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中医药特色的管理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的管理措施
一、继承传统,发展创新,全面挖掘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一)强化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构建学科发展优势
要建设中医名院,必须重视专科建设,专科建设是中医名院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形成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以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学科发展优势,在全院范围内推进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形成。
1、挖掘和继承中医药药精华,奠定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形成基础。一是努力挖掘中医药药伟大宝库中的精华。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本领域历代医家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我们要求各个专科全面挖掘历代典籍中的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现代研究进展,理顺思路,找准研究切入点,提炼研究方向。要求从历史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规律、治则治法、典型医案、效验良方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提高临床疗效和推动专科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努力挖掘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是名老中医药药专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辨治思想和诊疗技术的结晶,包含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鲜为人知的独门绝活,是专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三是努力挖掘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适宜技术。特色疗法是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治疗手段,挖掘和发挥这些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的作用,吸收、开展、研究各种具有疗效的中医药特色疗法。吸收引进中风单元等适宜技术。四是努力挖掘民间中医药具有疗效的单方、验方。为打造“中医药特色专科”提供重要的支撑。
2、扩展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技术平台。“中医药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是我们在专科专病建设中追求的目标。现代医学的引进,让中医药药在更高的技术平台上发挥作用,为中医药特色的保持和优势发挥赋予了新的 1
内涵,实现了现代科技成果与中医药优势的融合。
3、形成规范和标准,推动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广泛应用。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需要依靠规范和标准来推动。我们要通过组织各临床科室认真分析本科疾病特点、系统总结研究临床经验和文献、尽可能汇集全国名老中医药和相关专家的经验、认真研究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的病种和环节,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科专病诊疗常规,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逐步探索和明确了中医药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具备突出优势的相关病种和治疗的关键环节。为保证这些中医药诊疗规范在临床上的应用,引进临床路径这一管理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医药药临床路径。围绕各专科的主攻病种,制定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临床路径。在临床实践中按照路径实施,规范医疗行为、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医疗质量,为专科专病的进一步发展,在临床中形成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明确方向。
(二)围绕中医药临床研究,促进多学科协同攻关
我们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开展科学研究,积极鼓励临床人员开展以应用研究为主的中医药药科学研究和专科专病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我们积极鼓励临床人员围绕严重危重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危急重症组织科学研究和协作攻关,通过承担和实施国家重大项目,促进中医药特色专科的形成和发展。
(三)加强中药新药研发,满足社会和患者需求
中药饮片及其制剂在形成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上起着关键作用,院内中药制剂是名中医药多年来的丰富临床经验的结晶,在疾病治疗上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而且服用方便,是中医药特色的最好体现方式之一。为此,我们要积极推动中药制剂的研发,把名老中医药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方,经过系统开发,转化为名老中医药的系列院内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
三、创新中医药师承培养模式,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名医群体是做好名院、专科建设的基础,名医群体的整体专业素质和数量也是名院、专科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高素质的中医药药人才是将中医药药特色和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所以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始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把建设高水平的中医药药人才队伍作为发展医院的着力点。通过各种人才培养措施,努力构建一支坚信中医药、精通中医药,并且知识结构合理,能够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运用中医药药解除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的人才梯队。
(一)实施各种人才培养工程,实行个性化人才培养
我们以继续教育为核心,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宽知识、深钻研的人才。所谓厚基础,就是牢固打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每年根据不同年资指定必读书目,要求熟读和背诵中医药经典著作、中药、方剂等;严格规范望、闻、问、切等中医药基本诊疗操作。所谓强能力,就是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包括中医药临床思维能力,遣方用药能力,辨证施治能力等,特别是运用中医药药解决急、危、重以及疑难病的能力。所谓宽知识,就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对中医历代有代表性的各家学说的把握,中医药现代临床研究方法的掌握,也包括中医学习现代医学,西医学习中医。所谓深钻研,就是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选好自己的主攻方向,在某一个领域深入钻研下去,尽可能多地掌握历代、包括现代医家对本学科领域的认识、治疗思路和方法,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二)创新中医药师承培养模式,多种手段培养人才
有效地运用本院资源,着力做好本院名老中医药的师带徒工作,把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等全面地继承下来。不仅着眼原汁原味的地
继承,更着眼于研究式地继承。
四、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挥的动力源
(一)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形成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氛围
形成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离不开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使每一个人形成信仰中医药、学习中医药、实践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的信念。
(二)实行“目标管理”,使形成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落到实处
