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好习惯的广播稿
关于良好习惯的广播稿1
男: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离你最近。
女:我不是你的手足,但我最听你的。
男:我是成功人士的英雄。
女:对失败者来说,我是个坏人。
醉:我是谁?
我已经习惯了。
大家:下午好,老师们,同学们!六年级五班智能窗电台特别节目《养成好习惯,做个好孩子》现在开始。
男:我是主持人张和平。
女:我是主持人穆于飞。
穆于飞,你知道什么是习惯吗?
女:我告诉你,习惯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行为,比如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习惯是一种经常重复的行为。比如我每天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这也是一种习惯。
男:太好了!我认为习惯是一种无意识、无意识的行为。比如我写作业的时候,总是趴在桌子上。有时候我想改变自己,却控制不住自己。
女:但是我觉得习惯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老师让我们做好课前准备,所以我每次课前都有意识的做。我们都说得好。其实每个人都有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利奥,你能告诉我你有什么好习惯吗?
男:我做完作业后帮父母做家务。这是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我一有时间就看课外书。这是读书的好习惯。我每天早上起床,去户外锻炼身体。这是热爱运动的好习惯。我从来不乱花钱。我把爸爸妈妈给我的零花钱都存起来,然后买学习用品。这是节俭的好习惯。
女:你有很多好习惯。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一个好习惯,21天大概需要72个动作。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就越强。你有哪些坏习惯?
男:我排队的时候爱说话。我喜欢在睡觉前躺下来看书。有时我会随意扔垃圾。
女: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坏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男:只要你有毅力,坏习惯就会向你告别
关于良好习惯的广播稿2
背景音乐《鸟人》
甲: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甲:我是播音员( )。
乙:我是播音员( )。
甲: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有:《校园新闻》《读书星空》,《好习惯,益终身》
乙: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602班崔宏港是XX市德育好少年候选人了,昨天胡老师已经把他的材料上交区教育局了,我们期待他能给我们带回来好消息!
甲:同学们,本周我们学校的“语文周”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你参加了吗?听已经参加过活动的同学讲,那可真是趣味无穷啊,也请还没有参加过的班级同学今明两天要努力,加油哦,我代表全体同学在此祝愿大家在活动中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
乙:近期,我们学校正在施工,希望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去施工现场玩耍,前几天大家做得很好,希望继续保持。
甲:今天的《读书星空》为大家推荐的是《我要做好孩子》
想做好孩子吗?那就来看黄蓓佳阿姨的《我要做好孩子》。我们402班同学将和家长、老师一起共读这本书。故事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性子泼辣,性格直爽、天真的阳光女孩。虽然有些胖,但胖得可爱;虽然学习中等,却又有着执着向上的精神。她敢于向困难斗争,越难的题目她越要做出来;她注重感情,很相信朋友……读了这本书,你能从书中的人物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且能够和金铃一起进步!你想知道她是怎么努力变成好孩子的吗?那么,就拿起书,一起走进金铃的世界吧!
乙:下面请听今天的广播主题
甲:首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1998年1月21日至28日,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法国首都巴黎,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讨。会议期间,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重要知识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说:“我是在幼儿园。”提问者一下子愣住了,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耐心地回答说:“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谁也没想到,在我们平时看起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却成就了这位科学家最辉煌的事业。这位诺贝尔获奖者的一席话是多么耐人寻味啊!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
乙:同学们,从这个小故事里,从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你是不是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我们美丽和谐的校园里,也时常跳跃着不和谐的.音符:当你漫步校园时,一阵风吹过,纸屑或薄膜扑面而来;当你上楼梯时,脚下踩到一个油渍渍的食品袋;课间十分钟,一抬头看到墙上的脚印;草坪上、花坛里,被勿勿行走的同学“另辟蹊径”; 午餐时间,部分同学脱离整齐有序的路队,迫不及待地冲入食堂;食堂的废弃桶里,每餐都能看到大量的剩饭剩菜;有的同学上完厕所,忘了“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校园内不时能见到长明灯和长流水;有的同学习惯在教学楼大声喧哗,追逐打闹,释放能量,上体育课时却没了精、气、神;有的同学经常说脏话,到处涂鸦留下“杰作”;有的同学不戴领巾、胸卡进出校园,老师和同学提醒时还不屑一顾、强词夺理;有的同学不爱护公物,或是故意损坏门窗和桌椅;有的同学拾到东西不上交,有的将别人的钱物据为己有;有的同学甚至动辄喜欢和同学舞动拳脚……这些不良习惯行为,看起来都是小事、是小节,够不上违法违纪,却有伤大雅,违背社会公德,影响同学们健康成长。
同学们,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你们一定要善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重点介绍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甲:第一,要有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乙:第二,要有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甲;第三,要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乙;第四,要有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甲;第五,要有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乙:第六,要有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甲;第七,要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乙:同学们,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克服过去的不良行为,刻苦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良好的道德素质,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甲:同学们,为了我们灿烂的明天,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请从培养每一个良好习惯开始努力吧!
