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一个死刑犯的遗嘱》有感
观《一个死刑犯的遗嘱》有感
学院:食品科技学院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1202姓名:胡秀杰学号:2012242010205联系方式:1520008618
1前些日子,在常用法律案例课上观看了《一个死刑犯的遗嘱》之后,对我国的冤假错案的平反感触颇多,下面我就此次案件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评析,评析如下:
一.案情介绍
辽宁省黑山县八道壕镇旁边的一片耕地上,有一个不大的清淤口,只有1个多平方米,17年前的1996年,少女张晓静的遗体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警方通过尸检确认,张晓静是被人掐住脖子,造成窒息死亡的。很快,工人刘凯利被认定是真凶,并被判处死缓,但这个33岁的男人刘凯利被刑讯逼供,被迫承认杀死一个15岁的少女。后来真凶刘铁军因为抢劫杀人落案,刘铁军供出了自己杀害少女的犯罪事实,并在被处决前写了遗嘱再次承认自己是真凶,呼吁为为刘凯利翻案.但是结局却是悲惨的:17年过去了,刘凯利仍然被关在监狱里。
二.案情法律分析
司法机关认定的刘凯利杀人动机有些牵强。
首先,存折上总共只有1000多元,刘家人又在银行做了挂失也不算丢,犯不着因此要一个人的命,就算是一时冲动失了手,刘凯利供述的失手理由也不符合常理。刘凯利在警方所做的笔录,上面写到:“因为我怕她喊,叫人听见不好,我是一手捂嘴,一手掐脖子。”刘凯利是在抓“小偷”,巴不得别人听见,有什么怕别人听到的呢?
第二,刘凯利作案时间不充分,刘凯利妻子最初向警方所做的陈述,当天晚上刘凯利外出大约15分钟,肯定不超过半个小时。而刘凯利供述当晚他是在家门口遇到张晓静的,他将张晓静掐死后,在离他家大约在2公里左右的清淤口抛尸,一个来回就是4公里,快走也得将近半个小时,考虑到刘凯利还要背尸体,因此他当年所用的时间,至少应该在一小时左右,如果真的是刘凯利杀的人,他要和张晓静理论厮打,再到动手掐死一个人,还要背着尸体到2公里外的地方抛尸,在返回家,在15分钟不到半个小时内,刘凯利根本不可能完成。
第三,警方指证刘凯利杀人的证据链条有问题。警方原来的证据链是这样的:娱乐城老板证实,死者张晓静生前给她看了刘凯利的驾驶证,张晓静被害后,警方在刘凯利的家中搜出了他的驾驶证,而刘凯利自己供述这本驾驶证是他将人杀害后,从死者身上取回来的,这本来是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后来到了检察院,娱乐城的老板的陈述出现了变化:他不能确定警方从刘凯利家中搜出来的驾驶证,就是死者张晓静生前手中的那本驾驶证。原因是“时间太长记不清了”。这样一来,死者张晓静生前手中的驾驶证是不是刘凯利的,刘凯利家中的驾驶证是不是刘凯利杀人后从死者身上取回来的,这都达成了疑问。
第四,根据黑山警方的尸检报告,死者张晓静生前和男人发生过性关系,法医还从她体内检查出了男人的精液,通过DNA鉴定,这是一个A型血的男人,刘凯利被捕后,警方也曾经对刘凯利的血型进行过检验,结果刘凯利是O型血,并不是和死者发生性关系的那个男人,从这一点上来说凶手可能另有其人。后来一名死刑犯刘铁军说,张晓静是他杀的,但是检察机关并没有认真地查实,认为他们两个是串供,但是刘铁军的血型是A型血,与死者体内的A型精斑相符,再一
次说明刘铁军有可能是凶手,刘凯利是被冤枉。
三.案情后续和体会
(一)案情后续
刘凯利案后来复查受阻,并且案卷不翼而飞,这一点令人怀疑,当地的办案人员在掩盖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多年来,刘凯利的老父母,一直在为这个案件奔波着,房子被变卖了,如今老两口居无定所,四处流浪,记者采访的时候他们是借住在一位亲戚家里的,虽然如此,两位老人却并没有放弃。
中国政法大学洪道德教授认为,本案中认定刘凯利杀害了被害人的直接证据就是他自己的口供,但是他这个口供又有这样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只是在侦查阶段他有过认罪的供述,到了审查起诉阶段以后,包括法院的审判阶段,他都始终否认自己是凶手;那么除了这个直接证据以外,剩下来的其它(证据)都是非常间接的,都没有办法去直接印证。
后来刘铁军在自己的供述当中,交代了自己杀害张晓静这件事儿。“且不管这件事儿是真是假,是不是他做的,这都是一个重要的证据出现了,如果从立案标准来讲的话,必须对这件事要进行立案,因为现在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一个共同犯罪案件,凶手只能是一个人,那么我们说逻辑上讲,出现两个凶手这是不可能的,应该启动新的侦查程序来调查此案。”
