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估前后的变化(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21:3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评估前后的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评估前后的变化》。

第一篇:教学评估前后的变化

教学评估前后学校的改变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在这次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在得了让人欣慰高心的成绩之外,还迎来了很多的变化。

总的来说,我们要感谢这次评估,它给了我们所有的人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给了我们学校一个改进的机会;它美化了我们的校园,激发了我们的热情。

“多样化”取代了“单一化”,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教学形式多样化了,并且提高了同学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同学们上课时的注意力。有效的缓解了由于单一的上课方式引起同学们的疲劳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减轻了老师上课的工作负担。

“饭菜香” 变为“书卷香”,早餐入室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没有了因早餐诱惑而四处神游的心,没有了食堂般的吵闹。教室再也不在是以前浓浓的早饭引起的饭菜味了,却而代之的是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带来的书卷香。

“垃圾场”成了“知识的殿堂”,以往垃圾随处可见的教室,充满早餐包装袋的课桌,垃圾成堆的垃圾筒,如今却像“洗了个

澡”般焕然一新,给人一种舒适整洁的感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好的状态,自然有好的学习。环境好了,同学们的学习的感觉也好了很多。

“懒羊羊”转成了“勤奋羊”,相信进大学之前,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不逃课就不是好学生,于是,我们很多同学贯彻了这一思想,去成为那样的“好学生”。不喜欢的课不上,心情不好不上,不想起床不上,像放松放松不上。我们找了各种给自己逃课的理由。于是两年便一晃眼就过了,这次评估让我们由“懒羊羊”变成了正真地“勤奋羊”。同学的出勤率都很好。上课也很有激情,很热情,很认真。

用心去感受,我们就会体会到,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同学,乃至于我们自己都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好的变化。这次评估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新起点。所以去善待吧。去让我们的校园,更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

第二篇:11级本科二班教学评估班级前后变化情况[小编推荐]

就本科评估前后本二班变化情况报告我校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抓紧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落实教学工作的质量。各系为配合评估,特别是外语系在迎接评估期间特别给力,充分发挥班级整体的力量,班委会积极开展班会活动,引导全班同学对本科教学评估的深刻的理解,并决心尽到作为交大主人翁的责任,完成迎评估任务。外语系11级本二班也积极做好迎评估的状态,在学习风气、卫生保持、早晚读到勤的情况有明显的变化。

1.学习风气

教学评估的结果的好坏离不开班集体的优劣,而一个好的班集体少不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好的学习风气也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评估前,我们班一直是一个学习氛围较其他班级较好的一个班级,这也是辅导员也承认的一点。大家每个人差不多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每天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不停学习努力。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些同学有不足,但她们都没有泄气,总在每一个小事中学习积累经验。上课到勤率比较高,只有少数请假的不能来上课,课上也积极跟老师互动,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的思考着老师的问题,不停的认真仔细地做课堂笔记。课后也虚心请教老师,偶尔有不同的意见,但总会在老师或其他地方找到答案。

评估后,我么班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学习风气,我们都只做自己,学习是自己的事。评估并没有影响我们学习的乐趣,反而觉得评估时,压抑的气氛更浓,我们学习并快乐着,欢声笑语时而荡漾在教师更是件开心的事。学习课堂,有些大课,学生坐在那大部分是浪费时间,并学不到什么东西,有些更愿意去图书馆自修,做自己的学习。但大部分还是会去上课,不迟到早退的。

2.卫生保持

卫生环境保持的好坏关系到同学们学习质量的好坏。搞好班级、寝室卫生,不但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是班级、宿舍良好形象的直观体现。

评估前,带早餐进来的几乎没有人,都提前解决了。教室每天一打扫,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所谓劳动光荣,同样也为了给专家留下好的印象,为学校顺利通过评估,做到自己的一份力。在劳动工具缺乏的情况下,同学们互相帮助完成了各项劳动卫生任务。寝室也是一样,寝室的成员把寝室打扫的很干净,书桌上也整理的很整洁,寝室是我们呆的最长的地方,卫生保洁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评估后,带早餐进教室的只有少数几个来不及吃的同学。教室依然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打扫的原则。劳动委员每天都会提前安排不同人员值日,并事先通知,每个人都做的很好,有时有些人有事不能按时完成劳动都会找人替搞卫生,确保教室卫生的清洁。寝室,每天轮着打扫,也能够保持很好。

