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俗民风调查活动计划
xx中学民俗民风调查活动计划
寒假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会出现上网吧等不利于成长的行为。为了使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学校决定利用寒假期间进行一次对鲁西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传统节日的调查活动。希望通过学生对鲁西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节日活动的调查,对家乡的民族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调查、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历史、热爱文化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深刻的了解和感触。
活动内容:调查当地的各种民俗风情、节日、活动,如春节、火把节、元宵节、祭灶、除夕、百年、压岁钱走亲戚等活动的来源、形式内容和含义。
活动时间:2012年元月28日到2012年2月8日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由学校政教处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辅导,讲清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并辅导学生如何进行调查,如何写调查报告。放假前,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 寒假期间完成任务,填写调查报告表,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收齐,上交到政教处。
活动形式:学生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组活动。
指导教师:
xx中学
2012.1.16
第二篇:民风民俗的调查
一、课题的提出;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民风淳朴,传承了古国;
二、课题研究目的;通过民风民俗的调查了解,感受家乡的人文历史,了解;
三、课题研究方法和途径;1.研究方法:调查法、小组讨论法、采访法;
四、研究步骤:;;
五、研究过程;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民风民俗的调查了解,感受家乡的人文历史,了解祖先生活方式和文化内蕴,激发大 家热爱家乡的热情。
三、课题研究方法和途径
1.研究方法:调查法、小组讨论法、采访法。
五、研究过程
1 准备工作 我们先确定研究这一课题的方法和步骤,制定活动计划,确定要开展的活动,并进行分工,做好准备工作。2 调查阶段 a查找资料:我们主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对所找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分析其间关系,提炼观点。b个人采访:我们对古迹、文物部门进行走访,并选取其中两份制成访问记录表。c问卷调查:从查找及采访后的资料中,经小组讨论,提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根据 实际设计问卷,对文物部门,当地年长百姓或对相关问题有研究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并做好 相关记录。问题 1:此地的语言习惯有哪些 问题 2:此地有哪些饮食习惯? 问题 3:过年或其他重要节日时,有哪些习惯? 问题 4:此地有哪些标志性建筑,又有什么特殊意义? 3 确定课题,分工合作: a走访b走访c走访古城 d走访县文化馆、展览馆和意杨馆 e整理撰写报告
六.短期结果总结及分析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 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 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 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 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 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 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 祀社稷,所从来尚矣。”可见,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 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 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 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 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 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可以看出,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七.感想与体会
通过本次活动的深入进行,我们充分了解民俗的形成、传承、发展的历史,不仅彰 显了地方特色,同时又和祖国大家庭一脉相承的,是对祖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原始 信仰习俗在长期延续有其多重原因。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在数千年的历史 进程中,始终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种联绵不断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传递途 径是畅通无阻的,而因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那种较为保守的文化性格又使古老的风俗在传 承中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原始民俗主体的原始信仰能够在后世大量保留和长期传承。其二,由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中发生的中国文化是以务实精神以及对现实生活、世间关 系的注重为特征的,因而原始信仰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种全民信奉的宗教。如中国土生土长 的道教,不但未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教”,而且本身就渗透了古老的巫术、祭祀成分。至 于一些外来的宗教,如佛教,也只能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下生存,无法取代原 有的信仰习俗。另外,调查中我们发现,民俗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 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 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还有一些民俗事象,虽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传 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年节燃爆竹原是一种驱除鬼魅的手段,后世却被用来制 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宋代,人们已能制作双响的爆仗和连响的鞭炮,并创制了各式各样的烟 花,除夕之夜,通宵达旦,声震如雷的爆仗、绚丽奇幻的烟花与鼓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元宵节源出以灯火祭神、礼佛的举动,后来也充满了观赏花灯的娱乐 成分。
