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监测业务管理
1.环境监测业务管理共10分自测10分无失分
(1)专项业务工作(4分)
2011我科各环境要素包括噪声(厂界、建筑、区域)、废气(SO2、NOX、烟尘)等都能按时上报。
(2)业务资料统计、上报(6分)
2011年我科上报数据准、快、全。
2.污染源监测共6分自测6分无失分
2011年我科积极开展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监测记录完整、规范,上报数据及时、准确。
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共10分自测10分 无失分2011年我科监测数据的审核程序、有效数据、数据格式和上报方式严格按照站内审要求上报。
4.环境监测政务信息共6分自测6分无失分
2011年我科根据站要求,积极、客观、及时上报信息多篇,圆满完成政务信息任务。
5.应急监测共3分自测3分无失分
2011年我科应急演练上报监测数据和工作计划等材料及时、完整、准确。
第二篇:环境监测管理之我见
环境监测管理论文环境监测与治理论文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建设之我见
磁县环境保护局 王成海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国民对环境质量、生态效应倍加关注,对环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及时、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为提高环境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就提高环境管理质量,建立长期高效的环境监测管理机制的问题作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构建监测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管理 机制 建设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就是要不断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水平,确保监测信息的及进性、针对性、适用性、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必须强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环境管理“四化”建设。下面我就关于如何建立环境监测管理长效机制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长效监测管理机制,首先应提高对环境监测管理的认识
环境监测管理是使用定性和定量的科学方法,深入研究环境监测活动的规律,对环境监测整个系统进行全面地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所以在强化管理、构建机制、提升素质、促进行为公正的工作中,首先要提高对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一套环境监测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监测站建设需要构建长效监测管理机制。
环境监测站的基本职能,是及时、准确、科学、公正地为社会提供有关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客观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监测站建立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是监测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保证。进入90年代末期,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经历了统计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我国进行的环境监测认可工作是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体现。环境监测质控工作是认可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强有力保证。有无完善的质控体系,可直接反映该环境监测的检测能力和水平。环境监测在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具备相应的质控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二)加强制度建设的必然结果是构建长效监测管理机制。
制度本身就是规范,就是一把明确的标尺。制度一经通过实施,对监测的工作人员都产生强制性、约束力。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工作人员违反制度规定,就会受到批评和处罚,甚至,还会受到纪律和法律的制裁。制度是机制的前提,制度与机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因此,推进监测制度建设,必须把机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三)提高监测质量效率的根本保证是建立长效监测管理机制。
“质量与效率”是监测站的工作主题,是获得监测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监测数据是监测部门的命脉,数据的准确有效性是对监测对象的客观正确反映。“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就必须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质控措施的有效运行是监测数据科学性的根基。质控措施可以保证样品在整个监测过程各个环节程序化进行。有效的质控程序可以及时发现整个检测过程中的不符合环节,做到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改正,确保报出数据的准确。如果样品在监测过程中没有质控环节,即我们常说的“环节失控”现象,了保证。因此,有效的质控措施和程序是获得准确检测数据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质量保证会使环境管理造成错误决策,如果没有效率则会使环境管理决策变成一句空话。
二、建立长效监测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
明确了一定要建立长效监测管理机制后,我们应当开始关注如何来构建以及完善这一机制。不难想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严谨、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质控体系。由质量负责人总负责,质量控制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专业室质量监督员时时监督组成质量控制体系。在质控体系下,全面开展质控工作,制定质控操行手册,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盯,确实保障监测质量。
(二)质控计划的制定要及时、全面。质控工作涉及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方方面面,环境监测应在每年年初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包括人员的培训及考核计划、质控样品的需求量及购置清单、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及比对的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对于监测工作量来讲,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流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一份细致而全面的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应特别强调的事,从事质控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扎实的受控岗位工作经验,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控计划。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通常要针对不同的监测任务,下达适宜的质控计划,并及时地进行科学监督,真正的发挥出质控对监测的监督作用。
(三)重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当代企业的管理正逐步向人性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检测部门同样应重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原有的管理职能将逐步向服务职能转变,加之我国进入WTO后,国外的检测机构也将逐步进入我国检测市场,而国内的检测机构也会打破地域限制,参与市场竞争。面对这种形势,监测站应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监测人员特别是技术岗位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与考核,通过培训开阔眼界、了解现状、互通有无,通过考核清楚现有实力,确定发展目标,保证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更新思想、掌握新方法,了解新技术,及时满足现代监测管理的需要。
(四)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质控措施。如水体监测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质控措施:①采集现场空白样,验证采样器具是否清洁;②样品加标测其回收率,以保证对复杂水体监测的准确度;③发放密码质控样,保证临近样品浓度的准确度;④保证平行样分析及测试仪器的定期校准和检定的准确性。
(五)切实发挥纠正措施的作用。在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是很常见,也是很正常的事,如何能够及时启动有效纠正措施,杜绝类似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认可和计量认证实验室都有具备自己的偏离纠正程序,当在质量活动中发现不合格项时应及时启动程序实施整改。如是共性问题,在整改完成后,应重视事后的人员培训及宣贯,做到举一反三,可将其列入日常监督计划,在实施一定期限内,如未发生类似不合格项,则可视为此次纠正行之有效。
