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5 15:3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漫话》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第一篇:《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姓名:

学号:

电子邮箱:

作者:【英】约翰·洛克 著傅任敢 译

书名:《教育漫话》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9年9月

摘要: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因为年龄的增长,自由便应跟着来到。许多事情他都应该信托他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在这里是这样,在其他情况下也是这样。

“自然”给予人们的甘露是睡眠。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心理健强的标准也是一样。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我们人类在各种年龄阶段有各种不同的欲望,这不是我们的错处。我们的错处是在不能使得我们的欲望接受理智的规范与约束。这中间的区别不在有没有欲望,而在有没有管束欲望的能力与不为欲所惑的功夫。

我觉得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在于具有去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发挥得容易熟练则靠及早练习。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自制的脾气既与他们不羁的本性根本相反,所以应当及早培养。同时,这种习惯又是未来的能力与幸福的真正基础,所以应当尽早打进他们的心里,当儿童刚有知识,刚能懂事的时候就要着手,凡是对于他们的教育负有责任的人,都应极力设法,在儿童身上形成这种习惯。

我们人类的本性有种倾向,就是耽嗜肤体的与现实的快乐,极力避免痛苦,但是这种惩罚的方法不独不能克服这种倾向,反而可以给它鼓励,增加它在我们身上的力量,那是发生一切邪恶与罪过的根源。

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得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凡是最大量的人总是富裕的人,而且还可以得到别人的敬重的称誉。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便。

啼哭是一种不可放任儿童的过失。

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

一切不公道的事情通常都是因为我们太爱自己,太不知道爱人之故。狡猾模仿智慧,但是它与智慧相离最远。它的弊害在于狡猾的计谋只能使你占一次便宜,但是以后永远要吃亏。世上决没有一个狡猾的人,能够狡猾得使人家不知道他们是狡猾的。但是坦白、公正、明智的人则人人都会为他让路,他可以直接去做他的事。

其次一个绅士的美德是良好的礼仪。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一个绅士如果要研究任何文字,他就应该研究他本国的文字,以便对于自己常用的文字得到一种绝对正确的了解。

温和勉励的言词对于一个顺从的心理效力比粗暴专横的办法好,而且可以把粗暴专横的办法常在良好豁达的心理上面生出刚愎倔强的毛病预防的一大部分。

一个人在对于任何题目能够发挥意见之前他应该先熟悉那个题目,否则叫他去说就等于叫一个瞎子去谈颜色,或者叫一个聋子去谈音乐一样愚蠢。

学习文字只能依靠阅读与谈话,不是零零星星死记一些作家就可以学得好的,一个人的脑袋里面一旦塞满了这种东西,他就是得到了合于一个学究的装饰品,并且可以使他变成一个学究。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不合于一个绅士的事情了。因为一个人自己材料空虚,却把别人的丰富美丽的思想和言词掺杂进去,世上哪有比这更好笑的事呢。结果徒然更加表现自己的空虚,里面一点优雅的成分也没有,并不能够因此就说得使人中听,正同一件陈旧的褐布上衣,却去大块地补上金色辉煌的绸片是一样的道理。

记忆的强度是由于幸福的体质,不是由于训练得来的任何习惯性的改进。一个人如果学会了什么事情,要想使他记住,要想鼓励他前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他交给别人。

最能给人教训的是历史,最能使人得到愉快的也是历史。

世界上最不诚实,最不适合于一个绅士,或者任何一个自命为理性动物的人类的事情,莫过于不服从明显的道理,不为明晰的辩难所折服。

真理是要对于事物的本身加以成熟的与应有的考虑,方才能够获得,方才能够得到支持的,不是用人为的措词与辩论的方法所能获得的。

次序和恒心据说是使得两个人发生重大分别的原因。

天生的不优雅的态度比矫揉造作的姿态好得多。

凡是一个善于利用生活的任何部分的人,他就应把一大部分时间用在娱乐上面。

一切的重大责任是德行与智慧。

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分开来。两个儿童很少有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的。

读书感想:

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教育漫话》,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资产阶级的教育观。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三个部分,阐明了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一、体育

洛克对体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当时那种把人的身体视作囚禁灵魂的囹圄,因而无视身体健康,反对体力锻炼的经院主义教育统治之下,洛克的体育思想无异于石破惊天,令人耳目一新。洛克成为第一个提出了精密的体育理论的资产阶级教育家。

洛克非常重视体育在培养绅士中的作用,把体育放在三育之首。洛克反对父母对儿童娇生惯养,主张儿童应该从小就加强身体锻炼。例如儿童要学会游泳,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食物要清淡,不能喝酒,不用药物预防疾病,衣服不能穿得过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要凉爽,睡眠对于增进儿童健康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让儿童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应为儿童选择坚硬的卧床,以锻炼其身体等等。这与卢梭的观点 “人们把孩子的手足束缚起来,以致不能活动,感到十分拘束,这样只有阻碍血液和体液的流通,妨碍孩子增强体力和成长,损伤他的体质。1”很相似。

