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保局2010 年度突发事件评估报告
伊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0 年度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市政府应急办:
根据你办下发的《伊春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2010 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精神,现将伊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0 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我局共接待集体上访8件次,涉及人数10100人,主要是五七工、大集体、老知青和一次性安置人员关于养老保险待遇类的问题。2010年比近年的集体访量有所减少。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为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预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群体性突发恶性事件的发生,快速有效地处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减少由此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今年年初,我局按照上级要求制订了《伊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于近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许多新政策出台,引发上访人的攀比而带来许多集体上访问题,对每一起集体上访,我们都能够认真接待,妥善处理,我局非常重视并妥善处理进京、到省以及在重大政治活动和重大节日期间的非正常信
访问题。我们还以变上访为下访的工作方式到美溪、翠峦、五营、浩良河、发电厂等地现场办公5次,有效的劝阻500多人次的群体越级上访。
三、工作建议。
(1)各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制定针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收集、分析、汇总本辖区本系统各类影响社会保障不稳定因素的信息,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上报局应急办公室,局应急办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风险要进行评估和预测。对分析研究后认为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件的,除及时向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外,做好应急预案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进入相应的准应急状态。
(2)加强与企业主管部门衔接协调,深入县区、企业等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排查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不稳定的因素;对用人单位发生群体性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件,及时通报主管部门实行直接监控。
(3)要经常联系市政府办、维稳办、信访办、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企业家联合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认真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纠纷的调处工作,为群众提供相关咨询和必要的法律服务,消除不稳定隐患。
(4)对发生到市的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及群体性上访等问题,在指定的时限内按要求处理或协助处理好。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工
作,进一步规范信访接访办法,严格执行《信访条例》规定,提升服务意识,立足于为群众解决实事。在做好常规接待信访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非正常上访的稳控整治工作通过矛盾梳理排查,集中研究解决一批疑难的涉劳信访案件,全力做好处理突发事件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四、案例分类处置办法。
(1)对企业没有执行相关政策而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负责处置工作的工作人员责成企业领导向职工解释原因,属企业有条件执行而没有执行的,让企业作出改正的承诺,人保部门督促企业按有关规定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但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责成企业按有关规定执行或开通劳动仲裁绿色通道进行裁决。
(2)对因职工对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规定不明确或者误解造成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负责具体处置工作的接待部门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政策宣传资料的方式,向群众认真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政策。
(3)对群众对有关政策有意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向群众说明情况,深入细致的开展说服教育工作,如确属政策原因,在稳定职工的情绪,努力平息事件的前提下,及时向有关方面和上级部门报告,并提出政策调整的建议。
第二篇:人保局评估及督查工作意见
人保局评估及督查工作意见
根据中央编委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按照省市编制部门的工作安排,为全面检查各部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各部门“三定”规定执行的落实情况,检验改革成效,巩固改革成果,现就开展县政府机构改革和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评估及督查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评估及督查的目的检查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落实情况;掌握印发各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查找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三定”规定和改革要求的落实;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评估长效机制,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建设。
二、评估及督查的内容
(一)政府职能转变情况。对改革方案和部门“三定”规定已明确的转移、取消、下放、加强的职能是否落实到位;有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二)理顺部门之间职责关系情况。部门“三定”规定已明确整合、调整、划转、加强的职能是否落实到位;部门之间是否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部门内设机构之间是否存在职责交叉、分工不明和关系未理顺的问题。
