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琴师》与《美丽人生》影评
《钢琴师》与《美丽人生》
首先选这两部电影作比较,一个鲜明共同主题就是关于二战中犹太人的生存现实。本来选定以音乐为主题的两部片子《海上钢琴师》与《八月迷情》,同样是天才音乐家的比较,但是斟酌之后,又觉得两部片子可比性不高,《海上钢琴师》拿下多个最佳的影片,无论在导演编剧、音乐配乐、还是在演员上都胜于《八月迷情》,其实《海上钢琴师》不知什么时候看过,但当再次重温时,看到主角那么熟悉,终于想到是我看完前3季的《lie to me》的主角蒂姆 罗斯,只是让我感到好奇的是从《海上钢琴师》到《lie to me》,蒂姆 罗斯在演技上的确是更为成熟老练,但为什么在身高上我觉得矮了很多,而且有些微微发福了。不知觉把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我对比的是《钢琴师》与《美丽人生》,同样的两部关于二战犹太人题材影片,却是两种在表现方式极度不同类型的影片。在片名上其实就可以小作比较,尤其在看过两部影片之后,《钢琴师》又名《战地琴人》,如果在看影片之前,光对片名作猜想对比,《战地琴人》与《美丽人生》,是否和我一样预想《战地琴人》是一部慷慨激昂的音乐战争电影,而《美丽人生》是一部充满罗曼蒂克爱情生活为主线的影片。
之所以选择两部二战犹太人战争电影作对比,一个原因也是个人其实比较喜欢历史,喜欢关注一些时事政治,那关于这个主题的电影首当其冲应该是斯皮尔伯格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名单》,并且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对于这位名声赫赫的奇才大导演,以及他的片子和荣誉等等,都太被人熟知,我觉得也没必要我来作介绍和评价,所以我觉得还是选择另外两位传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与罗伯托·贝尼尼。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钢琴师》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可以说我对于这位导演的经历真的是叹为惊止,用“传奇”人生一点不为过,而他的人生经历也充分展现在他的电影风格上,如果让我来形容他,那么用“鬼才”“怪才”我觉得还是非常贴切的,因为他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主要都是黑色恐怖电影,擅长在血腥中探索人性,在悬疑中制造浪漫。具有很强的艺术气质,恐惧感和神秘气息一直笼罩在他的电影中,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而关于这位老导演的人生经历,他本身是犹太人,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二战,二战爆发后,全家被抓入集中营,母亲死于奥斯威辛,父亲侥幸保存了性命,波兰斯基本人则逃出犹太人居住区,在一个波兰农夫的帮助下存活下来。这个童年阴影对波兰斯基日后的人生观与电影生涯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以至于斯皮尔伯格多次邀请他出任《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都被其因“挥之不去的痛苦”而拒绝,所以说如果当时他接受了斯皮尔伯格的邀请,由他和斯皮尔伯格共同制作《辛德勒的名单》,那《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经典的电影的风格也许又有些不一样了,同时可能也不一定会再出这部关于二战犹太人艰难生存的《钢琴师》。从毕业展现对黑色风格的兴趣,到去欧洲拍片发展自己在黑色电影上的才华,接着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同时在美国他又经受了人生了另一个惨痛打击,怀孕的妻子与宾客遭到邪教组织毒手,惨死家中,丧妻之痛使波兰斯基的创作变得更为黑暗,同时事业却越走顶峰。事业顶峰的之时发生了性骚扰女童案,他避走法国,而被美国通缉,虽避免了牢狱之灾,但从此再也没敢去美国,连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时也缺席颁奖典礼,09年在去接受苏黎世电影节为他颁发的导演终生成就奖时被捕,直至去年2010年才真正成为自由人。
