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调研报告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调研报告
目前,全国有地理系(学院)的大学、很多有一般理工科的大学开办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据统计,到2007年,全国已有158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一、专业存在问题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涉及的学科内容比较宽泛,包括12个知识领域(方向)、45个知识单元、和350个知识点,可以说“上及天文、下及地理”。由于该专业名称针对性不强,目前,该专业在招生、教学、就业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1)在教学中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不尽合理,实践性教学偏少、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质量控制没有涉及等问题。
(2)在校生学习情况主要问题为:①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②学习兴趣缺乏,专业认知不足;③专业知识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重点不在专业方向上。
(3)学生就业主要问题表现在:①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偏低;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达不到完全统一、不能实现对口就业;③入职学生动手技能不足。
二、专业建设规范
在地理学科类专业委员会(主任为北大蔡云龙教授)的指导下,由中山大学承担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规范的研制工作。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规范的研制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和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指导思想,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扬个性”的育人理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地理学的应用层次,实质是应用地理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地理学人才。为使统一的专业教学规范适应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在研究制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规范的时候,要注意专业教学规范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问题。
1、在统一的专业规范下,各校可以设立特色专业方向
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下,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色,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自身的优势,设定不同的专业方向,这样既符合统一的专业规范,又办出了各校的特色,同时提高了招生、就业的针对性。如南京大学侧重于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其开设的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课程达到了8门,共18学分;北京大学规划专业的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开设了城市规划及相关课程5门,共14学分;中山大学形成了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与文化地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4个研究方向;西南师范大学侧重于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两个方向;华中师大为环境资源评价与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管理;河北师大、哈尔滨师大侧重于旅游管理方向;山西师大、辽宁师大、东北师大侧重于城市与环境方向。
2、在统一的专业规范下,各校可以有多样的教学计划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不同区域的学校在统一的专业规范下,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做相应的选择,实现教学计划的多样性。
3、在统一的知识体系结构下,各校课程设置可以多样
专业规范对知识体系构建做了统一的规范。按照顶层涉及的方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有普通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构成。在完成地理学科中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等基础课程后,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设置学科专业课、实践性教学课等,从而通过学时和课程内容都不一样来实现课程的多样性。
三、专业培养模式
在本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讨会上,参加会议的各学校代表积极发言,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办学经验,其中金陵学院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值得我系借鉴。
1、金陵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办学现状
金陵学院资源环境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依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建筑所、社会学系与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为适应国家战略及地域发展的要求,培养以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为主,掌握信息科学技术并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有关政策法规,具有地理学、建筑与规划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社会调查、组织管理和信息处理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现代化城市和乡镇的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与管理工作,可以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目前,本专业四年开设通修课13门,55学分;学科基础课13门(包括普通地质实习与地理学教学实习,各两学分),35学分;专业骨干课8门,18学分;另有文化素质课14学分;毕业实习与论文8学分;选修课26门(要求最少选修29个学分),最低毕业学分150学分。学满规定学分并符合学院各项规定这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从2005年开始本专业首次招生,05年招生45人,06年招生51人,07年招生74人,08年招生95人,09年拟招生204人。根据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办学目的,依托南京大学的学科和师资的优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培养工作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以“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教学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和管理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高年级采取分流培养的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
2、金陵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
在高校招生过程中一般就已经进行过专业的划分与选择,但是对于刚刚从基础教育阶段
