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气象局年终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打算
市气象局年终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领导同志对气象工作最新指示精神和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为重点,以建设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
气象人才体系为支撑,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大局,建设“四个一流”,提升“四个能力”,全面推动吉安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吉安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监测网络与现代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1、地面测报业务工作内在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市**年业务运行正常,质量维持稳定,自动土壤水分、酸雨观测质量未出现错情;地面气象测报错情率为0.057‰;自动站资料传输及时率96%;区域气象观测站资料传输率94.23%,其中汛期资料传输及时率达到**%;全年各类气象信息传输质量中3类主要资料平均到报率**%,各类气象资料平均及时率94.41%;雷电稳定运行率达99%;信息网络设备全年故障率为0.03%;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可用性为**%;各种报表上报及时率100%,雷达资料整编资料及按时上报达100%。
国家级自动站资料可用率达到99.37%,区域自动站资料可用率达到90%,并按要求及时反馈疑误信息,充分发挥了ASOM系统的作用。
**年全市共有17人验收通过“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89人次获“全省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2位同志荣获“**年度全省气象信息网络优秀业务人员”。首次与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局、市总工会联合,成功举办了全市气象部门地面测报业务技能竞赛。**年组队参加了全省第四届地面测报业务竞赛并取得了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
2、完善监测网络制度建设,提升监测网络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管理,确保传输质量。制定了《**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管理办法(试行)》和《**市自动气象站考核奖励办法(试行)》,提高了区域气象站的实时监控处理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各区域自动气象站在汛期预警监测、防汛减灾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业务巡检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完成了对全市所有区域自动站巡检工作,确保主汛期设备正常运行。开展全市春播汛期气象服务大检查,并通过可视会商系统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3月20日顺利完成了地面测报业务改革调整工作。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雷电观测业务,9月份下发了雷电观测业务规范及业务规章制度。11月初吉安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业务验收工作圆满完成。11月底前顺利完成了2012年第一批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自动雨量站建设任务和*年县级非工程措施自动站建设任务,共建23个单雨量站和8个六要素站,同时完成了**年第二批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点选址与资料收集工作。
进一步推进农业气象工作,促进农业增产。严格执行省局出台的《农业气象预报质量考核办法》,新增土壤水分观测站7个,全市自动、人工对比观测业务按规范要求顺利开展,农气产量预报服务得到进一步规范,农气产量预报服务质量稳步提高,为全市实现“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7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目标提供了优质气象服务保障。
3、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设备及网络运行正常率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大了管理、保障力度。**市气象局于今年3月成立了大探分中心,负责全市天气雷达、自动站设备等技术装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确保各项数据传输准确率。二是设立了了业务例会制度,两个星期召开一次,对前期的业务工作情况进行汇报,查找业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布置下阶段的业务工作。三是雷达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今年4月,完成了对雷达风机间的改造装修,保障在任何季节,雷达机房温湿度都能确保达到要求。四是加大了对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力度。今年2月组织全市系统维护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维护人员的业务技能,保障了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
4、加大业务人员培训、考试力度,全面提升业务素质。1月11日,通过可视会商的形式组织全市各县(市)气象局召开区域站维护保障工作汇报会,各单位领导和业务人员作交流发言。1月13日,组织新增的7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的业务人员进行土壤水分观测培训,为正式启动人工与自动对比观测奠定基础。2月29日,市局举行系统维护员业务考试,为全市气象设备及网络维护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3月20日前各县(市)局完成了业务改革调整二次培训。为培育气
第二篇:市安监局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市安监局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安监局的指导下,我局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以开展“三大”主题教育、干部作风整治活动为平台,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继续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管措施,为全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安全的环境。
一、**年*月份安全生产事故指标完成情况