以上就是个人对波兰斯基的人生经历的总体概括简介,花那么长篇好几百字的介绍不是无用的为了凑字数,若为凑字数,不必去了解导演那么多人生经历,而做那么多了解是为了说明接下来《钢琴师》这部电影,《钢琴师》让世界重新认识了波兰斯基,也让他重新回到世界电影的颠峰。曾因不敢自揭伤疤而拒绝斯皮尔伯格的邀请拍摄《辛德勒的名单》,而后不再顾及自己童年的阴影,年近古稀的波兰斯基顶着跟风《辛德勒的名单》的压力,拍摄同样涉及屠杀犹太人题材的《钢琴师》,却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同是描写二战时犹太人艰苦求生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拿了美国最高的奥斯卡奖,《钢琴师》拿了欧洲最高的戛纳奖,外加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名声不相上下。为什么?他将自己童年的真实经历倾注其中,改编维拉德斯娄·斯皮尔曼的自传,故事本身也是真实事件,在电影语言上,他放弃了自己一直的构图和对光线的追求,用一种接近半纪录片式手法进行拍摄,深刻展现真实性,使残酷的屠杀史实无需修饰就深入人心;在电影内涵上,前面我作了那么多对他人生经历,拍摄电影风格,所以说简单的说这是位以拍摄惊悚、恐怖、悬疑、暴力、情色、死亡和孤独为拿手的导演,号称“罪恶大师”,而在《钢琴师》中,他少见地注入了对人性的关怀,通过一个钢琴家的“偷生”故事映射他这个亲身受害者童年在农夫帮助下侥幸生存的状态,让人感到如此悲悯。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你是否一样以为和期待令人窒息惊叹的钢琴表演,如海上钢琴师一般,以为主角会如何如何用音乐鼓舞人们奋勇反抗纳粹,期待主角多么不屈不挠,如何玉石俱焚,催人泪下,但这些都没有。这部电影有的只有无可奈何的凄凉,还有战争中点点闪烁的人性光芒,主角是一条线索,一条穿越战争始末的线索,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和平年代,他会有辉煌的一生 而战争乱世,他只能奋力在夹缝中求生存。
影片是从炮弹爆炸打破主人公优美的钢琴旋律开始的。炮声很快临近,震碎了窗户上的玻璃,这里我们看到他是热爱钢琴艺术的,我想他是想把一曲弹完,但炮弹没有允许他弹完,这似乎就是一个残酷的预示。
战争打响,作为犹太人的主角与兄弟姐妹还有自己年迈的父母一起开始了求生道路。从慌忙的收拾行李、争论藏钱方法到贱卖钢琴、给父亲弄工作证,罗曼·波兰斯基使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制造节奏,用一种舒缓的语言来叙述战争对人的影响,他先来一点悲惨的东西,跟着再展示一点恶劣环境中的人性,然后再来点更惨的。比如先讲犹太区传言德国人要把没有工作卡的人送走,男主角就到处替家里人找工作卡,当终于凑齐,但给他卡的人却说“这东西帮不了你们”。接着纳粹军闯进犹太人家里,直接把因为残疾坐在轮椅上未能见了纳粹军起立的居民连人带椅从阳台扔了下去摔死,钢琴家的妈妈失声尖叫,在街上开枪杀死犹太人,开车碾过他们的身体,到这里我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一部饱含激情的音乐剧,而是一部真实、残忍的历史悲剧。
他们全家都被送到火车站,要运走。在那里好几个小情节,我还清楚记得的有两处,一个是不停自责的年轻母亲,为了躲避秘密警察搜捕,闷死了哭泣中的婴儿,还有最让我心酸感动一段,也是我之前提到导演很少会在他其他作品中所注入的东西,对人性的关怀,全家人凑足20波币买了一块糖,父亲用小刀小心的分成6小块,你可以想象一块奶糖分成6份有多大,而这一小块糖,却成了他们一家人最后的聚餐。而在他要上开往灭绝集中营的火车时,还是那个犹太奸警救了他,接下来在劳动集中营中,面对纳粹随意的开枪处死身边的犹太人时,主角真切的表现出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害怕紧张心理,当自己被鞭打,他也惊慌地抱住纳粹军官的腿,在乞求不要杀死他。主人公在友人的帮助下从集中营逃离,又在友人的帮助下开始了流亡生活,他四处躲藏,靠别人的救济和自己在废弃物里找寻的食物维生。作为一个钢琴师,在这逃亡过程中有一个穿插我们可以看到,在安排他住在纳粹秘密警察边上的公寓里有一架钢琴,当我以为在这封闭的的沉闷空间里他会忍不住弹起钢琴而给他带来麻烦时,而导演的安排却是对他的手指空弹钢琴的细节,明明面对钢琴却不能去碰,因为他清楚明白自己的处境,多么清醒的意识以及对生存的渴望,只要隔空佯弹,因为音乐存在脑海之中。他只是静静的从窗户看着反抗侵略的生命被德军镇压,变成满街尸首;他既没有为这些反抗的英雄们给过实质性的帮助,也没有用钢琴曲去鼓励他们英勇战斗,甚至没有为他们的牺牲做祷告,他只是祈祷战争快点过去,送食物饿快点来到
