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驻村任职工作调研报告
驻村任职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作为畜牧局的一员到xx镇zz村任党支部书记,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深怕不能胜任工作。我于4月份驻南东坡村,通过召开支部会议及全体党员会议,与村委和部分群众进行座谈,了解了村情民情,为切实搞好驻村工作奠定了基础,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南东坡村基本情况
南东坡村位于南村镇东1公里处,全村1214口人,3个村民小组,27个村民代表,33名党员,1074亩耕地。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农作物发展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简单。生产结构单一,农业产业化滞后,集体经济空白,无收入项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尤其是道路状况较差。村委大院和办公设施简陋,各种制度上墙不完善,村民思想观念封闭,村文化设施建设薄弱。
二、影响南东坡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通过调查了解,群众普遍反映了对修路、饮水、房屋拆迁以及土地利用等的关注和要求,反映了群众对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收入的愿望和要求,对改善生产生活的向往和要求。
1、基础设施薄弱。南东坡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该村交通闭塞,连通往镇政府的一条公路也是一条石子路,所以也没有
任何地理优势。老百姓流行一句话“南东坡,南东坡,雨天南泥湾,晴天土满天”,落后的交通严重影响了南东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南东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老百姓强烈要求修一条要村道村,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2、思想落后。南东坡村许多群众思想比较保守,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地教育认识不足,普遍存在一种思想认识就是小孩上学,大中专毕业一定要拿国家工资,如果没有端铁饭碗,小孩的学就白上了,大学也白上了,还不如在家务农、搞点养殖或找工等。同时,由于致富无门,群众思想逐渐惰性化,打麻将、打扑克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多数人不能很好地接触到新思想、新文化,还形成一种不良的攀比心理,阻碍了我村前进和步伐。
3、村班子不健全,整体素质不高。班子的不健全是影响东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到目前为止,该村已经6年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稳定的班子,班子都不全,别说战斗力强不强了。班子有问题,村民更是派别严重,导致了班子推诿扯皮,村民出现上访事件,以致出现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无能干事,无人做事的局面。二是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偏低,村两委共有干部x名,初中以上z人,初中以下z人。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搞一言堂。群众反映,村里的公章也像钥匙一样只挂在一个干部身上,一个人说了算;对于上面落实下来的政策,只有个别人知
道,群众普遍不知情等等。这些陈旧的工作方式,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三、下步工作思路
按照驻村工作职责任务,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改变我村的落后面貌,首先要抓好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不断扩大民主参与渠道,确保真正有威望、有品德、有才干的群众选举为村干部,合理搭配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战斗力,为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结合自己所在单位,为群众联系养殖方面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养殖技术培训,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以村党组为核心的工作机制,完善村级议事决策程度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
4、加强自身学习锻练。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真正扑下身子,与群众同甘共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树立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欢迎各位领导到我村指导工作,使我村的班子能更快的建立起来,让我们的村民早一点富裕起来。
第二篇:驻 村任职调研报告
驻夏
任职调研报告
自2012年5月16日进驻 村以来,按照县委提出的“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总体目标,以创建村美、民富、风正的“小康文明村”作为总抓手。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提高认识,积极工作,迅速进入角色。在镇委镇府和村 “两委”的大力协助下,在充分了解了镇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村民、村两委意见,结合 村的实际情况,本着“统筹兼顾、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了促进 村经济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帮扶工作计划。具体情况介绍汇报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 镇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处。全村总面积为1670亩,周边邻村北有蔡紫金,西有罗村,南有刘寨村等。在 镇经济条件属于中等村。
(一)土地。全村现有耕地1400亩,分配在4个生产小队,人均1.3亩。
(二)人口。全村注册总人口1172人,256户,有中共党员32人,复退军人8人,现役军人1人,外出打工的有120多人。
(三)经济状况。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000元左右。
农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另有养鸡专业户2户,占地约3亩,总投资约10万元;养鸭场3户,占地约150亩,总投资约500多万元;菜棚2家,占地约15亩。
(四)生活设施。全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了90%,通讯条件较好,80%农户安装了固话或手机。全村没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
(五)交通。村内新修建的主干水泥路1100米,另有次路2000余米未修,雨天泥泞不堪。
(六)文教。村内设有小学一所,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入托率90%;设有村“两委”办公室,学习、娱乐文化设施缺乏。村里考出3名名牌大学生,现分别在北京、深圳、杭州工作。
(七)医疗。村内有卫生室一处,村民的医疗卫生相对能够得到保障。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八)组织建设。村“两委” 领导班子共6人。现有党员32名,其中10多名党员的年龄偏大。
(九)精神文明。村内民风淳朴,群众勤劳、正直、善良,与人为善,待人热情,思想品质优良,遵纪守法,村内多年内无打架斗殴和赌博现象。鳏寡孤独者3人,住进了镇敬老院。低保户38户。
