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数学第3章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时间:2019-05-13 21:1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人教版数学第3章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人教版数学第3章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一篇:高考人教版数学第3章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3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011江西,5分)已知角θ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轴的正半轴.若P(4,y)是

5角θ终边上一点,且sinθ=-,则y=________.5

2yy5解析:r=x+y16+y,且sinθ=-sinθ=,所以5r516+yθ为第四象限角,解得y=-8.答案:-8

第二篇:《任意角和弧度制》教案

《任意角和弧度制》教案

篇一: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2.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判断象限角,掌握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书写.3.了解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4.认识弧长公式,能进行简单应用.对弧长公式只要求了解,会进行简单应用,不必在应用方面加深.5.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导入新课】

复习初中学习过的知识:角的度量、圆心角的度数与弧的度数及弧长的关系

提出问题:

1.初中所学角的概念.2.实际生活中出现一系列关于角的问题.3.初中的角是如何度量的?度量单位是什么?

4.1°的角是如何定义的?弧长公式是什么?

5.角的范围是什么?如何分类的?

新授课阶段

一、角的定义与范围的扩大

1.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O,从起始位置OA旋转到终止位置OB,形成一个角,点O是角的顶点,射线OA,OB分别是角的终边、始边.说明: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或“”可以简记为.

2.角的分类: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

零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为零角.说明:零角的始边和终边重合.3.象限角:

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轴重合,则

(1)象限角:若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例如:30,390,330都是第一象限角;300,60是第四象限角.(2)非象限角(也称象限间角、轴线角):如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例如:90,180,2等等.说明: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不能说成是“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因为

x轴的正半轴不包括原点,就不完全包括角的始边,角的始边是以角的顶点为其端点的射线.4.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由特殊角30看出:所有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30角自身在内,都可以写成30k360

kZ的形式;反之,所有形如

30k360kZ的角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从而得出一般规律:

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k360,kZ,即:任一与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与整数个周角的和.说明: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例1在0与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120;(2)640;(3)95012.解:(1)120240360,所以,与12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240,它是第三象限角;

(2)640280360,所以,与64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280角,它是第四象限角;

(3)95012129483360,所以,95012角终边相同的角是12948角,它是第二象限角.例2

若k3601575,kZ,试判断角所在象限.解:∵k3601575(k5)360225,(k5)Z

∴与225终边相同,所以,在第三象限.例3

写出下列各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720的元素

写出来:(1)60;(2)21;(3)36314.

解:(1)S|60k360,kZ,S中适合360720的元素是

601360300,60036060,601360420.(2)S|21k360,kZ,S中适合360720的元素是

21036021,211360339,212260699

(3)S|36314k360,kZ

S中适合360720的元素是

36314236035646,3631413603***036314.例4

写出第一象限角的集合M.

分析:(1)在360内第一象限角可表示为090;

(2)与0,90终边相同的角分别为0k360,90k360,(kZ);

(3)第一象限角的集合就是夹在这两个终边相同的角中间的角的集合,我们表示为:

M|k36090k360,kZ.

学生讨论,归纳出第二、三、四象限角的集合的表示法:

P|90k360180k360,kZ;

N|90k360180k360,kZ;

Q|2k360360k360,kZ.

说明:区间角的集合的表示不唯一.例5写出yx(x0)所夹区域内的角的集合.解:当终边落在yx(x0)上时,角的集合为|45k360,kZ;

当终边落在yx(x0)上时,角的集合为|45k360,kZ;

所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有集合:S|45k36045k360,kZ.

二、弧度制与弧长公式

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60=2(rad),∴180=

rad.∴

1=

180

rad0.01745rad.180

1rad57.305718.o

S

l

2.弧长公式:lr.由公式:

lnrlr.比公式l简单.r180

lR,其中l是扇形弧长,R是圆的半径.2

弧长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3.扇形面积公式

S注意几点:

1.今后在具体运算时,“弧度”二字和单位符号“rad”可以省略,如:3表示3rad,sin表示rad角的正弦;

2.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值应该记住:

3.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任意角的集合实数集R

例6

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

(1)252;(2)1115;(3)

30;(4)6730.解:(1)

/

(2)0.0625

(3)

(4)

0.375

变式练习: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1)22o30′;(2)-210o;(3)1200o.解:(1)

;(2)

18720;(3).63

例7

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2)

3.5;(3)

2;(4)

5.4

解:(1)108

o;(2)200.5o;(3)114.6o;(4)45o.变式练习: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

;(2)-;(3).12310

解:(1)15

o;(2)-240o;(3)54o.例8

知扇形的周长为8cm,圆心角为2rad,求该扇形的面积.解:因为2R+2R=8,所以R=2,S=4.课堂小结

1.弧度制的定义;

2.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与区别;

3..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

篇二:(教案3)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1.1任意角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

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角;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旋转”定义角

课标要求: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概念的推广,推广后的角分为正角、负角和零角;另外还学习了象限角的概念,下面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它们的定义。

生:略

师: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法,[板书]

0S={β|β=α+k×360,k∈Z}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并运用角的概念的推广,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例题选讲

00例1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

写出来:

000,(1)60;

(2)-21;

(3)36314

0000解:(1)S={β|β=60+k×360,k∈Z}S中适合-360≤β720的元素是

00000000060+(-1)×360=-30060+0×360=6060+1×360=420.0000(2)S={β|β=-21+k×360,k∈Z}

S中适合-360≤β720的元素是

000

000

000

-21+0×360=-21

-21+1×360=339-21+2×360=699

0000说明:-21不是0到360的角,但仍可用上述方法来构成与-21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0,000(3)S={β|β=36314+k×360,k∈Z}