来,尽管他心里有音乐,但那仅仅只是精神上的支持,真正能支持他活下去的还是食物。也许你会给他一个懦夫的定义,但我想说的是那才作为一个普通人真实可信的写照,并且我对勇敢的定义也不一样,我不认为他要在数十万德军占领的波兰以犹太人的身份拿起刀叉奋起抵抗才算勇敢,同时这也不能狭窄定义他为懦夫,那么也不能解释他在被奴役时,利用运粮的职务偷偷运武器,在每个列队回营的夜里,他们趁机把武器扔过墙,这也是他懦弱?墙里的人在最后反抗了,原因很简单,他们反正一死,而主角逃走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有愿意收留他的朋友。他有可以不靠拼死存活,对于生存几率大的,又不违背道德的,为什么不选择呢,能这样在屠刀下生存下来就不能称之为勇敢吗?
我想《钢琴师》在影迷中的影响似乎并不及《海上钢琴师》,但这两部影片我压根儿无法比较。这也是为什么我本来拿《海上钢琴师》与《八月迷情》比较,现在用《钢琴师》与《美丽人生》比较,而没去拿《海上钢琴师》与《钢琴师》作比较,因为两部电影的立意完全不同,《钢琴师》并没有叙述主人公的技艺多么高超,他对音乐的理解也基本没有提及。钢琴在电影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主人公流亡快结束时,他在德国军官的要求下弹的曲子感动了德国军官,很多人可能认为仅是那一曲子救了主人公,认为音乐艺术没有国界种族之分,我想那也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那德国上校也是真实存在的普通人,如果你也注意细节镜头,那么你会发现在他办公桌上有一张他的家庭相片,还有他手上无名指的戒指,说明他也是有家庭有妻儿的人,他也已经认识到战争已没有意义,他也渴望结束战争和妻儿团聚,而在主人公弹奏的那一曲的时,我想主人公也倾注了自己经历的苦难还有对回家的热切盼望,而那位德军上校能够理解感受到这点,因此送给他食物帮助他,所以我想如果斯皮尔曼如果不是钢琴师,他也不会杀他。这里还有一个对白,相当值得琢磨,当德军上校最后一次给斯皮尔曼送食物并告知他,他们要要撤退时,斯皮尔曼:“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上校:“谢谢上帝,不要谢我,他希望我们幸存下来。所以那就是我们所要相信的。”这一个对话又让我想起在片子开头,当他们被迫搬离住所,街头一片混乱,一位犹太人或者波兰人说了一句“我无法再继续信仰上帝了”,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呼应呢。而在结束德军上校说的预示着斯皮尔曼可以活下来。还有一个对话是上校问他战争结束后干嘛和他的名字,主人公告诉他自己叫“斯皮尔曼”,会继续弹在波兰电台弹钢琴,上校说他会去听他的演奏,还说“斯皮尔曼”对钢琴师来说是个好名字,这句我想是他对斯皮尔曼的祝愿吧。
最后斯皮尔曼和德军上校这整的一段故事,我想导演波兰斯基在他其他作品中都没有这样追求人物细腻的美好人性和心理,这无疑是一个他个人的突破,但是深入又发现《钢琴师》又没有完全摆脱波兰斯基的黑色风格,里面到处可见的的冷酷的镜头,也许你不会喜欢这部电影,太压抑却又缺乏压抑的释放点,即便看到德军的撤退,你依然感受不到所谓的胜利,主人公差点因为身上的德军外套差点死在同胞的枪下。甚至直到结尾,波兰斯基也不肯温暖一下,我们看到主人公重新西装笔挺地坐在广播电台里弹琴,然后跟着他的一个朋友去临时战俘营寻找那个最后救他一命的德国军官。这里来了压轴的一笔:他们始终没有找到,直到德国人在五十年代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里后,人们才终于知道他的名字:威姆·豪森菲德上尉。这短短一行字幕,却带出了二战结束后仍然无处不在的冷酷现实:政府高层即使接到报告却不努力寻找,苏军报复性地虐待德国俘虏等等,这就是真实。
钢琴家在影片中像是一把火炬,在帮助他的人手中传递着,他不属于战争,影片即在诠释残酷战争对美好事物的践踏 以及不可磨灭的人性。但在波兰斯基看来,我们这个世界,可能本来就是一个灭绝人性的地方,所谓人性,在他看在可能只是不知何时的灵光一现,所以对于波兰斯基本人,我想他并不信仰上帝。
原谅我对花了大量时间和篇幅对《钢琴师》和波兰斯基作了个人分析,本来还想做对演员的分析,但字数已经超出4000字,那么就省略这部分直接对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