(二)体会
1.我国的上访制度
信访原本是倾听百姓呼声,解决大众诉求的我党独创的亲民渠道。为此各级政府都设有信访部门,为了保障公民的信访权利还专门出台了《信访条例》。
上访不是新中国出现的新生事物,古代就有进京击鼓叫屈,拦轿喊冤的,如今的进京上访可以看作是继承古训。
法律的缺位导致上访老百姓上访,说明老百姓已经不相信法律能解决问题了。法律都解决不了问题了,只有两个途径解决了,一是暴力手段,二是跪求青天大老爷开恩,上访就属于后者,可见加强法制建设是多么重要。
2.“命案必破”的后患无穷
对于“命案必破”的最强烈批评是认为此举可能导致或者至少刺激公安侦查活动中的刑讯逼供。这种担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并不是空穴来风。2006年国务院《信访条例》实施后,公安部做出表率,“开门大接访,人人都能见局长”。但在一些地方,则出现了另外的作法,如很多基层公安机关为了降低针对公安机关的上访申诉率,对于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轻伤害案件中被害人的金钱补偿,公安机关自己拿钱补齐被害人一方的要求和伤害人愿意拿出的钱之间的差价,以获得被害人的满意,减少上访。所以,不当激励的要求“命案必破”未必不会出现为了破案而刑求嫌疑人的现象,甚至可能出现作假案以其他人员顶替的现象,导致了一些冤假错案的出现。
3.错案的平反难于上青天
冤案的平反难,因为在口供定案的审判方式中,没有的事实变成了有口供,唯一的方式只有刑讯,屈打成招。也就是说,这样的案件一旦暴露,第一道公权力环节恰恰是罪魁祸首。而这些人的行为,是职务行为,一旦盖了大印,就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这个机关的事。办案的人、审批的人、参加的人、签字的人,都要一起担责任。到了检察院,他有审查和监督的责任,他没有把好关诉过去了,他也有责任,而且不是一个人责任,公诉人、批捕处长、起诉处长、检察长也有责任。到了法院,主审人有责任、合议庭有责任、庭长有责任、审判委员有责任、院长有责任。再到二审,法院、检察院都有同样一群人有责任。这个案件如果是政法委讨论过同意过的,他们也有责任。因此,平反一个冤案,涉及的机关不下十个,涉及的有司法权的实权人士,不下几十个。集体负责能够防止错案,而错案一旦形成,则难以平反。因为后果影响面太大了。还有公权力的威信问题。为一个被告要损害这样一大片机关和有权人士的声誉,一般干脆不提起复查。牺牲一个,保护大家。有时复查了,为了掩盖前面的错案,不惜再制造新的错案。这就是围绕冤案的一种博弈,往往以在押人的失败告终,并且因为这类案件的证据,大多数都可以有多种理解,法官解释起来得心应手。
4.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应必不可少
媒体监督,是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犯罪、渎职腐败行为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支持和监督国家机关的方式,其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在现代法制国家,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部分,媒体对司法活动进行报道并监督司法权的行使,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媒体监督,由于其自身所特有的开放性与广泛性,为我国的监督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5.人权的保障
新刑事诉讼法建构了一套严禁刑讯逼供的运作机制,为杜绝刑讯,保障人权设置程序制裁措施。
这一机制包括:一是确立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其第二是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三是出台了一整套保障依法讯问和审讯的措施。
以上三个方面的规定,即“权利——规则——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严禁刑讯的科学机制,以解决长期以来禁而不止的问题。
但是这一套严禁刑讯逼供的科学机制,不应停在口头上,而应该应用于实际之中,避免冤假错案的产生,让老百姓正正的体会到我国的法律是公正的,这样有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和谐。
