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大学2011年戏剧影视文学(主持人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2011年戏剧影视文学(主持人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更新时间:2010-12-7)
一、学校概况
苏州大学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20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专业)、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09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以及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8个本科专业。目前,学校拥有各类在校生约5万人,其中在校各类研究生12744人,本科生22853人;教职工4166人,其中院士4人、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1633人。
二、学院概况
戏剧影视文学(主持人艺术)专业设在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凤凰传媒学院是苏州大学与香港凤凰卫视集团合作,在整合苏州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相关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共同组建的公办二级学院。学院现有“媒介文化”博士点,新闻学、传播学两个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和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戏剧影视文学(主持人艺术)四个本科专业;教职工50余名,其中教授9名(含博士生导师 4名),副教授16名,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50%以上,其中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3人,戏剧影视文学(主持人艺术)专业的教师均具有播音和主持等相关新闻工作从业经历,学院还聘请了一批资深的播音员、主持人担任兼职教师。学院拥有大型演播厅、播音主持语音实验室、摄影棚、摄影暗房、电视节目制作室、电视摄像实验室、计算机图文设计实验室、电视鉴赏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动漫游戏制作实验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学院还与凤凰卫视集团、江苏卫视、苏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实践实习基地;创办了凤凰论坛,定期聘请学界知名学者和业界资深人士举办专场讲座和交流,如凤凰卫视副总裁梁云波、凤凰卫视欧洲台台长邵文光、人民网总裁何加正、资深财经媒体人李巍、著名新闻学者孙旭培教授、影
视配音专家童自荣、程晓桦、刘广宁、曹雷、徐刚等都曾来我院讲学。
学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能力出众、善于合作、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先后有多名在校生参加国家和省市主办的主持人大赛、大学生设计、制作大赛,并获得多项殊荣;还有多名学生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等知名媒体工作、实习,他们已成为新闻和其他各条战线的骨干,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媒介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擅长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中各类节目和大型综艺晚会的播音与主持工作,能够在国家机关、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从事相关宣传策划、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招生计划
戏剧影视文学(主持人艺术)专业(学制4年)面向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河南省共招收本科生30名(具体分省计划以各省招生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五、报考条件
1、本专业招生范围内(不在招生范围内的考生考试成绩无效),符合教育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的考生;
2、本专业涉及所在省级艺术类专业统考(或联考)的,统考(或联考)需成绩合格;
3、身体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同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色盲、色弱,男身高1.70米以上,女身高1.60米以上。
4、因本校外语教学条件所限,新生进校后外语教学为英语。
5、文、理科考生均可报考。
六、专业考试
1、网上报名:专业考试报名采用网上申请的形式。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登录苏州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b.suda.edu.cn),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
报名信息填写完成后,用A4纸打印该专业报名表,该表将作为考生专业考试报到的必要凭据。网报时间:2010年12月13日至2011年1月5日24时(关闭报名系统)。具体详见附件《苏州大学2011年戏剧影视文学(主持人艺术)专业网上报名流程说明》
2、报到时间:2011年1月13日
3、报到地点: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凤凰传媒学院(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4、报到办法:须持本人身份证、2011年所在省艺术专业考试通知书(或艺术类专业报名凭证)、《专业考试报名表》(由网报系统生成)办理报到、缴费(200元/生)、领取专业准考证等手续。考生须按准考证上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专业考试,逾期不予补考。
5、考试时间:2011年1月14-15日。
6、考试地点: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凤凰传媒学院(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7、考试内容:
(1)指定稿件朗读(当场随机抽题)分值120分
(2)话题评述(当场随机抽题,准备3分钟,限4分钟内完成,评述时不得带书面提纲)分值120分
(3)才艺展示(舞蹈、小品、曲艺、声乐及朗诵等(不含器乐,伴奏带自备,伴奏带须做成CD格式),限时3~5分钟)分值80分
(4)综合素质考查(当场随机抽题、回答考官提问)分值80分
8、专业成绩查询:专业合格证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4倍发放,将于2011年4月15日前寄至考生本人,对专业考试不合格者,不再另行通知。考生可通过电话(0512-67503407、67503542)或网上(http://zsb.suda.edu.cn“查询中心”栏)查询专业考试成绩。
七、文化考试
考生必须按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参加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文化考试方案及科目均按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规定执行。
八、录取办法
对报考我校戏剧影视文学(主持人艺术)专业高考文化分达到所在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和我校专业校考合格、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按150分制折算)的考生,将其高考文化分与我校校考专业分相加成综合分,分省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如果考生所在省份另有专业统考或联考要求,考生还需参加所在省份的专业统考或联考且成绩合格;江苏省考生文化总分成绩按750分折算)。
