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说课稿

2022-0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所见》说课稿》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所见》说课稿》。

《所见》说课稿

《所见》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说明:

《所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13课。它是一首充满儿童生活气息的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所、牧、捕、蝉、闭、立、樾”等生字,会写“童、闭、立、黄”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②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合作、表演等方法读懂诗句的意思。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切喜欢这首诗,愿意主动诵读,激发向往大自然,并有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秘密的愿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识字、写字教学;②会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牧童活泼、好奇的特征。

4、教学准备:音乐、图片、课件等

二、学情分析:

古诗短小浅显、琅琅上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背诵。这首诗小学生应该喜欢,因为它生活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语言充满机趣,且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儿童所能经历,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诗文,

意蕴较为丰满,学生不易读懂。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导。另外,诗中出现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引导解释。

三、教法、学法

1、反复诵读法

经过千百年来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古代诗歌都积淀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理解和体味。通过诵读来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欢同喜,感受诗歌的意蕴,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诵读者的情感之中,换言之,诵读者的情感自觉地融入古诗的意境中。这种自觉替代的情感反过来会进一步作用于诵读过程之中,诵读者脑海里呈现的画面,事物也会强化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情境教学法

古诗的教学易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也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教学时,我分别采用观察图片、聆听音乐、动作表演、语言渲染等多种方法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儿童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3、合作学习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的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设计理念

在学习内容上构建三个维度:即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学生自行选择的学习内容。三个维度之间在课上以教材内容学习为主,另两项内容作为延续。在学习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留出充分的空间,通过学生多角度的相互作用走进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继续阅读的欲望,也许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设置情境,促成互动,合理评价,在教师有效地参与下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关照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这壮丽诗篇中的最生动的诗行。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一读感知:

1、揭示课题。古代一位大诗人非常喜爱农村的生活,一天他来到一片小树林,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就把自己所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

●以讲故事的形式揭题,而且用用设置悬念的形式了解作者,有意识告诉学生预习是一种好习惯,有不认识的字要主动想办法识记。 出示课文插图:

2、《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3、教师范读,学生说出袁枚看到了什么。

●这一环节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描绘的情境中,为解诗意、体诗情设下伏笔;借助拼音、读通、读熟诗歌。

4、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二)、二读感悟

1、自由读诗,结合学生读诗的情况,教给学生如何读出诗的节奏,如何做到既要停顿又要连贯。

2、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三)、三读想象

1、学生先看画面,然后在《快乐的小牧童》悠扬的音乐声中,老师语言描述,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个小牧童,感受牧童的快乐悠闲。

2、指导学生配合表情用快乐的语气读好前两行。

3、关掉音乐,问学生小牧童怎么不唱了?让学生弄清下两行诗意。

4、安排捉蝉环节,让学生遇事动脑筋想出解决办法。

●体会诗情,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的言语描绘也好,动作表演也好,无不是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诠释、演绎动人的

诗境,同时,兴趣也在这里涌动。

(四)、四读成诵

1、根据画面背诵这首诗(愿意背的齐背随着音乐)。

2、向好伙伴背诵这首诗(可加上动作)。

(五)、写字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说出书写要点

2、学生练习

六、拓展延伸

推荐古诗:《小儿垂钓》、《池上》、《四时田园杂兴》

《所见》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古诗《所见》一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易懂,用词凝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这首诗抓住牧童动作、心里的变化描绘了两幅图,“牧童骑牛欢唱图”和“牧童捕蝉图”,以此来显现出儿童夏天的趣事。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所、牧、捕、蝉、闭”等生字,会写“诗、林、立”3个字。

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所见》并能背诵古

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课本插图,反复诵读来感悟古诗;

通过识字交流,学习识字方法;

通过质疑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孩子养成乐于诵读古诗的习惯,养成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书写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古诗的理解与养成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通过图、文、声、动画等直观、能动的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图文结合法: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使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

3、质疑法:通过学生自我质疑,小组交流,这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4、以读代讲法,反复诵读:本诗语言朴实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在导入时,我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自己从图中看到的,训练学生看图说完整的话。启发小朋友充分想象当时森林中的情景。然后通过听蝉鸣声,请小朋友想象牧童当时的心理活动等。这样在小朋友在真正学习古诗之前已经有的一定的心理基础,对后面的理解就比较容易。

2、初读古诗,随文识字

本课当中识字量比较少适合随文识字,板书《所见》即可学习“所”字,并进行扩词训练。其他四个字则可以学生找出诗人看到的事物以及干什么,老师便可以板书“牧童”“捕蝉”“闭口立”,板书时随机学习生字,并交流如何记住,探讨好方法。然后再回到课文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巩固识字。

3、再次诵读、解决疑难

(1)学生诵读古诗,圈出疑难点。

(2)小组内探讨疑难问题进行解决。

(3)小组内提出问题,全班课堂交流解决。教师相机点拨。

(4)再读古诗,感受牧童的活泼好动的性格。

4、反复诵读,背会古诗

采用多种方式的诵读,如个人自由练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限时背诵选出背诵小能手。

5、指导书写,进行展评

出示要求会写的三个生字“诗、林、立”

(1) 学生观察,说一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字

旁的书写,捺变成点)

(2) 教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3) 学生描红,练写。

(4) 投影,课堂展评,修改。

《所见》说课稿3

尊敬各位领导,老师:

我今天要讲的课是古诗《所见》。

一、 说教材

《所见》是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里的一首古诗。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刹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诗4行展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句话体现《牧童行歌图》,第二句话体现《牧童捕蝉图》。全诗的最大特色是: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本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但画面上没有画出后两句诗句的画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图画。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的的朗读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还生疏,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要让学生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所以我把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作为本诗教学的重点,把学生引入诗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从古诗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为本诗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I、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根据古诗展开联想,编写一篇小短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四、说教法

l、直观教学法: 2. 图文结合法: 3. 质疑法:4.以读代讲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解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五、说教学流程

1、看图听音乐,领会诗意

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优美的音乐,教室班画两幅图。为了引导学生埋解古诗中前两句的意思,在学生朗读完古诗之后,我用多媒体展示《牧童行歌图》,接着提问: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画,上面都画有什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他唱的歌怎样?他此时的心情如何?假如你是牧童的话,你会有怎样的心情?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们展开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口语能力。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诗中,同时随机埋解“牧童、振、林樾”等词,口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然后板书这两句诗句,接着范读,小组读、个别读、全体读。从中理解诗意,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

2、图音并茂,激发兴趣 我又用多媒体展示鸣蝉,你们听到什么叫声?相机理解“欲、捕、鸣、”的意思,口头说出“意欲捕鸣蝉”之意。为了再引导学生口头说出最后一句诗句的意思,我又设置了这样的提问:你们还听到牧童的歌声吗?这时他的表情、动作怎样?相机理解“忽然、立”。要是你们在场的话,会怎么做?让学生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古诗有它独具的音乐美、节奏美;成功的朗读就是用有声的语言再现诗的意境。我先要学生听录音朗读古诗两遍,让学生学习专家的朗读技巧自由放声地朗读,鼓励学生主动起来朗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朗读。好的给予肯定、表扬,促进他们的上进心,加强他们的荣誉感。让个别学生扮演诗人配乐吟诵全诗,最后全体朗读,把诗人的情感读出来。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受到大自然的陶冶。

4、古诗联想,开阔阅读 通过让学生从已知的古诗中找出和本文表达的情景相近的古诗,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意境,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5、拓展思维,语言训练 流畅而有层次的语言表达是语文的训练的重点。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内含,加以丰富的联想,最终目的是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

朗读是语文课不变的主题。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因此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初读--品读--悟读--精读--美读-赏读”这样教学的主线。让学生从读中品悟;在品悟中读出精彩;在精彩的朗读中读出古诗的美;在理解古诗美的基础上去欣赏古诗、品味古诗,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感悟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中的美,进而为生活创造美!

六、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课前我准备了优美的音乐、色彩鲜明的图片以及生动flash动画,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完成板画也让学生深入感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引导学生通过对字的探究和词的挖掘充分感受古诗的文字美和语言美;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配乐朗读让学生带着古诗走入意境,感受音乐来理解古诗的内涵,体会古诗的音乐美;flash动画的播放,使学生一下子走进古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了可爱的小牧童......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在课结尾处我设计了扩展阅读,让学生相互交流体会古诗的“美”。谢谢大家!

《所见》说课稿4

一、 说教材

《所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里的一首古诗。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刹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诗4行展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句话体现《牧童行歌图》,第二句话体现《牧童捕蝉图》。全诗的最大特色是: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本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但画面上没有画出后两句诗句的画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图画。

二、说学情

学生的的朗读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还生疏,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要让学生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所以我把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作为本诗教学的重点,把学生引入诗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从古诗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为本诗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I、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根据古诗展开联想,编写一篇小短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学习重点是理解古诗的意思,难点是借语言文字,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四、说教法

l、直观教学法; 2. 图文结合法; 3. 质疑法:;4.以读代讲法,自主探究法。学生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解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五、说教学流程

(一)由夏天捕蝉激趣导入,并引导学习本节目标。

(二)以小组按提纲独学、对学、群学。

1、组长组织,一人一题,按顺序逐题核对,在组内共同的疑难地方做上标记。

2、朗读和写话的内容按提示对子间互学。2号督促做得不对的同学主动更正。

(三)展示交流

展一,正确、有节奏朗读读古诗,交流生字学习。

展二,看图写话,组内推选,展示精彩。

展三,交流词意和句意,每组4号,一人一词或一句。

展四,交流“读出感情”1、2题。

展五,以组比赛背诵。

(四)教师点拨

1、与同音字、形近字区分记忆。

2、写出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连词成句,组织通顺。

4、结合重点词、句说说体会。

(五)达标检测。

《所见》说课稿5

我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所见》。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即教材编排、学习目标、古诗简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

【教材编排】

第一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信》是一首儿童诗,一个学写信的孩子想给万物写信;《泉水》是一个童话故事,想象泉水像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这条小鱼在乎》是一个儿童故事,小男孩拯救一条又一条小鱼的生命,小男孩说的话“这条小鱼在乎”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这三篇课文表达的主题是爱和爱心。古诗《所见》安排在这里,仅仅是诗人袁枚捕捉儿童瞬间的神态变化呈现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吗?我认为,还有借事借人借景抒情,体现了对生活、生命的爱,对自然、自由的爱。

【学习目标】

1.会认“牧、骑、振、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所见》,并背诵《所见》。

3.结合插图和注释,了解《所见》大意,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项目标,第一项是关于识字的,第二项是关于朗读背诵的,第三项是关于古诗理解的。

其他版本的教材,《所见》安排在一二年级居多,为什么鄂教版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呢?说明第三项目标“感受古诗描写的意境”是重难点。

第三项目标中,“结合”一词指出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插图能够准确地表现诗意,注释也给出了诗中两个关键词的解释。“了解”一词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感受意境”则提示了两个核心问题,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前一个问题体现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我将在“古诗简析”里谈;后一个问题体现教师实施教学的能力,我将在“教学设计”里谈。