二、帮扶工作计划及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力争我村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1、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会议精神、镇党委文件精神为主要内容,将思想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上来,深刻认识党员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肩负的责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增进对党的感情,增强群众观念、组织观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村级服务水平,建设美好新给力。
2、按照县委和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镇党委的领导下,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引导村班子和党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参与,广纳群言,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3、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在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村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加强教育培训,建立数量充足、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全面实行和规范发展党员联名推荐制,扩大民主,加强监督。
(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为总抓手,以建设小康文明村作为具体的实施内容,以清理“三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作为具体操作路径,改变村容村貌。重点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以贫困弱势群体作为帮扶的重点,广泛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加强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杜绝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加强村内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文化大院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向农民群众传授各种致富知识,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发展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三)抓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发展养殖和菜棚种植业,推动以村集体为主体的“ 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 村树立品牌意识,以实现蔬菜标准化生产。完成路面硬化工程,搞好村庄环境绿化美化,规范村容村貌建设,为村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努力,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寻找致富门路,增强农民发 4
家致富的能力,争取让 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驻 村干部:2012年 月 步。
日
第三篇: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一)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于 2018 年 3 月 27 日被选派到防城区大菉镇百里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为尽早掌握该村村情民意,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本人和驻村工作队员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调研,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百里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百里村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村情
大菉镇百里村位于大菉镇西南面,垌美至扶隆三级公路蜿蜒东西横贯全村,东面与大菉村接壤,南面与万德村、那余村毗邻,西面与扶隆镇教良村相邻,北面与坡稔村靠近,村委会距离镇政府所在地 0.7 公里,全村总面积 15.5平方公里。下辖新屋、那利、总管、田久、那良坡、茂山、甲江、长田、江口坡、百里、书房屋、开光岭、那堪、大坜、那厚、格坜、六茂、企鹅、屯包等 19 个村民小组。百里村现有人口共 634 户 3336 人,主要是汉族和壮族为主,其中壮族 691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 20.7 %,汉族2645 人,占全村人口的 79.2%。百里村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村有耕地面积 1300 亩,林地面积 13800 亩,土质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以及玉桂、八角、桉树等经济林木。
(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百里村“两委”干部共 9 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 43 岁,大专以上学历 3 人。党支部有支委 5 人,其中书记 1 名,副书记 1 名,委员 3名;村民委员会有委员 4 人,其中主任 1 名,副主任 1 名,委员 2 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成员 3 人,其中主任 1 名,委员 2 名。百里村党支部现有党员 35 名,积极分子 3 名,50 岁以上的党员有 28 人。2017 年 10 月成立
了百里村村民合作社,现有成员 3 人,社长由村支书兼任,2 名委员由村“两委”兼任。2017 年,百里村党支部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授予“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贫困户基本情况
通过精准识别工作,百里村共有贫困户 57 户 257 人,其中 2015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34 户 151 人,贫困发生率 4.52%;2015 年退出户 6 户 42 人;2014 年退出户 17 户 64 人。2016 年脱贫 21 户 101 人,2017 年脱贫 3 户 10人,现有未脱贫贫困户 10 户 40 人,贫困发生率为 1.2%。2018 年底计划脱贫 1 户 6 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 1%,2019 年计划脱贫 4 户 21 人,贫困发生率降至 0.78%;2020 年计划脱贫 5 户 13 人。
(四)产业发展情况
由于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造成部分土地闲置、无人耕种。部分耕地由留守的老人以种植水稻、花生、玉米等农作物为主,部分山林种植玉桂、八角、金花茶等经济作物。水产畜牧方面,有部分村民养鸡、养牛、养猪、养鱼和水律蛇等。工业方面,格坜组有一座水力发电站,可为大菉镇提供稳定税源,村内有专业合作社 4 家,全部为种养类型。没有村办集体企业,没有旅游业,服务业发展也比较落后,有部分村民在集镇上开商铺,部分村民靠圩日帮人做零工等获取收入。
(五)基础设施情况
1、道路设施。行政村已通硬化水泥路,所有的村民小组也也已通硬化道路,但由于村民住房建设比较分散,部分屯内道路还未硬化。2、水电气设施。全村以引山泉水的方式实现供水,供电系统也已全覆盖,日常生产燃料主要为瓶装液化气和农作物秸秆、木材等清洁能源。3、房屋设施。约30%的村民住宅为泥砖瓦房,约 70%的村民住宅为混凝土房。但部分贫困户住房条件仍比较艰苦,未脱贫户中有 4 户未能达到人均 13平方米的硬性要
求。4、其他设施。行政村已通网络宽带和固定电话,自然村(屯)已通广播电视,全村已实现手机通讯信号全覆盖。