洛克的这种关于儿童的身体健康的理论,也许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是比较适用的,但是对于亚洲人相对较弱的体质来说,未免太过苛刻,虽然难以达到实施的效果,但他的体育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体育教育地位的提升和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二、德育

在洛克看来,德行在绅士所应具备的各种品行中占第一位。他认为,有了健壮的身体作基础之后,就要重视绅士的德育问题。因此,他把良好的道德品质看做是绅士的灵魂。他主张要重视以理性为指导的道德教育,即要让儿童服从于理性,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培养他的理智感,就是要在儿童精神最容易支配的时候,使他习惯于压抑自己关于财富、衣服、饰品和食物的各种贪欲,在获得自己的利益与幸福的同时考虑到别的伙伴的利益与幸福,并要儿童从小不要自私,使他们具有乐于助人的美德。古语云:“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2”在德育过程中,洛克认为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优雅的礼仪,他认为这是绅士在社交活动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洛克很重视和儿童讲道理,及环境与榜样的示范作用,主张父母要给儿童奖励,这包括尊重和赞扬,但他反对体罚儿童。洛克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但必要的批评、责备还是应该有的,要掌握好分寸。

洛克提出一些德育方法是值得肯定的,遭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中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在书中,有一个观点我很不赞同。为了养成高尚的德行和优雅的礼仪,洛克主张儿童要广交朋友,多与上流社会的人交往,1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王国轩 译注:《大学 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第114页

防止从地位卑下的人那里受到不良的影响。这种思想是对当时贫民阶层的歧视,地位卑下并不代表精神品质也卑下,洛克着重强调培养儿童的美德,但是难道这种教育儿童的思想也是一种美德?

三、智育

洛克认为,智育是绅士教育中次于德育的,应该放在第二位。在他看来,智育的目标一是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

在教学内容上,洛克提出了一个丰富的课程体系:一是实用型的课程,包括读、写、算以及速记、地理、历史、伦理、法律、天文、物理、数学、化学、解剖学等;二是修养型的课程,包括希腊文、拉丁文、修辞、逻辑、音乐、绘画等;三是娱乐型的技能技巧,包括跳舞、骑马、击剑、园艺、细木工、雕刻等。

在教学方法上,洛克也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主张。首先,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主张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这与柏拉图的观点“因为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因为,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却使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3”第二,洛克指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这点与卢梭的观点“使你的学生去观察自然的种种现象,不久以后就可使他变得非常好奇;不过,为了培养他的好奇心,就不能那么急急忙忙地去满足他的好奇心。你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你一旦在他心中用权威代替了理解,他就不再运用他的理智了,他将为别人的见解所左右。4”第三,洛克主张教学要保持新异性。第四,洛克主张教学要由浅入深,分量适中。第五,洛克主张因材施教。这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观点相符。

有人批判洛克的《教育漫话》中的教育思想是针对绅士提出来的,没有面向社会各阶层的儿童,但是我觉得所谓的绅士不一定就是专指上流社会的人,在当今社会,绅士所应该具有的美德不也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应该学习的吗?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在当今仍具有实用性,值得肯定!

洛克的《教育漫话》,即使是对当代教育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首先,他旗帜鲜明的认为孩子应当是全面发展的,而不应当对孩子的成绩过分苛求。确实,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然而,遗憾的是,在当代中国,能将这个思想贯彻到实践中去的人实在是不多。功利化的考量,评价机制的缺失,检查力度的不足,都是导致“以分数论英雄”的致命因素!所以说,要真正将其有益思想普遍实现于当代社会,首先必须要有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必须有政府坚定改革的决心。在一个法治社会,一切必须依法行事。将“全面发展”的思想渗透到教育立法上,是对现在流行的坏风气的一个很好的纠正。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04页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7页

第二篇:《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一、背景: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教育漫话》是他的的教育代表作,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1693年出版。《教育漫话》, 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人浅出、生动感人的书。也是一些学者所推崇的人类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二、主要内容:

《教育漫话》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洛克主张严格、慎重地挑选德行、能力好,并且娴于礼仪,精通人情世故的导师,从幼年起就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家庭教育。

整本《教育漫话》讲了三个方面的话题:体育、德育和智育,具体内容如下:

(一)体育:

由于洛克先生学医的缘故, 本书中首先论述的就是体育,健康教育。“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 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 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第一件应该当心的事是“ 无论冬天夏天, 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 ,因为“ 大多数儿童的身体, 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 至少也受到了损害气他指出, 身体强健的生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也许日本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的友好夏令营的案例, 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了, 面对中国孩子房弱的身体素质, 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 多吸新鲜空气, 多运动, 多睡眠食物要清淡, 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 药物要用得极少, 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 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 脚应习愤凉水, 应与水接触。” 多么简单易行, 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 能让孩子做到几项?