九、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招生办公室(邮编:215021)咨询电话:招生办公室 0512-67507943、67507942(传真)
凤凰传媒学院0512-65881608、65880720
网址:苏州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b.suda.edu.cn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网址:http://pccsu.suda.edu.cn
十、其他说明
1、学费、住宿费按江苏省物价局批准的标准执行,实行学分制,艺术类专业学生预交学费6800元/年。
2、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关于2011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文件精神相抵触的,均以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文件为准。
3、本简章由苏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苏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0年12月
第二篇:苏州大学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
艺术设计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招 生 简 章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学位 沈阳授课)
苏州大学创建于1900年,距今有112年的历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和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的学府之一。位于我国重要的经济重镇和历史文化古城的苏州市内,素有“天堂学府”之美誉。
苏州大学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涌现出众多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雷洁琼、费孝通、荣毅仁、钱伟长、董寅初及查良镛(金庸)等众多名人均为校友。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方向齐全。学院拥有八个教学单位、十个专业方向。形成了审美理论和审美实践相结合、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相结合、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曾在全国高校评比中排行第二名(清华大学第一)。
根据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在职人员艺术素养及业务水平,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在东北举办艺术设计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并委托沈阳政企管理人才培训中心负责当地学员的招生与日常管理工作。
【招生对象】
凡是从事与文化、艺术相关产业者均可报名。本科并具有学士学位者可 申请硕士学位。
(优先录取在职的文化管理、产业管理、文艺演出、出版传媒、广播电影电视、图书馆及博物馆、动漫游戏、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策划会展、艺术品经营与交易、创意设计、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体育竞技与经纪、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等相关人士。)
【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制为二年,面授与自学相结合。按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教学,采用学分制管理。每月集中面授2-4天(双休日或节假日),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对集中时间授课的方式进行。东北学员集中授课地点:沈阳。
【课程设置】
既有美术史的专业理论,又有作为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基础,既有艺术实现创意的成功案例;同时又有哲学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最高的智慧。主要课程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艺术发展史研究、艺术设计原理、中国设计艺术、设计美学、中国文化导读、中外艺术设计比较研究、现代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市场分析与研究、文化与艺术、艺术管理与营销、产品概念设计及实例分析、品牌形象整体策划研究、现代传媒概论。【证书颁发】
1、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由苏州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硕士研究 生课程 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成绩单(红印),学校建档并备案。
2、具有本科学士学位的学员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外语考试和论文答辩合格后,授予研究生硕士学位,并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保留学籍,可在4年内连续申请学位有效)
3、在读期间如果参加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符合录取标准者,可作为当年在职委培生录取,进修班课程可以免修。
【学费】
二年的学费和管理费用:20000元/人。(中途退学,不退学费)报名费:200元/人。教材、讲义及资料费:1000元。
【报名手续】
本人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复印件各2份(验原件);二寸彩色照片6 张。填写硕士研究生入学登记表,经注册后颁发入学通知书或在学证明。
注:其他专业简章备索
苏州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东北(沈阳)教学中心 报名地点: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7楼报名处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南街7号)
咨询电话:024-22523428
22528948 62883298 ***(李老师)
网 站: http://ysxy.suda.edu.cn/
第三篇:苏州大学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
艺术设计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招 生 简 章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学位 沈阳授课)
苏州大学创建于1900年,距今有112年的历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和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的学府之一。位于我国重要的经济重镇和历史文化古城的苏州市内,素有“天堂学府”之美誉。