6.对责任人的追究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布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探索责任追究工作的规律,强化责任追究工作十分必要。
在加强责任追究的实践中:被责任追究的客体从个人发展到领导班子、党组织,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在责任追究的主体范围、形式和程序等方面也已开始了新的探索。
对责任人的追究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布,让社会大众及时的了解各个案件的详细进展情,增强了公众信度。
7.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学习
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当今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我们身边的学多问题都要依法解决。所以,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是一个知法,懂法,且要守法的公民。要有法制观念,要懂法律知识。要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每个公民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法律知识和守法观念,懂得合法与非法,违法与犯罪等道理,自觉依法办事。这样才能抵制各种不良影响,促进自己健康成长。如果不懂法,不守法,大家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社会就会陷入极端混乱之中,那样社会就无法存在和平发展。人们就无法生活,学习和工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各种权利就
无法得到保护。因此,知法、守法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自己,去学法、了解法,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吧!
第二篇: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
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
首先,不得不很佩服导演迈克尔·摩尔。摩尔可以说并不是真正的影视圈的圈内人,他是一个用摄像机和话筒作为武器的政客,也是美国低层民众的代言人,被资本主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胖子。
影片揭示了资本主义真正黑暗的一面。“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是资本主义“钱吃人”的典型现象。片中提到“死亡雇农”,由此我对资本家的野心颇为震惊。利用公司职员的死亡来牟取暴力,实在是违背了本该有的人性、道德的社会方向。想想看,货币只是人类商品流通的手段而已。何以会出现如今这种不堪忍受的情况?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都预示着这后来发生的一幕幕。这使我想起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民众追求人性、自由和民主,而资本家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已然背叛了这一切。令人气愤的是,资本主义资本家竟然插足政界,公然以政府作为资本主义的工具,美国民主党在政界毫无话语权。同样令人堪忧的是,“利益资本主义”甚至已经跨进教堂和学校。片中以复活的耶稣调侃道,耶稣已不再是救世主,他向人民传教“金钱和利益”的宗旨。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被灌输资本主义的理念。许许多多的巨头蓝筹股,花旗、通用、高盛等等都在摇旗呐喊资本主义的胜利果实。他们想带领更多人走上这条道路。用所谓“只要在这片天地付出努力,你的梦想就会实现。”诱人的话语来迷惑民众。美丽的金发女孩在电视台向观众说道“自己的致富之路”。资本主义以这样的方式来蛊惑美国当地老人向银行抵押仅剩的房屋。不久,一切都像预定好的一样,经济大萧条如期而至。华尔街的人们一下子惊慌失措。有人说,星期五听说经济不好了,立马从外地飞回来,星期一的公司都整个乱了。他们都在说,做决定的时候到了。必须得投票了。投票是当务之急。经济就要崩溃了。这就是资本主义?
