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中国建设的里程碑

时间:2019-05-15 15:1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中国建设的里程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中国建设的里程碑》。

第一篇: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中国建设的里程碑

敬爱的党支部: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历数近年来的“四中全会”,党建向来是主角,党的中央全会也从未专门聚焦法治话题,此次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定题,意义和影响不言而喻。

尤其是,在同一天,前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接受调查的消息也公布于世。中央铁腕治腐、依法惩腐的决心,打碎了一些人谋求法外特权的侥幸,廓清了诸如“刑不上常委”、“选择性执法”、“象征性反腐”之类的传言,这无异于是法治进步的最好说明。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党纪国法权威不容侵犯,领导干部知法护法,奉法守法,法治原则才能得到保障。“打虎”不是终点,法治昌明的政治生态才是真正的目标。

依法治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由今上溯一百年,梁启超就曾发出过中国何时可以建成法治国家的历史之问。百年来,无论宪政进程,还是民主法制,抑或民权民生,无不历经坎坷挫折。然而,再深沉的暗夜,也终遮不住正义的光芒,人民对法治的孜孜追求从不曾放弃或泯灭。改革开放以来,拨云见日的中国终于行进到了法治建设的快车道上。

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到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再到2011年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三十多年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和进步,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不仅早已是全社会共识,更成为执政党一贯、既定的方针和目标。

要看到,虽然法律体系已经建构起来,无法可依的问题得到纾解,但“纸面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经济发展领域,还是社会治理领域,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没有得到很好实现;一些领导干部目无法纪、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问题,亟需依法依规予以惩处;政法干部的自身队伍建设,也有待加强。

法律的完善,并不代表法治的施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的目标,在于良政和善治的实现。依法治国,无疑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正因为这样,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确定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改革任务。此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必将以此为依据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法治建设描绘具体清晰的路线图。

一个历史时期有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适逢全面深化改革广泛展开、反腐败纵深推进之际,法治中国建设迎来全面推进的最佳历史契机。

汇报人:xiexiebang

二〇一四年八月一日

第二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法治期许

敬爱的党支部:

反腐不避政治局常委,这种超常规、超期待的大动作,表明执政党在对待党纪国法与至高特权的关系上,选择站在了维护法治的坚定立场,蕴含着执政党执行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绝对性,体现出中共执政决意走上法治轨道的强大决心;而在中央委员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2014年7月29日,世界再次为中国“震撼”。这一天,中共中央决定对***立案审查,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大老虎”终于浮出水面;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两件大事,其实都关乎同一个话题,那便是法治。

反腐不避政治局常委,这种超常规、超期待的大动作,表明执政党在对待党纪国法与至高特权的关系上,选择站在了维护法治的坚定立场,蕴含着执政党执行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绝对性,体现出中共执政决意走上法治轨道的强大决心;而在中央委员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它更加表明执政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而言,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性意义。

不过,在赞赏这种超常规动作的同时,亦应看到,中国现行法律从未规定可以对任何层级的高级领导人法外开恩。仅从法律来看,这至少没有超越法律的常规,这种超常规更多指向政治惯性和普遍的社会观念。

中国具有数千年的人治传统,求索法治的道路崎岖曲折。十八大以来,从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新法治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与部署清晰可见。更为可信的是,这种矢志法治的决心在很多领域开始得到践行,诸如反腐“有案必查”对法治原则的兑现,废除劳教对于法治精神的捍卫,司法改革对于法治理念的汲取等等,都预示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站在了新的时代起点。

中国共产党对于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渝信念,源于对法治求根治本优良本质的认同,源于对时代中国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省察,也源于对治国理政历史规律的把握。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并不是最优的统治方案,但却是现实世界中所能找到的“最不坏”的方案,因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和“少数人之治”。无论是破解改革中的阻力与障碍,还是摆脱既得利益的束缚与干扰,无论是走出绝对权力的腐败定律,还是步入权利神圣的时代殿堂,都需要法治在更纵深的层面落地生根。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各种复杂的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逐渐显现,权力的失范与社会治理的失效不断挑战社会公平,与各种“治标”的方式相比,只有法治才是求根治本的良方。选择法治,坚定地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中国梦的实现便有了坚实的根基。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核心议题,必将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发展蓝图,寄托着华夏儿女百余年来追求现代化的绵绵厚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形式法治的构建更加完备。立足于这种现实基础,中国法治建设正处于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转型阶段。