**年全市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今年年初市政府确定的总体目标为:“三确保一杜绝”,即:确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确保四项相对控制指标稳步下降;确保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省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一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据统计,1至*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49起,死亡126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94起,下降*%,死亡人数减少2人,下降1.56%。二是四项相对控制指标: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今年为*、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今年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今年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今年为*。三是全市列入考核的工矿商贸、道路交通事故共死亡120人,占控制指标的97.67%,低于控制指标2.33个百分点,比控制指标少死亡3人。四是到目前为止全市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并且全市确保了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五一”、“十一”、十八大期间以及汛期等重点时段和敏感时期的安全稳定。
二、2012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为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分兵把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市政府下发了《吉安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调整吉安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及组成人员的通知》等重要文件,调整了14个市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组成单位及包干督查地,使各单位各部门既要对分管工作及部门职能负责,又要对分管工作和所管行业的安全生产负责,将“一岗双责”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了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考核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兑现奖罚。年初,市安委办牵头对全市14个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去安全生产目标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在**年2月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对被考核的县,市相关部门及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兑现奖惩。
二是签**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根据**年省安委会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及工作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印发了《**市**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意见》、《关于下达**年全市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通知》、《**市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分别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分别向市安委会有关责任单位下达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任务及责任。
(三)加大“打非治违”力度,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认真抓好。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局的部署要求,我市分别制定印发《吉安市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方案》、《**市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市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在日常监管的同时,认真组织了打击全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和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特别是加大了汛期、十八大期间等重点时段和敏感时期的检查和督查力度。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印发隐患整改和督查通报8次,排查治理隐患企业单位**家,排查一般隐患10415项,落实整改9990项,整改率达96%。排查重大隐患25项,已整改10项,其它隐患正在按计划要求
第三篇:市农业局##人才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某某市农业局##人才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年,我局紧紧围绕全市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深入贯彻党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我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注重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明确一名副局长分管人才工作,人事科具体抓人才工作,确保人才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年初制定了《农业局2009年人才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和措施。
2、强化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强化责任,使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2009年,我局下发了《直属农技站人员考核办法》、《农技人员高效农业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职称聘用办法》等项人才工作制度,提高了各类人才工作积极和主动性。
3、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工作实效。按照《直属农技站人员考核办法》规定,将参加考核人员的临时性津贴(300元/人.月)作为考核基数,设考勤津贴、考绩津贴。其中考勤津贴100元/人.月、考绩津贴200元/人.月,考勤津贴按月考核,每季一发,考绩津贴年终考核发放。考绩津贴分设一、二、三等。一等发考绩基数的125%,二等发考绩基数的100%,三等发考绩基数的75%,各直属站人员考绩按年初分工,年终考核发放。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一等的,当年考核为优秀和局表彰先进个人。考核三等以下的,当年给予戒勉谈话,连续3年三等以下停调1档薪级工资,2年内不得晋升技术职称。
二、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1、组织人才培训学习。一是举办面授辅导班。3月1-9日举办了第一期学历提升班面授辅导班脱产学习,大专班60人、本科班36人,由扬州大学教授来兴授课,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植物生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二是组织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学习。专门下发兴农人[2009]39号《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科目教育培训的通知》,决定从今年4月份起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科目教育培训,凡是拟晋升初、中、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须参加公需课培训,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三是举办演讲比赛。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围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开展大讨论,撰写学习心得,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层次的演讲比赛(农技中心组织的农技干部演讲比赛和局机关组织的全系统演讲比赛),取得预期效果。
