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某镇法治政府建设课题思路
某某镇法治政府建设课题思路
目的:
将法治在某某镇各项工作中得到体现,并充分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增强依法治镇效果。参 观 点:
将某某镇某某社区安置点“某某某某”打造成某某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的参观点。
项目建设:
1、某某某某以廉政和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文化家园氛围营造;
2、以《某某之窗》为载体,整合148法律服务专线、信访渠道、书记QQ、书记信箱等渠道,打造法治互动平台建设,并将软硬件建设在“某某某某”小区体现。
3、整合驻镇、驻村律师资源,成立某某镇依法治镇专家服务团队,服务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各村社区村民议事会依法开展工作。
4、创新某某律师参与信访问题疏导、分流和解决机制,依法解决社会及民间矛盾纠纷。
第一步:法治政府建设体现在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在某某某某小区融入法治元素,将法治互动平台建设融入小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较强交流,督促政府依法开展各
项工作。
第二步:法治政府建设体现在前端政策决策制定:成立律师专家服务团队,规范机制,凡是镇村重大决策全部实现征求法律意见和建议,并长久坚持。
第三步:法治政府建设体现在群众诉求的解决。首先是继续夯实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受理窗口建设,其次是制定律师参与矛盾纠纷处理的引导分流机制、咨询解释机制、代理诉讼机制、参与调处机制、建议意见机制等,最后是落实认真按照各项机制组织实施。
实施安排:
1、3月底前完成各项基础准备、和方案制定工作;
2、4月底落实某某某某法制文化植入工作;
3、4月底完成律师整合,完善各项制度,并开始实际运转。4、2前开始《某某之窗》政策法规互动栏目登载工作。效果体现:
1、某某某某可参观的小区文化建设,包括《某某之窗》的自行取阅、公布148电话、书记信箱、书记QQ、信访途径等内容。
2、成立律师服务专家团队。
3、各项制度机制的制定。
4、重大决策和议事的依法开展、成果展示;
5、矛盾纠纷引导分流、诉讼代理、调解成果等成果展示。
第二篇:建设法治政府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意见》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怎样理解《意见》的总体思路?
答:一是以加大《纲要》的贯彻力度为主线,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依法行政的重点任务。根据《纲要》确定的推进依法行政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针对当前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规定了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7个方面的任务。
二是围绕上述7个方面任务的落实规定具体措施,增强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对建设法治政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特别是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意见》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还分别就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问:当前,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有的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法治观念比较淡薄,“权大于法”的观念仍然比较严重。《意见》在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意见》规定:①要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使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②同时,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还存在立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够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意见》在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基础。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意见》规定:①政府立法要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②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行政法规草案和规章草案都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③加强对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坚持立“新法”与改“旧法”并重。④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把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
问:当前,一些行政机关违法决策、随意决策、拍脑袋决策问题仍然存在。《意见》在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为了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减少决策风险,《意见》规定:①要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②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③严格决策责任追究,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问: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乱执法、粗暴执法、执法谋利等问题时有发生。《意见》在规范行政执法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经常、与人民群众权益最直接相关的管理活动。针对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规定: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危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加强程序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改进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评议考核,要把评议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奖励惩处、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问: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意见》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方面有哪些新要求?