(六)公共事业发展情况
1、医疗条件。村委一楼整合有村级卫生室,有 1 名村医进驻,可治疗头疼、发烧等常见病。2、教育条件。村里有一所百里小学,共有 7 名老师,150 多名学生,有私人创办的 3 所幼儿园,可满足适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机会。3、文化条件。村委二楼整合有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室,可满足村民基本学习需求,并建设有戏台和宣传栏。4、体育条件。村内目前有 2 个篮球场,百里小学内建有简单的运动设施。
(七)村级集体经济情况
2016 年以前百里村仍然属于集体经济空壳村,利用上级提供的发展资金,2017 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2.5 万元,主要是利用 50 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中的 15 万元入股百里水电站分红 1.5 万元,房屋出租获得租金收入 0.2 万元,与百里天山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鱼塘管护 0.3 万元,养殖肉牛项目获得 0.5 万元等。
(八)历史村落情况
百里村那厚组为红色经典电影《英雄虎胆》幕后故事的发生地,2013年 8 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将那厚组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防城港市唯一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目前,各级已投入了 700 多万元到那厚组开展“一村一镇”示范工程建设,古村落已开展了修复工作,围墙已经修复,并在那厚、百里等小组内进行了立面改造,古村落后山种植了 80 亩柚子和杨梅。
当前百里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群众主要靠零散种养,因缺乏技术、资金、经验,科技含量低,很难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全村
上规模的产业少,同时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大部分土地闲置、无人耕种。村民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覆盖面仍然比较窄。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屯内道路方面。全村还有那厚、田久、六茂、格坜等组内部分道路还未硬化;二是桥梁方面。屯包、企鹅组的漫水桥还未建设,雨天群众出入难的问题比较突出,那利组桥梁太窄小造成出行存在不便;三是安全饮水方面。甲江、格坜、六茂、屯包、企鹅等 5 个生产组的用水水压不足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四是农田水利方面。全村有农田 1300 亩,以前都是靠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修建简易的陂坝和水渠引水灌溉农田,现在的陂坝和水渠已年久失修,全村有 800 多亩农田耕作受影响。
(三)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参与度低。百里村坐落在集镇内,人口密集,特别是圩日人来人往,环境卫生的压力比较大,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群众参与度仍然很低,群众没有形成人人参与的意识,只是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村内卫生设施缺乏,群众仍然习惯随意扔垃圾,造成环境卫生仍然存在脏乱差。
(四)集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2017 年村级集体经济虽然达到了自治区要求的 2 万元的标准,但是大部分都是通过入股、租金等方式取得,2018 年目前已经确定有收入 2.5 万元,离 3 万元标准仍然有缺口。村集体经济项目如养牛、香茅草、蔬菜种植等项目因为缺少专业技术和人员的管理,基本都处于经营不善的状态,造成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产出达不到预期。由于以前分田到户政策,造成村集体土地缺乏,无法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村干部的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不高,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不清、意愿不强,造成项目上马易,持续发展难。
(五)精准脱贫攻坚仍然较重。百里村已经于 2016 年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是目前仍然有 10 户重难点贫困户未脱贫,部分脱贫户中仍然存在返贫的风险,特别是稳定收入和住房达标两个方面。同时由于自治区 2018年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和贫困户“八有一超”的标准在提高,所以百里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还要进一步巩固。
下一步驻村工作计划
(一)发动群众发展适合本村的产业。百里村一直缺少上规模的产业,2018 年,村委通过帮助耕地、发放种子和化肥、农药等,发动群众种植了 200 亩的玉米,目前长势良好,预计 2 个月内会有好收成。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玉米的收益情况,待收获后继续发动群众种植品种更好的品种,增加群众收入。同时,与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引进龙头企业,盘活土地资源,继续寻找适合百里村实际的林木进行种植,确定后再在群众中进行推广。
(二)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18 年,上级下拨的 50 万元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中,已有入股百里水电站 15 万元共 3 年,每年收益 1.5 万元,投资百胜公司养殖蜜蜂托管项目 10 万元 3 年,每年收益 1 万元。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发展的多样性,增强造血功能。一是剩余的 25 万元发展资金用于投资光伏发电项目;二是利用挂钩单位帮扶的资金,扩大本地黄牛养殖规模,改变放养的形式,将通过种植 50 亩象草用于喂养;三是引进专业的公司合作种植蔬菜,同时也解决产品销路的问题;四是在全国传统村落那厚组对面发展新型农家乐,用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创收资金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继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挂钩单位和有关部门沟通,争取部门的帮扶和政策、项目,并利用好现有的帮扶资金,逐步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硬化全村的屯级道路,可使 5 个生产组 1000 余人受益。二是修建修建进入屯包、企鹅组的漫水桥,改扩建那利组漫水桥,可使 400 余人通行顺利。三是维修供水管道。建设 9 条长达 20 公里的供水管,维修 14 座陂坝、9 条 25 公里的水渠。
(四)打造那厚组“一村一镇”示范工程。那厚组古村落房屋修缮、庭院修固、旅游项目建设等配套设施已经实施,目前防城区住建局正在开展里面改造工作,旅发委建设了旅游厕所,财政局开展古村落道路硬化和篮球场建设,林业局种植 80 亩的柚子和杨梅。依托那厚村古村落村落建设,下一步将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整合各单位的资源,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同时将点连成面,统一规划,将那厚打造成一个百里的新名片。
(五)巩固百里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继续跟踪贫困户的脱贫情况,对照“十一有一低于”和“八有一超”的标准,因户施策,确保已脱贫户不出现返贫的情况。同时积极联系帮扶挂钩单位、帮扶联系人和社会的资源,帮助 2018 年的 1 户计划脱贫户脱贫,实现 1 户奋斗脱贫户的目标,争取剩余的 8 户重难点贫困户于 2020 年前全部脱贫。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二)
