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21:4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第一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总体部招聘启事

【基本情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501部)是院型号研制项目管理和技术抓总单位,是集航天器系统研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服务和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于一体的工程技术实体。承担了70多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4艘无人试验飞船和3艘载人飞船的总体设计工作。总体部具有一流的航天器研制能力和设计水平。目前在航天器总体设计方面已经形成了传输遥感卫星、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卫星、导航卫星、返回式卫星与空间安全四大领域,以及供配电、热控、机械、电子、通信、系统工程、综合测试、在轨管理等八个专业设计体系,是目前国内覆盖领域最多、专业最为齐全、配套设备先进、人才最为集中的航天器总体设计单位。以系统研发、试验保障、技术资料中心和信息中心为四大支撑点,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适应多任务、多型号和批生产要求的型号研制管理体系。

总体部科研设施完善,科研技术实力雄厚。截止目前,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防科学尖端科研成果奖59项、国防科学技术奖104项、部级奖励200多项。总体部具有雄厚的人才实力,拥有一大批航天高科技人才和系统工程管理人才,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在总体部工作,走出20多位总设计师,拥有部级专家1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省、部级专家17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达到30%以上。

【需求专业】

电子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测试技术与仪器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

数控类技术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专业

【具体要求】

1、全日制本科学历;

2、北京生源;

3、学生干部、党员、在校期间获得奖学金者优先;

4、英语四级425分以上(请在简历中标明英语四、六级分数);

5、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沟通合作意识;

6、应聘人员与五院院本部已聘任员工不得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近姻亲关系;

7、身体健康。

【联系方式】

Ø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总体部人力资源处邮编:100094

ØE-mail:isse_hr@sina.com

(简历请务必以“姓名-学校-专业-学历”命名,如“张三-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联 系 人:余老师

所有应聘材料我单位予以保密,如未被录用,材料恕不返还。

第二篇:合作伙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及其重要演讲嘉宾选介

合作伙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及其重要演讲嘉宾选介

A brief of CAST InfoList & Important Speakers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具实力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制基地和中国空间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主要从事空间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卫星应用及空间技术二次开发等领域。还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设备的研制并提供优良的服务。

1970年4月24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

2003年10月,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2005年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至2005年,研制并成功发射了6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4艘无人试验飞船和2艘载人飞船,形成了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领域。所研制的各类航天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航天器取得的新技术成果,移植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设10个研究所、一个工厂,建立了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形成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8名两院院士、1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7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一大批正在茁壮成长的航天新生代为中国空间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与俄罗斯、法国、巴西、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宇航公司和空间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整星、卫星零部件出口取得突破。

展望未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秉承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瞄准人类探索宇宙活动的前沿,不断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新面,为建成国际一流的宇航企业而不懈奋斗。

A brief of CAST InfoList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established on february 20, 1968, is a primary research center and spacecraft development base.it has twelve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one factory and has set up a complet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system comprising spacecraft system design, subsystems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ait, environmental test, ground equi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service and support.CAST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d launched china’s first 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 dongfanghong –1 in april 1970, opening a new epoch in china’s exploration of outer space.to date the academy h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d launched 52 satellites of various kinds and four shenzhou spaceships, inclu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st satellites, communications and broadcasting satellites,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 , returnabl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 and ocean satellite.such technologies as satellite return, multi-satellite launched on one single rocket and putting-in position of geo satellite have reached the advanced world level.we have just formed six series of satellite of remote sensing, communications, meteorological, earth resource, navigation etc, including those in high, medium and low-height orbits.In the fields of desig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ast has opened a developmen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chinese space technology, realizing the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from single project to multiple projects and from scientific test to series applications.the shenzhou(magic ship)spaceship has attained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experiments on space science, life science and earth observation and complete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paceflight technology by leaps and bounds.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has established infrastructures for design, production and test of world advance level and systematic management system with quality management at the core.more than 2000 new technological results developed by cast, such as heat pipe, high resolution imager, etc., have widely been applied in a great number of economic fields, bring in with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At present,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is strengthe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llow-on tasks for human space flight as well as those of dongfanghong-4 high-capacity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lunar exploration, and consistently opens up new areas of space activity so as to raise chinese space technology into a higher level.1.王希季院士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曾负责研制成功了中国的15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种 卫星运载火箭和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方案论证、方案设计,担任过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火箭探空技术学科和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太空资源和航天技术体系新概念并著有《工程设计学》和《卫星设计学》,他曾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Wang Xiji,Memb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a distinguished precursor of Chinese A-bomb, h-bomb, artificial satellite;Consulta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Topic: Development predi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pace solar power plant technology

2.闵桂荣院士

闵桂荣(1933.6-)。空间技术专家。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负责完成了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作出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

Min Guirong, Memb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Memb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Consulta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Topic: Resources, climate and space

3.李明研究员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系统委员会委员 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首席专家

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工程第三期专家组成员 科技部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专家组成员 研究方向: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