苏州大学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涌现出众多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雷洁琼、费孝通、荣毅仁、钱伟长、董寅初及查良镛(金庸)等众多名人均为校友。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方向齐全。学院拥有八个教学单位、十个专业方向。形成了审美理论和审美实践相结合、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相结合、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曾在全国高校评比中排行第二名(清华大学第一)。根据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在职人员艺术素养及业务水平,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在东北举办艺术设计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并委托沈阳政企管理人才培训中心负责当地学员的招生与日常管理工作。
【招生对象】
凡是从事与文化、艺术相关产业者均可报名。本科并具有学士学位者可 申请硕士学位。
(优先录取在职的文化管理、产业管理、文艺演出、出版传媒、广播电影电视、图书馆及博物馆、动漫游戏、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策划会展、艺术品经营与交易、创意设计、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体育竞技与经纪、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等相关人士。)
【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制为二年,面授与自学相结合。按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教学,采用学分制管理。每月集中面授2-4天(双休日或节假日),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对集中时间授课的方式进行。东北学员集中授课地点:沈阳。
【课程设置】
既有美术史的专业理论,又有作为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基础,既有艺术实现创意的成功案例;同时又有哲学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最高的智慧。主要课程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艺术发展史研究、艺术设计
原理、中国设计艺术、设计美学、中国文化导读、中外艺术
设计比较研究、现代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市场分析与研究、文化与艺术、艺术管理与营销、产品概念设计及实例分析、品牌形象整体策划研究、现代传媒概论。
【证书颁发】
1、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由苏州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硕士研究生课程
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成绩单(红印),学校建档并备案。
2、具有本科学士学位的学员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外语考试和论文答辩合格后,授予研究生硕士学位,并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保留学籍,可在4年内连续申请学位有效)
3、在读期间如果参加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符合录取标准者,可作为当年在职委培生录取,进修班课程可以免修。
【学费】
二年的学费和管理费用:20000元/人。(中途退学,不退学费)
报名费:200元/人。教材、讲义及资料费:1000元。
【报名手续】
本人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复印件各2份(验原件);二寸彩色照片6 张。填写硕士研究生入学登记表,经注册后颁发入学通知书或在学证明。
注:其他专业简章备索
苏州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东北(沈阳)教学中心
报名地点: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7楼报名处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南街7号)
咨询电话:024-***862883298
***(李老师)
网站: http://ysxy.suda.edu.cn/
第四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书单
戏剧史论: 《诗学》,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商务印书馆,1996 《美学》第三卷下册“戏剧体诗”部分,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81 《西欧戏剧理论》外国戏剧理论丛书,英阿·尼柯尔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戏剧概论》,日河竹登志夫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美布罗凯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荒诞派戏剧》,英马丁.艾斯林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戏文概论》,钱南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戏剧艺术十五讲》,董健、马俊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戏剧学研究导引》,吕效平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戏剧剧本:
《古希腊戏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莎士比亚悲剧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莎士比亚喜剧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高乃依、拉辛戏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莫里哀喜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易卜生戏剧集》1~3,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契诃夫戏剧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1,汪义群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2,汪义群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3,汪义群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
4、5,汪义群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外国当代剧作选1》,美尤金·奥尼尔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外国当代剧作选2》,英彼得·谢弗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外国当代剧作选3》,美田纳西·威廉斯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外国当代剧作选4》,美阿瑟·密勒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外国当代剧作选5》,苏俄A·盖利曼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外国当代剧作选6》,澳路易·埃森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梅特林克戏剧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皮蓝德娄戏剧二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荒诞派戏剧集》,爱尔兰贝克特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老妇还乡》,瑞士迪伦马特著,外国文学出版社,2002 《萨特戏剧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万比洛夫戏剧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 《外国独幕剧选》1~6,施蛰存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1992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徐沁君校,中华书局,1980 《元曲选》,明 臧懋循辑,中华书局,1958 《元曲选外编》,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59 《元曲散曲》,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64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钱南扬校注,中华书局,1979 《元本琵琶记校注》,钱南扬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六十种曲》,明 毛晋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