答:推进政务公开,是规范权力运行、方便群众监督、有效防治腐败、提供高效便民服务的有效措施。为此,《意见》规定:①要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②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要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③深入推进办事公开,创新政务公开方式。
问:孳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还不到位。《意见》在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防止权力滥用,预防和制止腐败的关键。为此,《意见》规定:①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高度重视舆论监督。②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③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④严格行政问责,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问:实践中,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意见》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答: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行政机关负有重要责任。为此,《意见》规定:要建立由地方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完善行政调解制度,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活动,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
问:《意见》在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意见》规定:①要建立由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②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指导、监督检查和舆论宣传。③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④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使其规格、编制与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
第三篇:政府信息化建设思路
政府信息化建设思路
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这一条线展开的,总共经历了“起步阶段(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为标志)、推进阶段(以金桥、金卡、金关工程为标志)、发展阶段(以政府上网工程为标志)、高速发展阶段(以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工程为标志)”四个过程,目前正处于以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工程为核心建设内容的高速发展阶段。
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目的和原则是建设一个“以公众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和以市场为基础”的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来进行的政务活动、能够为大众提供更为快捷优质服务、使其运行变得更为合理和高效的虚拟电子政府。其系统建设完成后应能具体的体现出5E价值:
1、交流更通畅(Easy communication)
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扩展了交流渠道,加强了交流工具,消除了时空限制,增加了通信带宽,使相互间的信息交换以至于思想交流更加容易与流畅。
2、行政更高效(Efficient corporation)
电子政务的建设必将促进政府的管理和流程的改革,使政府的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业务流程更加优化,进而大大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能和效率,成为高效运行的政府
3、成本更节省(Effective cost-down)
对于政府而言,实行电子政务需要一定的投资,但是通过政府业务流程重组和电子化行政手段(降低人员和时间成本)可以减少费用。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必将为节省政府开支提供途径。对于社会来讲,一体化的虚拟政府管理可以为社会公众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4、协作更延伸(Extensible cooperation)
电子政务及其网络的建设实现以网络为纽带、打破目前中国各地政府之间条块分割的局面、打破时空界限的政府部门内部及政府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的壁垒,从而使信息的高度共享、应用操作统一协调、行政管理一致协同。同时,也延伸了政府管理与公众需求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协调,实现快速反应、快速服务。
5、用户更满意(Enjoyable customer)
上述的各种作用最终都可归结为使得不管是政府部门内部用户,还是面向大众服务的外部用户,不管是决策性领导用户,还是办事员操作用户都可以得到丰富的信息资料及其服务;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使得电子政务系统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按需要、按兴趣获得所需的各种优质服务。
通过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借鉴全球各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政府信息化的建设应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其基本建设思路是“以公众为取向”,从易到难、从独立到联合、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一般都经过“基础阶段、强化阶段、互动阶段、全面整合或无缝衔接阶段”这几个环节。
总体框架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是金蝶软件基于自主产权的BOS开发平台和GMiS(Govern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产品构架构建的面向政府财政及公共部门集中管理应用的解决方案。方案立足于财政财务业务的全面整合互通、信息的完整和集中、管理和监控的强化以及决策的辅助支持增强;实现政府及部门收、支、核算、决算信息的完整汇总聚合,消除业务应用的空间和独立系统阻隔;提高业务实时应用和汇总效率,实现管理和监控的双向互动,从而高度提升政府财政及部门财务集中管理和纵横监控能力,高度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业务架构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服务于政府行政效能提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战略目标是:“以政府资金收入、支出、管理为核心,渗透到政府行政管理各个领域的每一个行政行为,以面向服务的管理系统架构和系统实现方法来实现政府管理信息的全面共享、业务协同的互操作、责任的严格分明、控制的统一有序,建立起政府以资源管理为核心的分配、管理、协同、控制、考核、决策为一体的政府行政管理的大统一的信息支撑平台。”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是基于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领先、并通过国际认证的BOS及中间件产品,系统化采用SOA理念和构架,以政府资源管理为基础来构建满足政府全面应用的管理支撑信息平台。
一方面,构建面向政府及财政的管理全部政府资金、归集政府全部财务信息的“平台化”、“高适应度”产品体系,全面支撑财政业务的整体实现和政府所有资金的管理,实现“金财工程”的建设目标;
另一方面,构建面向政府所有部门的财务资源集中管理产品体系,同时关注部门财务与财政业务的互联互通应用;构建面向政府部门的从业务计划、财务预算、执行、核算、资产管理到绩效评价的集成化平台;把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电子政务工程与“金财工程”紧密关联起来,达成政府资源管理、业务协同、绩效考核的管理目标;
第三方面,实现政府机构跨部门互操作应用,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执行力和效率,帮助用户实现业务组织间的信息集成,进一步提高政府预测分析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和即时性为政府快速、准确决策提供支持、为政府政务信息全面公开提供支持。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金蝶软件完全能够推动政府应用从事务型向资源型、服务型应用转变;推动政府应用从分散应用向平台化整体协同转变;推动政府应用向数据标准化、业务规范化转变。
应用领域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是面向整个政府各个部门,涵盖政府财政、财务各种业务应用。是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工具服务于政府部门,以使政府各部门更快捷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服务、不断提高完善服务型政府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下的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和打好基础。
应用模式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是一个面向政府所有部门,适应于政府各种财政、财务业务的完整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根据政府财政、财务用户的应用主体、应用方向和应用重点的不同,系统的划分出针对各种不同用户、不同业务方向、不同应用主体的应用模式。用户可以根据的自己的实际业务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应用模式或者各种不同应用的组合,通过各种不同应用之间的组合,从而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做完全适合自己、满足自己实际业务需要和以后发展的应用模式。下面列举了“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中几种常用的业务应用模式。
政府解决方案业务价值
