禅寺

距县城约30公里,普照禅寺为江西省14所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如日山原名高寨,古时山顶有一尼姑庵,相传庵中有块玉碑能随日而转,故将高寨改名为如日山。总体结构呈阶梯状,寺内有大小佛像100余尊。该寺有过两次人数超过千人的活动。明代万历年间,僧性期来此建寺,该寺自明清以来,曾出过四位佛门宗匠——惠显 禅师、了凡稀寿大师、德勤亮如禅师、印慈大师。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废僧散;1979年后,仁善和尚率徒福贤等来山,以其两师徒在佛教界的影响及缘份,引进大量海内外资金,重造古寺,今已建有大雄宝殿、天王宝殿、地藏殿、客堂、藏经阁、毗庐宝殿、钟楼、鼓楼、膳厅楼等十余栋房屋,建筑面积共6000多平方米。

2、五龙岩摩崖石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县城西约4公里,位于琴江镇西外村,西华山南麓。长150米,最宽处约3米。岩中石刻多处。宋陈孝荣题刻:行书阴刻“清胜五龙岩”五字,繁体。“清胜”二字在上,长120厘米,宽57厘米。“五龙岩”三字在下,长180厘米,宽57厘米。左下阴刻竖行楷书“嘉定己卯结夏日邑人陈孝荣书”数繁体字。陈孝荣系陈敏第七子,官武经大夫,殿前司催锋军统制。宋赵东之七律《停骑》诗刻;诗后有文曰:“嘉熙戊戌上已,邑令三山赵东之来访灵迹,偶得句,因笔于石。”元李克家诗刻:诗共两首,即五言诗《昔人题诗》,七律《一枝绿竹》。诗前有引言曰:“天历二年己巳冬十月,朝观五龙岩。昔贤留题,追和二首,丰城李克家。”岩中另有石刻一方,仅存“岁次”两字。

3、通天寨玉盂禅寺

极为灵验的玉盂禅寺位于通天寨西侧的山坳中,于明万历十年(1582)僧德存肇建。该寺历代均有高僧来任主持,香火极旺,十分灵验,名噪远近,现为全省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小出家为和尚,对佛教感情甚深。朱元璋所部和陈友谅所部在通天寨上的最后一场恶战,双方死亡者不计其数。为了超度亡灵,战争结束后,朱元璋命部属在寨上建了一座寺庙,并委托高僧在寺中主持。朱元璋班师回朝后不久,陈友谅有一部将落草于通天寨附近的一山头上为匪。他得知朱元璋在通天寨上建有寺庙,并委任了僧人主持,他决意焚寺杀人,以报复朱元璋。

一天深夜,这伙残匪摸上了通天寨,一把大火将寺院烧毁。直到明万历年间,朱元璋的后裔继承皇位,他下旨石城知县,重建通天寨寺院,以完成其祖宗朱元璋的意愿。石城知县委派高僧德存肇建,不到一年寺院落成,为了纪念玉泉仙姑为通天寨引来了甘甜的泉水,该寺被称为“玉盂禅寺”。“玉盂禅寺”四周青山环绕,甘泉汩涌,许愿求签十分灵验,一时信男善女络绎不绝,香火极旺。直到现在,只要来通天寨游玩的客人,都要到“玉盂寺”内进香拜佛,祈福求祥。然后用寨中甘泉沏上一杯“通天仙茶”,真是其乐无穷。

(五)购物、美食和民间艺术资源

1、石城白莲

石城白莲富含淀粉、蛋白质及棉子糖等,是良好的药用滋补品。于莲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达百分之六十二,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十六,钙、磷、铁质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含量也相当丰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莲子“交心肾,厚肠胃、固桂气、强筋骨,利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将莲子“捣碎和米作粥饮食,轻身益气,令人强健”。

莲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全身是珍宝。莲子是栽莲的主要收获物,莲惠(莲心)、莲须(雄心)、藕节、荷叶、荷蒂、花棕、莲花、藕(藕鞭)等均可入药。莲、藕、荷校都可作桌上佳肴。

2、野生红菇

野 生 红 菇 红菇为天然野生高等真菌,素有“中国纯天然高等野生山珍”之美称,是闻名世界的食用菌之一,选择性生长在特殊地方的原始硬木阔叶森林中,纯野生采集,产量极低,因此“物以稀为贵”,其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都特别高。营养价值:纯天然野生红菇含丰富的维生素B、D、E,并含有其他食品中稀少的尼克酸,以及微量元素铁、锌、硒、锰等。食疗价值:养血、补血、活血化瘀、祛水肿、补精神、强身体、有益肾虚腰痛。经常食用有益肠胃,可防感冒、消化不良、肝硬化、抗癌和儿童佝偻。

3、石城肉丸

石城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为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石城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圆圆的客家肉丸。