(六)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动力。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是通过制度措施和奖励手段,调动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和鼓励监测人员投身于环保事业的驱动性机制。它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目标激励。统一思想行动,为确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拼搏,是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和原动力。将长期目标与短期
测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使各种荣誉相互联系,互为依据,以形成荣誉来之不易、大家倍感珍惜的浓厚氛围。三是物质激励。对获得各种荣誉的科室和个人,都辅之以物质奖励。对被评为先进集体的科室,其正、副职和监测人员分档次给予一次性的物质奖励;对在各种竞赛活动中争得荣誉的集体和个人,都给予物质奖励。四是工作评价激励。就是要坚持实绩第一的工作评价原则,把工作的实绩作为提拔、任用和奖励监测人员的基本依据。五是领导的人格激励。要求站领导处处以身作则,时时率先垂范,想在前、干在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突出的实绩和人格的力量,赢得监测人员的信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目标激励与人格激励相结合,充分体现激励机制的动力作用,为环境管理机制注入活力。7)完善保障机制,夯基固本。
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想保障,解决队伍建设的政治方向问题。就是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为推动监测工作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组织保障。就是明确监督制度落实的部门,授权其负责制度的组织实施,形成全站上下,各职能科室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体系。三是物质保障。就是为监测工作提供必须的现代化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不断满足监测人员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健康水平。
三、坚持标准,落实长效监测管理机制
落实是长效监测管理机制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落实长效监测管理机制的重要性,确保制度能够落到实处。
(一)坚持真抓实干,确保管理体系贯彻执行。
(二)努力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创
(三)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的实践又为理论的创新提供源泉。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和掌握新形势下监测站管理体系的运作规律,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监测管理的水平,真正把理论研究贯穿于建立长效监测管理机制的全过程。
四、结语
只要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认识,加大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力度,坚持标准,落实长效监测管理机制。就可以真正做到监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为环保部门依法行政提供切实可行的执法依据,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第三篇: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技术法规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的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质量保证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应与其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检查,所需经费应有保证。
第三条 环境监测人员实行合格证制度,经考核认证,持证上岗,无合格证者不得单独报出数据。
第四条 环境监测站开展创建和评选优质实验室活动,以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推动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质量保证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国家和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各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情况组织质量保证管理小组。
第六条 各级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认证工作;
(二)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工作;
(三)审定有关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四)指导有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范、手册等的编写工作;
(五)组织仲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方面的争议。
第七条
国家级、省级及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监测站应设置质量保证专门机构,并配备专用实验室,其他监测站根据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质量保证机构或人员由业务站长直接领导。
第八条 各级监测站质量保证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负责本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查上报的质控数据;
(二)制定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定期向本站领导和上级站汇报工
作;
(三)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质量参核;
(四)负责监测人员考核认证和优质实验室评比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质量保证的量值传递
第九条 标准物质是量值传递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或其他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授权的单位负责研制、生产和提供各类环境监测所需的标准物质。
第十条 各级环境监测站应追踪总站或其他经过计量部门认证的标准物质的量值。严禁提供、使用超过保存期限的标准品。
第十一条 各类环境监测计量器具应由计量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按有关要求进行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四章 实验室和监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室安全操作制度;仪器管理使用制度;化学试剂管理使用制度;原始数据、记录、资料管理制度等。
第十三条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按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校准。
第十四条 环境监测人员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符合要求者应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监测工作。
第五章 质量保证工作内容
第十五条
监测点位的布设应根据监测对象、污染物性质、分析方法和具体条件,按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定进行,经过优化确定后原则上不变,确需变更时,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上级监测站备案。国控网络站变更测点时须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并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备案。
第十六条
采样频次、时间和方法应根据监测对象和分析方法的要求,按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定执行。样点的时空分布应能正确反映所监测地区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波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第十七条
采样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填写采样记录,采样后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保存,尽快运至实验室分析,途中防止破损、沾污和变质,每一环节应有明确的交接手续,最后经质控人员核查无误后再行签收。
第十八条
分析测试时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方法和最新版本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其他方法