2、组织人才深入基层。一是继续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这是省惠农项目在我市实施的第5年,农技人员深入到村、到户、到田,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新机制,并给农技人员发工作笔记本,也给受培农民发笔记本,同时将电话号码公布,随时接受省、市、县的检查。二是开展农民培训和创业培训,农技干部人人挂钩到村,村村办班。2009年,全市共办班1898场次,受训农民达68260万多人,举办农民上网培训10期,培训农民400人。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强农技干部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意识。三是开展万人结对帮扶工作,及时帮扶解困。局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负责人,分解了目标,明确了责任,制定了具体实施计划和帮扶措施,将60名帮扶对象与帮扶人结成对子。9月8日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农技中心负责人分三3组前往新垛镇走访、慰问4个村的60户贫困户,并送去慰问金12000元。
3、组织人才开展调研活动。一是邀请外国专家、省市专家及大专院校专家来兴讲学,今年5月,在市人事局帮助下,通过引智项目,引进荷兰农业专家安索文先生来兴指导高效农业生产,重点围绕我市高效农业发展和大棚蔬菜生产,特别是陈堡镇的番茄生产进行考察、调研、讲学,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引进外国智力,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难题,更新了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增进了两国之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二是邀请省市专家来兴讲学,成功举办了高效农业论坛和红皮小麦论坛。三是组织农技干部外出参观考察。11月6-7日,由局长彭瑞庆带队,局党委班子成员和科室主要负责人、农技推广中心班子成员和各专业站负责人共24人,赴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服务中心、农业生态园区、上海市哈密瓜研究所、嘉定区马陆葡萄主题公园的生产基地、华亭农业园区、嘉定区城市蔬菜生产基地和苏州昆山星期九生态休闲农庄,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录像、听取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现场咨询等形式,对上海等地发展高效农业的理念有了进一步认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三、注重人才培养与使用
1、建立片区工作责任制。在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和剖析检查阶段,为进一步提高部门工作水平,推进高效农业发展,我局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兴化市农业局片区工作责任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站)负责人及取得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到分工挂钩乡镇村、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开展“零距离服务”活动,要求做到3个“三必”。一是“三必访”:规模种植大心户必访、农业龙头企业必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访。二是“三必查”:关键农时工作情况必查、出现农业事故必查、农业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必查。三是“三必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必到、开展农业重大活动必到、招引重大农业项目必到。
2、主动关心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一是主动向市人事局打报告请求解决中青年专家(蒋长富、朱会林)岗位职数;二是主动为兴化市泓海果蔬专业合作社刘伟申报(农村实用人才)高级农艺师资格;三是按规定发放图书补贴费;四是组织专家体检。
3、加强人才管理,严格人才考核。目前,我局有各类人才23人,其中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4人、兴化市313工程培养对象17人。根据培养对象管理、培养、考核工作要求,督促、帮助他们在规定期限完成科研课题及目标任务,做好考核工作。
4、积极培养使用优秀人才。一是提拔省333培养对象蒋长富同志任农业局局长助理;二是发展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兴化市313培养对象周有炎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三是推荐兴化市313培养对象阮书江同志为副局级后备干部。同时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人才之星”专栏宣传,宣传农业系统优秀人才事迹。
四、下年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人才的培训学习。一是学历培训,继续办好两个班,一个本科班,一个大专班,举办2次集中面授辅导。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围绕高效农业发展进行培训。三是职称申报评定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公需课、计算机培训学习。
2、继续开展农民培训、科技入活动。根据省市要求,做好惠农项目的组织、实施,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挂钩到村,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注重“实际、实用、实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同时做好项目的跟踪督查、验收。
3、举办一期学术交流活动。凡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撰写一篇专业文章参加专题学术交流,打算在2010年第3季度举行,同时请省市专家参加评选,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4、做好农村实用人才方面相关工作。一是构建农村实用人才网络,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库;二是加强培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三是搭建人才平台,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动作用;四是抓好典型宣传,主要是专业户、种田大户、示范户;五是为农村实用人才评定技术职称。
5、做好招引人才工作。根据市编办[2009]16号《关于申报2010机关事业单位人事代理聘用计划的通知》精神,明年我局打算招考2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专业要求为植保、农作物栽培。
6、配合组织部、人事局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做好“人才之星”宣传工作;二是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到特色村挂职的9对接、协调;三是做好各类人才的管理、考核工作。
第四篇:市工信委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市工信委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全力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发展战略,以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和**走廊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一、**年工业经济
发展主要成效和做法