3.早晚读情况

早晚读,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了我们自习的时间,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评估前:同学们每天早起,都能够按时到教室参加早自习,每天沉浸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们一起学习进步。晚自习,除了上选修的基本上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晚自习中一起学习,自习氛围也很好,很安静,非常适合自习。

评估后:早自习依然继续,还是能够早起自习,较之前有所减少,但人数还是有那么多,大部分能够主动参与到自习中来。晚自习,除了上选修的,部分人更倾向于自修室学习,教室依然有部分人认真的学习的。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途径有许多。班级的这些变化,说明了我们一直不停地学习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更好的学习方法,追寻自己的发展路程。心中的梦想并没有变,只是选择的方法不同罢了。

——11级本二班组织委员

第三篇: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曾理 易径益 王超贾飞 李国华 铎善荣 王玥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

二、改革开放的成就

三、改革开放的生活

四、改革开放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

1、三十年前的小岗村30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

1978村的18索农村致富新路301、从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小岗村探18位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大包干”生死的新型合作经济给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2007600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414020多年经济停滞不前的状况。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

3、小岗村的民生变迁?小岗村的民生变迁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先实行“大包干”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中国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满身光环?近一条“现代农业——旅游产业——

30。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现在的小岗村新貌小岗人

5万多人来小岗村参观学习。目前

岗的明天会更美好。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1?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4年国务院发出《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确定开放14个沿海??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1990年国家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1992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

3?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兴建?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1992、1994年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1996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高

7月香港回归?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同年12月澳门回归?2000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1WTO,?同年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2004“振兴东北”战略2005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6龙跨越世界屋脊2007圆千年梦想国威大振2008年 北京奥运会8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反垄断法、城乡规划法、就业促进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将在年内实施。科技?射成功。2008?现在中国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歼-20】和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了。歼-20 2011年1月11日90分钟。被认为可以和美国F-22和俄罗斯T-50相抗衡的战斗机。??(1)改革开放309.7%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2)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中国30年

活也发生 变化“中

?吃„不再只是为了填饱肚

?这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上海?现在的上海和新农村的建设“?黄包车也是一种上品生活?汽

2008年109.78亿户。手机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64.1(3)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30(4)

——和平稳定、2010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世界银行数据)名次 国家GDP(亿美元)1美国1425632中国58786 3日本54742 4德国334675法国264936英国217457意大利211278巴西157199西班牙14602 10加拿大1336011印度1296012俄罗斯1230713澳大利亚924614墨西哥874915韩国8325

三、改革开放的问题

1、社会民生问题二元户籍制度:现实中国的不和谐——特权、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市差距、身份

。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居世界第一位

三、?现代化之路注定是不

?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第四篇: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及感想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及感想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使得它却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促进社会的进步,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就是1978年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也是解放思想,它激发了各行各业的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历史性的转折点,为我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基本的动力。

想知道关于改革开放前后所发生的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从改革前后的日常生活水平来进行分析观察了。这个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个方面来看,那就是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了。

