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

时间:2019-05-13 21:2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

第一篇:国学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

国学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

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 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 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幸亏有后一句铺垫,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幸亏有后一句铺垫,要光听前 一句,那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一句,那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老头的学问也真不是吹 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

大师上课,不仅水平高,功底深,内容丰富,脍炙人口,大师上课,不仅水平高,功底深,内容丰富,脍炙人口,令人难以忘怀;他们上课的开场白,也各有千秋,见秉性,令人难以忘怀;他们上课的开场白,也各有千秋,见秉性,见风格。香港《文汇报》刊文总结称,见风格。香港《文汇报》刊文总结称,有的一开始就把课堂 气氛搞活跃了,有的幽默地介绍自己,有的是精心设计的,气氛搞活跃了,有的幽默地介绍自己,有的是精心设计的,一张口就不同凡响,有的则是随意而为,好似信口开河,一张口就不同凡响,有的则是随意而为,好似信口开河,其 实意蕴深矣,有心者才能意会。实意蕴深矣,有心者才能意会。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 “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 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 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 “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 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同工 异曲之妙,他是著名《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异曲之妙,他是著名《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 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 庄子》 我是不懂的喽,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这且不说,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这且不说,他在抗战时期 跑防空洞,有一次看见作家沈从文也在跑,很是生气,跑防空洞,有一次看见作家沈从文也在跑,很是生气,大声 喊道: 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 喊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 防空洞 我死了就没人讲《 子》了,你跑什么?”轻蔑之情溢于言表。好在沈从文脾气 你跑什么?

轻蔑之情溢于言表。好,不与他一般见识。不与他一般见识。

不过,平心而论,虽然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不过,平心而论,虽然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在世界上 都有影响,差一点得诺贝尔奖,可他的授课技巧却很一般。都有影响,差一点得诺贝尔奖,可他的授课技巧却很一般。他也颇有自知之明,一开头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他也颇有自知之明,一开头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 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很谦虚地一说,反倒赢得满堂彩。这么很谦虚地一说,反倒赢得满堂彩。他的学生汪曾祺曾评 价说,沈先生的课,毫无系统” 湘西口音很重,价说,沈先生的课,“毫无系统”,“湘西口音很重,声 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 么”。听他的课,要会“举一隅而三隅反”才行。听他的课,要会“举一隅而三隅反”才行。隅反

也有人不仅文学成就大,课也讲得精彩,也有人不仅文学成就大,课也讲得精彩,譬如大诗人闻 一多。闻一多上课时,先抽上一口烟,一多。闻一多上课时,先抽上一口烟,然后用顿挫鲜明的语 调说: 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他讲唐 乃可以为名士 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别具特色,他 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别具特色,

的口才又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所以,他讲课时,的口才又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所以,他讲课时,课堂 上每次都人满为患,外校也有不少人来“蹭课” 上每次都人满为患,外校也有不少人来“蹭课”,有的人甚 至跑上几十里路来听他上课。至跑上几十里路来听他上课。

启功先生的开场白也很有意思。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启功先生的开场白也很有意思。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本 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引起 笑声一片。他的老本家、著名作家、翻译家胡愈之先生,笑声一片。他的老本家、著名作家、翻译家胡愈之先生,也 偶尔到大学客串讲课,开场白就说: 我姓胡,偶尔到大学客串讲课,开场白就说:“我姓胡,虽然写过一 些书,但都是胡写;出版过不少书,那是胡出; 些书,但

但都是胡写;出版过不少书,那是胡出;至于翻译的 外国书,更是胡翻。在看似轻松的玩笑中,外国书,更是胡翻。”在看似轻松的玩笑中,介绍了自己的 成就和职业,十分巧妙而贴切。成就和职业,十分巧妙而贴切。

民国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名扬四海,民国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名扬四海,自称是 “生 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被外国人称为 “到北京可以不看故宫,不可不看辜鸿铭”。他在辛亥革命 到北京可以不看故宫,不可不看辜鸿铭” 后拒剪辫子,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给学生上课,后拒剪辫子,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 一片,他也习以为常了,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一片,他也习以为常了,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他才慢吞吞 地说: 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 上的小辫子 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 他讲课,如行云流水,似天花乱坠,果然有学问,他讲课,如行云流水,似天花乱坠,果然有学问,果然名不 虚传。虚传。