这种转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于司法机构的独立化运作。十八大以来,审判独立成为司法改革的重点关键词,习近平和最高法均多次提到“要确保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2013年2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就提出“要确保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其后,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等多个场合,最高法院院长周强也多次谈及“审判独立”。而今年以来,审判独立的提法更加密集,最高法院领导人在公开场合提到司法改革时几乎都会提及审判独立。有专家分析审判独立将是司法改革方向,还有人解读为中国正在走向司法独立。

欲让法治真正成为党的执政方式,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成为全民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心理、习惯与传统,还会呈现出诸多文化层面的阻力。由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更加呼吁顶层设计,更加要求系统配套,更加强调知行合一。

法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刚开始的构建需要所有侧重。不同国家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选取不同的方向作为法治着力点,进而分化出不同的推行实质法治的进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采取的是一种“司法中心主义”进路,强调法院对法治的捍卫、发展功能;以德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主要采取“立法中心主义”进路,强调制定法的权威与规则效力,立法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构成法治大厦的“拱门石”。中国的法治走的也是一条“立法中心主义”的道路,将“有法可依”作为法治系统的首要前提,通过在经济、行政、社会领域急速立法,最终确立起治国理政的规则框架。

但是,在目睹立法如潮的同时,普通民众并没有相应地增长对法律的信心和期望,甚至怀疑“法”的存在。法律为什么实施不下去?制定出来的法律为何不能赢得人们的信仰?中国法律实施过程中究竟遭遇哪些瓶颈?念兹于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得不面对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最大困境:法律体系背景下的实施难题,并由形式法治转入实质法治建设阶段。

基于中国不同的政治体制,推行实质法治依赖司法的崛起,同时也依赖在行政执法的归位,司法与行政执法共同构成一种“执法中心主义”的法治进路,以推动良法得到良好的实施,重塑法治的权威与公信。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执政党的治国理政“总盘子”里,为何对行政体制改革持续倾注心力,为何将司法体制改革置于突出地位予以顶层设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特别强调了两方面的法治改革,一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司法体制改革,两者共同指向法律的实施系统。

总书记指出:“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 而只有从司法和行政执法领域打通法律运送正义的两条“大动脉”,才能为整个法治肌体输送新鲜血液,维系政体和国家、社会肌体的健康。

所以,保障严格执法,克服非平等执法、钓鱼执法、寻租性执法、非文明执法、限制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疲软式执法、非法性执法、滞后性执法等行为,彻底纠正行政执法不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让每个人在司法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中之重。如此,我们才能从法律大国转型为法治强国。

汇报人:xiexiebang

二〇一四年八月一日

第三篇: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与辛亥革命谈谈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

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与辛亥革命谈谈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

近日又看到不少关于香港“占中事件”的报道,“占中”人士声称要进行所谓的“真普选”,抵制目前的“假普选”,并要求中央政府撤销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激发了全国人民对目前中国社会民主现状与建设的讨论。

除了民主以外还有法治建设,这两项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一直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热议的话题。从1949年毛主席于天安门楼头喊出那一句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中国的民主进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建立中国法制社会奠定了基石。民主与法治的协调统一是一个国家和平稳定的基础,民主为法治提供保障,法治为民主的基石。我们若想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则必得要这两者相辅相成,以充分发挥两面之利,尽量减少两面之害。但同时兼顾这两者却并非一个容易的事情,从新中国建立至今,这两者的发展一直起起落落,实难控制。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虽无法对中国目前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提供切实可靠的建议,但我们可以结合历史和现状谈谈我们对这两者的一些看法。