全面的综合财政、财务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综合政府财政与部门的财政、财务业务处理,能全面实现财政、财务各种业务操作,管理全部的财政性资金,全面综合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建立了财政、财务业务共同遵循的主信息流处理机制与业务协同机制,构造了政府业务管理闭环(预算―执行―财务―分析)的基础体系。建立全面处理所有财政业务的财政综合业务处理大平台
建立了一个管理全部财政性资金、处理全部财政业务,覆盖所有财政收支业务处理,从预算编审业务开始到决策分析、预警监督结束,系统功能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工资统发、公务卡、固定资产管理、总预算会计、财税库横向联网等的财政综合业务处理一体化大平台。建立全面预算财务集中管理的新模式
建立财务管理新模式-多维一体的全面预算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实现部门全面业务工作协同一体化、预算支付核算三位一体化、财务集中管理数据业务垂直监控分析一体等多维一体化应用。实时、动态地反映财务状况,强化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预算、控制职能,形成以资金预算和使用为主线,以预算执行和控制为重点,以核算和监督为依托,以指标分析为评价依据的财务管理体系;改变“事后核算、事后找原因”的做法,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科学、规范管理,支持主管部门的财务管理和监管工作的开展。全过程业务处理高度集成、高度人性化
实现跨单位、多级别的业务审批处理,进行灵活强大的工作流管理;实现部门内部单位之间固定资产调拨、往来抵消等协同业务处理;系统彻底改变传统财政、财务工作模式,与上下业务无缝衔接、能形成从“预算―支付―核算―决算―分析―预算”完整的业务链条,提供自动推进式管理,突出应用人性化,提高协同业务处理效率。实时查询和监控
政府财政及部门的主管部门可以实时的查询与监控下级单位的财政及财务状况,并可以联查到下级单位的各种明细数据,进一步可以跟踪查询到每个业务的原始凭证和业务单据;同时主管部门可按照月度、季度和等情况可以详细监控分析实际业务的发生,实现主管部门对各级下属单位的全面穿透查询和实时监控。
政府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金蝶多年以来一直以“帮助顾客成功”作为使命,希望能够产生让用户满意的顾客使用价值,帮助用户推动用户业务的发展和运行,成为用户忠实的伙伴,使用户信赖金蝶、信赖金蝶软件。适应政府财政、部门财务管理改革要求
构建了政府财政变革为源头的政府财政、财务运行新体系,适应了政府财政改革引起的政府部门财务管理的新变化,提供了最新技术手段条件下管理方式创新的新途径,极大地了提高财务管控效率和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可持续发展
政府的各项改革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进程,面对政府及部门管理的GMiS框架,为用户提供基于全局考虑的业务应用,系统可随着业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不断扩展,保障用户系统的长远性、适应性及高度的协同能力,以构建资源型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满足用户不同管理范畴和管理层次的需求。随需应变
政府部门的业务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深入应用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所有政府用户无不在系统应用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流程,而管理流程在优化的过程中又对信息系统不断提出新要求,呈现出业务要改革、系统需更新的循环局面。为了应对政府客户这种客观存在的应用需求,金蝶GMiS实现了随需应变的业务和技术构架,更贴近用户自身的业务,以业务管理为核心、业务产能为价值,使用户方便应用,并获得丰富的业务处理结果。资源型构建从数据层次获取价值
政府部门拥有巨大的社会资源运用权力,以往的管理体系由于信息反映的灵敏性很差,只能以各种控制规则来保证各种资源运用权力至上而下的贯彻,自然也就无法把效率摆在最主要的位置来考虑,现在技术手段使信息灵敏不再是管理的短板,规则的硬度自然降低、效率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按有关国际组织的说法政府财务实行集中管理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5个百分点,这对于政府/政府部门来说都会是一个不小的数额。为了满足政府管理把信息作为一种手段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控效果的新要求,GMiS以信息及数据的综合应用、分析、挖掘为目标,构建起资源型政府及部门应用,使数据结果本身对用户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第四篇:大渡口区法治政府建设
大渡口区法治政府建设 实施方案(2017—2020年)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中发〔2015〕36号)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渝委发〔2016〕27号),认真落实区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如期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决策部署,为初步建成“新兴产业之区、品质生活之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总体目标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三)基本原则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区和以德治区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结合。
(四)衡量标准
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职责依法全面履行。
措施:
1.严格落实中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部署。全面清理— 2 — 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的范围,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根据市级职业资格目录,严格实行清单管理。围绕“新区品城”建设目标,全面落实简政放权改革举措,做好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证照进行清理规范,减轻企业负担,方便群众办事。贯彻落实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管理相关规定,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目录化、编码化、数字化管理。加强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办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加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应用,提高行政效能,激发社会活力。做好固定资产投资服务监管平台的应用,实施在线监测并向社会公开,实现区和市的纵向贯通。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切断行政机关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推进中介服务行业公平竞争。健全行政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严禁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增加许可条件以及变相进行许可审批的行为。定期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2.大力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在全面梳理、清理调整、审核确认、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将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以权力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逐一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责任方式。全面完成区级部门、— 3 — 镇街和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清理、规范和公布工作,建成区、镇街两级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体系。建立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动态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加强对清单运用的监督和考核。根据国务院、市政府决策部署,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严格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对没有执行依据的,一律取消,切实减轻企业和公民负担。
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贯彻落实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机制、程序、责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注重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运用,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奖优、治庸、罚劣作用。规范区、镇街两级事权,强化镇街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职能职责。
4.落实宏观调控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发展规划、投资管理、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规、政策和市级配套制度,全面落实相关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完善核准备案管理机制,贯彻落实我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清单,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认真执行《重庆市定价目录》,完善— 4 — 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政府定价公开透明。