按照区、市、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安排和后盾单位农投集团党委选派推荐,我荣幸地被选派到防城港上思县华兰镇叫宝村担任“第一书记”,在各级党委镇政府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展工作。驻村伊始,按照防城港市委组织部要求,认真贯彻执行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十坚持十不准”,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管理要求,认真开展驻村工作调研月活动。为尽快熟悉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尽早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工作,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认真对村情概况、村级班子组织建设情况、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叫宝村贫困现状及贫困户情况、各项社会民生事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基本掌握了叫宝村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整体情况,对即将开展的工作有了新的一些认识和体会。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情基本情况
(一)村情概况
叫宝村位于华兰镇政府的东南部,东与叫安镇提高村国家级氧都相邻,南与南屏乡汪乐村相连,西与德安村相连,北与华兰村接壤,距离镇政府约 12 公里,由降针、下洒、叫宝、汪甫、上洒、婆厘、汪豆、派敢、渠亚、平柏 10 个自然屯组成,下分 15 个生产小组,全村有 413 户,共 1691 人。全村面积约 29000平方米,其中:山林面积 5524 亩、水田面积 2293 亩、甘蔗种植面积 4500 亩。
(二)村级班子建设情况
叫宝村仅设有一个党支部,全村共有正式党员 36 人,女党员 5 名,35岁以下的有 8 名,35 至 40 岁的 5 名,60 岁以上的有 8 名,平均年龄 49 岁,长期在外出务工 9 人。经过 2017 年村两委换届调整后,村两委班子成员 5人,更替原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连任,其中有两位女干部。原先被定为基础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发生较大改观,村的党组织及行政管理组织程序和制
度基本健全,人员配置基本到位,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监督工作,在重大问题上村两委能够进行集中讨论,贯彻好“四议两公开一报告”制度,做到了公开、公平,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精准识别脱贫情况
经过精准识别,其中 2015 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 43 户 191 人,贫困发生率 11.48%。近几年来的助力脱贫攻坚成绩显著,2015 年底脱贫 16 户80 人,2016 年底脱贫 14 户 69 人,2017 年底脱贫 17 户 75 人,其中 3 户享受移民搬迁政策,分别获得 90平方米的安置房。目前全村尚未脱贫 12 户48 人,2018 年计划脱贫 3 户 14 人,另有 1 户 2018 年预脱户通过危房改造政策,完成了房屋改造,贫困率将降至 3%以下,计划 2018 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四)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目前,叫宝村没有集体经营性收入、资产性收入,没有集体经济实体,原有的集体土地、山岭因历史原因仍未明确,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甘蔗、速生桉、松树为主要经济作物,同时少量种植水稻、玉米、西瓜等水果经济作物。村民主要收入主要还是依靠种养殖和外出务工,种养殖家禽、家畜、淡水鱼类、蜜蜂等自给自足,以散养居多,规模很小,收益比较低,抵御自然环境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低。
(五)基础建设及乡村环境情况
1.公共服务建设情况:村委会所在地并不是依附在某一屯内容,而是位于各屯交通汇合点。已建有村委办公楼、戏台、知识书屋、篮球场、村卫生室、妇女之家、儿童家园、接通网络宽带等。但未有健全的村务综合公共服务中心且办公面积较小。村原有小学已经辙点,留下旧瓦房校舍,保留学前及一二年级教学点,其他高年级的学生集中到华兰镇教学点。
2.村屯道路交通方面:“十三五”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关怀下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叫宝村村屯之间的交通道路实现全覆盖,全硬化,先后硬化了 9 个屯的屯级道路,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改变村民的出行方式。仅有渠亚屯入屯道路、叫宝屯环屯道路及渠亚至汪门的路段暂未实现硬化道路。
3.水电通讯方面:叫宝村人饮用水大部分已通过专门水管从水库取水或山泉水或水井水,水源充足,水质得到保障。农业用水足够使用,但缺乏泵送及灌溉渠道,蓄水灌溉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全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讯实现全覆盖,光纤网络实现入屯。
4.社保医疗方面: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 80%,贫困户参保率达 90%;适龄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率达 85%;五保户及享受五保待遇 15 人。积极宣传鼓励适龄群众办理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等各种保险,同时民政部门为村里部分因病、无劳动力、因残疾致贫的家庭户兜底缴费,使得群众不因生病住院而担心失措。
5.民遵纪守法,勤劳热情,邻里和睦互助,整体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十三五”脱贫攻坚建设使得村里硬件设施和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但是,由于该村底子薄弱,长期以来受经济等条件限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难点和问题:
(一)村委战斗堡垒作用不够坚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代信息发展迅猛,群众对党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入党机已悄然经发生变化。村支部党员老龄化偏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加之该村由于长期以来构成的惯性思维,思想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对党的新政策、新观点、新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思考,致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潜力十分软弱,导致了党员队伍思想涣散,遇事不够积极主动,消极应付、各自为战,影响了内部团结,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弱化了农村