对于客家肉丸的制作工序,山村客家人娓娓道来:精猪肉(或鱼、鸡、鸭、牛肉)和番薯粉是制作客家肉丸的主要原料,首先将精猪肉切成小片,放入特制的石“料臼”内,用木 椎舂烂,叫打料。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盐、碱、味精等佐料,用木椎搅拌均匀。接下来按照“一碗精肉两碗粉”的配制比例,放进薯粉,用料椎反复冲擂,直到“肉丸料”成泥糊状。最后从石“料臼”挖出肉料,搓成直径约1寸的丸子,放入蒸笼内蒸熟,叫蒸料。

肉丸蒸熟后即可食用。热腾腾的肉丸香气扑鼻,味道鲜美可口。山村客家人也常常将客家肉丸晾干存放,食用时可蒸、可煮、可炸、可炒,蒸的脆爽,煮的韧滑,无论哪种方式均可作道好菜。过去,客家肉丸都是家制自用,作为当地客家人庆贺传统佳节和婚嫁寿诞喜庆时,宴请亲朋好友的一道传统大菜。如今,客家肉丸作为石城有名的风味小食,已经大量进入饮食消费市场,招徕着天南海北的食客。

4、石城薯粉饺子、米粉肉和石城传统四大名菜

石城美食众多,石城传统四大名菜“招财进宝”客家鱼丸、过水鱼、客家肉圆和棋子块更是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5、石城灯彩

石城灯彩艺人有段口头禅:解放以前自发舞灯彩,五十年代上舞台,六十年代上银幕,七十年代上荧屏,八十年代上北京,九十年代上卫星。五十年代,《倒采茶》、《蚌壳舞》、《卖花线》、《采桑》、《跃进花灯》分别在赣州地区和江西省的文艺汇演中获奖。六十年代,《公社四季花果香》、《斫竹嘛》等节目在赣州地区获奖。《三杯酒》在全省文艺汇演获奖后,又拍入舞台艺术片《群花争艳》中。七十年代,《喜庆公社丰收年》、《迎春花灯》、《莲乡新一代》等节目被搬上电视荧屏。八十年代,《熔炼》、〈迎灯接福〉在地、省音乐舞蹈比赛获奖后,又在我省“庐山文化博览会”上作了成功演出。《熔炼》经江西省歌舞团加工后,参加了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大型石城民间灯彩《花灯子》,一九八六年在全区汇演中囊括了五个一等奖,又在“庐山文化博览会”上作了精彩演出,并应中央文化部邀请晋京献演,受到张庚等著名戏剧家的高度赞扬。九十年代,《打甑盖》、〈石城花灯〉等节目又在赣州地区获奖,同时,石城灯彩由中央、省、地电视台拍成多种专题艺术片,在中央以及各级电视台向海内外播放。

第二节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评价

从旅游资源特征上看,我县旅游资源结构别具一格,山与水相连,动与静结合,自然与人文资源融为一体,具有多层次的旅游优势。从资源组合上看,我县旅游资源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古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旅游资源的功能上看,我县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便于组织多元化的旅游活动。

第三节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优劣势分析

(一)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优势分析

1、第一资源优势

石城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与经济的可渗透性强,可开发程度高,为石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奠定了突出的比较优势。

2、区位优势

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抵福建长汀县及本省瑞金市,西毗宁都县,北靠抚州地区广昌县,地处赣州、抚州、三明、龙岩两省四地市的交叉点,是名副其实的“闽粤通衢”,是客家人的摇篮地和发祥地之一。

3、交通优势

石城县境内公路交通已经形成“一纵一横”主干线、县乡水泥路网已贯通,串连10个乡镇形成“8”字形公路交通网络格局,206国道纵贯县境南北。三级水泥路西至宁都,接通昌厦高等级公路,东连福建宁化。已经建成并通车的山东济南—广东广州、广西南宁-福建泉州的国家高速公路均经过石城,为石城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4、政策优势

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国家,省市,县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该产业的发展。省里出台了《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温泉的若干意见》,省地税局出台了《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旅游大省建设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30条》,赣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县里也制定了 “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富县”的发展战略,成立了旅游规划委员会,编制旅游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规划,并且为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进旅游产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旅游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水平,拓宽旅游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组建了石城县旅游文 14 化发展有限公司。

5、客源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且消费倾向有较大转变,加之周末度假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利于吸引相邻省市及其他地区的旅游爱好者。国家出台多项经济政策,拉动内需,剌激消费;除必要的投资外,大部分人把出外旅游当作首选的时尚;加上“回归大自然”的旅游热浪已成为吸引其它各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旅游者的有利因素。此外,石城县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对教育十分重视,培养了众多有识之士。其中不少就是旅居海外的华侨。客家人寻根问祖意识强烈,报效家乡投资建设的愿望强烈,这些将为石城县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旅游客源市场。

