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一、专业现状
传媒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经过近5年时间的专业建设、教学实践和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较合理的专业培养人才方案和教学评价体系。认真探索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设计了较好的教改方案,同时为了继续加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技能教育,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改方案,加强教材、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紧密结合,建立起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专业建设现状情况如下:
1、人才培养方案逐趋完善
经过5年的建设,我们对专业人才培养不断修订调整,最初的职业岗位定位为报社、电视台、文化宣传部门的新闻工作者、编辑人员、媒介管理人员。2008年,我们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对专业就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调整,分为大众传媒与媒体策划与创意两个方向,将学生职业岗位定位为广播电视系统、报纸杂志社、公司策划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化、传媒宣传部门从事宣传、网站维护、文案设计、营销策划的工作人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逐渐完善,但市场是瞬间急变的,人才的培养要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来进行,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近两年,我们放松了对市场人才要求的预测与分析,专业培养方案未能及时更新,未能体现最近的职业教育理念。
2、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本专业现有8名专业教师,期中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4人;在读博士2人,研究生学历3人,在读硕士1人;双师型教师3人,教师结构基本合理。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从行业聘请了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兼职指导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监控。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部分教师未能跟上改革步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未能深刻领会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止步不前;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亟待加强,很多技术实践操作课程没有较为合适的专业教师,如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广告制作与设计等。
3、课程建设情况
本专业教师建设有一门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成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年轻教师偏多,教学积累不丰厚。2009年我们制定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整体规划,将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大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4、教学改革情况
本专业一直在探索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试改革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每学期制定了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方案,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课程考核改革,本专业在三个专业中率先走在前沿;学生校内实践活动自2007年起有序进行;课堂教学形式较为灵活,一批年轻教师大胆尝试,运用典型案例式、现场点评式、情境式、模拟训练式等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特别是在新闻采写、编辑、制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今后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
5、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3个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起步阶段,未能创设良好的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就业效果不佳,学生职业能力尚不能适应新形势行业发展需要。校外实习基地稳固性不高,实习基地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真正能给学生们提供系统实习的社工岗位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也影响了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校内实训室只有一个,而且是三个专业共同使用的,没有摄像机、数码相机,一台编辑机也不能正常使用,计算机内存有限,软件不能升级,很多实训项目根本无法进行,如电子报刊编辑与制作、摄像节目编辑与制作等,学生专业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严重影响了专业建设与发展。
6、教研项目、教材建设情况
本专业现有一个省级教改研究项目,教师参编了3本教材,没有自主开发的教材,教材建设力度不够,没有与行业深度合作共同在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教材。
二、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按照学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坚持将社会行业需求作为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量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有较好的职业素养的人才为目标,把专业办出特色,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三、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及任务
(一)总体目标
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结合我系专业建设整体规划,坚持发挥本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巩固和加强现有建设成绩。加强行业紧密合作,根据校内外专家的意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
系,在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进行科学而又切实的规划与改革。
(二)具体目标及任务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在充分调研、科学研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全面优化课程体系,认真学习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课程建设理论,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依据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特点,采取“实训室+项目+课程”的专业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具体任务如下:2009年3月份教研室制定专业调研计划,组织教师深入行业、学生中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5月份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骨干教师共同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7月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2.1课程体系构建根据本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为新闻记者、新闻编辑、企业新闻策划等,根据岗位职业特点,设置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来构建课程体系,对原人才培养方案的部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课程开设与学生的职业基本功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教研室组织教师制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职业基本功考核方案》,从而推进课程体系构建。