分析了。如果说《钢琴师》是一部悲剧的的话,那么用喜剧的大致形容《美丽人生》也没什么不适合的,因为首先从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讲起,罗伯托·贝尼尼本身就是一位喜剧演员,他的才华尽在喜剧上发挥的淋漓透彻,他的影片在意大利喜剧电影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相比较波兰斯基是一位悲剧大师的话,那么罗伯托·贝尼尼就是一位喜剧大师,他们在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认识上也是不太一样,或者说太不一样,罗伯托·贝尼尼是一位乐天派,而波兰斯基就是忧郁派,这在《钢琴师》与《美丽人生》两部影片上也展现的清晰可见。用中国的古话来区分两人,罗伯托·贝尼尼信仰的可能是孟子“人之初性本善”,而波兰斯基可能更偏向荀子“人之初性本恶”。
对比《钢琴师》这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犹太人战争题材电影,《美丽人生》同属于同类题材电影,但这不是真实故事,唯一可以根据的就是这是贝尼尼父亲在纳粹集中营呆过两年,他便是在他父亲的经历的基础上进行《美丽人生》的创作,所以说这就不同于《钢琴师》的历史真实性,这是贝尼尼编制的一个童话故事,忘了提到一点,就是《美丽人生》这是一部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而女主人公在现实中也是贝尼尼的“公主”。此外,罗伯托·贝尼尼也不是犹太人,尽管他不是犹太人,这故事也没有那么真实,但他在电影里融入了自己的个人记忆及深切的历史悲痛,他的父亲过去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对他影响很深,整部影片充满人性与希望。
之所以用“喜剧”来概括《美丽人生》,也正是这部片子的里处处存在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片子,用“一个王子,一位公主,一个幸福的孩子”的故事应该够了。罗伯托.贝尼尼想通过它编制的这个童话来展示面对死亡的了然心境。对于这么一个片子我想对此更多的是感受,对于影片在一些小细节的分析上我觉得没必要那么较真,毕竟这是一个残酷背景下的童话故事,在片子中所存在各种巧合和喜悦成分都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是对片名《美丽人生》最好诠释。
什么样的人生是美好的?提这样问题的人至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美好人生的,如果连美好人生是否存在也怀疑,那么显然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也就不会再提这样的问题。如果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美好人生,那么它至少还需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善良,并且善良也必会出现在自己的人生中。
《美丽人生》的前半部分欢快而明朗,一切都那么的使人快乐。一位天才而好玩侍者,一位美丽公主般的姑娘,一段让人惊讶的爱情,后来则还有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真是一个太让人羡慕的家庭。但是欢快明朗的世界里也有让人不愉快的插曲。慢慢地,这插曲占据了舞台的中央,从开始男主人公叔叔家遭到“野蛮人”破坏到后来,一匹无辜的马被涂成绿色,写上“犹太”的字样,直至商店门口处处出现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样公然侮辱的丑恶字样。生活的天地越来越野蛮。虽然我们天才的主人公依然保持着幸福的笑容,但是面对这个世界的残暴这能以机巧逃避而无法抗争更无法改变。
到下半部分的时候,主人公一家三口都在集中营。集中营是一个让人颤栗的地方,但是我们的公主毫无畏惧,自愿走向了集中营。让我想到《钢琴师》里同样的场景,人们都不愿挤进那列火车。而这里男主人公依然机巧而智慧地生活着,依然拥有希望,依然拥有笑容。而且我们的孩子则也有梦想,有梦想就有快乐。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字“爱”。爱着她的丈夫与她的孩子的公主,当她的孩子与她的丈夫要离开她的时候,她作为一个非犹太人血统的人完全可以不必这样做,但她毫无迟疑地走向了开往集中营的列车,她要与丈夫与孩子在一起,那怕在那里面明显地有未知的险恶甚至死亡。爱的力量让她连死都不怕,更何况其他的险恶呢。