基层党组织作用,长期以来一向处在既无村委会,又无党支部的被动局面,属于典型“一职村”;村两委工作作风不扎实,大部份都从事农业生产,村干部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村民需求,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村委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没有成应有的梯次结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因常年在外务工的党员数量逐年增多,游离村支部的领导之外。同时,党务活动经费有限,给村两委开展正常的工作活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群众经济单一,集体经济内生动力缺乏。由于基层党组织构成不了核心战斗力,致使党的向心力、凝聚力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潜力成为该村支部建设的主要短板,加之青壮劳力多是外出打工,具有一技之长或致富带头能人还是比较少,无人带头引领村民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养殖模。种植甘蔗、割松脂是主要的经济收入,并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式生产,且多以散养为主,承担风险损失巨大;缺少农民经济技术专业合作社,种养殖方面和劳务输出方面缺少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资金的帮助和支持,竞争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增收效益不明显;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发展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集体产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发展思路不清晰,产业帮扶贫困户覆盖面窄,影响了该村的整体发展。
(三)基础设施、生活环境亟需统筹治理。党员队伍未能发挥好战党组织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体经济薄弱,促使村屯基础设施得不到修缮改造;屯内道路仅实现部分硬化,生活环境脏乱现象依然得不到有效改善,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三、后续工作总体思路和措施
叫宝村要实现顺利脱贫摘帽并能够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构建富裕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
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班子战斗力的工作思路是:
1.以华兰镇“一村一镇”党建示范点工程叫宝村派敢屯方案实施为契机。在班子建设上,凝聚班子的合力,引导转变村“两委”干部工作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确保工作作风上有新突破。
2.坚持学习制度,有序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民主生活评议、党员积分管理、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做好学习笔记和会议记录等整理归档工作,加强对党员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规范严密的“星级化”管理体系,促进党组织管理正常化、科学化,引导党支部比学赶超,提振党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为推进叫宝村美丽乡村建设、打赢 2018 年脱贫摘帽攻坚战目标凝聚强大力量、提供坚强保障。
3.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务信息公开。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实行村务公开透明。落实好村民自治,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民议事,让村民积极广泛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为叫宝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打好脱贫攻坚战,因户施策精准脱贫
1.精准扶贫,做好脱贫摘帽工作。严格按照乡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对标“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脱贫摘帽标准要求,做深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精准发力施策,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和技术能力水平,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调研论证,给于贫困户政策分析和发展建议,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加快脱贫步伐。确保精彩出列,如期实现 2018 叫宝村脱贫摘帽目标。
2.扶贫首先要扶志、扶智。给贫困群众送点钱,送点物,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要激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内在活力。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在一起,为贫困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自己的发展措施,树立正确目标和坚定信心。这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帮扶,才是真扶贫。
3.切合实际,办几件惠民实事。对生活有困难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为他们争取政策和资金,充分调动后盾单位力量,积极开展一对一联系困难户,为他们送温暖,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用心协调各有关部门利用优惠政策帮忙村里实施屯内道路硬化,不断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村民们感受到交通方便带来的实惠,生活环境整洁干净带来的舒适。认真排查群从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包括有隐患的家庭纠纷及民间纠纷,及时化解不安全因素,做好各项安全宣传,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稳定村屯发展。
(三)提高村民素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充分利用好村里远程教育设备、村图书室等多种教育平台,对广大党员群众进行培训,组织群众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邀请技术专家、致富能手给群众授课,让大家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了解和掌握致富信息、方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指导群众发发展生产,提高群众劳动能力和技术素质,促进增产增收。
产业是贫困群众快速脱贫、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来找准产业扶贫,帮助和引导群众找准路子发展农业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快“一村一品”建设;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山林流转、入股、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产业种养产业的发展,组织群众成立一个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创新生产经营合作模式,抱团发展,提升生产合作化水平,共同走致富之路。
充分利用好扶贫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 50 多万,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委托经营、多种资金入股合作或混合经营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到 2018 年底,叫宝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3万元以上,并逐年提高。
(四)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建设美丽乡村
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而参保缴费是城乡居民医保工作中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村两委做好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确保 2018 年实现整村参保率不低于 98%,贫困户参保率达到 100%,让群众及时参保、享受待遇。