乙:下面请听儿童歌曲《良好习惯早养成》
合: 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备人:张丽君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明白这些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了解教材对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要求,学习写读书笔记;具有随时使用工具书的意识,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
3.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指导学生能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做到边读边思、读有所感、读有所悟,并认真完成读后感;培养学生具有随时使用工具书的意识,训练学生能通过正确使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读书做笔记和随时正确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回顾,引入教学内容。
1.导入:前几年我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不少良好的学习
习惯,对学习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能谈谈吗?
2.出示本册教材中习惯内容:(1)读书做笔记;(2)随时使
用工具书。
二、教学第一个主题:读书做笔记。
1.自由看图。
2.交流:你看懂了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说
说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明确本册做读书笔记的主要方式:
写读后感。
3.教师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
忆,积累资料,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很重要。
三、逐图深入观察,感悟读书做笔记的方法和要求。
1.指导观察第1页插图。
(1)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谈谈自己对写读后感的认识。
(2)小结: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写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的文章。它是读书笔记的一种重要形式,常写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帮助我们丰富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3)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回顾自己制作读书卡的情况,交流制作读书卡常用的方法,谈谈制作读书卡的感受。
(4)小结:卡片要注意分类,还应该把出处(包括作者、书刊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详细写下,便于以后应用,不会到时忘记而无法再找到出处;制作读书卡所用的材料可以是卡片纸、卡片箱和卡片袋。
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干什么?你有何感受?
(2)做读书笔记,能促进阅读思考,促进阅读消化。对于自己的书,在空白处,可以用不同符号有条理地、恰当地作些标记,对于公共书籍,要讲究公共道德,切勿在书籍上涂画,阅读的笔记应记录在自己所带的纸张上。
(3)读一读教材展现的这篇读后感和摘抄卡,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4)小结。
写读后感的方法:精读原文,抓住感点;紧扣感点,联系实际;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做读书笔记用以摘录原文的好词好句、记录短小精悍的诗歌、重要资料、名言警句等。如果在摘录时碰到前后或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用省略号表示。
3.假若你面对这些习作和摘抄卡的小作者,你最想说些什么?小组交流。
四、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
自学第一课,学做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
一、观察组图一,理清教材要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主题。
1.说说图上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以明确该图的主题。
2.读读椭圆形框内的两行文字,说说你对“使用工具书”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看法。
3.交流你在学习、生活中使用工具书的感受和体会。
二、观察组图二,让学生了解有关工具书的常识和使用方法。
1.图中同学们在干什么?说说图中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目前最需要什么工具书?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对自己发展有益的工具书。
2.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举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怎样使用工具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意识,掌握正确、便捷使用工具书的方法。
三、观察组图三,扩大了解工具书的视野,学会利用资源。
1.观察,说说图中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2.分角色表演,再现图中的场景:在查阅工具书时遇到疑惑,向教师请教;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帮助的工具书;小学生细心查阅资料,找到了所需的工具书,向资料员借阅;阅读完毕,书籍干干净净、完好无损地送回到资料员手中。创设情境合理、能围绕主题内容即可,不必强求一致。
四、现察组图四,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1.观察小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反思:自己随时使用工具书方面做得怎样?今后有什么打算?
五、作业。
利用工具书,自学第一课中的生字词。
第三课时
一、诵读、聆听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二、分发阅读材料,学写读书笔记。
1.学生自由习作,教师提出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平时常用的边读、边思、边记的方法。
(3)用批注法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2.教师巡视指导,适当加以点拨。在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上,要发挥文本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3.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
4.展示同学们所做的读书笔记。
5.教师小结。
三、训练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创设,进行使用工具书的操作比赛,比比谁是迅速查找资料的小能手。
四、总结全课,勉励鞭策。
1.这一内容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2.谈谈今后自我培养这些学习习惯的打算。
3.布置学习习惯评估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