第三篇:新洲民风民俗调查
新洲民风民俗调查
春节风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午到晚上是小年夜饭,方言说的“接祖人”,就是祭拜先祖,然后从二十六日到大年三十上午随便那一天都可以作为团年饭,大年三十晚上就是除夕夜,晚上十一二点左右就是到外面”出行”,在家门口放鞭炮然后就是祈福求财。(农历一月一日)大年初一在自己村拜年,从初一到初四就是到亲戚家拜年,接着是初六开始玩龙灯,十三夜晚起到十五小孩子每天晚上玩灯笼。到了十五就是方言说的“送祖人”,就是把接回来的祖先送回去的意思。早上一大早,送了“祖人”,便上祖坟,挂纸、放鞭炮、往坟上添土。
节日风俗
旧街花朝节最迟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于每年的二月十五至十八在旧街河滩举办,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每年花朝日的清晨,吃远元宵的人们,明清之际,邻县黄冈之大崎山、贾庙乡、淋山河、铁冶等地农民也慕名前来赶会,来时顺带些竹木器出售。武汉、黄陂及安徽的宿松、太湖人也闻汛而来,他们顺带的是铜器和铁器。民国期间,江苏的绸缎,湖南的湘绣,皖豫的木耳、香菇……都来旧街赶会,使整个花朝会充满了物资交流的色彩。会期也根据需要,由二月十五一天改为由十四至十六三天。由于增加了物资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等新内容,旧街花朝会以其新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八方商贾。庙会期间,游人如织,商贾如云。山货土产,琳琅满目,会址亦由大庙内外改到空旷的河滩上。交流场里,叫买叫卖、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场上还搭起戏台唱戏助兴,测字摊、茶摊、小吃摊一应俱全。游人商贾无不各取所需,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新洲饮食风俗习惯
自古以来,新洲日常饮食与待客宴席古今城乡各不相同。旧时乡村主食以大米、麦面为主,腌菜以酸菜、酱萝卜、大蒜、腐豆腐等为主,鲜菜以青菜、萝卜、豇豆、蛾眉豆等为主,待汤以“漂元”、“鱼掺”炒瓜子、花生、冻米、炸鸡蛋为主,酒席多在家开设;今时乡村饮食多沿用旧习。旧时城镇居民以稀饭、干饭为主,腌菜与旧时乡村相仿,鲜菜以青菜、萝卜、土豆、藕以及豆腐、捆几等豆制品为主,待汤与旧时乡村相似,日常三餐在家里安顿,宴席也大多在家置办,旧时城镇殷实家庭待客及酒宴均上餐馆消费;现在城镇居民早餐多在家吃,以粥为主,搭配馒头、油条等早点,也有在快餐店消费的,以热干面、面条、粉丝、粥为主食,面窝、小笼包、豆浆、牛奶等为辅食,中午鲜菜品种繁多,荤菜多有猪耳、鸡腿、捶鱼、牛肉片等,汤菜有筒子骨、排骨汤等;现在城镇居民有在家烧菜待客,再上餐馆弄上二三个荤菜的,也有的人家干脆上茶座、餐馆款待宾客;如今城里人婚丧喜庆宴席往往在家置办,特别是丧事席尽量安排在家宅,这些宴席大多请城里的专业厨师担任大厨,价廉物美,乡村食客吃的舒坦实惠,颇受大众家庭的青睐。
旧时殷实人家早餐吃粥,贫困人家吃糊糊(俗称搅耙)。腌菜是旧时农家早晚餐的必备菜。腌菜又叫“长脚菜”,春夏秋冬不断,春季腌芥菜、雪里蕻和紫云英;夏季腌黄瓜、架豆、大蒜和白花菜;秋季腌豇豆、蛾眉豆和辣椒;冬季腌酸菜(即白菜)、萝卜。还有酱萝卜和腐豆腐也是新洲农家早晚餐常用的菜肴。光杆子“酸菜”,城乡每家一年腌制一二百斤,吃了陈菜接新菜。旧时双柳人还腌臭瓜皮,这种食俗沿用至今。旧时农忙时节吃麦耙、烙饼。旧时中餐吃干饭,农家多以萝卜、白菜焖饭。旧时农家夏天吃“发耙”、“擀面”或“黄瓜汽耙”。晚餐吃中餐的剩饭或粥、“烫饭”(剩饭、搅耙和菜煮的稀饭)、搅耙、擀面带烧糍耙。晚餐不是主食,大人主张孩子不多吃,吃多会屯食,徐古潘塘将晚餐叫做“点心”。旧时农妇常让丈夫小孩吃饱,自己吃剩的,剩的多多吃,剩的少少吃。农忙季节,农家一日六餐,以油饭、面条、鸡蛋、油圪塔、绿豆汤、西瓜等“过早”、“过中”、“过下”。旧时双柳人爱吃干饭和锅巴粥。农村体制改革后一日三餐依旧,晚餐再不是粥,而是干饭、面条,面条多为“机器面”、油面,手工擀面较少。现在没有人再吃搅耙了。捶鱼是旧时新洲普通农家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今时,乡村日常饮食多沿用旧习。
旧时,城镇居民早餐吃馒头、稀饭,或者稀饭搭配油条、面窝,咽腌菜。腌菜也是旧时城镇居民早晚餐的必备菜,至今仍然有许多城镇家庭保留咽腌菜的习惯。新洲人早晚餐还喜欢咽藕、土豆、干子。旧时城镇居民还热爱种菜,像白菜、萝卜、莴苣、黄瓜、丝瓜、冬瓜、豇豆、南瓜、蛾眉豆、刀豆是旧时城镇居民中餐的惯用菜。现在,新洲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许多城镇居民喜欢到快餐店吃早餐,以热干面、牛奶、豆浆、小笼包、狗不理包子、粉丝、油糍、糯米团、稀饭为主。城里人一日三餐,加夜班的人还兴“宵夜”。新洲的夜宵大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夜宵的常用菜肴为:干子、煮鸡蛋、饺子、猪耳朵、鸭颈、排骨汤、牛肉汤、羊肉汤、狗肉汤以及藜藿等一些平常蔬菜。凉爽或闷热的夏夜,新洲区邾城街街道上灯火辉煌,繁华街道的露天夜宵场所座无虚席,锅与锅铲碰撞声铮铮作响,此起彼伏,辣椒与菜肴的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漫步在新洲城区夏夜的街道,闻一闻诱人的清香,尝一尝新洲夜宵的滋味,口齿留香,那绝对是一种美妙而温馨的享受。
改革开放之后,菌菇已经成为城镇居民的日常菜肴。城镇居民的餐桌上鸡、鸡蛋和鱼肉屡见不鲜。张店的捶鱼源于清朝年间,是旧时新洲普通城镇家庭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老少咸宜,是殷实家庭的常用菜肴,捶鱼是许多新洲人拿手的绝活。徐古的蘑菇、汪集鸡汤、陶河板鸭、新洲黄颡鱼、旧街封肉是近几年来新洲的特色菜肴,新洲人招待外地客人,往往在餐馆里要点这些菜,介绍它们的来由、做法、吃法和营养,客人临走时,主人会奉上捶鱼或蘑菇或鸡汤或陶河板鸭或黄颡鱼或封肉作为礼品送给客人。
第四篇:春节民风民俗调查
春节民风民俗调查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寒假期间,我利用走访的形式,调查了村里的几位老人,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我们这里的春节风俗进行了汇总。
春节俗称“过年”,那么“年”究竟是怎样来的呢?据老人们讲,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到除夕之夜就出来害人。但是“年”怕见红色,害怕响声,所以人们就放鞭炮,贴春联想把“年”吓走,所以有的人就把春节称为“年关”。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瓜果、干菜蔬菜,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我们这就有“二十三,糖瓜粘”说法。在我们这里,有些人家的厨房设有灶王龛,有的人家里是将灶王爷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放是供品,把糖水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会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民间有“二十四,扫房子”的风俗,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认真的屋里屋外彻底地打扫一番,要把这一年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接下来的几天,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准备好吃的好喝的,我们这里是“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置办年货的活动基本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但随着现在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很多环节比起以前都简化了不少,象豆腐、鸡、馒头等,有不少人家都是直接从市场上买回来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包饺子。