【古诗简析】

《所见》是一首以农村儿 童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写的是一件小事,一个儿童唱着歌骑牛而行,发现了树上的鸣蝉,忽然不唱歌也不行走了。写到此,戛然而止。从插图上,我们看见了什么? 看见了骑黄牛的儿童,看见了树上的蝉,看见了儿童捕蝉吗?没有。看见了诗人袁枚吗?没有。但,我们仿佛看见了儿童悠闲地侧坐牛背,或仰躺牛背,手中摇着树 枝。黄牛慢悠悠地走走停停,或停下甩甩尾巴,或停下啃啃青草,或停下哞哞低叫。我们仿佛看见了儿童坐直身体,四处张望,发现了树上的鸣蝉,跳下牛背,悄悄 靠近鸣蝉,敏捷地扑上去,双手罩住蝉,尽情地放声大笑,得意洋洋地骑牛继续唱歌前行。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袁枚面带微笑地注视着这一切,徜徉在山村自然之 中。我们感受到了山村悠闲自在恬静的生活,感受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活,生命的自由只能在山村中寻找求得。所以,古诗的题目是“所见”,不是“牧童”,不是“捕蝉”,也不是“山村”,而是“所见”,见到的是诗人心中所向往的生话。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所见》的意境。

【教法学法】

教法是对教师而言的,学法是对学生而言的。课堂上,因为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已经融为一体,因此教法和学法也就“水天一色”了。

拓展迁移法,我将用一首学过的同题材同意境的古诗把学生引向《所见》的学习。

直观感受法,我将用画面上的风景、人物的表情把学生引向对《所见》意境的感受。

图文结合法,我将用插图引导学生对《所见》大意的自主学习。

主观演绎法,我将引导学生进入牧童的角色感受其悠闲、活泼、可爱,进入诗人的角色体验其感情。

话画联结法,我将用话语描述帮助学生建立一副完整的连环画,以感受古诗的意境。

引导质疑法,我将引导学生从对题目的质疑思考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设计】

一、图文结合 温故引新

先出示一副画,让学生回忆一首古诗并背诵出来。(二年级下册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再请学生抓住画中孩子的神情、诗人的神情感受悠闲自在的意境。

最后引出古诗《所见》。

设计意图有三点:题材相同,都是写农村儿童生活的;事情相近,前者为钓鱼不应人,后者为捕蝉不唱歌;意境相近,孩子活泼可爱,诗人热爱农村悠闲自在的生活。

二、自主读诗 了解诗意

这个环节,学生有四个学习任务:认识生字,正确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师生交流解疑。

三、再读古诗 体会诗情

这个环节主要运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情,采用的教法学法是话画联结法、主观演绎法。

比如:你们看,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一会儿坐,一会儿躺,真快乐!风在吹,蝶在飞,牧童情不自禁高唱山歌,歌声飞旋在茂密的树林里。

引导学生读出牧童的活泼可爱快乐神气!

请学生当牧童,边演边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比如:响亮的歌声吸引了诗人袁枚,他正在树林中享受呢!哎,歌声忽然没有了,牧童骑着牛也不走了。诗人看到了什么?诗人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在猜测、在观察的意味。

请学生当诗人,边演边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最后请学生再读整首诗,想想诗人还看到了什么?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牧童、诗人的心情如何呢?

四、品读古诗 感受诗境

进入第四个环节,再运用直观感受法、拓展迁移法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出示一幅画,这画比教材插图视野更显开阔,绿意更显盎然。请学生说说对画面的感受,想象诗人在这样的山村中的心情。

再请学生读古诗,想象诗人看到牧童捕蝉神情时的心情,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的意境。

五、诵读古诗 趣味创作

通 过前面的四个环节,学生朗读、背诵古诗也已经水到渠成了。为什么要安排最后的这样一个环节呢?为了丰满课程,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为了发展个性,给学生 一个自己的舞台。趣味创作的形式很多,比如:诗配画、变奏读、演绎读、诗文汇、诗改剧、诗再创……当然,我也会和学生互动,给学生一份自己的作品——诗再创

童 戏

蓬头牧童骑黄牛,

悠悠歌声振林樾。

忽闻树上夏蝉鸣,

怕得蝉惊闭口立。

《所见》说课已近尾声,再见吧!

《所见》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今天学习的《所见》是第一首古诗,是清代诗人袁枚 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所、捕、蝉、闭”等生字,会写“诗、林、立”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所见》。

3、能背诵古诗。

三、说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说难点:

古诗的理解与背诵。

五、说教法

l、图文结合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通过图、文、动画等直观、能动的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观察法:通过看图提问,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3、讲解法:本诗语言朴实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六、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看、找、读、思、品、背”等方法学整首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像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并且使学生逐步掌握其学法,达到自求得之的目的。

七、说教学程序

(一)看图导入。

1.观察课文配图

2.揭题,解题

3.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4.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1.初读课文

2.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三)齐读全诗、叙说诗意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所见》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组课中的古诗。作者叶绍翁,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情。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tiao )。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品味思乡情。

二、说学情和学法

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可能对古诗所表达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不容易理解,需要他们通过画面,以及多次诵读,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因此古诗采用了诵读法和想象法: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想象法: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想象画面。

三、说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

一引入文本,读准古诗。

1、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

2、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二人小组内完成自学导读单生字词部分后,交流汇报。

二深入文本,理解诗意。

1、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

2、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并学习这种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四从大组合作学习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带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再次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的朗读,使学生能够背诵。

三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记忆。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背、或全班齐背古诗。

四、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例如:李白的《静夜思》)

2、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六、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所见》说课稿8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 )。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

也就是要抓住重难点,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理念是先导,基于以上目标我说说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渗透对比阅读,体会诗中有诗,激发读诗的热情。找准拓展点,延伸点,利用逆向思维在所见和所不见中深切体会思乡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难点: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

1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背)

2看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哦。

二、了解诗人及其背景:

1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 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吧。

2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就是(板书:夜书所见)

2全班一起读课题,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3那谁能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写)

4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

5到底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6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一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眠。

7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学这首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读懂诗歌中的字词或意思呢?(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看插图,展开想象)好,下面就请大家以同桌为单位,用你们提出的办法来学一学古诗,看看你能读懂的有哪些,再给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8学生反馈自己读懂的字词或句,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

9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四、 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在这两句诗歌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

2.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3.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么读?个别读两三个,齐读。(萧萧梧桐送寒声)

4.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好一轮当空的明月啊,让我们想起了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我们都做些什么?

是啊,当你们围坐在院子里,阳台上,吃着可口的月饼,看着明亮的月亮的时候,我们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月亮真美啊!

5.但诗人此时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吗?(美,不美。)

6.看来意见不统一,说说各自的理由。

7.你怎么知道他在异乡?

8.说的真好,这里有个关键词,动客情,他动了哪些情?想了哪些事?大家来当当小诗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深秋之夜,秋风阵阵,凉意深深,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9.说的太好了,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忧愁,孤单,寂寞,郁闷)(板书:孤单)因此,在诗人眼中,这轮明月并不美,他没有心情赏月,他的心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取代,被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满,那么这句又该怎么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10.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读出来。

11.大家读的太好了,赵老师也仿佛被你们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被他的忧郁和孤独所感染。

10.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篱笆下的一盏灯)

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

11.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大家想象下,在篱笆背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12.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诗人和你们一样,他虽然没有看到

篱笆后的情景,却也走出了一番猜想,他所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大家来读读诗歌的后面两句,然后告诉我答案)

13.诗人想到后面应该有两个孩子在捉蛐蛐。

师:你从哪一句诗里知道的?这里的知是什么意思:猜想

14.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因为,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捉蛐蛐)

15.你们知道孩子们捉蛐蛐是为了做什么吗?(斗蛐蛐玩)

16.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蛐蛐的吗?你们想捉蛐蛐吗?好,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童年时代,在老师的语言带领下去捉一捉蛐蛐。

17.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好大好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蹑手蹑脚的来到后院的空地上,兴奋地寻找着蛐蛐的踪迹,这时,你们听见了(放蛐蛐的声音),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们悄悄地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提着灯笼,一边照亮,一边轻轻地拨动小草,忽然,你们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说时迟,那时快,你们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们逮住拉。(怎样,你们这时有什么感觉啊?)

18.捉蛐蛐真好玩啊,我们可高兴了。因此,这儿挑应读 ( tiǎo)

19.当诗人也回想起这一段童年的往事的时候,你觉得他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开心,快乐……)板书:快乐

20.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诗歌的最后两句? (个别读全班读)

21.这篇诗文写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愁,

又从一盏明灯里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产生了愉悦的心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变化,却只用了寥寥几句精辟的诗句来演绎,并且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读一读这位伟大诗人的杰作吧。

五、背诵诗歌

这么好的诗歌,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想)给你们点时间试一试。一会我们来个赛诗会,看谁能当好这个现代的小叶绍翁。

六、总结

七、教学反思: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希望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所见》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说明:

《所见》是西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30课。它是一首充满儿童生活气息的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所、牧、捕、蝉、闭、立樾”等生字,会写“童、闭、立、黄”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②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合作、表演等方法读懂诗句的意思。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切喜欢这首诗,愿意主动诵读,激发向往大自然,并有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秘密的愿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识字、写字教学;②会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牧童活泼、好奇的特征。

4、教学准备:音乐、图片、课件等

二、学情分析:

古诗短小浅显、琅琅上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背诵。这首诗小学生应该喜欢,因为它生活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语言充满机趣,且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儿童所能经历,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诗文,

意蕴较为丰满,学生不易读懂。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导。另外,诗中出现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引导解释。

三、教法、学法

1、反复诵读法

经过千百年来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古代诗歌都积淀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理解和体味。通过诵读来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欢同喜,感受诗歌的意蕴,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诵读者的情感之中,换言之,诵读者的情感自觉地融入古诗的意境中。这种自觉替代的情感反过来会进一步作用于诵读过程之中,诵读者脑海里呈现的画面,事物也会强化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情境教学法

古诗的教学易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也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教学时,我分别采用观察图片、聆听音乐、动作表演、语言渲染等多种方法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儿童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3、合作学习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的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设计理念

在学习内容上构建三个维度:即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学生自行选择的学习内容。三个维度之间在课上以教材内容学习为主,另两项内容作为延续。在学习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留出充分的空间,通过学生多角度的相互作用走进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继续阅读的欲望,也许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设置情境,促成互动,合理评价,在教师有效地参与下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关照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这壮丽诗篇中的最生动的诗行。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一读感知:

1、揭示课题。(美丽的春天悄悄告别了我们,夏天来到了我们中间,凉爽的风吹来了,我们看见了一片小树林,“哪几个小朋友能把夏天的小树林搬到教室来。)

2、多名学生经过自行讨论,在黑板上画“初夏的小树林”图。 ●引导学生创设诗歌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3、出示古诗。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上,有一首诗。借助拼音,谁能读会它?(应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并纠正字音,必要时教师范读或领读,并指导读出节奏)。

4、组成合作小组,互帮互助,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5、检查小组朗读情况。

●这一环节通过合作,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描绘的情境中,为解诗意、体诗情设下伏笔;通过合作,借助拼音、读通、读熟诗歌。

