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课 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成效
一、建立了“适应需要,对接产业,校企结合,特色发展”的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坚持“围绕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适应职业发展用人需求建设专业,对接产业、企业、岗位提升专业品质”的专业建设原则,坚持走“特色发展、品牌经营、质量立校”专业建设之路。建立和完善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开发建设运行机制和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骨干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形成了专业调研论证工作机制。校系两级成了专门组织,每年开展一次专业调研论证工作。学校成立了专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各系部按照专业设立专业发展论证小组。通过深入进行市场调研,认真分析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产业吻合度,使专业设置和建设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学校按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行滚动修正,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
二、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双主双辅助复合型人才的发展模式
以培养普通焊工、特种焊工和自动焊操作工作为初级专业定位;同时制定了“双主双辅复合型人才”的高级培养定位,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内涵素质为双主线,以学历提升和无损探伤为双辅线。从而使我们的教育产品能够和市场做到无缝对接。打造技术能手,塑造焊接绅士,缔造复合人才,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三、校企联动,产学结合大唐国际能源工程公司,在我校设立大唐班委培焊接员工,同时,本专业技能鉴定站负责大唐工程公司焊工技能考评。我们和新疆特变电工东北分公司进行战略性人才培养,实现无缝对接,学生薪资可观,就业稳定率高,进步速度快,例如,我们的毕业生李亮同学,现在在特变电任技术部长职务,买了房子和车,年薪六万以上,他只是优秀毕业生的代表。
四、铆焊结合把企业一线的铆工标准引入教学,实现铆焊结合,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就业面更加
宽广,更加适应企业的流程,因此,毕业生稳定性良好,进步速度快。
五、特种设备焊接人员
我们把高压焊工(特种设备焊工)认证机制引入课堂,使得学生向着高精尖发展,学生业务扎实,技能精湛,高压焊工项目的成功实现,使得我们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六、冲刺国际比赛
作为辽宁省第一支参加国际焊接大赛的团队,我们实现了走出去的梦想,同时,作为辽宁焊接的代表,我们在国际的舞台上展现了辽宁的焊接技艺。
第二篇:焊接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报告
焊接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报告
我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历经六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改变,目前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成长和发展,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接下来我将从变更教学计划和改变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来阐述焊接技术应用课程改革。
一、变更教学计划
1.物理课程
原有教学计划中无物理课程,其它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需本课程自行进行讲解,严重耽误了其它知识点的讲解。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改革,本专业教学计划立即增添了物理课程,不仅符合国家要求,还为专业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CAXA课程
本课程内容以前属于金工实习的部分课程内容,设置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制图软件,为毕业设计的制图和工作中的识图打下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第二学期学习焊工识图三视图的部分非常吃力,在第四学期学习CAXA课程时将前面所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因此,专业教学计划迅速做出调整,在第二学期设置了CAXA课程,这不仅增加了软件学习的时间,还对焊工识图的知识起到了巩固和促进作用。
3.金工实习
以前的金工实习课程内容包含CAXA和钳工,授课时间为第二学期。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只会焊接,不会其它的加工方式。因此,专业教学计划迅速做出了调整,将课程设置在第四学期,增添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实训。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让学生毕业设计有了更多的选择。
4.机械基础
机械基础课程以前设置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机械基础的知识还正在学习中,严重影响了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对机械八大机构的设计和应用。因此,随着其它科目的调整,将机械基础课程设置在第三和第四学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毕业设计作品质量。
二、改变教学模式
1.文专结合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文化课老师和专业课基本是“没有交集”。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和毕业生回访工作的进行,发现了很多的问题:①在进行焊接结构生产项目式教学时,学生不会三角函数、比例等计算;②在焊接检验课程中涉及的射线、超声波、磁粉等很基础的物理知识学生一窍不通;③学生进入公司实习时,看不懂英文图纸;④学生在工作中获得了技能大赛奖项,要求上台分享时说不出一个字。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没有做到“文专结合”。因此,本专业课程标准立刻做出了调整:①语文课程需增加演讲、工作汇报和技能大赛获奖感言等写作内容,让学生扮演工作中某角色;②数学课程需重点讲解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函数等,为专业课知识讲解、项目教学等打下坚实的基础;③英语课程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需加入专业词汇,满足公司国外订单的知识储备;④物理课程需增加力学分析、超声波、射线、磁粉等基础知识,为焊接结构生产、焊接检验和焊接工艺等课程打好基础。