(一)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劣势分析

尽管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优势明显,但在开发利用上却差距较大。

1、经费投入不够

2、宣传包装不足

由于经费的缺乏、认识的差距,致使石城县在旅游资源的宣传包装上力度不够,缺乏外县的“大动作”,石城县绝大部分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知”。

3、开发力度不大

尽管目前县里在旅游发展上做了积极的努力,但开发力度远远不够,众多的旅游资源中没有得到较深层次开发,在旅游商品开发上,因缺乏开发包装而鲜为人知。

4、基础设施不优

一是硬件设施滞后,接待能力不足。县城街道、景区景点、宾馆酒店的公用设施,不能满足接待需要。如县城公厕偏少,没有公用停车场,宾馆酒店规模小,大多上不了档次,大宾馆因是新上项目,接待人员服务跟不上。二是石城县部分景区交通不便,进入性差成为制约石城县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基础设施的改善,成为今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5、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不足

第四节 对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思考及建议

1、科学规划和策划

我县旅游旅游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能满足于现有旅游产品,必须努力挖掘策划新的旅游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高起点科学规划,政府和企业合力策划,做足我县旅游大文章。

2、优化环境和提高石城形象

近年来石城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县城更加干净、整洁、漂亮了。倡导文明礼貌,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同时,要提高我县绿化水平,让石城环境更美、吸引力更强

3、加大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的包装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

例如:赣江源就是一个品牌,世界独一无二的品牌,可以举办“千里赣江源,感受母亲河”或“徒步母亲河,见证家乡美“等活动,吸引省内游客到我县旅游观光度假,如此,可以让全国观众一想到石城就想到赣江源,想到赣江源就想到江西石城。或者拍摄记录片《赣江源》,向国际展示石城的风土人情,旅游文化

等。

此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扬波的三条策划思路比较好:

一是以石城灯彩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灯彩之乡”和“花灯仙子”采茶戏入中南海汇报演出为主线,进行认真策划。强力打造旅游产品,通过花灯仙子的打造使通天寨活起来,让它富有仙气、正气和艳气。打出全国著名的灯彩之乡的优秀名片,推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二是以赣江源生态休闲为主线,强力打造最佳温泉、亚洲落差最大漂流、赣江源探险以及林海观光等产品。把赣江源做成全国最佳生态休闲目的地。

三是把通天寨做成佛教圣地。像鞍山无中生有,建立了一个260吨重的世界最大的玉佛,名声响誉海内外。又如无锡,无中生有,铜铸了一樽高88米,重700多吨的释迦牟尼,号称灵山大佛、亚洲第一大佛而闻名天下。我们通天寨也可将“石笋干霄”,请国内的能工巧匠做成世界第一石佛,从而迅速提升石城旅游产品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4、抓亮点,打造拳头产品

有步骤、有计划地抓好旅游景区(点)项目建设,力争建成一、二个有影响、上档次,具有一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生产水平,增强

发展后劲。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旅游相关设施

完善我县交通、住宿、餐饮等状况,建设一批高水准的宾馆、餐饮和其他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我县接待能力。

6、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发现和保护力度

努力挖掘策划新的旅游资源,同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避免破坏性的开发建设,注重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给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长远的积极影响。

7、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县市的合作,扩大我县旅游文化的知名度

例如:我县与瑞金相邻,我们可以借助瑞金红色故都来加强我们县的革命遗址地的宣传。这样,不仅是对瑞金革命遗址的扩充,也是对我们县的革命遗址和红色资源的宣传,即“双赢”。

8、开发旅游套餐,吸引游客

如:开发如石城1日游、石城2日游等相关旅游套餐,并加强对我县旅游资源的整合,把单个景点整合为片区景点,让游客“石城之行”不虚此行。

9、在周边县市和省台打旅游广告宣传

很多省和市都在CCTV打广告,效果很好,石城县可以考虑在周边县市和省台打旅游广告宣传,例如拍摄一段旅游宣传片“休闲好去处,石城欢迎你——江西·石城!

第五节 此次调研情况总结

总之,我们要紧紧围绕县里制定的““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目标,更加重视旅游文化发展,不断加大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力度。要高度重视我县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开发中要注重把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把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相结合,把旅游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按照我县发展的整体要求,做好旅游整体规划 17 和重点景区规划,并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衔接,景点规划和建设要高起点、大手笔,力争再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国内外旅游交易会、投资贸易洽谈会和招商引资恳谈会等平台,推介我县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全县旅游经营单位通过兼并重组、股权转让、跨行业经营等形式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之路,壮大企业规模。形成旅游即产业、旅游即城市、旅游即文化、旅游即生活的理念。通过努力,逐步把石城县打造成宜旅、宜居的山水县、生态旅游休闲县。

此次调研得到了投资发展部和公司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同时参考了一些资料,在此对相关人员表示感谢!