(二)德育:

有了康强健旺的身体, 如何使精神保持正常这就是《教育漫话》涉及的第二个话题德育。“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惟有德行才是真实的善,德行愈高的人, 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洛克先生指出, 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 应该及早形成, 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

德育培养的过程中, 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知道, 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 都爱模仿别人。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 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 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洛克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鞭笞,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 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 因为“儿童也许比我们所想到的时期还早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 , 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 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 “ 只有出自内了合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 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三)智育:

洛克先生认为, 相比于品质, 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 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 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所以本书中, 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 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 也木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 他就会立刻讨厌它, 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游戏、消遣, 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另外一些事情以后的奖励。这种观点, 他在书中多次提起。在语文学习上, 洛克先生是反对机械学习, 反对靠文法学习语文的, 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法国妇人教一个英国女孩学习法文, 只是和她闲谈, 一点不需要什么文法, 有了一两年的功夫, 英国女孩就能把法文说得很好, 读得很好了。在这部分, 他对“ 同读、书写、图画、速记、外语、作文、神学、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历史、伦理学、法律、逻辑、修辞、自然哲学、舞蹈、音乐、击剑、旅行、画图、园艺、细木工、娱乐、技艺、商业算学”等科目谈了教学法的要点。主张重视儿童的兴趣, “ 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 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 , 对儿童充满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给予鼓励。

三、心得体会:

读完《教育漫话》受益匪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洛克这位哲学大师的语言通俗易懂,观察问题的角度新颖,分析也很透彻,读完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教育孩子绝对称得上那个是一门艺术,怎样把握那个度是一门技术。例如在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时,婴儿时期要让孩子敬畏你,而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则应当逐渐与他亲近,所以不能一味的与孩子保持距离,在什么时间有敬畏转向亲密关系需要家长好好把握。

内心的触动很多,我选取以下两点谈谈,家庭教育及道德教育,当然二者之间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显而易见的。洛克非常强调家庭教育,他的整个教育观念就是在家庭里进行的,通过导师及父母来实施完成,因此所有关爱子女的父母们都能从洛克的《教育漫话》获得启示。洛克第一次把教育分为德智体三方面,认为其中德行应放在首位,这个观点不难理解,德育方法有奖惩教育、练习法、榜样教育等等,对于身处当今社会的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对于每一位年轻的80后以及90后爸妈。

(一)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洛克的教育思想中著名观点之一就是他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所以不难看出,洛克充分肯定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深信教育力量的强大。但是洛克极力主张“ 绅士教育”并不是在学校进行的教育,而是由父母聘请“ 导师”在家而非在学校中进行,因此使得他的“绅士教育” 思想具有浓厚的家庭教育的特色。洛克非常重视导师的重要性,认为不管有多难,价钱有多高,在家中请位德高望重的导师是非常必要,非常值得的。在《教育漫话》的开篇,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这和现在的早期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他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其天性像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教育者可以任意涂写和塑造。洛克还敏锐地看到了教育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洛克强调:“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洛克认为对孩子不能娇生惯养,“ 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于娇生惯养弄坏的,至少是因此而受到了损害”。他主张身体锻炼从幼儿开始,“多呼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不喝酒或烈性饮料,药物要少用或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头部和脚部要保持凉爽,脚要习惯于冷水并常常与冷水保持接触”。洛克认为儿童最好的食物是牛奶、粥、面包、蔬菜和水果。睡眠对于增进儿童健康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应让儿童做到早起早睡,有充足的睡眠。

洛克主张保持正确的父子关系。何谓正确的父子关系,洛克主张,“让他在婴儿时期敬畏你,而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则应当逐渐与他亲近”,因为“儿童缺乏判断能力,因此需要约束管教,相反,成年人拥有理性来指导自己,用专制与严厉来对待他们就很不恰当”,这些说法是否完全正确虽然还值得商榷,但联想到我们今天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放纵溺爱,长大后再声色俱厉却悔之晚矣的事例,其中还是相当有借鉴意义的。洛克认为教育孩子奖惩结合,注重羞耻心和荣誉感的培养。他反对棍棒教育,他认为棍棒只会培养子女的奴隶性。洛克认为合理的奖惩方式应该是从精神上着手,“ 惟一真正合乎德性的约束是因为做错了事受惩罚而感到羞耻”,“人们一旦领略到尊重与耻辱的含义,尊重与耻辱对于他们的心灵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这对那些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动辄以物质对孩子进行奖励的父母应该有一些启发。

(二)道德教育:

从整体的谋篇布局不难看出,洛克在体育德育智育三者中,最为强调的就是德育。洛克认为,道德行为乃是人生最重要、最不可缺的,缺乏道德行为,就无所谓人生幸福可言;因为缺少道德行为的人不可能被人瞧得起,也难以取得事业的成功。洛克认为, 应该在儿童“ 精神最纤弱, 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 月及从理智, 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 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 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 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 他们认为孩子还小, 长大就好了, 这恰恰是最危险的。