以“一村一镇”建设为契机,整合修缮现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政务服务中心、村小学旧校舍等资源,建设标准化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明确建设标准和服务功能,力争做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借力“基础惠民”各项优惠政策,以推进“三改六提三增”,抓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以及“厕所革命”,不断提升农村宜居度,建设好美丽乡村。
第四篇: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东坝乡坝雪村关于做好“强基础惠民生”工作
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专题
调研报告
昌都地区强基惠民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意见》(藏党发„2011‟18号)和《昌都地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实施方案》(昌委„2011‟104号)精神,驻左贡县东坝乡坝雪村“强基惠民”选派干部于2011年10月19日驻进东坝乡坝雪村,自2011年10月20日开始了对东坝乡坝雪村及周边军拥、普卡、格瓦3个村调查了解,驻村干部通过实地调查、走村入户、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刻地了解东坝乡坝雪村乡情民意、风俗习惯、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强基惠民”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坝乡坝雪村概况(一)全村基本情况
东坝乡坝雪村位于左贡县城西北面82公里处,距318国道22公里,东径97°51′26〞、北纬29°51′26〞。全村平均海拔2940米,村委会驻地海拔2930米;全村幅员面积175平方公里。东连本乡格瓦村、南接本乡普卡、西邻下林卡乡、北与本乡瓦多村相界。怒江自八宿县境内流经东坝乡乡境。这里四
季如春,气候宜人,风光旖旎,物产丰富,小区域气候显著,素有“左贡小江南”之称,又被科考旅游者称为“真正的香格里拉”。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物产丰富,农作物有青稞、玉米,冬小麦及各类蔬菜,经济林木有苹果、桃子、杏子、藏梨、鸭梨、核桃、花椒、葡萄、石榴、橘子等十六种经济林木作物。是昌都地区较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农业区。
全村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坝雪、傍左、瓦多),坝雪村属纯农业村,已通邮、通电,广播电视覆盖率100%,一条通往坝雪的乡村公路正在施工,全村已通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全村农牧民总户数62户、总人口515人,2011年人均农业纯收入155元。全村总耕地面积286.5亩,有效灌溉面积183.3亩。截止调研结束牲畜存栏数438头(只、匹)。
全村现有干部6人,其中,初中以上学历2人,初中以下学历4人,妇女干部1人。坝雪村设1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6人,其中妇女党员3人。
东坝乡坝雪村群众以信仰黄教为主。村辖区内没有寺庙,但离坝雪村一公里处的军拥村内有一座寺庙(萨拉寺),寺内僧人有11人。
(二)坝雪村的自然资源
(1)经济林木资源 东坝乡坝雪村地处怒江境内,气候宜人,阳关明媚,物产丰富,非常适合葡萄、石榴、苹果、桃子、杏子、藏梨、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良好的自然条件
为该村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核桃、葡萄酒收入占老百姓收入的50-60%,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坝雪村发展经济林木的后备空间足、潜力大,可在坝雪村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和葡萄种植业,改进老百姓的葡萄酒酿制技术,从而大大增加老百姓收入。
(2)温泉旅游资源
坝雪村共有大小温泉2处,分布于全坝雪和傍左,其中坝雪的萨拉温泉因其面积大,周围环境优美而最具盛名。该温泉水温恒定,常年保持在30—40°C之间,泉水深1.2—1.8米不等,泉池长60米,宽30米可同时容纳40人左右。坝雪温泉含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多医疗保健作用,尤其对风湿、关节炎、胃肠功能和美容有特效。在温泉池下不远,有两处高达30米的瀑布。在此洗浴除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外,还能享受到瀑布按摩,据说这样能治疗伤筋动骨、腰背酸痛、疲劳乏力及减肥。
二、东坝乡坝雪村优势
(一)资源优势
东坝乡坝雪村地处怒江境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非常适合葡萄、石榴、苹果、桃子、杏子、藏梨、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良好的自然条件为该村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奠定了良好基础。
东坝乡坝雪村共有大小温泉3处,其中坝雪村的萨拉温泉因其面积大,周围环境优美而盛名。此温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多的医疗保健作用。在温泉池下不远,有两处高达30米的瀑布。温泉和瀑布的存在对东坝乡坝雪村今后发展旅游经济奠定良好基础。
(二)文化优势
东坝乡有别于西藏其他地方的民居文化,东坝民居以其外观雄伟壮观、内视富丽堂皇而闻名于区内外,被西藏自治区喻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
东坝还有一个文化优势就是这里官商文化比较浓厚,特别是随着西藏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东坝各个村落都可以发现,在县城、昌都城区、拉萨甚至国外打工做生意的人很多,故东坝人思想比较开发,接受新观念的意识比其他地方强很多。
(三)经济优势
东坝乡仁青贡瓦正在建设30亩核桃基地,这为坝雪村发展核桃产业提供了经验和销售渠道,大大增加了该村发展核桃产业的可能性。同时,利用左贡发展葡萄酒的契机,大力发展坝雪野葡萄酿酒,形成西藏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品牌。
三、影响坝雪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驻村工作队经过对全村62户的调查了解,群众普遍反映了对修路、修水渠、农产品销售、人畜饮水工程、网围栏建设的关注和要求,反映了群众对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收入的愿望和要求,对改善生产生活的向往和要求,对过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
(一)基础设施薄弱。坝雪村目前为止没有一条公路,只有山顶和山底两条摩托车道,山底一条通往乡所在地,山顶一条通往瓦多。落后的交通严重影响了坝雪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制约坝雪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农牧民群众出行以及运输只能依靠马驼人背,落后的交通致使外界商人不愿到坝雪村来收购经济作物,如核桃、葡萄酒、苹果、藏梨等,使得经济作物不能有效及时运送出去,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经实地调研发现,坝雪村80%的灌溉水渠年久失修,大部分是土渠,致使农田不能有效灌溉,同时也增加了老百姓的灌溉成本。在走村入户过程中,老百姓强烈要求修筑一条村道路,解决出行问题,维修以及新建近8公里的灌溉渠道。
(二)思想落后。坝雪村部分群众相对其它村思想依然比较保守。东坝乡相对其他乡群众思想比较开放,但是进行深层分析,还有许多群众的思想比较保守,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群众对农牧区教育认识不足,普遍存在一种思想认识就是小孩上学,大中专毕业一定要拿国家工资,如果没有端铁饭碗,小孩的学就白上了,大学也白上了,还不如在家务农或是放牧。同时,坝雪村的传统是一个男孩必须留在家照顾老人,限制了与外界接触,使其不能很好接触新思想、新文化,阻碍了该地区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三)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