2.项目教学法
以前的专业课基本都采用纯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低、学习效率低,掌握的也非常不牢固,做不到学以致用;教师备课授课效率也不高,师生课堂关系非常紧张。在发现问题之后,专业课程一改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教材深入研究并进行知识点整合,以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式教学:①机械基础课程在讲解完每个机构之后,会让学生设计一个真实的机构,待老师审核之后并进行加工;②焊接结构生产在讲解完焊接应力与变形、焊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及静载强度、焊接结构备料及成形加工等知识点之后分别进行工字梁、宝塔、压力容器等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设计和加工中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③焊工识图将课程所涉及的所有图纸进行电子绘图,并在每一模块结束之后进行焊接结构件、数控车、数控铣等图纸进行绘制,让学生在实际的加工图纸中学习,为进入工作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学生在成长,教师在变化,社会在变革,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让我们为了孩子的顺利成才而持续奋进。
第三篇:焊接技术应用专业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汇报材料
评审学校:唐山劳动高级技工学校 专业名称:焊接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052200
一、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成立于1974年,2010年被命名为唐山市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发展改革示范校重点专业。为唐山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首席焊接专家钟秉锐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目前拥有329多名学生,教师26人。
为建立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校企 “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定双进”的合作机制,使专业建设指导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更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我院聘请行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立专家委员会,定期召开专家座谈会,制定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并结合企业的需求,不断改进调整。
二、教学与改革创新
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基础上,以企业专家为引领,确定了 “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从“师资、设备、教材、教法、环境”五个保障要素入手,进行“生产、教学、工作、学习”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在深入调研和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完成了模块化的中、高级工和预备技师课程体系设置。
开发了以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校本教材《人才读本与企业文化》,编写了适应“产品+课题”专业教学的《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校本教材,适应新岗位、新技能需要,编写了《焊接机器人操作指南》、《先进焊接技术》校本教材,为使学生具备能用会修焊接设备的技能,编写《焊机维修》校本教材。
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将实训室从设备、材料、流程等要素,按照岗位要求进行改造和新建,为学生创造学习+操作的成长环境。创建了以课题为引领、产品作载体的“产品+课题”教学模式,深化了“做中教、做中学”,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成果产品化的目标。制定了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由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参与评价,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青年教师杨学军在2016年6月参加省中等职业院校创新杯说课大赛(机械类)二等奖,在2016年唐山市教学成果评比中,蒋志林获得教案一等奖,多媒体课
件二等奖;于滨增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优秀教案二等奖;张超获得多媒体课件二等奖、优秀教案三等奖;高祥获得多媒体课件二等奖;赵延东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
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教学改革创新,研发和引进本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出《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3门网络课程;打造《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为精品课,制作《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冷作工实习》多媒体课件40个课题;完成非核心课程电子教案、核心课程试题汇编;建立了焊工专业初、中、高级、技师技能鉴定模拟题库,建立《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 试题库、《焊接机器人操作》习题库;制作完成《焊工实训》仿真教学片(3集),为教学中运用仿真、虚拟等信息化方式,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实现了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立体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课程、进课堂,多渠道系统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作用明显。青年教师杨学军在2016年8月参加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项目―教学设计)获得二等奖。
