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

时间:2019-05-13 22:0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

第一篇:论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

论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内容摘要:在真理讨论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的20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的“90后”更习惯于自己经过亲身重复的实践认识过程来接受前人的实践和结论,而不是直接接受。他们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他们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因此形成了90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字:90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价值多元、恋爱超前、经济独立意识差、喜欢谈论时尚潮流话题、喜欢享受生活不去考虑未来——这一对90后一代所做的独特概括。

“90后”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社会背景决定了“90后”的孩子相对孤僻、亲情观淡薄,但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时代的变迁,让他们过早的接触互联网,信息畅通;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90后”也与前一代中国人的学习方法大为不同,更注重独立思考的西式方法;大量的数据表明,“90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逐年下降,消极、焦虑、抑郁心理在不断增多;他们关心社会,却又缺乏对他人的了解,他们是过于充满自信的一代。

基于以上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的转变,我们可以分析出了,“90后”大学生的特质:个性独立,自主意识强。

这个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

一、世界观: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

1、“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90后,历史赋予我们太多不一样的沉甸甸的定义。我们阐释历史的时候,总是强调时代背景作为第一大前提,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可纠其渊源,21世纪的中国,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必定与西方文化碰撞,在这之中,必定产生一些奇异果。

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比前几代人来说,更显得有些孤僻。90后相对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世界观上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

因此可以说中国90后的叛逆、固执、任性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神经末梢,孰是孰非,考验的是我们的能力,要有批判的接受西方文化的能力,要有是非观和辨别敌友的能力,要有自觉抵制西方文化垃圾、防止国际化消磨爱国主义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

这个世界观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二、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1、“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

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行动敏捷、最少传统观念的知识阶层群体,自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敏锐的感受力,并相应地逐步调整、更新自己的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其中,变化最大、最快、也最为关键,就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总之,反映当前人生观领域的基本矛盾,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矛盾。“集体主义原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应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下个人主义合法合理”。这类说法成为普遍的认识误区,也是大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中迫切需要澄清的观念。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是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的有效途径。有志者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当代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希望将来能凭着自己的才干赢得社会的承认,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番事业。一个不甘碌碌无为的有志者,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做到当现实由不得自己“自由选择”时,则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上,都应该认真地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最基本的途径。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

实际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在大干世界中,许多事情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信念对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人的健康有着奇特的作用,信念在人们无能为力时显得尤为重要。

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来自思想意识或宗教信仰,还是来自丰富的经验,都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结果。因此面对疾病或困扰,首先要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和困扰。如果无法战胜时,也决不要失望,承认并乐观地接受现实,这才是聪明之举。

三、价值观:

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关注社会主流思潮,价值观更加务实。

由于身处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信息的逐步开放和透明化,使得“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比他们的前辈更加丰富和趋于理性化。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90后”在学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这个领域很积极,领悟非常快。在一定层面上,证实了这些尚且年幼的孩子相当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是什么。另外,在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让他们更加务实,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关注抽象的哲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甚嚣尘上的实用主义思潮的特点,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强调行动、强调效果,把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

总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集中体现在对个人事业的追求上,即除了以满足社会客观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自身价值取向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自身需求能否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作为自

身的价值取向。“90后”大学生在希望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性,以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功利化的趋势。

2、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青少年已经迈进大学校门,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拥有不同价值观。“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所彰显出来的新变化,已不可避免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面临的新课题。

价值观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90后”大学生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要在“90后”大学生中加强有机统一的价值体系建设,就要运用好多样性与选择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建设途径。

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要要认真学习、要认真进行思想改造、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0后的我们能出生在这个年代无比荣幸。90后的我们既有不输80后的气质,又有不逊80后的学识。大学的生活让我无限憧憬,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我探索人生,实践真值,超然智慧,走向更加成熟的过程。90后我们奋发图强,为了人生的目标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章荣琦.论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4(12)。

[2]李 玲.“90后”大学生与高校德育途径[J].新学术,2008(4):19~24。

[3]“90后”新生究竟有什么不同[N].文汇报,2008.9.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号)[N].人民日报,2004-10-15。

[5]参见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309-314页。

[6]参见列宁:《卡尔.马克思》,《列宁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13-448页。

