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12-8-22 浏览人数:123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3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见课本)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第二篇: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1
一.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实行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三.新政特点: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从此成为一种象征。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
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2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专制,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专制。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
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4、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影响:1、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3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4
鸦片战争
一、背景: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中国(落后):经济上: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上:官场腐败,阶级矛盾缴化。军事上:装备陈旧,营务废驰,纪律败坏。外交上: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
2、世界(欧洲先进):政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了“世界工厂”,法美等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外交上:加紧扩张,掠夺更多销售市场原料产地,英国炮舰和走私船出没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
二、英国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
1、英国走私鸦片:
(1)原因: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危害:
大量白银被掠夺,危害人民健康,士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危害清政府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
(1)代表人物:林则徐、邓廷桢。
(2)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3)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舰驶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1841年,英扩大战争,侵占香港岛。1842年8月,英闯入长江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四、中国人民抗英斗争:①三元里人民抗英;②清爱国将领抗英
五、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将中国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直接原因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成为导火线。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这是中国战败的内因,在战争中的军事指挥不当,策略上的左右摇摆,是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这是中国战败的外因。衰败的封建主义无法抗衡新兴的资本主义,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落后就会挨打。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三篇:中考复习初一历史重要知识点
2012中考复习初一历史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北京人最早使用天然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人)和粟(半坡人
2、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迁都至殷(殷虚),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牧野之战)建立了西周。
3、西周实行分封制,战国时期,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唐建立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制,元朝中央实行省制: 元朝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
4、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5、战国时期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开始变法。内容: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通过变法,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6、春秋时期出现铁农具,导致社会大变革,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防洪灌溉)是著名的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无为而治: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仁政”。兴办私学,广收学生,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重视道德教育。战国时期的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提倡环保。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被秦始皇采用。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9、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1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11、汉文帝与景帝两代,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a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对王国 1 的控制。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12、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提出负数,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东汉医学家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学基础,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6、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17、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08年,曹操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在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18、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军队,南方获得安定。
19、南朝的四个政权依次是宋、齐、梁、陈,都城均在建康。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20、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a严惩贪污官;b颁布均田令;c迁都洛阳;d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21、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比欧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术》
南北朝时期,农学家贾思勰,他著有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地理学家的郦道元,他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经注》。
22、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
7年级历史下册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南北交通。2、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总结隋亡的教训,重用人才,重视纳谏,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贞观年间,国家统一,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他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出现曲辕犁和筒车(灌溉工具)
4、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蕃友好关系“合同为一家”。
5、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唐朝鉴真东渡。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隋唐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7、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隋唐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画家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9、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916年,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辽;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宋。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郾城大战)
10、北宋时发明了插秧农具“秧马”;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很高,“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
11、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晓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2、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为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1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域。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4、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火药武器用于唐朝末年;指南针宋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意义:为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15、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词的创作达到高峰,著名词人苏轼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女词人是李清照,南宋词人辛弃疾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元朝著名的书画家是赵孟頫,其名画有《秋郊饮马图》等。16、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明太祖为加强君权,废丞相,设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设殿阁大学士,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设立了最具特色的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官吏、镇压人民;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的见解,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17、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18、明末,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功勋卓著;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们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19、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改国号为清,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20、顺治帝封**五世为“**喇嘛”,康熙帝封**五世为“**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共同对西藏的管辖。
21、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君主集权达到最高峰。乾隆派兵平叛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22、清朝对外贸易政策是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文化联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3、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本草纲目》,该著作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科学家,《天工开物》,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4、明代最优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清代著名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
第四篇:2020年上海市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度。
商朝:内外服制度。
特点:商王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
一.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前提),周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3.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异姓贵族。
4.分封内容: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
5.影响: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与各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加强。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和国家统一,埋下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祸根。
6.分封制瓦解原因及表现:
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受封的诸侯力量日益强大,王室衰微。
