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考查题
2009级
法律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考查题(卷)
一、论述题
就所学的中外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谈谈你对法律社会学方法的理解
二、填空题:
1、-----------说,法律是“法院事实上将做什么的预言”。
2、“欧洲法社会学之父”指--------------------------。
3、科层制指---------。
4、------认为,法律是一项社会工程,是一个过程,一种活动。
5、---------范式坚持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传统,强调经验性、验证与证实。
6、《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我国著名的法社会学-----------著作。
7、ADR的含义是---。
8、《知识考古学》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的代表作之一。
9、布莱克的“共生关系”理论认为,关系距离与法律的量呈-----------。
10、进化理性主义指----------------------。
第二篇:体育与社会学理论
体育与社会学理论
所谓体育社会学就是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现在分析下当前世界赎回学理论与体育的概况。在二战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体育社会出现了集注化、扩大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体育社会现象的集中化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种现象开始不再依附于其他社会现象(如教育、文化等),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现象。全球的“体育人”以及和体育有关的人在增加,体育的社会组织的扩张,各国政府对体育的关注度在提升,体育占用社会的总时间在不断增加,因此体育中形成了一一些有别于传统的社会关系,如球迷与俱乐部、球员与业主、社区居民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等,这些新社会关系的出现吸引着社会的注意力,同时也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人口、军事、宗教、民族等的变迁与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商业方面影响最为显著,人们熟知的NBA,美国职业篮球赛,现在已不仅仅是比赛那么简单,每一次球员的调整,都是花费巨资的,就算是最低的,一年合同也有几百万美元。就中国来说,中国的国足,那次比赛不是商业化。再看看我国现在体育社会的发展情况。自1952年毛泽东在同志在新中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开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名体质与健康水平的提高。《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党十六大更是把“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列为我们民族的“三大素质”
显然,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形成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标就是从解决人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大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现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大致为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与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形成较大反差。随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和产业就业结构、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体育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具有组织形式基层化,参与主体老年为主,组织管理居民自治与行政主导相结合。
为啥会形成以上的形式呢,因为自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严重不协调,公共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的提供十分不均衡,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对于参加体育运动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有些地方根本不重视或者无视,国家拨款建设农村的体育器材的钱多数被挪用,即使不被挪用,发放到村委会,因为人们观念的不同,这款也很少用在体育建设方面,而是用来干其他事。据06年一关于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数据显示,参加体育活动的的农村居民只有13.15%,城市的则有59.42%,这一数据很明显将我国二元化的现象表现出来了。农村人民为啥不锻炼,不是他们不想锻炼,而是没有时间,没有地方可供锻炼,一年奔波于生计,哪有时间锻炼。不仅是农村,城市也一样,同样存在这一问题,那些不参加锻炼的人不是不想锻炼,也不是没有地方锻炼,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同样他们也奔波于生计。以上可以看出,体育在国家的普及率可以片面的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甚至综合国力,比如一些非洲国家,落后的生产力,导致真个国家落后,没有经历发展体育,奥运会上基本见不到他们国家运动员的身影。
说道奥运会,就要说到体育教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体育教学直接影响着体育活动,对体育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影响着体育运动的前进方向,体育作为一项独立的运行行业和事业出现以来,它的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处理好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使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