一群保安破门而入赶走缴不起房租的民众;衣衫整齐的银行家没收被抵押的房屋;蓝筹股公司纷纷裁员数万;一家又一家大型工厂宣布破产倒闭;无数百姓流落街头。
资本主义的爱情故事?一切都是荒诞,资本主义对公众没有爱情,只有最大化利益。摩尔说,只要从椅子上站起来一起做点什么就不一样了。或许就是这样。
第三篇: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观后心得
看完老师推荐的这部影片后,我开始对美国在资本主义体制下所面临的问题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导演采用独特的视角,穿插事实向我们讲述了现在的美国社会的生存现状,讽刺了当今美国政府和银行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当2008年的金融风暴来临时,这些弊端直接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崩塌,导致了社会一片动荡,触目惊心的事实警醒世人,令人有许多感慨。看完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是它整体诠释了一个道理,美国是有钱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就像影片的开端首先是描述了强大罗马的衰亡。虽然强大的罗马制定颁布了看似公平的法律,但是当权者却凌驾于法律之上,规章制度成为了当权者增加自身利益剥削人民的武器。与当今的美国现状何其相像,他们利用很多政策和漏洞,玩弄民众,压榨了底层阶级的人,使民众更加贫困,让富有的人更加富有,导致阶级分化非常严重,中产阶级几乎消失。政府和银行联合起来,对法律法规的一再修改,制定协议玩文字游戏,只求自身利益收到保护,完全没有考虑到民众的感受,也从未考虑过民众的死活。甚至当导演在华尔街进行采访时,有人说道“无论是什么商品,它都可以产生商业衍生品”,利用这些民众不懂的金融商品,来欺骗民众,冠冕堂皇的说是为了使大众获得更好的生活,背后却隐藏着险恶的阴谋。然而这些金融衍生品,却是连哈佛教授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来让大众理解的事物,那些被迫流离失所的底层民众,不正是中了这样的全套,是他们的无知造成了他们悲惨的生活吗?不是,纵使你是绝顶聪明,怎么可能逃脱过政府和银行携手布置的陷阱,怎么可能不屈从于被制造出来的舆论导向。而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一直信任的政府会背叛民众这件事的,也就在美国这种极端资本主义制度下,才能容忍政府背弃民众这种事的发生。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另一幕是,像飞行员这样稀缺优秀的人才,每个月挣的钱还不如一个面包分拣员,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没有,还要靠着自己在外打几份临时工来维持生活,而员工身后的企业,熟视无睹仍旧不断压榨,增加员工的工作量,完全没有把员工当成一个公民来看,完全没有考虑过员工的生活,在他们眼中,员工只是赚钱的机器罢了。记得资本主义宣传的是“人民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但是事实如何?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上了不知名的保险,而保险的受益人居然是公司自己。赔偿金额达到数百万,而这些钱有一分会到家属手里吗,没有,死者已矣,但是公司居然去赚死人钱,更可笑的是人死了居然比活着更加有价值。在家人痛失挚爱的时候,惨无人道做出这样的事情,真心为那些家属感到难过,也为那些知名企业的员工感到寒心,真正承受痛苦的人永远是员工的家人。这就是美国当今的现状,强者碾压弱者,人吃人的社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手段极端,但又做的那么心安理得,毫无罪恶感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在片中,个人对于利益的追求永远是资本主义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源泉。很多人前仆后继的去追求美国梦,最终沦为为少数人创造价值的工具,现实版的“画饼充饥”,当很多人仍然坚定对于私利的追求是使得整个社会变得更为富有的不二法则时候,金融危机却悄然发生。全球的经济都受到了波及,并引发了一连串的金融风暴。为了挽救很多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和企业,政府开始拨款,但谁知道这庞大的资金最终流向何处?被救济的银行继续着他们的把戏,高层继续享受着奢华的生活。而那些真正需要救济的民众是被判定为没有价值进行挽救的,这是何等的自私行为。是谁成就了那些富得流油的富人,是民众,但当困难来临反过头来需要救济的却还是那些不知感恩的富人,原原本本反映出资本主义里人们只追逐利益的行为。影片结尾中,拉着黄色犯罪现场塑料带的导演,把几家银行、证券公司围起来,并且大声要求里面的人们出来接受逮捕偿还资金。这些骨子里贪婪的人们无耻的将纳税人的钱财,血汗钱收入囊中,所谓的正义也仅仅是油漆在豪华舰艇上的文字而已,人性的善良、感恩、所有美好的品质都在追逐利益中消磨殆尽了。