S中适合-360≤β720的元素是

0,00,0,00,0,00,36314+(-2)×360=-3564636314+(-1)×360=31436314+0×360=36314

说明:这种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非常重要,应熟练掌握。

例2.写出终边在下列位置的角的集合(1)x轴的负半轴上;(2)y轴上

分析:要求这些角的集合,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关键只要找出符合这个条件的一个

0角即α,然后在后面加上k×360即可。

○○0解:(1)∵在0~360间,终边在x轴负半轴上的角为180,∴终边在x轴负半轴上

00的所有角构成的集合是{β|β=180+k×360,k∈Z

}

○○000(2)∵在0~360间,终边在y轴上的角有两个,即90和2,∴与90角终边相

00同的角构成的集合是S1={β|β=90+k×360,k∈Z

}

000同理,与2角终边相同的角构成的集合是S2={β|β=2+k×360,k∈Z

}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将这两条式子写成统一表达式?

师:一下子可能看不出来,这时我们将这两条式子作一简单变化:

0000S1={β|β=90+k×360,k∈Z

}={β|β=90+2k×180,k∈Z

}(1)

00000S2={β|β=2+k×360,k∈Z

}={β|β=90+180+2k×180,k∈Z

}

00={β|β=90+(2k+1)×180,k∈Z

}

(2)

0师:在(1)式等号右边后一项是180的所有偶数(2k)倍;在(2)式等号右边后一项是

00180的所有奇数(2k+1)倍。因此,它们可以合并为180的所有整数倍,(1)式和(2)式

可统一写成90+n×180(n∈Z),故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0000S=

S1∪S2

={β|β=90+2k×180,k∈Z

}∪{β|β=90+(2k+1)×180,k∈Z

}

00={β|β=90+n×180,n∈Z

}

处理:师生讨论,教师板演。

提问:终边落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

00(思考后)答:{β|β=k×180,k∈Z

},{β|β=k×90,k∈Z

}

进一步:终边落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

00答:{β|β=45+n×180,n∈Z

}

0推广:{β|β=α+k×180,k∈Z

},β,α有何关系?(图形表示)

处理:“提问”由学生作答;“进一步”教师引导,学生作答;“推广”由学生归纳。

例1

若是第二象限角,则2,00,分别是第几象限的角?

师:是第二象限角,如何表示?

0000解:(1)∵是第二象限角,∴90+k×360180+k×360(k∈Z)

0000∴

180+k×7202360+k×720

∴2是第三或第四象限的角,或角的终边在y轴的非正半轴上。

........

(2)∵k18045

2k18090(kZ),处理:先将k取几个具体的数看一下(k=0,1,2,3),再归纳出以下规律:

是第一象限的角;

当k2n1(nZ)时,n360225n3602(kZ),是第三象限的22当k2n(nZ)时,n36045n36090(kZ),角。

∴是第一或第三象限的角。

是第一或第二或第四象限的角)

3说明:配以图形加以说明。

(3)学生练习后教师讲解并配以图形说明。(进一步求是第几象限的角(是第三象限的角),学生练习,教师校对答案。

三、例题小结

1.要注意某一区间内的角和象限角的区别,象限角是由无数各区间角组成的;

2.要学会正确运用不等式进行角的表述同时要会以k取不同的值讨论型如

0θ=a+k×120(k∈Z)所表示的角所在的象限。

四、课堂练习

练习2

若的终边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2的终边在y轴的非负半轴上.练习3

若的终边与60角的终边相同,试写出在(0,360)内,与000角的终边相同的3

角。

(20,140,260)

(备用题)练习4

如右图,写出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

0,的集合,并指出-95012是否是该集合中的角。

000

({α|

120+k×360≤α≤250+k×360,k∈Z};是)

0000

探究活动

经过5小时又25分钟,时钟的分针、时针各转多少度?

五、作业

A组:

1.与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___,它们是第____________象限的角,其中最小的正角是___________,最大负角是___________.

2.在0o~360o范围内,找出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指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

(1)-265

(2)-1000o

(3)-843o10’

(4)3900o

B组

3.写出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4.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360o≤β<360o的元素写出来:

(1)60o

(2)-75o

(3)

-824o30’

(4)

475o

(5)

90o

(6)

2o

(7)

180o

(8)

0oC组:若

是第二象限角时,则,分别是第几象限的角?

篇三: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和负角;(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4)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的表示方法;(5)树立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转体,逆(顺)时针旋转2周”,角有正角、零角和旋转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等,引入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得到推广以后,将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列出几个终边相同的角,画出终边所在的位置,找出它们的关系,探索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表示.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广以后,知道角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任意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时,你应

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探究新知】

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展示投影]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绕着它的端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就形成角.旋转开始时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叫终边,射线的端点叫做叫的顶点.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

(即转体2周),“转体”(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

[展示]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positive

angl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negative

angle).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zero

angle).[展示课件]如教材图1.1.3(1)中的角是一个正角,它等于;图1.1.3(2)中,正角,负角;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any

angle),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为了简单起见,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或“”可简记为.3.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象限角这个概念.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quadrant

angle).如教材图1.1-4中的角、角分别是第一象限角和第二象限角.要特别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称为非象限角.4.[展示投影]练习:

(1)(口答)锐角是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一定是锐角吗再分别就直角、钝角来回答这两个问题.(2)(回答)今天是星期三,那么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天前的那一天是星期几10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5.探究:将角按上述方法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后,给定一个角,就有唯一的一条终边与之对应.反之,对于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条射线(如图1.1-5),以它为终边的角是否唯一如果不惟一,那么终边相同的角有什么关系请结合4.(2)口答加以分析.[展示课件]不难发现,在教材图1.1-5中,如果

角的终边都是,而

.的终边是,那么

设,则角都是的元素,角也是的元素.因此,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在内,都是集合的元素;反过来,集合的任一元素显然与角终边相同.一般地,我们有: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即任一与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

与整数个周角的和.6.[展示投影]例题讲评

例1.在范围内,找出与角

象限角.(注:是指

例2.写出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上的角的集合,并把中适合不等式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是第几)

例3.写出终边直线在的元素写出来.课堂小结

(1)

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

(2)

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3)

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会写终边落在上的角的集合.课后习题

轴、轴、直线

板书

《》

第三篇:课时15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提升训练15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一、选择题

π1.若-<α<0,则点P(tan α,cos α)位于(). 2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若α=m·360°+θ,β=n·360°-θ(m,n∈Z),则α,β终边的位置关系是().

A.重合B.关于原点对称

C.关于x轴对称D.关于y轴对称

sinαcosα223.若α是第三象限角,则y的值为(). ααsincos22

A.0B.2

C.-2D.2或-2

4.已知点P(sin

A.33,cos)落在角θ的终边上,且θ∈[0,2π),则θ的值为(). 44π3πB.44

5π7πC.D.44

5.若一个扇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数值相等,则该扇形所在圆的半径不可能等于().

A.5B.2C.3D.4

6.一段圆弧的长度等于其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π2πA.B.C.32 33

π2πnπ*7.(2012上海高考)若Sn=sinsinsinn∈N),则在S1,S2,…,S100777

中,正数的个数是().

A.16B.72C.86D.100

二、填空题

8.已知点P(tan α,cos α)在第三象限,则角α的终边在第__________象限.

sin α1-cosα9.若角α的终边落在射线y=-x(x≥0)上,=__________.cos α1-sinα10.若β的终边所在直线经过点P(cos

=__________.三、解答题

11.已知角α终边经过点P(x,-2)(x≠0),且cos α=

值.

12.已知扇形AOB的周长为8,(1)若这个扇形的面积为3,求圆心角的大小;

(2)求这个扇形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圆心角的大小和弦长AB.3x.求sin α,tan α的633,sin),则sin β=__________,tan β44

第 1 页

第四篇:高三数学专题训练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含答案)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若角α与β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则有()

A.α+β=90°

B.α+β=90°+k·360°,k∈Z

C.α+β=2k·180°,k∈Z

D.α+β=180°+k·360°,k∈Z

2.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

cm,面积是2

cm2,则扇形的圆心角α的弧度数是()

A.1    B.4    C.1或4    D.2或4

3.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5,-12),则sin的值等于()

A.-

B.-

C.D.4.设α是第三象限角,且|cos|=-cos,则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已知角α的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过点P(4,6sin

330°),则cos

2α的值为()

A.-

B.C.-

D.6.若一个扇形的面积是2π,半径是2,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为()

A.B.C.D.7.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0<α<,则sin

α<tan

α

B.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为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角

C.若角α的终边过点P(3k,4k)(k≠0),则sin

α=

D.若扇形的周长为6,半径为2,则其圆心角的大小为1弧度

8.已知点P(sin

x-cos

x,-3)在第三象限,则x的可能区间是()

A.B.C.D.9.已知角α(0°≤α<360°)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sin

215°,cos

215°),则α=()

A.215°

B.225°

C.235°

D.245°

10.角α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则+的取值集合为()

A.{-2,2}

B.{0,2}

C.{2}

D.{0,-2,2}

11.sin

2·cos

3·tan

4的值()

A.小于0

B.大于0

C.等于0

D.不存在12.已知圆O:x2+y2=4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为M,点M沿圆O顺时针运动弧长到达点N,以ON为终边的角记为α,则tan

α=()

A.-1

B.1

C.-2

D.2

13.设θ∈R,则“sin

θ=”是“tan

θ=1”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已知A(xA,yA)是单位圆(圆心在坐标原点O)上任意一点,将射线OA绕O点逆时针旋转30°,交单位圆于点B(xB,yB),则xA-yB的取值范围是()

A.[-2,2]

B.[-,]

C.[-1,1]

D.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圆x2+y2=1上的四段弧(如图所示),点P在其中一段上,角α以Ox为始边,OP为终边.若tan

α<cos

α<sin

α,则P所在的圆弧是()

A.B.C.D.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在角的终边上,且|OP|=2,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17.若α=1

560°,角θ与α终边相同,且-360°<θ<360°,则θ=________.18.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a-9,a+2),且sin

α>0,cos

α<0,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9.已知圆O与直线l相切于点A,点P,Q同时从A点出发,P沿着直线l向右运动,Q沿着圆周按逆时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Q运动到点A时,点P也停止运动,连接OQ,OP(如图),则阴影部分面积S1,S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1.C

2.C

3.C

4.B

5.B

6.D

7.C

8.D

9.C

10.A

11.A

12.B

13.D

14.C

15.C

16.(-1,)

17.120°或-240°

18.(-2,3)