迈向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这些专业方向是缺乏了解俄的,容易被社会上所谓的“热门”、“冷门”的舆论所导向,并不能选择好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金陵学院提出“三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将教学计划分为“构建专业平台”、“专业方向分流”、“职业方向分流”三个阶段。
Ⅰ、构建专业平台
在学生入校的前两年确定为第一阶段,即构建专业平台的阶段。在此阶段进行通修课程、学科群基础课以及专业主干课的学习,同时完成地质与地理的教学实习。其中理论课可用大班化教学,实践课还是分成进度一致的小班进行辅导。
Ⅱ、专业方向分流
在第二、第三阶段,即本科教育的第三、四年,设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动态分流。“自主选择”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学生可根据本人的要求和具体情况对四年基本课程内的课程,按修业最大年限,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进行组合并修读。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需要多门基础课程的知识共同构建。因此,过早的进行专业分流显然是不合适的。在第1~4学期教学中,本着“宽专业、厚基础”的原则设置课程,注重理论课程教育,在专业教学内容上真正删繁就简,适当减少课程、压缩学时,使学生即获得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也能获得相关专业的拓展性知识,形成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第二阶段,推出具有专业方向性的课程组合供学生选择。在第5学期开始进行分流,在第5~6学期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后的教学。学生按其不同个性及能力特长,结合个人爱好分流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旅游规划与管理等不同的方向,进行相应的培养。
(1)分流为城市规划专业方向的学生,修读村镇规划、城市人口学、城市设计概论、城市管线工程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系统分析、建筑学基础等课程。
(2)分流为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专业的学生,修读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法、房地产开发、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土地资源管理等课程。
(3)分流为旅游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修读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法规、旅游统计与预测等课程。
第一次分流是专业方向上的大的划分,也是学生从课程性学习向课程群学习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对学生所选择的本专业方向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培养,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自己适合往哪个方向发展,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的组合。
Ⅲ、职业方向分流
在第三个阶段,即最后一年根据学生即将毕业之后的发展要求强化知识与技能训练。在第7个学期开始再次进行二次分流,在第7~8学期进行职业方向分流后的教学。将学生按其不同的发展愿望,结合个人学业背景分流为参加工作、考研、出国等不同方向,进行相应的培养。同时在第8学期完成其个人的本科毕业论文及答辩。第二次分流是针对已经进入大
学本科四年级的学习的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发展意愿所做出的进一步分流,也是为了学生将来更好的就业所进行的较为务实的技能培养。
(1)分流为参加工作的学生进一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在拓展专业知识面的同时,开设一些诸如计算机网络应用于维护、办公自动化软件实用教程、数据库软件Visual FoxPro的应用等办公实务课程供其选择,并鼓励学生参加企事业单位的入职前实习。
(2)分流为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请相关专业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强化专业知识,数学与外语能力的学习。
(3)分流为准备出国深造学习的学生,加强外语口语能力的训练,为其参加托福(或雅思等)的应试做好准备。
四、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
在与会的各方代表中,上海师范大学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市场调研。
上海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成立于2004年,目前已招生5届学生,以城市管理为培养方向,以培养具备地理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上海师大专业建设小组进行了该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兄弟院校访谈、专家咨询等。旨在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社会需求;通过兄弟院校访谈,借鉴成功经验;通过专家咨询,探寻专业定位及培养方案。
1、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分析
采用学生生产实习单位回访、人才需求单位访谈、搜集知名公司的网站招聘需求信息等方法,结合各知名学校的办学经验,选择了房地产行业、城市规划部门、旅游行业、物流行业、社区服务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进行了广泛调研。调研结果显示:
(1)房地产行业、旅游行业、城市规划部门等大部分企业和单位愿意接受本专业毕业生。以房地产企事业单位为例,房地产研究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策划公司、房屋销售公司、房地产评估机构、物业管理公司都乐于接受该专业的学生,他们认为该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较强,适应工作环境快,可塑性好。并且有部分企业表达了愿意与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意愿,实现企业宣传,人力资源更新的双重目的。旅游行业人才需求旺盛,旅游规划、旅游咨询类企业对专业的要求比较宽泛,部分旅游企业单位也乐于接受该专业的毕业生,加上该院旅游专业门类齐全,资源丰富,这也是资环专业开展旅游规划、咨询方面的优势之一,但在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体系安排上与旅游管理专业相比,如何突出特色值得商榷。
(2)对物流行业而言,地理专业学生区域观、总体观和把握全局的能力也对从事物流行业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地理专业传统的经济地理、商贸地理、GIS技术等都是其他专业不可相提并论的。但是面临着同类高校竞争问题,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如何保留地理专业的特征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师资力量问题。
(3)政府部门进入门槛很高,房地产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环境管理部门等一则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一则需要高学历研究性的专门化人才,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相
形见绌。
通体而言,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有一定的需求,大部分城市管理、城市规划、房地产等公司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他们一致认同该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同时建议增加部分实践性课程,增加学生的技术操作。
2、兄弟院校考察及专家咨询调研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是地方性师范大学,考察的兄弟院校主要突出地方性和师范性。主要考察了广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同时借鉴了教育部直属院校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经验,并在和华东师范大学办学比较的基础上,对该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作了调整,以向地理科学为背景,掌握城市总体规划、不动产与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区域旅游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等基本知识,特别重视规划设计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方向——“城市规划与管理”转变,这是符合专业发展实际和目前人才市场需求的。