(二)、二读感悟

1、自由读诗,结合图画想想还应该画上一些什么。

2、学生之间交流,并要求说出为什么要画上这些。

●儿童的认知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让学生为诗配画,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请学生当“小画家”,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讨论该画些什么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理解了诗意,做法新颖,不落俗套。

3、教师范读,学生想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4、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拔。

●在这个阶段,通过学生之间有效地互动,教师的相应点技,以及不断地丰富画面,不正是理解诗意的过程吗?这里展示的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讨论、交流、判断。学生在过程之间得到发展。

(三)、三读想像

1、看着画同带着想象朗读全诗。(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2、想像一下,这牧童唱的会是什么样的歌。

3、用自己的表演把诗意表现出来。

4、有感情地朗读过首诗(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读)

●体会诗情,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儿童的言语描绘也好,动作表演也好,无不是用他的生活经验来诠释、演绎动人的诗境,同时,兴趣也在这里涌动。

(四)、四读成诵

1、根据画面背诵这首诗(愿意背的齐背随着音乐)。

2、向好伙伴背诵这首诗(可加上动作)。

(五)、写字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说出书写要点

2、学生练习

六、打开“学习包”

这里有三首诗,你一定能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所见》说课稿10

《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组古诗。这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紧扣单元主题“用我们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我重点从目标的制定和难点的突破两方面说说这一课的教学。

一、说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已经有了了解诗文大意的能力,因此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开始尝试让学生自己了解诗句的意思,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的大意。”因此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继续抓识字写字教学,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材分析:《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写思乡的,不同的是它们的表达方式。季节的变化最能触动游子思乡的情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山秋风动客情”,一个“绿”,一个是“萧萧”,这两个词描绘了触动人们心情的景物,《夜书所见》对思乡的表达是触景生情,由情展开想象,看到了童年熟悉的捉蟋蟀的场面,诗人不由得沉浸在遐想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不难理解,每逢佳节都是人们团聚的日子,节日的活动很丰富,但是亲人不在身边就会多一分思念。在教学中如何将这些积极的情感转化成学生们的体验和感受,是我们情感目标的主要任务。

鉴于以上几点,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落实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识记“促、忆、异”等7个二类字。写好“促、插”两个左右结构的一类字。

2、 扎实程序性知识,反复诵读古诗,在熟读和理解的过程中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3、 夯实策略性知识,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茱萸”和“萧萧”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所包含的思乡之情。

点评: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教学特点,抓住“茱萸”和“萧萧”两个重点词,引导学生由词想画面,在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中,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在十个一类字中,以学生的现状为起点,重点写好“促、插”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凸显了新课标提倡的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

二、说重点难点

本课的生字不算多,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诗歌意思的理解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思乡的不同表达形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主要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因为孩子还是三年级,关于思乡之情还没有切实的体验,所以难点定位为:在诵读中,感受美丽的秋天,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点评:情、读、悟,看似不相关,其实为一体。读中悟情,情中悟读,读是悟情之手段,读不离悟,悟中生情。本教学难点以诗情、以学情而定为诵读,符合三年级儿童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成长。

三、说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图片出示秋天的一些活动,如“捉蟋蟀,斗蟋蟀,

做糍粑,重阳登高”等一些传统童玩活动。让学生 “爱上秋天,用自己的笔写下美丽的秋天”。

引导联想法:古诗的教学必须有丰富的想象。通过吟诵和背诵,让诗句的意境在学生的联想中生成,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诗句展开联想,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感情。 拓展积累法:古诗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学生学习古诗,要从学习一首诗,领会其他同类诗歌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来学习古诗。落实教学中学会用注释理解诗意,感受思乡的美好情感。

点评:多种教学方法的交融,凸显三个维度的融合:一是文本作者的抒写之情,二是教师的传递之情,三是学生的体验之情,最终交汇、融合到学生的情感上,这正是文字的彼岸所在。

四、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古诗,理解诗意识字写字。第二课时以感受情境,体验感情,拓展学习为主。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这一课时要运用具体的教学策略突破前面提到的教学难点。

(一)情境导入,认识思乡

诗歌的教学首先需要营造一种意境,要将意境结合在教学的始终,所以在导入时,我用多媒体播放《阳关三叠》的音乐,在学生欣赏音乐中随机展示古代儿童在秋天的一些童玩活动,将学生带入一种悠悠的古文化当中。

点评:诗,很美。它总是轻轻触动人心灵的琴弦,让人一辈子难忘。开课伊始,以音乐与图片在学生的内心建构起一方精神家园。

出示古诗《夜书所见》。让学生先试着理解诗题。读一读古诗,回答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小朋友在做什么?诗人在哪里?理解“客”指什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文大意。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形式,学生对这一方法比较陌生。当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老师,这个是什么意思?”我就引导大家看古诗下面的注释,告诉他们借助注释可以帮助学习古诗。

“借助注释,我们试着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出示填空这个拐杖,让学生边读边填空: 夜 _(时候),客(诗人),萧萧_(看见,听见),_(心里感到)。知_挑促织(想到),(心里感到。)

学生说不出来的需要老师用拐杖来帮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够理解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用注释来理解。在理解诗意中有了对诗文的直观感受。

点评:以注释为拐杖,以填空为拐杖,降低学习要求,让学生初知大意,由看到的引导到想到的,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熟读成诵,理解诗句意境

古诗的教学在于语言的提炼和情境的感受,只有整体阅读,整体感知,才能走入诗的意境中。采用教师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个人背诵等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为主。

第一个的问题就是“说说诗句的大意”,让学生自己在读中领悟,并在多名学生的补充中完善诗句的意思。

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离开自己的父母来到学校读书的心情)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抓重点词语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古诗的语言非常精妙,一个字一个词都是点睛之笔。《夜书所见》抓住一个“送”字,提问“秋风给诗人送来了什么?”学生会说是(寒冷、孤独、冷清)

面对此情此景,“动客情”,诗人会想到家乡的一切,想到家乡的树,家乡的河,家乡的人,家乡的故事,而眼前只有什么?

抓“挑”字,这个字能让你想到什么?(引导学生明白儿童捉蟋蟀的专注有趣),童年的活动多么有趣,诗人的心早飞到了遥远的故乡。

点评:该诗的解读,教师共用三招。第一招,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诗人的世界。将心比心,融情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第二招,抓住“送”字,营造环境;第三招,抓住“挑”字,让学生感同身受。学生的角色,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每个学生都走进了文本,这一刻,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教师的引导自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抓住一个“独”和“倍”。请学生给“独”组词,(孤独,单独)。 提问:诗人外出求学,重阳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传统的活动,登高,赏菊,插茱萸,可热闹了。为什么是人觉得孤独呢?(引导学生明白这热闹是在异乡,不是诗人的,外面越热闹,诗人的内心更加孤独,也就更加想念自己的亲人。

点评:本环节紧扣一个“独”字。孤独裹挟着满腔的凄凉与愁绪,一个“独”字,上承游子的孤独,下启思乡的“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

(四)拓展学习,丰富积累

在古诗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扩展诗文阅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诗文中理解我国的灿烂文化。让学生的古诗文功底在“量变中引起质变”。拓展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拓展相同主题的古诗,另一种是展示诵读。 多媒体播放古诗《泊船瓜洲》《天净沙﹒秋思》《人日思归 》、《杂诗》,交流体会诗中的思乡之情。

提问:在诵读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一首诗触动了你?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表达感情方面的语言魅力。用古诗句接龙的方法进行展示:咱们来比一比,谁积累的古诗比较多,一个同学背上句,另一名同学背下句,背不下来的就自己想出一首诗接上,不能重复哦。小火车开起来。

这样就让学生将积累古诗变成一种乐趣。

点评:古诗教学因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太浅,古诗语言与现有学生语感相去甚远,而成为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意的疏通,但本环节,教师以一篇带多篇,把阅读过程演绎成了发现的过程,更演变成了游戏的过程,让学生在乐中学,教学的重难点也在学生的朗朗诵读中迎刃而解。

(五)作业设计

结合本组古诗的学习,感受美丽的秋天

“两首古诗写的都是思乡,第一首诗写的是思故乡,想起了自己童年挑促织的情景,第二首诗写的是在异乡过重阳节,让诗人倍加思念自己的亲人。这些活动在诗人心里念念不忘,可见活动是多么有趣,要是让我们来写这些活动,你觉得可以怎么写?(写细节,写人物心理活动)

可是诗人仅仅说“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就让我们觉得有趣了。原因是什么?因为联想,诗人营造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环境。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我们想起了什么场景?引导学生联想,说说自己的想象。

用自己的笔写一写有趣的秋天。

点评:整堂课,始于想象的读,终于想象的写。先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想象,后在特定的心境中展开想象,想象的角度与广度都在增加,唯一不变的是心中的情。正是想象,让平面的文字立体,给予了它生命,让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性,同时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门。

《所见》说课稿1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想象美景

3、背诵诗文、默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说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写景的诗,如何让学生读中生趣,读中感悟,读中动情呢?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身临诗句之中,畅游在作者给我们营造的环境里,感悟古诗的美。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欣赏,在读中拓展。

开课的时候,就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生活中见到的美景谈开,在同学参与兴趣极高的状态下,用“有过夜间观赏江景的经历吗?”这一问题,自然过渡到古诗的学习中。也就是从生活中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习古诗做好铺垫。

这首诗结构简单,语言通俗易懂,如何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就是教学的关键。我在教学设计中按照诗句呈现的意境,将诗分成两大块。第一块就是1、2两行,以个性朗读为训练点,让学生适度理解诗人在见到渔灯之后的高兴以及从“孤光”当中体会到诗人冷清复杂的心境。第二块也就是3、4两行,以个性想象为训练点,从“散”之中,想象情景的变化和诗人心境的变化。无论是哪一块,都积极鼓励学生,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学习之中,学出自己的个性。

我依然采取了让学生搜集材料、小组合作学习再共同交流的方式。由于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美境感性认识少,所以理解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对诗的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理解更不到位,导致了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针对这种现象,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诗句配上动画等。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投入感情地读,配上音乐读,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齐读,背诵等,直至感悟到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之美,读出自己独特的韵味。运用课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本课时,针对学生了解河(海)面渔火知识过少和“灯光”与“满河星”之间的关系不易理解的特点,结合“根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的要求,我利用课件:在漆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从远处缓缓驶来,那情景非常宁静;阵阵微风漾起层层细浪,原来那点亮光散开成河面闪烁的星星,又是多么迷人。以动画演示画面,不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灯光”与“满天星”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为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了铺垫。

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强化诗所烘托的意境。受前两首诗的影响,特别是当学生看到“月黑”、“孤光”、“一点”等词后,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首诗表达的也应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其实不然。为强化诗所表达的意境,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范读文章,边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通过老师的范读和课件演示,促使同学们悟出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夜色中水面渔火景象的赞美。

课前,让学生收集描写夜景的古诗。在学生理解诗意、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我安排孩子们积累一首描写夜景的古诗,既增加学生的积累,又是对学习方法的一种巩固。

《所见》说课稿12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也就是要抓住重难点,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理念是先导,基于以上目标我说说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渗透对比阅读,体会诗中有诗,激发读诗的热情。找准拓展点,延伸点,利用逆向思维在所见和所不见中深切体会思乡情。

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是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

说教法、学法:

诵读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对比法:

渗透对比阅读的理念,利用人物对照、意境对照,激发孩子读诗的热情。

想象法:

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利用想象拓展、延伸,逆向思维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直观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

一 、课前活动,接近文本

大量背诵学过的古诗。提醒古诗的节奏与感情可以适时夸张。 这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及联系以前的古诗激起学古诗的热情.