调整课时比例,组合安排专业课程,原则上将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专修课程组合搭配,按照新闻专业的三种技能分类统筹安排课程.第一学年课程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学生新闻意识,新闻素养,使之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技能,学会编辑以文字图片为主的报纸媒介,熟练掌握电子排版技术;第二学年课程的共同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使之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能;第三学年为实习阶段,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通过实习使学生适应具体的媒体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2.2课程开发与建设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要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课证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要在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新闻职业基本功,即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广告策划、企业新闻策划、计算机操作等,那么在课程开发时,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像现代汉语课程优化为普通话和演讲与口才,增开课程为名记者研究、电视栏目策划。学生必须通过上述课程学习获取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记者资格证等。
具体任务:在调研的同时,对现有课程体系开设情况进行调研,组织专家、教师研讨,对部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2.3核心课程建设以学生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为出发点规划出专业核心课程,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
具体任务:2009年5月规划出专业核心课程,制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确定建设人员与建设要求,在2年时间内完成核心课程建设。
2.4重点课程建设本专业要规划出专业所有课程中的20%左右作为今年的重点建设课程,作为改革的试点,要求教师制定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分阶段完成课程建设标准,试点改革课程如下: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新闻编辑、电视栏目策划。具体任务:2009年5月确定课程建设负责人,9月完成课程建设标准,2010年申报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自执行以来,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几次修改但还不完善,2007年在修改教学计划时,就充分考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准确分析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及其与之相关联的职业能力结构,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高职高专培养技能性人才特点,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除了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外,专业教研室必须制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基本功考核方案》,全面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贯穿于三年的教学之中。部分技能性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新闻编辑、电视节目制作、企业新闻策划、非线性编辑等,要全面实行“行为导向教学法”,设置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最终目标。
4、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化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以培养为主。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委派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和培训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念,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术水平;鼓励教师在小学兼职或参与、承担教学、科研、管理,提高专业技能;申报学校教研项目和省市教学研究项目,探索教育规律,结合教学实践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科研论文,聘请小学及社会人士担任部分专业课兼职教师,在2到4年的时间,使本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双师资格和从业经验。
5、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①本专业现有4个校外实训基地,通过 1-3年的努力,建成外省市尤其是
经济发达地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目标是每年扩建1—2个外省市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行业和市场现状及发展动态,毕业后顺利就业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②图书和资料、网站也要遵循专业建设的要求,进行系统规划建设。
6、教材建设
及时总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编写适用的教材是专业建设规划的重要方面,加强与行业合作,共同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①关于单门课程建设的要求,学生职业基本功训练教材可以与行业共同开发,自编训练手册或指导书,2010年完成“新闻采写训练”报纸新闻编辑训练”等训练手册。
②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争取 80% 以上的课程都备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7、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制定《专业职业技能考核方案》,根据考核要求,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基本功培训与考核,方案2009年4月完成,07级学生按照本方案来进行毕业基本功考核。
8、教研、教改项目建设
每年组织教师申报教研、教改项目,围绕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问题进行立项,明确研究的重点,参与一些基础理论研究,重点侧重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与应用,通过研究,使本专业具有比较宽广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使教学能够与专业的发展同步,从而走在新闻的前面。
四、专业建设的实施措施
1、加强领导,制定激励措施和考核评价制度。系将于2009年全面修订教师教学考核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课程建设与改革、专业建设与改革权重;建立核心课程、重点课程教师制,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建设标准;实行教师业绩考核制,教师业绩与职称评定、岗位评优挂钩,对于连续几次业绩考核不理想的教师报送人事处另作安排。