说到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历史源头那必得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说起。仅仅持续几个月的辛亥革命时间虽短,但它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却是翻天覆地性的。首先它结束了统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而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孙中山,他亲自总结归纳的“三民主义”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随后他与参与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初步了建立一套相对健全的法制体系。从此以后,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开始向更为成熟的方向曲折地发展。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发端,但也因为是发端以及它的阶级性质,它的民主与法治是狭隘与片面的。先谈它的民主,拿孙先生的民权主义来说,它忽略了广大劳动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使“中华民国之主权”不为广大劳动民众所有,也因此没有满足他们的民主权力诉求,得不到他们的拥护,这也是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之一。而孙先生的民生主义与《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则仅仅保障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忽视了工人与农民的权益。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人民一直在为建立民主与法治的社会英勇地战斗着,在以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的代价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建立起来。从此后,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即使如此,即使今天,中国的民主依然不够十分完善,中国的法制仍然不够健全。在民主方面,正如西方国家所说的,中国的人民没有直接的选举权,选出的人民代表的意见有时并不能表达群众的意见。同时,人民自己的民主意识并不强,往往忽视自身所拥有的权利以至于主动放弃。在法治方面,中央政府给了新疆与西藏的少数民族太多权益,例如少数民族犯罪在量刑时,对比汉族要“尽量从宽”,各级政府职务主要由藏族担任,进藏干部分批分期调回内地(计划将当时西藏汉族人口的75%以上调回内地)。这些内容给了分裂分子以可乘之机,降低了中央对新疆与西藏的管理力度,增加了民族矛盾。另一方面,政府机构里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与稽察力度不足,造就了一系列的贪官污吏。这些都是过去的政策疏忽,中央政府正对这些做出修改,正像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这些纲领一样:

1、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2、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3、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5、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6、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而且,在会议期间,全会确认了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等违法违纪官员开除党籍的处分。

虽然目前中国的民主与法治体系还不够完善,但任何一个好的完美的体系都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与补充,只要我们的政府一直保持这一份为人民服务的心,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与完善。

第四篇: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法治中国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法治中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23日在北京召开,是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

中共历届四中全会多聚焦于党风建设,而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则落脚于依法治国,以此作为全会主题,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尚属首次。选择这一主题反映出执政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重大政策考量。这也是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一个必然要求,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支部积极组织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下是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些心得: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代中国奋发向前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略愈加清晰。全面深化改革是必须打好的攻坚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必须解决的大课题,它们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广大人民幸福安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法治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彰显,法治必须且必行。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虽然我国古代关于法的思想相当丰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说法,但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法仅仅是王法、治始终是人治,没有也不可能有法治,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历朝历代,法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和他们需要的社会秩序,人民往往为法所役、惧法畏讼。直到晚清所谓立宪,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仍然规定“皇帝权力神圣不可侵犯”。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法制重视不够,我国法制很不完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大力加强法治建设。我们党制订完善大量法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了国家和社会生活有法可依;积极推动法律实施,稳步推进司法改革,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合法权益;广泛进行法制教育,持续开展普法工作,提高了全民族法律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法就是规范和秩序,法治代表文明和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须依靠法治。从轻法到重法、从惧法到信法,这种变化实为不易。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然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可否认,同立法取得巨大成就相比,我们在执法、守法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现实生活中,不懂法、不遵法,以身试法、知法犯法;搞变通、打折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随大溜、存侥幸,视法律为儿戏;藐视、践踏法律等现象和行为皆有之。这不仅影响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损害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事实证明,社会越是发展越需要法治,法治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这就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里的“全面”,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各方面、各环节,就是一视同仁、一以贯之,决不允许有法外之地和不受法律约束之人。那么如何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切实做到懂法、遵法、守法呢,还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科学立法。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即改革不断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加强立法方面,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让广大群众参与立法,通过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得到落实;要抓紧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二是要建设法治政府,夯实法治国家之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是统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两翼”。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曾指出,“依法执政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的基本准则,法治国家是主体,法治政府是重点。”

三是提高执政能力,熔铸法治国家之魂。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干部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至关重要。要深刻认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对法治建设可以起到关键推动作用;要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方向,正确把握党与法的关系,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深化法治实践;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把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切实做到守法律、重程序、讲规矩。要增强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摒弃人治思想和长官意识,切实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要始终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坚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决反对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切实做到公正用权、公平处事。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是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一些贪腐往往就是“执法者就是违法者”。行政执法人员手中拥有执法、监管等权力,他们在“自由量裁”范围内更自由,所以需要严格执法人员进入,加强执法人员管理,注重执法人员培训,建立执法队伍奖惩机制,执法者必须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依法行政。同时,纪检和司法部门也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深刻体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法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采取了许多新举措,取得了法治建设新成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我国法治建设的趋势,必将为我国法治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也必将使社会主义中国行稳致远、走向繁荣昌盛,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颠。