进入集中营后,主人公圭多不让他的孩子明白集中营的罪恶。本来是不幸被带到
集中营遭受非人的奴役和压迫,作为父亲从不给儿子以危险不幸灾难的感觉,而是一种以快乐兴奋热情乐观的心情给可爱的儿子编造了一个关于游戏的故事,似乎每个换个环节都是父亲特别安排,给儿子一个惊喜,让孩子相信这只是一个游戏,游戏有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如果表现好就会积分,表现不好就会扣分,甚至淘汰比赛资格,积满了1000分,就会赢得一辆真正的坦克。把一切都塑造成一场游戏,圭多是一位天才,虽然纳粹有强大的军队,有罪恶的燃烧炉,但是王子毅然改变了他的生活天地,把罪恶的集中营天地里的一切成功塑造成一场游戏。天真的孩子一直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集中营的罪恶并没有给他带来恐惧。孩子一直享受着应该的童年。他有一个智慧而伟大的父亲,所以他不仅避免了死亡,而且也避免了恐惧。即将被枪毙的路上,为了让孩子更相信这时游戏,他还做出幽默滑稽的动作和孩子传递眼神,随之枪声无情的结束了父亲的生命。结局是游戏成真了,盟军来了,真的来了一辆坦克,小孩兴奋了,因他坚持到了最后,终于赢得游戏胜利,赢得坦克,可以做坦克回家,父亲说的话都实现了。在大道上,发现了妈妈,母子团聚。结局让人喜极而泣,在那么绝望的环境里,身体和精神都遭受非人的折磨,伟大的父亲乐观的心态给孩子编造一个最美的故事,给孩子描述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美丽人生。
爱他,就不能让他恐惧,这是圭多一直追求做的,有恐惧的童年大概不会有真正的快乐。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没有恐惧的环境里快乐地游戏吧。美丽人生就是脱离恐惧的人生。
无论怎样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人生轨道不一样,不管你信上帝还是不信上帝,我们还是需要相信我们需要美丽的人生,而我们自己的美丽人生不是通过别人编织来的,是自己投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得来的,生活中可能存在不尽是美好的东西,更多是痛苦的成分,那么即使是痛苦的成分,我想也可以信仰它。
动画0901韩健君
第二篇:《钢琴师》影评
《钢琴师》影评
建工学院建筑1203刘力慊20120415031
1电影以钢琴师的钢琴声为开头,一声炮响打破了这一片宁静,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战争将他推向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万劫不复的非人的世界。那时的他在电台里偶遇了一个心动的女子,他本想开始他的爱情,可是现实的残忍让他只能低头。身为犹太人的他不被允许使用任何的公共设施,他以为一切都会变好,但现实却是越来越残忍,他们开始被迫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犹太人走向深渊的过程。他们开始每天担惊受怕、挨饿受冻。身边的人被残忍的杀害时,他感叹还好他们一家还在一起,可是他怎么能够知道他们也面临着生离死别,也许他也有想到过吧,可当这一切真的来临的时候他还是无法从容的面对,当他一个人从火车站逃出的时候,他该是怎样的感受,他只能默默的心中祈祷家人一切平安吧。
影片主要渲染了一种压抑的气氛,钢琴师在这种氛围之下艰难求生,他忍受着与家人分别的痛苦躲了起来,可是他也无法摆脱被囚禁的命运。也许是艺术让他习惯了无拘无束,监狱那样压抑的环境让他无法呼吸,于是他逃到了外面,即使在外面要每天躲躲藏藏,但是外面的空气让他可以呼吸。当他看见躲藏点里的钢琴,他内心是多么的想要去触摸他,可是现实让他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弹奏”动人的乐章。在那个时候那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恐惧,害怕自己的动静太大会是自己暴露。看到这里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安妮日记》,在那些个日日夜夜里,安妮是怎么度过这样不见天日的日子。那种只能在夜晚偷偷的欣赏一点月光的日子里,是什么让安妮坚持下来了,是她相信总有一天她能重见天日吗?这样的问题在钢琴师的身上又会得到什么答案呢?是音乐让他在那样压抑恐怖的生活中艰难求生的吗?