5.加强市场监管。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求,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破除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加快工商登记后置审批改革,深入推进“先照后证”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便利化,全面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全面执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市场行为负面清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切实防控市场风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透明、规范、高效的投资项目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实行综合监管,推广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能,探索“智能”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执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按照全国、全市统一部署,落实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强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应用,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一张网”建设,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认真落实外资管理制度,优化对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促进企业在“双向开放”中实现共赢。
6.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坚持系统治理、— 5 — 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有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培育、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完善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健全机构联系志愿者制度和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社群健康发展,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制止、打击和管控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运用,有效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追责。完善风险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风险数据库,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完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全面推进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技术监督为支撑、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食品药品安全管控体系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和评价问责制度。推进社会自治,发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严格执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落实社会组织综— 6 — 合监管体系。
7.优化公共服务。全面落实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责,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职能,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法定化。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和规范引导约束机制,合理确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内容和标准,形成与“新区品城”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统筹规划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监管。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8.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入贯彻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制度。围绕“环保五大行动”,强化属地监管,加强环保领域行政司法衔接,进一步加大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目标: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使政府管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 7 — 措施: 9.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管理,落实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实行制定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统一报备格式的“四统一”制度。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依托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将全区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区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库进行动态管理,并链接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库,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进行备案审查并公布,未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健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建议审查制度,加大备案审查力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实现区级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库管理。
10.落实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坚持定期清理和专项清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每两年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法律法规或上位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完成有关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实行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根据规范性文件立改废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 8 — 目标: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决策质量显著提高,决策效率切实保证,违法决策、不当决策、拖延决策明显减少并得到及时纠正,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幅提升。
措施:
11.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根据《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律责任,规范决策流程,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
12.增强公众参与实效。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广泛听取意见,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并注重听取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加强区政府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应当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推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
13.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建立完善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选择论证专家要注重专业性、代表性、均衡性,支持其独立开展工作,逐步实行专家信息和论证意见公开。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
— 9 — 家库,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分级备案目录制度和第三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推介目录制度。