专家简介:李明研究员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 院长、科技委主任。长期从事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工作,曾担任卫星总师、总指挥,参加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探月三期工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论证。现担任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首席专家、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专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Dr.LI Ming Vice President of CAST corresponding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outstanding contributor for China's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

Dr.LI Ming is Vice President of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CAST).He is responsible for R&D program in CAST.He attended many important space projects, including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2, in which program he was Chief Engineer.He also joined feasibility studies of several National Key Program, including High 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Lunar Sample Returning Program and etc.He begun his study on SPS in 1992 and initiated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SPS in China in 2006.Dr.LI Ming is corresponding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and IPC Co-Chair of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Federation.He won twice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ize of the second class by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2010, he was awarded outstanding contributor for China's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 by 5 national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第三篇:激光与空间技术

激光与空间技术

激光与空间技术 激光技术 ——

(一)什么是激光与激光技术 ——激光,是一种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因受激而发出的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和相干性好等特性的光。物理学家把产生激光的机理溯源到1917年爱因斯坦解释黑体辐射定律时提出的假说,即光的吸收和发射可经由受激吸收、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三种基本过程。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光源的发光都与其物质内部粒子的运动状态有关。当处于低能级上的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吸收了适当频率外来能量(光)被激发而跃迁到相应的高能级上(受激吸收)后,总是力图跃迁到较低的能级去,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如果光是在没有外来光子作用下自发地释放出来的(自发辐射),此时被释放的光即为普通的光(如电灯、霓虹灯等),其特点是光的频率大小、方向和步调都很不一致。但如果是在外来光子直接作用下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受激辐射),被释放的光子则与外来的入射光子在频率、位相、传播方向等方面完全一致,这就意味着外来光得到了加强,我们称之为光放大。显然,如果通过受激吸收,使处于高能级的粒子数比处于低能级的越多(粒子数反转),这种光的放大现象就越明显,这时就有可能形成激光了。——激光之所以被誉为神奇的光,是因为它有普通光所完全不具备的四大特性。——1.方向性好 ——普通光源(太阳、白炽灯或荧光灯)向四面八方发光,而激光的发光方向可以限制在小于几个毫弧度立体角内(图8-9),这就使得在照射方向上的照度提高千万倍。激光准直、导向和测距就是利用方向性好这一特性。——2.亮度高 ——激光是当代最亮的光源,只有氢弹爆炸瞬间强烈的闪光才能与它相比拟。太阳光亮度大约是103瓦/(厘米2.球面度),而一台大功率激光器的输出光亮度经太阳光高出7~14个数量级。这样,尽管激光的总能量并不一定很大,但由于能量高度集中,很容易在某一微小点处产生高压和几万摄氏度甚至几百万摄氏度高温。激光打孔、切割、焊接和激光外科手术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3.单色性好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颜色取决于它的波长。普通光源发出的光通常包含着各种波长,是各种颜色光的混合。太阳光包含红、登、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可见光及红外光、紫外光等不可见光。而某种激光的波长,只集中在十分窄的光谱波段或频率范围内。如氦氖激光的波长为632.8纳米,其波长变化范围不到万分之一纳米。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为精密度仪器测量和激励某些化学反应等科学实验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手段。——4.相干性好 ——干涉是波动现象的一种属性。基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和高单色性的特性,它必然相干性极好。激光的这一特性使全息照相成为现实。——所谓激光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各种产生激光的方法以及探索应用激光的这些特性为人类造福的技术的总称。自1960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我国也于1961年研制成功国产首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激光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继量子物理学、无线电技术、原子能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之后的又一重大科学技术新成就。30多年来,激光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研制了各个特色的多种多样的激光器,而且激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并形成了激光唱盘唱机、激光医疗、激光加工、激光全息照相、激光照排印刷、激光打印以及激光武器等一系列新兴产业。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带头技术”之一。——

(二)各式各样的激光器 ——在光源中,实现能级粒子数反转是实现光放大的前提,也就是产生激光的先决条件。要实现粒子数反转,需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

研究物理的终极目的是属性

潮汐成因另探

邵雍:从物理之学到性命之学【字 从光的干涉现象谈光的本性

谈谈双生子佯谬

谈谈公式ΔT'=ΔT/√1-V2/C2

第四篇:中国策划研究院

中国策划研究院

院训:笃守诚信 挑战卓越 策划中国 创新世界

中国策划研究院(CHIANINSITITUTEOFDEVISING)是以策划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机构。服务对象为国内各级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策划咨询业及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关心策划的青年人,服务内容主要有学术研究、刊物出版、专业培训、资质考证和项目策划。

近年来,中国策划研究院分别在国内六大区、近三十省市及近百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组织了一大批实战派与学术派相结合的专家、学者成为中国策划研究的副院长、专家团、研究员与讲师;并与广州大学策划研究所、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等紧密合作,打造中国最大咨询策划平台,创建中国的“兰德”神话。