(三)明确和强化责任情况。是否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明确相应的责任和责任追究的措施。
(四)严控机构编制和执行“三定”规定情况。是否存在擅自增设或加挂内设机构牌子、变更机构名称情况;是否存在擅自超编和超领导职数问题,以及机关长期借用人员的情况,采取了何种消化措施;部门机构标牌、内设机构名称是否已经更换;部门机构印章(包括内部对外业务印章)是否已经更换和启用。
三、评估及督查的方法步骤
(一)召开涉改部门评估及督查工作布置会。各涉改部门分管和工作承办股室负责人参加,明确有关政策措施、目的内容、实施的方法步骤和要求,进行发动和布置。
(二)各部门自查自评。政府各涉改部门按照评估及督查内容和要求,及时开展本部门(系统)执行情况自查自评,并开好三个会,即部门自评工作会;部门(系统)机构改革工作情况座谈会并进行部门(系统)自查测评;部门服务对象座谈会并进行服务对象问卷测评。
(三)县评估及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地督促检查。在各部门自查自评基础上,县工作领导小组从纪检监察、组织、政府办、人保、财政、编制部门抽调人员,派出检查组到各部门进行实地督查,重点抽查10个部门。督查内容包括:部门自查自评问卷测评效果情况;部门之间和内设机构之间职责划转和理顺情况;资产处置和档案移交情况;机构标牌(包括内设机构名称)和印章启用更换情况;询问其他有关情况等。
四、评估及督查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政府机构改革评估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创新,是检验改革成效、巩固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各涉改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和有关会议要求,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评,把自查自评的过程作为对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和部门“三定”规定进行再学习、再理解、再落实的过程,在自查自评基础上,形成部门自查自评书面报告送县编办;积极落实有关职责划转、理顺、标牌及印章更换等工作,接受县组织的督查;针对评估及督查工作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限期纠正;注意掌握工作完成时限,把握好时间节点,尽量将工作提前安排,做到早落实、早完成。评估及督查全部工作定于4月20日前完成。
第三篇:人保局机构编制情况报告
人保局机构编制情况报告
一、关于党政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1、关于机构:党委机构的设置以2002年9月市委、市政府(吉字[2002]52号)批准的《县党政机构改革方案》为主要依据,即县委工作部门设置6个(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农工部);常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1个(编委办公室,与人力社保局合署);直属机关工委与组织部合署;老干局、信访局分别归口组织部和县委办管理。2010年我县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设置以2010年6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吉办字[2010]93号)批准的《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为依据,即政府工作部门设置26个(包括监察局),特批机构1个(扶贫和移民办),共27个工作部门。除以上机构外,乡镇政府机构18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14个,其中党委管理单位6个。
2、关于人员编制及实有人数:县乡两级行政编制1508名,其中县直党政群编制488名,政法专项编制469名,乡镇机关编制551名;截至2011年2月,党政群机关实有人数合计1362人,其中县直党政群484人,政法系统454人,乡镇机关424人。14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事业编制114名,实有人数66人。
二、关于事业单位及编制情况 根据2010年12月底机构编制统计,全县各类事业单位486个,总编制7542名(财政预算6845名,经费自理697名),实有总人数7744人(财政预算6421人,经费自理1323人)。
1、关于全县学校及编制情况:全县乡镇中小学单位37个,县城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单位13个,学校单位共50个;省市编制、教育、财政核定我县教职工总编制3854名,到2010年12月底教职工实有3626人;2010年井冈山经贸学校调整为市县共管,以县为主,划转编制111名,实有教职工66人。
2、关于卫生医疗单位及编制情况:全县乡镇卫生院按一乡一院设置,共18个单位;省市编办核定乡镇卫生院总编制474名,到2010年12月底实有人数509人;县城公立医院4个,总编制455名,实有人数434人。
三、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情况 我县乡镇机构改革是从2005年起步,每年都把乡镇机构改革列为机构编制工作的任务目标,由于种种因素,实际落实情况甚微。2010年12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了《市编委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办字[2010]166号),要求在2011年1月底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为落实通知精神,应付市里的督查,经编委领导同意,县编办拟出了《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实际没有下发,更没有去实施,乡镇机构设置还是维持原状,即乡镇机关按2002年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按2003年事业站所改革方案设置,事业站所设置情况是:七个乡镇按7个站所设置,其余11个乡镇按6个站所设置;改革后将农技、农机、农经、水产、水管、兽医单位整合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乡企站、劳动保障服务站、统计站单位整合设立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保留乡镇文广电站、民政所、计生所和国土所,按7个事业站所设置的乡镇增设林业工作站;目前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仍属乡镇政府管理,除此外其他站所都陆续明确调整为县相关主管部门管理。
四、关于编办及编委工作情况 县编办在去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维持现状,其定位是列党委序列,为县委工作部门,作为县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不变,与人力社保局合署,定行政编3名,现配主任1名、副主任1名、股长1名,除编办工作外,三人都兼有人力社保局的工作或分工,没有专职人员。编办下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股级),配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业务工作,也兼有其他工作。编委会议根据讨论的议题和其他工作情况需要适时召开,编委主任确定召开时间并主持会议,讨论并决定本级权限范围涉及机构编制的事项,提交的议题平时由编办收集整理,开会前归纳整理列出;近2—3年内每年编委开会为1—2次不定;编委会工作由编委会工作规则加以规定。