实行目标管理,把实现形成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要求制定成具体且可量化的内容,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的目标中,使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心中有目标,保证了形成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实现。
所有科室必须每月开展一次中医药病例讨论;各科必须制定中医药古籍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结合专科特点,制定中医药人才的学习和培养计划;根据各个科的业务特点规定他们在使用药物上中药的使用比例,每月公布各个科室使用中药汤剂的情况;科室要有中医药特色疗法,对有疗效的中医药特色疗法要及时总结。每年我们都要对个人和科室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且与奖惩挂钩。
第二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1.创新思维模式,丰富拓展中医阵地,现代的诊断治疗设备既可以与西医结合为西医服务,也可以与中医结合为中医服务。手术、注射等治疗方法既是西医的治疗手段,也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学术一定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绝不能固步自封、封闭发展,与现代科学形成鸿沟。
2.发展创新中医学术,对现代疑难病有所作为,对现代医学的疑难病、中医药又有相对优势的病种,逐个进行辨证分型,确定治疗原则、选用方药和调理防护等。丰富中医的临床疗法,改变靠内服药为主的现状,既要继承总结前人已有的治疗方法,更要创新新的疗法,尤其是中医临证时要重视运用综合疗法,既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疗程,又易于被患者接受,扩大了中医临床阵地。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医药学实际,运用中医药学的诊疗设备,促进中医四诊和辨证的客观化、规范化,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和特色优势的发挥。
3.选择优势病种,建设好专科专病,中医药对现代疑难病的治疗上确有一定优势,体现在某个阶段或某个环节上,要重视发扬发挥。针对有优势的疾病建设专科专病,使中医药治疗现代医学疑难病有更大的作为。.注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名中医群体,中医药学要发展振兴,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名中医群体。这个群体精通中医药理论,能熟练运用中医药得心应手地解决临床疑难病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要成为名中医,必须具备7 个条件:一是要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二是要熟练掌握中药药性和方剂;三是对中医药要有坚定的信念;四是要进行大量的临证实践;五是要参医悟道,融会贯通;六是要有名师指点;七是在专业发展方向上要精要专。
5.面向民间基层,挖掘绝招绝技,中医药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在长期的服务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治疗疑难病证的丰富经验,有些绝招绝技对一些急重症有立竿见影之效,尤其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应组织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宝库,把散见于民间基层治疗某些病证的一技之长、单方验方、绝招绝技挖掘出来,发扬光大。
6.强化中药质量管理,促进协调发展,中药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必须切实提高中药质量。努力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实施小剂量包装和配方颗粒
7.实施“治未病”战略,适应时代需求,中医药具有独特的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理论方法,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就是其核心思想的体现。广泛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知识、方法和技术,使广大群众认识了解中医药并积极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自觉遵循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心脑血管、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即使患病,也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带病延年。
8.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基础,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医药学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技术方法和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和特殊的物质形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把中医药对生命、健康、疾病、防治等的理念通过各种渠道最广泛地告知广大群众,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科学价值、防治疾病知识等,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解中医药,热爱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从而不断扩大中医药发展的群众基础。环境形象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机构在建筑布局、医院绿化、室内装修、诊室布置、展示内容、医院标识、院徽院训等方面要充分体现中医药的内容和特点,营造一个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患者在享受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学习体会到更多的中医药保健养生知识,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我院的社会认可度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和考核制度、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和考核制度、措施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和考核制度如下:
一、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措施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措施 1.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目标。2.工作计划明确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3.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中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和考核,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
二、人员配备人员配备
1.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配备充足的中医药人员。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00 学时)的比例不低于70%。原则上临床科室执业医师中至少有60%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2.按照省对医院管理年整改意见的安排,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要求不低于60%。医院主要负责人、业务管理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科室的主要负责人要经过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管理人员培训中医药人员比例应占60%以上。
3.按照医院管理年整改意见的安排,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比例应达到60%以上。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应有具备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任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医院调整科室负责人,使之符合相关规定。
三、临床科室实施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应占60%以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应占30%以上。
四、重点专科建设制定并实施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确定2个以上重点病种的专科常见病及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重视专科学术经验继承,加强专科人员培养、教育、使用。在人员培养、经费投入给予支持。