洛克认为父母和教师要通过不断练习去培养你希望在孩子身上形成的某种习惯,而不是令儿童时时记住许多规则和教训,因为对于那些规则和教训,他们常常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对于儿童学习,你如果希望儿童应做某事,你就应该令他们反复去做,知道做得渐趋完美。一种动作经多次练习,可以在儿童身上变成习惯。因为某种动作时时应用被强化的缘故,这种习惯就像是一件与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的事,用不着思考,也无需考虑。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中,“ 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办法是:将儿童应该作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跟前”,“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所以,父母和教师必须重视榜样的重大教育作用。作为儿童的直接教育者,父母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儿童的伴侣的影响和作用,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儿童如果常常和一些好伴侣在一起,定会受到好的影响,从而为教师的教育起一种辅助作用。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通过对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对儿童健康教育,德行教育,智力教育提出的的阐述,我想对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但苦于乏术的父母,及学校教育中承担教育重任的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我们应该结合自己孩子本身的个性和心理特点,筛选性地把这些教育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总之,每一位只要与教育有关的人们,都应该仔细拜读洛克的这本饱含哲理且深入浅出的《教育漫话》。

第三篇:《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摘要: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上海人民出版社),从三个方面: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知识和技能教育,来具体阐述绅士教育的方法,给当时人们的儿童教育提出了可贵的指导,如今,他的教育理论对我们的社会依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有些方法依然值得好好借鉴,不过有些方法显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落后性,还有一些方法,依然值得好好商榷、推敲。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相比较,两本书有一些内在的共同之处,但在儿童教育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本文将具体阐述。

关键字:《教育漫话》绅士教育 敬畏

正文:如摘要所述,《教育漫话》全书分为三章: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知识和技能教育,其中每一章又针对很多问题具体地、条分缕析地介绍它们的教育方法。因此,本书被认为是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本奠基之作。书中,作者最重视的是健康教育,因此把它放在第一章,但是全书在品德教育方面花的笔墨却是最多的,由此可知,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在作者的心中并不亚于健康教育,最后一章是知识和技能教育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提倡家庭教育,且非常注重文法教育。因为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资产阶级的绅士,所以也被认为充分表达了经过与贵族的妥协而已分享了一部分政权的资产阶级在教育方面的要求。

一、健康教育 作者认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心智,所以我们首先最应关注的,应该是儿童的健康教育,针对健康教育,作者提出:避免娇生惯养、脚的锻炼与冷水浴、游泳与户外运动、衣着、饮食与用餐、睡眠与卧床、排便、用药这几个方面的具体方法及其益处以及这样做的原因。在这一章里,作者的观点主要是根据经验(特别是一些伟人的经验)提出的,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正因为这样,缺乏科学的论证,有些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推敲和验证。毕竟伟人表现出的特征并不见得与作者猜测的做法有很大的联系,而且时代不同,环境、气候不同,有些东西是模仿不来的。下面具体谈谈作者的方法:

1、值得借鉴的:在这一章中,作者提出饮食要清淡,这一点

现在我们依然在提倡,我想原因在于,油腻的食品容易造成肥胖、“三高”、各种心血管病等现代病;作者还提出要培养早起的习惯,而且父母叫醒孩子时,一开始声音要轻,动作要柔和,让他们渐渐醒来,然后和颜悦色地招呼他们,直到他们完全清醒,这一点,我比较赞同,原因在于,小时候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叫醒我的,而我的父亲则比较严厉,每次都是大声叫醒我,所以醒来的时候心情总不是很好,所以还是比较倾向作者的提法。

2、值得商榷的:在脚的锻炼与冷水浴这一小节中,作者提出用冷水洗脚可以预防鸡眼,但是我查了相关的资料,并没有这样的论述,鸡眼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鞋子不合脚或鞋子过紧,造成摩擦引起的,而用冷水洗脚,最多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培养耐寒性,两者并无明显的关系。此外,在饮

食与用餐这一小节中,作者提出,饮食不宜过饱,甚至提

倡尽量少吃,提倡每天只吃一顿,作者是这样说的“世界上的伟人物都是吃这么一点长大的,而罗马的年轻绅士也

没有因为每天只吃一顿,而感到身体没力气或精神不饱

满”,但是根据我所查的资料,儿童每天所需的能量,1岁以内婴儿,每天110卡/千克,以后每3岁减去10卡,至

15岁时为60卡/千克/日。而这样的能量需求量是很难在一顿饭的时间内得到满足的。所以,儿童是否应该尽量少吃,甚至每天只吃一餐,是值得商榷的。

3、值得怀疑的:作者在排便这一节中说道“大便过频的人,很少有锐利的思想和强壮的身体”,这一点,说很少有强壮的身体,还可以接受,但是说很少有锐利的思想,就缺乏科学根据了,实在值得怀疑。