2、争取系经费支持,加大投入,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运用。
3、教研室加强建设,在专业带头人的领导下,加强学习与研讨,更新观念,不断改革与创新;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员到系讲学,提高认识。
4、组织教师到兄弟院系观摩学习,时刻关注本专业最新建设与发展情况。
传媒系新闻采编与制作教研室
二〇〇九年三月
第二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规划
2006-2010年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
新闻采编与制作原名新闻与广告专业,是2002年新设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6人,现有两届在校生共95人。本专业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学、科研及实践指导能力有待于提高。实验室正在积极筹建之中。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本专业已摸索出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但对照高职高专评估标准,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
二、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定位: 培养新闻、出版影视、广告及文化宣传部门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指导思想:
1.立足市场,着眼社会。专业建设基本思想就是市场导向。专业建设要同我省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我省培养适用人才、合格人才。
2.前瞻性。专业建设不仅要涵盖新闻采编专业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而且要站在学科最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动态,从战略的高度构建面向21世纪新闻采编理论和实践的学科体系。
3.可操作性。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师资培养,都要切实可行。
三、专业建设总目标和思路
1.专业建设总目标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发展成为全省一流的教学、研究、咨询、培训基地,并努力达到省外同类专业先进水平。根据专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趋势,专业培养目标如下:
具备较系统的新闻与广告知识和技能,较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政策与法规,能在新闻、出版、影视、广告、文化产业等部门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2.专业建设思路 规划总体思路:
分步实施,2010年达到省高职示范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标准
(1)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对社会的适应性,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促进教学改革。我们不培养只获得毕业证的大学生,我们要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根据市场调研,不断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每年进行一次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深入社会、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及发展趋势。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共同确立和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不断调整专业教学的培养体系,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立专业教学培养体系。根据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基本要求,以及专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构造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体系。
(4)打破学科体系,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开发综合课程和校本课程。按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要求,构造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块课程体系。
(5)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形成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基地。
开发、完善教学计划,科学安排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完善现有实践教学基地,高标准建设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创造条件,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保证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6)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适应专业教学需要,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7)加强与企业联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逐步实现产、教、学、研相结合。
根据专业技术能力,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联合关系,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同。积极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探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研究开发实践教学课题。
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聘请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专业实践技能。(8)健全与专业教学计划相配套的教材体系。
根据理论教学体系的教学要求,选用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
按强化知识应用、突出能力培养思想,整合教材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促进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衍接。鼓励教师进行理论实践教学课题研究,编写新教材,试行校内活页讲义,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针对性强的理论、实践教材体系。
(9)完善学分制管理,试行弹性学制。
遵循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要求,按专业培养目标,细分课程体系: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活动课等,试行学分制管理,修完规定学分方可毕业,允许部分学生提前或延长时间毕业。
(10)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模块化、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改革考核方式,以能力考核为重心,采取多种考核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与措施
(一)教学基本建设
1.组织机构
由中文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对专业建设全面规划建设。
