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专业增设和调整申报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专业增设和调整申报工作的通知
http://jytzlgc.zjut.edu.cn/showinfo/521;jsessionid=D88612CDCC956DE1AE56A0C700B726FF
2011年07月04日 12:21:59 来源:教育厅 点击数:131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浙教办高教〔2011〕96号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7〕2号)和教育部近年来对高职高专招生专业设置和备案的要求,结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专业增设、调整申报和审批工作办法的通知》(浙教高教〔2009〕105号)精神,现将2011年度我省普通高校专业增设和调整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业增设和调整的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自主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立足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需要相结合、分类发展与特色创新相结合、总量控制与质量提升相结合”的指导原则,我厅在今年的新专业增设和调整工作中将继续实施分类指导,推行多种形式的专业申报管理制度,进一步将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权力下放给高校,引导高校以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办学基础为依据,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自主决策,宏观统筹,科学布局,在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并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增设和调整专业。
二、专业增设和调整的要求
(一)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以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增设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专业,加快培育发展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与海洋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加大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需求密切结合的专业建设力度,强化与我省产业集群相对接的专业群建设。
(二)年度新增专业实行总量控制。凡举办本科教育或高职教育未满3年的院校,年度净增专业数不超过5个,且不得增设目录外专业,其他院校年度净增专业数不超过3个。新成立的本科院校首次设置专业不超过6个。专业年平均招生规模不足70人的高校,每增设1个新专业,必须同时撤销1个现有专业。凡本科院校连续4年、高职高专院校连续3年未招生的专业,予以撤销并公布。
(三)实行分类指导,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申报管理制度。根据院校及申报专业性质的不同,实行自主设置和申报设置2种管理方式。凡已获得国家特色专业立项的本科高校(见附件1),可自主调整与设置国家特色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下的目录内专业;获得省特色专业立项的高职高专院校(见附件2),可自主调整与设置省特色专业所在专业大类下的目录内专业;本年度新增专业数等于或小于撤销专业数的高校,可自主设置目录内专业。自主调整与设置的专业由学校自行组织专家评审论证,报省教育厅备案。其余非上述条件的新专业和需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专业,仍按原申报评审程序办理。
(四)慎重申报教育部控制布点的12种本科专业(见附件3)。控制重复专业设置,限制和压缩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增设(艰苦行业,紧缺专业除外),调整或改造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严格执行医学类、公安类专业设置规定。
(五)加强对新增专业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的审核。高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注重特色发展,新增设专业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吸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领域专家和企业专家的意见,与行业企业共同设计、论证专业方向和建设方案,原则上行业领域专家和企业专家数不少于专家总数的三分之
一。增设的专业应以已有专业为依托,具有完成该专业人才培养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和教辅人员,专业办学条件能满足该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新增专业负责人须为专任专职教师,其中本科应为正高职称,高职高专应为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业已有专任专职教师数量须达5人以上。
(六)注重拓宽专业口径,合理、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各高校已设置的专业如需增设专业方向,应具体说明专业方向的增设理由,并附上教学计划安排表。专业方向的设置应科学、严谨,既符合专业设置规律,又体现错位发展。现有专业已开设的专业方向也一并报我厅备案。各校今后在印发招生简章、编制招生计划、核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应以省教育厅备案的专业方向为准。未经省教育厅备案所产生的学生招生、学历证书发放等问题,由违规高校负责,并追究相关高校和负责人责任。
(七)独立学院应根据生源情况及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特色培育,体现与母体及其他高校的错位发展。为确保办学质量,申报新专业的负责人须为独立学院专任专职教师,且专业教师中专任专职教师数所占比例不少于50%。独立学院在申报专业前,须征得母体高校的同意。独立学院不能申报专科层次专业。
(八)高职高专类学校的专业增设与调整,要围绕我省产业集聚区总体布局,完善专业设置布局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要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及实习实训条件等指标作为新专业设置的必备条件。除教育部2011年发文同意的具有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招生资格的院校(详见附件4)之外,其他高职高专院校不得设置高职高专层次教育类专业。
三、申报程序与材料要求
请各高校按照以下要求,于7月5日前完成专业增设书面材料及网络申报材料的提交工作,申请调整专业的高校,参照增设专业要求提交申报材料。我厅将组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行业、企业专家到高校对拟增设的第一类专业进行实地考察、评议,时间为7月20日—8月5日,请相关院校做好准备工作。
(一)书面材料提交要求
提交的书面材料包括:
1.《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试行)》(附件5,第一类专业一式8份,自主设置与调整的专业一式2份,其他专业一式3份,独立学院申请表须加盖母体学校公章);
2.学校申请文件一式2份(包括申请增设专业、专业方向及撤销专业,独立学院文件须加盖母体学校公章);
3.学校教学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的评审意见一式2份;
4.《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汇总表》一式1份(附件6);
5.《年度高等学校现有专业方向设置汇总表》一式1份(附件7);
6.申请增设专业方向的说明材料及教学计划安排表一式2份。
(二)系统填报要求
各高校需登录浙江省高校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系统(http://zlgc.zjedu.gov.cn),进入“新专业”模块,填写拟增设专业的申报项目内容,选择专业所属教学指导委员会时,请严格按照专业所属类别进行选择。同时,请各高校进入系统“综合管理”的“系统管理”模块,及时核对并更新本校评审专家库中的浙江省本科及高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信息,以便我厅组织专家完成专业增设与调整的评审工作。联系人:林亚芳,电话:0571—88008975,地址:杭州市文晖路321号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邮编:310014,邮箱:lyf1213@126.com。
网站技术支持联系人:顾东袁,联系电话:***。
相关下载:
附件1: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名单.xls
附件2: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立项名单.xls