适应、相协调。同时,让体育事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是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实施体育战略发展目标必不可缺的基本因素。我国学者周西宽等指出:“体育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体育的历史表明体育和人类其它活动一样,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的,并在同各种社会的相互影响中体现其规律。从体育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对体育的影响是同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这种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同时,体育也通过自己的特殊作用积极为~定的社会及政治服务。”在现代社会中,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不少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者认为,体育经常也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服务,体现国家的意志,得到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体育运动的发展需要有经济作为基础,体育总是在经济的发展中而繁荣起来的。反之,体育运动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无限的商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如08年北京奥运会,很明显,能举办奥运会的国家,首先你有这个经济实力,能举办奥运会的这个城市,在经济上也是靠前的。其次是国家运动员的实力,就如以上说的,非洲某些国家没有运动员来参赛,很显然这与一个国家的国力经济有直接联系。政治呢,很明显,08年奥运会,那么多国家的首相总理聚在一起,绝对不是坐在一起吃吃饭,看看比赛那么简单吧。
还有体育社会学与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体育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比如北奥,各种中国前所未有的建筑出现在北京,以节能环保绿色为主题的建筑,正是科学的体现。其次,当科学作用于体育的时候,体育系统为了适应科学系统的要求,必然要使体育系统自身的功能与结构都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其有能力接收和消化科学系统的影响。而要有成效地实现科学影响对体育系统的渗入,就必须要由体育系统制定出一系列既能反映科学系统的要求,又能符合体育系统自身行为特点的具体政策。其次,当科学作用于体育的时候,政治系统即国家与政府作为媒介加入了科学与体育社会互动的行列。
最后则是、体育社会学与和谐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体育的功能,营造良好的体育意识氛围;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龙头作用;发挥复退军人和学生的骨干作用;发挥乡村干部的带头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组织参加“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评选;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活动计划即形成一个能够不断为全体公民供给和改善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基本满足全体公民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使全体国民的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服务和保障系统。用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来带动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以此来带动人们消费结构的调整,用消费结构的调整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用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社会结构的调整,就是把体育工作融合到社会,融合到政治、经济各方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可不可以这样来看,最能体现“三个代表”,“以人为本”能够直接体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已经确定了全面的科学发展观,把身体素质加入进去,所以,体育在这里起到一个先导的作用,可以走在前面。最后调整的社会结构就是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还是科学。
第三篇:611-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和目标
全日制攻读民族学人类学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试,包括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论两门基础课程和各人类学分支学科的内容。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民族学人类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人类学的基本特点、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原则,清楚人类学学科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具备能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描述、说明、分析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科目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解答题: 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 30分,共60分
三、考试范围及内容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试范围和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脉络掌握情况,第二部分侧重考察文化研究的重点和研究方法的演变。
第一部分:人类学的理论脉络
第一章 古典进化论学派
第一节 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概念
一、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二、人类思维同一性(人类心理一致说)
三、实证主义
四、单线进化论
五、万物有灵论(泛生论)
六、比较法、残存法
七、氏族、胞族、部落
八、古典进化论学派对母权制、内婚制、外婚制、父权制、图腾制度的研究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爱德华·伯内特·泰勒
二、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三、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第三节 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学术贡献
二、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章 传播论学派