关键字: 石城 旅游 文化 资源 开发 调研

参考文献:1.《关于破解石城旅游业发展资金瓶颈的调查与思考》石城县人大常

委会副主任

xxx

2.《林芝地区旅游资源调研》 作者 佚名

3.《石城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 作者 xxx

第三篇:南湾湖风景区旅游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南湾湖风景区旅游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建设文化大市调研活动方案>的通知》(信办【2007】13号)精神,南湾风景旅游区管理局对南湾湖风景旅游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了相关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对象的概况和发展现状

(一)南湾水库及大坝的概况和发展现状

南湾水库是新中国建国初期,为治理淮河、发展水利而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因坝址位于南湾村而得名。水库大坝座落在河南省信阳市西郊的贤山与蜈蚣岭之间的浉河上。南湾水库工程由土坝、溢洪道、输水道、水电站及南湾灌区等部分组成,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殖,航运、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工程原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最大库容16.3亿立方米。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最大坝高38.3米。工程于1952年12月18日动工,1955年11月5日主体工程土坝竣工。

水库运用50年来,累计蓄水241.32亿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2460万亩,增产粮食51亿公斤,增加农业产值42亿元,累计向信阳市供水43.49亿立方米,征收水费11200万元,发电6.47亿千瓦时创发电产值6500万元,累计捕捞产量758.15万公斤,苗种孵化15.87亿尾,创产值6000余万元,拦蓄超过信阳市区安 全泄量的洪水55次,产生防洪效益149亿元,累计产生社会效益260亿元,在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发电、水产养殖、航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南湾湖风景旅游区的概况和发展现状

南湾湖风景区以南湾水库为中心,汇集森林、岛屿、山峦、湖泊、池潭、瀑布等诸多自然景观,总面积19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2倍。湖内水天相接,烟波浩淼,鸟岛、猴岛、消夏岛等61座岛屿错落分布,景象各异。水库大坝雄峙两山之间,拦腰截断浉河,“浉河泛月”是著名的信阳八景之一。大坝东侧贤山连绵起伏,山南有贤山寺,贤山洞等,“贤岭松风”亦为信阳八景之一。享有“中州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称。

2003年7月,信阳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成立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会筹建处,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以块为主,独立操作,统一协调,封闭管理”的景区行政管理体制,从而彻底解决了影响南湾旅游业发展的体制阻碍,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头管理、无序开发的问题,使南湾旅游业的发展明确了主体,焕发了生机。2006年6月24日李成玉省长在视察南湾湖风景区生态旅游时,对这一体制创新的尝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李省长的直接关怀下,省政府已正式批准设立南湾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旅游局的关怀指导下,在信阳 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坚强领导下,经过短短三年的努力,以理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的南湾湖风景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连年攀升,客源市场已由以河南为主,迅速向河北、湖北、陕西、安徽、江苏扩展。2006年景区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90.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2366万元。

(三)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和发展现状

南湾国家森林公园是在南湾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南湾林场于1953年建场,经营总面积12.1万亩,分布在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取境内,全场下设谭家河、董家河、浉河港、贤山、水上五个营林区和五个多种经营单位。

在南湾林场经营的国有山林中,有4.2万亩分布在水库沿岸及库区岛屿,这部分森林相当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构成了典型的库区森林生态系统。1996林场年正式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98%,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公园内有动物千余种,有植物500多种,有栖息着10余万只的鹭科鸟类――鸟岛。有悠久的历史文物古迹。如贤隐寺、贤隐洞、梁王垒、贤山抗战遗址等,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南湾国家森林公园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四)森林旅行社的概况及发展现状

信阳森林旅行社是河南省首家开办的森林旅行社,由原信阳森林旅行社和大别山旅行社重组而成,隶属于信阳市南湾湖风景 旅游区。建社十多年来,森林旅行社积极开展工作,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并与全国各地近百家旅行社建立了联网关系,开辟了近50条旅游路线,同时,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以其独特的精品路线,诚信优质的服务,高效严格的管理赢得了广泛的赞誉。1999年成功接待了“河南人游河南”首次发往信阳近900人的旅游专列,2000年又接待了1500人的旅游专列,为信阳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一)南湾水库大坝自1955年主体工程竣工以来,虽然进行了两次除险加固工程,但在蓄水、防洪等应用上仍然存在着隐患,随着目前气候条件和水文情况的变化,原来的设计标准已不能适应新情况的需要,从安全以及水库蓄水、防洪等方面来看,需要对水库大坝进行新的除险加固。另外南湾水库拥有丰富的优质水资源,但目前的开发利用程度仍然不高,如何充分发挥水库的水资源优势,合理经营,创造更大的效益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二)南湾湖风景旅游区成立三年来,在统一管理、综合经营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问题,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还很薄弱,有影响力的精品景点还不多,经营管理技术人才还相当匮乏,整体管理水平还很低等,这些缺点和不足都影响着景区进一步发展壮大,下一步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以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加速景区的发展。