中国策划研究院与国内外策划咨询业机构及大专院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也与全国许多省、市特别是区县建立了业务联系,有许多大中企业,包括一批外资企业纷纷利用本平台寻找对口策划专家,提供策划需求,也有数以万计的策划从业人员与中国策划研究院建立了联系。

《中国策划》杂志是中国策划研究院创办的策划界专业杂志,办刊近年来,不断更新,以丰富的经典案例和理论成为中国咨询策划唯一指定性刊物,成为企业家赢得市场的指南,策划人走向辉煌的舞台。

中国策划研究院

高级顾问:艾丰 厉以京

名誉院长:任玉岭

终身院长:余明阳

院长:林力源

执行院长:陈荣彪

执行副院长:申鸿琦

副院长(排名不分先后):陈放 大林梁中国孙德禄 王克 梅雨温元凯 许喜林叶

茂中 张大旗 朱玉童张乐群 尹英杰 张瑞龙 万映辰

第五篇: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招生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一、学院概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的著名学者。他们长期从事国家重要政策与战略问题研究,直接参与大量重大决策与核心报告的论证与起草工作,承担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草拟和修改工作,担任着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的政策咨询员和专家顾问。这些专家学者全部任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社科MPA将能够亲耳聆听他们在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深刻体悟。

二、学院风采

▶ 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一所高等学府

▶ 中国大陆最早建立的一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院 ▶ 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各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 目前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8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8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2个专业学位授予点

▶ 博士、硕士生导师千余人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

作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办好这一特殊的专业学位教育项目,成立了MPA教育中心作为执行机构,具体执行MPA研究生的招生、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工作重点

MPA招生工作——招生宣传、组织生源、面试录取、组织教学; 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安排考试、论文答辩、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工作——教材、案例开发、专业方向开发、方向课程开发、开发各类培训项目; 拓展教学领域——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培训。

四、优势

MPA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置打破一级学科界限,并需要一支政策研究、政策咨询与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复合型师资队伍,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具有的办学条件,使社科MPA在培养公共管理人才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我院举办MPA的六大优势: 第一,学科门类齐全,覆盖面广泛。为MPA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相关学科支撑。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下设6个教学研究部,38个教学系,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相关领域。

第二、科研实力雄厚,教书育人成果显著。其中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8个一级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三,师资阵容强大,综合优势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学者担任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500余人,硕士生导师600余人。

第四,广泛的学术交流与高水平的论坛、讲座,为MPA研究生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氛围。第五,国家智囊团与思想库的独特地位,具有开展MPA教育的天然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着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为MPA教育提供了最前沿、最实用的教学材料。

第六,在与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军队系统的多种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的MPA教育及干部培训经验。我院MPA教育中心已经与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举办了“军师职领导干部国家安全管理专业MPA高级研修班”;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携手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培养社会保障方向及文化产业管理方向MPA研究生。

五、培养方面

我院MPA教育的培养特点

“贴近现实、贴近政策、顶级智囊、权威解读” 我院MPA教育的培养特点

我院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采用弹性学制,学习期限二至四年,学习形式可采取在职攻读、定期集中模式,每次集中25天左右;也可采取周末授课的模式。在此期间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可以按照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申请专业学位程序获得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我院MPA教育的课程体系

我院MPA学位课程设置体系包括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学位论文五部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0学分。

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核心课程20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程6学分。其中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必修课的成绩必须在70分(含70分)以上,选修课程成绩60分(含60分)以上为合格。

论坛与讲座:学员均应参加6次以上的公共管理论坛、相关学术专题讲座或研讨会。社会实践:MPA研究生应围绕专业研究或工作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位论文:MPA研究生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成果,也可以是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

六、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并有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经全国MPA联考合格者。

七、学习费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院MPA全部培养费共计3.5万元。培养费用包括学费、书本费、论文答辩费,不含餐饮住宿费用。

【参考文档:http://】

下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博采众长,广泛吸纳国内外科技人才的智慧,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有效提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研究基地。现有职工3000余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及研究课题1. 基础设施检测中心:李 颖 进站日期:2009年4月27日 研究课题:《对最高试验速度400km∕h高速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

    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网

    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是由中共中央书画家协会主管,中央党校书画院指导,社会知名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和书法教育工作者、艺术家,演艺界工作者共同参与的专......

    中国骨病医学研究院

    中国骨病医学研究院 中国骨病医学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一家致力于骨病微创研究以及中医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中心,于1985年在北京成立。中国骨病医学研究院把“突破、创新、科学、奉......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百科名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G),是2000年4月由原建设部四家直属的建设部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和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

    中国易经风水研究院

    中国易经风水研究院国学智慧传承由中国易经风水研究院谭灏新院长主导的“国学智慧传承平台”,自2004年开展以来,受益者覆盖全球华人圈,并以政商精英者众!他主讲主办的《国学风水......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教育研究所 中 国 教 育 学 会教育政策与法律 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关于举办“一线教育家·中小学班主任(大连)讲坛”暨邀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