2.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本专业经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一套“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教学、校内实验室操作和实习基地培养三结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新闻与广告知识和技能、较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政策与法规,能在新闻、出版、影视、广告、文化产业部门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性人才。
培养规格: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具有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热爱祖国和人民,愿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努力工作。
学习和掌握新闻与广告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业务基本技能,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新闻与广告学基本理论与知识;
(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广告管理、经营、策划、创意、制作设计等业务知识和技能;
(3)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4)了解新闻广告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中国新闻广告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新闻广告工作的发展动态;
(6)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7)能较熟练地运用现代传媒技术;(8)有较高的外语水平;(9)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10)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主要课程:
(1)专业必修课:美术设计
与商业美术插图、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传播原理、广告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事业史、广告文案写作、新闻评论学、新闻道德与法规、摄影与摄像、广告创意与表现、大众传播学。
(2)专业选修课:现代汉语、中国文学欣赏、外国文学欣赏、计算机应用基础、广告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包装设计、网页设计与动画设计、美学、经济哲学、中国传统文化。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其他教学活动:军事训练、劳动值周、专业考察、社会调查与社区服务、科技学术活动、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课程说明: 专业必修课程说明
(1)美术设计与商业插图:72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为广告业培养从事美编及美术创意的人才。具体内容包括美术基础、美术创作、商业美术插图等。
参考书目:《广告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播音主持艺术:36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培养广播电视主持人,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播音主持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广播电视播音艺术、主持艺术等。
参考书目:《节目主持人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3)新闻传播原理:68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奠定较为坚实的新闻专业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包括新闻概论、新闻媒体战略、新闻管理等。
参考书目:《新闻报道学》浙江大学出版社(4)广告学概论:68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奠定较为坚实的广告专业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包括广告概述、广告策划、广告表现战略等。
参考书目:《广告策划创意》浙江大学出版社(5)新闻采访与写作:136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新闻采访概论、记者思维方式、采访的几个阶段、新闻结构、采写等。
参考书目:《新闻采写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6)新闻事业史:72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新闻史、西方新闻史。
参考书目:《新闻学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7)广告文案写作:68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掌握广告文案写作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广告正文、广告词写作等。
参考书目:《广告文案创意》浙江大学出版社(8)新闻评论学:72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新闻评论特点、任务作用、种类、论证谋篇等。
参考书目:《新闻学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9)新闻道德与法规:36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培养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与法律意识。具体内容包括新闻道德法律规范对象及新闻道德特征、新闻活动规范等。
(10)摄影与摄像:72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摄影摄像史话、视觉与观察等。
(11)广告创意与表现:72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掌握广告创意的基本理论和表现技能。具体内容包括广告创意原则、方法案例分析、表现手法与手段等。(12)大众传播学:72学时 课类: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内容:掌握传播原理及技能。具体内容包括传播的社会功能、传播效果研究等。
(13)市场营销:72学时 教学目的及内容:通过学习市场营销基础,使学生较为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中营销学的科学内涵和运作规律,从而在市场的营销活动中科学理智地分析市场环境、企业环境等。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做好充分有效的准备。
教材:《市场营销基础》 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
参考书目:吴健安主编《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3.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包括三大部分:公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公修课和选修课配合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按照学校的总体规划进行。专业课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用更多的现代教学手段。现在在专业课教学中已有使用的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以及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等应大力推广。此外鼓励其它新方法的发现和使用。争取在两年内将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实践性教学环节
以必须达到技能培养要求为标准,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培养 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当地教育现状。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我们开展专业建设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当地教育事业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
本专业已在新乡日报社建立了实习基地,今后将再建立3-5个实习基地,力求涵括报社、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传媒单位,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训基地保障。