资本主义的定义有很多,它给了人们一个往上爬的希望与可能,可是却因为人性有太多的黑暗面,比如贪婪,最终让美国的资本主义走向了另一种极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既然雇佣者创造利润,那就应该得到相应更高的报酬和福利,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而不是忽略他们的价值,面临困难就不管底层民众的死活,自断手脚,最终承受苦难的就不仅仅是民众,也是整个体制乃至整个国家。某些方面资本主义需要向共产主义学习,不会出现高盛集团控制政府和国会议员进行操控的情况,虽然奥巴马提出了让所有工人阶级享有好的福利,但是真的做到了吗?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选举时就被很多的银行企业幕后支持,当选后也会被束手束脚,难以实施新政。所以最后影片的导演也呼吁大家警醒,回忆当年罗斯福总统的宣言,民主为之振奋的画面,需要大家用民主的手段保护自己,保障自己的生活,从资本主义走向真正的民主主义。
第四篇: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
一个关于制度与金钱的爱情故事
——观《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有感
从2008年开始的由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短时间席卷了全球,对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影响,上到金融市场下到普通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冲击。众所周知,在美国贷款无处不在,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到处都是贷款的身影。最富有的人的最高所得税被减半,不给工人们应得的工作,而是鼓励他们借钱过日子他们家庭的债务几近GDP的100%,个人破产大爆发。
透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民众的普遍情绪:愤怒、失望、焦虑。通过一家被银行强制收回抵押房屋的普通人开始,影片就一直在陈述着这样一个事实: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再正确了,所有的资本家都在为利益动机效忠,我们需要更民主的一种社会制度。大量的事实,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例的大企业完全无视工人权益,通过大量解雇员工来减少支出,提升股票价格;宾州儿童关怀中心的权钱交易;飞机师的待遇之低,很可能是一次空难或者更多次的原因;大企业通过私下为员工买保险来赚取高额保险金。这些都在证明着现在资本家们毫无人性的贪婪嘴脸。正如片中说的“美国现在不知道怎么了,只剩下拥有所有和一无所有的人”这种贫富分化的厉害让美国人对这个宣扬人人平等的社会产生了动摇。
正如影片中说的,在那个时刻资本主义对于许多美国人都是一种罪恶,和所有善的东西相对,和社会公益相对,和同情心相对,和所有主流宗教信仰相对 金融监管的缺失让这些银行家越来越无所顾忌,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普通大众哪里是那些金融精英们的对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让大多数民众的多年积蓄都打了水漂,信用违约让大批无法承担高额利息的人们无家可归。美国的银行家们犯下的错却要用全部纳税人的钱去填补漏洞,这的确不公平。美国人觉得不平等,可以示威游行。做最坏的打算,即使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也可以在大街上发个牢骚,获得社会的关注。我们连这个也变成了奢望。冰岛以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投票率,否决了还钱给英国,法国等受损失的储户,事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银行是不靠谱的。凯恩斯的市场经济终于走到了撞南墙的时候。