《雷雨》中国现代名剧丛书,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日出》中国现代名剧丛书,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北京人》中国现代名剧丛书,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原野》中国现代名剧丛书,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田汉代表作》,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 《夏衍剧作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屈原》中国现代名剧丛书,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陈白尘文集第四卷·话剧剧本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中国当代十大正剧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台湾剧作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探索戏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电影史论: 《蒙太奇论》,俄C.M.爱森斯坦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电影理论史评》,美尼克·布朗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外国电影理论文代写选》,杨远婴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百年中国电影理论选》,丁亚平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世界电影史》,法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新中国电影史》,尹鸿等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通向电影圣殿》,王迪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德乌利希·格雷戈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电影语言》,法马塞尔·马尔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电影作为艺术》,德鲁道夫·爱因汉姆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还原》,德齐格弗雷德·克拉考尔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电影的观念》,美斯坦利·梭罗门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电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世俗神话》,匈伊芙特·皮洛,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解读电影》,美布鲁斯·F·卡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当代电影分析》,法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法国电影新浪潮》,焦雄屏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法洛朗斯·斯基法诺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瓦尔特·本雅明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理解媒介》,加加歇尔·麦克卢汉著,商务印书馆,2000 《论摄影》,美苏珊·桑塔格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备选书目:导演论
《我的生平和我的影片》,法让·雷诺阿,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大岛渚的世界》,日佐藤忠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我需要的一点现实》,德法斯宾德、普弗劳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英达纽西亚·斯多克编,文汇出版社,2003 《法斯宾德的世界》,英罗纳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我的最后一口气》,西路易斯·布努艾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伯格曼论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斯科塞斯论斯科塞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伍迪·艾伦:电影人生》,美理查德·席克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文德斯的旅程》,美卡特·盖斯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我是说谎者》,意费里尼,三联书店,2000 《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美克里斯·罗德雷编,三联书店,2004 《雕刻时光》,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希区柯克传》,美帕特里克·麦极利根,中信出版社,2005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法保罗·奥巴迪亚,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再见楚浮》,Don Allen,台湾:远流,1991 《在历史与幻象之间:荷索的电影世界》,提摩希·阿里根编,台北:万象图书,1993 影片: 默片
《战舰波将金号》苏联,1925,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大都会》德国,1927,导演:弗朗兹·朗 《城市之光》美国,1930,导演:查尔斯·卓别林 《摩登时代》美国,1936导演:查尔斯·卓别林 《新女性》中国,1935,导演:蔡楚生 《马路天使》中国,1937,导演:袁牧之 美国