时,必须进行等效性试验,并报省级以上监测站(包括省级)批准备案。分析人员在开展新项目(包括本人未做过的项目)监测之前,要向质控人员提交基础实验报告。第十九条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采用自控和他控两种方式:
(一)分析人员可根据情况选用绘制质控图、插入明码质控样或作加标回收实验等方法进行自控。
(二)凡能做平行样、质控样的分析样品,质控人员在采样或样品加工分装时应编入10~15%的密码平行样或质控样。样品数不足10个时,应做50~100%密码平行样或质控样。
第二十条 实验室之间质量控制采取下列方式:
(一)各实验室配制的标准品应与国家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试验。
(二)上级站经常对下级站进行抽查考核。
(三)上级站组织下级站对某些样品的部分监测项目进行室间互查。
第二十一条 监测数据的计算、检验、异常值剔除等按国家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分析质量保证手册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第二十二条
各实验室在报出分析数据的同时,应向质控室提交相应的质控数据,待质控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全部数据方能认为有效,经三级审核,业务站长签字后数据生效。
第六章 质量保证报告制度
第二十三条
环境监测系统实行质量保证工作报告制度。二级站应在每年一季度末向总站提交上质量保证工作总结和本工作计划,基层站也应在上级站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有关质量保证材料。
第二十四条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常规监测中质量保证、监测分析人员考核认证、实验室考核评比、人员培训、标准样品及质控样品的使用和新开监测项目的进展等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上级站作出专题报告。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监测站和网络成员监测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浅议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
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浅议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
摘要: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随即多变,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不易准确测量。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举措。如召开质量管理者会;编写典型案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检查;建立技术考核制度;制定标准化的现场采样记录单等
关键词:环境监测 数据处理 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且随即多变,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不易准确测量,特别是在区域性、国际间大规模的环境调查中,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内,由许多实验室同时参加,同步测定(例:国控、省控江河湖库的水质),这就需要各个实验室从采样到结果所提供的数据有规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及作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地域等差异,难免出现调查资料互相矛盾,数据不能利用的现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一、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采样、运输、贮存、样品预处理、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目标要求: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准确性:测量结果与客观环境的接近程度。
精密性: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代表性:在代表性的时间、地点,根据确定的目的获得的典型环境数据的特性。
可比性:采样、监测全过程可比,国际间、行业间、实验室间数据可比。
完整性:指按预期的计划取得的系统的、周期性的或连续的环境数据的特性[1]。
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系统及其要点 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系统质量传递子系统采样预处理称样消化或提取定容测定数据审核室外采样代表性完整性室内采样准确性质量控制子系统质量保证措施子系统室间性能研究检验分析方法校正标准曲线可比性加标回收试验分析标准物质统一分析条件统一分析方法分析考核样品评定实验室误差平行测定重复测定质控样测密码样、外检精密性 质量保证是对监测全过程进行技术、管理上的监督,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控制质量,保证数据的可靠可比性。提高分析的质量还得靠操作技术。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它主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包括: ①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自我质量控制的常规程序,反映分析质量稳定性,包括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密码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图。②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之间)——由常规监测以外的中心监测站或其他有经验人来执行。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三、监测数据的误差统计处理
真值是指某一时刻和某状态下,某量的效应体现出的客观值或实际值,包括:理论真值、约定真值、标准真值。准确度是测定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通常用误差表示。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误差主要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值之差。只能显示误差绝对值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准确程度。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一)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或恒定误差,主要由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原因造成。在重复测定过程中会重复出现,对测定结果影响比较固定。系统误差产生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方法误差:方法本身不够完善而带来的误差。仪器误差:由仪器不够准确造成。试剂误差:试剂或蒸馏水不纯。主观误差:分析人员造成。
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用公认的标准方法与某测定方法比较,找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消除;对仪器误差,可事先将仪器或容器校正;试剂纯度不够使用空白实验校正;建立统一的操作规程,严格的操作,可克服主观误差。
(二)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主要由偶然原因引起,数值大小不定,初看起来无一定规律性,但当测定次数增多,它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偶然误差决定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系统误差决定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偶然误差的消除方法:根据上述规律,测定次数越多,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的随机误差越小,因此,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增加测定次数,再减免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其平均值就越接近于真值。
(三)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主要因工作粗枝大叶、不守操作规程等原因引起,它明显地歪曲测定结果,因而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改正。
四、监测结果统计处理
离群值检验(可疑数据取舍)离群值:指明显歪曲试验结果的测量数据
可疑值: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其是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2]
(一)狄克逊(Dixon)检验法
适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离群值
1、将测量数据从小到大排列x1, x2, … xn, x1和xn分别为最小可疑值和最大可疑值
2、求Q值
3、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及样本容量查得临界值Qa
4、判断: 若Q≤Q0.05, 则可疑值为正常值
若Q0.05<Q≤Q 0.01, 则可疑值为偏离值(不剔除)
若Q>Q 0.01, 则可疑值为离群值(剔除)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二)克鲁勃斯(Grubbs)检验法