14.加强合法性审查。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强化政府法制机构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刚性约束,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区政府和各部门、各镇街、区属国有公司及有关单位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法律顾问队伍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完善法律顾问管理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15.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部门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由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16.严格决策责任追究。决策机关应当跟踪决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和实施后第三方评估机制。健全并严格实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对应予追究责任的行政首长、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不因其调离、— 10 — 辞职、退休等职务变动情形而免于追究。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目标: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实施,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制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行政违法或不当行为明显减少,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措施: 17.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积极承接市级部门依法下放的执法职权,依法规范和限定镇街受委托的执法职权,把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出来的人员编制重点用于充实执法力量。完善区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探索推进镇街综合执法改革,健全基层执法体系。按照全市统一部署,重点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农林水利、城乡建设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积极稳妥开展跨部门综合执法。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继续完善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切实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严格执行行政强制执行机制,提高行政强制执行效率。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
— 11 — 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联席会议相关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平台的应用。
18.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充分利用执法办案信息系统、现场执法记录设备、视频监控设施等技术手段,实行执法现场同步录音录像取证,实现执法行为全过程实时记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规定,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将执法程序、适用范围、措施手段面向社会公布。严格执行调查取证、告知、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罚没收入管理等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权限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执法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建立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19.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推进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建设,用好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强化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探索研究非强制性执法手段的具体内容、方式及工作程序。开展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充分发挥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的作用。
20.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开展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探索行政执法监督员和监督建议书制度。运用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 12 — 开展投诉举报、情况通报,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惩治执法腐败现象。加强执法监督,区政府法制机构每年同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对相关部门、单位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专项检查。
21.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对全区各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严格清理,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依托执法人员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落实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和考试制度,实行执法人员培训考试规范化、制度化。健全纪律约束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培训,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各执法单位要推行行政执法人员平时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明确其适用岗位、身份性质、职责权限、权利义务、聘用条件和程序等。
22.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加强行政执法正面引导,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的氛围。对妨碍行政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责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公正行使职权,不得让行政执法人员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情。行政机关履行执
— 13 — 法和监督职责所需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保证经费足额拨付。改善执法条件,合理安排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严禁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目标: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基本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各方面监督形成合力,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责任人依法依纪受到严肃追究。
措施:
23.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完善各方面监督制度,确保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起草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应有效落实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等要求,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格落实行政程序制度。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的示范作用,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的建设。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严格执行公务员诚信管理办法,将诚信记录作为干部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 14 — 24.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在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下,区政府及各部门、各镇街党组(党委、党工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级政府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认真执行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询问和质询制度,报备规范性文件制度。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向政协定期通报有关情况,明确通报的主体、内容和方式,切实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便利、创造条件。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修订完善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加强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监督,定期通报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情况,将出庭应诉情况纳入依法行政目标考核。建立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机制,按照规定及时办理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规范行政执法的相关制度规范。检察机关对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配合。
25.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改进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
— 15 — 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确保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实施五年轮审规划,有效整合审计项目计划,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事项的审计力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加强对审计监督中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