面对**年以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克服欧债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经济总量排位前移、增幅保持前列、投资再创新高,呈现出“总体平稳、增速回落、下行探底、企稳向好”的运行特征。**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分别达到418.9亿元、**亿元和**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35.6%。2012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4.7%。
一年来,我委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宣传舆论造势,营造强攻工业氛围。一是创新工业宣传方式。今年在《井冈山报》开辟了“决战园区,工业强市”专栏,营造了良好的工业强市舆论氛围,每月2期,反响很好,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二是开展强攻工业百日大会战活动。通过大力实施“招大引强、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企业帮扶”四大攻坚战,形成了强攻工业的良好态势,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强攻工业的强大合力。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措施。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考评奖励办法》,建立工业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全市园区经济提速进位、赶超发展。四是进一步促进全民创业。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指示,会同市委宣传部组织创业代表在全市进行巡回宣讲,努力形成“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小企创大业”的生动局面。
(二)坚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并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方面,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化创意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2012年吉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指导意见》;6月18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现场会在我市顺利召开,得到省、市领导及各位参会代表的高度肯定。1——12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0亿元,增长25.1%,占到规模工业的49%。另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着力振兴酒业、提振烟业、做大食品加工业,拟就了《加快全市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待市政府审定后下发,重点是发挥现有品牌优势,全力做大堆花、做大井冈红米酒、做优保健酒,促进燕京和赣泉啤酒加快发展。正在起草《全市食品工业产业规划》,收集了全市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对外合作意向,推进与台升集团、**煌上煌集团的对接。总投资15亿元、年产30万箱的**卷烟厂易地改造项目已正式启动,已确定项目用地选址,完成项目用地红线外的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和土地平整,**年2月将动工兴建。三是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在重点抓好吉泰走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引导各县(市、区)立足现有基础,发挥特色优势,抓好产业基地建设。永丰县碳酸钙新材料、安福县机电产品(液压件)、**旅游产品3个产业基地**年通过省级产业基地认定并授牌。**县林化香料、新干县玻璃灯饰等已完成产业规划编制,正加快产业基地培育,完善申报省级基地条件。
(三)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服务意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台帐、倒排工期、定期督查、现场办公等工作制度,加强工业重大项目调度,狠抓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102个领导挂点工业重点项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1——12月,全市1000万元以上竣工、在建工业项目达到47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2个,博锐泰电融式触摸屏、源江特钢特种钢等277个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2个)已竣工投产。井开区航盛车载电子产业、**区江西量一光电科技、吉安县先歌音响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进展顺利。二是积极包装推介项目。组织筛选23个项目列入**2年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介册,并到香港推介会上大力推介。抓紧编制全市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整合产业链包装全市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外进行招商。三是加大争资立项力度。组织了60多个项目向上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扶持,目前已帮助思立科新材料、吉泰环保节能材料、普正药业等项目争取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扶持等各项扶持资金8000多万元。
(四)夯实园区平台建设,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注重园区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一是大力推进园区扩区调区。引导工业园区利用省里开展省级开发区扩区调区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扩区调区工作,为园区持续发展备足空间。目前,新干、吉水、吉州、遂川、万安等9个工业园区获得省里同意开展扩区调区前期工作的路条,泰和、吉安、永新等3个工业园区扩区调区申请已上报省里。二是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电、通讯、给排水、污水处理、绿化、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实现集中开发一块,整体配套一块,滚动发展一块。1——12月,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3.1亿元,建成标准厂房**万平方米。三是加强园区土地管理。组织开展全市工业园区闲置厂房、土地调查摸底,草拟出台了《**市工业园区工业土地利用建设管理办法》,着力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四是加快推进生态园区和特色园区建设。组织安福、峡江、**工业园申报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试点,井开区、**工业园列入了第二批全省工业园区绿化提升试点和苗林一体化试点单位。组织井开区、万安工业园申报省级产业集群试点项目,推荐万安工业园、吉安工业园、河东经济开发区、永新工业园申报省级产业集群规划项目。2012年,全市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54.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税金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28.25%、26.86%。新增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县、安福县4个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园区,全市过百亿元园区将由上年的5家增加到9家。积极编制吉泰走廊工业产业规划,推动走廊产业集聚,2012年,吉泰走廊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和上交税收分别完成22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的54.6%。