二、引题,走入文本,准确地朗读古诗

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要求读得整齐,响亮)

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B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C 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 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 深 注意平、翘舌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D 指名三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

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

三、 深入文本,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A 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

梧叶 灯 儿童捉蟋蟀

B 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 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借助注释知道的。对,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帮手。现在开始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

这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的大意的习惯。

C 作者是怎么看到儿童的?(因为看到了灯)原来是孩子在捉蟋蟀。你们捉过蟋蟀吗?捉蟋蟀有趣吗?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儿童的快乐,有趣。表情朗读诗句,(这一环节是渗透《课标》中提到的在读中积极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体验。)听你们一读勾起了老师的童心,老师也读一读好吗?提个条件:闭上小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好象看到了什么?(儿童捉蟋蟀)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里既起到了范读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体现了师生平等,师生互动。还起到了品诗赏画的效果。

D 捉蟋蟀这么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适当表扬: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那我们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读出秋天的句子,你们见过梧叶吗?(出示实物)秋天的梧叶变黄了变干了。

E 出示课件,秋风吹落梧叶,让我们感觉到秋天的寒意,冷。我们一起捧起书读出秋天的冷和寒意。

这里利用语言,实物和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起读书的热情。

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牵动了一个人的情怀(诗人),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动客情),

客的意思课件 客:客人,客商,旅客,漂泊在外的人。这个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诗人叶绍翁(讲小故事,简介作者)。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会牵动诗人想起什么?(亲人,家乡)就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就在诗人想家的时候,看到儿童捉蟋蟀会想到什么?(儿时的伙伴在哪,家乡也有儿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么快乐啊,无忧无滤,可我孤单一人)思乡之情就更浓了,更深了。我们来把浓浓思乡情深深的读一读。[

此时此刻,我也想把浓浓的思乡情读出来!读完后,同学们,不由自主的鼓掌,请同学评议我读得好在哪里,再请同学读出诗人的浓浓的思乡情。

这就是以见衬不见,诗中有诗,渗透对比阅读的理念,把抽象的思乡之情与温暖的家庭生活拉近,增加层次感。还让学生评议老师,真正体现民主、平等。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这我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 挖掘文本,诵读诗歌,升华情感

这么美的诗,配上音乐就更好了!配乐朗读。

诗歌可以反复诵读,也可以唱。

背诵古诗(齐背,指名背)注意字音。

这一环节是注重体现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联系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春居》深入体会诗人的深深的思乡之情。

这是两首感情非常快乐的古诗。这里是用逆向思维,用两首快乐感情的古诗反衬思乡情。

这也是落实课标的第二学段的古诗学习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五 走出文本,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A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写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诗歌,出示古诗《山行》、《赠刘景文》朗诵。

这一环节是整合新旧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B 没学过的古诗你能读懂吗,读诗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古诗

出示诗句,自己借助注释读懂诗句(幻灯片出示)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选自 刘禹锡《秋词》

1、悲寂寥:因寂寞空虚而感到悲伤。

2、春朝:春天。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选自 曹丕《燕歌行》

摇落:凋残

简单讲解,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读懂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总结

赞美,提出希望,愿大家与古诗交朋友。

这里是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七作业

练写生字,配乐朗读,搜集秋天的古诗。

板书 夜书所见

思 乡

《所见》说课稿13

教材说明:

《所见》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第3课。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浅显易懂,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本诗生动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2.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感受牧童的快乐机灵。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准备:音乐、图片、课件等

学情分析:

古诗短小浅显、琅琅上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背诵。这首诗小学生应该喜欢,因为它生活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语言充满机趣,且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儿童所能经历,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诗文,意蕴较为丰满,学生不易读懂。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导。另外,诗中出现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引导解释。 教学过程:

诗中,小牧童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时的情景,是那样自在神气!捉蝉时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那么专注。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因此,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感知童趣正是教

学的重难点,那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童趣呢?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根据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学生学古诗的要求,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上,以此达成感受童趣的目的。首先通过看图猜诗,激发起学习兴趣,同时画面中一个个充满童趣的人物形象也在学生的心中打下了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先进行简单的想象,感知诗歌大意,然后借助于插图、音乐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对所想象的内容逐步进行扩展细化,使所想象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力争使牧童形象愈发饱满,有血有肉,学生也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到牧童的快乐自由,活泼机灵,体会到诗中盎然的情趣。在想象感知的基础上指导感情吟诵古诗,读出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读出意欲捕蝉时的专注,读出诗人对牧童的喜爱。最后背诵积累。

《所见》说课稿14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也就是要抓住重难点,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理念是先导,基于以上目标我说说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渗透对比阅读,体会诗中有诗,激发读诗的热情。

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

一 、课前活动,接近文本大量背诵学过的古诗。

提醒古诗的节奏与感情可以适时夸张。 这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及联系以前的古诗激起学古诗的热情。

二、引题,走入文本,准确地朗读古诗

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要求读得整齐,响亮)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B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C 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 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 深 注意平、翘舌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D 指名三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

三、 深入文本,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A 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梧叶 灯 儿童捉蟋蟀

B 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 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借助注释知道的。对,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帮手。现在开始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

这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的大意的习惯。

C 作者是怎么看到儿童的?(因为看到了灯)原来是孩子在捉蟋蟀。你们捉过蟋蟀吗?捉蟋蟀有趣吗?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儿童的快乐,有趣。表情朗读诗句,(这一环节是渗透《课标》中提到的在读中积极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体验。)听你们一读勾起了老师的童心,老师也读一读好吗?提个条件:闭上小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好象看到了什么?(儿童捉蟋蟀)

D 捉蟋蟀这么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适当表扬: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那我们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读出秋天的句子,你们见过梧叶吗?(对比想象学校的梧桐)秋天的梧叶变黄了变干了。

E秋风吹落梧叶,让我们感觉到秋天的寒意,冷。我们一起捧起书读出秋天的冷和寒意。

这里利用语言,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起读书的热情。

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牵动了一个人的情怀(诗人),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动客情),客:客人,客商,旅客,漂泊在外的人。这个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诗

人叶绍翁(讲小故事,简介作者)。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会牵动诗人想起什么?(亲人,家乡)就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就在诗人想家的时候,看到儿童捉蟋蟀会想到什么?(儿时的伙伴在哪,家乡也有儿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么快乐啊,无忧无滤,可我孤单一人)思乡之情就更浓了,更深了。我们来把浓浓思乡情深深的读一读。

四 挖掘文本,诵读诗歌,升华情感

背诵古诗(齐背,分组比赛背,)注意字音。

这也是落实课标的第二学段的古诗学习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所见》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说明:

《所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3课。它是一首充满儿童生活气息的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所、牧、捕、蝉、闭、立樾”等生字,会写“童、闭、立、黄”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合作、表演等方法读懂诗句的意思。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切喜欢这首诗,愿意主动诵读,激发向往大自然,并有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的愿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识字、写字教学〈2〉;会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牧童活泼、好奇的特征。

4、教学准备:音乐、图片、课件等

二、学情分析:

古诗短小浅显、琅琅上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背诵。这首诗小学生应该喜欢,因为它生活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语言充满机趣,且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儿童所能经历,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诗文,意蕴较为丰满,学生不易读懂。

因此,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导。另外,诗中出现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引导解释。

三、教法、学法

1、反复诵读法

经过千百年来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古代诗歌都积淀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理解和体味。通过诵读来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欢同喜,感受诗歌的意蕴,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诵读者的情感之中,换言之,诵读者的情感自觉地融入古诗的意境中。这种自觉替代的情感反过来会进一步作用于诵读过程之中,诵读者脑海里呈现的画面,事物也会强化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情境教学法

古诗的教学易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也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教学时,我分别采用观察图片、聆听音乐、动作表演、语言渲染等多种方法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儿童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3、合作学习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的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设计理念

在学习内容上构建三个维度:即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学生自行选择的学习内容。三个维度之间在课上以教材内容学习为主,另两项内容作为延续。

在学习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留出充分的空间,通过学生多角度的相互作用走进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继续阅读的欲望,也许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设置情境,促成互动,合理评价,在教师有效地参与下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一读感知:

1、揭示课题。(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来进入《所见》这首诗)

2、“所见”是什么意思?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图,“所见”就是诗人所看见的。

引导学生观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3、出示古诗。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上,有一首诗。借助拼音,谁能读会它?(应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并纠正字音,必要时教师范读或领读,并指导读出节奏)。

4、组成合作小组,互帮互助,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5、检查小组朗读情况。

这一环节通过合作,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描绘的情境中,为解诗意、体诗情设下伏笔;通过合作,借助拼音、读通、读熟诗歌。

(二)、二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想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拔。

在这个阶段,通过学生之间有效地互动,教师的相应点技,以及不断地丰富画面,不正是理解诗意的过程吗?这里展示的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讨论、交流、判断。学生在过程之间得到发展。

(三)、三读想像

1、看着画同带着想象朗读全诗。(齐读)

2、想像一下,这牧童唱的会是什么样的歌。

3、有感情地朗读过首诗(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读)

体会诗情,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儿童的言语描绘也好,动作表演也好,无不是用他的生活经验来诠释、演绎动人的诗境,同时,兴趣也在这里涌动。

(四)、四读成诵

1、根据画面背诵这首诗(愿意背的齐背随着音乐)。

2、向好伙伴背诵这首诗(可加上动作)。

(五)、写字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说出书写要点

2、学生练习

《所见》说课稿

《所见》说课稿1

尊敬各位领导,老师:

我今天要讲的课是古诗《所见》。

一、说教材

《所见》是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里的一首古诗。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刹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诗4行展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句话体现《牧童行歌图》,第二句话体现《牧童捕蝉图》。全诗的最大特色是: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本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但画面上没有画出后两句诗句的画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图画。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的的朗读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还生疏,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要让学生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所以我把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作为本诗教学的重点,把学生引入诗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从古诗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为本诗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I、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根据古诗展开联想,编写一篇小短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四、说教法

l、直观教学法: 2. 图文结合法: 3. 质疑法:4.以读代讲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解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五、说教学流程

1、看图听音乐,领会诗意

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优美的音乐,教室班画两幅图。为了引导学生埋解古诗中前两句的意思,在学生朗读完古诗之后,我用多媒体展示《牧童行歌图》,接着提问: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画,上面都画有什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他唱的歌怎样?他此时的心情如何?假如你是牧童的话,你会有怎样的心情?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们展开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口语能力。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诗中,同时随机埋解“牧童、振、林樾”等词,口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然后板书这两句诗句,接着范读,小组读、个别读、全体读。从中理解诗意,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

2、图音并茂,激发兴趣 我又用多媒体展示鸣蝉,你们听到什么叫声?相机理解“欲、捕、鸣、”的意思,口头说出“意欲捕鸣蝉”之意。为了再引导学生口头说出最后一句诗句的意思,我又设置了这样的提问:你们还听到牧童的歌声吗?这时他的表情、动作怎样?相机理解“忽然、立”。要是你们在场的`话,会怎么做?让学生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古诗有它独具的音乐美、节奏美;成功的朗读就是用有声的语言再现诗的意境。我先要学生听录音朗读古诗两遍,让学生学习专家的朗读技巧自由放声地朗读,鼓励学生主动起来朗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朗读。好的给予肯定、表扬,促进他们的上进心,加强他们的荣誉感。让个别学生扮演诗人配乐吟诵全诗,最后全体朗读,把诗人的情感读出来。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受到大自然的陶冶。

4、古诗联想,开阔阅读 通过让学生从已知的古诗中找出和本文表达的情景相近的古诗,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意境,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5、拓展思维,语言训练 流畅而有层次的语言表达是语文的训练的重点。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内含,加以丰富的联想,最终目的是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

朗读是语文课不变的主题。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因此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初读--品读--悟读--精读--美读-赏读”这样教学的主线。让学生从读中品悟;在品悟中读出精彩;在精彩的朗读中读出古诗的美;在理解古诗美的基础上去欣赏古诗、品味古诗,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感悟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中的美,进而为生活创造美!