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否定分封制,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二.宗法制:
1.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③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4.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6.?西周的宗法制对今天依然有影响主要表现:
①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认祖归宗,提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②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三.礼乐制度: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度的工具。
四.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⑴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⑶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原始部族色彩。
⑷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
⑴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对分散,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保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⑵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维护其经济利益和镇压人民的反抗。春秋战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宗法分封崩溃,吸取诸侯割据教训,巩固维护国家统一需要。
⑶战国法家思想的影响。
⑷辽阔的大河文明易形成中央集权。
⑸前提:秦的统一
发展历程:萌芽:战国——确立:秦朝,——发展完善:汉——元(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顶峰衰落:明清
一.背景:秦统一
⑴经济:生产力提高(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⑵政治: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瓦解,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各国竞相变革。
⑶思想:战国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⑷前提: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王雄才大略,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⑸地理:辽阔的大河文明易形成中央集权。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②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有左右两员);太尉(管理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特点: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牵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③秦朝已建立起一整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三个官职中,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到御史大夫的牵制,且无兵权;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但权重;太尉掌兵,但不长设,由皇帝自掌兵权。三者处于“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地方制度:郡县制(春秋已经出现了县,秦朝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特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无封地,无特权,无独立性(废除世卿世禄制)。
意义:⑴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划时代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⑵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国家统一。
☆补充: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管理由皇帝任免调遣,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⑴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⑵在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始终。
⑶严密的官僚体系。
⑷严苛的法律。
⑸思想上的文化专制,儒家思想始终占据正统主流地位。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⑴政治: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统治,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②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③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有利于祖国疆域的初步确立,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
⑵经济: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安定的生产生活。
⑶文化:统一文字,有利于推动古代科技文化的进步。
消极:⑴政治:容易形成皇帝专权暴政,滋生腐败,阶级矛盾激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⑵经济: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生产力,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⑶文化:文化专制牵制思想自由,阻碍科技创新和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造成近代落后挨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汉——清)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皇权与相权)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1.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2.汉朝: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东汉: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4.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三省萌芽。
5.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始于隋,完善于唐)。
三省的运行原则:
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作用:①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②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定型,对后世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2)美国的三权分立和中国的三省六部制的异同点
同: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部门集权。
异:A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加强专制皇权下的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有利于皇帝集权.目的是加强皇权,分割相权,属于封建君主专制的表现。
B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不同部门,达到防止个人专制,是权力相互制衡的一种方式,确保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实行,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体现,6.宋朝:二府三司制
有中书门下的设置(掌握行政权),长官相当于宰相;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散宰相的权力,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
作用:①将宰相的行政、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达到权力相互制衡。,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历代帝王调整相权,除了防范宰相擅权以外,也有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的因素。有时也是为了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②消极: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7.元朝: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其实是相权的反弹)
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
8.明朝:①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时期)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
直接原因:吸取元代宰相专权引起**的教训;丞相胡惟庸图谋不轨权力过大。
意义:皇权最终战胜了相权,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②设立内阁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没有证真正的权力)
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内阁大臣拥有票拟权。
内阁制特点及影响:
自身品级不高,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是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产物,不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后期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
①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作用。
②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9.清朝:设立军机处(清雍正年间)。
原因: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特点:本身品级不高,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作用: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明清时期产生的反封建民主的批判思想,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消极:一人独尊和绝对君主专制的出现,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极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
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秦朝地方上设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⑴原因:西汉初年王国问题.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主要原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⑵解决:①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未根本解决,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奠定了基础)。
②汉武帝设刺史对地方实行监察,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又通过酎(zhòu)金夺爵,剥夺列侯爵位,设置中朝。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⑶结果:①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五代十国的实质:唐末藩镇割据进一步的发展。
周世宗改革——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背景:
①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②为避免自身凭借军权夺取天下的历史重演,巩固统治。
⑵措施:①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削弱朝中大臣兵权。
三衙:统兵权;枢密院:调兵权。
作用:实现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宋初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设置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③制钱谷:设转运使,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⑶影响: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②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⑷启示: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
②对地方应适当给予权力,提高地方的积极性。
③要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3.元:行省制度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血缘世袭的控制到皇帝任免);②地方管理制度不创新发展;
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三.选官制度
1.目的:根本:巩固封建专制制度直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2.演变:西周: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和征辟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
作用:一定程度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选官)。
隋唐: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
⑴隋唐产生科举制原因:
①经济:随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能够参政议政(根本动力)。
②政治:士族衰落,门第选官难以维持下去,统治者为抑制士族力量,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割据势力,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维护统治。
⑵含义: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宋:“重文轻武”,更为重视科举考试,以致选官过冗过滥。
明清: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更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趋势:世卿世禄→举荐制→科举制。
3.影响:积极影响:
1.冲破了世家大组垄断仕途的局面,遏制了士族势力的发展.2.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3.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