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该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源多为本地学生,本地就业,宜结合上海市区域特色办学,发挥地理科学综合性和区域性特长;(2)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和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区域振兴政策实施,上海市城市化进程更为加快,城市发展及其持续管理必将步入一个型的阶段,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必定有所增加。
五、专业方向设置探讨
合肥学院旅游系自2005年设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以来,在系领导的指导下,在资环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4年的摸索与实践,该专业建设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该专业依然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如何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问题之一。根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我系自身的条件和优势,照顾到招生、教学、就业、考研等方方面面,暂且提出以下专业发展方向,恳请系领导、资环教研室各位老师商榷。
1.旅游方向
设立“旅游规划与管理方向”、还是“会展旅游方向”?
2.房地产方向
设立“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向”、还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3.城市方向
设立“城市规划与管理方向”、还是“城市管理方向”?
第二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英文名称: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乡规划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坚实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建筑学、工程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CAD制图)、区域规划、旅游规划等。毕业生适宜在各级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以及科研、高校等部门工作。
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计量地理学、经济学原理、地图学、建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生态学、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本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交通、遥感、管理及相关学科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科的新发展、新成就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初步受到科学研究训练,具有一定的试验设计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从事资源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与科研人才。工作方向一般是在政府决策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资源环境开发、保护与规划,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开设的专业课有地质与地貌学、测量与地图学、遥感及其应用、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国土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与文化开发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地理学原理等。
就业方向
以去应聘城市规划设计、旅游规划类的,譬如说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等;也可以去国土资源局、规划局之类的,不过这类一般都要考公务员等等;还可以进稍大型的地产类的企业,应聘企业规划设计部内的一些园林规划等职位。不过关键还是看你觉得自己喜欢哪一方面些,或者说在某一方面强一些!兴趣和能力最重要。
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具有较熟练的微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应用空间信息技术解决城市及区域发展与规划问题。
第三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
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天津地铁一号线为例 轨道交通与天津城市发展关系研究 国内外大学城的对比分析
国务院24号文件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海河对天津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海河对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分析 海河天津段水资源供需平衡调控分析 海南旅游环境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海宁“潮文化”发展的思考 邯郸市工业结构调整策略思考 汉沽区地下水的利用潜力
和谐社会指导下的社区自治——以天津的社区自治为例 河南遂平县红石崖景区开发现状及建议 黑龙江省宝清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衡水湖湿地生态价值评估及保护对策 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建设及发展对策 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湖南省捞刀河镇发展建设研究 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 环渤海湾港口群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以天津房地产市场为例 基于GIS的天津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基于GIS的远程监视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交通冲突比率的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以天津白堤路与鞍山西道交叉口为例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天津为例 基于生态足迹的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度时间序列动态分析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动因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蓟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蓟县土地利用现状与治理对策
冀中古城定州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对策研究 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天津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的影响 津河等城市河流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近50a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天津地区入海径流量的影响近代西方势力进入对天津城市格局演变的影响近两年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变化特征和原因分析