[7]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9-40页。

[8]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重排本,第261页。

[9]列宁:《卡尔.马克思》,《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16页。

[10]马克思:《马克思致约.魏德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47页。

第二篇: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生的价

关键词:价值观,哲学素质

价值取向既是价值判断与选择,也是价值目标的追求。人生的价值目标体现着行为主体的人生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生的一切行为活动,起着人生导向作用。而人生价值目标是由价值主体的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表现和必要要求,它的实质是人对物质需要对象、精神需要对象的自觉指向和追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社会变化相一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价值取向呈多元分流态势,那种绝对一元价值信仰代之以一幅多元纷呈的图景。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有思想、有知识的特殊群体,处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着社会制度的变革、文化的变迁,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其价值观的多元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了。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变的评价,应着眼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着眼于社会未来的发展,着眼于21世纪人才的需求和“四有”新人的培养。从这一角度看,应当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自由、竞争、公平、效率的时代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能力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长。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这些变化应当给以充分的肯定。所以只有正确认识这种由社会变革带来的必然现象,并对其作出具体地分析,才能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已经成为时下讨论的话题,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学习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我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接受反映社会本质和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调控。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当代大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其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而且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居于核心地位,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维系亿万颗人心,激励炎黄子孙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积极作用,而且对当前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的爱国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要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求新、求异性。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活跃,少保守性,多批判性,而且参政、议政意识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很强。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之较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认识不足,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缺乏,因而看问题往往流于表面,认识问题肤浅,辨别是非的能力不高,思维方式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容易偏激。一旦社会主义经济和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出现一些失误,政府官员中出现一些败类和蛀虫,他们在思想上就难以接受,很容易变得心灰意冷,在信念上出现动摇。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而且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哲学素质。哲学素质是指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瞻远瞩地观察问题,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运筹帷幄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没有这种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高低,不仅是人们从事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功,而且也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事业的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败和新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江泽民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对你们寄托着殷切的期望。希望你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由江泽民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大学生是与改革开放同行、与民族复兴并进的一代,是这个过程的直接参加者,是这段历史的直接创造者。为了肩负起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应该义不容辞地加强自身的哲学素质;自觉纠正“哲学无用论”,积极主动地学好哲学,用好哲学。

最后,要重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各种关系,扬弃否定自我的虚幻的旧的群体意识,同时也摈弃忽视乃至无视集体和社会的唯我至上的“唯我主义”,使个人与集体、社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辩证的统一起来。我们要以时代的主导价值观为脚本,及时调整自己的价值坐标,要有一种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必要精神”,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

第三篇:论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

论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摘要:目前,九零后学生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九零后大学生由于其不同的成长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针对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分析,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对当代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以及价值观教育的建议,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九零后;

大学生;

价值观;

“九零后”泛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0年至1999年)的中国公民。每一个时代的新一代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九零后”目前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九零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根据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作出合理的教育和引导。一、九零后大学生的特点

1、思想活跃,自信张扬,追求个性与自由,但也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九零后的一代,社会评价最多的一个词是“自我”。九零后的自我张扬,表现在各个方面,但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的自信。九零后喜欢表现自我,善于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质疑,思想奔放不受约束,坚持己见并乐于与人分享。他们见识丰富,相信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应该靠勤奋努力,靠学识,靠坚韧的性格,表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但是也有的学生认为实现人生理想是要靠关系、靠金钱。如此的直言钱权、人情关系的重要性,是九零后坦率个性的体现,同时也说明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九零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理想信念不再纯粹,个人功利色彩凸显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更是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九零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九零后大学生普遍有入党动机,但并不是以追求共产主义为理想,也不是要为社会多做贡献,而是更多的掺杂了功利主义的色彩,虽不能一概而论,但较多的还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为个人今后的发展谋取一些便利。同时,九零后大学生敢于承认自己入党、入团的动机就是为个人发展谋取便利,他们重个人的发展、重个人利益,直言不讳,较以往的青年更加现实。

九零后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积极寻求机会参加活动,当然,大多数同学参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个人的能力,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由于九零后大学生的集体感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薄弱,遇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可能不能很好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未能树立一种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3、政治热情高,视野开阔,尤为关注与自身发展关系密切的领域

九零后大学生是在信息化社会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接触信息面广,信息含量大,促使他们普遍视野开阔,宏观大气。九零后大学生对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家的国际地位等非常关心,对于反腐败、国际形势发展、教育改革等问题也较为上心。九零后大学生同由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成长起来的前几代大学生相比有所不同,他们知尽天下事,事事关心,政治热情高,知识面非常广,并且由于他们看的多,了解得多,有自己的见解和价值判断,不会再轻易迷信权威,对于一些正统的观点或者老师的说教可能会提出自己的质疑,虽然并不一定完全正确。

另外,就业问题、房价问题已成为九零后大学生高度关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九零后大学生初入学门就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对其来说也可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他们比前几代的年轻人更早的关注和关心这类问题,勇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的挑战,从而表现的更加成熟,也更为现实理性。