适用于检验多组测量值均值的一致性,剔除多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均值;也可用于检验一组测量值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值。
五、实验室质量控制
(一)基本条件:仪器正确使用和定期校正,玻璃仪器的选用和较正,化学试剂和溶剂的选用,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试剂的提纯,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工作,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分离操作技术等。
(二)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1、监测分析人员的要求:持证上岗、分析技术、实验要求、准备工作、记录、清洁安全、道德
2、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熟悉、监督、检查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各项内容的实施情况、质控、质保技术
3、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安全设施定期检查(通风橱、防尘罩、排气管道、灭火器)、仪器定位、规章制度、安全(门窗水电煤气,实验室内不准吸烟、吃零食等)、消防器材定期检查[3]。
4、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剧毒 双人管理制度,双人共同称量,登记用量;易燃易爆试剂放阴凉通风处,氰化物不在酸性环境下使用,不得在实验室大量存放,H2SO4使用,缓慢加入到水中;器皿不混用;通风橱内进行,5、仪器使用管理制度:精密仪器专人管理;培训后使用;事先检查,事后清理;安全检查
6、样品管理制度:采集、运送、保存、样品容器处理、样品登记、验收及保存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
比较实验(不同方法)
对照实验(对标样进行平行分析)加标、密码样品等(偶尔做的样品)
质控图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经常做的样品)
(四)实验室质量考核
1、考核内容:分析标准样品或统一样品;测定加标样品; 测定空白平行,核查检测下限[4];测定标准系列,检查相关系数和计算回归方程,进行截距检验
2、标准品发放:样品或统一样品应逐级向下分发
通过质量考核,最后由负责单位综合实验室的数据进行 统计处理后作出评价并予以公布。各实验室可以从中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纠正
六、总结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还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举措。如
召开质量管理者会议。对在监测报告三级审核中发现的技术难点问题或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以会议纪要形式作为内部技术规定,补充指导现场监测人员开展工作。
编写典型案例。及时总结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开展针对性技术交流,举一反三防此类似问题再现。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检查。在计划中,将所有质量管理活动文发表论文就找论道论文(www.xiexiebang.com)汇聚期刊,服务学术!
件化,明确质量管理目标、任务、分工、职责和进度等。在日常工作中,增强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按程序改进并对其改进后的效果进行验证[5]。
建立技术考核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技术考核检查,检查内容涉及新项目能力建设、监测分析方法的使用、对超标数据的质量控保证、国控、省控、地控企业废水废气监测完成情况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技术保证等。
制定标准化的现场采样记录单。为了提高监测数据与现场监测之间的逻辑性、合理性,制定标准化内容和格式的现场采样记录单。
参考文献
[1]周弛,刘波,任越等.浅谈美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中国环境监测,2010,26(3):45-50.[2]宋国强,谢夏青.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几点问题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4):1-3,18.[3]贾玉成.论在环境监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几种措施[J].北方环境,2011,(11):79-79.[4]赵燕.浅谈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5):42-43.[5]李环宇.浅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0,(18):49,36.
第五篇:2011年环境监测工作个人业务总结
2011年环境监测工作个人业务总结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有很多值得珍藏的回忆。这一年,对我来说是忙碌的一年,艰辛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而且也锻炼了个人意志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成熟的环境监测人员。现在将我在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思想汇报如下: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我坚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最关键环节对待。根据监测站的具体状况,重点学习了综合科组织学习了一系列维稳材料、<<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等专业知识,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为完成本职工作打下了政治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了发生在和田、喀什的两起暴力恐怖事件是由组织、有预谋、有目的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我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我们共同的敌人,分裂分子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作为一名监测人员,我们要立足新疆的稳定发展、民族的团结和睦,我们要毫不松懈、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暴力恐怖主义、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今日和田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二、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
我能够在工作当中尽心尽力,较好的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自觉服从配合各室衔接做好日常监测工作,较好的按时完成各室交办的监测任务。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在作风上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我从事了监测站的办公室、水室的部分日常分析监测例行常规监测。主要包括:1.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监测2.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4.地下水、地表水水质监测5.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竣工验收监测。
三、严以律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我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是当中。在日常工作当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地接受大家对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化验分析操作技能,尽职尽责优质高效的做好各项监测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把学习作为武装自己和提高自己的首要任务来抓,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二是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认真做好职责内的监测工作任务,埋头苦干,奋发进取。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本人在工作中距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主要是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监测工作主动性
不强。二方面是在坚持学习上做的不够好,自我要求还不够严格,理解和领会监测所学理论的技能还不够深入、全面和规范,学用结合方面还做的不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发扬他人成绩,克服不足,以对监测工作、对监测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基本个人职责让领导放心,让大家满意。
柳林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李红红
2012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