首先我们要从人们的衣着方面来看。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力水平也较低,所以对于商品的供应就严重匮乏,买一件衣服很难,而且光有钱还不行,人们买衣服要有布票才行,按照布票的数量去买,而且数量十分有限,更别说是色彩和样式,没有什么可以挑选的,就那几种,十分的单调。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土黄的解放装,要么就是蓝色的解放装。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资源逐渐丰富起来,布料的种类也变得多了起来,再加上思想的解放,人们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前卫了起来,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许多种颜色,许多种的样式,应有尽有,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甚至不少人都穿上了名牌服装或时装。在这时,各种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其次我们要从吃这一方面来看看,我国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吃是最要紧的对于人民来说,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这样子的,人是铁,饭是钢,不吃一顿饿得慌!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弄的粮食产量严重不足,造成了食物匮乏,更别提有多么单调了,在当时你要去买粮食都需要粮票去买,每年的肉食也就那么一点,所以在当时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都没有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因为这,每年有很多人都饿死了。终于在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劳动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作物的品质提高,使得粮食产量的大大增加,终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充分的解决。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现在人们的要求已经从“吃饱”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上升到了要“吃好”的要求,吃的东西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而且不甘心于这些,去试着尝试吃一些稀罕的东西,而且在思想上有了提升,比如现在,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再下来我们该谈谈我们的“住”了。我们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我们肯定要去找到一个供我们去居住的这么一个地方。就是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居住条件是十分的差,通常都是平房,几个人去挤在一块住,人均住房很小,住的房子能遮风避雨就行,通常房子内不注重卫生情况,房子里有床和桌子凳子就行,很简单朴素。但是在改革开放后,首先高楼大厦几月之内就从平地起来了,使得人均居住面积增大了许多,而且既然有了房子人们就肯花钱对自己的房子进行室内装修,什么木地板,什么大理石砖头,使得房子里那个装修的是富丽堂皇,进去了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尤其是最近几年流行的地暖,使得自家的房子在严寒的腊月照样过的是酷热的夏天。不仅仅是室内,人们购置自己的房子,必定要去看看自己房子周围的环境怎么样,往往里边有草坪花园,有一些锻炼身体的器材,有的甚至还有一条小河和凉亭,住在里边那真是很舒适啊。这与改革开放前那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最后我们所要说的是日常生活中最受人关于的“行”。每个人每天都要去做事,工作、娱乐等等,这时就说到了行了。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交通情况并不是十分的好,短距离一般都是步行,更别说是旅游了。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自行车的数量占到了一定的比重,私家车很少很少。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距离增长都很快。尤其是因为人们的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国家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因为人们的思想解放,手头宽裕了,所以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随着高铁、高速公路和地铁的增多,人们的出行方式多种多样,节省了时间,而且越来越方便。这就是改革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从上边我们所说的改革前后的具体变化,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深远而又进步的影响,它不仅仅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小康,还使得我们的思想具有了进步,使我们拥有了开拓的精神,更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未来道路的光明。

第五篇:论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论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现象严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有人非常怀念“毛泽东时代”。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以后还不如改革开放以前好,回到过去还好些。

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代?我觉得我们要认识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除了弄清楚改革开放前的29年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还需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马克思讲过:“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从而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进行比较呢?我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一、关于官员腐败与社会风尚问题。

现在很多人怀念毛泽东时代,很大一方面是对当今政府的失望,部分官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权力滥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百姓与官员的距离拉大,好多人考公务员是为了一个铁饭碗,而不是真心真意为群众做事,“权力寻租”必然出现钱权交易,而钱权交易是催生腐败的温床。“权力寻租”其根源在于党政部门权力过大,同时党内外的民主监督不到位,致使少数掌握实权的官员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捞取个人好处。当前官场上的钱权交易手样繁多,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

中涉及的金额触目惊心,已经成为官场上道德败坏的一大顽症,也是人们抨击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降,为了金钱,什么损人利己的坏事都敢做。三聚氰胺牛奶、地沟油、瘦肉精猪肉、毒饺子等残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层出不穷,官员们包“二奶”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毛泽东时代的干部清正廉洁,腐败官员鲜为人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腐败现象是要有一定的温床和经济基础的。三十多年前,我国还是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那时候所有的建设项目都由国家立项建设,各种物资的调拨或采购都由国家统一定价,这里面根本就没有钱权交易的操作空间。就连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来看,所有的物价都由国家统一定价,在限量购买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出现腐败现象,至多出现个别人的贪污盗窃或者是“走后门”购买紧俏商品。退一步来说,当时社会上也没有什么有钱人,即便是想行贿的人也没有多少本钱,何谈钱权交易?再说,当时的政治高压不是现在的人所能想象的,谁敢以身试法,轻者吊销城市户口,押解回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劳动;重则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将其投入监狱服刑改造,因此谁也不敢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牺牲品。不过,话说回来,当年并非没有腐败现象,只是腐败的形式与今不同,并且不可同一而语。当年官员的腐败是特权,既隐蔽又少有非议。特权阶层依据官员的等级能够享受到不同的物资待遇,这种待遇在市面上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何况当时人们都是穷光蛋。此外,当年的决策不讲民主、不讲科学,官员拍脑袋就能决策,造就了众多的“下马工程”或

无效工程,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这种浪费现象谁敢说这不是一种官场上的腐败?