在爱国和民族自豪感方面,九零后是值得信任的一代,他们普遍同意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他们在个人与社会、义与利、索取与奉献等方面不再是偏重哪一方,而是力图在其关系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他们的价值选择更多的趋向社会和个人利益并重,义与利互济,奉献与索取兼顾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九零后大学生的价值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但如果选择过于偏激,则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善于释放自己的情感,但是心理较为脆弱,耐挫折能力较差

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九零后大学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中竞争日益加剧,九零后不愿意承受更多的挫折,也有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但是九零后大学生在情绪处于低谷的时候,绝大多数会选择正面、积极的方式,包括找人谈话或者倾诉、更多的参加社团活动、运动或者课外阅读。他们虽然是在呵护和宠爱中长大的一代,但是他们也更加善于释放自己的情感,善于自我调试,总体上是阳光而健康的。

5、接受知识能力强,媒介消费动机强

调查曾经现实,96.5%的九零后大学生拥有手机并使用手机上网,69%的学生带着笔记本电脑上学。九零后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处于信息社会,无所不包的信息大量充斥着九零后。在接受信息时代给予的好处之后,九零后显得更加成熟,他们善于使用网络,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社会现象,获取资讯的能力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更强。九零后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是获取知信息、学习知识、娱乐消遣。电话、短信、QQ等网络通信方式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二、九零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因分析

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对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反应,它是个体在参与客观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生成的,是个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满足自身需要之间不断进行思考、提炼、整合与选择的过程。因此,九零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源于其自身成长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 变化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

1、时代的变迁

九零后大学生成长与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进行的时代,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扩大,西方的各种信息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不断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人们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为人处世上,为了面子,有时候会言行不一。西方的价值观是资产阶级的产物,重视个人主义,强调物质利益,提倡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自我利益。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冲突的西方思潮的涌入使得大学生们积极努力的寻求自我利益。他们在学习上努力勤奋,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但是同时也容易产生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无法实现富裕,达到目的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2、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开放自由、公平竞争的运行方式,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通行法则对人们尤其是九零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九十年代的他们,崇尚自由,正视竞争。他们见识了竞争的公平与无情,因此也更加积极进取,用语开拓创新,不断充实自己。此外,市场经济也腐朽着我们的青年一代,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等种种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充斥着他们的视野,耳濡目染之下,不少学生尚未踏上社会,却早已熟谙社会的潜规则。这样的九零后就一味的追求当前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尽快实现,导致他们注重眼前需求的满足,呼市长远目标的制定,信奉现实主义,追求实效,从而导致他们价值目标的现实化。

3、家庭环境的影响

九零后的大学生几乎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全家人围着打转,在生活上养尊处优,衣食无忧,普遍表现的娇生惯养、任性自我。家庭内部也十分民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断地争取并获得平等的对话权,他们习惯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知道自己要的什么。从小独立学习和生活的经历让他们在处理事情上表现的相当独立和自主。

因此,在消费观上,九零后独生子女存在着矛盾,他们一方面渴望独立,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来获得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脱离父母,在金钱的支配上又不希望受父母的干涉。在恋爱上,独生子女也有享乐主义的倾向,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没有长远的打算。在择业观上,他们喜欢社会声望较高,收入高但是工作却相对不太艰苦的工作。

4、个人自身成长历程的影响

九零后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九十年代素质教育呼声高涨,家长们不满足于孩子仅在校内接受课本知识,同时注重在课外加强孩子个人能力特长的学习和塑造。各种特长班风靡全社会,而孩子则往返于学校、培训班之间,时间被挤压,日程安排满。加上国家大学的扩招,九零后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但是无疑,九零后大学生毕业之后也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毕业之后依旧面临着很大的竞争。他们之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才干,以增加自己的在未来社会取得成功的筹码。

5、信息时代的到来

九零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出现明显成效之时,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是学习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使九零后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网络对他们来说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网络上聊天、购物、游戏在他们少年时代便习以为常。而在整个网民规模的数据中,九零后占得比例较高,由此表明,绝大多数九零后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视野更为广阔,信息知识更加丰富。

6、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顺应我国当前改革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体现全民的利益和共同愿望,最终关系和社会问题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大局。

九零后大学生作为构建和和谐社会的经历者和主力军,他们接触到各种文化价值和理想信仰,社会现实让他们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非抽象的理想信仰。他们不再沉醉于对理想的憧憬,而是愿意从现在做起,而且看重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他们希望参加集体活动,但已不仅仅局限于活动能给他们带来的荣誉,而是看能给他们什么实实在在的帮助。