六、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课前我准备了优美的音乐、色彩鲜明的图片以及生动flash动画,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完成板画也让学生深入感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引导学生通过对字的探究和词的挖掘充分感受古诗的文字美和语言美;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配乐朗读让学生带着古诗走入意境,感受音乐来理解古诗的内涵,体会古诗的音乐美;flash动画的播放,使学生一下子走进古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了可爱的小牧童......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在课结尾处我设计了扩展阅读,让学生相互交流体会古诗的“美”。谢谢大家!

《所见》说课稿2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和技能目标:

a会认两个生字萧、梧,会写两个生字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 )。

b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2、过程、方法目标: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b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

重难点: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渗透对比阅读,体会诗中有诗,激发读诗的热情。

说教法、学法:

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想象法: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利用想象拓展、延伸,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 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 “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

(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引题,走入文本,准确地朗读古诗

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要求读得整齐,响亮)

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

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B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C 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

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 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 深 注意平、翘舌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D 指名三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

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

三、深入文本,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A 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用“△”画下来。

梧叶 灯 促织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

(介绍作者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课件板书:南宋 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

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6)当你们离开家乡来到天津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

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 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

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

(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 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 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必须让学生把诗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这既符合古诗本身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尝试理解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并且还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使之感受更为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

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

[设计意图]

本环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

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

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6.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设计意图]

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我把音乐引进课堂,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设计意图]

古诗教学要注重背诵积累,背诵古诗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同时还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积累。再次通过游戏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

(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

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光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应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并架设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丰富学生的积累。

(九)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学习即生活”,让学生走进与课堂学习内容相互关联的世界,走进更广阔的生活课堂,才是真正的积累,才是真正的学习。

(十)板书设计,突出主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感:动客情

思乡之情

[设计意图]

板书的设计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并突出主题,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对古诗的理解有所加深。

《所见》说课稿3

《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组古诗。这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紧扣单元主题“用我们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我重点从目标的制定和难点的突破两方面说说这一课的教学。

一、说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已经有了了解诗文大意的能力,因此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开始尝试让学生自己了解诗句的意思,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的大意。”因此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继续抓识字写字教学,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材分析:《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写思乡的,不同的是它们的表达方式。季节的变化最能触动游子思乡的情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山秋风动客情”,一个“绿”,一个是“萧萧”,这两个词描绘了触动人们心情的景物,《夜书所见》对思乡的表达是触景生情,由情展开想象,看到了童年熟悉的捉蟋蟀的场面,诗人不由得沉浸在遐想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不难理解,每逢佳节都是人们团聚的日子,节日的活动很丰富,但是亲人不在身边就会多一分思念。在教学中如何将这些积极的情感转化成学生们的体验和感受,是我们情感目标的主要任务。

鉴于以上几点,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落实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识记“促、忆、异”等7个二类字。写好“促、插”两个左右结构的一类字。

2、扎实程序性知识,反复诵读古诗,在熟读和理解的过程中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3、夯实策略性知识,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茱萸”和“萧萧”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所包含的思乡之情。

点评: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教学特点,抓住“茱萸”和“萧萧”两个重点词,引导学生由词想画面,在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中,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在十个一类字中,以学生的现状为起点,重点写好“促、插”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凸显了新课标提倡的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

二、说重点难点

本课的生字不算多,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诗歌意思的理解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思乡的不同表达形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主要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因为孩子还是三年级,关于思乡之情还没有切实的体验,所以难点定位为:在诵读中,感受美丽的秋天,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点评:情、读、悟,看似不相关,其实为一体。读中悟情,情中悟读,读是悟情之手段,读不离悟,悟中生情。本教学难点以诗情、以学情而定为诵读,符合三年级儿童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成长。

三、说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图片出示秋天的一些活动,如“捉蟋蟀,斗蟋蟀,

做糍粑,重阳登高”等一些传统童玩活动。让学生 “爱上秋天,用自己的笔写下美丽的秋天”。

引导联想法:古诗的教学必须有丰富的想象。通过吟诵和背诵,让诗句的意境在学生的联想中生成,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诗句展开联想,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感情。 拓展积累法:古诗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学生学习古诗,要从学习一首诗,领会其他同类诗歌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来学习古诗。落实教学中学会用注释理解诗意,感受思乡的美好情感。

点评:多种教学方法的交融,凸显三个维度的融合:一是文本作者的抒写之情,二是教师的传递之情,三是学生的体验之情,最终交汇、融合到学生的情感上,这正是文字的彼岸所在。

四、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古诗,理解诗意识字写字。第二课时以感受情境,体验感情,拓展学习为主。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这一课时要运用具体的教学策略突破前面提到的教学难点。

(一)情境导入,认识思乡

诗歌的教学首先需要营造一种意境,要将意境结合在教学的始终,所以在导入时,我用多媒体播放《阳关三叠》的音乐,在学生欣赏音乐中随机展示古代儿童在秋天的一些童玩活动,将学生带入一种悠悠的古文化当中。

点评:诗,很美。它总是轻轻触动人心灵的琴弦,让人一辈子难忘。开课伊始,以音乐与图片在学生的内心建构起一方精神家园。

出示古诗《夜书所见》。让学生先试着理解诗题。读一读古诗,回答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小朋友在做什么?诗人在哪里?理解“客”指什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文大意。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形式,学生对这一方法比较陌生。当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老师,这个是什么意思?”我就引导大家看古诗下面的注释,告诉他们借助注释可以帮助学习古诗。

“借助注释,我们试着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出示填空这个拐杖,让学生边读边填空: 夜 _(时候),客(诗人),萧萧_(看见,听见),_(心里感到)。知_挑促织(想到),(心里感到。)

学生说不出来的需要老师用拐杖来帮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够理解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用注释来理解。在理解诗意中有了对诗文的直观感受。

点评:以注释为拐杖,以填空为拐杖,降低学习要求,让学生初知大意,由看到的引导到想到的,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熟读成诵,理解诗句意境

古诗的教学在于语言的提炼和情境的感受,只有整体阅读,整体感知,才能走入诗的意境中。采用教师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个人背诵等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为主。

第一个的问题就是“说说诗句的大意”,让学生自己在读中领悟,并在多名学生的补充中完善诗句的意思。

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离开自己的父母来到学校读书的心情)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抓重点词语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古诗的语言非常精妙,一个字一个词都是点睛之笔。《夜书所见》抓住一个“送”字,提问“秋风给诗人送来了什么?”学生会说是(寒冷、孤独、冷清)

面对此情此景,“动客情”,诗人会想到家乡的一切,想到家乡的树,家乡的河,家乡的人,家乡的故事,而眼前只有什么?

抓“挑”字,这个字能让你想到什么?(引导学生明白儿童捉蟋蟀的专注有趣),童年的活动多么有趣,诗人的心早飞到了遥远的故乡。

点评:该诗的解读,教师共用三招。第一招,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诗人的世界。将心比心,融情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第二招,抓住“送”字,营造环境;第三招,抓住“挑”字,让学生感同身受。学生的角色,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每个学生都走进了文本,这一刻,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教师的引导自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抓住一个“独”和“倍”。请学生给“独”组词,(孤独,单独)。 提问:诗人外出求学,重阳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传统的`活动,登高,赏菊,插茱萸,可热闹了。为什么是人觉得孤独呢?(引导学生明白这热闹是在异乡,不是诗人的,外面越热闹,诗人的内心更加孤独,也就更加想念自己的亲人。

点评:本环节紧扣一个“独”字。孤独裹挟着满腔的凄凉与愁绪,一个“独”字,上承游子的孤独,下启思乡的“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

(四)拓展学习,丰富积累

在古诗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扩展诗文阅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诗文中理解我国的灿烂文化。让学生的古诗文功底在“量变中引起质变”。拓展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拓展相同主题的古诗,另一种是展示诵读。 多媒体播放古诗《泊船瓜洲》《天净沙﹒秋思》《人日思归 》、《杂诗》,交流体会诗中的思乡之情。

提问:在诵读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一首诗触动了你?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表达感情方面的语言魅力。用古诗句接龙的方法进行展示:咱们来比一比,谁积累的古诗比较多,一个同学背上句,另一名同学背下句,背不下来的就自己想出一首诗接上,不能重复哦。小火车开起来。

这样就让学生将积累古诗变成一种乐趣。

点评:古诗教学因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太浅,古诗语言与现有学生语感相去甚远,而成为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意的疏通,但本环节,教师以一篇带多篇,把阅读过程演绎成了发现的过程,更演变成了游戏的过程,让学生在乐中学,教学的重难点也在学生的朗朗诵读中迎刃而解。

(五)作业设计

结合本组古诗的学习,感受美丽的秋天

“两首古诗写的都是思乡,第一首诗写的是思故乡,想起了自己童年挑促织的情景,第二首诗写的是在异乡过重阳节,让诗人倍加思念自己的亲人。这些活动在诗人心里念念不忘,可见活动是多么有趣,要是让我们来写这些活动,你觉得可以怎么写?(写细节,写人物心理活动)

可是诗人仅仅说“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就让我们觉得有趣了。原因是什么?因为联想,诗人营造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环境。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我们想起了什么场景?引导学生联想,说说自己的想象。

用自己的笔写一写有趣的秋天。

点评:整堂课,始于想象的读,终于想象的写。先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想象,后在特定的心境中展开想象,想象的角度与广度都在增加,唯一不变的是心中的情。正是想象,让平面的文字立体,给予了它生命,让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性,同时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门。

《所见》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古诗《所见》一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易懂,用词凝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这首诗抓住牧童动作、心里的变化描绘了两幅图,“牧童骑牛欢唱图”和“牧童捕蝉图”,以此来显现出儿童夏天的趣事。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所、牧、捕、蝉、闭”等生字,会写“诗、林、立”3个字。