26.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贯彻落实与行政违法投诉举报管理和监督检查有关的制度要求,畅通行政违法投诉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监督作用,加强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互动,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监督,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推动网络监督规范化、法治化。
27.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规定,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标准、方式、程序。落实重大项目批准公开制度,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和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信息发布等制度,充分利用微博、— 16 — 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即时传递政务信息,切实做好对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互联网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政务公开信息化、集中化水平。加强政府网站集约化、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全区统一的政府网站技术平台,整合政府网站资源,加强与便民服务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逐步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28.完善纠错问责机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规定,进一步明确问责范围、问责程序,加大问责力度,强化责任倒查和“一案双查”,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或者出现系统性腐败案件的部门和单位,既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目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公正、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全面形成,行政机关在预防、解决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通过法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的比率大幅提升。
措施:
29.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和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建立常规监测、风险分析、预防措施和分级处理制度,— 17 — 及时收集分析热点、敏感、复杂矛盾纠纷信息。加强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警监测,建立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综合性、专业性相结合的信息采集网。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群体性事件处置演练,强化依法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机制和能力。依法加强对影响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重点问题的治理。加大普法力度,强化依法维权的法治宣传,完善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途径,贯彻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
30.加强行政复议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行政复议委员会职能作用。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强化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充实配备行政复议人员,落实办案场所和有关装备保障,行政复议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规范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制作,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探索行政复议决定公开制度,提高专业性、增加透明度,进一步树立复议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1.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复议试点。认真落实《大渡口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相对集中行政复议试点工作。进一步用好公开听证审理方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规范执法行为重要作用。区政府法制机构要针对复议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对基层执法单位的业务指导,— 18 — 促进一线执法规范化水平整体提升。
32.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严格执行行政调解制度,建立由区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进一步明确行政调解范围,完善行政调解机制,规范行政调解程序。严格执行行政裁决制度,明确行政裁决的适用范围、裁决程序和救济途径,强化行政机关解决同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功能。有关行政机关要依法开展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仲裁解决经济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33.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实现村(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推进企事业单位、镇街、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鼓励通过先行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重点协调解决消费者权益、劳动关系、医患关系、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促进当事人平等协商、公平公正解决矛盾纠纷。严格执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整合调解资源,实现功能互补和程序衔接有机统一,形成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34.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程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常态化开展“违法上访、非法维权”治理,维护信访秩序。优化传统信访途径,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加强信访信息化建设,推行“阳
— 19 — 光信访”,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目标: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措施:
35.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把严守党纪、恪守国法的干部用起来。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强化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督促整改,问题严重或违法违纪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36.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坚持把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长效机制。完善学法制度,区政府每年至少举办一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区政府领导— 20 — 班子每年应当举办两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有序组织领导干部就近旁听行政诉讼案件的法庭审判。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轮训制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要把宪法法律法规列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每年法律知识培训不少于24学时;新法律法规规章施行前,行政执法人员接受实施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不少于3学时。将法治教育纳入全区“十三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纲要,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中法律知识培训不少于4学时。
37.完善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能力考查测试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严格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开展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考试的意见》和《重庆市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实施办法》,将考试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促进政府及其部门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职责。落实公务员晋升依法行政考核制度。
38.注重通过法治实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牢记职权法定,切实保护人民权益。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避免埋钉子、留尾巴,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注重发挥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的咨询论证、审核把关作用。落实党政机关和各行业各单位