九零后大学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们不仅追求展现自我,也向我们展示出他们的热情、自信和社会责任感。比如5·12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他们在关键时刻体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对祖国的热爱、对政治的关心、对他人得到关心,这些都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三、九零后大学生应具备的时代精神

1、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中表现,是人们能够为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同时要把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区分开来,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学习和借签发达国家的优秀成果。只要这样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2、改革创新精神

改革创新精神是最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品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90 后大学生要承担中国在新世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任,必须培育较强的改革创新精神。

3、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生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开拓创新,才能进行发明创造。

4、健全的现代人格

一切时代精神,都必须建立在与时代相适应的、健康良好的人格基础上,否则,将是无本之木。“社会在进步而不是沉沦,我们每个人也应当进步而不是沉沦;社会在向健康、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我们也应当成为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强调大学生的时代精神时,必须把现代人格的建构作为最终的导向。具体地说,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在人格中的内涵,应表现为独立自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顽强不屈、开拓创新和遵纪守法等。

5、合作与竞争精神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是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个体之间有紧密的合作。同时,市场经济的规则是优胜劣汰,竞争无处不在,适者生存。九零后后大学生要敢于争先,积极进取,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才能不断促进事业和个人向前发展。

6、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

开放意识,将是新时期合格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征。既能立足本国与本民族, 又能吸取世界各国的营养;既能积极参与竞争,在全球化时代,只有开放意识的人才才能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勇敢地走向世界舞台,拓展国际市场。

四、加强九零后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1、价值观的创新

对九零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之后,不难看出使九零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因而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来创新价值观。

新价值观的生成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植根于中国实际,把握价值观变革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方法。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进—步挖掘、整理、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二是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三是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外来价值观,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四是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鲜活的价值观,加以精心培育,使之成为新价值观的生长点。

2、知行合一,注重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体验,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生产实践中去,体验实际生活,并磨练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其通过社会实践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另一方面,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理论教育要同步进行,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认识和水平,从而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知行合一。

3、加强网络建设,开展价值观教育

网络是 90后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们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目前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很多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还应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开展价值观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获取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

当然,九零后大学生面临着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时期,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免疫力较差,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的功利色彩明显。而且九零后大学生过分追求展现自我,集体归属感不强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九零后大学生体现出得积极的时代特征,相信他们能够成为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阎高程,李东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9-05-09.[3]张乃琴.加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10(6):155 [4]刘卓超,黎万和.90后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时代精神[J].教育文化,2011(1):227 [5]陈玉伟.浅议90后大学生时代特征[J].吉林教育,2009(12):129

第四篇:Aekzbjz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 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 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 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 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 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 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具体地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更好地完成大学期间的发展任务。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是 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将经受多方面的新考验。它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然而,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 突出,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 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 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其次,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及其哲理,尽快选择并走上成功之路。随着大学生离开家 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 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 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 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 向。最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学习,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修身养性 向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个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 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
,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 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学习其他任何课程一样,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也要注意一定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学风,也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教学原则和学习方法。理论联系 实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学习掌握理论知识;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学习、理解、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这是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前提。没 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不自觉的行动。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 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知是前提,行是结果,情感、意志起中介作用,行 首先要有知的引导。只有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我们才能在日常的道德生活实践中,区分美与丑、

善与恶、真与假,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也才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其次,我们要善于把所学的思想道德修 养理论运用于道德实践活动,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毛泽东有句名言:“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 的指南。”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才是检验一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高低的标准。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是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效果的有效方法。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过程,是一个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积极扬弃过程,它既需要自己主观的努力,也需要客观外界的帮助。接受教育,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还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但外因 毕竟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自我教育的方法。自我教育,也可称 为自我修养,它表现为一种自我主观积极努力、勇于进取的状态,表现为在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时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能力和水平,我国儒家学说中提倡的“慎 独”就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很多,例如进行自我总结和鉴定,通过分析解剖自己 的优缺点,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立座右铭,针对自己的弱点或根据自己的愿望把名人名言置于床边、案头,朝夕相望,就能起到激励、督促、潜移默化的作用;记日记、写读后感等也不失为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

道德素质固然是重要的,但人的道德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培养的。所以我认为在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提高法 律素质,因为即将面临

临走入社会,人的法律意识的提高会促进道德的升华,先知法才可能不犯法。

道德素质,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此外还有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 质等等许多,都是把一个特定的范围词加在“素质之前”,从而确定所指素质的范围或 方向。

法律素质是指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 素质的核心.法律思维能力包括 1,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2,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3,法律推理的能力.4,对即将作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可以分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探知法律事实,即调查,搜索,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是法律实践活动的重 要环节

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我 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影响整个社会 的协调发展。