二、关于专制与自由民主问题。

专制与民主是两个对立的矛盾体。过去人们总认为民主比专制好,目前美欧过于民主及自由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打破了自由民主美丽的神话,不少有识之士不得不重新审视专制与民主的各自优劣。其实,专制与民主各自有个度,也就是不能无节制的滥用专制与民主,否则就会走向极端。专制就是要适当的进行管制,要防止少数人的权力无限大,并且我行我素,实行独裁统治,从而使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命运被独裁者绑架,萨达姆、卡扎菲以及今日的朝鲜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样,自由民主也要有一定的约束,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行使民主权力。美欧的选举文化,不少政党为了取悦于选民,开出超出国力的福利支票,透支了未来,目前债务缠身而不能自拔,这是过度自由民主化带来的恶果。希腊如此,美国也何尝不是这样呢?

三十多年来,我国从过度的专制中走了出来,民主与自由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公民的言论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建国初期,共产党刚取得政权,礼贤下士,既邀请民主党派共同执政,又能听取党内外不同的声音。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以及抗美援朝的胜利,共产党人骄傲自满的情绪日益见长,党的领袖在这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已经容不下不同声音了。五七年的“反右”运动,先是鼓励党外人士提不同意见,后来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定性为“反党言论”,从而在新中国诞生了一批敌对势力的“右派”分子,成为无产阶级专政

下的牺牲品。自此以后,以言获罪盛行,万马齐喑,最终党的领袖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上演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文革”浩劫。今天,言论自由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基本的保障,只要不是散布谣言或者恶语中伤,人们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种论坛,是人们言论自由的一个极好的交流平台,不少腐败分子的贪腐行为就是在网络上被公之于众,并被知情人层层剥皮,从而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一些腐败分子最终被绳之以法,时下网络言论已经成为监督官员行为的一个强大的社会力量。

三、关于经济成就与贫富差距问题。

毛泽东时代,特别是在建国初期,我们在外援很少的情况下,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国也取得了不平凡的经济成就,初步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这一点是任何人也不能否定的。但此后我们就陷入了困境,像“大跃进”是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头脑发热,不切实际的问题,还有“文化大革命”则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出现了大问题。“文革”是中国的一场“浩劫”,从经济上看,经常听老一辈说文革是中国至少落后了十年,确实,“文革”结束时我国国民经济已接近崩溃。上世纪六十年代正赶上了全球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兴起,欧美发达国家将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业向海外转移,我们周边国家都坐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而中国却陷入了泥坑中不能自拔,距离世界的先进水平越来越远,强国之路也离我们愈来愈远。“文革”后期,虽然有“四个现代化”,但却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实施过,我国仍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即使是自力更生地搞建设,也经常被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所冲击,“四个现代化”也只是一种画饼充饥式的愿望。

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成就喜人。邓小平提出的“换脑子、抓机遇、探路子”成了各地解放思想的着眼点,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成了人们的共识。发展30年中,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世界第一。最近5年中,我国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不断提高,2002年为4.4%,2007年为5.5%。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迅速实现了和平崛起,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正在改变着世界,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正在缩小。

一个社会制度,仅仅用了30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解决了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吃饭穿衣(尽管质量还不高)问题,又用了30年使国民经济翻了几番,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尽管还不是经济强国),这个社会制度就是好的。尽管他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社会制度就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国人民创建下的、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不管西方愿意不愿意,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将在中华大地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牢固。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强大的西方经济面前,我们还落后几十年,但是,相信再过几十年,就我们目前的发展速度,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消除最后甚至超过!

三十多年前,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小,但这种差距是建立贫穷的基础上的。如今我国经济飞快的发展着,仅用了三十年,就取得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就连敌视中国的外国人也不得不佩服!尽管我们最近三十多年来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以上的高水平,但从人均GDP来说,我们还处在世界各国排名的百名左右,这不能不让我们汗颜!国强民富之路仍然是任重道远。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处于建国以来的最高点,社会矛盾激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就业问题突出,住房、医疗、就学成为压在人民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政府在民生上的投入不足,人民感觉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当今社会动荡的根源,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关于国际地位的变化

