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意综合能力培养
我校是一所重点高中,特别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重点高中,特别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重点高中,全面施实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很好地完成升学预备教育的任务,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教育,无论是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还是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其中都蕴
籍着德育的因素,德育为首就要求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和各项曲作中,都要首先考虑它的德育恰当有机地给学生以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陶治利用德育的课程,德育的环境和基地独立地开展活动;紧紧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发展的走向,选择针对性强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自觉做到与其它几育的自然渗透,使学生在逐步成熟的时期、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基于这种认识,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树三观立一德”的教育活动。“树三观”就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清除封建迷信,宿命论及各种宗教思想在学生中的影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清除利已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在学生中的思想影响;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价值观,清除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利益交易主义”在学生中的思想影响;“立一德”就是大力弘扬和牢固确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以爱国主义的核心的社会公德。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按年级分层次确定重点内容:高一侧重社会公德和世界观教育、高二侧重人生观教育高三侧重价值观教育,三个年级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和融合,通过种科教学的主渠道渗透,通过团会、班会等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演讲、辩论、国旗下讲话、心理、讲座、社会调查人物专访等课外活动,通过评“三好”、“学星”“班星”、“学雷锋标兵”等德育评价,通过心理咨询、个别谈心等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树三观立一德”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意志,学生的思想道德风貌出现了崭新的姿势。
其二:开展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自我塑造活动:
在德育工作中,我校明确提出:人格靠自我塑造,智力靠自我开发。身心靠自我磨砺。
开始,为了让学生自已有个高起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中人形象”大讨论,制定了“一中人形象”标准,从思想到日常行为都集中体现了一中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应该说,活动本身对学生不是一个提高和净化过程他们把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目标,以契而不舍的刻苦学习精神充实自己生活,从而达到一中人较高的理想境界和文化素质。
如97n届高三(3)班学生邓怡,平时注重自己首道德素质的培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为同学着想,为学校着想,她积极参加党校学习,认真组织班会,给同学们设计了一系列有深刻教育内容的主题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一次,下晚自习时突然停电,她便把自己的蜡烛点亮,放在楼梯口,她的带动下,几个同学都照着她的样子做,整个楼道灯火通明每个楼梯的拐弯处都有几颗蜡烛,给同学们带来了光明。邓恰就是是我校树立的学星”典型,在“学星”的影响下,同学们自觉性得到提高,天冷了,刮风了有的同学主动将走廊里的门窗关上,下雪了,同学们主动清扫积雪,晚自习下了有的同学自觉关灯锁门,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规范自己行为并逐步延伸到班集体、学校、校外、近两年,各班的管理可以说“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在常规班干部的基础上,增设了卫生委、纪律委等自我管理组织,师生病了有同学拿约、课堂秩序乱了有人维持、说脏话的有人制止……在运行中,他们相互轮换,都尝到了“管人”与被管的滋味,从而增强了同学们主人翁责任感。
在自我塑造活动中,我们注意培养典型,让身边的典型教育自己,从96年开始我们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了“学星”即学习三星、每个年级3—5个通过评选、培养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树立“学雷锋标兵”让更多同学都会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同时,采用经验介绍,下班座谈,厨窗展出等形式,让同学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能力作用,在“学星”,“学雷锋标兵”的带动下,各班也树立了“班星”,“凡人小星”(凡人小星即:在同学中默默无闻的工作,虽然可能学习成绩不别人满意,但他们有一颗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心。)“体育之星”等,一个追星、赶星、争当学星的热潮,在全校蓬勃开展。
自我塑造,着重内化过程,我校的教育活动也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创造性思想。每年举办的演讲会,辩论会、各种竞赛、学生卡接OK、班歌比赛等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筹划、并自拟题目、例如为开展道德教育的辩论会: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奉献辩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奉献,以开展素质教育为主题“中学生应全面发展辩中学生不必全面发展”,等在丰富的教育活动中,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
三、扶贫济困及志愿者活动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生就有的,而是
第二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意综合能力培养
我校是一所重点高中,特别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重点高中,特别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重点高中,全面施实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很好地完成升学预备教育的任务,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