(五)强化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市共建立1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年全市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46项,完成鉴定验收35项,再创历史新高。二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完善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加强对省33户重点用能企业的日常监测;推进工业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工作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86吨标煤,同比下降10%以上;全年工业企业节能约15万吨标煤,均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全年工业节能目标任务。
(六)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稳步推进“两化”融合。一是加强对政府网站建设的指导。指导各县(市、区)政府网站根据详细评估报告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同时,积极配合市政府办、市信息中心筹划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力争*年网站评比位次前移。二是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对重点单位加强督查、培训和技术辅导,全市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数量从年初的倒数第一前进到中游水平。三是建立健全了网络运营管理机制。建立了网络运营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对加强网络运营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布置,明确责任单位,各单位进一步细化到部门和个人。四是初步建立工业控制系统基本情况数据库。为摸清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堵塞安全漏洞,提高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对我市辖区内14家重点企业的重要工业控制系统作了调查,初步建立我市工业控制系统基本情况数据库。五是认真开展电信行业乱收费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按照“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原则,牵头开展电信行业乱收费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强化责任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规范电信资费收费,推动通信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七)强化企业帮扶服务,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一是扎实做好“一对一”帮扶。提请市委、市政府组织了212个帮扶工作组开展“一对一”帮扶企业;为做好工业和外贸促生产保增长工作,又组织了四个帮扶组深入各县(市、区)进行帮扶。二是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建立政府、园区、企业、战略合作银行、担保公司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创新政银企对接机制。提请市政府召开了银企对接合作会,现场签约38.76亿元。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引导资金,筛选了振宇达科技超薄LED背光源等30个项目上报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引导资金支持。组织开展吉泰走廊创建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建设,《吉安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组建方案》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市本级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组建方案已报市政府。三是破解用地难题。积极包装、引进大项目,通过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会争取省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今年以来,我市共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争取用地指标**亩。同时,已筛选7个项目提交第六次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会,恳请帮助解决1199亩用地指标。四是帮助企业开拓本地市场。积极组织本地企业产品编入市政府采购目录,已组织第一批建材、电缆和电力设备、电子信息三大类26家企业的数百个产品申请列入市政府采购目录。
二、**年工作打算
**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以加快做大总量,不断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平台发展转型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带动和产业集聚为支撑,全力推进1510工程建设,不断巩固和深化强攻工业百日大会战成果,推动吉安工业经济集聚发展、集优发展、绿色发展。预期目标是:辖区内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亿元,力争达到5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达到2400亿元,力争达到2500亿元;实现利税增长20%、达到250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0%,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0个,竣工投产亿元项目120个以上。力争全市13个工业园区全部进入百亿园区,新增2个重点省级工业园区。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坚持规模扩张与做强做优相结合,引导各类要素向优势项目和龙头企业集聚。一是向上争资立项。结合国家和省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打造吉泰走廊重要增长带的各项扶持政策,围绕重大工业基础设施、产业振兴、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服务体系建设等,认真组织筛选包装项目,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二是招大引强。按照“巩固港澳、主攻台湾、拓展新韩”的思路,依托本地优势,围绕主导产业,瞄准引进世界500强、国内200强,采取以商招商、产业招商、配套基地招商、主题招商等形式,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效应大、集聚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特色园区。三是培植本土企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建立创业要素对接平台,开展创业要素对接活动,评选“十大优秀企业家”、“十大创业明星”和“百名创业能手”,引导能人创企业,小企创大业。四是抓好项目调度。重点抓好100个亿元以上领导挂点项目调度和服务。力促和大工业、映泰科技等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加快建设尽早竣工投产。