(三)南湾国家森林公园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违 反《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及林业有关法律、法规,在森林公园内非法侵占林地,毁林搞违章建筑以及偷砍盗伐等林业案件时有发生,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宝贵的森林资源。

(四)森林旅行社目前整体规模还不大,还不具备整体品牌实力的市场竞争力,旅游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导游还很缺乏,有影响力的精品路线还不多,要想做大做强森林旅行社,必须有计划的解决这些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南湾水库及大坝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做好南湾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作,重视水上安全。南湾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工作关系到整个发展大局,要深刻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争资立项等多方渠道做好大坝的除险加固工作。加强领导,重视水上安全,一方面建立健全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制度健全;另一方面加紧水上安全设施改造,对存在隐患的地方进行彻底排查,彻底整改,把做好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作和水上安全工作当成头等大事。

2.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搞好综合经营。要充分利用南湾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在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发电、水产养殖、航运等方面发挥综合效益。利用水库大坝独特的风景资源优势,开发旅游,综合利用。

3.保护好南湾 “大水缸”。南湾水库是信阳市40万城区人民的“大水缸”,保护好南湾水资源,是一切开发利用的前提。要 尽快制定出南湾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章制度,新上项目首先要通过环境评测和水质评测。要加强对水库上游几个乡镇污水直排、经济林施肥和地锅饭污染源的治理,妥善处理旅游发展和水质保护的关系。借助国家目前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的大好时机,通过跑项目等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切实把南湾湖饮用水源保护好。

(二)南湾湖风景旅游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要不断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旅游潜力的新的旅游项目,改造景区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旅游设施,改建旧的的旅游景点,按照创建5A级国家风景区和创建国家休闲度假区的要求,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充分的开发景区的旅游资源潜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是景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保证,只有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使景区在硬件建设上完善起来,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发展。例如,应对景区码头进行改造,以加强安全和缓解旅游旺季码头压力。

2.加强经营管理,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是景区走向大型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强管理重点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当今时代,企业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的管理向文化管理层面飞跃,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织到以人为本、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潮流。要强化企业文化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企业文化 的渗透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与专业管理有机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形成内化与外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推动南湾湖景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要完善激励机制,增强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打造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

3.加强宣传营销,积极拓展旅游市场。重视宣传在拓展旅游市场上的重要作用,努力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推介南湾湖。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借助各种媒介,想法设法扩大影响。要进一步搞活信阳本地旅游市场,倡导本地人游本地,继续巩固河南市场,扩大南湾湖景区在河南省的影响力,逐步开发华北市场,积极宣传南湾湖。以举办“采茶节”和“捕鱼节”等大型主题活动为载体,另以社区、网络为突破手段,大力宣传促销,不断开拓新市场。

(三)南湾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社会效益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态林的作用认识。森林景观是整个南湾旅游业的主体,凡是受益的单位、部门等等应对其进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补偿。

2.在开发南湾旅游业的同时,注重库区森林植被的保护。南湾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南湾林场多年培育的森林资源基础之上 的,离开了南湾林场培育的森林资源,水质保护,旅游业的发展无从谈起。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库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森林保护队伍的建设、森林防火工作、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都要加强。加快出台与落实林业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保护。

(四)森林旅行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做大做强森林旅行社,关键还在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继续发扬旅行社十多年来的优良传统,打造一支优秀的导游队伍。依托南湾湖的旅游资源优势,一方面挖掘本地旅游资源潜力,巩固本地市场,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另一方面借助南湾湖景区开拓市场的机遇,打造几条有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线,积极开拓外省市场。

第四篇: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经过暑假一个月的调查,我发现石城县一直本着“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思想,旅游文化产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我已将我在本县考察的现有景点以及通过网络及采访相关人员所得的资料写成如下论文。

一、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概况分类及特点 石城县地处武夷山中段西侧,因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四周山岭环绕、中部山峦起伏、河流星罗密布,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她是千里赣江的源头地,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客家先民的集散地。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数量多,类型广,分布相对集中,而且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绿色旅游资源

本县绿色旅游资源主要有两大风光: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丹霞风光旅游资源——通天寨,温泉旅游资源——九寨温泉以及生态农业和农家乐旅游资源等。