架子最大的开场白,则非章太炎先生莫属。架子最大的开场白,则非章太炎先生莫属。他的学问很 大,想听他上课的人太多,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干脆上一次 想听他上课的人太多,无法满足要求,大课。他来上课,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大课。他来上课,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 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大师级人物。老头国语不好,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大师级人物。老头国语不好,由刘 半农任翻译,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书,钱玄同写板书,马幼渔倒茶水,马幼渔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可谓盛况空前。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 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 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 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幸亏有后一句铺垫,要光听前一句 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幸亏有后一句铺垫,要光听前一句,那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老头的学问也真不是吹的,那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老头的学问也真不是吹的,满 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

听大师上课,如醍醐灌顶,是一种美妙享受; 听大师上课,如醍醐灌顶,是一种美妙享受;光是那一 句非同凡响的开场白,就能让人肃然起敬。句非同凡响的开场白
,就能让人肃然起敬。


第二篇:大师精彩开场白

传奇故事•下旬 ——大师精彩开场白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民国的大师们深暗此道。譬如上课时就很注重打响第一炮,比出口成章更胜一筹,真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让人听了不仅忍俊不禁,而且还终身难忘,在不知不觉间长了很多见识,又培养了学习的兴趣。陶行知:教育就跟喂鸡一样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有一次他受邀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讲台,他就拎出一只还在“喔喔”叫的公鸡,并掏出一把米往公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吃。但陶先生一放开手,恢复了自由的公鸡扑棱了几下翅膀,自己吃起了米来。

在听众一头雾水之际,陶行知从容不迫地说道:“我以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强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便学,也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他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很多!”

启功:在下所讲全是胡言

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是个很幽默的人。一次他外出讲学,第一句便是:“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启功一下子拉近了自己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分外亲切和轻松。

大抵“胡家人”多幽默,启功先生的“老本家”胡愈之先生在客串讲课时候,亦说:“我姓胡,虽然写过一些书,但都是胡写,出版过不少书,那是胡出,至于翻译的外国书,更是胡翻。”胡愈之先生笔走龙蛇,在创作时语斟字酌,怎么会好似胡写?敢于自我调侃之人,往往有着过人之处。

章太炎:来听我讲课是你们的幸运

章太炎先生嗜烟,给学生讲课时,一手拿粉笔,另一只手必拿烟卷。有时他讲到精彩处,就拿着烟卷往黑板上板书,常常引得学生哄堂大笑。

更绝的是,太炎先生一次讲课时,有五六个弟子作陪,有专门板书的,有倒茶水的;太炎先生国语不太好,弟子刘半农便担任翻译,其情其景甚是壮观和有趣。最有意思的是太炎先生讲课的开场白:“你们来听我讲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惯常的狂,大有“平生不识章太炎,访尽名流亦枉然”之架势,然而却丝毫不影响他备受众人敬仰的状况。

梁启超:启超没什么学问

梁启超给学生讲课时常常先抑后扬,也很是让人过耳难忘。有次讲课他开口便说:“启超是没什么学问的。”一听此话,学生喧哗开了,不知道教授这是唱的哪出戏。梁启超眼睛向上一翻,尔后又补上一句:“启超还是有些学问的。”本以为他自诩没学问,想要谦虚一下,谁料他竟是这等自负。学生在乐呵的同时,也立马记住了这位不一样的教授,不知不觉间被他引入浩瀚的知识海洋。

刘文典:(《庄子》我不懂也没人懂

刘文典在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时,日本的飞机经常神出鬼没地轰炸大后方的昆明,西南联大也是日机轰炸的目标之一。一次,警报又响了起来,人们纷纷往防空洞跑。刘文典在跑的过程中看见沈从文也在跑——按理说逃命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谁知刘文典竟对着沈从文呵斥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其狂妄之言,让人啼笑皆非,也让人不得其解。所以他每次讲授《庄子》,第一句话便是技压群雄:“《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在某校教师培训讲座的开场白-|mengxuan 发表于 2010-8-27 19:59:00

0

首先提一个要求,千万别记笔记。因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传说。”其二,我们都说要“倾听”,不是“倾记”,对不对?第三,一边听一边记,真的很累,这些内容我的博客上有全文,如果是学校要求要有非要有听课笔记的话,到时候去复制粘贴或者摘录就可以了,第四,下面我要说很长一段说了之后我就会赖的话,你们都记下来了,我到时候赖不了,各位帮帮忙。最后,如果你还不听,还非得记,我保证接下来的20分钟,你无法往本子上写点什么。