他一直颠沛流离、东躲西藏。战争让他无处可藏,后来他躲进了一幢废墟之中的大楼里面。在我看到那片废墟的时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战争让一座原本繁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让原本生活幸福的人们流离失所,战争让人们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我又不禁感叹钢琴师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尽管他已经从一个原本俊朗的钢琴师变成了现在这样狼狈不堪的流浪者,但他还是保持着对艺术的美好向往。真是这样的信念才能让他死里逃生。当镜头从他不小心滑落的罐头推移到一个军官的脚的时候,让我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当时我就觉得为什么他那么艰难的求生可是还是被战争所吞噬。还好现实告诉我们人性并没有泯灭,军官对艺术的喜爱让他选择救了这个钢琴师。可是我还是会疑问难道真的军官仅仅是处于对艺术的喜爱,不想让这么伟大的钢琴师被战争夺取生命吗?还是他本身就厌恶战争,他不想再继续战争了呢?军官桌上的那张全家福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他是厌恶战争的,他是一个喜爱家庭的人,当他引领的战争使无数的人家破人亡的时候,我想他应该会在心中深深的厌恶自己的吧。钢琴师的音乐净化了他的心灵,也许他觉得应该让这样的人继续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去解救人们污浊的心灵,让战争不再上演,让悲剧不再发生,也让他能与家人共享天伦。
战争结束了之后,钢琴师又回到了电台用他的音乐去感化人的心灵,他用音乐表达自己在战争之中的感受,让你听见他的钢琴声时不自觉的被感动。他的钢琴声飘扬的时候让我回想起了影片开头的钢琴声,同样动听的钢琴声,可是又有谁知道再次听见这样的钢琴声是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当我沉浸在战争结束之后的快乐的时候,那个军官的死又一次让我陷入了思考,战争的结束或许又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循环着一样的错误,为什么我们在感受自己痛苦的时候也想想别人的痛苦,为什么我们总是这样的以自己曾经受到过的痛苦去让别人痛苦。回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似乎也是这样的自私,有的时候就是只能想到自己承受了多少的痛苦,并不会想也学别人也是一样的痛苦。我想我应该要反省自己,想想那个阔达的军官,也许我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人生吧:想想那个在战争中坚强的靠着自己意志活下来的钢琴师,我想我也要有一个自己的坚定的信念以及努力的方向,这样也许我的人生会有所改变。
第三篇:钢琴师影评
《钢琴师》影评
在周五的时候,我们选择一部名叫《钢琴家》的电影。在还未正式放映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与《海上钢琴师》同类型的,主要讲述一个钢琴家的钢琴生涯的电影。实则不然。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时间的一个故事。我们的主角瓦拉迪斯罗·席皮尔曼是一名天才的波兰钢琴家。当然,也是一个犹太人。这个名族在二战期间注定是充满悲情色彩的。我们的主角也是。
二战爆发之际,他与他的家庭被赶进了用围墙包裹住的华沙犹太区。随后,他开始了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此期间,他的父母,兄弟,妹妹们相继离他而去。而他自己本人因为生存的毅力下,即使再屈辱他也坚持下来。在经过多个好友的帮助下,他苟延残喘的坚持了下来。但得到的帮助是有限的。他的朋友也为了生活,也离他而去。此时,席皮尔曼已经恶病缠身,脸上毫无血色,苍白的可怕。他却依旧在逃亡中坚持着。后来在一片废墟之中,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一曲钢琴曲。在这苍白,仿佛随时都要死去的样子下,他的手指依然灵活生动。弹奏出来的美妙的钢琴声令军官产生了恻隐之心。他给躲藏在阁楼之中的席皮尔曼食物,支撑他,挨到了俄国军队的到来。
这是整部电影的剧情,简单,没有具体的意识形态。但却无不打动着我们。2个多小时的电影依然给人感觉意犹未尽。在这部电影之中,席皮尔曼并没有十分强烈的斗争精神,他只是随着战争局势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逃亡方式。即使在帮助他的人一个个被捕或者抢杀,即使周围的同胞挺起胸膛与敌人抗争,他都没有萌生太强烈的反抗意识。他始终是以一个个人的身份,不自觉地依仗生存下去的本能,不断地逃着。尽管他一再地声称自己不做这个,不做那个,比如卖钢琴,再比如德军让犹太人佩戴标志,但最终他都不情愿地就范。在整个战争中,席皮尔曼就像是一只飘在水上的浮萍,在命运的安排下随波逐流。他拼命地在这个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危险世界里寻找着安全之所,而且每到一处安全的地方,他总是极力地让自己停留在那里,希望那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不到万不得已不愿离开。然而命运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迫使他不情愿地离开。面对战争,席皮尔曼选择了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逃避,选择了漫无边际、痛苦难熬的等待。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出他的胆小和懦弱,能够看出他面对变化莫测环境时的无助和恐惧。