附件3:教育部控制布点的12种本科专业名单.doc
附件4:浙江省具有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招生资格的学校名单.doc
附件5: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试行).doc
附件6: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汇总表.doc
附件7:年度高等学校现有专业方向设置汇总表.doc
附件8:近三年(2008—2010年)总就业率排名后十位的本、专科专业.xls
附件9:近三年(2008—2010年)总就业率低于90%的本、专科专业.xls
附件10:全省布点数本科(含独立学院)超过30个、专科超过25个的.xls
第二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汛期学校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汛期学校 安全工作的预警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我省自 6 月 17 日入梅以来,部分地区已出现大雨暴雨天气,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梅雨带仍在我省维持并南北摆动,多大雨 暴雨天气,省防指已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省委省政府主要领 导高度重视本轮强降雨的防范工作,要求全省各地重视对雨情的 监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切实加强灾害防范,确保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领导的批示精神和省防指的工作要求,省 教育厅向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发布防汛预警,并就有关 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切实落实各项防范管理措施 临近暑期,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当地防汛防台形势、结合期
末工作安排认真全面开展一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治发现的问题。要加强对位于沿河、沿溪和地处山谷、水库下游、低洼
易涝区学校的防汛工作,重点检查学校校舍、院墙、车棚、在建
工程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及周边泄洪通道是否通畅,地下
室等排水系统、电力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
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防汛防台预警、防范、应急处置
各项工作机制,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
全。
二、加强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
各地各学校要结合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的要求,有针对性 地开展以防范洪涝、台风、雷暴、泥石流等灾害为主要内容的安
全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应急避灾能力。要加强灾害天气师
生安全出行的宣传教育,加强校车安全运行的排查和管理。要充
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及手机短信、电子显示
屏、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宣传防汛防台知识,发布预警信息和安
全提示。学校要认真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已制定完善的防汛应急预
案,使各相关岗位人员熟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
三、加强应急值守,切实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省防
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防汛预案演练周活动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193 号)要求,在前期开展防汛防台
演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各 项应急保障准备。要加强与当地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和气象部门的联系,重视预警预报信息的接收和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响应能 力。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期间,各地各学校要根据当地防汛防台抗 旱指挥部的要求,及时做好学生停课、调课等相关工作;要加强 对校园及周边的巡查,坚持领导带班和 24 小时值班制度,保证 通讯畅通,一旦发生险情,要根据紧急信息的报送要求及时向上 级部门报送相关信息。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4 年 6 月 24 日
第三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下半年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申报和教师选课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下半年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申报和教师选课工作的通知
浙教办师〔2011〕81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
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2010〕175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精神,在今年上半年4个试点地区先行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我省定于2011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现就培训项目申报及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项目申报
(一)培训项目范围及开班时间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的申报范围,是为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而组织举办的非学历培训,是涵盖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各教师岗位及校长需求的培训项目,包括短期培训项目和90及以上学时的集中培训项目。本次申报项目开班时间为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
(二)培训项目申报单位及服务范围
1.申报单位
本次培训项目申报单位范围为:
(1)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及承担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的普通高校和培训机构;
(2)我省从事教师教育的普通高校;
(3)我省省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及经省教育厅批准备案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4)省教育厅直属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相关单位。
2.申报单位服务范围
(1)普通高等院校、经教育部备案参加“国培计划”的培训机构、我省市级及以上教师培训机构和国家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省教育厅直属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相关单位,可申报承担面向全省及以下范围的培训项目;
(2)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可申报承担面向本市及以下范围的培训项目;
(3)其他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可申报承担面向本县(区、市)及以下范围的培训项目。
鼓励教师培训机构与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高校与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加强联系协作;鼓励高校、教师培训机构与具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科研机构、普通中小学联合申报并共同组织开展培训;鼓励高校、省市级教师培训机构采用“送培上门”形式到欠发达地区开展教师培训等。积极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竞争又合作的培训新机制。
(三)培训机构资质认定申报及备案