学校教育,无论是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还是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其中都蕴籍着德育的因素,德育为首就要求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和各项曲作中,都要首先考虑它的德育恰当有机地给学生以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陶治利用德育的课程,德育的环境和基地独立地开展活动;紧紧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发展的走向,选择针对性强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自觉做到与其它几育的自然渗透,使学生在逐步成熟的时期、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基于这种认识,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树三观立一德”的教育活动。“树三观”就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清除封建迷信,宿命论及各种宗教思想在学生中的影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清除利已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在学生中的思想影响;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价值观,清除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利益交易主义”在学生中的思想影响;“立一德”就是大力弘扬和牢固确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以爱国主义的核心的社会公德。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按年级分层次确定重点内容:高一侧重社会公德和世界观教育、高二侧重人生观教育高三侧重价值观教育,三个年级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和融合,通过种科教学的主渠道渗透,通过团会、班会等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演讲、辩论、国旗下讲话、心理、讲座、社会调查人物专访等课外活动,通过评“三好”、“学星”“班星”、“学雷锋标兵”等德育评价,通过心理咨询、个别谈心等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树三观立一德”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意志,学生的思想道德风貌出现了崭新的姿势。
其二:开展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自我塑造活动:
在德育工作中,我校明确提出:人格靠自我塑造,智力靠自我开发。身心靠自我磨砺。
开始,为了让学生自已有个高起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中人形象”大讨论,制定了“一中人形象”标准,从思想到日常行为都集中体现了一中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应该说,活动本身对学生不是一个提高和净化过程他们把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目标,以契而不舍的刻苦学习精神充实自己生活,从而达到一中人较高的理想境界和文化素质。
如97n届高三(3)班学生邓怡,平时注重自己首道德素质的培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为同学着想,为学校着想,她积极参加党校学习,认真组织班会,给同学们设计了一系列有深刻教育内容的主题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一次,下晚自习时突然停电,她便把自己的蜡烛点亮,放在楼梯口,她的带动下,几个同学都照着她的样子做,整个楼道灯火通明每个楼梯的拐弯处都有几颗蜡烛,给同学们带来了光明。邓恰就是是我校树立的学星”典型,在“学星”的影响下,同学们自觉性得到提高,天冷了,刮风了有的同学主动将走廊里的门窗关上,下雪了,同学们主动清扫积雪,晚自习下了有的同学自觉关灯锁门,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规范自己行为并逐步延伸到班集体、学校、校外、近两年,各班的管理可以说“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在常规班干部的基础上,增设了卫生委、纪律委等自我管理组织,师生病了有同学拿约、课堂秩序乱了有人维持、说脏话的有人制止……在运行中,他们相互轮换,都尝到了“管人”与被管的滋味,从而增强了同学们主人翁责任感。
在自我塑造活动中,我们注意培养典型,让身边的典型教育自己,从96年开始我们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了“学星”即学习三星、每个年级3—5个通过评选、培养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树立“学雷锋标兵”让更多同学都会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同时,采用经验介绍,下班座谈,厨窗展出等形式,让同学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能力作用,在“学星”,“学雷锋标兵”的带动下,各班也树立了“班星”,“凡人小星”(凡人小星即:在同学中默默无闻的工作,虽然可能学习成绩不别人满意,但他们有一颗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心。)“体育之星”等,一个追星、赶星、争当学星的热潮,在全校蓬勃开展。
自我塑造,着重内化过程,我校的教育活动也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创造性思想。每年举办的演讲会,辩论会、各种竞赛、学生卡接OK、班歌比赛等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筹划、并自拟题目、例如为开展道德教育的辩论会: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奉献辩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奉献,以开展素质教育为主题“中学生应全面发展辩中学生不必全面发展”,等在丰富的教育活动中,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
三、扶贫济困及志愿者活动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生就有的,而是他们在活动和交往中受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李莉同学是我校命名的学生雷锋标兵,他七年如一日的照顾着孤寡老人,她的先进事迹。打动立脚点同学们,之后高二11班全体同学不声不响地资助着湖北杨树根小学的同学,至到给学校发来表扬信,我们才知道。在他们的带动下,96·3月我校“一分钱基多会成立”每班也相继成立了爱心箱,他们把平时攒下来的零用钱无私捐赠出来,做为特殊团费,我们两次为特困生发放困难补助,共计2865.7解决了20多个特困生的学习生活困难,物别是全校师生为高二(7)班高立金捐款另人感动,该生患上较严重的乙肝,家里平时给孩子生活费都很困难,得了重病更是雪上加霜,父母把能卖的都卖掉了给孩子治病,还借了许多钱,学校得知后,倡议为高立金同学捐款,同学们被高立金住院期间还一直努力学习的顽强毅力所折服,纷纷把父母给的生活费都拿出来,有一位孩子家长替他的孩子捐上3500元,没有留下姓名,最后全校生共捐款26910.8元(其中包括学生12235.5)可见,通过教育活动,使同学感到人与人的亲情,为承德残人艺术团捐款,1645.23为张北地区捐款7266.65。在李莉的带动下,毛建军、张婵两们同学捐助着“手拉手”学的申伟同学,李久太、李莉等12名同学捐助着“手拉手”学校张海涛同学,以上这些活动都是我校素质教育的结果。
去年,三月我校青年志愿者与新火车站建文明单位,第到星期天上午8:00——10:00都有一中志愿者在那里服务,他们无论严寒还是酷署,从没有间断过,这项活动是我校自我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活动中能力得到提高。毅志得到锻炼,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真正含义。同学们通过志愿者活动了解了社会,认识了社会,同时也更加激发同学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的满腔热情,他们不知送走了多少老人,不知送上多少杯可口的热水,最令人感动的是
第三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2007-2008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下,以创建和谐校园,增强教育效益为宗旨,坚持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办学思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育人模式、质量评价体系,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在改革中不断求创新,在工作中不断求突破,同心同德、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现通过总结,回顾一年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主要工作回顾 加强行风建设,实施校务公开,为正确开展各项工作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出发点,高度重视党风、行风建设,为全面落实此项工作,学校专门成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查”工作领导小组,并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校务公开的精神。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和全本教职员工进行反复学习文件精神。从2001年二月份开始,分别建立了校务公开制度和学校校务公开组织机构。