二、品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这一章中,作者提出“一切德性和价值的伟大原则和基础便在于: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不顾自己的爱好而维持纯粹遵从理性认为是最好的指导,虽然欲望倾向于另一个方向”作者的品德教育德目的,便是使人能很好地控制住欲望,用纯粹理性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可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很难做到的,几乎不可能的。即便如此,作者在这一章中的一些观点,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依然有启示作用的,下面将具体阐述: 作者在第二章论述了:对儿童管教的方法、措施、儿童的管教与惩罚、儿童的自然倾向、棍棒教育的弊端、合理与不合理要求的表现及对策、欲望服从理性等等,一个核心的主线就是:怎样培养儿童对父母的敬畏,以便更好地开展其他的教育。作者是这样表述的“最初借助于恐惧和敬畏,来建立起对子女的权威,但是随着子女的逐渐长大,便要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关于如何建立起这样的权威,使子女产生敬畏,作者首先提出极力反对呵斥和棍棒教育,因为“盛怒的呵斥常常不免混杂一些粗暴、下流的言辞,结果还会产生一个坏处——把骂人的话教给儿童”。而对于棍棒教育,作者认为,其会产生很多不良效果:

1、因为儿童做错事而采用棍棒,儿童就会停止所做的事(为了避免肉体受到惩罚),因为人类的天性倾向于避苦趋乐(避免肉体的的痛苦,趋向快乐),而体罚正好助长了这样的天性。

2、因为孩子不做某一件事而采用棍棒,会使儿童对教育者要他们做的事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如果某人常用某个杯子喝使人恶心的药水,那么一见到那个杯子,就可以令人反胃,哪怕杯子洁净无比,样子美观绝伦,质料名贵厚重,里面的东西也总不能使他感到好吃”。对于这一点,我想我们中国的父母可以好好反思,因为中国的父母为了让子女成才,经常会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如:钢琴、舞蹈、象棋等等,常常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结果造成孩子不但学不好父母要求的课程,反而把原来的兴趣丢了,甚至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3、奴隶式的教育,只能养成奴隶式的脾气,孩子一旦有机会,就会反抗父母,或者在父母放弃棍棒教育后,就会故伎重演。

4、用棍棒教育,你虽然去除了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却换来了一个心神沮丧的家伙。因为长期的体罚,容易造成儿童胆怯、内向、沮丧。

那么,怎么教育儿童,才能让儿童产生敬畏呢?作者在“荣誉感和羞耻心”这一节中提到,儿童对于表扬和称赞是极为敏感的,假如父亲看见子女的行为好就加以赞扬,看见子女的行为不好就表现出生气和冷淡,同时母亲以及儿童周围的人都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那么,要不了多久,就会使儿童感到其中的差异。所以,要树立父母的权威,靠的就是培养儿童的荣誉感和羞耻心,而不能使用棍棒,因为“棍棒只是对溃疡作了暂时的处理,使伤口得到表面的愈合,但并未触及溃疡的病根,只有发乎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得罪人的畏惧心,才能成为真正的约束”。

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绝对反对棍棒教育,有一种过错——顽固或者反抗,应当受到棍棒的惩罚,而且,第一次责打儿童的时候,一定要完全达到目的(使其不再顽固或反抗)才可终止,否则还要逐渐加重,所以书中,作者十分赞成一位母亲打了孩子八次,直到其屈服为止的做法。

所以总结来说,作者的观点是:提倡通过荣誉感和羞耻心来培养儿童的敬畏感,反对呵斥和棍棒教育,但是儿童顽固或反抗时,应该用棍棒教育,并且要使其产生效果才能停止。

三、知识和技能教育 在这一章中,作者提出了很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法,有:如

何诱导儿童学习、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外语学习的意见、教师的合理教学方法及技巧等等。下面具体谈谈:

1、值得借鉴的:不提倡学习希腊文,只要求学习拉丁文和法文,如果学生长大后想继续深入研究、探讨古希腊学问,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学生自己能学习希腊文,如果他没

有那种愿望,那么,让教师指导他学习希腊文,只会白费力气,即便在学者中间,一百个人之中,又有几个人还能记得他们从学校里学到的希腊文呢?这一点,让我想到了

我们的英语,我们现在从初中甚至小学、幼儿园开始,就学习英文,到了大学还要考英语四六级,但是学习英文的所有人中,真正能好好利用英文的人,又有几个人呢,学

了那么多年,后来才发现花去了不少时间,但是学的并不好,更谈不上能利用了。当然,我不否认。一些人能把英文英应用的很好,而且,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懂得

了一门外语也是有利无害的,但是真正能有几个人能好好利用呢,我们学习的只不过是外国人从不学习的语法,背的滚瓜烂熟,但真正站在外国人面前时,却一句话也憋不

出来。所以,对待英文,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作者对待希腊

文的态度——不提倡学习,若想真正利用其来探讨学问的,可以自己学习呢?

