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在全县科级领导研修班上的发言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在全县科级领导研修班上的发言
如何提高农村法治化程度、建设XX和谐社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头上都高悬着两把剑,一把是柔性的,叫道德;另一把是刚性的,叫法律。正是这两把剑保证了我们生活的秩序化和社会公平。在实际生活中,两把剑的力量是不同的,法律的力量显得更为强大。因此我认为,加强法律文化建设,提高农村法治化程度,是建设和谐和美新XX的基础。
我县经过多年的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农村地区的法治水平正在明显提升。但在一些地方,法律文化的建设相对本文来源自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的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长期人治历史形成了人们不愿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历史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人治阶段,法律制度形成阶段,依法治理阶段。受传统影响,农民重人治而轻法治,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寻求“私了”或行政解决的途径,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事务时,丢弃法治原则,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法律的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是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律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局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的贫乏苍白。在一些地方,文化设施极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赌风盛行,迷信成风,青少年精神空虚违法甚而走上犯罪之途。有的地方恶者横行、弱者受欺,治安状况使农民缺少生活安全感。
三是少数乡镇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公款吃喝成风,赌博成癖;有的为地方势力、家庭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有的干部自身违法乱纪,贪污贿赂。这就使得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养成,对法律公平正义没有信心,影响了法律文化的建设。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第一,通过法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在普法过程中,首先要“以人为本”,通过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使之形成一种依法办事的行为定势。其次,要将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当前面向农民普法的突破口。如负担过重是各地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要通过普本文来源自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法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坚持抵制巧立名目收取农民钱物。法律服务人员要围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和服务,让法治精神在农民心中扎根。再次,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栏、广播、电视台、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等为载体,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设立法律咨询点,调解各种民事纠纷,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在农村地区,应当逐步加大对各项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倡导培育健康的乡村文化,减少渲染暴力、色情等文化对农民的侵蚀,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更好地学法、知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第三,提高乡镇依法行政的水平,树立法律公平正义。现在乡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有一些乡镇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将“法”作为治理老百姓的手段,未能用“法”来维护农民应有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权威地位。在古代,有品味的才叫做官,也就是处级以上的才叫做官,象我们在座的正科级以下叫做吏,都是人民的公仆。怎样解决这一存在问题?一是加强法律培训,并严格考核;二是公开政务,提高透明度;三是采取有力的手段教育和警醒少数乡镇干部,规范他们的言行,逐步改善乡村的法治环境;四是强化多方位的热法监督,规范乡镇的行政行为,纠正执法中的偏差,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法治国家的建立,必须以法理社会为前提,而法理社会呼吸着法律文化的建设。只有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充分保证XX全县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最终达到建设和谐和美新XX的目的。
第二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在全县科级领导研修班上的发言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在全县科级领导研修班上的发言
如何提高农村法治化程度、建设xx和谐社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头上都高悬着两把剑,一把是柔性的,叫道德;另一把是刚性的,叫法律。正是这两把剑保证了我们生活的秩序化和社会公平。在实际生活中,两把剑的力量是不同的,法律的力量显得更为强大。因此我认为,加强法律文化建设,提高农村法治化程度,是建设和谐和美新xx的基础。
我县经过多年的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农村地区的法治水平正在明显提升。但在一些地方,法律文化的建设相对本文来源自文秘114网本资料权属文秘114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114网更多资料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的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长期人治历史形成了人们不愿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历史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人治阶段,法律制度形成阶段,依法治理阶段。受传统影响,农民重人治而轻法治,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寻求“私了”或行政解决的途径,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事务时,丢弃法治原则,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法律的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是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律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局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的贫乏苍白。在一些地方,文化设施极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赌风盛行,迷信成风,青少年精神空虚违法甚而走上犯罪之途。有的地方恶者横行、弱者受欺,治安状况使农民缺少生活安全感。
三是少数乡镇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公款吃喝成风,赌博成癖;有的为地方势力、家庭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有的干部自身违法乱纪,贪污贿赂。这就使得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养成,对法律公平正义没有信心,影响了法律文化的建设。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第一,通过法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在普法过程中,首先要“以人为本”,通过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使之形成一种依法办事的行为定势。其次,要将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当前面向农民普法的突破口。如负担过重是各地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要通过普本文来源自文秘114网本资料权属文秘114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114网更多资料法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坚持抵制巧立名目收取农民钱物。法律服务人员要围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和服务,让法治精神在农民心中扎根。再次,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栏、广播、电视台、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等为载体,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设立法律咨询点,调解各种民事纠纷,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在农村地区,应当逐步加大对各项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倡导培育健康的乡村文化,减少渲染暴力、色情等文化对农民的侵蚀,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更好地学法、知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第三,提高乡镇依法行政的水平,树立法律公平正义。现在乡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有一些乡镇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将“法”作为治理老百姓的手段,未能用“法”来维护农民应有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权威地位。在古代,有品味的才叫做官,也就是处级以上的才叫做官,象我们在座的正科级以下叫做吏,都是人民的公仆。怎样解决这一存在问题?一是加强法律培训,并严格考核;二是公开政务,提高透明度;三是采取有力的手段教育和警醒少数乡镇干部,规范他们的言行,逐步改善乡村的法治环境;四是强化多方位的热法监督,规范乡镇的行政行为,纠正执法中的偏差,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法治国家的建立,必须以法理社会为前提,而法理社会呼吸着法律文化的建设。只有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充分保证xx全县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最终达到建设和谐和美新xx的目的。