通过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经过充分讨论,成立了由学校行政、工会、科组、团委、队委、妇委、教代会代表组成的校务公开组织机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对群众敏感的招生、收费等问题,学校努力做到严格管理,信息公开,并采取多种渠道与家长、社区沟通,定期举行行风评议“回头查”家长委员会座谈会。与此同时,学校加强宣传力度在教工会上进行思想动员。制定并下发“回头查”工作方案。开设行评‘回头查’校园网专栏。检查上政风行风评议中已完成整改的问题是否有反弹。检查各处室的规章制度是否完善落实,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健全。考察各处室政风行风的改进情况,包括师德师风是否明显改进,服务意识和水平是否明显提高。开好三个会:临聘教师、后勤教辅人员意见收集会议、学生意见收集会。检查招生办学是否规范透明,制度是否完善。检查教育收费是否规范,制度是否健全。开展以“师德师风大家谈”、“行评工作显成效”、“我身边的好人好事”为主题的故事征集活动,开展‘师德格言’征集活动。将2007年行评工作落实整改的措施及整改效果,归类整理,汇编成册。加强党组建设,发挥先锋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一学年来,学校党支部围绕教育教学中心,服务学校,服务师生,拓宽党支部工作领域,强化党支部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组织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到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活动中,先后组织开展了“双六个一积分活动”、“党员一帮一活动”、“党员上党课活动”、“社区党日教育服务活动”、“我身边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大家谈活动”,“排头兵综合实践活动”,“民主评议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实施,党支部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多次受到教育局党委的表扬。2007年11月,学校党支部被推选为教育系统的代表,在盐田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党员先进事迹大家谈”中登台演讲,被评为先进集体,先后受到盐田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党委的表扬。在2008年盐田区委“七一”评选表彰活动中,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全区18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之一,学校党员教师黄柯、蒋频、曾会玉、许平被评为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一年来,无论教学一线、无论教辅后勤、无论行政、无论年级、科组、党员教师都发挥着表率作用,正是他们作用的出色发挥,不仅使学校党政工团的工作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为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保证监督作用。加强师资建设,保障教学质量,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奠定基础
打造师德优、师风正的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职工队伍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年学校以行风评议“回头查”工作为契机,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师德师风的整体提升。首先学校行政领导积极主动履行各自的职责,秉承正直,民主,公道的工作作风,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制度。并深入教学第一线,组织老师学习先进教师事例;尤其这次汶川地震中,通过学习舍己救人的教师先进事迹,帮助全校教师重新认识职业角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还建立师德师风档案,记录优秀的教师事迹。
其次注重教师培训建立培训制度和培训档案。由于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每年都有一批教师加盟我校,为了使这些教师尽快适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缩短磨合期,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本学年学校开办了高中,从全国各地招进了一批高中教师,为了使这批老师融入新的教学环境,搞好初高中衔接,聘请了罗湖外国语学校周立主任和高级中学罗亚民老师给全体高中教师进行讲座培训。开学初,组织全体新任教师学习学校教学常规实施细则,进行常规教学规范的培训;先后聘请了学校陈咏秋顾问作了三次讲座,内容为“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怎样评价一堂公开课”及“怎样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通过讲座,老师们明确了课堂教学要求,班主任老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班主任管理能力,解决了他们工作中的一些疑难和困惑,为他们开展工作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老带新”结对子工程;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科组研讨课,盐外杯教学比武及名师示范课等形式给老师搭建平台,提供学习研讨机会。
最后积极支持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加强与外校兄弟学校的合作交流。学校参加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共报8个课题,已有两个课题被选为市级课题。成功地举办了教学开放日。本学年学校分别与英国君中学,香港汉华中学和马来西亚沙芭洲中学结成了姐妹学校,并接待了他们师生的来访,分别组织行政和科组长,年级长去香港参加汉华中学的校庆和毕业典礼,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行政、科组长和年级长的视野,加强了我们的管理能力,通过学生联谊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海外学生的了解,锻炼了他们的交往能力。这些都为学校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提升办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活动育人观念,使学生工作凸显盐外特色
作为学校的一个灵魂部门,学生处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学年,学生处主要从班主任队伍建设,常规工作规范及活动开展几方面来开展学生工作的。首先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坚持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掌握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使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掌握一定的教育学与教学理论,并能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取舍教学内容;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德育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开发新的课程,且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处树立优秀班主任、德育骨干教师的典型,每学期定期评选出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宿管教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针对我校班主任队伍较年轻的具体情况,积极组织班主任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聘请陈咏秋顾问专门解答班主任工作疑难问题,并利用班主任例会,就工作细节具体指导班主任开展工作。