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所见》并能背诵古

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课本插图,反复诵读来感悟古诗;

通过识字交流,学习识字方法;

通过质疑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孩子养成乐于诵读古诗的习惯,养成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书写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古诗的理解与养成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通过图、文、声、动画等直观、能动的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图文结合法: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使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

3、质疑法:通过学生自我质疑,小组交流,这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4、以读代讲法,反复诵读:本诗语言朴实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在导入时,我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自己从图中看到的,训练学生看图说完整的话。启发小朋友充分想象当时森林中的情景。然后通过听蝉鸣声,请小朋友想象牧童当时的心理活动等。这样在小朋友在真正学习古诗之前已经有的一定的心理基础,对后面的理解就比较容易。

2、初读古诗,随文识字

本课当中识字量比较少适合随文识字,板书《所见》即可学习“所”字,并进行扩词训练。其他四个字则可以学生找出诗人看到的事物以及干什么,老师便可以板书“牧童”“捕蝉”“闭口立”,板书时随机学习生字,并交流如何记住,探讨好方法。然后再回到课文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巩固识字。

3、再次诵读、解决疑难

(1)学生诵读古诗,圈出疑难点。

(2)小组内探讨疑难问题进行解决。

(3)小组内提出问题,全班课堂交流解决。教师相机点拨。

(4)再读古诗,感受牧童的活泼好动的性格。

4、反复诵读,背会古诗

采用多种方式的诵读,如个人自由练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限时背诵选出背诵小能手。

5、指导书写,进行展评

出示要求会写的三个生字“诗、林、立”

(1) 学生观察,说一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字

旁的书写,捺变成点)

(2) 教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3) 学生描红,练写。

(4) 投影,课堂展评,修改。

《所见》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说明:

《所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13课。它是一首充满儿童生活气息的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所、牧、捕、蝉、闭、立、樾”等生字,会写“童、闭、立、黄”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②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合作、表演等方法读懂诗句的意思。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切喜欢这首诗,愿意主动诵读,激发向往大自然,并有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秘密的愿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识字、写字教学;②会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牧童活泼、好奇的特征。

4、教学准备:音乐、图片、课件等

二、学情分析:

古诗短小浅显、琅琅上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背诵。这首诗小学生应该喜欢,因为它生活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语言充满机趣,且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儿童所能经历,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诗文,

意蕴较为丰满,学生不易读懂。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导。另外,诗中出现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引导解释。

三、教法、学法

1、反复诵读法

经过千百年来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古代诗歌都积淀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理解和体味。通过诵读来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欢同喜,感受诗歌的意蕴,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诵读者的情感之中,换言之,诵读者的情感自觉地融入古诗的意境中。这种自觉替代的情感反过来会进一步作用于诵读过程之中,诵读者脑海里呈现的画面,事物也会强化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情境教学法

古诗的教学易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也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教学时,我分别采用观察图片、聆听音乐、动作表演、语言渲染等多种方法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儿童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3、合作学习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的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设计理念

在学习内容上构建三个维度:即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学生自行选择的学习内容。三个维度之间在课上以教材内容学习为主,另两项内容作为延续。在学习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留出充分的.空间,通过学生多角度的相互作用走进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继续阅读的欲望,也许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设置情境,促成互动,合理评价,在教师有效地参与下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关照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这壮丽诗篇中的最生动的诗行。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一读感知:

1、揭示课题。古代一位大诗人非常喜爱农村的生活,一天他来到一片小树林,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就把自己所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

●以讲故事的形式揭题,而且用用设置悬念的形式了解作者,有意识告诉学生预习是一种好习惯,有不认识的字要主动想办法识记。 出示课文插图:

2、《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3、教师范读,学生说出袁枚看到了什么。

●这一环节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描绘的情境中,为解诗意、体诗情设下伏笔;借助拼音、读通、读熟诗歌。

4、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二)、二读感悟

1、自由读诗,结合学生读诗的情况,教给学生如何读出诗的节奏,如何做到既要停顿又要连贯。

2、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三)、三读想象

1、学生先看画面,然后在《快乐的小牧童》悠扬的音乐声中,老师语言描述,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个小牧童,感受牧童的快乐悠闲。

2、指导学生配合表情用快乐的语气读好前两行。

3、关掉音乐,问学生小牧童怎么不唱了?让学生弄清下两行诗意。

4、安排捉蝉环节,让学生遇事动脑筋想出解决办法。

●体会诗情,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的言语描绘也好,动作表演也好,无不是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诠释、演绎动人的

诗境,同时,兴趣也在这里涌动。

(四)、四读成诵

1、根据画面背诵这首诗(愿意背的齐背随着音乐)。

2、向好伙伴背诵这首诗(可加上动作)。

(五)、写字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说出书写要点

2、学生练习

六、拓展延伸

推荐古诗:《小儿垂钓》、《池上》、《四时田园杂兴》

《所见》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所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里的一首古诗。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刹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诗4行展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句话体现《牧童行歌图》,第二句话体现《牧童捕蝉图》。全诗的最大特色是: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本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但画面上没有画出后两句诗句的画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图画。

二、说学情

学生的的朗读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还生疏,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要让学生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所以我把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作为本诗教学的重点,把学生引入诗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从古诗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为本诗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I、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根据古诗展开联想,编写一篇小短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学习重点是理解古诗的意思,难点是借语言文字,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四、说教法

l、直观教学法; 2. 图文结合法; 3. 质疑法:;4.以读代讲法,自主探究法。学生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解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五、说教学流程

(一)由夏天捕蝉激趣导入,并引导学习本节目标。

(二)以小组按提纲独学、对学、群学。

1、组长组织,一人一题,按顺序逐题核对,在组内共同的疑难地方做上标记。

2、朗读和写话的内容按提示对子间互学。2号督促做得不对的同学主动更正。

(三)展示交流

展一,正确、有节奏朗读读古诗,交流生字学习。

展二,看图写话,组内推选,展示精彩。

展三,交流词意和句意,每组4号,一人一词或一句。

展四,交流“读出感情”1、2题。

展五,以组比赛背诵。

(四)教师点拨

1、与同音字、形近字区分记忆。

2、写出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连词成句,组织通顺。

4、结合重点词、句说说体会。

(五)达标检测。

《所见》说课稿7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也就是要抓住重难点,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理念是先导,基于以上目标我说说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渗透对比阅读,体会诗中有诗,激发读诗的热情。

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

一 、课前活动,接近文本大量背诵学过的古诗。

提醒古诗的节奏与感情可以适时夸张。 这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及联系以前的古诗激起学古诗的热情。

二、引题,走入文本,准确地朗读古诗

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要求读得整齐,响亮)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B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C 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 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 深 注意平、翘舌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D 指名三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

三、深入文本,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A 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梧叶 灯 儿童捉蟋蟀

B 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 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借助注释知道的。对,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帮手。现在开始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

这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的大意的习惯。

C 作者是怎么看到儿童的?(因为看到了灯)原来是孩子在捉蟋蟀。你们捉过蟋蟀吗?捉蟋蟀有趣吗?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儿童的快乐,有趣。表情朗读诗句,(这一环节是渗透《课标》中提到的在读中积极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体验。)听你们一读勾起了老师的童心,老师也读一读好吗?提个条件:闭上小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好象看到了什么?(儿童捉蟋蟀)

D 捉蟋蟀这么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适当表扬: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那我们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读出秋天的句子,你们见过梧叶吗?(对比想象学校的梧桐)秋天的梧叶变黄了变干了。

E秋风吹落梧叶,让我们感觉到秋天的寒意,冷。我们一起捧起书读出秋天的冷和寒意。

这里利用语言,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起读书的热情。

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牵动了一个人的情怀(诗人),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动客情),客:客人,客商,旅客,漂泊在外的人。这个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诗

人叶绍翁(讲小故事,简介作者)。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会牵动诗人想起什么?(亲人,家乡)就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就在诗人想家的时候,看到儿童捉蟋蟀会想到什么?(儿时的伙伴在哪,家乡也有儿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么快乐啊,无忧无滤,可我孤单一人)思乡之情就更浓了,更深了。我们来把浓浓思乡情深深的读一读。

四 挖掘文本,诵读诗歌,升华情感

背诵古诗(齐背,分组比赛背,)注意字音。

这也是落实课标的第二学段的古诗学习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所见》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说明:

《所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3课。它是一首充满儿童生活气息的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所、牧、捕、蝉、闭、立樾”等生字,会写“童、闭、立、黄”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合作、表演等方法读懂诗句的意思。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切喜欢这首诗,愿意主动诵读,激发向往大自然,并有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的愿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识字、写字教学〈2〉;会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牧童活泼、好奇的特征。

4、教学准备:音乐、图片、课件等

二、学情分析:

古诗短小浅显、琅琅上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背诵。这首诗小学生应该喜欢,因为它生活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语言充满机趣,且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儿童所能经历,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诗文,意蕴较为丰满,学生不易读懂。

因此,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导。另外,诗中出现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引导解释。

三、教法、学法

1、反复诵读法

经过千百年来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古代诗歌都积淀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理解和体味。通过诵读来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欢同喜,感受诗歌的意蕴,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诵读者的情感之中,换言之,诵读者的情感自觉地融入古诗的意境中。这种自觉替代的情感反过来会进一步作用于诵读过程之中,诵读者脑海里呈现的画面,事物也会强化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情境教学法

古诗的教学易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也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教学时,我分别采用观察图片、聆听音乐、动作表演、语言渲染等多种方法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儿童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3、合作学习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的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设计理念

在学习内容上构建三个维度:即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学生自行选择的学习内容。三个维度之间在课上以教材内容学习为主,另两项内容作为延续。

在学习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留出充分的空间,通过学生多角度的相互作用走进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继续阅读的欲望,也许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设置情境,促成互动,合理评价,在教师有效地参与下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一读感知:

1、揭示课题。(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来进入《所见》这首诗)

2、“所见”是什么意思?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图,“所见”就是诗人所看见的。

引导学生观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3、出示古诗。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上,有一首诗。借助拼音,谁能读会它?(应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并纠正字音,必要时教师范读或领读,并指导读出节奏)。

4、组成合作小组,互帮互助,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5、检查小组朗读情况。

这一环节通过合作,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描绘的情境中,为解诗意、体诗情设下伏笔;通过合作,借助拼音、读通、读熟诗歌。

(二)、二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想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拔。

在这个阶段,通过学生之间有效地互动,教师的相应点技,以及不断地丰富画面,不正是理解诗意的过程吗?这里展示的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讨论、交流、判断。学生在过程之间得到发展。

(三)、三读想像

1、看着画同带着想象朗读全诗。(齐读)

2、想像一下,这牧童唱的会是什么样的歌。

3、有感情地朗读过首诗(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读)

体会诗情,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儿童的言语描绘也好,动作表演也好,无不是用他的生活经验来诠释、演绎动人的诗境,同时,兴趣也在这里涌动。

(四)、四读成诵

1、根据画面背诵这首诗(愿意背的齐背随着音乐)。

2、向好伙伴背诵这首诗(可加上动作)。

(五)、写字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说出书写要点

2、学生练习

《所见》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今天学习的《所见》是第一首古诗,是清代诗人袁枚 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所、捕、蝉、闭”等生字,会写“诗、林、立”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所见》。