19.S1=S2

第五篇:《任意角三角函数》说课稿

《任意角三角函数》说课稿

《任意角三角函数》说课稿1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苏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第1。2节

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地位和作用: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它又为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所以这个内容要认真探讨教材,精心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可以看作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初中用边长比值来定义转变为坐标系下用坐标比值定义的观念的转换以及坐标定义的合理性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生学习能力

1。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我们南山区经过多年的初中课改,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针对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转化的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达到教学目标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温故知新,逐步拓展

(1)在复习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展内容,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的概念;

(2)通过例题讲解分析,逐步引出新知识,完善三角定义

运用多媒体工具

(1)提高直观性增强趣味性。

教学过程分析

总体来说, 由旧及新,由易及难,

逐步加强,逐步推进

先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过度到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再发展到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给定定义后通过应用定义又逐步发现新知识拓展完善定义。

具体教学过程安排

引入: 复习提问:初中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

由学生回答

SinA=对边/斜边=BC/AB

cosA=对边/斜边=AC/AB

tanA=对边/斜边=BC/AC

逐步拓展:在高中我们已经建立了直角坐标系, 把“定义媒介”从直角三角形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

我们知道,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研究角时多放在直角坐标系里, 那么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也放到坐标系去研究呢?

引导学生发现B的坐标和边长的关系。进一步启发他们发现由于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导致OB上任一P点都可以代换B,把三角函数的定义发展到用终边上任一点的坐标来表示, 从而锐角三角函数可以使用直角坐标系来定义,自然地,要想定义任意一个角三角函数,便考虑放在直角坐标中进行合理进行定义了

从而得到

知识点一: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提醒学生思考:由于相似比相等,对于确定的角A ,这三个比值的大小和P点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

精心设计例题,引出新内容深化概念,完善定义

例1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3),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此题由学生自己分析独立动手完成)

例题变式1,已知角A 的大小是30度,由定义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结合变式我们发现三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与角的大小有关,只会随角的大小而变化,符合当初函数的定义,而我们又一直称呼为三角函数,

提出问题:这三个新的定义确实问是函数吗?为什么?

从而引出函数极其定义域

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知识点二:三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同时教师强调:由于弧度制使角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例题变式2, 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a,—3a)( a不为0),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解答中需要对变量的正负即角所在象限进行讨论, 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有关,从而导出第三个知识点

知识点三: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的关系

由学生推出结论,教师总结符号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例题2:已知A在第二象限且 sinA=0。2 求cosA,tanA

求cosA,tanA

综合练习巩固提高,更为下节的同角关系式打下基础

拓展,如果不限制A的象限呢,可以留作课外探讨

小结回顾课堂内容

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加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作业P16 1,2,4

(学生演板,后集体讨论修订答案同桌讨论,由学生回答答案)

课后分层作业(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必作P23 1(2),5(2),6(2)(4) 选作P23 3,4

板书设计(见PPT)

《任意角三角函数》说课稿2

1、教学目标:

一、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二、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够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三、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四、让学生在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函数思想,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授课过程:

一、引入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的许多运动变化都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变化规律称为周期性。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刻画这种变化?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来学习刻画这种规律的数学模型之一――三角函数。

二、创设情境

三角函数是与角有关的函数,在学习任意角概念时,我们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角,可以给学习带来许多方便,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角终边的位置把它们进行归类,现在大家考虑:若在直角坐标系中来研究锐角,则锐角三角函数又可怎样定义呢?

学生情况估计:学生可能会提出两种定义的方式,一种定义为边之比,另一种定义在比值中引入了终边上的一点P的坐标。

问题:

1、锐角三角函数能否表示成第二种比值方式?

2、点P能否取在终边上的其它位置?为什么?

3、点P在哪个位置,比值会更简洁?(引出单位圆的定义)。指出sina=mP的函数依旧表示一个比值,不过其分母为1而已。

练习:计算的各三角函数值。

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角的概念已经推广道了任意角,那么三角函数的定义在任意角的范围里改怎么定义呢?

尝试: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你能尝试着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评价学生给出的定义。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四、解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首先是函数。你能从函数观点解析三角函数吗?(定义域)

对于确定的角a,上面三个函数值都是唯一确定的,所以,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由于角的集合和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三角函数可以看成是自变量为实数的函数。

五、三角函数的应用。

1、已知角,求a的三角函数值。

2、已知角a终边上的一点P(-3,-4),求各三角函数值。

以上两道书上的例题,让学生自习看书,学生看书的同时,老师提出问题:

1、已知角如何求三角函数值?

2、利用角a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也可以定义三角函数,你能给出这种定义吗?(这种定义与课本中给出的定义各有什么特点?)