饺子是春节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硬币、糖、花生、枣等包进馅里。吃到硬币的人,来年财运亨通,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的人将早生贵子。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也叫对子,大红的春联往墙上一贴,春节那喜庆的气氛立刻就出来了,人们往往借春联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有的人家还要贴门神,门神一般画的都是秦琼和尉迟恭,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人们贴门神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人平安。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除夕,家家都要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这一天,所有外出的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丰盛的饭菜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享受家庭的温暖,享受快乐的气氛。这时候,大人们往往会给小孩发“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小孩们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吃过年夜饭,家家户户都会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春晚现在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据说,每年有超过10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民间在除夕还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有的人是熬到12点,有的人是熬到天亮。守岁的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亲戚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人们都说过了破五才能去地里干活,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初五这一天是财神圣日,人们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开市。
春节这个盛大而隆重的节日,习俗还有很多种,春节习俗也在不断的演变。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教师评语:
为什么现在过年没年味了? 曾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春节年味的渐渐淡去,也许正在告诉我们已经到了从追求物质享受到追求精神享受的蜕变期了。
春节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寄托了大家的美好情思,在中国人心里还是有着浓厚的情结,尤其这个浮躁的年代更需要返朴归真,发扬民族传统、保存优秀的民族文化义不容辞,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该生利用寒假时间,研究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不仅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增长了许多关于传统习俗的知识。虽然该调查比较简单,这个报告文字质朴,但该生的这种行为对于继承和宏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第五篇:民风民俗
AGYXAAFAaYtbKudx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考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办跳马跳骆驼等竞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办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旺盛。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福,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竞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当,让妇女休憩,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劳。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予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奋。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蜜。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运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以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奠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非凡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务必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纵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开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收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积在一齐,由长辈年老者率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运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奋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齐,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民,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面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物色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办“打靶”竞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净、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