在任何一种制度面前,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百
忧解。资本主义以及任何一种制度的逐利本性是建立在社会分配不均等的前提下。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可能公平。什么?共产主义可以按劳分配,贫富均等?那个是海市蜃楼,连最初信仰的那个团伙儿都不信了,你还信,这也太扯了。这个世界从5000年前就不是个公平的社会,以后也不会是,永远也别指望会有绝对的公平。获得信息的不均等,造就了个体间的贫富差异。如果有也是极少数的情况。金钱到最后总是会与权力狼狈为奸,共同进退,去谋取最大利益。
第五篇:一个中学生观《大秦帝国》有感
一个中学生观《大秦帝国》有感
天已入冬,可我却迟迟不见北风的痕迹,也许它忘了要光顾这里,又也许,它在崤山和函谷关之间徘徊不定,忘了离去。不知道,今夕何夕,黄河水能否荡涤出旧时的尘埃,身在南国的我,还能否毫厘不差地幻想出崤函之间的“虎狼之国”?它是“虎狼之国”吗?非也,它是实至名归的血性之邦。我太倾慕秦人风骨,那种鞭及天下,泽被万方的豪情,在黯然消逝的千年光景里,再也无处找寻。我隐约望见浮动的马蹄,敲击在心门之外,咸阳、大梁、新郑、邯郸、临淄,在铁蹄之下,冷月如钩,赢驷愿后世千秋万代,家家户户的窗前有秦国的明月朗照之,当秦人已然看到这一切时,惠文王似乎已经如折戟沉沙,飘散如烟。所有的不朽终将凋落,我吃力地睁开沾染了名利和是非的双眼,如同仰望大地苍穹一般,仰望着这一切,庄严、肃穆而安详。我如松柏,君如青山,秦人的诺言就是如此凛冽,却字字铮铮。先人的陋习要改、秦国的法不治民要改,秦人战无血气要改,这天地,这山川,这崤函内外,所有的不安和腐朽、肮脏和堕落都要改,秦国,这抹氤氲在华夏西陲的黑云,需要有一场翻天覆地的裂变,这场裂变,需要有自上而下难以撼动的坚决。嬴渠梁和卫鞅,君道无益,王道儒懦,霸道凛然,秦人可否大出于天下,也许从一开始,就已经取决于秦人内心“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呼喊有多响亮。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庙堂,穆公霸业已是明日黄花,天命星相从不垂怜弱者,向来是强者的光环,秦国不是能不能统一天下,而是想不想统一天下,茫茫华夏,代有人才出,何必借代而生?我向往至上仁者,兼爱众人,博施天下,见时局不平,纵使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期盼威慑万里,扬我华夏雄风,可是,大仁为不仁,江山终究非我一人之事,时事终究非我一人所想,大道之行,根在民心。至于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甚至秦始皇,他们看到的金戈铁马,风声鹤唳,钟鼓争鸣,是战国志气,至于后人看到的大国争雄,分分合合,宁和**,是四方博弈。今华夏如昔日之秦国,今华夏之人如昔日之秦人,秦需裂变,华夏需自强,大争之世,但存争心。他日民众或引昔日田常之言自赞:“君之胸襟,图霸小矣,君可王天下”之时,大国崛起,何必称雄天下,自是陵谷崔嵬,雷鸣瓦釜。
世间事,在人,在志,国如此,何况个人?崤山、函谷关、河西,秦国失去的,终究夺了回来,挚爱、梦魇、往生,一个人湮灭的,终究会重来,没有谁天生适合经纬天地,也没有谁天生是经史子集的知音,人皆国士,士可杀,不可辱,方显国士无双。渭水汤汤,秦人可大出天下,当今华夏有何不可?一个勃勃生机的士子,纵使在黑暗泥沼之中、恶言囚笼之内,依旧是国士,于私以学识为重,于公以家国为重,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孟夫子之言,沿用千古,依然振聋发聩。
昔人育人,告之以“精忠报国”之道,今人育人,灌之以成就其身而逐名利之理,几人成国士,几人为栋梁?崤函内外,雁鸣阵阵,旧事可以忘记,历史可以忘记,耻辱可以忘记,甚至自己都可以忘记,可是,如何能忘记脚下这片土地的呢喃和矢志不渝的回答,如何能忘记自己也曾澎湃汹涌过的热血?我们的疲惫和血泪,忍耐和纠结,会淹没在名利场上吗?我们问心无愧地角逐着的今天,有矞矞皇皇的明天吗? 国如秦,人如秦,秦可以披荆斩棘,大出于天下,人为什么不可以?滔滔黄河水,俯身细听,随处是滔滔不绝的诉说,不是六国旧事,不是争霸烽烟,只是一个国家的成长,只是一种风骨的流传,虽然我们从没有忘记秦国,可是我们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和创造力。我无数次午夜梦回,倾听《秦风》传诵,鼓角争鸣,那虽然是一个残忍的时代,却有着我无限憧憬的金戈铁马和名士气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看似一切都在更新,可有些东西,却再也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