常规管理做到规范,细致,严格。将常规工作细划为三大部分,即班主任管理、学生自律管理、宿管部管理,并将学生处的检查、校医室检查与学生自律管理有机结合为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地督查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周例会制度、宿管教师周例会制度、音体美教师例会制度、学生处部门例会制度、班级量化考核周通报制度、宿舍考核周通报制度、卫生检查周通报制度、仪容仪表定期检查通报制度的形成与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处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本学年,教室卫生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保洁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宿舍的卫生与内务管理改观显著;常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深入了解各面情况,关注工作细节,才会使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本学年,我们关注到教室墙面的凌乱污损、缺少文化氛围,并对此情况进行了有力整顿,征集班级名言、格言以及学生书法绘画作品,定作画框,规范教室环境布置。我们关注到学生在升旗仪式上不穿礼服的现象,不打折扣地要求全体学生在升旗仪式上穿着礼服。我们关注到宿舍物品摆放凌乱,及时整顿宿舍,宿舍内务管理随即有较大的改变。我们注意到宿舍公共分担区无人打扫的现象,随即要求住宿生自我打扫分担区,使得宿舍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关注到学生出入管理的不完善,为学生专门定做了住宿生通行卡、走读生出行卡、非午托生、住宿生走读卡、临时出入卡,确保对学生的出入门的管理; 在严格管理方面,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对于破坏公物、打架、吸烟等校园丑陋现象,不但要严加处理,还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两个学期分别处理违纪事件达20起,校风得到有力的整顿。
最后树立活动育人观念。本学年,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校园主题活动,将德育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道德情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学校实际和我校特色,我校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活动。第一学期,我们开展了如下系列德育主题活动:盐田区科技节、一年一度的英语艺术节、与姊妹校马来西亚亚庇中学的联谊活动、中英文演讲活动、爱国歌曲大联唱活动、军训、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会竞选演讲比赛活动、关爱活动系列活动、“3·18警示日”活动、禁毒教育活动。第二学期,我们开展了“心系灾区,我们在一起”主题朗诵活动、端午节诵古诗文活动、未成年人道德思想建设活动、与姊妹校汉华中学的联谊活动、抗震募捐救灾活动、校园十大歌手评选活动。校园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凸现盐外特色,校园文化产生较强的规范力和影响力。加强团组织建设及学生会管理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施展舞台
做好团员发展工作。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按照团队组织建设以及发展团员的程序逐渐发展。在发展之前,通过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填写入团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组织进行团课讲座等形式,努力营造“我优秀我入团,我入团我更优秀”的入团氛围。按照计划本学期2008年5月发展了新团员,并进行了集体宣誓仪式。在对学生团籍管理方面,及时注册,及时进行资料的分班管理,使团队基础建设工作井井有条。
抓好学生会管理工作。本届学生会成员能力强,工作热情高,需要积极引导。定期召开学生会干部会议,部署和指导具体工作。学生会各部门在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帮困助弱工作,由生活部负责,定期回收报纸和爱心箱,变卖成帮困助弱基金,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生活部也承担着对食堂伙食质量监督的职能,定期进行检查,并将意见反馈到学校。自律部每周对各班级的纪律卫生等方面全面检查,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除此之外,其他各部也在“一帮一”、学生社团组建和管理、广播站工作、学生文体活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本届学生会工作开展的是卓有成效的。学生个人的能力也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为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坚持常规文体活动的开展。本学期,体育部组织了多次年级和学校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等体育活动。文艺部组织了校园歌手演唱比赛,并配合年级在抗震救灾系列教育活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初
一、初二和高一年级分别进行了“心系灾区,感动你我”主题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组织学生会和团员同学深入社区进行社会实践等活动。本学期,组织部分学生会干部、团员同学赴区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带领学生参加东海岸社区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带领学生赴大梅沙进行拣拾垃圾活动,另外在和马来西亚姊妹校和香港汉华中学姊妹校交流活动中,学生会干部和团员同学均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学生个人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得到了加强。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学校的总务后勤工作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大多是幕后工作,没有轰轰烈烈引人注目的业绩,干的是平平常常的琐事,所以培养后勤工作人员的平常心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一周一例会,在例会中大家畅所欲言,除安排布置工作外,还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大家交流服务心得、服务感受,同时收集一些各类服务性行业感人事迹的文章与大家交流学习,大肆表扬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能吃苦、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同志,在总务后勤的团队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现总务后勤组的同志们树立起了讲奉献、负责任、能吃苦、敢创新的良好氛围,如冯小兰同志经常性的加班加点,工作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确保了我校在发展中有坚实的财务资金保障;凌云、郭伟同志热情细致的工作态度及谢兆荣、刘晓文同志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挖掘潜力,改善办学条件。本学期实施的大型工程项目有文化长廊改造工程、体育馆装修工程、多功能报告厅装修工程、围墙加高及厕所隔断改造工程等等。特别是新饭堂扩建改造工程,从工程项目的设计到材料的选定以及装修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控等环节入手,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为了确保装修材料的质量和品质,我们会同教育服务中心、造价站、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各方多次亲临建材现场进行询价订货,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和经费预算标准订购装饰材料,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春节期间,总务处几位同志轮流值班,坚持每天到装修现场察看,定期召开装修工程例会,对装修的各种问题在会上形成决议加以督促解决,每次例会决议均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给予通报。现工程已经完工并完成初验,崭新的体育馆即将开放。除此之外,总务处在各项工程的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程序,所有环节都实行阳光操作,杜绝了工程验收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确保了工程质量。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章程,厉行节约,力争把学校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在物品采购方面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坚持由两位同志一同采购,确保了采购项目的合理及价廉物美。如本学期学校采购了较贵重的教学机器人项目,为确保过好质量关,总务处会同电教组多次到厂家咨询并适用,最后采购到了学校理想的教学机器人设备。对财务的报销审批一律按章程办理,对不符合财务报销手续的情况一律不予报销,确实做到开源节流,确保下学期初中部所必需的建设资金。在资金使用方面严格执行预算,对超预算的经费开支尽量减少到最低。此外本学期继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严密的管理体系,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为盐外的发展书写了可喜的一笔。惊人成绩的背后是所有盐外人的辛勤汗水。我们在分享荣誉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保持清醒,工作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中源源不断的动力。路还很长也很曲折,但有盐外人不变的追求与激情,盐外就必能迎来美好灿烂的明天。