接下来,我将主要介绍本县的丹霞风光旅游资源——通天寨以及近年来发展和完善的温泉旅游资源——九寨温泉。

 丹霞风光旅游资源——通天寨:位于石城县县城东南6公里的琴江镇大畲村境内。是以观光、健身、科普、客家民俗和佛教文化为主的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景区山石险峻,峰峦璀巍,主峰海拔601.7米,整个地形中间高山突起,四周丘陵起伏,因寨上主岩外如两指相箝,内若两掌半合,仰视苍穹通天而得名。通天寨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在方圆2公里的核心区内,集中分布有通天岩、玉盂寺、净土岩、试剑石、石笋干霄、仙人犁田、钟鼓石、黄蜂吊薮等自然和人文景观30余处,通天寨丹霞地貌奇特,该山由上白垩统南雄组(k2)红色砂岩、砂砾岩、砾岩所构成。该组红层倾向E或SEE,倾角20o左右,常形成典型的丹霞地貌。并且具有在中国丹霞地貌中罕见、典型的岩面龟裂地貌。

 温泉旅游资源——九寨温泉:石城县共有四处温泉旅游资源,其中开发条件较为成熟的是九寨温泉。九寨温泉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水温为56.1℃,日流量为800吨。经地矿部江西省中心实验室采集温泉水样检测分析,温泉水中含锰、钡、锂、锶、铁等20多种元素,由取样检测结果,按医疗矿热水水质标准评价,九寨温泉水水质符合医疗热矿水命名硅水要求,锰硅酸益于软化血管,对心血管疾病有保健疗养作用和抗衰老作用。(二)红色旅游资源

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是红三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经历过石城阻击战、红军攻克红石寨、红军秋溪整编等许多重要革命事件。现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主要有:

红军长征前夕李腊石石城阻击战旧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红石寨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毛泽东、朱德观下旧居,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中共太雷县中心县委旧址以及中华苏维埃政府国家银行金库旧址。

接下来我将重点介绍中华苏维埃政府国家银行金库旧址。 中华苏维埃政府国家银行金库旧址

该旧址位于石城县横江珠玑烂泥坑圆岭寨旧纸寮处,房屋面积200余平方米,曾在此担任执勤的有原毛泽东同志的警卫员吴吉清(后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商业厅厅长)、廖治新、李德生(后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央副主席等职)。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1932年8月亲自到横江珠玑视察地形并确定烂泥坑圆岭寨为中央的重要金库,进行工事伪装后,于1932年冬开始存放苏维埃中央政府的现洋、金银、国民党纸币及一些贵重物品,存放时间直至1934年9月红军长征前夕,红军长征时苏维埃政府将其取出分配至各部队保管,为红军顺利长征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

(三)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石城县是中华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是早期(唐、宋)客家人从中原南迁闽粤的重要中转站和滞留地,素有“闽粤通衢”、“客家摇篮”之称,客家遗址丰富,客家风情浓郁。这类旅游资源主要有:

古驿道闽粤通衢,宋·宝福院塔,客家民居(沙段古民居、陈联围屋、大畲黄家屋、田江土楼等),小松杨村亭式坊,清·永宁廊式古桥,石城的民俗文化与亚文化十分丰富。

接下来我将根据收集的资料以及自己的考察主要介绍宋·宝福院塔和石城的民俗文化与亚文化。 宋·宝福院塔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保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位于县城东南的宝福院后,紧临琴江河,塔影江心是古琴江八景之一。宝塔始建于宋徵宗崇宁元年(1102年),落成于大观四年(1110年)。是一座楼阁式佛塔,塔身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塔高59.8米,建筑面积1982.12平方米,底层对边直径为10米,对角直径为12米,内空直径为2.6米,墙厚3.7米,墙外边长5.6米,自下而上逐级微收,高而不危。每级有六扇门,三开三闭。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声播江城。塔墙北较直而南较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夹角,结构严谨,技艺精巧,虽经800多年风雨雷震,仍挺立江边。塔砖多有“崇宁壬年”,“僧道符立”字样,底层亦有“应可”砖记。宝塔在历史上曾遭三次兵燹,进行过两次维修。

 石城的民俗文化与亚文化十分丰富

最能体现与其他民系的异同。独特的民歌、灯彩、赣南采茶戏与别的民系迥异,传说故事、民歌小调、酒会农谚无不体先自己的特色。

(四)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本县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如日山普照禅寺,五龙岩摩崖石刻,通天寨玉盂禅寺等。

根据妈妈的讲述及网络资料我将重点介绍如日山普照禅寺。 如日山普照禅寺

距县城约30公里,普照禅寺为江西省14所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如日山原名高寨,古时山顶有一尼姑庵,相传庵中有块玉碑能随日而转,故将高寨改名为如日山。总体结构呈阶梯状,寺内有大小佛像100余尊。该寺有过两次人数超过千人的活动。明代万历年间,僧性期来此建寺,该寺自明清以来,曾出过四位佛门宗匠——惠显禅师、了凡稀寿大师、德勤亮如禅师、印慈大师。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废僧散;1979年后,仁善和尚率徒福贤等来山,以其两师徒在佛教界的影响及缘份,引进大量海内外资金,重造古寺,今已建有大雄宝殿、天王宝殿、地藏殿、客堂、藏经阁、毗庐宝殿、钟楼、鼓楼、膳厅楼等十余栋房屋,建筑面积共6000多平方米。