在本通知第二条限定的申报单位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免于资质认定审核,但需履行资质认定备案手续。请各申报单位填写《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申请(备案)表》(见附件1),并按照培训服务对象涵盖范围的不同,向相应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培训对象限定在本区域的,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跨县(市、区)的,报设区市教育局;跨设区市的,报省教育厅。培训机构资质认定申报备案时间为6月7—10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须在6月13日前,将向本地区提出资质认定备案申请的培训机构名单汇总后,以设区市为单位,报省教育厅备案(《面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备案汇总表》见附件2)。
(四)培训项目申报要求
1.要求培训机构在申报培训项目前,务必认真学习《若干规定》及省教育厅领导的有关讲话精神,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主要内容。培训机构要在深入调研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若干规定》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的精神和要求,认真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申报项目。
2.各培训机构要以保证质量、凸显特色为原则,精心研制培训方案。为增强培训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原则上90及以上学时的集中培训,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要达到1:1。其他短期培训也要面向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针对性。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和师资安排、内容和方法、时间与地点、收费标准等。
3.各培训机构要本着勤俭节约、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培训经费预算,确定培训收费标准(包括业务费、公务费、资料费、实践活动培训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六项内容)。培训收费标准将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和培训学员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培训项目申报、审核和发布
1.培训项目申报。培训项目申报与审核工作,坚持自愿、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各培训机构申报的每个培训项目,均需按要求认真填写《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申报书》(见附件3),并通过“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网络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培训管理平台”)进行申报;以培训机构为单位填写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4)需一并上报。
2.培训项目审核。各培训机构申报的培训项目,按培训项目服务对象涵盖范围的不同,分级负责审核。跨县(市、区)培训的,由设区市教育局组织审核;跨设区市培训的,由省教育厅组织审核。
3.培训项目发布。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的培训项目,将统一通过“培训管理平台”向全省各中小学发布,供培训对象根据需要自主选择。
4.时间安排。各培训机构培训项目申报时间为6月15—22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时间为6月23—30日,中小学教师自主选课时间为7月4—25日。
二、教师选课有关工作
(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动员和培训
今年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的开局之年,为确保全体教师对培训制度的全面理解和“培训管理平台”的正确操作使用,要求各地组织召开面向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动员会,并以分级组织方式开展“培训管理平台”使用操作培训。省教育厅负责对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各地教育局负责对所属中小学全体教师的培训。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分别定于6月3日和6月9日进行(具体培训安排另行通知)。各地教育局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实施动员和培训管理平台使用操作培训务必在6月17日前完成。
(二)学校和教师基本数据录入
学校和教师基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录入是实现教师顺利选课的基础,各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指定专门负责人,指导和核实本地及本校基本数据录入工作。要向教师明确基本数据录入内容,并要求教师认真核对本人信息,学校人事负责人要对教师录入的基本信息数据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学校及教师基本数据录入时间为6月4—22日。
(三)教师自主选课与学校审核
2011年下半年起,全省中小学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培训项目,将全部通过“培训管理平台”自主选择,需要经过教师自主选课、学校校长审核、教师培训机构复核等程序,共进行两轮。具体工作要求和进程安排表见附件5。各地、各培训机构、各中小学须严格按照时间安排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四)“培训管理平台”登陆账号确定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管理,是基于网络的管理系统,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及教师,需要在“培训管理平台”上登录后,方可进入系统进行相应操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登录账号由省教育厅负责分配,各中小学校的登录账号由各地教育局负责分配,教师的登录账号由其所在学校负责分配。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二○一一年六月二日
第四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师范类毕业
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闽教学〔2010〕63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为10500人,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现就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2011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2011年我省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以建立健全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为支撑,以完善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力争保持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和自主创业人数进一步增长。
各市、县(区)教育局和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做好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在制定本地区、本校“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工作中,把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切实保证组织领导重点统筹、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经费投入优先保障。
二、拓宽渠道,更大力度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学校就业
各市、县(区)教育局要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因地制宜地出台更优惠、受益面更大的鼓励政策,明确招聘基本条件和毕业生基本权益保障政策,努力开辟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基层学校就业的新渠道,营造师范毕业1
生志愿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吸引毕业生到本地基层学校任教。