3、能背诵古诗。

三、说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说难点:

古诗的理解与背诵。

五、说教法

l、图文结合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通过图、文、动画等直观、能动的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观察法:通过看图提问,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3、讲解法:本诗语言朴实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六、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看、找、读、思、品、背”等方法学整首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像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并且使学生逐步掌握其学法,达到自求得之的目的。

七、说教学程序

(一)看图导入。

1.观察课文配图

2.揭题,解题

3.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4.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1.初读课文

2.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三)齐读全诗、叙说诗意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所见》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组课中的古诗。作者叶绍翁,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情。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tiao )。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品味思乡情。

二、说学情和学法

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可能对古诗所表达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不容易理解,需要他们通过画面,以及多次诵读,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因此古诗采用了诵读法和想象法: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想象法: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想象画面。

三、说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

一引入文本,读准古诗。

1、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

2、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二人小组内完成自学导读单生字词部分后,交流汇报。

二深入文本,理解诗意。

1、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

2、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并学习这种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四从大组合作学习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带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再次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的朗读,使学生能够背诵。

三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记忆。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背、或全班齐背古诗。

四、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例如:李白的《静夜思》)

2、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六、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所见》说课稿1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想象美景

3、背诵诗文、默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说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写景的诗,如何让学生读中生趣,读中感悟,读中动情呢?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身临诗句之中,畅游在作者给我们营造的环境里,感悟古诗的美。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欣赏,在读中拓展。

开课的时候,就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生活中见到的美景谈开,在同学参与兴趣极高的状态下,用“有过夜间观赏江景的经历吗?”这一问题,自然过渡到古诗的学习中。也就是从生活中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习古诗做好铺垫。

这首诗结构简单,语言通俗易懂,如何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就是教学的关键。我在教学设计中按照诗句呈现的意境,将诗分成两大块。第一块就是1、2两行,以个性朗读为训练点,让学生适度理解诗人在见到渔灯之后的高兴以及从“孤光”当中体会到诗人冷清复杂的心境。第二块也就是3、4两行,以个性想象为训练点,从“散”之中,想象情景的变化和诗人心境的变化。无论是哪一块,都积极鼓励学生,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学习之中,学出自己的个性。

我依然采取了让学生搜集材料、小组合作学习再共同交流的方式。由于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美境感性认识少,所以理解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对诗的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理解更不到位,导致了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针对这种现象,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诗句配上动画等。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投入感情地读,配上音乐读,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齐读,背诵等,直至感悟到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之美,读出自己独特的韵味。运用课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本课时,针对学生了解河(海)面渔火知识过少和“灯光”与“满河星”之间的关系不易理解的特点,结合“根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的要求,我利用课件:在漆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从远处缓缓驶来,那情景非常宁静;阵阵微风漾起层层细浪,原来那点亮光散开成河面闪烁的星星,又是多么迷人。以动画演示画面,不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灯光”与“满天星”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为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了铺垫。

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强化诗所烘托的意境。受前两首诗的影响,特别是当学生看到“月黑”、“孤光”、“一点”等词后,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首诗表达的也应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其实不然。为强化诗所表达的意境,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范读文章,边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通过老师的范读和课件演示,促使同学们悟出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夜色中水面渔火景象的赞美。

课前,让学生收集描写夜景的古诗。在学生理解诗意、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我安排孩子们积累一首描写夜景的古诗,既增加学生的积累,又是对学习方法的一种巩固。

《所见》说课稿12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两个生字 萧、梧,会写两个生字 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也就是要抓住重难点,这课的重难点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理念是先导,基于以上目标我说说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渗透对比阅读,体会诗中有诗,激发读诗的热情。找准拓展点,延伸点,利用逆向思维在所见和所不见中深切体会思乡情。

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是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

说教法、学法:

诵读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对比法:

渗透对比阅读的理念,利用人物对照、意境对照,激发孩子读诗的热情。

想象法:

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利用想象拓展、延伸,逆向思维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直观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促进思乡情的体会。

对于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

一 、课前活动,接近文本

大量背诵学过的古诗。提醒古诗的节奏与感情可以适时夸张。 这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及联系以前的古诗激起学古诗的热情.

二、引题,走入文本,准确地朗读古诗

A 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要求读得整齐,响亮)

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古代用书解释为写)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B 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C 谁愿意来露一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评议;字音读准了吗?再读,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请同学标上拼音,把字带到诗句里读。 还有两个生字朋友:促 深 注意平、翘舌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这是渗透《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D 指名三读古诗,全班齐读古诗。

这是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正确流利的读通古诗。

三、深入文本,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A 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

梧叶 灯 儿童捉蟋蟀

B 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 你怎么知道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借助注释知道的。对,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帮手。现在开始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学习古诗。

这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的大意的习惯。

C 作者是怎么看到儿童的?(因为看到了灯)原来是孩子在捉蟋蟀。你们捉过蟋蟀吗?捉蟋蟀有趣吗?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儿童的快乐,有趣。表情朗读诗句,(这一环节是渗透《课标》中提到的在读中积极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体验。)听你们一读勾起了老师的童心,老师也读一读好吗?提个条件:闭上小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好象看到了什么?(儿童捉蟋蟀)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里既起到了范读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体现了师生平等,师生互动。还起到了品诗赏画的效果。

D 捉蟋蟀这么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适当表扬:同学们有一双慧眼,那我们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读出秋天的句子,你们见过梧叶吗?(出示实物)秋天的梧叶变黄了变干了。

E 出示课件,秋风吹落梧叶,让我们感觉到秋天的寒意,冷。我们一起捧起书读出秋天的冷和寒意。

这里利用语言,实物和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起读书的热情。

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牵动了一个人的情怀(诗人),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动客情),

客的意思课件 客:客人,客商,旅客,漂泊在外的人。这个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诗人叶绍翁(讲小故事,简介作者)。江上的秋风,萧萧的梧叶会牵动诗人想起什么?(亲人,家乡)就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就在诗人想家的时候,看到儿童捉蟋蟀会想到什么?(儿时的伙伴在哪,家乡也有儿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么快乐啊,无忧无滤,可我孤单一人)思乡之情就更浓了,更深了。我们来把浓浓思乡情深深的读一读。[

此时此刻,我也想把浓浓的思乡情读出来!读完后,同学们,不由自主的鼓掌,请同学评议我读得好在哪里,再请同学读出诗人的浓浓的思乡情。

这就是以见衬不见,诗中有诗,渗透对比阅读的理念,把抽象的思乡之情与温暖的家庭生活拉近,增加层次感。还让学生评议老师,真正体现民主、平等。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这我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 挖掘文本,诵读诗歌,升华情感

这么美的诗,配上音乐就更好了!配乐朗读。

诗歌可以反复诵读,也可以唱。

背诵古诗(齐背,指名背)注意字音。

这一环节是注重体现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联系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春居》深入体会诗人的深深的思乡之情。

这是两首感情非常快乐的古诗。这里是用逆向思维,用两首快乐感情的古诗反衬思乡情。

这也是落实课标的第二学段的古诗学习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五 走出文本,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A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写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诗歌,出示古诗《山行》、《赠刘景文》朗诵。

这一环节是整合新旧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B 没学过的古诗你能读懂吗,读诗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古诗

出示诗句,自己借助注释读懂诗句(幻灯片出示)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选自 刘禹锡《秋词》

1、悲寂寥:因寂寞空虚而感到悲伤。

2、春朝:春天。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选自 曹丕《燕歌行》

摇落:凋残

简单讲解,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读懂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总结

赞美,提出希望,愿大家与古诗交朋友。

这里是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七作业

练写生字,配乐朗读,搜集秋天的古诗。

板书 夜书所见

思 乡

《所见》说课稿13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所见》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所见》是新课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是清代诗人袁枚mei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所、捕、蝉、闭”等生字,会写“诗、林、立”3个字。

2、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所见》。

3、能背诵古诗。

三、说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说难点:古诗的理解与背诵。

五、说教法

l、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通过图、文、声、动画等直观、能动的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图文结合法: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使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

3.质疑法:通过一连串的提问,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4.以读代讲法:本诗语言朴实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六、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看、找、读、思、品、背”等方法学整首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像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并且使学生逐步掌握其学法,达到自求得之的目的。

七、说教学程序

古人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见》中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因此,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而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诗趣,那么他对诗的意境就体会得更真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

第一,运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诗重趣,想觅得诗趣,须进入诗境。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节课的教学,运用了多媒体,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在导入时,我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自己从图中看到的,启发小朋友充分想象当时森林中的情景。然后通过听蝉鸣声,请小朋友想象牧童当时的心理活动等。这样在小朋友在真正学习古诗之前已经有的一定的心理基础,对后面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于是,在学习古诗时,整首诗不再是20个汉字的排列,破纸而出的是嘹亮的歌声,是生动的画面,是盎然的诗趣。

第二,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孩子们化牧童为“我”,化“我”为牧童。正所谓:“文章读的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当然,在我实施教学的时候,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小朋友理解“歌声振林樾”时,引导不好,究竟是谁的歌声就是引不出来,最后有小朋友说到了是牧童的歌声,但有很多小朋友仍不肯同意,说是蝉的叫声,我只好以它们共同的歌声结尾。

《小池》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池》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吟诵古诗,背诵古诗。

2、认识“池、惜”等7个生字。会写“立”1个生字。

3、抓住诗眼“惜、爱”体会小池之美、画面之谐、诗人之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说重点:

以朗读和背诵作为基本训练形式,让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来逐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丽可爱,接受美的熏陶。

四、说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细流”与“泉眼”透过字面意思挖掘诗句背后的意蕴,感受到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五、说学法:

对于一首古诗,在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繁冗枯燥的解说,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种把诗的言语肢解为有关言语,捎带情理的空洞说教的教学,让学生对诗通过其特殊形式表现出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就始终缺乏真切的感受。所以,本诗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这样学:

1、强调吟诵传情法。前面已经讲述,诗歌学习缺少吟诵,就等于是鱼离开水一样。诗歌应有的意境就会丧失全无。所以教学中的朗读指导,以正确读—熟练读—感情读为途径,配以音乐读,体会情趣读,从而使学生在吟诵中受到美的感染。

2、玩索养趣法。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本诗也不例外,抓住古诗中“惜、爱、立”,品味、深挖,让学生走进诗境,体验小池的情与爱,才能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诗味诗情,感受作者对小池的喜爱。

3、想象展情法。想象是审美的翅膀,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实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

美的。因此,古诗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立上头。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淀了语言,更重要能使学生获得小池不仅景色美,而且和谐美,也可以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4、多媒体整合法。本诗虽是描写初夏的小池的景色。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言语积累能力比较低,理解起来更不容易。于是在教学古诗前运用多媒体以图说话引入,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程序

(一)、观图说话,激趣导入

1、出示小池图,思考提问:图上画了什么,怎么样?