(五)购物、美食和民间艺术资源

石城县气候适宜,有很多自然和人文资源,如石城白莲,野生红菇,石城肉丸,石城薯粉饺子、米粉肉和石城传统四大名菜,石城灯彩

接下来重点介绍两大石城特色:石城白莲,石城灯彩。 石城白莲

石城白莲富含淀粉、蛋白质及棉子糖等,是良好的药用滋补品。于莲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达百分之六十二,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十六,钙、磷、铁质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含量也相当丰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莲子“交心肾,厚肠胃、固桂气、强筋骨,利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将莲子“捣碎和米作粥饮食,轻身益气,令人强健”。莲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全身是珍宝。莲子是栽莲的主要收获物,莲惠(莲心)、莲须(雄心)、藕节、荷叶、荷蒂、花棕、莲花、藕(藕鞭)等均可入药。莲、藕、荷校都可作桌上佳肴。

 石城灯彩

石城灯彩艺人有段口头禅:解放以前自发舞灯彩,五十年代上舞台,六十年代上银幕,七十年代上荧屏,八十年代上北京,九十年代上卫星。五十年代,《倒采茶》、《蚌壳舞》、《卖花线》、《采桑》、《跃进花灯》分别在赣州地区和江西省的文艺汇演中获奖。六十年代,《公社四季花果香》、《斫竹嘛》等节目在赣州地区获奖。《三杯酒》在全省文艺汇演获奖后,又拍入舞台艺术片《群花争艳》中。七十年代,《喜庆公社丰收年》、《迎春花灯》、《莲乡新一代》等节目被搬上电视荧屏。八十年代,《熔炼》、〈迎灯接福〉在地、省音乐舞蹈比赛获奖后,又在我省“庐山文化博览会”上作了成功演出。《熔炼》经江西省歌舞团加工后,参加了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大型石城民间灯彩《花灯子》,一九八六年在全区汇演中囊括了五个一等奖,又在“庐山文化博览会”上作了精彩演出,并应中央文化部邀请晋京献演,受到张庚等著名戏剧家的高度赞扬。九十年代,《打甑盖》、〈石城花灯〉等节目又在赣州地区获奖,同时,石城灯彩由中央、省、地电视台拍成多种专题艺术片,在中央以及各级电视台向海内外播放。

二、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评价 从旅游资源特征上看,我县旅游资源结构别具一格,山与水相连,动与静结合,自然与人文资源融为一体,具有多层次的旅游优势。

从资源组合上看,我县旅游资源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古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旅游资源的功能上看,我县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便于组织多元化的旅游活动。

三、对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思考及建议  科学规划和策划

我县旅游旅游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能满足于现有旅游产品,必须努力挖掘策划新的旅游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高起点科学规划,政府和企业合力策划,做足我县旅游大文章。

 优化环境和提高石城形象

近年来石城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县城更加干净、整洁、漂亮了。倡导文明礼貌,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同时,要提高我县绿化水平,让石城环境更美、吸引力更强

 加大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的包装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 如可以考虑拍摄记录片《赣江源》,向国际展示石城的风土人情,旅游文化等。

此外,遵照三条策划好思路: 一:以石城灯彩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灯彩之乡”和“花灯仙子”采茶戏入中南海汇报演出为主线,打出全国著名的灯彩之乡的优秀名片,推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二:把赣江源做成全国最佳生态休闲目的地。三:把通天寨做成佛教圣地。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旅游相关设施

完善我县交通、住宿、餐饮等状况,建设一批高水准的宾馆、餐饮和其他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我县接待能力。

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发现和保护力度

努力挖掘策划新的旅游资源,同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避免破坏性的开发建设,注重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给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长远的积极影响。

第五篇:世界旅游文化

世界旅游文化课程心得

一学期的世界旅游文化选修课将近尾声,有些不舍……回顾当时在大一选课程时,我一眼就相中了这门课程——《世界旅游文化》,一听名字就是个很有吸引里的课,我喜欢旅游,渴望旅游。想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我想,这是绝大多是现代青年的梦想吧!