京杭大运河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隋唐至明清时期的杭州为例 京杭大运河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元明清时期的天津为例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途径研究
京津冀区域交通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发展研究 京津两地产业同构现象研究 京津唐都市圈空间关系研究
居住区绿地对房地产销售的影响及其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实证研究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探讨 跨国公司的区位集聚与其影响因素分析 丽江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 如需以上论文,请联系QQ1549984848
第四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你好!我叫xiexiebang,25岁,身高170CM,团员,身体健康,是**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工程学院的好范文,学的专业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大学四年来,我勤勉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与实践,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
我生性乐观、大方、正直、合群;思想积极上进,学习成绩优秀;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较强的组识能力和社交能力;爱好广泛,具有管理方面的特长。我由于出身于农民家庭,家庭境况不是很好,因此我在校期间连续三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在此过程中,锻炼了我的自力、自强、自信的性格,并且锻炼得的方面的能力。
在校期间,我学习认真刻苦,学习、掌握了《C语言程序设计》、《AutoCAD》、《ArcView》、《Foxpro》、Offiece系列软件等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
在这个人才日益走向市场,求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本着锻炼自身的能力和展示自己才能、与同事们携手并进、服务于企业的目的,我来了!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很自信,如果带回的将是失败,我决不会因此而灰心气馁,因为心中已牢固的记住了一句话:错过太阳,你在哭泣时,那么你也会错过星星。这只能代表的是我自荐书写得失败,而不能证明是我做人的失败。
请给我一次尝试工作的机会,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此致
敬礼!
求职者:xiexiebang
第五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查
专业调查
班级:城乡10-1姓名:姜鑫学号:15
专业调查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它涉及地球自然科学、资源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经济学、城乡建设规划、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其目的是为了适应近来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主要学习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在我国,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三者的联系又十分紧密。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解决资源的使用,环境的保护。所以出现一个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专业是非常必要的。本专业有很好的发展和就业前景。
养的毕业生具有制图、建筑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掌握对城乡空间组织进行研究和规划设计,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熟悉有关城乡资源与环境、城镇建设及规划管理的政策法规的专门人才。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工作,还可以到国土局、环保或其他政府部门工作。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必要的地理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城乡区域规划和规划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能在地方(区、县)资源、环境管理部门、城乡区域规划部门及工矿企业与事业单位,从事国土资源整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要求掌握地理学、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城市与区域问题以及城乡区域规划工作的初步能力。对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熟悉文献检索和其它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农村一直都是传统规划的盲点。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乡村的背景是以自然环境为主,所以乡村规划除了传统规划涉及的内容外,还涉及农业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科学等问题,而这些都是资城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全球进入了新一轮能源危机的周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个高耗能的模式,能源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尤为重大。中国经济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
传统的城市规划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所以造成今天城市环境不断恶化。我国现在和将来迫切需要的是把环境效益放在首位的注重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绿色规划师。而建立在地理学、环境学基础上以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环境保护作为其根本规划理念的资环专业正顺应了这种需求。城市规划学作为一门学科脱胎于建筑学,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全部是以建筑学为学科基础。国内规划领域的人才亦以工科类的城市规划专业居多。工科类的城市规划专业在形体规划、详细规划领域,它的建筑学的学科背景,手绘制图功底,景观设计等方面有它明显的优势;但在总体规划领域以及更宏观规划领域,掌握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管理学知识的资城专业不论是学科基础还是技术手段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优势领域是区域规划、村镇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我们国家的规划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从区域规划到城市规划再到村镇规划,门类齐全,特别是区域规划和村镇规划刚刚起步,这些工作需要各学科人才参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各有侧重,各有优势,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携手合作定能为我国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总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通过对培养目标的调整,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保障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在规划领域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摆脱目前进退维谷的局面,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