说明一点,坐在前面的感觉真好!真的,必须的!说实话,我第一次坐在前面的时候,那个感觉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手不知道该往哪儿放,脸部肌肉不知道该如何运动。而现在说实话,坐在前面的时候,我很兴奋。为什么呢?坐在这里可以充分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成就感,它同时也能造就一个人的幸福感。于是,当坐久了之后,我就明白了从古至今为什么中国人都向往做官、为什么中国的会多,为什么许多做了官的人不做了或者退休了之后会郁闷。而在自从我去年实名举报jk那件事之后,就更加地充分认识到坐在主席台上的美妙感觉是多么的珍贵。所以,今天我就不感谢CCTV、JSTV、TZTV、SCTV了,我得郑重地感谢x校长,是他给了我温习这样的美妙感觉的机会。(不过,我不能保证他不后悔。)

最最重要的是,坐在前台,就掌握了话筒,掌握了话筒也就掌握了话语权,话语权很重要,而在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度,真正有话语权的人并不多。所以,党说,(请原谅,我真的记不清也不想搞清是谁说的了。)选拔好领导干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带得好,火车提速早,车头……抱歉,从文章的表达效果考虑,下面的话我就不说了。这叫留白。

刚才按照惯例,主持人介绍了一下我,其实我是个熟脸,且这张脸长得并不好看,本来不必介绍了。但主持人介绍之后,出于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导,和《课程标准》“我手写我心”的要求,我觉得我有必要重新介绍一下自己:

个性 愤青(刺猬)

我不想避讳,很多老师之所以知道我,是因为我经常说一些“偏激”的话,总是抱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阴暗心理,经常骂人,经常批评公开课,于是,慈祥的人会说,这个人很有“个性”,各位请注意,“有个性”在我国,当前绝对不是什么褒义词。于是,其实大家是想说这家伙就是个愤青或者刺猬,还好,至今我还没有听到有人说我“变态”,不过,估计也不远了。可也有老师说,刘老师这人很亲和、很幽默,咳,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大概充分说明人具有两面性吧。南京有个特级朋友,第一次见我大吃一惊:“这就是传说中梦轩吗?我以为梦轩是破帽遮颜过闹市、怒向刀丛觅小诗的那种干瘦的人,没想到是这么一个肥肥的弥勒状的人物。”我只能再叹一口气,咳,它又充分证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我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了?可我想不通,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方针来做的呀:

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

早晨我认真地查了一下,据说这是雷锋说的,各位,雷锋说的会有错吗?这可是我们伟大领袖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的雷锋说的,可是,怎么就错了呢?

专家——砖家。

汉字很有趣,有许多同音词,所以,我必须把这个词打出来,以防混淆视听,是第二个词。下次你无论是听到关于本人的介绍或者自我介绍,请你坚定地相信你的耳朵,它一定是后面这个词——砖家,专门砸砖头的家伙的简称。

名师——明师

这又是一组同音词,去年开始听见有主办会议的单位称我为“江苏省著名教师”了,为什么这么称呼呢?主要是考虑到本人既不是校长,又不是主任,更不是特级教师,就想抬举我,而叫全国著名教师呢,显然这个牛又有点吹大了,于是,一不小心我就成了省级名教师了。所以,我声明一点,不是。当然,更不是后面的明师,因为我现在肯定不是,那是我的追求目标。

为什么把这两组词拿出来说,是因为有老师告诉我,昨天是刘校长讲的,提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很感兴趣。不过,他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中神通,我属于东邪,我肯定不是西毒,也不想做西毒,我的理想目标是做北丐或者周伯通。我最近常给老师送书,扉页上用我异常糟糕的字写上一句话:

做一个挺立在讲台上的明师。

所以,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简单地做一个补充,事实上不可能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官方认定的名师,但老师还是要有专业追求的,我以为,教师的专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和评价标准并不是做不做名师,能不能评上小中高或者特级。

然后,我还想引用一段,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崇拜的,在我们身边的一位今年没有能评上特级教师的老师对于自己落选之后的态度,他没评上,我很难过,很多人都难过,因为我们能肯定,许多评上了的肯定不如他,但他说:

顺其自然,也不是非要有什么头衔、名号,我是怎样还是怎样,符号又不能提高境界和水平。当然,得到了可以暂时小高兴一下;但,失去我不会在意、伤心。也不是你猜想的那样,是我条件不够吧。你更不要这样想,不能总是想别人的不是,别人的坏。我常想别人的善,不想别人的恶;即使有人真恶,我也同情、理解。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写的人,这样的父亲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这样的老师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让我们一起记住他的名字——何伟俊。那怎么办呢?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学习的天使——第56号教室的奇迹》,相信很多老师都读过这本书。我想,我们是不是也要寻找我们的第六阶段。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教研不是为了害怕惩罚而去做。不过,我是为了害怕而请求你们不做笔记。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教研不仅仅是为了当官、评职称、做名师。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我们不是为了领导而工作的。虽然领导大多数时候能决定我们的许多东西,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如今绩效了,我们要有这样的底气,也应该有这样的底气。只要我们自己不自绝于人类,我们的饭碗起码不会丢。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教育的规律、教育的良心让我们去做。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有爱,就有一切。但,爱要是有原则的。第六阶段:我有我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弄清楚自己要什么,很重要。

于是,现在的我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想起一个笑话,来自一则古文: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喜爱。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便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这则短文说的是,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这个笑话,讲的是我自己,说实话,我这几年一直在犹豫,有逃离的打算,我的意思是说,我也是一只很小的鹦鹉,可能也没有多大的力量,来改变一些庞大的现实,但是,既然我还在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力。我的网友紫雨大姐讲得很悲壮,说:“死也要死在讲台上。”咱不能死,咱得活着,好好活着,咱好不容易盼来绩效工资,更重要的是,咱都死了,谁教宝宝们作文呀?

还想到个个典故:清朝末年,学者梁济投湖自尽,在投湖自尽前三天,他问他的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他的儿子,我们都很熟悉,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他的名字——梁漱溟。有一段时间,他与毛泽东的关系非常亲密,但是也曾与毛泽东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在他晚年,他有一本口述录,这本书的题目,也是一个问句,和他父亲当年问的问题一样,问题是:《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世界有一些让我们困惑的地方,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人,我们身边的事,当我们打开MSN或者QQ,就会跳出一个新闻的窗口,它提示我们,在如今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一些事,物价变幻莫测,房价十分稀奇,股市的背后究竟是谁,真相到底是什么,在更远一些地方,还有战火,灾难,饥饿。

这个世界会好吗?世界是双面的,像一张双面的碟片,一面是粗暴,冷漠,自私,一面是温暖,正义和美丽。世界在我们手里,我们就是世界。我们是自己的世界,也是别人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希望不在别人,就在我们自己。最重要的,在我们的孩子。

说起孩子,我现在每次有机会和老师们交流,都会给大家看一张照片,今天也不例外,这是我支教的时候拍的一个孩子,她那双迷茫的眼睛总是在我眼前晃动,也常常给我前行的力量。我常想,作为一个老师,我们能给她们带来什么?

于是,我们要做一个挺立在讲台上的明师。请鼓掌!谢谢!

第三篇:大师上课的开场白的名人故事

【导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师上课,不仅水平高,功底深,内容丰富,脍炙人口,令人难以忘怀;他们上课的开场白,也各有千秋,见秉性,见风格。有的幽默地介绍自己,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搞活跃了,有的是精心设计的,一张口就不同凡响,有的则是随意而为,好似信口开河,其实意蕴深矣,有心者才能意会。

梁启超: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同工异曲之妙,他是著名的《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

沈从文:你们睡觉可以,不要打呼噜

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差一点得诺贝尔奖,可他的却很一般。他也颇有自知之明,一开头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很谦虚地一说,反倒赢得满堂彩。

他的学生汪曾祺曾评价说,沈先生的课,“毫无系统”,“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听他的课,要会“举一隅而三隅反”才行。

也有人不仅文学成就大,课也讲得精彩,譬如大诗人闻一多。闻一多上课时,先抽上一口烟,然后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别具特色,他的口才又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所以,他讲课时,课堂上每次都人满为患,外校也有不少人来“蹭课”,有的人甚至跑上几十里路来听他讲课。