中国幅员辽阔,历来是个大国。但自近代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一个久经内忧外患、贫穷落后、四分五裂的弱国。二战结束时,中国虽然作为四大战胜国之一,跻身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中,但中国贫弱的本质并未因此改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趋势得到扭转,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但受国内政治运动的影响与国际环境的制约,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复兴之路十分曲折,国际地位的改善亦只能是有限的、局部的:其一,虽然初步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并搞出了“两弹一星”,但受大跃进和文革等因素冲击,中国错过了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宝贵机遇,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大而弱、大而穷的国家面貌与国际形象;其二,由于长期处在国际经济封锁大背景下,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极“左”思潮影响,中

国六七十年代处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中,与外界有限的交往主要局限在政治领域,对世界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的参与微不足道,总体上处在世界舞台的边缘地带;其三,除意识形态领域外,中国国际影响的辐射范围主要限于周边地缘政治,只能算一个地区性大国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合法席位、中美联合对苏等事件,虽然加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但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的特征并未因此改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各种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都能使人直接地体会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引入外资大量增加,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断加深。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七位,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1997年达到74772. 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9倍。20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9.8%,是新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利用外资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达3483.5亿美元。1993年后,我国吸收外国资本总额已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的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中国经济对是世界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中国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银行系统的充足资本,使中国成为危机中世界少数的中坚力量。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海外收购非常活跃。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当前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一直对拯救世界经济努力,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第二,从外交方面看,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在外交上有明显的体现,目前中国已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采。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处理地区事务上扮演重要的绝色,比如近几年的朝核问题,中国从中斡旋,并成功促成“六方会谈”。

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世界普遍认为,“中国由问题的一方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方”。

第三,除经济实力和外交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

第四,从文化上讲,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全世界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开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与一些国家互办“文化年”活动,也是中华文化影响的例证。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在中国召开,更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认可,也是更好的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的途径。文化的影响力现在虽不及经济,但这正给了我们一种动力,要我们更好的发扬中华的优秀文化,通过文化影响来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

五、关于国防军事

1949年至1979年,“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使西方国家俯首认输,尤其是朝鲜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使美国人至今不愿提起朝鲜战争,使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从此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军事强国,受所有国家敬仰,一雪 “东亚病夫”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毛泽东打造了世界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亿万军民众志成城,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敢惹中国。是国际公认的第三军事大国、第十八科技强国,国家强大,打遍天下无敌手。

国防科技方面,建立了雄厚的生产基础和一大批尖端科研试验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体系,不仅能够大批量生产轻武器,而且能够生产相当数量的先进重武器,到1975年兵器生产能力已占全国的近一半;分布在四川、贵州、陕西的电子工业基地,形成了生产门类齐全、元器件与整机配套、军民用兼有的体系;四川、陕西等地的战略武器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从铀矿开采提取、元件制造到核动力、核武器研制的核工业系统;贵州、陕西、四川、鄂西北等地的航空工业基地建成的125个项目,到1975年占全国生产能力的2/3;四川等地的航天工业基地建有96个项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战术导弹和中远程运载工具的研制基地,包括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设的卫星地面实验站、在我国航天事业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其他还有沿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船舶工业科研基地等,也都填补了我国国防科研和工业的空白;到1975年,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净值,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大大改变了国防工业的布局状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后,二机部计划首先完成空投原子弹、导弹核武器的试验,争取在1968年进行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到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供地地战略导弹使用的核弹头;七机部拟定了在1965至1972年研制出4种地地导弹,同时发展卫星运载火箭的计划;六机部计划在1972年研制成功第一艘中国核潜艇,下水试航;中国科学院提出,争取1970年前后发射中

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65年,中央批准了上述计划,将其纳入国防科技“三五”计划;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实现了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12月26日,第一枚中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12月8日,氢弹原理爆炸试验取得完全成功,标志着中国氢弹技术的突破;1967年6月17日,中国进行了首次全当量氢弹空爆试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制造技术的国家。

1980年至2010年,我国陆地边界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岛屿问题很大,号称是正在崛起的大国,连自己领海中的岛屿都收复不了;美国敢炸中国大使馆;日本、印度、越南等国虎视眈眈。现在,美国航母要进黄海。有人说现在“神州飞船”上天了,殊不知,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是我国国防科技尖端技术取得多方面重大突破的一个里程碑阶段,先后制成和试验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这些成就是从50年代起中国领导人和广大科研技术人员经过不懈的开创和连续科学技术攻关才取得的,也反映了他们在“文革”困难政治环境下的可贵努力,为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六、关于教育状况问题 <1>高等教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受“左”的思潮影响,从反右斗争