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四)人员流动性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行政村都有非法出境人员,坝雪村非法出境现象比较严重,坝雪村实有人数515人,非法出境人员高达12人,所以东坝乡群众思想比较复杂,当然非法出境原因比较复杂,有待我们下步做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
(五)人畜饮水工程不同步。目前,全村范围内饮水比较困难,其中瓦多、傍左共28户老百姓只能靠自家水池蓄积雨水作为人畜饮水,而坝雪经年处于干旱状态,降水极少;坝雪共30户老百姓考萨拉温泉供水,常年饮用此水对老百姓自身伤害极大,容易产生各种结石病,体内各种重金属超标,同时老百姓到萨拉温泉洗浴也严重污染温泉水质。全村农牧民群众强烈要求政府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并修建水渠以改变目前人畜饮水困难的局面。
(六)草场和兽害围栏建设落后。因当地的盘羊较多,据群众反映盘羊已成灾,哦果地区近80亩水浇地因盘羊大面积吃青稞已荒废,央内地区约70亩旱地受盘羊破坏严重,这严重影响了坝雪村的农业发展。坝雪村全村需修建坝雪、瓦多、傍左的围栏,约45000米。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以加大项目投资为重点,努力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又大发展
结合强基惠民工作,继续加大对东坝乡坝雪村在道路交通建设、水塘水渠修建、网围栏建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基层生产和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经济林木产业,特别是核桃和葡萄种植,扩大种植规模,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切实有效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利用东坝群众在外经商打工优势,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并积极做好对劳务经济的引导和管理。尝试推进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做好道路修建、萨拉温泉旅游项目前期规划、勘查和方案设计工作,以东坝民居为特色,积极做好“藏家乐”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
(二)科学合理进行新农村规划。
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建设的主题,为把坝雪村建设成为据有藏东特色左贡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队将着手编制符合坝雪村实际的新农村规划,从而指导坝雪村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民居、环境等的发展。
(三)开展产业规划,发展产业经济
传统的分散经营小农经济已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化经济的需要,更不能有效增加老百姓收入,只有通过规模化经营,实
现产业化发展,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在今后,针对坝雪村大力发展核桃、葡萄酒产业,建立坝雪村农业合作社,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将分散的核桃、葡萄种植形成规模,由合作社组织经营,从而形成具有坝雪村特色的农业经济。
(四)加强与外界联系,建立持久的销售渠道 根据坝雪村实际情况,核桃、葡萄酒两项收入占老百姓总收入的50-60%。但是,由于受交通影响,销售渠道闭塞,致使核桃、葡萄酒不能及时、有效的销售出去,从而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积极改善坝雪村交通状况,为老百姓建立多条持久的销售渠道,保证各类农产品及时销售出去,同时,为老百姓及时传达各类农业信息,让老百姓了解市场变化情况,从而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五)建强基层组织,配备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进程,直接关系到农牧区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坝雪村支部建设成为一个思想合格、业务熟练的基层组织。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不断扩大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渠道,确保真正有威望、真正有品德、真正有才干的基层群众选举为村干部,合理搭配基层领导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战斗力,为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保证。
(六)积极开展走村入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工作,加深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深入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基础条件。驻村工作队要充分利用在基层三年时间,积极开展走村入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群众疾苦和困难排忧解难,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加深同农牧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全乡各项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群众基础。
(七)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群众只有理解到位,认识到位,才能真正做到拥护到位,执行到位,贯彻到位。通过下村入户、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向群众宣传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会、地区农牧区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科技政策,重点宣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群众思想顾虑,激发群众建设美好新生活信心和决心,激发群众拥护党的各项政策,一心一意跟党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八)切实做好维稳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思想工作和各方面的矛盾化解工作,理顺情绪,解决问题,严防激化矛
盾、引发事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有关政策。帮助所驻村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夯实维稳工作基础,推进农牧区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强基惠民活动驻东坝乡坝雪村工作队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五篇: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镇**村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2012—2014)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的原则”。工作队驻村蹲点,走访了**村部分村民,召开了村组干部和党员代表座谈会,了解了村情、民情,帮助山怀村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制定了发展目标,推进工作落实。