(二)立足现有基础加快产业集聚,努力构建独具吉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食品、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突出抓好烟业、酒业、茶业等高利税产业,重点抓好以堆花酒业、井冈红米酒、燕京啤酒、勃客保健酒为龙头的酒业振兴和**卷烟厂30万大箱卷烟异地改造,努力在做大绿色食品工业上取得突破。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品终端化、品牌化、集成化。电子信息产业在扶持好原有三大产业链的同时,重点抓好联创光缆、大圣光纤、飞信光纤传感器、银驼铃光电转换器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高成长性光电设备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推进天人生态微生物农药新技术开发;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推动杰克机床扩建提能和缝纫机产业转移;新能源产业重点加快长宜新能源项目建设。全市全年力争开工建设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80个,竣工投产60个。三是抓好资源型产业规划,延伸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并对生态进行修复和环境进行治理。全面整合包装全市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积极申报争取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梳理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链对外进行招商,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四是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市本级重点抓好吉泰走廊电子信息产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争取今年获得国家授牌。同时,引导各县(市、区)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和抓好1-2个特色产业基地和食品工业发展,力争新增省级产业基地3个以上。
(三)突出园区发展转型,不断增强工业发展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加快生态园区建设。扩大园区绿化提升试点范围,盘活存量闲置用地,提高园区企业绿化覆盖率,改善园区生态环境。二是打造“产城融合”园区。加大园区道路、供电、通讯、给排水、污水处理、绿化、标准厂房建设,引导园区高位嫁接城市配套设施,改善园区公共交通、医院学校、保障性住房,宾馆酒店、商贸金融、货运物流、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50万平方米。三是围绕培训教育、管理咨询、技术创新、创业孵化、融资担保等不断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抓好吉泰走廊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建设,创新政府、园区、企业、战略合作银行、政策性担保机构“五位一体”的政银企合作机制。加快创业大学、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和全民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抓好10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抓好吉水电镀集控区建设。四是按照“突出特色、板块对接、链式发展”的要求,加快特色园区建设。重点抓好台湾德昌精密制造产业园、深圳南山电子信息产业园、航盛车载电子产业园、六星通讯产业园和安福机电(液压)产业园建设,加速形成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和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全市新增两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全市工业园区全部进入百亿园区行列。
(四)以破解要素制约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工业运行调度。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完善工业数据库,加强调度分析,对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二是积极化解要素制约矛盾。继续实行“一对一”帮扶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引导资金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会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安评、环评等方面的困难;抓好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搞好政银企对接工作,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三是培育规模以上企业。抓好工业经济增长点的培植工作,努力促进规模以下企业尽快成长为规模企业。四是抓节能降耗。加强源头监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能源资源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加大资金投入,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切实提高我市高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水平。
(五)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一是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支持和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提高企业生产、设计、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二是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托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突出重点、注重特色、以点带面,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组织企业积极申报物联网发展项目和“两化”融合项目。四是抓好数字城市建设。加快数据基地、光网城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数字园区建设,组织通讯企业加大我市园区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力度,树立一批信息化先进企业标兵,带动全市园区和企业信息化水平。
(六)以公共服务和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推进1510工程建设。
1、一个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2、五个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1)创业大学为依托的培训教育平台
(2)创业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创业服务平台
(3)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企业服务平台
(4)政府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和企业技术(工程)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平台
(5)**走廊信用示范区建设为核心的融资担保平台
3、十项工程
(1)创业孵化工程:创业要素对接活动和10个小微企业创业园培育、十大创业明星、百名创业能手评选活动;