— 21 — 普法责任,构建“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格局,制定实施以案释法工作规范,明确行政执法部门以案释法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典型案例发布、以案释法宣讲等制度,使执法人员在执法普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区政府及各部门、各镇街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督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9.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消除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区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强化区委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专项小组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责。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定期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区政府及各部门、各镇街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每年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发挥牵引和突破作用,带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优化区政府法制机构设立模式,充实和加强区政府法制机构力量。各部门、各镇街要明确专门的内设机构负责法制工作,— 22 — 逐步配备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专职法制工作人员,切实使政府法制机构的规格、编制、人员素质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加强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培训,加大政府法制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建设高素质的政府法制工作队伍。
40.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对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本地区本部门一年内发生多起重大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区政府每年第一季度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上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政府部门每年第一季度要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41.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区委、区政府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各部门、各镇街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区政府及各部门、各镇街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要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结合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要及时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
42.加强理论研究、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强化政学研合作,— 23 — 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支持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针对我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经验。定期通报和曝光违法行政典型案例,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大力开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区各部门、各镇街及有关单位要抓好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明确工作重点和实施进度,建立任务清单和推进台账,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措施及时丰富和发展各项任务措施,扎实有序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应当按照任务措施分工表确定的时间完成,原则上所有目标任务务必在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有条件提前完成的目标任务尽量提前完成。区级各部门、各镇街和有关单位要根据相应职责承担并履行好本实施方案确定的相关任务,并做好统筹协调和工作对接,及时沟通协商,形成工作合力。作为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的各部门、各镇街和有关单位要建立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报告制度,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24 — 区政府法制机构要牵头履行好督促检查的重要职责。
第五篇:法治型政府建设
题目:建立法治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2010
姓名文江
学号20100402032
任课老师王树梅
建立法治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摘 要:和谐社会”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谐理念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法治型政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基础。然而,面对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对转型期行政权力过大、权力失衡、监督乏力等问题,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呢?怎样才能实现和谐的法制社会呢?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话题。
关键词:政府;依法治国;政府体制改革;权力制约。
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中华民族跨入21 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如果没有法制、没有法律的调整和支撑,社会公平正义就不可能实现,社会有秩序的运行就没有保障,实现社会和谐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目前政府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我国建设法治政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工作中权限不清,责任不明;政府机关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不规范;政府工作人员中官本位意识仍然存在,政府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政府执法中,深层次的保护人权、发扬民主的要求没有满足;政府工作中立法、执法、监督的体系还不完备,法治工作效能发挥有限;政府工作中廉政方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等等现状。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千千万万个“奉法者”的不懈努力,努力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制社会,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国家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当前的大事,也是我们走向法制社会的必经之路。为做到依法行政,建立法治型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合法性、程序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一> 树立法制观念。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会形同虚设”。维护法律权威,是推进依法行政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潘恩说:“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二> 树立权力制约观念。只有使权利得到制约,才能推进依法行政。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法国大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思想家阿克顿勋爵也指出:“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所以正如学者哈托格所说:“大多数形式的法制概念被说成是导致一种受限制的政府形象。一个政府只有在它认识到有些事情是它不能做的时候才是合法的政府。”所以,方政府放下架子、增进共识、服务于民的姿态,这意味着“责任政府”的宏伟目标已经深入行政系统末端。
<三>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政府立法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一种完善的行政法律体系是以完备的行政立法为前提条件,有了法,行政机关才能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
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立法的良性化;
2、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必须坚持民主立法,不断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