第五篇: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心得:构筑法治信仰中国梦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心得:构筑法治信仰中国梦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k J.om 8 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心得:构筑法治信仰中国梦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新中国的法治进程中,将是一次注定会写入历史的会议。四中全会的法治议题,是一个最能激荡党心民意、凝聚社会共识,让改革发展各个领域能够蹄疾而步稳地前行的议题。35年的改革开放释放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内生动力,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民生建设成绩斐然,但继续深化改革就会触动诸多已经形成的甚至已经固化了的利益格局。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现在触动利益问题比触及灵魂还难”,要想打破就必须依靠法治的工具推动,以法治为准则调整利益格局,进而使经济社会焕发出新的巨大的活力。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法治社会的建设不仅仅是法制的建设更需要内心的参与。“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美国著名的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的这句话讲出了法治信仰的至关重要。何为信仰?是源于内心的尊崇。但不同于基督徙占绝大多数的西方社会民众对以上帝之名建立人间秩序的法律的尊崇。在人治几千年的中国,在出口成宪的封建统治的消极影响下,人民对于法治的信仰极为淡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对多数中国公民而言,不是一时可根除的。需要承认,目前在中国,官本位的封建遗毒仍然存在,民主意识是较为淡薄的,而封建等级特权以及敬畏和依赖“父母官”的心态还很严重。

法律被认为是捍卫人民权利和公平正义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但同样不像西方人那样热忠于参讼,在中国,惧讼是有根深蒂固的传统。人们对法律不是亲近而是躲避,人们对法律往往是陌生和恐惧的,甚至有些人对社会的法治问题的冷漠让人感到震惊。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对法治的信仰,是一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由于我们缺乏法治信仰和契约精神的传统,如红灯面前一窝蜂的“中国式过马路”、“信访不信法”、“走关系”强于“走程序”、拼实力不如“拼爹”等现象并不少见。但我们也该看到,在我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们的社会生活中,运用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活跃在决策听证会上的市民、按照信息公开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友、提供法律援助的公益律师等,正凝聚着法治社会的正能量,推动着我们法治社会的发展。

四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并提出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多管齐下,在全社会树立法治公信力。《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总书记曾经多次引用。法律不仅要宣扬、信仰,更要被遵守,要坚守公正这条法治的生命线。使法律平等执行,法治信仰才能得以塑造。人民群众的选择被动的也是无奈的,人们注重的不是写在纸上的法律,而是权力运行的实际规则,如果法律、明规则行得通,人们就遵法依规,如果潜规则盛行、法律被践踏,人们只能选择行得通的路子走下去,哪怕它违法。所以不管法律规定得有多么完备,只要个人权力凌驾于法律,人们就会信奉强权、不信法律。正如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依法治国,需要每一个公民和组织见贤思齐,而不是以儆效尤;需要每一个公民和组织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法治成为信仰!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k J.om 8 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下载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中国建设的里程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中国建设的里程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考点 2014年10月24日 09:56:57 林强考研ING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 会议背景 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

    党课心得体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反腐

    党课心得体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反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主题,提出许多遏制贪腐的措施,开启了反腐工作进一步朝着法治化、制度化方......

    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树立法治精神

    法治是十八届四中全会讨论的要点,下面笔者也来谈一下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建立法治精神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浏览!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进步应用法治思惟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法治中国”首先要做好“普法中国

    敬爱的党组织:今年10月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聚焦“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中,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还是党史上第一次。从司法实践方面,习近平要求“让人民......

    中国法治的里程碑

    马怀德 刘莘 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公布,标志着中国行政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行......

    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这次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受到了公众广泛的关注。 法治是现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最突出的标志,也......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

    021310111张仁涛 深化改革, 依法治国 --十八界四中全会所闻所感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