(2)**走廊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建设工程:企业征信系统、战略合作银行、政策性担保机构和政银企对接机制建设;选择十家上市后备企业进行辅导,开展战略合作投资银行、评级机构、法律顾问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投资机构对接活动和产业资本投融资平台建设;
(3)**走廊“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工程;
(4)技术创新“双十双百”工程:评选十佳技术创新企业、十个技术创新平台,百名优秀创新人才、百个优秀创新产品;
(5)企业家培养工程:评选十佳优秀企业家,开展EMBA教育,开展职业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等专题培训;
(6)企业管理创新工程:在信息化应用、精益生产、6西格玛管理、绩效评价、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评选十佳管理创新企业;
(7)企业品牌创新工程:中国驰名商标、江西省着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8)园区发展提升工程:扩大园区绿化提升试点和资源型园区(企业)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产城互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9)扶优扶强工程:重点扶持10家成长型科技企业和10家食品企业;
(10)产业集聚工程:产业规划、产业链延伸和精加工,服务配套和10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第五篇:乡镇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定稿]
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一、**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经济发展主题,稳步推进转型升级
全镇**月份累计实现工业生产性投入3.1亿元,完成市定目标的68.5%,其中4个市级重大生产性投资项目完成投入1.5亿元,服务业投资1.5亿元,完成市定目标的84.4%;实现规上工业产值**亿元,完成市定目标的**%。招商选资措施有力。金三蝶板业、凯盛机械等重点项目基本竣工。全镇引进市外内资1.3亿元,落实储备项目2个。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共腾退空余土地46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9月份,共流转土地935亩,新建百亩高产示范方4个,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2个,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突出推进实事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有效改善
“两新”工程扎实推进。截止10月底,全镇34户农户已开工建造新房,其中临杭新社区10户。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增三级污水管网**公里,二级管网1.5公里,完成乡村公路大中修**公里,改建农村桥梁1座。扎实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铺设地下低压管道灌溉900亩,喷微灌350亩,新建水闸6座。实施王家弄村和东浜头村两个省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25亩。启动平安路建设征迁工作。目前石栏桥村、五泾村涉及到征迁的5个村民小组已全部签订征地意向书,3个村民小组已签订土地征收协议书,2个村民小组34户农户已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
(三)突出优化城乡环境,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城镇”和省级森林村庄(**村),**市绿化示范村(堰头村、华台村)和优美庭院示范村创建工作。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现市级整治达标村全覆盖。加大王家弄中心村、华台村和五泾村省级待整治村建设工作力度。全面推行“河长制”,其中无量桥港约8.1公里河道已成功列入**-2014年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强势推进。截至10月底,共拆除违法建筑7.6万平方米,完成力争数的100.9%;拆除违章猪舍2.4万平方米,完成力争数的122.3%。
(四)突出发展民生事业,扎实推进社会管理
**中心幼儿园分部教学楼主体工程已经结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勘探、报批、设计等前期工作。加快临杭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建设。民政救济、社会救助、医疗补助等工作得到了较好落实。村慈善工作站实现全覆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揭牌并投入使用,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报销工作,完成首次人体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登记。巩固和创建“一镇一品”和“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充分发扬蚕乡文化,建设**中心学校蚕文化博物馆。深入开展**镇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在**市组建首家村级文化艺术学校。村(社区)人防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全年输送优质兵源16名,圆满完成全年的征兵任务。全面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大巡防”等平安创建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活动。认真做好信访积案的化解工作,承办好市长电话。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新居民管理等工作。成功创建“平安畅通镇”。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抓好人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切实做好会计统计、文书档案等各项工作,继续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事业发展。
(五)突出提升党建水平,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青苗工程”,顺利实施机关中层“轮岗交流”,认真做好村级班子换届前的准备工作。推进党建阵地规范化建设,推行党代表常任制。启动并实施了16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先指数”考评工作,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配合好市级机关年轻干部“百千万”实践活动,落实好镇村干部住村、夜班和评议“三项制度”,制定了住村服务“三访三办三评”工作制度,努力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八步法”工作机制抓好党员发展,全年共发展新党员15名。完善党内关爱机制,认真做好老党员、困难党员慰问帮扶工作。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要求”,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强化“三资”管理和村财务“双代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维护了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
二、2014年工作简要打算
2014年**镇将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抓增量,盘存量,增强**发展活力。
重点引进新型材料、精密机械等新兴产业,做深做细工业园区内部挖潜,着力提高园区亩均税收、亩均产出和亩均效益。启动**旅游开发工作,高质量做好“桑基渔塘”桑蚕文化体验区开发建设规划,打造**发展新亮点。加大有效投入,提升企业效益。重点抓好印染行业提升改造等重点技改项目的进度,通过技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