到“文化大革命”,高等学校都是重灾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把高等学校乃至整个教育当作上层建筑,除了不断遭到“阶级斗争”外,还把教育当作不从事物质生产的消费部门。既然是消费部门、福利事业,因此对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只注重钢铁、粮食、煤炭、交通等物质生产,把教育列入另类,因而有“一工交、二财贸,剩下多少给文教”之说。教育经费长期徘徊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把高等教育定为单一的上层建筑属性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理论上的误导,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损失很大。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流毒,邓小平首先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强调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在制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尽管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但各级政府、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教育优先的地位确立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从到1978年的598所、在校生132.19万

人、毛入学率1.56%,发展到2010年的3155所、在校生3000万人、毛入学率25%。国家有力支持和实施了“985 工程”“211 工程”等一系列计划,在高校中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差距。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承认学生的差别和不同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程式化的、“工厂化”的培养方式,强调个性化、人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指学前教育和普通初等、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小学)等为六年制;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通常各为三年。另外有少数把小学和初中合并在一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的轨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幼儿园15.04万所,在园幼儿2976.67万人;有小学25.74万所,在校学生9940.7万人;普通初级中学54890所,在校生5279.3万人;普通高级中学14058万所,在校生2427.3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教育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七、总结

该怎样回顾和评价改革开放30年,我的看法是:一,应以正面总结和宣传成就为主,但少讲不讲大话、空话、套话,不要千文一面。文章要有思想,有见解,有分析,有归纳。要总结出水平,将经验上升到理论,要探求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更好地用创新的科学理论指导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二,要敢于实事求是地总结理论认识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不足与教训,不要回避。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始终采取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的科学态度。这样做有利于我们正确面对和解决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三,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不需要过多强调个人在改革开放中的理论贡献,那种高调凸显自己,自我吹嘘的东西,多不如少,少不如无。

毋庸置疑,3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成就是主要的,应在总结经验中充分肯定。但能说改革开放过程中一切措施都百分之百的正确,就没有任何需要总结的教训和缺失么?其实并不是如此,比如说,改革过程中,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的企业负责人借改革之机以权谋私,侵吞国有资产,或是官商勾结,以超低价将国企出卖给私商。如果事先有个出卖国有企业的严格的章法,有一定的审批程序,公开竞标出售,哪些国企能卖,哪些不能卖,事先有安排,就会好得多。再比如,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还存在这样

那样的问题,需要改进。30年来,财富大幅度增长,人均GDP翻了三番多,但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提出应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应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解决三农问题。这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如果能更早地关注和着手解决这类问题,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会更大一些。

总而言之,肯定成就,是为了沿着改革的正确方向与道路继续前进;正视不足,是为了弥补缺失,改进工作,以利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下载教学评估前后的变化(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评估前后的变化(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及感想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及感想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使得它却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高中生入学前后的心理变化(优秀范文五篇)

    高中生入学前后的心理变化指导老师:李庆慧 组长:曹祖德 组员:魏泽涛 鲁平陈大雕 马攀 王飞 袁忠诚 一、调查背景 心理健康问题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迅速......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

    改革开放前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本小组成员 组长:余平组员:薛亮 吴婧芸 郭丹英 林芳 张秀平张晓俞 陈小芳 陈婷婷 林苏娟 本课题内容以及人员分配 一、余平:开篇引导以及......

    入党前后思想变化思想汇报(5篇范文)

    入党前后思想变化思想汇报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工人家庭,父亲在当兵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年纪小,起初对于入党这件事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单纯的知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看看无限极经销商前后的变化

    1.无限极经销商杨眉与林静的变化 于洪仁、杨眉伉俪: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栗学涛、林静伉俪: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高级经理正在晋升中,已达标3个月) 这一张是大概1......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及感想(最终五篇)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及感想 改革开放是1978年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精神文化......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衣: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涌入中国食:通商口岸开始出现西餐,之后扩大入内地住:租界附近出现西式建筑 西风东渐与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