4.对促进文化发展,尤其是唐诗的发展.?5.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局稳定.6.影响深远,科举制度为后代历朝沿用.?7.有利于公平公正.8、科举制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消极影响:1.士人都关注于应付考试而忽略了实用知识.2.同一批的进士结为朋党,朋党成为唐代后期政治黑暗的主要原因,加剧了唐朝的灭亡.3.明清时,为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者把科举定为八股取士,大大限制了人的思想,即中央不能选拔真材实料的人才,成为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四.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⑴含义:监察主要是针对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
⑵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巩固专制统治。
⑶演变:秦朝:御史大夫——汉初:御史府监察和弹劾百官。到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宋代:通判——明清: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弹劾百官,设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业务,合称“科道”。
地方:各省有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监察。
2.谏议制度:
⑴含义: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一种机制。
⑵演变:隋唐:门下省。
宋代: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明清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取消(皇权高度加强)。
3.评价:⑴局限性: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专制制度和人治社会是导致的根本原因)。
⑵先进性: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补充: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经济、思想、文化):
Ⅰ差异:⑴政体类型:中国人治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英国法治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代议制民主。
⑵权力运作原则:①国家元首:中国皇帝为最高统治者;英国为国王(女王)。
②产生及权力大小:中国终身世袭,皇权至高无上;英王终身世袭,统而不治礼仪性无实权。
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的内阁对比
内阁(政府):中国明朝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仅备内侍机构,完全听命于皇帝,只对皇帝负责,无决策权,清朝军机处帮助皇帝起草奏章,批复意见,跪奏笔录;而英国内阁最高行政机构,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是决策中心。
①权力中心:中国皇帝其意志代表国家法律;英国为议会。
②作用:中国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农耕文明繁荣及传统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现,违背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发展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英国防止专制独裁,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工业革命开展,开创了新政体模式,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Ⅱ原因:
⑴经济:中国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地主阶级力量强大;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商品经济发达,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⑵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英国议会民主传统浓厚,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⑶思想:中国固守儒家传统思想,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民主政治发展;英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了民主政治近代科技的发展。
⑷政策:中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压制新经济因素成长,缺乏实行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政策和条件;英国重商主义,海外贸易,对外开放,殖民扩张,为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政策保障。
单元小结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
一.含义:
君主专制: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从中央。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z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兴衰过程:
⑴萌芽:战国(理论:法家思想;实践: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⑵确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律》、选拨考察官吏;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⑶巩固:西汉(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察举制和征辟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改造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需要的指导思想)。
⑷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特点:用分权强君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⑸加强:北宋。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⑹发展:元朝中央: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⑺强化、顶峰(衰落):
明朝:废丞相,内阁制度;八股取士。
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发展到顶峰,这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三.评价:
⑴积极影响: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②经济文化: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⑵消极影响:①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极易出现失误、暴政和腐败。
③文化:文化专制阻碍科学发展和思想进步。
⑶认识:①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说明它是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
②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
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④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不可能瓦解。
⑷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①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②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③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④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⑤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等。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Ⅰ第一种总结:
⑴政治: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城邦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公元前8~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划分依据:各邦都有公民大会,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决定城邦政体的类型。(城邦公民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边区居民、外邦人、奴隶、妇女都没有公民权)。
政体类型:城邦政体呈多元状态,最为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如斯巴达)民主制(如雅典)。此外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特征:形式多样;都属于公民政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民主氛围浓厚。
实质:城邦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⑵经济: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多样,文明呈现多样化。
⑶对外:航海业和海军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古希腊的殖民扩张。
影响:①政治:人员的频繁流动扩散,瓦解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血缘共产制,利于民主制发展;扩大了地域生存空间。
②经济:促进了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
③文化:吸取东方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基础,也促进了思想的开放自由,勇于探索,冒险精神和平等互利的观念。
雅典的民主政治
一.形成条件:
⑴地理环境:岛屿港湾众多,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⑵经济:高度发达的工商业为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⑶政治:贵族制下实行的集体领导制度,为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
⑷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促使雅典发生了一系列改革,最终走上了民主轨道
(雅典民主不是上帝的恩赐,不是天才的发明)。
⑸仁人志士的努力。
(二)确立过程:1、基础——梭伦改革:
⑴内容:①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并采取发展工商业的措施。
②政治上:A
按财产多少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
B成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C
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受理公民投诉。
?⑵意义: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⑴内容:①以地域为基础重新划定10个行政选区,不分等级、以抽签方式从各个行政选区选举代表组成“五百人会议”。
②从10个选区中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③制定“陶片放逐法”,对个别有企图的野心家进行政治放逐。⑵意义: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期:
表现:⑴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员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
⑵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⑶“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⑷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三.内容:⑴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权参与。
⑵五百人议事会使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所有符合条件30岁以上的公民皆可参加;成员由抽签产生。
⑶民众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符合条件的公民皆可参见;成员由抽签产生。
⑷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负责处理其他具体事物;符合条件公民参加;成员选举产生。
⑸一切官职向公民开放并由选举产生。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⑴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
⑵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在具体运作上,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都用抽签方式决定。这最能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
五.实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六.评价:1.积极:⑴创新性:在古代君主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了雅典的全面繁荣,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先河。
⑵优越性:民主有利于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修正错误,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⑶文明进步性:促进了文化广泛深入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2.消极:⑴适用范围狭窄,适用于小国寡民城邦的直接民主。
⑵民主的范围是男性公民,外邦移民、妇女儿童、奴隶和他国公民除外。
⑶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参与政权,易造成权力的误用滥用。
总之,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罗马法
一.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
二.罗马法:1.含义:指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了解)
2.发展状况:罗马国家形成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习惯法。其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⑴开端(渊源)——《十二铜表法》
①原因:根本:为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利益需要,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主要: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平民的强烈要求。
②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③作用:对罗马: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对平民:平民的胜利(按法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对贵族: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局限性),对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起到重要作用。
此时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⑵发展: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⑶完备——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①原因: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为巩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组成:《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最广博的一部,收集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解释;