盐田区外国语学校
2008年7月10日
第四篇: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努力开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新局面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在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今天,我就新形势下如何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地区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农村改革开放20年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方针政策。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决定》强调:“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指明了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不仅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落实科教兴农方针,开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新局面,首先要深刻领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际经济、科技发展来看,江泽民同志去年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本世纪,人类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新发现新发明日新月异。特别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研究等的重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能力,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必将有力地推动当前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必将深刻地影响下个世纪的发展。从21世纪农业发展来讲,开展农业科技革命,广泛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核技术、农药化工技术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依靠科技和教育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趋势起步快,来势猛,推力大,它将带动农业观念、技术、生产体系和生产力水平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发达国家竞相攻占现代高技术制高点,以获得其产品的最大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经济和技术竞争的新角逐场。邓小平同志说过:“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要靠生物工程,要靠高科技。”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产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约为40%,只相当发达国家的一半。要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并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能够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是要提高国民素质,加快人才培养,走科教兴农的道路。没有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就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就没有综合国力的提高,就不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从我国农业和农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夺得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全国还有4200万人尚未脱贫;农业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回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要解决上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21世纪农业生产要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进而实现现代化,更必须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者掌握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新世纪我国农业跟上时代步伐的希望所在。从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有9个省、直辖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已达到73%。已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教育思想、办学体制、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农村教育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还有约27%的人口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约8%的人口地区没有普及初等教育,扫盲和巩固扫盲成果的任务仍很艰巨。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结构还不尽合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还很薄弱。全国约半数的行政村没有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村劳动者的年培训率只有20%左右。在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我国农村长远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总之,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要适应这些阶段性变化,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没有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农业和农村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而教育不同经济、科技紧密结合,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同样不能很好地发展。