2、组织学生说说画面的景色。(从训练学生根据图画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古诗的语言品味学习,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反复诵读、品味诗语

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示范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3、学生继续读(指名读、正音、齐读)

4、提炼词语品味(出示词语)

(1)学生读

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尖尖角细流晴柔

(2)这些都是小池中的景物,你能从刚才那幅图中找到这些景物吗?然后找景物,乘机理解“ 泉眼、细流”等词。

(3)学生可能找不到“晴柔”,可以通过组词让学生找到。

出示:晴——晴空、晴天

柔——柔和、柔软

师:晴可以组成晴空、晴天,柔可以组成柔和、柔软,晴柔就是柔和的晴空,它在图中的哪里?学生找到水中的晴空。

(对于一年级学生读图相比于读字,更感兴趣。从读图到读字,再从读字到读图,这种图文结合一是合乎学生发展规律,二是有机的把识字与理解结为一体,既能让学生识字读书,又能使学生在图理解词的意思,突破了学生阅历少,对于古诗文理解的难度。)

5、师:这幅画十分美丽,有泉眼、小荷、树阴、蜻蜓构成了一副和谐的小池图。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喜欢哪一句。学生以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诗意、诗味、诗情原本就存在于诗的言语中,通过反复诵读,自然诗歌的意味情也会明晰起来,当然在学生述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时,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头脑之中,这与作者的喜欢也具有一致性。)

(三)、走进诗境,体会诗情

1、你们都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喜欢这些景、这小池,诗中哪些字是说喜欢的意思?

(1)学生找出惜、爱,教师随机也提问:谁惜谁,谁爱谁?同时理解简述诗句。

(2)还有谁喜欢谁,为什么?同时理解简述诗句。写“立”。

2、在这样美丽的小池里,小荷刚刚露出了漂亮的尖尖角,喜欢小荷的蜻蜓早已立在上头,还有哪些动物立在上头呢?想象说话。

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3、可见,小池是多么美丽,而且每种景物都喜欢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谁来有感情的朗读。朗读指导,读出美丽、和谐、喜欢,配乐朗读。

(借助图画,抓住诗眼“惜、爱”引领学生走进诗所描述的意境,在诗境中表达想象,学生也自然成了小池中的某某景物,他们能体会出什么是美,什么和谐、什么喜欢。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诗的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走近作者,加深印象

1、师:这是一首描写初夏小池的写景诗,它表达美、表达爱、表达和谐。诗人爱小池吗?我最爱小池中的什么?为什么?

诗人最爱小池的,因为 。

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朗读训练,读出诗人的爱池之情,特别要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吟诵。

2、诗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诗人不仅是爱小池的人,还是一位爱自然、爱田园风光的人,具有爱心的人。出示杨万里的两首诗,学生诵读。

(从认识一首诗并进行感情吟诵到吟诵两首诗,从学习一首诗到认识一个人,杨万里在一年级学生的心里再已不是诗人,而是见得到,摸得着的朋友,学生争着读诗的兴趣也会因此大增。)

七、说教学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能够达到激励、导向、调控作用。在这节以诗歌诵读的古诗教学课堂,我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当学生朗诵出现误差时我给予纠正安慰,当学生了解找不到方向时我给予尊重引导,当学生理解感悟呈现连珠妙语我给予表扬放大。这样及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予以鼓励、评价,以建构民主、互动、和谐的课堂,让课堂诗情飞扬!

《所见》说课稿14

教材说明:

《所见》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第3课。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浅显易懂,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本诗生动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2.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感受牧童的快乐机灵。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准备:音乐、图片、课件等

学情分析:

古诗短小浅显、琅琅上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背诵。这首诗小学生应该喜欢,因为它生活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语言充满机趣,且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儿童所能经历,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诗文,意蕴较为丰满,学生不易读懂。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导。另外,诗中出现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引导解释。 教学过程:

诗中,小牧童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时的情景,是那样自在神气!捉蝉时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那么专注。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因此,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感知童趣正是教

学的重难点,那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童趣呢?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根据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学生学古诗的.要求,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上,以此达成感受童趣的目的。首先通过看图猜诗,激发起学习兴趣,同时画面中一个个充满童趣的人物形象也在学生的心中打下了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先进行简单的想象,感知诗歌大意,然后借助于插图、音乐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对所想象的内容逐步进行扩展细化,使所想象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力争使牧童形象愈发饱满,有血有肉,学生也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到牧童的快乐自由,活泼机灵,体会到诗中盎然的情趣。在想象感知的基础上指导感情吟诵古诗,读出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读出意欲捕蝉时的专注,读出诗人对牧童的喜爱。最后背诵积累。

《所见》说课稿15

我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所见》。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即教材编排、学习目标、古诗简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

【教材编排】

第一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信》是一首儿童诗,一个学写信的孩子想给万物写信;《泉水》是一个童话故事,想象泉水像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这条小鱼在乎》是一个儿童故事,小男孩拯救一条又一条小鱼的生命,小男孩说的话“这条小鱼在乎”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这三篇课文表达的主题是爱和爱心。古诗《所见》安排在这里,仅仅是诗人袁枚捕捉儿童瞬间的神态变化呈现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吗?我认为,还有借事借人借景抒情,体现了对生活、生命的爱,对自然、自由的爱。

【学习目标】

1.会认“牧、骑、振、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所见》,并背诵《所见》。

3.结合插图和注释,了解《所见》大意,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项目标,第一项是关于识字的,第二项是关于朗读背诵的,第三项是关于古诗理解的。

其他版本的教材,《所见》安排在一二年级居多,为什么鄂教版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呢?说明第三项目标“感受古诗描写的意境”是重难点。

第三项目标中,“结合”一词指出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插图能够准确地表现诗意,注释也给出了诗中两个关键词的解释。“了解”一词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感受意境”则提示了两个核心问题,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前一个问题体现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我将在“古诗简析”里谈;后一个问题体现教师实施教学的能力,我将在“教学设计”里谈。

【古诗简析】

《所见》是一首以农村儿 童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写的是一件小事,一个儿童唱着歌骑牛而行,发现了树上的鸣蝉,忽然不唱歌也不行走了。写到此,戛然而止。从插图上,我们看见了什么? 看见了骑黄牛的儿童,看见了树上的蝉,看见了儿童捕蝉吗?没有。看见了诗人袁枚吗?没有。但,我们仿佛看见了儿童悠闲地侧坐牛背,或仰躺牛背,手中摇着树 枝。黄牛慢悠悠地走走停停,或停下甩甩尾巴,或停下啃啃青草,或停下哞哞低叫。我们仿佛看见了儿童坐直身体,四处张望,发现了树上的鸣蝉,跳下牛背,悄悄 靠近鸣蝉,敏捷地扑上去,双手罩住蝉,尽情地放声大笑,得意洋洋地骑牛继续唱歌前行。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袁枚面带微笑地注视着这一切,徜徉在山村自然之 中。我们感受到了山村悠闲自在恬静的生活,感受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活,生命的自由只能在山村中寻找求得。所以,古诗的题目是“所见”,不是“牧童”,不是“捕蝉”,也不是“山村”,而是“所见”,见到的`是诗人心中所向往的生话。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所见》的意境。

【教法学法】

教法是对教师而言的,学法是对学生而言的。课堂上,因为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已经融为一体,因此教法和学法也就“水天一色”了。

拓展迁移法,我将用一首学过的同题材同意境的古诗把学生引向《所见》的学习。

直观感受法,我将用画面上的风景、人物的表情把学生引向对《所见》意境的感受。

图文结合法,我将用插图引导学生对《所见》大意的自主学习。

主观演绎法,我将引导学生进入牧童的角色感受其悠闲、活泼、可爱,进入诗人的角色体验其感情。

话画联结法,我将用话语描述帮助学生建立一副完整的连环画,以感受古诗的意境。

引导质疑法,我将引导学生从对题目的质疑思考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设计】

一、图文结合 温故引新

先出示一副画,让学生回忆一首古诗并背诵出来。(二年级下册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再请学生抓住画中孩子的神情、诗人的神情感受悠闲自在的意境。

最后引出古诗《所见》。

设计意图有三点:题材相同,都是写农村儿童生活的;事情相近,前者为钓鱼不应人,后者为捕蝉不唱歌;意境相近,孩子活泼可爱,诗人热爱农村悠闲自在的生活。

二、自主读诗 了解诗意

这个环节,学生有四个学习任务:认识生字,正确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师生交流解疑。

三、再读古诗 体会诗情

这个环节主要运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情,采用的教法学法是话画联结法、主观演绎法。

比如:你们看,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一会儿坐,一会儿躺,真快乐!风在吹,蝶在飞,牧童情不自禁高唱山歌,歌声飞旋在茂密的树林里。

引导学生读出牧童的活泼可爱快乐神气!

请学生当牧童,边演边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比如:响亮的歌声吸引了诗人袁枚,他正在树林中享受呢!哎,歌声忽然没有了,牧童骑着牛也不走了。诗人看到了什么?诗人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在猜测、在观察的意味。

请学生当诗人,边演边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最后请学生再读整首诗,想想诗人还看到了什么?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牧童、诗人的心情如何呢?

四、品读古诗 感受诗境

进入第四个环节,再运用直观感受法、拓展迁移法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出示一幅画,这画比教材插图视野更显开阔,绿意更显盎然。请学生说说对画面的感受,想象诗人在这样的山村中的心情。

再请学生读古诗,想象诗人看到牧童捕蝉神情时的心情,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的意境。

五、诵读古诗 趣味创作

通 过前面的四个环节,学生朗读、背诵古诗也已经水到渠成了。为什么要安排最后的这样一个环节呢?为了丰满课程,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为了发展个性,给学生 一个自己的舞台。趣味创作的形式很多,比如:诗配画、变奏读、演绎读、诗文汇、诗改剧、诗再创……当然,我也会和学生互动,给学生一份自己的作品——诗再创

童 戏

蓬头牧童骑黄牛,

悠悠歌声振林樾。

忽闻树上夏蝉鸣,

怕得蝉惊闭口立。

《所见》说课已近尾声,再见吧!

下载《所见》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所见》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所见》说课稿

    13.《古诗两首》之《所见》说课稿 成县城关学区龙峡小学李俊娟 一、说教材: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今天学习的《所见》是第一首古诗,是清代诗人袁枚 写的一首......

    《夜书所见》说课稿

    《夜书所见》说课稿 《夜书所见》说课稿1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

    《夜书所见》说课稿

    《夜书所见》说课稿 张永红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 首......

    《夜书所见》说课稿

    《夜书所见》说课稿 《夜书所见》说课稿1 一、说教材《夜书所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组课中的古诗。作者叶绍翁,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

    夜书所见说课稿1

    《夜书所见》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组课中的古诗。作者叶绍翁,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情。根据我对教材、课......

    《夜书所见》的说课稿

    篇一:《夜书所见》说课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夜书所见》。现在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方面阐明我的教学思路。首先我说......

    《所见》教学设计

    一、交流体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都喜欢玩些什么呀? 师:那你们知道农村的小朋友在夏天爱干些什么吗? 师:夏天的农村有许多有趣的事,你们看,(课件出示图)农村的孩子喜欢在......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2010-11-02 14:39:30| 分类: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订阅 下载LOFTER客户端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