3、变式:已知角a终边上点P(-3b,-4b),(b0),求角a的各三角函数值。

4、探究:三角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六、小结及作业

教案设计说明:

新教材的教学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去体验新知识的发生过程,这节《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教案,主要围绕这一点来设计。

首先,角的概念推广了,那么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否也该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发生是可能的,自然的。

其次,到底应该怎样去合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让学生去辨证这个想法是否是科学的?因为一个概念是严谨的,科学的,不能随心所欲地编造,必须去论证它的合理性,至少这种概念不能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所冲突。在这个立-破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可能是如何形成,在形成的过程中可以从哪些角度加以科学的辩思。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

再次,让学生充分体会在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中,是如何将直角三角形这个“形”的问题,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下点的坐标这个“数”的过程的。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任意角三角函数》说课稿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④(必修)第1.2.1节。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运动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在初中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刚学过的“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基础上讨论和研究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本章最基本的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是其他所有知识的出发点。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可以自然地导出本章的具体内容: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判断、值域、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多组诱导公式、多组变换公式、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的定义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它又为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三角函数知识还是物理学、高等数学、测量学、天文学的重要基础。

三角函数定义必然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本节教材的重点就是定义本身。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尝试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

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教学关键:如何想到建立直角坐标系;六个比值的确定性(α确定,比值也随之确定)与依赖性(比值随着α的变化而变化)。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及学生学习能力

1.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差。

3.部分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4.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

2.能力训练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渗透数形结合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传统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要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且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我自己的教学风格,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教法,在课堂结构上,设计了①创设情境——揭示课题②推广认知——形成概念③巩固新知——探求规律④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⑤任务后延——自主探究五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总体来说,由旧及新,由易及难,逐步加强,逐步推进,给定定义后通过应用定义又逐步发现新知识,拓展、完善定义.

先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过度到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再发展到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问题1:在初中我们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那么锐角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初中学习了锐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现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是一种推广和拓展的过程(类似于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展)。温故知新,要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就要从源头上开始,从学生现有认知状况开始,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复习就必不可少。

问题2:角的概念推广之后,这样的三角函数定义还适用吗?

问题3:若将锐角放入直角坐标系中,你能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或巡回对学困生作启发引导。

能表示吗?怎样表示?针对刚才的问题点名让学生回答。用角的对边、邻边、斜边比值的说法显然是受到阻碍了,由于前面已经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了,学生一般会想到(否则教师进行提示)继续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设计意图】

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必要的启发,将学生思维引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再创造”征程。

教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后布置任务情景:请同学们用直角坐标系重新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师生共做(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图形和比值)。

问题4:对于确定的角,这三个比值是否与P在的终边上的位置有关?为什么?

先让学生想象思考,作出主观判断,再引导学生观察右图,

联系相似三角形知识,探索发现: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

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得出结论(强调):当α为锐角时,六个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但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所以,六个比值分别是以角α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二)推广认知——形成概念

将锐角的比值情形推广到任意角α后,水到渠成,师生共同进行探索和推广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同时教师强调:由于弧度制使角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教师指出:sinα、cosα、tanα的定义域必须紧扣三角函数定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熟,cotα、cscα、secα的定义域不要求记忆。

(关于值域,到后面再学习)

【设计意图】定义域是函数三要素之一,研究函数必须明确定义域.指导学生根据定义自主探索确定三角函数定义域,有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应用它,也增进对三角函数概念的掌握。

(三)巩固新知——探求规律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进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例1.已知角的终边过点,求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要求:读完题目,思考:计算什么?需要准备什么?闭目心算,对照板书,模仿书面表达格式。

巩固定义之后,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以巩固和加深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积极主动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求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分析:终边上有无穷多个点,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只要知道终边上任意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计算这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判断其无意义)

师生探索:紧扣三角函数定义求解,首先要在终边上取定一点。终边在哪儿呢?取定哪一点呢?任意点、还是特殊点?要灵活,只要能够算出三角函数值,都可以。

取特殊点能使计算更简明。

等待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定义后,观察、分析初、高中所计算的函数值有何变化,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有关,然后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三角函数定义来分析,从而导出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的关系,进而由教师总结符号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判断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是本章教材的一项重要的知识、技能要求.要引导学生抓住定义、数形结合判断和记忆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并总结出形象的“才”字符号法则,这也是理解和记忆的关键。

(四)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⑴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定义域;⑵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五)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作业,其中思考题的设计思想是:综合练习巩固提高,更为下节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同时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以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七、简述板书设计。

cotα、cscα、secα的定义写在sinα、cosα、tanα的左下方,突出本节重要内容的主体地位。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希望各位领导、同行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任意角三角函数》说课稿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正负符号判断);了解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函数的定义.

2.经历从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过度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过程,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合的经验.

3.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渗透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定义域、(正负)符号判断法.

难点:把三角函数理解为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关键:如何想到建立直角坐标系;六个比值的确定性(α确定,比值也随之确定)与依赖性(比值随着α的变化而变化).

三、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传统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要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且要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我自己的教学风格,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四、教学过程

[执教线索:

回想再认:函数的概念、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三角形边角关系)--问题情境:能推广到任意角吗?--它山之石:建立直角坐标系(为何?)--优化认知:用直角坐标系研究锐角三角函数--探索发展:对任意角研究六个比值(与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性、依赖性,满足函数定义吗?)--自主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登高望远:三角函数的要素分析(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与正负符号判定)--例题与练习--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一)复习引入、回想再认

开门见山,面对全体学生提问:

在初中我们初步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前几节课,我们把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学习了角度制和弧度制,这节课该研究什么呢?

探索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想,再明确一下:

(情景1)什么叫函数?或者说函数是怎样定义的?

让学生回想后再点名回答,投影显示规范的定义,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进行修正、强调:

传统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现代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映射?: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自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设计意图:

函数和三角函数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因此对三角函数的学习就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的过程,也是以具体函数丰富函数概念的过程.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对函数两种定义的记忆是有一定困难的,容易遗忘,此处让学生对函数概念进行回想再认,目的在于明确函数概念的本质,为演绎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作好知识和认知准备.