二、进一步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这是对20年来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也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教育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1987年,原国家教委在山东平度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要求农村教育一定要面向本地需要培养人才,并决定在全国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1988年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燎原计划”。此后相继在全国建立了116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30个地区联系点,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2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1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必须由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2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不断改革农村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必须实行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4必须实行农科教结合,组织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5必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科技推广中的作用;6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点上深化、面上扩展的原则,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农村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否则农村教育自身不能健康发展,也不能发挥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去年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反复重强调了这一指导思想,现在的关键是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应当说,这些年来各地对这一指导思想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一些地方的同志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地方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因而办学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实际,把农村教育主要看作是跳农门教育,甚至于拿升学率作为衡量农村教育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这样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办不好教育的。在这种办学思想指导下,教育结构不合理,忽视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忽视各类学校的德育、体育和美育,智育也发生了扭曲,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实践能力薄弱,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不到发挥。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地脱离了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在现实中,多年来农村向高校和外地输送了不少学生,而且也出了很多人才,但如果年复一年,当地经济仍很落后,农民群众依然贫困,这就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未来几年内,我国高等教育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从我们的国力看,这一发展速度应该说是很快了,但我们必须看到,仍有85%左右的同龄青年是上不了大学的。这些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将成为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不仅要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对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只有把留在农村的绝大多数青年都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劳动者,农民群众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获得成功。
三、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应当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应当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能够承担起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任。因此农村各级各类教育都要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的各个阶段,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1打好“两基”攻坚战,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农方针的奠基工程。农村是实现“两基”的重点和难点。各地要继续将“两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已经通过“两基”验收的地方,要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颁发的《认真做好“两基”验收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若干意见》,扎扎实实抓好巩固提高工作,严格控制并降低初中辍学率,同时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二片地区,要按照规划进度保质保量地做好验收工作,切不可盲目赶超进度,追求县县达标。“十五”期间要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积极进行农村初中的课程改革,课程内容要适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学生走向社会服务。黑龙江省宁安市、重庆市潼南县把绿色证书教育引入农村初中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科技、能经营、会管理,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农业生产后备军,有效地落实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种做法,既可以为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服务,又能使返乡的学生具有一定择业与创业的能力,为毕业生成长为新一代农民奠定基础。实践证明,这是在农村贯彻《义务教育法》,保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学生服务家乡的意识和参与家乡建设的能力,是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这一做法值得推广,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行。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热爱农村、扎根建设农村的教育。要把多种形式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途径之一。要加大农村扫盲工作的力度,把文化知识教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农村教育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最直接的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较为迅速,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差距还很大,仍然是农村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各地要在打好“两基”攻坚战的基础上,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摆在突出位置。