2、值得商榷的:作者在这一章中提出,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以免他们更加疑惑,而应该立即把答案告诉他们。这一点与西方一些教育家,提出的探索性教学,带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有些违背,这样的方法还是值得商榷的。

3、值得思考的:学生走神时,教师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立即惩罚,因为这种惩罚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老师的严

厉训斥或鞭挞,会使儿童感到恐惧,随即这种恐惧迅速充

满他的内心,使他再也没有空间来容纳其他的印象(老师的上课内容)。前段时间(特别是上个学期),新闻报道上,不断出现教师不分青红皂白体罚学生,造成重大的伤害甚

至致死事件,如:广东某小学教师,因为学生上课吃口香糖,就把学生嘴巴撕裂事件等等,这样的惩罚不仅使儿童

感到恐惧,没有空间来容纳老师上课的内容,简直造成永

久的心灵阴影,所以这样的教师,真应该好好反思。

结语:看了这本书后,启示颇多,我将它介绍给我的两个亲人,其中一个刚好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她说看了这本书,让她好好反思了她原来持有的教育方法,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我想这也许就是名著的作用吧,希望更多的人来阅读一些教育名著,好好反思我们现行的教育。

第四篇:教育漫话读书报告

洛克《教育漫话》思想简述

摘要: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在其著名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绅士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身体健康、德行、学问三个方面;同时,其观点中另外一个著名的思想是“白板说”,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关键词:绅士教育 德行 白板说 洛克 教育漫话

1.作者生平简介及所处时代背景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为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及政治、教育思想家。1646年入西敏寺学校就读,奠定了研读古典文献的学术基础,六年后转入牛津大学,成为该校希腊文兼哲学教师。当时的牛津仍残存经院哲学的遗风,而他对科学实验及笛卡儿哲学反而较感兴趣。另一方面,洛克广泛涉猎不同领域,他也接触了医学的相关知识。大学毕业时,他担任沙甫兹伯里伯爵的家庭教师和医生,由于同意伯爵的理念,因而在英国革命期间被迫与伯爵逃往国外,1688年回到英国。革命后,洛克担任过贸易、殖民事务臣等职,在英国享有很高的声望。

他所生活的年代,英国发生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正式在英国得到确立。洛克在政治上拥护由大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哲学观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教育思想受蒙田、弥尔顿等人实利主义的影响,反对空疏的学风,要求教育为现实生活服务,系统地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在其发表于1693年的著名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洛克总结了自己从事家庭教育的经验,为英国绅士的培养提供了详细的方案。

2.绅士教育思想简述

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在个人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在《教育漫话》中写道:“我敢说,平常的人之所以有好有坏,之所以或有用或无用,十有八九都是教育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所以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1]他还认为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因此,洛克提出了一系列将儿童训练成“绅士”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2.1健康教育

洛克认为健康的体魄对于一个绅士来说是必备的条件,是个人幸福和事业的基础。《教育漫话》的开篇就谈到了绅士的健康教育问题,他说:“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2] 他反对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主张通过逐渐的训练,养成孩子健康的体魄,使之能够适应各种艰苦的条件和多变的环境,成为将来有用的人才。如要求儿童衣着不要过暖,每天用冷水洗脚,多过露天生活,穿宽松的衣服使身体得到自然的发展,饮食要清淡简单,能够忍受饥饿,不喝烈性饮料,睡硬板床,少用药物,使儿童从小就能忍耐劳苦,具有坚强的意志。

2.2道德教育

在洛克看来,德行是绅士所应具备的品行中占第一位。在《教育漫话》中,洛克用了多半的篇幅讨论绅士的道德教育问题。他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性之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须的品性。”[3]

德行形成的关键在于以理性导引生活,以理智克制欲望:“一切德性和价值的伟大原则和基础在于: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不顾自己的爱好而纯粹遵从理性认为是最好的指导,虽然欲望倾向于另一个方向。”[4]在洛克看来,天赋的道德观念并不存在,只要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和幸福的行为即为善,反之则为恶。但是,人类有一种沉溺于眼前声色之乐的天性,这往往会导致放纵自我,流于贪婪,人欲横行,不思进取,忘记了长远的快乐和幸福,而这是为绅士的品格所不容的。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就必须开始于对儿童的各种欲望的抵制,就必须及早培养儿童的理性精神和自我克制能力。为了达到使欲望服从理智的教育理想,就必须在儿童身上培植那种不“把各种东西据为己有”,不“违反公道”,“乐于赠予别人”和不“曲解事实”,“说话绝对要真实”等美德。良好的德行大致有三层含义,其一为世俗的聪明,即要求一个人在处理人间事务方面精明能干,富于远见,熟悉各种处事手腕,在各种社交场合,擅长交际,会看人说话;其次,要懂得上流社会的礼仪、礼貌,外表上显得彬彬有礼,风度翩翩,文雅大方;其三是性格刚毅、坚强、能吃苦耐劳等品质。