(情景2)我们在初中通过锐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学习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等三个三角函数.请回想:这三个三角函数分别是怎样规定的?

学生口述后再投影展示,教师再根据投影进行强调:

设计意图: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锐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现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是一种推广和拓展的过程(类似于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展).温故知新,要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就要从源头上开始,从学生现有认知状况开始,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复习就必不可少.

(二)引伸铺垫、创设情景

(情景3)我们已经把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锐角的三角函数概念也能推广到任意角吗?试试看,可以独立思考和探索,也可以互相讨论!

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或巡回对学困生作启发引导.

能推广吗?怎样推广?针对刚才的问题点名让学生回答.用角的对边、临边、斜边比值的说法显然是受到阻碍了,由于4.1节已经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了,学生一般会想到(否则教师进行提示)继续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设计意图:

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必要的启发,将学生思维引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再创造”征程.

教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后布置任务情景:请同学们用直角坐标系重新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师生共做(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图形和比值):

把锐角α安装(如何安装?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在直角坐标系中,在角α终边上任取一点P,作Pm⊥x轴于m,构造一个RtΔomP,则∠moP=α(锐角),设P(x,y)(x>0、y>0),α的临边om=x、对边mP=y,斜边长|oP∣=r.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用x、y、r列出锐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三个比值,并补充对应列出三个倒数比值:

设计意图:

此处做法简单,思想重要.为了顺利实现推广,可以构建中间桥梁或公共载体,使之既与初中的定义一致,又能自然地迁移到任意角的情形.由于前一节已经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了,学生自然能想到仍然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初中以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来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现在要用坐标系来研究,探索的结论既要满足任意角的情形,又要包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这是一个认识的飞跃,是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关键之一,也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能够形成迁移能力,为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对某些知识进行推广拓展奠定了基础(譬如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的扩展,从实数到复数的扩展等).

(情景4)各个比值与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比值是角的函数吗?

追问:锐角α大小发生变化时,比值会改变吗?

先让学生想象思考,作出主观判断,再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同时作好解释说明:保持r不变,让P绕原点o旋转即α在锐角范围内变化,六个比值随之变化的直观形象。结论是: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图3,联系相似三角形知识,

探索发现:

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六个比值都是

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得出结论(强调):当α为锐角时,六个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但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所以,六个比值分别是以角α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设计意图:

初中学生对函数理解较肤浅,这里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进一步研究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在思维上更上了一个层次,扣准函数概念的内涵,突出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或对应关系,是从函数知识演绎到三角函数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准确理解三角函数概念的关键,也是在认知上把三角函数知识纳入函数知识结构的关键.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增强函数观念.

(三)分析归纳、自主定义

(情境5)能将锐角的比值情形推广到任意角α吗?

水到渠成,师生共同进行探索和推广:

对于一个任意角α,它的终边所在位置包括下列两类共八种情形(投影展示并作分析):

终边分别在四个象限的情形:终边分别在四个半轴上的情形:

(指出:不画出角的方向,表明角具有任意性)

怎样刻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研究它的六个比值:

(板书)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终边上除原点外任意取一点P(x,y),P与原点o之间的距离记作r(r=>0),列出六个比值:

α=kππ/2时,x=0,比值y/x、r/x无意义;

α=kπ时,y=0,比值x/y、r/y无意义.

追问:α大小发生变化时,比值会改变吗?

先让学生想象思考,作出主观判断,再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同时作好解释说明:使r保持不变,P绕原点o逆时针、顺时针旋转即角α变化,六个比值随之改变的直观形象。结论是:各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

再引导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知识,探索发现:对于任意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综上得到(强调):当角α变化时,六个比值随之变化;对于确定的角α,六个比值(如果存在的话)都不会随P在角α终边上的改变而改变,六个比值是确定的(对应的多值性即诱导公式一留到下节课分析).

因此,六个比值分别是以角α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根据历史上的规定,对比值进行命名,指出英文记法和读法,记作(承前作复合板书):

=sinα(正弦)=cosα(余弦)=tanα(正切)

=cscα(余割)=sec(正弦)=cotα(余切)

教师强调:sinα表示sin与α的乘积吗?不是,sinα是函数记号,是一个整体,相当于函数记号f(x).其它几个三角函数也如此

投影显示图六,指导学生分析其对应关系,进一步体会其函数内涵:

(图六)

指导学生识记六个比值及函数名称.

教师指出: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六个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思想方法,我们以后主要学习正弦、余弦、正切三个函数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对于余切、正割、余割,只要同学们了解它们的定义就够了(遵循大纲要求).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理解:

已知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对于每一个确定的实数,把它看成一个弧度数,就对应着唯一的一个角,从而分别对应着六个唯一的三角函数值.因此,(板书)三角函数可以看成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这将为以后的应用带来很多方便.

设计意图:

把角的终边分别在四个象限、四条半轴上的情形全作出来,有利于对任意性的全面把握.明确比值存在与否的条件,为确定函数定义域作准备.动画演示比值与角之间的依赖性与确定性关系,深化理解三角函数内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地对三角函数作出明确定义,是本节课的中心任务.由于学生刚学弧度制,对弧度制的理解有待于在以后的学习应用中逐步感悟,因此部分学生对“三角函数可以看成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的理解有半信半疑之感,有待通过后续的应用加深理解.

(四)探索定义域

(情景6)(1)函数概念的三要素是什么?

函数三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

正弦函数sinα的对应法则是什么?