五、关于今年机构编制的工作要点 按照市编办下发的工作要点,今年有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1、统筹谋划“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把“十二五”规划要求贯彻落实到今后五年的机构编制工作中,明确任务和目标要求,为今后五年工作谋好篇、布好局。
2、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析总结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实践;开展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对部门“三定”规定执行、职能转变和责任落实等情况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巩固改革成果;做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后续工作,加大督导力度,及时跟踪问效,搞好总结,做好迎检验收工作;做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准备工作,抓紧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精简撤并职能交叉、任务不饱满或长期不开展业务的“空壳”事业单位,审慎核批新设立事业单位;统筹推进医疗卫生、食品药品、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
3、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开展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年活动,完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协调约束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机构编制总量管理,以此作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建立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就是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盘活存量控制增量,有增有减,动态调整;抓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就是要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进人核编制度和人员进出上下编制度,为省市县三级人员信息统一联网做好准备;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力度;提高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水平。
第四篇:驻马店市交通运输局2011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驻马店市交通运输局
201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市应急办:
根据《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要求,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现将我市交通运输系统201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全市共发生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4起,死亡12人,经济损失250余万元,营运车辆百万车公里死亡率0.07,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水上交通安全、交通基本建设施工安全、消防安全继续保持“零事故”。7月份前后,由于洪涝灾害,造成全市公路、桥梁水毁损失约1.15亿元,没有人员伤亡。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一)加强领导,确保应急组织领导到位。市交通运输局领导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为确保积极应对、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年初,根据人员调动及岗位调整的实际,我局专门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明确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配备了相应的工作人员,印发了《关于调整驻马店市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办的职责、指挥机构、应急协调机制、任务分工等,全面加强了交通运输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
(二)完善预案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措施到位。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线。今年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及行业服务的需求,我局积极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我们结合隐患排查,从容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环节入手编制预案,相继编制了《驻马店市交通系统安全与稳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驻马店市2010年春运工作应急预案》、《驻马店市干线公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驻马店市干线公路与桥梁应急保障预案》、《驻马店市干线公路恶性堵车疏导应急预案》、《驻马店市冬季公路除雪防滑应急预案》、《驻马店市道路运输应急预案》、《驻马店市道路旅客运输应急救援预案》、《驻马店市道路货物运输应急救援预案》、《驻马店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预案》、《驻马店市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驻马店市海事系统水上搜救应急预案》、《驻马店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驻马店市交通局汛期交通应急预案》。在制定每个应急预案时,我们都力求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晰、简明易懂、一目了然,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知道如何应对,该怎么做、做什么、谁来做。