第一节 文化传播论的主要理论和概念
一、文化的产生与传播
二、文化传播中的“借用”
三、文化圈
四、区域研究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弗里德里希·拉策尔
二、莱奥·弗罗贝纽斯
三、弗里茨·格雷布内尔
四、威廉·施密特
五、威廉·里弗斯
六、埃里奥特·史密斯和威廉·詹姆斯·佩里第三节 传播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文化传播论的进步性
二、文化传播论的局限性
第三章 历史特殊论学派
第一节 历史特殊论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一、对古典进化论和传播论的批判
二、构建人类文化和文明史
三、历史的方法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弗朗兹·博厄斯
二、阿尔弗雷德·路易斯·克鲁伯
三、罗伯特·哈里·罗维
四、爱德华·萨丕尔
第三节 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历史特殊论的合理性
二、历史特殊论的局限性
第四章 法国社会学学派
第一节 法国社会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一、整体观,二、机械的组合与有机的组合
三、集体意识、社会事实、互渗律等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戴维·埃米尔·杜尔干
二、马歇尔·莫斯的交换理论
三、吕西安·列维·布吕尔原始思维理论
四、罗伯特·赫尔兹象征人类学研究
五、阿诺德·范·盖内普 “通过礼仪” 第三节 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社会学派的贡献
二、社会学派的局限性
第五章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第一节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
一、功能主义对文化的定义及文化功能理论
二、功能主义学派对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的研究
三、结构——功能主义概念、理论以及方法论
四、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
五、田野调查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二、布罗尼斯劳·马凌诺夫斯基
三、埃文思-普里查得
四、麦克斯·格拉克曼
五、罗伯特·雷德菲尔德 第三节 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功能主义学派的贡献
二、功能主义学派的局限性
第六章 文化与人格学派
第一节 文化与人格学派主要理论:
一、无意识理论
二、“基本人格”概念
三、文化的差异与基本人格的差异
四、育儿方式与文化
五、文化模式与文化决定论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二、阿伯兰·卡迪纳
三、路丝· 富尔顿·本尼迪克特
四、玛格丽特·米德
五、拉尔夫·林顿
六、克莱德·克拉克洪及
七、许烺光
八、乔治·彼得·默多克 第三节 历史贡献及其批判
一、文化与人格学派的贡献
二、文化与人格学派的历史批判
第七章 新进化论学派
第一节 新进化论学派主要理论
一、普遍进化论与多线进化论
二、社会文化整合
三、文化生态学、一般进化、特殊进化
四、文化唯物主义
五、主位方法与客位方法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莱斯利·阿尔文·怀特
二、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
三、艾尔门· 罗杰斯· 塞维斯与马歇尔.四、马尔文·哈里斯
第三节 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一、新进化论学派的历史进步性
二、新进化论学派的历史局限性
第八章 结构主义人类学
萨林斯4
第一节 结构主义的思想来源、基本内涵和特征
一、列维·斯特劳斯及其理论来源
二、结构的概念和结构主义方法
三、结构主义与结构功能学派
四、结构人类学的贡献与意义 第二节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一、亲属称谓
二、亲属关系
三、交换理论
第三节 神话的结构与图腾 一、二元对立
二、《野性的思维》
三、图腾崇拜与分类
第四节 荷兰结构主义研究
一、德·荣格的二元性研究
二、尼达姆的结构与感情
三、范·巴尔的女性与互惠性
第五节 结构主义的学术贡献与局限性
一、结构主义的学术贡献
二、结构主义的局限性
第九章 象征人类学
第一节 心理学、符号学、结构主义与象征
一、弗洛伊德与梦的解释
二、符号学与象征
三、结构主义与象征
四、利奇与新结构主义人类学 第二节 象征与社会分类
一、玛丽·道格拉斯的日常仪式象征研究
二、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象征理论 第三节 象征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仪式过程研究,阈限与交融理论
二、剧场与隐喻
三、象征与亲属制度、社会组织
四、象征与仪式、神话
五、象征与语言、人观
第十章 解释人类学 第一节 “解释”的人类学
一、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二、克里福德·吉尔兹及其学术发展
三、宗教象征体系的符号意义 第二节 解释与深描
一、文化的解释
二、深描
第三节 解释人类学的影响
一、写文化与文学回归
二、解释人类学对当代人类学研究的影响
第十一章 实践理论
第一节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场域、惯习概念
第二节 马歇尔·萨林斯对功利主义实践理性的批判 第三节 人类学的责任与反思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发展
一、苏维埃民族学的特点与贡献
二、中华民族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几个主要学派
三、结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
四、政治经济学派及其民族志
第十三章 后现代理论
第一节 后现代理论的社会思想和哲学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哲学背景
三、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第二节 认知人类学
一、文化的分类
二、认知与符号意义、结构、行动
三、认知人类学的启示 第三节 人类学的反思
一、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行动主体
三、解构
四、实验民族志
五、理论范式多元化与人类学重构
第十四章 社会性别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性别理论基本概念
一、女权主义运动及女性主义理论思潮
二、生物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
三、劳动的社会性别分工
第二节 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添加”妇女
二、妇女人类学
三、女性主义人类学
四、社会性别人类学
第十五章 民族志写作
第一节、民族志的特征与类型
一、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及其发展
二、作为方法论的民族志