多年来,本专业不断探索和深化先后与开元集团、中建钢构,信德锅炉等多家企业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书,在工学结合、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师资互派、培训项目开发、教师培训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现了行业、企业与学校的资源整合共享,促进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有机衔接。校企双方通过人员、设备、产品、课题互派互进,采集信息、深入研讨,制定完善了专业建设内容,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全方位进行校企文化对接,组织师生参观唐山松下、天津新华昌,对企业文化内涵、企业精神进行深入了解;聘请专家讲座,举行专题活动,在实训车间、教室、宿舍推行6S管理,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丰富了校园文化。成立教学质量检查监控小组,以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为依据,通过日常检查、推门听课、学生评教、工学成绩,加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学校、企业、学生评价相结合,保障新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构建学生评价体系的“234“模式,即在学校和企业二个岗位,引入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参与,设立产学考评、工学考评、技能鉴定、德育积分与考试成绩四项指标,开展以能力为核心的科学评价。
三、教学管理
明确职责分工,提高教学质量意识,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系领导—教研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为主线的教育教学管理网络,明确相关职责、任务,实行分层管理,对学生成绩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激励了学生全面发展;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切实加强“备、教、辅、改、评、析”的教学过程管理,坚持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并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完善考核机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评办法,量化结果作为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强化竞争意识。
结合本专业、本地区特点,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编写《焊接机械制图》、《焊接机器人操作指南》、《人才读本》、《焊机维修》、《先进焊接技术》、《焊接工艺技能训练》等校本教材,符合市场需求、学生就业需求、专业发展需求,开发《机械零部件测绘》、《机械基础》等精品课程,解决教学难题;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元化(学校、企业、社会)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积极发展。
在实习教学中,重视技能训练,实行“理论、实习周倒制”教学,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与专业对口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制定《学生顶岗考核实施办法》、《顶岗实习教师工作职责》等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
四、专业师资
我系现有教职工26人,本科以上学历24人,研究生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人,中级职称教师12名,技师、高级技师资格教师8人。另外从企业聘请了8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和教学顾问,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
专业带头人祝永旺2016年被评为“唐山市名师”称号。
突出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创新能力,“以赛促学”,带动专业建设:2013、2014、2016年在省中等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两个团体一等奖,一个团体二等奖,2016年在市技能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梁川同学获得劳动部“技能雏鹰”奖,冯振兴同学在国赛选拔赛入围省集训队。
赵哲老师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大能手”决赛中获得第五名,蒋志林老师获得省“三育人”称号。
杨学军、王静娴教师荣获全国《教师职业道德》读书知识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教师周丽获得“全国德育教学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和“河北省创业培训师”,7月将参加全国创业培训师大赛。祝永旺取得了业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27名教师考取中国焊接协会“焊接机器人操作员”资格证,3名教师获得企业急需的无损检测Ⅱ级证书,专业带头人刘海英担任省技能大赛评委,双师教师赵哲获省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省市级优秀论文、课件、教案等 11 篇、专利1项。建设了一支专业带头人具有创新性,骨干教师引领先进性,双师教师突出实用性的师资队伍。
五、教学设施设备
本专业目前拥有13个理论教室15个焊接技能训练教室,培训工位156个,包括MIG与TIG焊接技术、工业机器人焊接技术、铝合金焊接技术、管道与综合焊接技术、特种焊接与切割技术、自动焊接技术、特种焊接与切割技术、焊接检测技术、理化检测等。备有焊接机器人、激光复合焊接与切割、搅拌摩擦焊、超声波焊、高速TIG与MIG焊机、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超声检测等先进设备200多台套。
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书,在工学结合、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师资互派、培训项目开发、教师培训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组建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内容,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校本教材的编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质量效益