《关山飞渡》美国,1939,导演:约翰·福特 《乱世佳人》美国,1939,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幻想曲》美国,1940,导演:塞缪尔·阿姆斯特朗 《公民凯恩》美国,1941,导演:奥逊·威尔斯 《正午》美国,1952,导演:弗莱德·齐纳曼 《雨中曲》美国,1952,导演:金·凯利 《后窗》美国,1954,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精神病患者》美国,1960,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无因的反叛》美国,1955,导演:尼古拉斯·雷伊 《日瓦戈医生》美国,1965,导演:大卫·里恩 《毕业生》美国,1967,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邦尼和克莱德》美国,1967,导演:亚瑟·佩恩 《逍遥骑士》美国,1969,导演:丹尼斯·霍珀 《教父》三部美国,1972,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现代启示录》美国,1979,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出租汽车司机》美国,1976,导演:马丁·斯科西斯 《大白鲨》美国,1975,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辛德勒名单》美国,1993,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安妮·霍尔》美国,1977,导演:伍迪·艾伦 《美国往事》美国,1984,导演:塞尔乔·莱昂内 《巴顿·芬克》美国,1991,导演:科恩兄弟 《地球之夜》美国,1991,导演:吉姆·贾木许 《低俗小说》美国,1994,昆汀·塔伦提诺
《黑客帝国》三部美国,1999,2003,导演:沃卓斯基兄弟 欧洲
《操行零分》法国,1933,导演:让·维果 《亚塔兰特号驳船》法国,1934,导演:让·维果 《托尼》法国,1934,导演:让·雷诺阿 《大幻灭》法国,1937,导演:让·雷诺阿
《乡村牧师日记》法国,1951,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少女穆谢特》法国,1967,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金钱》法国/瑞士,1982,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通往死刑台的电梯》法国,1958,导演:路易·马勒 《再见,孩子们》法国,1987,导演:路易·马勒 《于洛先生的假期》法国,1953,导演:雅克·塔蒂 《四百击》法国,1959,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朱尔和吉姆》法国,1961,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最后一班地铁》法国,1980,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筋疲力尽》法国,1959,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狂人比埃罗》法国/意大利,1965,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法国/意大利,1961,导演:阿仑·雷乃 《吸烟/不吸烟》法国,1993,导演:阿仑·雷乃
《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法国,1972,导演:路易斯·布努艾尔 《绿光》法国,1986,导演:埃里克·侯麦 《罗丹的情人》法国,1988,导演:布鲁诺·努丹 《这个杀手不太冷》法国/美国,1994,导演:吕克·贝松 《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1948,导演:德·西卡 《大路》意大利,1954,导演:弗德里科·费里尼 《甜蜜的生活》意大利,1960,导演:弗德里科·费里尼 《八又二分之一》意大利,1962,导演:弗德里科·费里尼 《红色沙漠》意大利/法国,1964,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沉沦》意大利,1942,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 《洛克兄弟》意大利,1960,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德国,1979,导演:法斯宾德 《莉莉·玛莲》德国,1981,导演:法斯宾德 《铁皮鼓》德/法,1979,福尔克·施隆多夫 《德州巴黎》德/法,1984,导演:维姆·文德斯 《柏林苍穹下》德/法,1987,导演:维姆·文德斯 《奇爱博士》英国,1963,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2001:太空漫游》英国,1968,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野草莓》瑞典,1957,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处女泉》瑞典,1960,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灰烬与钻石》波兰,1958,导演:安杰·瓦伊达 《水中刀》波兰,1962,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钢琴师》波/英/法/德,2002,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盲打误撞》波兰,1981,导演:克日什多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十诫》波兰,1988,导演:克日什多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伊万的童年》苏联,1962,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乡愁》意大利,1983,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雾中风景》希腊,1988,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希腊,1995,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亚洲
《罗生门》日本,1950,导演:黑泽明 《七武士》日本,1954,导演:黑泽明
《东京物语》日本,1953,导演:小津安二郎 《青春残酷物语》日本,1960,导演:大岛渚 《大路之歌》印度,1954,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 《生生不息》伊朗,1992,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橄榄树下》伊朗,1994,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中国 大陆
第五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年论文大纲
学 年 论 文 大 纲
(姓名: XX学号:07576031班级:07戏文)
题目:
《中国“十七年”电影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
从1949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共十七年,这一时期的电影简称“十七年”电影。“十七年”由于特殊历史时期的客观原因,电影在风格样式上主要是革命的正剧,由此,影片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这一个时期电影的突出特点,“十七年”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英雄”形象塑造的典型时期。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英雄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
一、这一时期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特征是什么?
从“十七年”电影创作的现状、历史现状出发,搜索集中十七年电影的例子,归纳总结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类型,总结特征。
二、对剧作的叙事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集中“十七年”电影中的典型影片,以几部为例,从剧作角度分析所关注的英雄形象在叙事发展中所作用,进而总结英雄人物形象在故事叙事发展中的作用。
三、英雄人物形象在“十七年”电影中的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及原因。以资料依据显示当时观众对电影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反响、人士的评论,进而得出英雄人物形象在“十七年”电影中所占的地位,从影视剧作的角度、受众的角度和时代的角度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