5.学质量监控
实施以课堂教学评估为中心的教学质量工程,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建立和完善各种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让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有章可循;
(2)建立教学评估考核制度,开展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其中包括:
①全面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在每门课结束时由学员给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②坚持教师对教学的自我评价,每位教师在完成一个班的一门课教学任务时要填写教学自我评价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③教学部门要组织经常性的听课、评课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广泛开展同行评价,每学期至少对每个教师听课一次;
④组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教学部(系)的教学指导小组或由这些部门邀请同行专家 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以上这些评价共同构成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并作为每学期教学评奖的 依据。其中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的分数比例为4:3:3。
6.教材建设
必修课教材要求选用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优先选用获奖教材;鼓励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鼓励我专业的教师编著教材或相关书籍。新闻理论、报纸编辑等课程教材选用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优。广告学等专业课程教材选用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优,并逐渐使逐渐试用外文版教材 8.学风建设
响应学校关于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指导方针,努力引导学生树立严谨、认真、积极、科学的学风。在学生中推行早读制度、普通话帮扶制度,引导学生养成长期学习习惯;教师们热情组织各种学生活动,如平面广告大赛、庆祝记者节活动、四大名著读书活动等,通过活动在学生中倡导既严谨又活泼的学风;每学期计划一至两次的学术讲座,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传媒界成功人士、著名记者主讲,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9.图书资料
中文系资料室存书量较少,加之学校升本调用了我系资料室的大量书籍,目前所存本专业书籍已不能满足师生的教学需要,急需购进相关专业书籍。在今后的五年中,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使本专业书籍存量达到2000册。
10.学术交流
11.专业特色及优势
本专业的特色是培养的学生新闻基础理论充实,传媒专业知识结构完整,电脑设计能力高专业应用性强,适应面广,时代感强。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学生实践能力强,就业途径广泛等优势。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结构
现有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6人。其中四十岁以上教师2人,三十岁以上教师4人,三十岁以下青年教师6人。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合理,充满朝气与活力。
2.师资的引进、培训与外聘
请进来、派出去,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的教师。一方面,聘请新闻媒体,广告公司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让学生接近市场;另一方面,每年派出部分教师到一线锻炼,参加国家的有关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三)科研和产学研合作
(1)专业鼓励支持教师围绕教学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以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为支持老师进行学术活动,专业积极支持教师申报各种级别的教科研课题。
(2)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选派3-6名优秀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扩大学术视野,掌握学术动态。
(3)每学期有计划、有专业侧重地聘请外校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同时,也尽量利用学校现有学术资源,动员系内教师多开讲座。
五、专业建设的条件保障(1)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2)本专业已被系部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从制度上、经费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保证。
(3)教研室主任是课程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课程建设必须按照统一、规范、科学的原则标准进行。
(4)建立课程建设评估制度,学年末由系教学委员会对课程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具体检查,奖优罚劣。
(5)拥有图书、阅览资料2000余册。
(6)建立了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先进。(7)建立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第三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习总结
实习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了解了很多报业知识。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东西——人际交流。作为新闻记者,这个能力意味着你能否使采访对象信任你,把积压在心底的话向你透露,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特别是在人物专访时,这往往也是一条新闻取胜的关键。除了不断练习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的体会还有采访前务必对你的采访对象做一个全方位的背景了解。这样做可以使你的采访对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个陌生人交谈,不仅会很快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像老朋友一样聊天,也会获得对方的尊重。
初来几天,由于语言不通,我在外出采访时遇到种种困难与阻碍。台里便安排我暂随经验丰富的老记者跟班学习。做些繁杂、琐碎的事情。扛机器、抬三脚架,我一度陷入迷茫与失落中。我曾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当初选择基层,是为了锻炼砥砺,让青春在沃土中燃烧。但现实与理想却相差甚远,心中便渐渐萌发打退堂鼓的想法。我把心中的烦恼与困惑告诉爸爸,他沉吟道:越是在艰苦的地方越要挺足磨砺,越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越要用心经营。我如梦初醒。开始意识到家人的良苦用心和自身承载的责任。在往后的见习过程中,我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圆满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15天的见习期结束后,我单枪匹马跑新闻、下农村、进车间、入厂房。我几乎走遍了炎陵的大半个地区。切身感受到农村的贫瘠与老百姓的需求,深感肩负的责任。我用镜头一一捕捉新农村的变迁,用手中的笔记录老百姓的呼声与愿望。也深刻体悟到前新华社社长穆青所言“人民的记者”这句至理名言所蕴含的真正分量。