2010年为唐山中职学校培训骨干教师75人,2010-2014年为华北理工大学培训大学生 200每年人次;为企业职工、社会化技师、高级技师培训鉴定54次、1666人;唐山市金蓝领培训30人;承接唐山职工大赛组织选拔训练,获“唐山市第十四届职工技能大赛优秀组织者”称号,每年为本地及京津塘地区10多家企业输送毕业生100多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培养精品学生,提升专业的社会吸引力,近年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1-2013年蝉联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2013年荣获河北省“三向杯”制造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4年荣获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参赛的6名选手中全部荣获个人一、二等奖;2016年荣获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参赛的5名选手中荣获个人二等奖;2016年在市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囊括前五名好成绩。
七、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1.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学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专业特色优势发挥有所局限; 3.加大与企业合作办学力度,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与服务社会作用。
第四篇:焊接技术总结
焊接技术总结(火电)
**机组为国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锅炉本体部分设备由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生产,汽机本体部分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汽机四大管道为业主委托管道公司配管。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焊接技术质量管理中,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EPC联合体和业主的共同努力下,作到了制度化有序管理,焊接工程质量控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效,锅炉本体部分在质量监督检查中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汽机四大管道部分焊口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100%,为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在同行业中也颇为鲜见,这体现了我公司在工程焊接技术质量管理和焊工技能方面的较高水准,值得进一步总结提高,将好的制度经验推广应用到工程施工中去。以下探讨一下公司在神华国华发电厂二期3#机组焊接施工中的经验和体会。
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焊接施工管理汽机本体部分的重点有以下几点:
1.四大管道中主蒸汽管道,材质为A335P92,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合金成分>10%,在工艺上有几个重点注意事项:1)焊接材料的选用要合理。各种厂家的焊条焊丝,工艺性能差别较大,国内的R717尚未大量采用,进口焊材本工程选用的工艺性能相比最好的德国蒂森。考虑到成本和推广国产焊材,建议在做出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后推荐采用。2)由于P92金相组织为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在严格执行预热和层间温度监控的前提下,焊接工艺参数应尽可能采用小规范。保证焊接线能量在20KJ/mm以内,焊道宽度和厚度也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执行。3)焊接完成后应冷却到80℃以下完成马氏体转变,然后及时进行热处理。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的焊口,应注意防潮防雨,避免氢致裂纹产生。
2.汽机其他厚壁管道和锅炉集箱、连接管的焊接施工,其他火电公司曾经出现过这样的质量事故:由于焊接技术人员经验欠缺,焊工在实际施工中完全背离焊接工艺卡及施工规范的规定,采用“大规范焊接工艺参数、慢焊速、厚焊道、宽焊道”进行焊接,导致产生粗晶形成裂纹。各同行应当引以为戒,制定焊接工艺卡,应当以焊接工艺评定为依据,并且要指导监督焊工对焊接工艺卡的执行。
3.凝汽器的焊接施工中有两个重点项目:1)凝汽器冷却水管板密封焊施工,要重视特别重视上道工序—切管和胀管的施工质量,必须满足厂家技术要求,焊接前严格按照要求清洗焊接部位。焊接时注意控制区域温度,采取跳焊的焊接顺序。专用焊机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上海石化安装公司研制的焊机价格低、可靠性强,远优于其他厂家,但存在层间温度偏高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改进。2)凝汽器接颈与低压缸连接的焊接施工,对焊接变形的要求很高,小于10丝。在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工期的要求,过份要求进度,造成变形超标。这点值得引起各相关单位人员的重视。
4.汽机管道的焊接质量控制,注意施工过程中对生产单位进行委托检验工作的监督,切实保证及时按照规范进行检验。
5.管道支吊架的焊接质量检查和验收,由于支吊架往往位于高空,拆架后无法进行检查,应注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便于有效控制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焊接施工管理锅炉本体部分的重点在锅炉本体高温再热器和末级过热器两部分:
1.高温再热器进口联箱管排采用了SA-213T91,出口集箱管排采用SA-213T92该材质可焊性良好,但由于其合金含量接近9%,且金相组织为细晶组织,在工艺上要求采用小规范,并且焊道要薄,每层约2mm。管子内加塞可溶性纸,增强根部氩气保护效果。管排U型弯位置采用SA213-SUPER304H、SA213-TP310HCbN超级不锈钢,在工艺上要求采用小规范多层多道焊,焊接过程必修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150℃。
高温再热器管排非常密集,焊口一旦形成错口等缺陷,不及时处理,以后被其他管排挡住就无法处理,如果割口,要割许多管排,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由于管排壁厚只有4mm,死区位置难免漏焊,容易造成重大安全质量隐患,因此焊缝盖面情况也是重点检查项目之一。
2.末级过热器管排焊口为SA-213T92,壁厚为进口8mm出口12mm,在打底焊时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在工艺上有几点重点注意事项: 1)焊前预热采用电加热方式保证钢材加热的均匀性,严格控制层间温度按照规范执行,焊后及时后热;2)采用未带电流衰减特性的逆变焊机进行氩弧焊施工时,注意一些操作手法:钨极不得磨太尖,尖头最好保持在φ0.3~0.3并带圆弧,便于划擦引弧时不断钨极,减少焊缝夹钨缺陷;打底焊时的收弧衰减,收弧必须将电弧引到坡口面衰减,熄弧后立即将焊枪返回到熔池处氩气后延保护10秒左右,随后仔细检查有无裂纹,并用角磨机打磨收弧部位,确认无裂纹后在接头焊接。盖面焊时中间接头的收弧衰减可收弧在焊缝上,衰减方向顺焊缝前进方向,同样应进行氩气后延保护并检查打磨;整个焊口终点接头必须添饱满熔池铁水,使收弧部位略厚,同样应进行氩气后延保护,时间适当加长,并检查打磨。