所谓素养,是指人们在经常修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 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 要作用。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素养。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 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上升为某种素养。重视大学生的法律 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明确提出,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 进法制建设”。通过大学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这对 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法制进 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必须看 到法律教育内化为法律素养的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功利性极强的就业至上评价体系。高校扩招 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一些高校为给非法律专业学生挤出更多时间应付各种有利于就 业的资格证考试,主动降低包括法律在内的其他软素质课程的教学与考查标准,这极大地影响 了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对于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条文的解读 和案例分析上,忽视对个人法律素养起综合性、潜质性作用的哲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 等课程和知识的学习,相当一部分法律专业的学生虽然十分熟悉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但法律 素养不高。二是泡沫

化明显的法律专业重复建设。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合并和人才市场需 求拉动等多方面影响,法学教育泡沫化倾向相当明显,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师资力量 薄弱。一些所谓的法学专家从未参加过法律实践,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这些学校本来 法学渊源不深,加上法学教师素质不全面,无法引导学生将所学法学知识内化为深厚的法学素 养。三是现实社会尚不健全的法制环境。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 建设尚待进一步健全,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严肃性较差,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和特 权观念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成熟期,对 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强、反应周期短,严肃性较差的现实社会法制环境对他们还相当薄弱的法 律素养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显。基于此,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归重在素养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门必须努力破除就业至上 的评价体制,要科学定位就业与学业、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重建就业与学业并重、学业优先, 知识与素养并举、素养优先的评价体系。高校不可随波逐流,应坚持独立的学术精神和办学 理念,消除学术泡沫,始终将素质教育摆在首位,高度重视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素养的培养和 提高。在法律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注重与哲学、史学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学科知识的融 合,更加注重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将法律至上等法的 原则融化在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内化为一种素养。

其次,法律文明要对行为习惯起到培育作用。知识内化为素养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逐 渐形成行为习惯,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过程。因此,提高法律素养要重视法律文明建设,大力加 强法制宣传,注意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法的传统,努力营造有益的法治文明 氛围,促进法律知识与法治文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促使当代大学生养成包含法律素养的思维 方式和行为习惯。再次,法律环境要形成无所不在的外部约束。法律素养的形成并不是封闭的、单向的,而 是开放的、交互式的。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一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有法必依,切实维护法律尊严;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现实生活中 的运行,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屈服于特权,努力消除司法腐败。以此,让大学生在现 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法律权限内自由自在、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约束。

贯彻依法治国方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法律素

养的普遍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因此,要真正地贯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略,就必须使各级领导 干部确立法律意识,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通晓用法途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 养,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为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而对各级领导干部提 出的新要求。新时期,领导干部在领导对象、领导内容、领导原则、领导手段、领导目 标、领导方法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变化,但归根结底是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由人治向法治的 转变。适应形势要求,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新课题。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地方的法律规章,使其成为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以依法 治国为龙头,协调立法,依法行政,做好司法、普法、监督和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党 组织自觉地在宪法及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领导工作中的决策方式、议事规则、工作 方法等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党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事 务的要求,相应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无论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 法律法规,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依法履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 领导职责,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管理经济事务,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与破坏市 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处理涉外关系,无 一能离开国际法律、法规、原则和惯例。不具备一定法律素养的领导干部,是难以适应 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是难以适应促进经济发展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健全人民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 一,是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基层民主更加健全”。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 主。要更好地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善于发挥工、青、妇等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扩 大基层民主,推进居(村)民自治等。做好这些工作需要领导干部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


第五篇:世界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价值观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也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恋爱观等。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二、高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正确的世界观:(1)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2)崇尚科学,反对迷信;(3)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正确的人生观:(1)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2)人生之中有苦有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4)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关心他人。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3.正确的价值观:(1)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的手段合法的渠道来获取金钱,反对拜金主义;(2)理性消费,不互相攀比;(3)珍惜粮食,反对浪费;(4)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与生活;(5)自觉履行义务,平等享受权利(6)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文化;(7)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实现个人、集体、社会利益的统一;(8)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9)勇于创新,反对因循守旧。

下载论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为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

    大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大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的价值观 世界观 人生观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而这张白纸会涂上怎样的色彩,取决于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从而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最终定稿)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

    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调查问卷5则范文

    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卷 学校 班级 姓名“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学时代,是中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关注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

    多维世界观

    多维世界观 人们总是再想想存在穿越时空,以及可以通过穿越时空去阅读甚至改变时空之前的世界,但是人们又确信那个世界只能阅读而不能去改变,以影响此时间段以后人们会跟随这个......

    浅谈小学生世界观

    浅谈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看法,是对自己要干什么而不干什么的一种判断标准,是决定人们的观察和行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