正弦函数sinα的对应法则,实质上就是sinα的定义:对α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有唯一确定的比值y/r与之对应,即α→y/r=sinα.

(2)布置任务情景:什么是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请求出六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填写下表:

三角函数

sinα

cosα

tanα

cotα

cscα

secα

定义域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那么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自然是指:使比值有意义的角α的取值范围.

关于sinα=y/r、cosα=x/r,对于任意角α(弧度数),r>0,y/r、x/r恒有意义,定义域都是实数集R.

对于tanα=y/x,α=kππ/2时x=0,y/x无意义,tanα的定义域是:{α|α∈R,且α≠kππ/2}..........

教师指出:sinα、cosα、tanα的定义域必须紧扣三角函数定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熟,cotα、cscα、secα的定义域不要求记忆.

(关于值域,到后面再学习).

设计意图:

定义域是函数三要素之一,研究函数必须明确定义域.指导学生根据定义自主探索确定三角函数定义域,有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应用它,也增进对三角函数概念的掌握.

(五)符号判断、形象识记

(情景7)能判断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吗?试试看!

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三角函数定义来分析,r>0,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决定于x、y值的正负,根据终边所在位置总结出形象的识记口诀:

(同好得正、异号得负)

sinα=y/r:上正下负横为0cosα=x/r:左负右正纵为0tanα=y/x:交叉正负

设计意图:

判断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是本章教材的一项重要的知识、技能要求.要引导学生抓住定义、数形结合判断和记忆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并总结出形象的识记口诀,这也是理解和记忆的关键.

(六)练习巩固、理解记忆

1、自学例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2,-3),求α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要求:读完题目,思考:计算什么?需要准备什么?闭目心算,对照解答,模仿书面表达格式,巩固定义.

课堂练习:

p19题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3,-1),求α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要求心算,并提问中下学生检验,--------

点评:角α终边上有无穷多个点,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只要知道α终边上任意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计算这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判断其无意义).

补充例题: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x,-3),cosα=4/5,求α的其它五个三角函数值.

师生探索:已知y=-3,要求其它五个三角函数值,须知r=?,x=?.根据定义得=(方程思想),x>0,解得x=4,从而--------.解答略.

2、自学例2:求下列各角的六个三角函数值:(1)0;(2)π/2;(3)3π/2.

提问,据反馈信息作点评、修正.

师生探索:紧扣三角函数定义求解,首先要在终边上取定一点。终边在哪儿呢?取定哪一点呢?任意点、还是特殊点?要灵活,只要能够算出三角函数值,都可以。

取特殊点能使计算更简明。课堂练习:p19题2.(改编)填表:

角α(角度)

90°

180°

270°

360°

角α(弧度)

sinα

cosα

tanα

处理:要求取点用定义求解,针对计算过程提问、点评,理解巩固定义.

强调: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叫轴线角,如0、π/2、π、3π/2等,今后经常用到轴线角的三角函数值,要结合三角函数定义记熟这些值.

设计意图:

及时安排自学例题、自做教材练习题,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进行适量的变式练习,以巩固和加深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积极主动的练习活动进行思维训练,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始终.

(七)回顾小结、建构网络

要求全体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进行总结识记,提问检查并强调:

1.你是怎样把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推广到任意角的?或者说任意角三角函数具体是怎样定义的?(建立直角坐标系,使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在终边上任意取定一点P,---)

2.你如何判断和记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根据定义,------)

3.你如何记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的符号?(根据定义,想象坐标位置,-----)

设计意图: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回顾再现是记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内及时总结识记主要内容是上策.此处以问题形式让学生自己归纳识记本节课的主体内容,抓住要害,人人参与,及时建构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结构,培养认知能力.

(八)布置课外作业

1.书面作业:习题4.3第3、4、5题.

2.认真阅读p22“阅读材料:三角函数与欧拉”,了解欧拉的生平和贡献,特别学习他对科学的挚着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欧拉的相关情况.

教学设计说明

一、对本节教材的理解

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运动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直角三角形简单朴素的边角关系,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进行自然地推广而得到简明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自然地导出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判断、值域、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多组诱导公式、多组变换公式、辅助角公式、图象和性质,本章教材就是这些内容的具体安排.定义直接用于解析几何(如直线斜率公式、极坐标、部分曲线的参数方程等),定义还是直接解决某些问题的工具,三角函数知识是物理学、高等数学、测量学、天文学的重要基础.

三角函数定义必然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本节教材的重点就是定义本身.

二、教学法加工

数学教材通常用抽象概括的形式化的数学书面语言阐述其知识和方法,教师只有通过教学法加工,始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张奠宙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活动,直接参与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背景、过程,返璞归真,揭示本质,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有效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在本节教材中,三角函数定义是重点,三角函数线是难点,为了较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分散重点和难点,同时兼顾例题、课堂练习的协调匹配,将不按教材顺序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安排三角函数的定义(突出重点)、定义域、符号判断、例题1、2及p19课堂练习1、2、3,第二课时安排三角函数线、p15练习(突破难点)、诱导公式一及课本例题3、4和其它练习.本课例属第一课时.

教学经验表明,三角函数定义“简单易记”,学生很容易轻视它,不少学生机械记忆、一知半解.本课例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常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程序,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动画演示比值与角之间的依赖关系,拓展思维活动时空,力求使学生全员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会定义产生、发展的过程,通过思维过程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

将六个比值放在一起来研究,同时给出六个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够增强对比感和整体感,至于大纲对两组函数掌握与了解的不同要求,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注意区分就行了.