三、作为学术文本的民族志 第二节 民族志撰写的若干问题
一、民族志风格
二、民族志写作的危机
三、民族志写作及其发展变化
第十四章 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实践
第二节 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的理论及学科特点
第二部分:人类学知识及方法
第一章人类的体质基础、人类学各分支学科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节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与属性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进化、变异与选择的含义和形式
二、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三、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
四、人种和种族的内涵。
第二节 人类学各分支学科基本概念、理论及代表人物 第三节 人类学分支学科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 人类学与科学
二、人类学与人文科学 第三节 人类学与当代生活
第二章 文化的性质与内涵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文化模式与文化类型
二、大传统与小传统
第二节 文化冲突、文化的调适与变迁 第三节 文化、社会、个人
第三章 文化的起源及语言
第一节 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 第二节 人类的祖先
第三节 语言、思维、文化及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第四节 语言的起源、性质、内涵和变化 第五节 文化环境中的语言
第四章 文化与人格
第一节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第二节 人格发展 第三节 群体人格
第四节 正常人格与反常人格
第五节
人类学对国民性格研究的历史及异议
第五章 生计模式与经济生活
第一节 调适与生态适应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与文化区
第三节 寻食生活方式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四节 生产食物方式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五节 劳动的分工与合作 第六节 资源控制
第七节 互惠、库拉圈、夸富宴等分配和交换内涵及类型 第八节 文化生态学与文化区
第六章 婚姻、家庭、家户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 婚姻
一、性规范与婚姻规则
二、婚姻的形式及继嗣群体的类型、形式与功能
三、居住模式、离婚、再婚 第二节 家庭、家户与社会
一、家庭的功能
二、家庭和家户的类型与形式
三、家庭、家户与社会
第三节 亲属称谓的内涵及类型
第四节 继嗣群体的形式、继嗣规则和功能
第七章 群体与社会
第一节 群体
一、年龄群体
二、性别群体、性别与社会性别 第二节 利益群体与社团
一、社会冲突
二、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三节 身份认同与族群关系
一、族群、民族与族性的涵义
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三、族群特质与族群边界(族界标志)的内涵与特点
四、族群认同的产生方式、族群理论与族群关系
第八章 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各种类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 第二节 社会规范、控制机制和秩序维持 第三节 政治制度与合法性问题 第四节 宗教与政治
第五节 权力与权威的内涵
第九章 宗教研究
第一节 人类的宗教和信仰实践
一、宗教的含义和宗教的总体特征
二、超自然存在和力量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三、仪式、巫术、巫技、禁忌
四、萨满及宗教专业人员的职责与功能 第二节 宗教的变迁及其变异
一、仪式与象征
二、巫术与宗教的关系
三、维系信仰的适应策略
四、宗教与社会变迁
五、宗教与文化变迁
第三节人类学如何对宗教进行研究
第十章 艺术
第一节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及意义
一、口传艺术
二、音乐艺术
三、绘画艺术
第二节、艺术的文化转换内容; 第三节 人类学如何研究艺术
第十一章 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文化变迁的机制
第二节 强制性变迁:表现形式、内涵及对其的反应;第三节 复兴运动、反叛与革命
第十二章 人类学与当代生活 第一节 全球化及其结果
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内涵及特点
二、都市化的进程及类别
三、都市化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第二节 本土化与文化保护
第三节 文化霸权、文化多元主义与种族主义 第四节 结构性暴力问题 第五节 运用人类学实例
第十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人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一、人类学的内涵与本质
二、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及研究对象
三、价值中立问题
四、主位与客位的方法 第二节 田野调查方法
一、参与观察、访谈
二、谱系法
三、生活史和口述史
第三节 多点调查与“多声道” 第四节 跨文化研究方法、文化再现 第五节 田野道德和伦理 第六节 文化撰写
一、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
二、文化撰写的建设性认识 第七节 民族志电影
第十四章 考古与博物馆学
第一节、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的人类学的内涵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节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脉络及特征 第三节 博物的概念及其历史变迁、研究内容和方法模式
第十五章 人类学的应用
第一节 人类学的运用历程及范围 第二节 人类学应用的职业与研究渠道
一、应用人类学的角色与工作模式;
二、应用人类学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国内外都市化问题研究的主要范畴
一、城乡的推拉理论
二、城市的起源及城市中的社会关系
三、城市的本质
第四节 中国乡村都市化与城乡关系研究
一、中国都市过程及其研究
二、中国城市的阶层与族群问题 第五节 世界上几种农民进城的方式 第六节 都市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篇:10年社会学理论
上海大学10年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1、社会学的想象力
2、马克斯·韦伯
3、镜中我4、5、6、二、简答题(90分)