大二了,新的学期开始,我带着兴奋,好奇的心情走进了老师的课堂。就这样,沉浸在了这门课里,老师带着我们徜徉在这美丽神秘而又神奇斑斓的大世界里,鬼斧神工的水文地理,令人向往的人间天堂——马尔代夫,女人的第二层肌肤——香水,垂涎欲滴的诱人美食,还有千奇百怪的各国食物,咖啡的历史,日本文化歌姬,富饶的石油国家迪拜,还有贫穷落后的产物——巫术,监狱村庄等。

在世界旅游文化的课堂里我了解了听过但却没见过的,渴望见到和去到的地方——马尔代夫。马尔代夫真的很美,从视频里了解到那是一个小岛,那里本来没有水也没有电,但是人类到了那里,我想是被那里的美丽风景所吸引吧。人们在那小岛上造了淡水过滤器和造电厂,原本只知道那里的美,但这里我更了解了美的背后,这是人类文化科技的产物。科技在进步,世界在进步,科技为这喧嚣的社会也创造出了一个能净化人类心灵的地方。虽然,去马尔代夫的成本很高,远远不是我们学生能承受的,但是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课堂,先在视频里一睹那里的美景与美丽,更给我们创造增强了去那里的动力。

课堂虽小,但内容却是全面丰富的,看过了美景,怎能没有美食。美食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个叫卤羊头的怪美食。视频中主持人来到了那家小店,表现的多少有点吃惊吧,因为美食竟然是羊头,一整个吃的,他表现出相当怀疑,这会好吃吗?我们也跟着主持人的情绪看了下去。当店主人把羊头捞出,开始剔羊肉时,哇,这肉煮的好软啊,骨肉已经轻易就可以分离了,想想这肉一定也相当入味儿了吧!果不其然,当主持人尝了第一口后,不禁一阵感叹,与开头大有改观。我看着视频好像身临其境啊!好想也尝一口这从未听闻过的美食!

世界那么大,有繁华也总会有落后的一面。帕尔马索拉是一个位于南美的小村庄,也叫监狱村庄。这里生活着杀人犯,抢劫犯,毒品贩子以及他们的家人。一堵五米高的围墙将他们与外部隔离开。它是政府官员贪污的产物,它就如现实版的越狱,那里满是肮脏,暴力和杀戮。它显示着现代文明的残缺,落后的文化。我们该庆幸处在现在这个治安良好,法规可行的社会,文明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

世界旅游文化的课堂真的很丰富多彩,有许多印象深刻的事,如果真全部写下来我想我一定可以写个大半天了。总之,我对这个课的感觉就是,它能提升个人的气质,因为它说香水是女人的第二层肌肤,不喷香水的女人是没有未来的;它能扩展我的视野,因为它带我领略了世界人文;它能提升我的修养,因为它告诉我世界上还有好多原始落后的地方,我该庆幸我的际遇,传承文化,发扬科学。

都说女孩子要多多旅游,见识外面的世界,是的,虽然现在还没有真的能环游世界的资本,但是我有的是青春,是梦想!这个课堂让我真的从精神上,思想上环游了世界,感到了内心的愉悦。这一学期的课程要结束了,可是剩下更多的是兴奋,无比的兴奋,因为我们将会走出课堂,未来去真真正正的看一看,品一品这世界!也许我离这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这段路上,我有视频相伴,世界游——啊涩陪你看世界等等,网络很发达,我可以循着前人的脚步先看看这世界的精华。

下载关于泰宁世界公园旅游文化资源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泰宁世界公园旅游文化资源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资源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一、丰富的文化资源1、历史文化资源 滹沱河这条古老的母亲河,贯穿了东西,孕育着两岸的儿女,创造了历史文明,遗留下了诸多文物古迹。根据考古发掘......

    特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大全

    星子县特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xx县地处江西北部,位于举世闻名的庐山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之间,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2公里,总面积89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万,相传“有星坠湖”而......

    文化资源普查工作调研报告

    历时一个月的**市大型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已全面结束。通过本次普查活动,初步摸清了全市文化资源底数、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现将文化资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三个方面的调研情......

    文化人才专业技术资源调研报告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上蔡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全体同志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自觉实践党中央提出的关于人事、人才工作的“两个调整”战略......

    赣县生态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赣县生态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赣县旅游局 一、赣县生态文化资源基本现状 赣县于汉高祖六年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千里赣江第一县”、“世界客家摇篮”之美誉。它地......

    --县旅游文化开发调研报告

    **县旅游文化开发调研报告 **县旅游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根据省、州和县委的安排,县委宣传部为切实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及时成立了调研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

    经济区文化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旅游开发调研报告——打造星子县绿色文化旅游网络作者——李江一、星子县旅游概况星子县地处江西北部,东与都昌县隔湖相望,南毗永修县,西临九江、德安,北接......

    经济区文化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一、星子县旅游概况星子县地处江西北部,东与都昌县隔湖相望,南毗永修县,西临九江、德安,北接九江市庐山区。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2公里。介于东经115°48′--116°10′,北纬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