《查士丁尼新敕》: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
③作用:它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帝国统治,促成帝国长期繁荣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④地位: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3.作用:
⑴对罗马: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①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帝国统治,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帝国长期繁荣;
②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
③罗马法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到推行,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⑵对世界:
①为欧美近代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②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正至上,《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③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武器(启蒙运动)。
④为近现代欧美国家的立法提供范本(《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
⑶对今天: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一审终审制,一事不再理原则等。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法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它内容丰富,应用性强,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也被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所采用。(总之,罗马法蕴含的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
⑷为人类文明由人治向法治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4.罗马法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①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②罗马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根本)
③贫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奴隶起义的不断发生。为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需要。
④对外扩张的发展,扩张帝国版图的需要。
启示: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时代的需要,法律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善,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补充:罗马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人人守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青少年要增强民主法制意识。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一.确立的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确立的背景条件:
⑴13世纪初,《大宪章》的签署,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为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创造条件。
⑵13世纪中期,早期议会的形成,为英国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奠定基础。
⑶1640—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证。
三.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1.核心内容:用明确的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保证议会主权之上。
2.意义: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体统治,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开创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四.发展和完善:
1.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⑴早期内阁。
⑵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退出内阁,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主持内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⑶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党制形成,促进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⑷权力运行原则:
国王:统而不治,象征性礼仪性的角色。
内阁政府: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织内阁;多数党的领袖成为首相,是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若议会通过对政府(内阁)的不信任案,要么内阁所有人集体辞职,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议会:上院由国王任命,无实权;下院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对行政的监督权等,国家权力中心。
⑸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2.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扩大。
⑴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⑵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小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基本特征:以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国家元首:国王(女王),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而不治,多扮演礼仪性角色。
责任内阁:掌握行政权,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由议会产生,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政府首脑:首相,最高行政长官,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实际上的最高决策和领导者。
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产生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政府对其负责。
代议制民主: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
认识:创新制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注意对比同时期的中国)
小结:(不用背)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英国为典型代表
美国——联邦制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一.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
1.背景:⑴邦联制的弊端使其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对内:不能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⑵在地域辽阔的大国防止出现专制帝制(古罗马),确保共和,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补充:其他的有利条件。
前提:通过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民族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民主基础,封建思想不浓厚。
2.确立——《联邦宪法》三权分立、三大原则
⑴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制)
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②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为后来对抗中央提供可能
作用: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⑵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互相制约。
(详见课本三权分立的图示)
作用:维护共和,防止联邦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
⑶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3.补充: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二.国体的确立——联邦制(也是通过《联邦宪法》确立的)
1.概念(特征):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考验:1861—1865年南北战争(林肯最大的贡献在于维护联邦的统一)
⑴原因:州权主义根深蒂固。
⑵实质:是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是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较量。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影响: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积极:⑴政治: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既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⑵经济: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
⑶世界: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局限:宪法强调三权分立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一开始保留黑人奴隶制),妇女地位低下。后来宪法不断在这些方面进行修改完善。
三.政党政治——两党制
1.形成:1789年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此后,美国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
2.基础: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了解)
3.特征:⑴操纵政治选举。⑵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影响: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前政府滥用权力,有利于推进资产阶级文明。
⑵某种程度上反映人民意愿,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
⑶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
5.局限:本质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⑴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⑵都体现了分权的原则。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民主政体。
⑷代表资产阶级利益。⑸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⑹对世界新政体的发展有所影响。
小结:
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两种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是不同土壤里产生的不同民主政治形式,都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我们应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政治文明形式,从不同的文明中汲取养分,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古罗马贵族共和制)。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美国典型。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德、法)
第五篇: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3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见课本)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
①条件
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③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④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局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⑤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东南亚地区)。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益。5、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
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③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
考点 6 中国近现代的开放
一、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 1、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列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利。
2、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1860年10月《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5、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50年代初,“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2、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80年代后“无敌国外交”。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三、现代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①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②1980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③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⑤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成就
①农业方面: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②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