1、简述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2、3、简述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4、《乡土中国》中任选两篇谈谈读后感
5、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6、简述科层制的特征
三、论述题(30分)
论述帕森斯以后五个社会学家的主要观点。
第五篇:《现代社会学理论》读后感
《现代社会学理论》读后感
社会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集大成的理论体系,它集合了从哲学发展分化出众社会科学以来的一切方法论和论述支点,将一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扁平放置到“社会”这个领域中,认为无论是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还是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它们论述的对象,在其横截面上都发生在社会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讲,对“社会”这一概念的认知,的确是社会学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支点,也给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场域。
马尔科姆·沃特斯的这本《现代社会学理论》并非现代社会学的前沿成果展示,反而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学生教材。当然这并不能成为质疑该书的理论价值的理由。因为对于中国理论界而言,社会学是一门最有价值的引进理论系统,对于中国建国以后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及其体系构建,包括教育教学、应用对策系统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而这本教材也系统全面的向国内学者展现了这个西方当前最庞大也最具人气的学科类型的内在结构和学术价值。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为绪论,是对全书的基本框架和理论背景的预览,介绍了一些一般性的理论常识,如提出了“社会是什么”这样一个初始命题,从而揭开了关于社会的几大流派的基本理论立场,用两大维度来划分社会的本质类型,即主观与客观、个体与集体。主观个体则主张社会是行动构建的,主观集体则主张社会是功利的;客观个体主张社会是功能的集合,客观集体主张社会是一种结构。两大维度和四大基本框架划分出的社会本质论类型有行动主义、理性主义、结构主义与系统论四大流派,囊括了以韦伯、马克思、涂尔干、吉登斯、哈贝马斯等众多西方社会学家的思想体系。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就是介绍这四大流派的基本观点细节。第六章到第九章是社会理论的一些重要论题,文化与意识形态,权力与国家,社会性别与女性主义,分化与分层。如果说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本体论和认识论,讲的是西方学者是如何认识社会,在他们眼中的社会是什么,那么
第六章到第九章就是系统论,是说有关于社会这个系统,其中有哪些子系统和子问题需要个别对待,这些子系统对于整个社会理论体系具有哪些填补作用。最后一章谈的是社会理论的发展前景,谈到了一些初露端倪的新领域和新思路,如要融入实证主义或追求宏大理论体系之辩,目的是要让社会理论与现时代社会结构与形态越发契合,并在巨大的转型运动与频发的现代社会危机中能够以更为敏锐的视角发现问题的症结,从而予以明智的诊断。
这本书在阅读上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即要突破的是大量的理论背景,因为是一本给西方社会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示范性教材,而且社会理论又是西方理论界的原创,因此穷尽式的汇集了西方社会理论学家,包括一些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与历史学等方面的大师。而每一个学者的理论体系都是独立而自给自足的,因此将他们按照某个特定为主题安排在一个维度上,的确是作者总揽全局的理论视野和功底决定的。一本教材必须要有大量的常识系统储备,而更重要的是呈现在整个作品中清晰而理性的逻辑结构,而不是大量学者及其观点的堆砌罗列,这种清晰的逻辑结构才具有示范性和引导作用,让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内在的常识结构和逻辑,有利于自行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多角度判断、发散联想的学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尤其是对于社
会理论这种拥有着庞大繁复的研究对象的学科来说,知识信息系统、逻辑系统与结构模式的构建和塑造,通过对各个学者基本观点的介绍和评述,展现出整个社会理论的博大精深和整体价值。
这本教材读过两遍之后,虽然不能说对整个西方社会理论体系了如指掌,但是基本的框架是可以领略到的。从最直观的道理来思考,社会是个体的人组成的,因此从外部形态来看,社会是人群;而人群区别于兽群的特征,就在于人具有理性,因此社会又可以看成是具有理性行动的人群;而从宏观来看,社会是具有若干功能的,如发展,协调,综合管理,因此社会又是一个具有各种功能的有机体,如动力系统与公平分配系统两大支柱功能。社会不是扁平的、整齐划一的,而是有层次和差序结构的,这种层次和结构才能保证社会发挥各种功能的动态性和时效性,从而形成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总之,这本西方大学生的教材,对于国内学者和学人来说,不可谓不受益。知识的储备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在于一本书所能够提供给读者的启示,包括每一个观点、知识片段配比的内在逻辑结构,这对于读者是最重要的。社会理论作为一种庞大的、包括万象的理论,其内在的知识和理论含量是浩如烟海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逻辑结构和主题串联,恐怕光是各个理论家的观点就很难掌握。而且一本大学生教材也的确是需要有一条或几条线索来支撑,而不能是知识的堆砌。否则,再精读这本书多少遍,也只能培养出一些凌乱知识的容器,而不是独立思考、大胆假设、思维发散的学人。读书如此,学习社会理论更是如此。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让你的脑子变成那本书,而是最大限度的理解书的作者并超越他。否则,我们看书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本社会学理论,更为现实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转变思路,用“如何看待社会这个东西”的思路来看待当前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转型,而诸如科学发展观这样的战略思想,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理论,指导各行各业如何站在改变社会、优化社会结构这个角度来构建自己的发展路径。认识社会是什么,才能明智的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更理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再有特色,也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