五、中药药事管理中药房按照《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逐步规范鼓励,严格执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按照推广小包装中药饮片要求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 室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
六、中医药文化建设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要求,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医院宗旨等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在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医院标识、庭院等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体现中医药文化,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中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加强环节管理,确保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鼓励和考核制度工作目标实现,促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实效。
第四篇: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考核措施》
成都市温江区中医医院
温中字〔2010〕8号 温江区中医医院
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考核措施
医院长期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以“建名院、立名科、树名医”三名建设为抓手,根据《国家促进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文件要求,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科学判断、把握形势和发展趋势,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了具有中医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临床疗效提高,中医药发展方向明确的发展措施。重点对中医专科发展、中医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推进措施:
1、力争在2010年前,全院完成对肛肠科、中医骨科成都市市级重点专科的建设工作,做大做强中医传统推拿针灸等专科建设,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让中医传统技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不断提高医院可持续-1-
发展能力和后劲。力争在2011年前完成3名以上高学历中医人才的引进工作,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各类中医药技术培训班、中医药管理研讨班及成人中医类再教育,要求西医人员定期参加中医基础培训,在规定时间内掌握中医药常识,所有低年资医生必须参加医院所有关于中医的继续教育学习,鼓励年轻医师投身本院或上级医院的名老中医门下,在德厚术精的带教老师那里学习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使中医事业能够得以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2、医院还根据《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文件精神,制定了《成都市温江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在工作中着重从三个方面强化中医文化建设。首先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中医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主要通过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院训、办院宗旨、发展战略和目标、医院制度以及院徽、院歌等体现我院核心价值和行为规范,让员工明白“和谐、厚德、传承、创新”的医院精神,帮助员工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勤于自省、勇于负责、乐于奉献的敬业操守和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二是注重加强员工技术文化素质培养。要求各科室建立内部学习培训制度。系统进行“西学中”培训,倡导中医典籍精读,制定能够反映出中医药文化的特定礼仪,引领员工热爱中医事业。三是注重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要求医护人员挂牌上岗;所有医师对外讲学和宣传医药知识时必须穿戴医院工作服;形成团队精神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沉淀及其管理特色,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四是加强中医药对口支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
医务人员下乡进行义诊、坐诊、会诊、手术、讲课等技术指导,努力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到社区和乡镇发放科普知识宣传册,定期开展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知识讲座、下乡义诊、到老年大学进行中医保健养生讲座、继续与影视公司联合送中医文化下乡、开展冬病夏治、中药贴敷等活动,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
二、考核制度:
1、住院部全体医生都要按《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西医人员从4月1日起开始,逐渐书写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数量逐月提高,至明年4月1日止西医人员全部书写中西医结合病历)。
2、科室内作好各种质控记录登记(如:危重病员抢救登记,病房中医治疗率、甲级病历率,大型辅检的阳性率)。尤其是危重病员抢救记录,务必做到运行病历三统一(医嘱、病程记录、科室抢救记录本),出院病历四统一(增加一项病历首页登记)。
3、急诊科要写好急诊病历和抢救病历,作好急诊抢救登记。
4、门诊部中医要按病历书写规范作好中医门诊病历或登记(包括症、舌、脉和证型、病名诊断)。
5、按《处方管理办法》及《四川省中药饮片处方开具规定》规范正确书写处方,使处方合格率达100%。
6、护理部门要按照新的《病历书写规范》规定写好护理病历。
7、医务科护理部要作好归档病案的终末质控(抽查)和环节质控。
根据院、科两级责任制的要求,各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把工作落到实处,作好记录备查。医院各职能部门本着对院部负责,不定时进行抽查。若检查不合格,除令医生重新整理病历直至合格外并及时报院部,不合格每项/次扣科室奖金200.00元整,逐项累计。若职能部门隐瞒不报者扣相关职能部门每项/次奖金200.00元。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不断提升医院内涵建设水平,增强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让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
二0一0年三月二十日
主题词:发挥 中医药特色 措施
抄报:区卫生局
温江区中医医院办公室2010年3月20日印发
第五篇: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公立中医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改造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建设。加大中药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导。扎实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以补偿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落实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任务。继续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应急能力以及中医药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贯彻《全国民族医药工作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10-2012年)》。加强中医药继承创新科技体系建设,推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开展基层老中医临床经验继承项目,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以及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做好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和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推进中医药服务深入基层以及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深化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充分利用海外孔子学院等平台,着力开展中医药对外文化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