一个月后,台里为了整合资源和提高新闻效果,实行分组制,将一个整体的新闻部划分为时政要闻组、民生组、经济组等多个新闻组。台里根据个人的综合素养和优势,把我划分到时政要闻组,每天跟随领导视察开会,下乡调研。时政组除我之外,全是资格老、阅历深、理论强的老记者。我深感力不从心、压力重大。但我不甘人后、奋起直追。经常是熬夜硬啃长篇大论的政治书籍,大量浏览《人民日报》等党性、政策强的党报党刊。并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省领导来我们县调研。我奉命采访,《湖南日报》的记者也来了。在记者席上,我同《湖南日报》记者交谈,向她虚心请教关于新闻的宗旨意识和写作技巧。她毫不保留地向我这个新闻后辈,传授新闻学的知识,例证新闻写作规律。并勉励我有心就一定行。我心存感激,并时常告诫自己做个有心、有理想的人。现在,我仍同她保持联络,并不时把自己的新闻作品请她指导与修改,每一次,都获益匪浅。这一切,都会成为我在新闻路上不懈探索与追求的源泉和动力。
两个月来,我参与了《中华茶祖节》、《群众文体活动》等重大活动的报道,有些新闻作品发表在省、市等各级媒体上。有压力,也有动力,这一切源于我对新闻事业的挚爱与追求。从当初在新闻路上的摸爬滚打到履行记者使命,从民生到时政报道,每一步,都镌刻着我的成长印记,点点滴滴,凝聚着我的心血与汗水。
服务基层,我无怨无悔,并坚信在广阔的农村大地,在艰苦的边远地区,只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就定能放飞梦想的翅膀。谱写华丽的人生篇章。
在此,我想告诉在校的学弟学妹及仍然奔波于各大求职场所的毕业生们:热爱泥土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扎根于沃土的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道理很朴素,却颠扑不破,青年一代应该有远大的追求,但实现远大追求的,却必定是积“硅步”、聚“溪流”、起“垒土”,始于平凡,而平凡的地方,往往最富有活力、最需要人才,最考验人的素质。那种急功近利、怕经风雨、眼高手低的情绪,只能使理想一次次破灭,或者使成功的机遇与自己擦肩而过。
在湖南娱乐频道实习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收获良多。虽然,没有一开始想象中那样,自己的所学,自己引以为豪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枪实弹”得到一番实践,但所见所闻让我有所思,增长了见识,对电视台这个行业的基层有了客观实在的认识。
湖南娱乐频道注重的是娱乐节目,和我之前所学的新闻专业还是有些出入,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刚进频道时,台里正好在筹办开年大戏《牛气逼人》,这是一档大型真人互动游戏节目。在赛事组,事情很多很杂,这就需要自己的细心了。工作期间我被分在了管理参赛者这一块,在他们参加节目之前,需要我们为他们讲解整个游戏的规则和一些安抚工作。虽是一件小事,却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后期编辑工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了后期制作的相关软件。整体上对录播节目的整个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牛气逼人》节目一做完,甄选《丑女无敌》第三季男主角的活动《无敌一号》又开始了。从海选、初选、复选到最后的总决选的工作自己也都有参与。这是一档选秀类的节目,每一场也都是直播,与之前的节目相比,整个活动的构思方面也会更加的完善。直播前的每一次彩排是最关键的,从中学到的东西也很多。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整个节目的流程要清楚地知道。一个节目的诞生,会根据节目的性质对导演、主持人等作出选择,从台前到幕后需要各个环节的接应,如制片、服装、美工、化妆、道具等。通过自己的观察还了解到,每次彩排之前都要确认好前期制作所需要的设备的档次及规模,配备摄像、录音、音响、灯光等特技人员。除了现场的导演指挥之外还需要与转播车内的导播相互沟通,确认好镜头序别、景别、角度和特技的运用。每一场的直播,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忙碌,但井然有序,体现的就是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实习,真正进入到了社会,我才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和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在学校,自己学的本来就不是很多,现在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其实在每一次的活动当中,不管自己负责的是什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认真和细心,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自我总结,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以便改正。
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做电视这一行是很辛苦的,通常会加班到深夜,这就更需要我们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可以说,实习是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除了考察你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考察了你的处世态度,做人原则以及处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勤奋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达旦这些都应该是家常便饭而不是邀功领赏的资本,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主动与老师的交流同样重要,要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要积极努力去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只有这样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会有进步的空间,实习也就有了它真正的意义了。
从今年2月份开始毕业实习,到现在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在县台做过新闻,现在在江西电视台一个栏目见习。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真的是学到很多东西。实习是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成长。
我认为实习就是学校知识的实践化,是考验学校知识是否掌握的良好途径。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充电。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从中得到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记得第一次发稿的时候,被主编修改了好多次;记得第一次出镜时,摄像无奈的表情;记得第一次采访的时候,语言不通的尴尬等等。都让我明白了做一名记者、媒体工作者的不容易。
实习期间也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媒体,但是我觉得要对的起自己的专业,要加倍努力。
还记得有一次自己去医院做采访,那个医院就是不让我拍摄图象,他们不相信我是电视台的,而且我作为实习生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证件,这真的让我非常难堪,最后只好当面给新闻中心的主任打电话,才化解了这样的情况。现在想想也真的比较搞笑。但是最后采访还是完成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把工作做好的。
在学校里学的大多都是理论的知识,但是实习真的让我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知道了做新闻的具体流程,知道了新闻语言跟常规语言的差别,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定位,以及这份工作的责任。
实习中也会有人否定你,但是我一直认为越是批评的话,才越能让自己成长。因为虽然听起来很不好听,但是仔细想下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问题,那就真的应该马上改正。
实习中我坚持做到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采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采访,我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把今天的采访任务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
还记得有一次,新闻中心的主任问了我一个问题,但是我说了一个大概的数据,主任说确定吗?我就不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要进行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我就有过稿子因为“硬伤”问题而被退回的情况。发第一篇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数的心理是害怕和紧张,怕又被退回来。