(三)强化队伍建设,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人员到位。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目前,我市交通运输 系统应急队伍初具规模,除各县(区)分别有自已的应急救援队伍外,市公路局、市运管局、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市地方海事局、市运输总公司、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等单位都各自建立了一支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应急队伍。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市局在9月份又成立了应急工作“一室四队”(应急管理办公室、公路桥梁应急抢修队、道路运输应急运输队、水上应急救援队、路政应急救援队)。在应急物资设备方面配备有冲锋艇1艘、巡逻艇4艘、挖掘机4台、清障车2台、推土机2台、铲雪车2台,另有洒水车、搅拌机、水泥车、压路机、吊车、指挥车若干,在道路运输应急救援方面,长期储备有客、货运车辆各30辆。在组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时充分整合各种力量,并吸纳一些专业人员和相关有救援经验的人员参加,并配备必要装备。为全面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应对能力,做到集结应急力量快,先期处置快,今年以来,公路部门结合防汛工作组织了3次公路抢通抢修演练,海事部门在汛期组织1次水上突发事件演练、运管部门组织1次危运车辆防泄漏应急演练。通过不断强化队伍训练演练,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各支应急队伍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四)加大应急投入,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保障到位。近年来,交通运输系统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应急资金投入和应急物资储备,新配备了一批应急车辆和公路、水路、运输救 援设备。为加强应急指挥机构工作效率,各单位还新购置了摄像机、数码相像机、传真机、录音笔等设备,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快速反应机制。为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应急工作的专业性,2010年,市交通运输局投入40余万元为“一室四队”全体队员配置了统一的服装、帐篷、应急工作箱等装备。今年的洪灾,给我市的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造成巨大损失,为及时修复水毁路桥,确保全市各线公路安全通行,市公路局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市农村处筹措1537万元,对损毁严重的路桥进行了修复保通和除险。
(五)狠抓排查预警,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防范到位。我局把基层单位作为隐患排查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隐患及时发现、定期排查、如实评估、实时监测、有效整改的动态监管机制。把整改工作贯穿于隐患排查的全过程,特别是加大了对强风、暴雨、冰灾等可能造成公路桥梁灾害的地区、危险品运输企业等重点隐患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在今年汛期期间,市公路局组织公路养护、路政人员全天候上路对全市479座桥梁(涵洞)进行“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对险桥、危桥和重要的大桥,安排相关县(区)公路局专业技术人员管护,时时监测,责任到人,每天上报监测结果;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8座桥梁,及时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积极组织进行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对暂时 4 安排不了维修的6座桥梁,采取必要的限行措施,加派路政人员进行保通,确保交通安全。
(七)提高思想认识,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宣传到位。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宣传教育与活动引导并举,积极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有效提高了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今年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我们把应急教育宣传做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组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活动。年初以来,全市交通系统各级各部门共制作应急知识宣传展板20余个,发放应急宣传资料6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
三、存在问题
(一)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够强。虽然各级都制定了多种应急预案,但预案的针对性不够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设笼统,充分涉及到的救援责任单位不确定、救援方案不具体、救援措施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多为应对突发事件的一般性文件,有的应急预案还存在职责不清、相互衔接不紧密等问题
(二)应急体制机制不完善。交通运输部门内部应急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尤其是农村交通运输的情况更为突出。应急预警机制不健全,指挥和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缺乏,应急社会力量动员调用机制不完善。同时,交通部门和其它部门的应急体制机制不够顺畅。
(三)应急队伍建设的水平较低。目前,市县两级交通 运输部门的应急人员多为兼职,缺乏专职人员,应急队伍薄弱,同时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应急技能低,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滞后,依托社会力量不足。
(四)应急设施装备不足。能够落实交通运输应急的大型、专业化设施设备少,应对重大、特殊的灾害和事故能力弱。资源可共享性差,社会应急资源调用不畅,布局不均衡,部分基层部门设施装备配置存在空白。
四、意见建议
(一)加强应急机构建设,解决没人管的问题。各级政府对应急救援工作都非常重视,设有专门的应急机构,而市以下有的部门则没有专门的机构,没有专职人员。交通运输系统也是一样,市、县交通运输局均没有编制应急机构和人员,应急求援工作落实不是很好。
(二)加强应急装备建设,解决没得用的问题。现有的应急装备存在装备少、装备老、性能差的的问题,关键时候调不出,没得用。建议各级政府在对部门预算时增加这方面的项目。
(三)加强应急队伍培训,解决顶得上的问题。由于资金投入所限,基层各单位的应急队伍专业知识及专业救援技能较差,缺乏应有的培训和演练,关键时候很难顶得上。建议加大应急资金投入,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的力度,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
五、典型案例分析
今年6至8月份,驻马店多次普降大雨和暴雨,特别是7月中、下旬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雨量达250毫米以上,多条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饱受雨水侵害,造成路基松软、路面沉陷,桥梁、涵洞以及部分附属设施受到严重损坏,给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造成极大经济损失。据统计,2010年汛期期间,全市干线公路路基水毁2600米,路面冲毁394550m,水毁桥梁13座,涵洞31道,防护设施90余处,水毁路树6000余棵,直接经济损失4740万元。全市农村公路路基水毁31608立方米,路面冲毁165418平方米,受损道路21条,中断道路20条,水毁桥梁50座,水毁涵洞50道,直接经济损失6709万元。