今年在各地正常招聘中小学教师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担任紧缺学科的教师,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特岗计划、代偿学费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扶持经济困难县补充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各高校要大力动员每一位师范类毕业生积极参加新任教师统一招聘考试,并指导毕业生做好充分准备认真赴考。
三、精心组织,着力做好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免费师范毕业生按照《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规定,到我省中小学(幼儿园)任教,履行国家义务,服务期不少于十年。各市、县(区)教育局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根据本辖区教师队伍建设和辖区内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及中小学空缺编制情况,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用编计划,优先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要体现鼓励优秀学生读师范、优秀人才当教师、有志青年长期从教的政策导向,为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创造条件,切实做好首批119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组织招聘录用、落实岗位等工作,确保他们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寒假期间,省教育厅将举办各市、县(区)教育部门(学校)和免费师范毕业生参加的专场供需见面会。
四、提高质量,积极开展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服务年活动
广泛收集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民办学校教师需求信息,为师范类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服务。要根据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特点,结合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的时间节点,合理举办各类形式招聘活动。在全省招聘新任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考结束后,针对没有入闱的师范类毕业生,各高校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企业和民办学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为他们推荐工作岗位。
各高校要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和就业咨询室,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
为辅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方便办理手续,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积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建立困难群体信息数据库,开展“一对一”服务,通过发放求职或生活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科学、规范、准确地做好就业统计工作,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前后的衔接工作。
五、深化改革,提高师范类毕业生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分布情况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对于需求过多的学科专业坚决予以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类专业结构,逐步建立毕业生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推进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强化教学能力训练,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统筹安排实习实训,完善教育实习管理办法,提高培养质量。
六、加强宣传,切实做好师范类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全面、准确地宣传师范类毕业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任教的政策以及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鼓励师范类毕业生到我省边远贫困地区任教、优秀青年终身从教,引导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加强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师范类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稳定就业心态,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就业。高度重视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毕业生招聘活动的安全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认真负责地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手续工作,确保毕业生满意文明离校。福建省教育厅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关于做好2017年新增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7年新增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为做好我校2017新增专业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增设新专业的原则 1、2017拟申报新增专业的各学院要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拟新增专业要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重点,以专业结构整体优化为目标,通过专业的增设和调整,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结构。
2、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教高[1999]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7〕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通过增设新专业,促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
3、符合我校转型发展规划,新专业应具有一定的办学基础和相应的学科支撑,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思路,围绕地方产业结构和职业岗位的需要,集中学院资源建设好与基础教育和产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
4、要充分论证新增专业的生源和就业前景,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形势,积极设置与紧缺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的专业。
二、增设新专业的条件
1、有详细的专业设置可行性论证报告、专业人才需求论证报告;
2、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
3、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合理的师资队伍;
4、初步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等办学基本条件。
三、增设新专业的申报材料
1、《专业设置可行性论证报告》、《人才需求论证报告》:说明增设该专业的主要理由及其他有关材料(如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等),着重阐明增设该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见附件),分为审批专业和备案专业;(注:表2和表9不用填写)
3、专业申报情况汇总表。
四、申报时间和要求
各学院应高度重视本次新专业申报工作,抓紧时间对有意增设的专业进行调研,认真准备和撰写申报材料,于5月20日前按要求将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报送教务处质量科。
联系人:王伟;电话:2370069;邮箱wangwei524618@163.com。
附件
1、《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审批、备案)、《专业申报情况汇总表》 附件
2、《专业设置可行性论证报告》、《人才需求论证报告》 附件
3、相关文件
教务处
2016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