第三篇:县人事局局长在科级领导研修班上的发言 党建党委
县人事局局长在科级领导研修班上的发言 人才是提高执政能力,是建设好和谐xx的关键 建设和谐和美新xx要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做好人才工作。当前影响我县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有五个方面原因。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据2005年底统计,全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仅占人口总数的,经济起飞对人才资源的要求密度,低 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学历结构状况,研究生学历,仅占 ‰;本科学历,仅占 ;能级结构状况,高级职称,仅占;中级职称,仅占。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短缺。三是结构和行业分布上不合理。在讨论时,建设、交通、国土等部门都反映,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影响业务工作本文来源自就爱文秘网本资料权属就爱文秘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就爱文秘网更多资料的开展,特别是这次灾后的重建工和矛盾更加突出。从行业分布看,直接创造财源的企业单位人才占有量偏少;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人才比例也明显偏低。四是人才短缺和闲置并存。由于体制的改革和单位编制数额的限制,形成一方面一些专业部门专业人才短缺,一方面一大批具有相应专业的毕业生进不来的矛盾。五是人才队伍不稳定。由于受到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政策调整的影响,“十五”期间,我县外流的中高级人才共7xxxx,而调入的高级职称人才为10。外流人员多为本科以上中青年骨干。人才整体发挥作用的大小,受限于人才的总量、结构、布局是否合理,就象木桶效应一样,盛水的多少取于最短一块板。为了使人才在建设和谐和美新xx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进一步加强人才素质能力建设。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围绕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研究确立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研究探索不同类别的人才采取的不同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我县培训基地和区内外高校雄厚的师资,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强化技能培训,培养大批高层次的、基础性的、通用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二是进一步加快吸引人才的步伐。首先,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紧实施以智力交流为特征的“人才柔性流动”办法,使之成为本县引进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次,以项目引进人才。通过上项目,扩大我县吸纳人才的容量,吸纳县外人才为我县服务,扩大我县人才总量。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机制。首先,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优化领导人才队伍结构,对现有结构作战略性调整,使之成为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党政领导人才结构。其次,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以提高素质、改善结构为目标,加强培训,大力开展现本文来源自就爱文秘网本资料权属就爱文秘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就爱文秘网更多资料代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培训,使公务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到2012年,公务员队伍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其中本科学历要达到60以上。第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机制。要明确标准,不同领域应制定出不同的人才认可标准,这一标准要把学历、职称的认定与实际业绩结合起来,确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基本导向的考核标准。第四,建立和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动态管理的选拔机制。第五,建立和完善人才资本投入体制。发挥政府对人才资本投资的导向作用。政府、单位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鼓励社会、个人投入人才资源开发资金。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四篇:县人事局局长在科级领导研修班上的发言
县人事局局长在科级领导研修班上的发言
人才是提高执政能力,是建设好和谐XX的关键
建设和谐和美新XX要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做好人才工作。当前影响我县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有五个方面原因。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据2005年底统计,全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仅占人口
总数的,经济起飞对人才资源的要求密度,低 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学历结构状况,研究生学历,仅占 ‰;本科学历,仅占 ;能级结构状况,高级职称,仅占;中级职称,仅占。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短缺。
三是结构和行业分布上不合理。在讨论时,建设、交通、国土等部门都反映,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影响业务工作本文来源自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的开展,特别是这次灾后的重建工和矛盾更加突出。从行业分布看,直接创造财源的企业单位人才占有量偏少;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人才比例也明显偏低。
四是人才短缺和闲置并存。由于体制的改革和单位编制数额的限制,形成一方面一些专业部门专业人才短缺,一方面一大批具有相应专业的毕业生进不来的矛盾。
五是人才队伍不稳定。由于受到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政策调整的影响,“十五”期间,我县外流的中高级人才共73人,而调入的高级职称人才为10。外流人员多为本科以上中青年骨干。
人才整体发挥作用的大小,受限于人才的总量、结构、布局是否合理,就象木桶效应一样,盛水的多少取于最短一块板。为了使人才在建设和谐和美新XX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人才素质能力建设。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围绕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研究确立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研究探索不同类别的人才采取的不同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我县培训基地和区内外高校雄厚的师资,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强化技能培训,培养大批高层次的、基础性的、通用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二是进一步加快吸引人才的步伐。首先,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紧实施以智力交流为特征的“人才柔性流动”办法,使之成为本县引进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
其次,以项目引进人才。通过上项目,扩大我县吸纳人才的容量,吸纳县外人才为我县服务,扩大我县人才总量。
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机制。首先,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优化领导人才队伍结构,对现有结构作战略性调整,使之成为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党政领导人才结构。
其次,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以提高素质、改善结构为目标,加强培训,大力开展现本文来源自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代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培训,使公务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到2010年,公务员队伍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其中本科学历要达到60以上。
第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机制。要明确标准,不同领域应制定出不同的人才认可标准,这一标准要把学历、职称的认定与实际业绩结合起来,确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基本导向的考核标准。
第四,建立和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动态管理的选拔机制。
第五,建立和完善人才资本投入体制。发挥政府对人才资本投资的导向作用。政府、单位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鼓励社会、个人投入人才资源开发资金。
第五篇:在语文研修班上的发言
在语文研修班上的发言
各位同仁,大家好!