汛情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彭宾昌局长全面协调指挥系统各单位的应急抢险工作,市公路局樊卫华局长、市交通运输局鲁武汉副局长负责全市国道、省道公路的防汛抢险工作;市交通运输局任伟总工程师、市农村公路管理处丁永峰处长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的防汛抢险工作。对发生水毁的路段和桥涵不计代价、不讲条件,积极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水毁路段进行了及时恢复,市、县各管养单位昼夜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情况,对危桥险路重点看护,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在几天之内,因水毁造成中断的道路全部抢通,对损毁的桥涵进行了临时处理并恢复了通行。据统计,在今年6月初至8月
2下旬的防汛期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共投入抢险应急人员4250人次,投入使用大型机械1860台班,编织袋54000条、木材20立方米、扒钉及铁丝1.68吨、洋镐和铁锨1850把、警示牌68块、贝力架300米,投入抢通资金2537万元。由于巡查彻底,抢险及时,汛期期间我市没有发生大的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件。
此次事件后,我们认真分析了该事件的原因及教训,总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生灾害原因分析:一是雨量大,局部地区短时间内雨量集中。驻马店市2010年汛期的降雨量与2009年相比有大幅度增加,特别是7月份的降雨量比09年多近100毫米。另外,我市泌阳县、确山县在7月15至7月16日24小时内降水量达到180毫米,短时间内如此大的降雨量对公路、桥梁及防护设施造成的损毁难以及时防范。二是部分公路地处山区、丘陵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我市有近一半县(区)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大部分公路的路基存在边坡陡、排水不畅等问题,加之山区地质复杂,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三是部分公路地处地势低凹地区,易被水淹浸泡。我市的新蔡、上蔡、正阳、平舆、汝南等县,地势比较低凹,一些公路建在泄洪区内,雨水大了之后,路基长时间浸泡,易造成路基松软、路面沉陷、桥梁坍塌等病害。四是部分公路、桥梁建造年代久远,防洪抗灾能力弱。我市大部分公路桥梁 尤其是农村公路桥梁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设计防洪标准低、通载能力低、防护设施落后,在大雨过后,易造成路断桥毁。五是养护资金缺口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在汛期来临之前,虽然我市对各条路段和桥梁都进行了及时的排查处理,但由于养护资金缺口压力太大,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只能采取临时性防控措施,在各级公路部门和广大路政人员不间断的巡查、防控下,虽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车辆损毁等事故,但在特大降雨过程中,还是造成了不少道路临时中断、桥梁冲毁等损失,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二)主要体会。我市2010年汛期的降雨量与2007年大体相当,但比2007年强降雨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主要原因:一是应急救援机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二是公路部门加大了对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资金投入。
(三)主要教训。在应对这次灾害过程中,也出现了反应不迅速、抢修不及时、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主要教训有:一是应急队伍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需要加强培训和演练;二是设备陈旧老化,关键时候发挥作用不明显;三是应急物资储备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增加储备;四是资金不足,该加固维修的部位由于资金问题得不到彻底整治,各级应增加资金投入。
第五篇:人保局工资检查报告
人保局工资检查报告
一、健全组织,加强协调我县制定并印发《县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协调小组,组织协调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工作,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认真协调开展工作,特别是对各乡镇、园区办及针织手套行业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明确职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及时处理。
二、加大宣传力度自从专项检查活动开展以来,通过悬挂横幅、电视公益广告及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多样方法广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最低工资规定》、《省工资支付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知识,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督促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帮助农民工学法、懂法,使其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正确方式和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专项检查及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自12月6日开始专项检查以来,各部门积极配合,联合执法,共检查用工企业62户,涉及农民工3654人,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2起,涉及人数152人,拖欠总额9.63万元,督促2个企业为152名农民工补发了全部拖欠工资,督促3个企业为276名农民工补签了劳动合同。
四、其它有关情况
1、工资支付保障金:建筑领域只要是通过招投标的建筑项目都已实行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其它行业暂未实行工资保障金制度。
2、逃匿工资情况:经检查及综合平时投诉情况来看,还未发现故意逃匿工资情况。
3、工资水平及加班工资发放情况:目前企业工资水平较高,农民工只要是全勤工作,一般工资水平都大大超过最低工资水平,企业能够客观制定工资模式,合理支付加班工资。以上是近段时间来对全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上级工作安排,认真进行专项检查,努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