首先,要从调整教育结构入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现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招生规模,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实行更加灵活的招生制度,有条件的学校,要允许免试招收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入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和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各地都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办好农村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每个县都要建设好一所骨干职业学校,多数乡和村都应办起能常年开展培训活动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要抓好农村小学后、初中后分流,要使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都受到不同年限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江泽民总书记在全教会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自主择业而且能自主创业。职业和成人学校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专业设置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适应,努力办好农业类和农村急需的专业。现在有一些地方,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脱离当地实际需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向大中城市、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上,这种现状一定要尽快改变。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产教结合,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邵阳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各地都应当像邵阳市这样,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改革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和编写体现农村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要重视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实验示范基地建设,为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办好单独或共用的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创造条件。积极发展校外和学生家庭实习基地。努力使学校的生产、实验、实习基地成为当地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辐射的示范。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农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保证。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加强编制管理,精减富余人员,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制定政策,鼓励中小城市和县镇学校教师以各种方式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加强农村与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的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才可聘为高级教师职务。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教师到经济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当前要特别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既有合格学历,又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实践能力较强的能工巧匠和专业户在学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今年,教育部将重点抓好50个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各有关高等院校都要注重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培训合格师资。在农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农村各类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实行三教统筹,形成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的教育培训网络。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调整。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发挥一个基地多功能的作用。建立起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抓紧培养一大批农村急需的实用技术推广人才、乡镇企业管理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一两项脱贫致富的实用生产技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适应农村产业化需要的生产技术,使一部分农民获得“绿色证书”,适应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需要。对于务工农民要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要在农村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教育,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为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作贡献。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扩大农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农村中等职业、成人学校要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逐步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3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主动为农业和农村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农科教结合,没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科技推广就没有源头活水,就很难提高农业科技的含量。高等院校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路子。要把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农业与农村,开发、推广农业和农村急需的先进实用技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推广脱节,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技术,一方面科研院所的成熟技术下不去。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高等农林院校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要像河北农业大学那样,长期坚持不懈地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技术承包和建立服务机构等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要像湖南农业大学那样,通过实施“现代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工程”,依托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把农业科技辐射到广大乡村。理工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要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拓展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渠道,支持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全教会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大批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也是容纳高职人才最广阔的地方。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面向农村,培养一大批农村急需的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要扩大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生比例,为农村各类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要创造条件,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农村建功立业。