以上是施工中的焊接质量控制重点。
在焊接质量控制中,应注重过程控制,在焊接施工文件准备、焊工管理、焊材管理、焊接工艺卡执行监督、焊接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形成规范的制度并严格有序地执行实施,再对焊接质量控制重点项目进行严格监控,一般就能达到比较满意的质量管理成效。
第五篇:焊接技术总结
焊接技术小结
一、焊接材料的选用
1、选择焊条的基本要点 1.1同种钢材焊接时焊条选用
1.1.1考虑焊缝金属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 1.1.2考虑焊接构件使用性能和工作条件 1.1.3考虑焊接结构特点及受力条件 1.1.4考虑焊接施工条件和经济效益 1.2异种钢焊接时焊条选用
1.2.1强度级别不同的碳钢+低合金钢(或低合金钢+低合金高强钢)
可按两者之中强度级别较低的钢材选用焊条。但是,为了防止焊接裂纹,应按强度级别较高、焊接性较差的钢种确定焊接工艺,包括焊接规范、预热温度及焊后热处理等。1.2.2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
应按照熔敷金属化学成分限定的数值来选用焊条,一般选用铬和镍含量较高的、塑性和抗裂性较好的0Cr25Ni13型奥氏体钢焊条,以避免因产生淬硬组织而导致裂纹,但应按焊接性较差的不锈钢确定焊接工艺。
1.2.3不锈钢复合板
应考虑对基层、覆层、过渡层的焊接要求选用三种不同性能的焊条。对基层(碳钢或低合金钢)的焊接,选用相应强度等级的结构钢焊条;覆层直接与腐蚀介质接触,应选用相应成分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关键是过渡层(即覆层与基层交界面)的焊接,必须考虑基体材料的稀释作用,应选用铬和镍含量较高、塑性和抗裂性好的0Cr25Ni13型奥氏体钢焊条。1.3焊条选用也可以按以下简单的经验原则(1)等强度原则(2)同成分原则(3)抗裂纹原则(4)抗气孔原则(5)低成本原则
(6)等韧性原则(7)焊件厚度原则
1.4各类焊条的使用注意要点
J421、J422、J423、J424、J422Fe焊条。按照一般使用焊条的操作方法,不会发生什么特殊问题,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保持适当弧长,通常为2~3mm,过长易产生气孔、咬边等恶化焊缝质量;焊条摆动宽度一般只能相当于焊条直径的3倍,最多不得超过4倍;避免使用大的焊接电流,否则容易产生气孔和咬边。这类焊条焊前一般不必烘干。
二、预热
1.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
1.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效防止裂纹的产生
适当延长800~500℃区间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可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1.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
均匀的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工件各部分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从而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1.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约束度
预热对降低角接接头的约束度尤为明显,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裂纹发生率下降
1.4预热还可以提高焊接生产率
由于工件具有了比较高的初始温度,再吸收较少的热量即可达到熔化温度,可以提高焊接速度。
1.5注意事项:
1)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要求较高的钢号选取
2)采取局部预热时,应防止局部应力过大。预热的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范围,且不小于100mm 3)需要预热的焊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4)当用热加工法下料、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须考虑预热要求
三、后热
1.1加速扩散氢的逸出,防止产生延迟裂纹
后热特别对防止强度等级较高的低合金钢和约束较大的焊接结构产生延迟裂纹十分有效,所以后热也称消氢处理 1.2有利于降低预热温度
后热的温度及保温时间与工件厚度有关,一般后热的温度取200~350℃,保温不低于0.5h。由于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可以达到除氢的目的,所以焊后要立即进行热处理的焊件就不需要再进行后热处理。但是如果焊后不能立即进行热处理而焊件又必须除氢时,则需焊后立即做后热处理,否则,有可能在热处理之前的放置期内产生延迟裂纹
四、焊后热处理
1.焊接热处理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2)消除焊接热影响区的淬硬组织,改善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3)促使残余氢逸出,有利于防止延迟裂纹,如500MPa级且有延迟裂纹倾向的低合金结构钢 4)提高结构的几何稳定性
5)增强构件抵抗应力腐蚀的能力
五、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
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改善残余应力的分布可以从设计和工艺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如果设计时考虑的周到,往往比单纯从工艺上解决问题要方便的多。如果设计不合理,单纯从工艺措施方面是难以解决问题。因此,在设计焊接结构时要尽量合理制定减小焊接应力和改善焊接应力的设计方案,在制造过程中再采取一些必要的工艺措施,使焊接应力降到最低程度。
1、设计措施
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采取合适的办法来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用以限制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1)使焊缝长度尽可能最短 2)使板厚尽可能最小 3)使焊脚尽可能最小
4)断续焊缝与连续焊缝相比,优先选用断续焊缝 5)角焊缝与对接焊缝相比,优先选用角焊缝
6)采用对接焊缝连接的构件应(在垂直焊缝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可变形长度 7)复杂构件最好采用分部件组合焊接
2、工艺措施
1)合理选择装配和焊接顺序,调整残余应力分布。结构的装配顺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较大 2)缩小焊接区与结构整体之间的温差
3)降低接头局部的约束度 4)锤击焊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