启功:在下所讲,全是胡言

启功先生的开场白也很有意思。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引起笑声一片。

他的老本家、著名作家、翻译家胡愈之先生,也偶尔到大学客串讲课,开场白就说:“我姓胡,虽然写过一些书,但都是胡写;出版过不少书,那是胡出;至于翻译的外国书,更是胡翻。”在看似轻松的玩笑中,介绍了自己的成就和职业,十分巧妙而贴切。

辜鸿铭:割心里的小辫子难

民国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名扬四海,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被外国人称为“到北京可以不看故宫,不可不看辜鸿铭”。他在辛亥革命后拒剪辫子,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一片,他也习以为常了,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他才慢吞吞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他讲课,如行云流水,似天花乱坠,果然有学问,果然名不虚传。

架子最大的开场白,则非章太炎先生莫属。他的学问很大,想听他讲课的人太多,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干脆上一次大课。他来上课,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大师级人物。老头国语不好,由刘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书,马幼渔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幸亏有后一句铺垫,要光听前一句,那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老头的学问也真不是吹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

第四篇:国学大师

多才多艺的百岁文化巨星——黄苗子

黄苗子先生精研汉字,他的书法融篆书、隶书、楷书于一炉,在中国独树一帜,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苗子先生十分喜欢《汉字中华》一书,在将近百岁高龄的病中亲自为该书题词:“汉字是中华文明之祖”。

黄苗子先生简介:黄苗子(1913-2012.01),广东中山人。当代著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杰出的书法家、作家。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华中学,8岁师从邓尔雅先生学书法。先后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曾担任过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据黄苗子个人官网授权方百雅轩消息,文化老人黄苗子于2012年1月8日11点27分在北京朝阳医院辞世。

今年1月1日,黄苗子笑着说,他100岁了!在他走完人生最后之路的时候,他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黄苗子的三个儿子在公开信中对各界朋友说,只要记住父亲的幽默、达观、谦和就够了。年近百岁的黄苗子,在去年12月19日还获颁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为了追思悼念黄苗子,特此建立网上纪念馆。

任德山先生简介:资深出版家,曾策划主编过几十部有影响力的图书。现为央编译出版社首席出版家、国际艺术研究院教授、北京人文大学中国书画艺术学院教授。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蓝珊瑚”艺术讲座,讲授中国书法,此讲座出版物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其所讲授的中国文化体系及中国书法在观众中反响非常热烈。

工艺美术大师、著名艺术家——韩美林

韩美林大师对《艺术中华》一书十分重视,他在百忙中认真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欣然为此书作序,韩大师的序言实际上是对中国艺术史的精彩总结。

韩美林先生简介:韩美林,1936年生,山东济南人,擅长绘画陶瓷艺术,曾任安徽画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专业画家,在中央工业美院工作。曾设计1983年《猪票》、1985年《熊猫》等邮票及一系列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是全国第一家以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也是中国美协至今惟一一家由美术家领衔的工作室。是北京申奥标志的设计者之一,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修改创作组组长。韩美林先生的社会职务有:中国民间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美中文化交流促进会(美)副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委员会会长中国慈善总会常务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委员;世界艺术家协会(美)艺术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田汉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钧瓷研究所高级顾问;国际关爱基金会名誉会长;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现代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

中国杰出的国医大师——贺普仁

贺普仁国医大师认真审阅了《养生中华》初稿,做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养生中华》根据国医大师的意见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贺普仁大师亲自为本书作了序言,这篇序言既是本书的总结,又是对国人养生的最好指导。

贺普仁先生简介:贺普仁教授,字师牛,号空水,河北省涞水县人。14岁从师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深得老师真传。八年后,以精湛的医术独立应诊,解放后声名鹊起。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达26年之久。现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针灸协会高级顾问、北京针灸学会会长、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原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副主任。

2006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贺普仁教授自幼师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22岁悬壶应诊,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30年之久,1990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名老中医”。

他曾先后赴丹麦、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进行访问、工作和学术交流。1976年在上沃尔特工作期间,为大量患者解除了病痛,为此获得了总统颁发的金质“骑士勋章”,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南饶北季(季羡林)”、饮誉世界的国学大师——饶宗颐

饶宗颐先生精通国学,精于书法,擅长国画,是全才型的大师,先生对于《艺术中华》一书十分重视,亲自题词:“华夏光辉”,并亲自为全书题写了书名。

饶宗颐先生简介: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著名国学大师,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饶宗颐(Jaotsung-i),1917年生,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幼耽文艺,18岁续成