教学中关于符号sinα、cosα、tanα的出场安排,教材首先对比值取名并给出英文记法,再研究它们与α的函数关系;另外可以先研究六个比值与α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再对六个比值取名给出记法.后者更能突出函数内涵,揭示三角函数本质.本课例采用后者组织教学.

三、教学过程分析(见穿插在教案中的设计意图).

《任意角三角函数》说课稿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④(必修)第1。2。1节。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运动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在初中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刚学过的“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基础上讨论和研究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本章最基本的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是其他所有知识的出发点。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可以自然地导出本章的具体内容: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判断、值域、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多组诱导公式、多组变换公式、图象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定义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它又为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三角函数知识还是物理学、高等数学、测量学、天文学的重要基础。

三角函数定义必然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本节教材的重点就是定义本身。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尝试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

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教学关键:如何想到建立直角坐标系;六个比值的确定性( α确定,比值也随之确定)与依赖性(比值随着α的变化而变化)。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及学生学习能力

1。 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差。

3。部分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4。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

2。能力训练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渗透数形结合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传统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要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且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我自己的教学风格,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教法, 在课堂结构上,设计了 ①创设情境——揭示课题②推广认知——形成概念③巩固新知——探求规律④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⑤任务后延——自主探究五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总体来说, 由旧及新,由易及难,逐步加强,逐步推进,给定定义后通过应用定义又逐步发现新知识,拓展、完善定义。

先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过度到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再发展到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问题1:在初中我们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那么锐角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初中学习了锐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现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是一种推广和拓展的过程(类似于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展)。温故知新,要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就要从源头上开始,从学生现有认知状况开始,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复习就必不可少。

问题 2:角的概念推广之后,这样的三角函数定义还适用吗?

问题 3:若将锐角放入直角坐标系中,你能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或巡回对学困生作启发引导。

能表示吗?怎样表示?针对刚才的问题点名让学生回答。 用角的对边、邻边、斜边比值的说法显然是受到阻碍了,由于前面已经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了,学生一般会想到(否则教师进行提示)继续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设计意图】

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必要的启发,将学生思维引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再创造”征程。

教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后布置任务情景:请同学们用直角坐标系重新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师生共做(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图形和比值)。

问题 4:对于确定的角 ,这三个比值是否与P在 的终边上的位置有关?为什么?

先让学生想象思考,作出主观判断,再引导学生观察右图,

联系相似三角形知识,探索发现: 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

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得出结论(强调):当α为锐角时,六个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但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所以,六个比值分别是以角α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二)推广认知——形成概念

将锐角的比值情形推广到任意角α后,水到渠成,师生共同进行探索和推广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同时教师强调:由于弧度制使角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教师指出: sinα、csα、tanα的定义域必须紧扣三角函数定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熟,ctα、cscα、secα的定义域不要求记忆。

(关于值域,到后面再学习)。

【设计意图】定义域是函数三要素之一,研究函数必须明确定义域。 指导学生根据定义自主探索确定三角函数定义域,有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应用它,也增进对三角函数概念的掌握。

(三)巩固新知——探求规律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进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例1。已知角 的终边过点 ,求 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要求:读完题目,思考:计算什么?需要准备什么?闭目心算,对照板书,模仿书面表达格式。

巩固定义之后,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以巩固和加深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积极主动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求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分析: 终边上有无穷多个点,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只要知道 终边上任意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计算这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判断其无意义)

师生探索:紧扣三角函数定义求解,首先要在终边上取定一点。终边在哪儿呢?取定哪一点呢?任意点、还是特殊点?要灵活,只要能够算出三角函数值,都可以。

取特殊点能使计算更简明。

等待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定义后,观察、分析初、高中所计算的函数值有何变化,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有关, 然后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三角函数定义来分析,从而导出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的关系,进而由教师总结符号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判断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是本章教材的一项重要的知识、技能要求。 要引导学生抓住定义、数形结合判断和记忆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并总结出形象的“才”字符号法则,这也是理解和记忆的关键。

(四)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⑴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定义域;⑵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五)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作业,其中思考题的设计思想是:综合练习巩固提高,更为下节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同时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以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六、简述板书设计。

ctα、cscα、secα的定义写在sinα、csα、tanα的左下方,突出本节重要内容的主体地位。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希望各位领导 、同行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下载高考人教版数学第3章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人教版数学第3章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

    “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教学认识与设计 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孔小明 本文首先对三角函数定义的教学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教学的主干问题设计. 1.整体把......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案(推荐)

    问题1 本章研究的问题是三角函数,函数的研究离不开平面直角坐标系,这在第一节中已经有所感受。现在请你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锐角置于平面直......

    高一数学必修4任意角和弧度制

    高一数学必修4任意角和弧度制 第一课时 1.1.1 任意角 教学要求:理解任意大小的角正角、负角和零角,掌握终边相同的角、象限角、区间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 教学重点:理解概念......

    《任意角三角函数》课后反思[本站推荐]

    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教学反思 金堂实验中学吴华 一、本班学生认知水平本班是高一年级的普通班,虽然有71人,有70%的人几乎不能听懂,有22%左右能听懂但不能把习题完全做对,......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授课人:何艳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 让学生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重点:运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合肥市二十八中学漆学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 3、记住三角函......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和负角;(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肥东县长临河中学赵治龙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第一节课,其中心任务应该是让学生建立起计算一个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其终边上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