“一个绅士的其次一种美德是良好的教养。”[5]洛克指出,那些违反礼仪要求,言行粗野,对别人无端轻蔑视、揶揄、故意刁难、在辩论中插嘴等等,都是没有礼貌的,都是与“所有社会德行中首屈一指、最为称道的品质极不相容的”[6]。“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处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青睐”[7]。所以,洛克把礼仪看得比学问比知识重要得多,他甚至认为,对于未来的绅士来说,首要的品德就是礼仪,这是决定一个人有无价值的关键所在。

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洛克认为,为了教育儿童,首先应该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性情与特点,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天性与才能;要及早施教,形成儿童的习惯;要使儿童爱好名誉知道羞耻;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奖励不要变为引诱,少用惩罚,惩罚不要养成奴性;恩威并重,既要有父母和导师的威严,又要有慈爱;以榜样和说服教育为主,导师与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儿童与有德行的人交往等。洛克非常注重对儿童习惯的培养,无论是在对其身体健康方面的训练,还是在儿童德行方面的培养问题上,他认为习惯是使得儿童可以遵循一切规律的重要因素。

2.3知识与技能教育

在智育方面,洛克强调培养有学问的人。他要求绅士一方面通过多方面的学习研究获得知识,增长学问,发展智力;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各种技能技巧的课业去获得技能技巧。要让儿童学习阅读、书写、图画、速记、外语、作文、神学、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历史、伦理学、法律、逻辑、修辞、自然哲学等。技能技巧有舞蹈、音乐、击剑、骑马、画图、园艺、细木工、油饰、雕刻、铁铜银工、刻板、琢磨、商业计算、出国旅行等。

在教学方法上,洛克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他看来,儿童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掌握现成的结论要重要的多,而最关键的是要使孩子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提高求知的欲望。他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主要有:

1、不能强迫儿童学习,反对运用斥责和惩罚的方法使儿童学习;

2、主动启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儿童自己去学习;

3、教育儿童由易入难,循序渐进;

4、鼓励并满足儿童的好奇心;

5、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同时洛克还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

2.4洛克与“白板说”

作为唯物主义经验论者,洛克坚决反对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论,对教育在绅士培养中的作用寄予厚望。在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洛克坚决反对封建贵族为维护等级差别而鼓吹的遗传决定论,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的天性就像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涂写和塑造。虽然他也承认有一些凭借着天赋的才力和体质做出伟大事业的人,但他认为这类人为数极少,就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的发展决不是由先天秉赋所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对教育在培育人才,强盛国家中的作用寄予厚望,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洛克没有认识到教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没有认识到教育要受到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具有教育万能论的理论倾向,这显然又是错误的。

3.洛克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发

3.1健康教育的启发

洛克对儿童的种种要求,可能与当今父母的做法不太相同。如他限制儿童的饮食,不准他们吃油腻、激烈的食物,也不能吃得太频繁。但现今的父母,只要是小孩的要求,都会答应。只怕小孩子不吃,哪怕他吃太多;衣着也是,怕小孩伤风感冒,宁可多穿绝不会少穿,而且尽穿新款时髦的衣裤;天气稍热,就让孩子进入空调室内,生怕太阳晒着等等。洛克主张的许多具体做法同现今父母的做法,不能说谁绝对正确谁绝对错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观点也不同。做父母的如果能在思想上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大方向,在行动上把握好适度原则,至于在某顿饭上让孩子多吃点肉还是少吃点肉之类的细节,大可不必太在意。

3.2道德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发

不论日常生活习惯还是道德品行或是智能的养成,任何事都要从儿童小时教起。在阐述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时,洛克认为“教育上应该注意的一件大事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习惯;因此在这件事情上以及在其他所有的事情上,如果你不愿意让它继续下去日益发展,就不能使它成为习惯。”天下做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爱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但我们在爱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孩子还小,他们不会做出什么坏事来。于是对孩子的过失放纵不问,把子女的执拗归因于孩子天真的年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些在有些父母的眼里好像都是小事,但对孩子的不加约束、任其自然,却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不良行为习惯的种子。

3.3知识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发

洛克的知识教育对当今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启发性,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洛克提出了学习的原则:由易入难。比如他建议儿童学习《圣经》时,“但儿童漫不经心的阅读整部《圣经》,我认为对于他们是极不相宜的,在此之前,他们首先应熟悉《圣经》里的最平易、最基本的部分,对自己最宜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事项具备一些基本的概念„”[8]。他认为掌握知识体系是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步,他说:“我主张一个年轻绅士只要了解它们的最基本的体系就够了,用不着长久驻足于那些程式的思索与研究。”[9]

第二,尤其重视实践。与当时文法学校古板的教学方法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谈到修辞学和语言表达的学习时,他说:“这件事正与一切需要实践的工作一样,不是可以根