四、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开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新局面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关键是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统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是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教兴农方针的一项根本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认识统一到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上来,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站在农村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将农村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作为农村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抓好教育工作,坚持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的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在安排各级财政预 [1]
第五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定
齐门小学
1、教师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认真领会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在教育教学中具备创新意识,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生活的启发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进步的帮助者,2、“爱岗敬业”,加强师德,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以较强地情感自控能力协调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树师表形象。
3、积极参加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青年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一幅精美的简笔画,一次流利的说课,一份优质的教案,一堂生动的汇报课,一篇优秀的教科研论文,并认真产假学校组织的一年一度的“五四”奋斗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5、加强科研意识,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参加素质教育的讨论和交流。
6、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办学,认真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计划,课程呈教育局备案,并通过学生座谈会及校内检查,了解课程表执行情况,及时整改。
7、新生入学不进行任何测试,各年级不以成绩高低重新编班,不搞课后、假期中的集体补课,建立部分学生成长跟踪制度。
8、严格按照教育局审定类目征订学生用书,由总务及教导处把好征订教学用书及簿本关。
9、建立德育序列化教育,确定每月德育主体,形成由若干个教育活动组成的德育体系,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定期表彰先进集体、优秀班主任、三好生、好队员制度。
10、通过《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素质要求》、《齐门小学小学生一日常规》,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开展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内做个好学生,在家庭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经常学习,经常训练,经常检查,经常评比,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并通过红领巾值日岗,对全校的文明、卫生、纪律进行督促评比,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
11、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除加强思品课和班队工作外,要重视各学科主渠道渗透,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建立心理咨询室。
12、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对学生加强自我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继续与劳动教育基地—苏州刀厂联合深入开展“今天我当小工人,明天我是建设者”活动。
13、加强社区教育,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建共管共育”德育的新格局,共同开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活动,对家长进行宣传,并发放书面宣传材料,开好家长座谈会,谈素质教育体会,通过学生的作业展示、活动汇报、听课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14、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主体作用,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15、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制度,改变以试卷、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评定学生发展水平的做法。建立考试、作业检查、学生座谈、家长调查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取消百分制,采用等级制,重视学生评语改革,坚持正面肯定、表扬、鼓励为主,学生评语由教导处审定,确定无刺激性评语方可与学生见面。
16、保证搞好常规型的班级活动,包括文体、阅读、小制作、手抄小报等,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地。
17、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定人定时间,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健康个性,使95%以上的学生参加布贴画、砖(瓦)雕、摔跤、科技、舞蹈、国画、计算机、英语等各种活动,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
18、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生活,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势,继续实行图书借阅制度,每日中午各班学生轮流进图书馆阅览,并开辟班级图书角,开展读好书、征文、演讲比赛。
19、贯彻“团结、进取、诚信、守纪”的校风和“勤奋、多思、刻苦、创新”的学风、“热情、严谨、求实、奉献”的教风,促进良好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集体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和渠道,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宣传,大力宣扬校内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激励全体学生团结向上,积极创优争先。
20、补充、开发校本课程,加强计算机教育,把信息技术进课堂,一年级以上学生学会使用电脑,高年级同学学会上网操作,一到六年级全部都开设英语课程,努力实现愉快教学和情景教学,以适应教改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