**村地处**镇南部山区,自然条件差,资源贫乏,是省级贫困村。村域面积5.47平方公里,居住分散,有12个村民组,人口1140人、324户,党员52名。通过调研发现,一是该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二是村集体经济空白,没有收入项目。三是道路状况较差,由于自然条件原因,不治理河道将直接影响道路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四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该村没有村办卫生所、幼儿园、小学和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子女上学要到小关、丁烟等地,由于子女教育原因部分家庭外出租房或居家搬迁巩义市区、上街、小关等地。五是土地贫乏,人均耕地较少,地质浅薄,农作物产量较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制约该村脱贫致富步伐和经济发展。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提质升级年”活动开展。
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党政权的重要基础,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的骨干力量。该村村支两委团结,党支部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心地为群众想事、谋事、干事,处处为群众着想,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将继续抓好农村党建组织,真正把那些政治头脑清醒,能代表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来,选拔到两委班子里来;积极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方法,做好村务公开和“三资管理”工作。
用新风尚塑造新农民,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观,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是村民自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推动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村支两委经多方调研论证,制定了以强化中心村建设为基础,坚持布局合理,资源集聚,用地集约的发展思路,积极谋划,采取自筹资金、项目支持和共同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统筹兼顾,克难攻坚,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在政府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计划用1-2年时间打基础,拉开框架,用3-5年时间改变落后面貌,使该村脱贫致富,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1.结合自热条件,用一年时间重新规划河道、加固河堤,满足排污泄洪需求;在河堤整修的基础上完成村主干道建设。用3-5年时间完成主干道绿化、路灯安装工程;完成户户通次干道绿化硬化建设。
2.以引领新型城镇化为指针,充分利用扶贫搬迁资金的惠农政策,尊重地方风俗,在方便群众的基础上,在村口兴建居民住宅小区,1-2年内再按照群众需求兴建不低于6000m2的居民住宅楼。用3-5年时间完成239户35000m2左右的住宅建设,人均住宅面积不低于48.38m2,完成小区内绿化和停车位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3.1-2年内完成村委楼建设、完善文化大院服务设施,建立规范化的村卫生室。3-5年内完成老年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和礼堂建设、建成2个垃圾中转站和2个无害化公厕,环境卫生达标。
4.在去年成功打出深井水的基础上,用1-2年时间让村民用上符合国标的生活用水,3-5年内完成排水设施建设、满足电力需求、电话普及率达9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5.用1-2年时间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均达到100%。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针对该村土地资源贫乏,主要农作物产量偏低,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基础不稳固,靠农业增收不能有效改变贫困面貌等现状,结合退耕还林、特色种植等惠农政策的推出,加之目前该村已有少量果园种植和利用野生山萸肉创收。调研认为该村适宜发展林果种植、中药材山萸肉改良栽种等特色种植业,条件成熟时发展大面积种植及相关产业深加工发展。充分利用山区自然资源,稳步推进养殖业发展,逐步发展为现代化规模养殖,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四、依托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增长点培植力度。
发展的实践证明,要实现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好、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用足政策、坚持锲而不舍引项目、持之以恒干项目、齐心协力上项目,利用项目建设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目前该村仅有一家石料厂和一家石灰厂,经济总量不大,生产设备落后,为此,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加强引导,加强该厂设备升级改造,力争使石料厂上规模,石灰厂达到环保技术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努力让在外创业有成的人返乡投资创业,推行集体股份合作制,多渠道融资,大、中、小项目齐抓,形成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让农民在创业中得到经济利益,让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得到收益,加快转变经济落后,农民不富裕现状。
五、唱树科学文明新风,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
1.在农村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尊老爱幼、履行义务、团结和睦、以应有的道德情感对待老人和儿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乡规民约,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崇尚科学文明是保持和谐稳定的基础。目前该村要依托村文化大院,积极营造文化氛围,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广泛开展好“文明村”、“十好”和“六佳文明农户”等群众性创建文明评选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
2.加强对该村个体小商店、小饭店的经营管理,督促办理相关证照,按照行业要求进行整改达标,完善食品购进渠道,建立规范的食品进销账单,实现来源能查找,去向可查询,确保群众生活安全。
3.化解矛盾根源,确保治安稳定。经常深入到组、到户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谅解。经常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让广大群众真正的懂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十年甚至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要真正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耕耘;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建立规范的领导体系,和政府投入机制,尽量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证。
201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