《钢琴家》的剧本来自波兰犹太钢琴家瓦拉迪斯罗·席皮尔曼的回忆录,该书的力量在于在华沙犹太人区中求生的痛苦与内心的挣扎,正如波兰斯基所说“该片以令人吃惊的客观笔触描述了那段时期的真实情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书中波兰人有好有坏,犹太人有好有坏,德国人也有好有坏……”他希望他拍出来的影片最大可能地接近于事实,而不是那种典型的好莱坞风格电影。《钢琴家》里,曾亲临其境的波兰斯基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倾注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强烈情绪,使得观众对那个时代人们经历的感受得以拔高,超越了同情,达到类似感同身受、真正经历的程度。这部影片弥漫着波兰的民族情结和伤感。乐曲部分都是出自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肖邦的音乐是革命的诗章,然而从他的音乐中我听不到激昂的号角,而是抒情的,忧郁的旋律,是一种隐隐的力量,有一种隐忍的精神。浪漫派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肖邦的钢琴曲的应用在电影里深深烙上了波兰印记,而且肖邦音乐的内涵也完整地融入了整个电影。
《钢琴家》在前半段是舒缓地记录历史,后半段感觉有些荒岛求生的感觉。影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风格是细腻的镜头表现手法,而且在欲望和人性上的处理近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总是时不时的就给人触动的镜头。如果要给我选择一个最让我想哭的一个镜头,那就是席皮尔曼在一个新的住处中发现了一座钢琴。他坐了下来,闭上眼睛,但是他却不能弹起心爱的最爱的钢琴。手指只能悬空隔着空气按动着键盘。在配上背景音乐,是多么触人心弦。
这是我眼中的钢琴师。
第四篇:美丽人生影评
Life is Beautiful is a special and unforgettable comedy.I deem a comedy that can appeal people to see it many times must be a touching one.Another famous India movie 3 Idiots makes me feel that as well.This type of movie mixes audience's laugh with tears.The story happened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Many Jews had tortured life during that period.However, the hero of this story, Guido, performed a beautiful life with miserable and sad fate.At the beginning, he was optimistic to life to realize his dream though pain was all around.To pursue true love, he tried every possible means to make her happy.Later on, Guido and his son was caught in the concentration camps unfortunately.In order to protect his innocent son, Guido told a lie to him and make him believe that they were playing a hard game.The prize for the winner was a real tank.The little boy put up with hunger, loneliness and missing his mother.He at last met again with mother, thinking he had won the game.But Guido left the world forever.To tell the true, I cannot control my tears when watching the movie.Guido spent his whole life to make people he loved happy.He was humorous and never showed his pain.For agreat person like Guido, pain is temporary while the beauty of life is eternal.