实习让我更加了解了电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实践的经验,我要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参与其中,我乐在其中,我仍然充满了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我推开了建工集团新闻中心的大门,我有幸来到《湖南建工》编辑部,进行专业实习。在这宝贵时间里,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新闻中心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负责带我的戴姐和蒿哥给我介绍了部门的大体情况。第一天,他们没有带我采访,而是让我阅读他们编辑的报纸。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从第二天起,我就跟着戴姐和蒿哥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采访。一旦接到新闻线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立刻奔赴现场。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领导电话,立马出去采访,然后回来写稿。任务多时,稿子往往不止一个。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
新闻需要注重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必须要精确。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人名地名没有留心去反复核实。在戴姐和蒿哥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的人名甚至会影响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新闻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称谓都要准确具体。
作为记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相比之下社会知识和经验也同样很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就必须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记者是综合性人才,对每一领域虽然不能都像本专业那样投入,但至少都应有一定的涉猎。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书,多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在实习期间里,我感到最辛苦还是赶稿子,但辛苦归辛苦,我的写作水平却大大提高。最初写稿,我总是抓不住新闻点,偏离采访主题,写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找到那么点儿感觉。休息时,我会仔细对比我和老师的稿子,揣摩老师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报社内部的评报栏,看编辑们的精彩点评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还不能像老师一样,将一些生硬的数据转变为一篇顺畅生动的文章,但是经过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师改正的地方越来越少,得到的肯定越来越多。
在实习期间,戴姐和蒿哥让我发表了许多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短短一瞬间,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三年的宽度。我真心地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第四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个人资料:
姓名:肖扬娜政治面貌:团员
性别:女系别:应用语言系
民族:汉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藉贯:中国健康状况:良好
◆主要工作经验:
大学:院大学生十佳歌手主持人、参加湖南衡阳广电主持人大赛、曾为学院宣传片配音录音以及为学院军训专辑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曾在班级开展谈论节目演习以及现场采访、曾担任班长、副班长、团委文娱委员、系学习部部长、院广播音员、同时也是演讲辩论协会干事、艺术团主持朗诵组组成员、院报记者
高中:校十佳歌手主持人、曾担任学生会文娱部部长、广播台台长、班级文娱委员
初中:校园歌手赛主持人、曾代表学校参加中小学生向网吧说不讨论会、曾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广播台播音员、班级文娱委员、旗手
小学:班长、◆兴趣与特长:
我热爱表演、喜欢主持播音、喜欢唱歌、喜欢弹钢琴、喜欢交际。
◆个人荣誉:
大学:普通话过二甲、被评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曾获得演讲比赛第二名、中外语言大赛第二名、诗歌朗诵第二名、等荣誉
高中:区诗歌朗诵第一名、演讲比赛第二名、英语演讲第二名、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播音员、曾被评为实践积极分子、等荣誉
初中:区讲故事比赛第一名、演讲比赛第二名、唱歌比赛三等奖、优秀学生干部以及优秀播音员称号、曾被评为实践积极分子等荣誉
小学:区唱歌比赛第三名、以及三好学生
◆主要优点:
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待人真诚、热情、好奇心强、有舞台经验、◆自我评价
双子座的我性格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善于表现自己、微笑是我的最爱。没错、我喜欢开怀大笑、有我的地方就有笑声的存在、我热爱舞台。我热爱表演。我喜欢表现自己、90后的我们、喜欢追逐梦想、喜欢放飞自己的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释放自己的梦想、放飞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大家、因为我有向日葵的积极向上、蒲公英的自由飞翔、海绵宝宝的快乐,也许我表现的并不是最优秀,但是请相信明天的我将会更精彩。因为、我是肖扬娜。一个爱笑的女生。一个铁打的肖扬娜。
第五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自荐书(本站推荐)
尊敬的领导:
你好!我是XX外事学院2013届的好范文。我喜爱新闻采编与制作这项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很高的精力和热情。
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勤奋刻苦,力求向上,努力学习基础与专业知识,课余时间积极的去拓宽自己的知识,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团体活动。作为正要跨出校门,迈向社会的大学生,我以满腔的热情与信心去迎接这一切。
当今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时刻注意自身的全面提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新闻采编与制作方面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图像处理、网络编辑、电子排版、非线性编辑等各方面有了一定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对摄影有特别的爱好,所以在大学生活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到西安外事学院摄影部做兼职,在部长的指导和自我钻研中,学习到了很多有效的知识。
三年大学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但所谓士为知已者死,我相信自己的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认真好学的态度完全可以弥补暂时的不足。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希望通过我的这封自荐信,能使您对我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剑鸣厘中,期之以声。热切期望我这拳拳寸草心、浓浓赤诚情能与您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求进步。请各位领导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最后祝贵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稳步发展!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iexie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