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学、敦煌学、古文字学、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中外关系史、音乐、词学、经学、潮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目录学、简帛学等,均有专著,已出版著作100多种(其中专著逾60种),发表论文1000多篇,诗文集十余种,书画集45种。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摘自《饶宗颐书画》之简历)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文化明星,其对于历史、考古、文学、经学、教育、书画等不同领域均有涉猎,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香港大学副校长曾引用余秋雨的话说:“香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漠了。”有人以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名,并称之为“南饶北季”。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皆有成就。饶宗颐家中“天啸楼”藏书达十余万卷,为当时粤东最富盛名的藏书楼。

2011年08月06日下午,总理温家宝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会见了来自香港的馆员、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2008年10月,温总理曾致信饶宗颐先生,对他心系国家、民族和世界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今年春节前夕又专门派人给饶老送去亲笔题写的贺卡,并多次关心他的健康和医疗状况。

2011年8月18日上午9时15分,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大学陆佑堂一层休息室拜访国学大师饶宗颐。

书法大师与国学大师——启功

启功先生全力支持《锦绣中华》的出版,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给予了最热烈的关注,对于本书提出了十分宝贵的建议,并亲自题词:“江山如此多娇”,启功先生说出了全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心声。

启功先生简介: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等。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要职。

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病逝于北京。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利铭如是评价启功先生:“启功先生是中国书法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他率直刚正、儒雅大方、幽默风趣,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学界泰斗全面总结“中华文明史”的国学大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

袁行霈先生审阅了《诗词中华》一书,并亲笔题词:“诗国”,袁先生是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中国文学史》的主编,指出了诗词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情感之美。袁先生的题词从书法艺术上也达到了温润典雅、和美大方的极高境界。

袁行霈先生简介:1936出生,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1982年4月至1983年3月任日本东京大学外国人教师;1992年7月至1993年9月以及1998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1997年9月至12月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学者。2004年9月至11月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9月开始兼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与北大联聘)。此外,还先后在日本爱知大学,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华盛顿、夏威夷等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台湾大学讲学。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其曾祖父袁绩懋,字厚安。为道光二十七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曾历任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曾祖母左锡璇,字芙江。亦是一位文学才女,其作品现存有《碧梧红蕉吟馆诗草偶存》2卷、《碧梧红蕉吟馆诗余偶存》1卷传世。

二伯父袁励准为晚清翰林,光绪二十四年进士,曾历任入值南书房,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之

师、京师大学堂(现今之北京大学)提调、清室逊位后任清史馆编修及辅仁大学教授,为清末民初著名的书画家及收藏家。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

1995年,教育部请袁先生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

该书在1999年8月出版,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01年获得第五届国家图书奖,2002年又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至今已经印刷了多次,被许多高校采用。为人师表:雅量高致

而他本人先后获得国家级与市级嘉奖,并于2006年获北京大学“蔡元培奖”——这是被北大师生公认的“北大教师最高荣誉”。

自1999年开始,袁行霈成为继符定

一、章士钊、杨东莼、叶圣陶、萧乾、启功之后的中央文史研究馆第七任馆长。这固然是他的荣誉,但他更视之为社会责任——文史研究馆是名流耆宿汇集之地。

袁行霈代表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身份:国学大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学者,应该远离媒体,充分利用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学问

一、汉语言学界大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许嘉璐先生亲自审阅了《汉字中华》全书稿,并在百忙之中亲自作序,这篇序就是《汉字中华》一书的宗旨,用最有代表性的汉字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的源流。

许嘉璐先生简介:1937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大学教授,民进中央主席。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1995年3月辞),民进第七、八届中央常委。

1987年至1994年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

会主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学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许嘉璐先生是当代中国语言文字研究的大家,是《说文解字》学术研究的主要传承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化学的领军人物,在国学研究上有卓越的成就。先生治学严谨,贯通古今,对于当今世界汉字文化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

先生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学术著作及工具书多部,主持完成《文白对照十三经》、《文白对照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译》等大型文化工程及国家863项目“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目前主持“中文信息处理”后续工程项目以及《二十四史今注》的编辑与出版。1986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五篇:国学大师王国维