第五篇: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心灵》影评
《美丽人生》这部影片是由意大利国宝级导演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黑色喜剧片,在第71界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此片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三项大奖,一举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的黑马。且除了本届奥斯卡金像奖外,该片还获得总共28项国际大奖,在全球好评如潮。
贝尼尼1952年出生在意大利的阿里佐,主要代表作有《一个快乐的传说》、《不法之徒》、等电影,他的电影真实、简练,而且总是热情洋溢、充满笑容。《美丽人生》是他执导的第六部影片,片中他用全新的视角来反映战争的残酷,而观众则在笑声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时被黑暗所笼罩,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美之所在。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单是战争的残酷,更多的是亲情间的欢笑与感动。而他给予我们的也不仅仅是欢乐和泪水。而是人生的真谛,生命的真正意义和积极的人生观。?影片把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分为了两个层次:在和平岁月中的享受人生和在艰难岁月中的乐观对待人生。
第一层:学会享受生活。享受,看似很简单,能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享受人生首先要自信并且具有浪漫气质和幽默感。圭多具备这样的优点,所以他知道怎样享受人生。例如圭多在草垛里接着从天而降的多拉的段落,多拉想烧掉鸽棚里的黄蜂窝却不小心从上面掉了下来,“早上好,我的公主!”幽默简练的一句话,体现出圭多对生
活的热爱与自信。“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鸽子飞翔,仙女从天而降,我要搬到这儿来。”圭多的幽默和自信在字里行间一点一滴的流露出来,可见,自信、幽默、浪漫能使你每一天都保持快乐的心情并充满活力。
其次,要辨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于美好的事物要善于发现它、呵护它;对于丑恶的事物也不能一味地抵触或排斥,应当在清醒地认识它的基础上,用幽默的手段讽刺它,用美好的事物蔑视它,以保持心灵的纯净。例如,抢新娘的那场戏,圭多骑着一匹被涂成绿色,身上写着“犹太种”的马闯进餐厅,拉起多拉坐上马背,两人一起冲出餐厅。圭多并没有像他的叔叔那样十分在意那匹“犹太种”马,而是把他当成一个玩笑,和多拉一起骑着马冲出餐厅更体现了圭多敢于向黑暗的不公正社会做出反抗,并在这种反抗中重拾尊严、体味自由的快乐。天伦之乐是享受人生的最高层次。和自己最心爱的人在一起无疑是上天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
第二层,乐观地对待人生。在和平年代中,在没有遇到挫折的时候,做到乐观对待人生也许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可当灾难降临,原本幸福的一切都即将毁灭的时候做到笑对人生就显得可贵了。圭多做到了,他不但乐观对待人生,还带动家人一起面对灾难,在灾难中寻找快乐。当得知自己要被抓进集中营的时候,圭多并没有感到恐慌和不安,也没有像自己的叔叔那样沮丧和无奈。他告诉约书亚这是为了庆祝约书亚的生日专门安排的一次非常特别的旅行,大家都会非常开心快乐的。有了爸爸的这番话,约书亚安心的睡下了。有了面对灾难的前提,就有了清醒的认识,为以后在灾难中寻找快乐并最终冲破灾难提供了可能性。
最后战争即将结束,德国人仓惶逃窜,但他们还要杀光集中营里所有的人。圭多扮成女人闯进女子牢房寻找多拉,不幸被德军发现。当几个德国兵押着圭多准备枪毙他的时候,躲在小铁箱子里的小约书亚看到了爸爸。圭多早就告诉了约书亚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出来,必须等到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不然就会全失分。圭多向儿子眨了眨眼睛,仿佛告诉儿子游戏就快要结束了,大奖一定属于我们。是的,游戏结束了,父亲死去了,德国人撤退了,白昼来临黑暗消逝。小约书亚从铁箱子里爬了出来,一辆真正的美军坦克出现在他眼前。约书亚高兴地投进妈妈的怀抱举起双手说:“我们赢了!”圭多的举动把乐观对待人生推向了极致,也将整部影片推向了最高潮。
圭多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死去了,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刻他还是依旧的幸福和快乐。因为他知道游戏终将结束,光明即将来临。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来说,也很少有能做到如此的乐观对待人生。我们往往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放弃希望,因为一些小小的矛盾而放弃整个家庭。圭多之所以快乐、幸福。是因为他相信快乐和幸福,是因为他热爱生活。在热爱生活的前提下,学会在和平中享受生活,珍惜生活的每一秒钟;学会乐观对待人生,特别是在灾难降临的时候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真正感受到人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