据预定的简单或复杂的规则而学会的,而应遵循良好的规范,最好是榜样,去训练与运用,直到习惯养成„”[10]。又如,谈到如何培养孩子讲故事能力时,他觉得:“一旦儿童具有讲故事的能力时,也许应不失时宜地令其实践,通常要他们讲述他们知道的故事;„”[11]提到写作时,洛克认为最好的练习写作的方法就是把写书信的任务交给儿童。

第三,倡导英语。当时,文法学校中十分重视希腊语、拉丁语的学习,而不屑于教授英语。洛克没有被社会的大潮淹没,而是十分理性地提出要重视英语的学习。他说:“既然一个英国绅士常用的是英语,所以他主要应培植、应注意去修饰和改进的文体也应是英语。”

[12]后来的历史证明,他的观点是明智的,人们应该学习的是社会实用的语言。

4.结束语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的一个重大贡献,即是提出了一个包容体育、德育、智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洛克对体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当时那种无视身体健康,反对体力锻炼的经院主义教育统治之下,洛克的体育思想无异于石破惊天,令人耳目一新。洛克成为第一个提出了精密的体育理论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在德育方面,洛克强调道德教育要及早实践,对儿童要及早管教,强调以道德教育统领其它各育,强调德育的生活化和道德规范的践履,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和由外在他律向儿童内在自律的转化,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智育方面,洛克重视通过学问和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思惟能力,后来出现的所谓“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明显受到了洛克思想的影响。洛克强调智育的实际效用,反对空疏无用的经院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洛克提出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由易到难,注意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充分表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人的尊重。

洛克的《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各国(特别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我们每一个将来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人仔细研读。

注释:

[1]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3

同上,3,125,25,129,131,133,149,178,179,180,181 [2][3][4][5][6][7][8][9][10][11][12]

第五篇:《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将这本书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三部分来写。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在这一篇中,他提出了几点关于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在“脚的锻炼与冷水浴”中,洛克就有说,从小养尊处优的孩子弄湿手没有任何不适和弄湿脚而得伤风的如此之区别就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有说习惯了冷水浴的人一年四季浸泡在河水中洗浴也不会对健康有害。在“饮食与用餐”中也同样强调人的味觉嗜好美味佳肴全是习惯使然,并劝告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吃面包的习惯和固定用餐时间的习惯。可见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其实习惯不仅是对一个孩子重要,对一个人更是重要。一个长期反复的动作成为一个习惯,进而发展成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习惯并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犹如教育一样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对于还是处于一张白板的状态的孩子们,要他们主动地去养成良好习惯则是难以办到的。所以父母、老师这些教育者们就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正确合适的教育,教育者的意义便在此体现了。而这引导的形式不仅是在儿童面对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建议或是在他们做了错事后尊尊教导,始终要记得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尚“不懂事”的儿童更是需要循循善诱。

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提出了如今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事“父母

应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而儿童是有着极强模仿力的,特别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影响作出与自己父母相似的行为,这也是说明了孩子“白板”一样的特性——可塑性极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作为榜样,是在平常生活中就体现的,而非故作姿态。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教育者,父母更是应该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影响。而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成人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对待一些事也是采取不所谓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很不正确的,要知道正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不小心的一笔就会在他们的白纸上留下显眼的印记,而且这种不把孩子认真对待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要知道“最大的尊重应属于儿童”。再者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这做那,而自己却无一点带头作用,这无疑是在教育孩子何谓说一套做一套。再者,一些成人喜欢用“自己是长辈”这一特权来强迫孩子而给自己树立所谓的权威,而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也指出了这是极为不正确的。同时他也提到,要在子女心目中确立父母的权威,应该是“首先凭借敬畏,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到了他们年龄稍长,就要用爱与友谊去维系”,不管怎么说,“爱”是父母也孩子间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连接。而这句话同时也说明另一件事——教育是有阶段性的。尤其是对于儿童,他们的成长变化很快,在不同时期,对待他们和教育他们的方法也是应有不同的。而作为教育者就应该要了解被教育者,以便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话》这本书带来启示却是无限的,它们都将陪伴我们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求索。

下载《教育漫话》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漫话》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读了《教育漫话》这本书,书中对于教育孩子方面的观点颇有启发性。 在《教育漫话》这本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师:陈 群 前不久,我看了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作者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教育漫......

    《教育漫话》读书体会

    《教育漫话》读书体会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仔细地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觉得颇有意思。这是一本饱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易懂的书,其中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对早期教育的重视......

    《教育漫话》

    攻“心”为上 ——读《教育漫话》之德育篇有感 《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教育漫话

    读后感…………….4830字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2010级思政四班罗琼英 摘要:《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本书主要阐述了洛克对家庭教育的一些心得,反......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与现代教育 张捍东(294790389@qq.com) 《教育漫话》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教育家、教育思想 家约翰·洛克的主要著作。 约翰·洛克(1632--1704)生于英国资......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读后感 ——我心中的德育 李泓宇(长坝乡中心完小)我国乃至世界将孔子的《论语》视为经典教育著作,孔子用简洁凝练的格言警句从思想、道德、行为、政治等多方面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