国学大师王国维,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1927年6月2日投颐和园内的昆明湖而死。少年失意 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结识罗振玉 1898年,二十二岁的他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3种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

人生转折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一说吴宓)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巨子陨落 1927年,北伐军挥师北上,听闻北伐军枪毙湖南叶德辉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杀是谣传),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块钱,雇人力车至北京颐和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从其遗体衣袋中寻出一封遗书,封面上书写着:“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遗书内容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移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于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废帝溥仪事后赐王国维谥号为“忠悫”。王国维为何自溺,至今仍争论不论,一般学者论点有所谓的:“殉清说”、“逼债说”、“性格悲剧说”、“文化衰落说”。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言中写道:“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像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像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一人一事。” 毛泽东有诗云:“莫道昆明池水浅”,那里的水并不深,王国维跳进去,便一头扎到底。事实上并非溺毙,而是被湖底的淤泥朽草,塞满七窍,窒息而死。呜呼,一代学者,草草一生,就这样于污泥浊水中逝去,时年五十一岁。从他身上,翻出一纸遗书,上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等字样。有人说,他这个“辱”,为死殉清廷,效忠逊帝;也有人说,他这个“辱”,与他亲家罗振玉有些什么纠葛。但不管什么缘由,当时及后来,都认为不值得。

《哲学辨惑》《静安文集》《王国维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殷周制度论》《王国维诗词全编》《<红楼梦>评论》《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人间词、人间词话》《王国维诗词编年校注》(陈永正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王国维的甲骨文研究甲骨文晚清始发现,最早是王懿荣,后来刘鹗刊印《铁云藏龟》,继之,孙治让和罗振玉对甲骨文字进行研究。而将甲骨学由文字学演进到史学的第一人,则推王国维。他撰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殷虚卜辞中所见地名考》、《殷礼徵文》以及《古史新证》等,他将地下的材料甲骨文同纸上的材料中国历史古籍对比来研究,用卜辞补正了书本记载的错误,而且进一步对殷周的政治制度作了探讨,得出崭新的结论,他的考证方法极为缜密,因而,论断堪称精审。二重证据法他自己称以上考证方法为“二重证据法”,即以地下的材料与纸上的材料相比较以考证古史的真象。这种考证方法既继承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又运用了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古史研究上开辟了新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郭沫若曾赞颂说:“王国维„„遗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知识的产品,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来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殉清”说 “逼债”说 “惊惧”说 “谏阻”说 “文化殉节”说 “诸因素”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下载国学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精彩开场白

    五、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场白: (接上篇 )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培训或演讲时,你开始的表现最为重要,因为学员对你接受和认可与否,可能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决定的!所以在培训时一......

    初次上课开场白(推荐)

    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今后3个月培训期间的(理论)实操老师,以后主要负责你们的实操培训及跟岗学习。目前大家对我并不熟悉,希望以后各位同学能支持我的工作,同时我们互相学习,共......

    上课开场白(精选五篇)

    上课是我们学业生涯中必须经历的事情,下面是关于上课开场白的内容,欢迎阅读!上课开场白师:小朋友们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你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那我得自我介绍一下。(师板书:于......

    名家上课开场白

    一名借班上课的老师站在一个陌生的班级面前,如何第一时间走进学生,缩短因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我们无数次地追问,千百次地尝试,但总觉得与学生之间有距离。“山穷水尽”之......

    教师上课开场白

    教师上课开场白 教师上课开场白教师上课开场白新教师上课开场白 今天我们的教学技能课轮到我当新老师。 每个新老师都要有一段开场白。 下面是我的开场白。 我:上课! 学生:起立......

    国学大师翟鸿

    国学大师翟鸿燊讲座经典一、道不远人口乃心之门户——建立喜悦心1、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炼出来的,人的胸怀、境界、德行,是修出来的。2、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永远不......

    国学大师谢无量

    国学大师谢无量 刘 文 谢无量,原名蒙,初名谢锡清,又名沈、澄,后以字行名大澄,字仲清,号希范,后更名为无量,别署啬庵。籍贯四川省梓潼县白云镇。1884年6月28日生于四川省乐至县北三里......

    学习国学大师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大师心得体会 心态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叫内圣,修身,这是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外王。 朝闻道夕死可以。 杀生是为了放生。 什么叫做佛,就是觉者,智者,通俗的讲就是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