<四>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行政执法是各级行政机关经常性的管理活动,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是法律得以实施的关键。从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2、要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 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3、要加快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
<五>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执政为民,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对权力行使的有力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只有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才不会懈怠,政府工作人员才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
1、健全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2、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要加强政府专门监督;
4、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
二、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在于机制问题
什么是机制? 机制是关于事物发生、发展的机理,是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和方式,是促进其发生、发展的原动力。三十年前,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并从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机制系统庞大,关系复杂,需要研究和完善的机制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具有关键作用的“三大机制”,即建设法治政府的动力长效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三大核心机制。一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动力长效机制。我们经常说,依法行政取得成绩的原因在于领导重视,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在领导。这说明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机制是“首长”推动型。调查中普遍反映,现在依法行政的氛围不如《纲要》出台那个阶段。一方面我们十分重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另一方面,我们很多方面的工作没有形成合力,没有成为一以贯之的主线,抵消了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果,甚至又影响了法治建设的进程。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让这些问题长期存在,成为“问题”的“问题”。依法行政要破除首长推动型的机制,矫正行政首长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方式,需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转化机制。必须建立机制推动型为主的建设法治政府新体制,弱化以个人的“看法和注意力”起决定作用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动力问题,确保其可持续健康发展,使这种动力具有原生性和内生性,形成保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本的、有效的和长久的机制。通过强化机 制的作用使政府法治建设回归到“法治”的应有之义上。
二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过程的监督保障机制。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既是建设法治政府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上述动力机制、长效机制先天不足的有效弥补。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现行规定中,有的规定比较超前,有的规定难以兑现,有的规定还不完善。由于缺乏必
要的监督,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在执行过程中还是粗放式的,不论在一个部门还是在一个地区都显现出与落实《纲要》的要求有较大差异性和发展的明显不平衡性。因而总是把依法行政当作软指标,在工作目标考核中把依法行政的情况纳入干部考评、升迁等管理的内容,与个人利益建立相关的联系机制。如何整合力量,加强监督,需要很好地研究。
三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评价机制。当前,改革与发展又进入到了一个重要时期和关键时期。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 们决不能再走就经济抓经济的老路,必须高度重视法治的作用,发挥法治的力量,用法治来保障改革发展的成果不会得而复失,用法治的来创造和实现更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发挥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作用,是先进、成熟的社会管理理念。法治先行,必然步步先行;法治天下,必然昌盛久安。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法治工作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新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做好常规性和面上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法治政府标准的实施。制定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标准已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社会管理创新规划。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目前形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标准草案和评价方案。一旦审定后下发实施,各级政府将认真承担起牵头单位职责,组织做好宣传、指导和评价等工作,努力推进法治政府标准的贯彻实施。
<二>着力抓好立法方式的改进。更加注重主导协调,把立项论证、草案起草审核等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扎实。更加注重立法实效,着眼于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上位法 的具体实施性问题,有几条规定几条,防止和克服“大而全”、“小而全”以及大量搬抄上位法规定的现象。更加注重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切实改进立法调研,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选择一些项目,探索网上与登报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探索建立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
<三>着力抓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推进。在开展规范行政许可裁量权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在面上推开。认真总结一些地方和单位开展说理式行政执 法、行政指导工作的经验,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指导性意见,积极予以推进。开展行政执法结果公开试点,研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以结果公开促执法规范。组织开展以行政强制为重点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快政府法制监督网络平台建设。
<四>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审查机制,规范审查行为;加强监督指导,督促审查工作职责的落实;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合法性审查能力和水平。
<五>着力抓好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的实施。全面实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认真履行职责,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做好省本级规范性文件的“三统一”有关工作;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的监督指导,落实工作职责。同时结合“三统一”制度的实施,推进规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做好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文件清理等工作,努力实现规范性文件的全面、科学、有效管理。
<六>着力抓好行政调解工作的推进。切实担负起推进行政调解工作的牵头职责,加强对行政调解工作的指导协调,组织开展行政调解人员业务培训,加大行政调解工作宣传力度,做好行政调解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工作,探索建立行政调解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七>着力抓好行政复议的能力建设。以促进案结事了人和、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为目标,以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切实防止和整改法
定办案人数不落实、复议职责不履行、案件办理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健全案件办理规程,完善行政复议格式文书,落实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制度。进一步改进行政复议办案方式,加强行政复议和解、调解,推行行政复议听证。组织开展行政复议专项监督检查。试行行政复议典型案例指导。
<八>着力抓好政府法制的信息宣传。进一步增强政府法制信息报送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和互动合作,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规章,宣传依法行政以及政府法制等工作动态、工作成效。加强政府法制门户网站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工作交流平台、信息公开载体、公众参与渠道、法治宣传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