通讯表我看过了,诚惶诚恐啊,当我看到大家都是教研室成员、主任,学科带头人等等,心中真是惴惴不安啊,因为我和你们不一样,只是一个来自普通的农村中学的一个普通的一线语文教师而已,但是机会难得,我还是希望在大家面前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正。
这几天的听课,我的感受和大家基本相似,得到的启示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我发现我的启示越多的时候,困惑也是与启示成正比增长的。徐志伟老师谈到语文教学中渗透行楷教学的意义,附生的困惑也就来了:行楷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如何安排?教师自身是否也要达到某种书写标准?渗透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障碍并有哪些可以预防或解决的方法?老师还说:读书就是备课。那么在浩淼的教育学资料中,教师当务之急要读的书是否有推荐篇目,以助老师在前行道路上不要误入歧途?此类困惑真是不胜枚举啊,我个人的看法是,此类困惑的产生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迷惘,择其一项深思之,慎思之方是实际。而我自己则是决定了,回去了一定要多读些教育专著,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
有同学谈到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的距离,我认为现在只要是个社会上的人都能看到其中的问题了,更何况我们一线的教师呢?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了,如今这个距离并没有在我们的期盼中有些许的缩小,我们能做什么?建议取消高考、中考吗?说句不中听的话,中国社会资源的分配的不合理,已经让公平这个词成为了无数弱势群体心中永恒的痛,取消高考,无疑是伤口上撒盐,无益于解决问题,换言之,应试教育是社会的实际需要,我们大声驳斥应试教育的力量大,还是社会需求的力量大?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应该是在不排斥应试的基础下,改善我们的语文教学,接近我们心中那理想的状态。有人形容这是戴着镣铐跳舞,我觉得说得是对的,我们无法,也没有能力脱去镣铐,但我们可以努力跳得漂亮。
作文的比重现在在语文教学中非常之重,作文教学中很多同仁都提出了困惑,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这几方面努力可能会有一点点的改善,这也是我个人实践的些许体会。首先要努力在作文前让学生有所体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表达的内容和欲望。如人物肖像描写训练,我曾经将一个孩子叫上讲台,面朝黑板,问他:“今天你跟谁说的话比较多啊?”学生回答后继续问:“他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的衣服啊?”大多数学生会反应不过来,即使是答上来也不打紧,教师顺势让他们再看看身边那很熟悉又被忽视的同学的容貌和着装,然后再安排写作,肯定比直接让他们观察写作要好,好在他们在动笔的时候的心态是有微妙的差别的,从长远看,这又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及时的评价非常重要,能面批最好,能让学生自我修正则更佳。评语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我要在及时反馈和花时间写大段评语中挑一个,我选前者,当然最好两种都做得很棒。最后是要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成果的机会,多让学生读学生的作文,多让学生的作文被学生读。让作文是一种需要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不知不觉地消释的。
假如学生不喜欢语文,那么主要原因究竟会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惑了我很久很久,金荷华老师话仿佛是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她强调语文教学的过程无法让学生实现自我肯定的话,就会让学生最终失去对语文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枯燥的数学学生都能保持兴趣,就是因为学生能够在进行练习的时候感受到自我肯定这种非常美妙的成就感,而当考试结束,老师询问学生考了几分时,有几个学生能给老师非常肯定的答案?正式这样的迷惘和不确定感,让学生摸不着头脑,长期以往,郁闷肯定是唯一的感受,排斥肯定是必然的行为。但我几次深思后还是不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希望老师能给我们解决之策,或向我们推荐一些相关的理论资料。
语文教师的依靠是什么,我很难做出准确的定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形式,教参肯定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稳定靠山了,不仅不是靠山,我们甚至还要注意不要让这东西毁了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信息社会,学生手头的资料未必会比老师少多少,当我们宣读教参,而无个性教学的话,你只要细心留意学生看你的眼神,你就能发现自己在学生心中,你究竟逊到什么程度。所以此次有数个老师都提到语文教学的问题生成和问题探究的重要性,我深以为然。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问题也是很多的,比如,课堂上学生为了迎合老师会提出一些伪问题,或者因为认知的不足,提出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又或者因为思维的无序,提出一些看似相关,实则很远的问题。我也希望能有人能给予我一些处理这些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