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考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纲对比表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纲对比表
2013-09-13 13:46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纲
对比表部分 章节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形势与政策
(一)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考查时间仍然是本年度的1-12月。
2013年
2014年
变化情况分析及命题考查重
点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2013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策。共有15个知识点,2014年新
年度间(2013年1月—2013
增一个考点:中国对外工作新
年度间(2012年1月一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
思想、新论断。调整一个考点:
2012年12月)国际、国内时事。
2013年是“推动构建和谐世的重大时事。
2014年调整为“推动建设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界”,和谐世界”。(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
治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
断,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坚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化。综合国力竞争。大国关系。
二是极化。经济全球化。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三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突出合作共赢的思想理念;
力竞争。大国关系。传特点。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是进一步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四是不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地区热点问题。西方干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断深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战
五是坚持统涉主义的新特点。联合北关系。南南合作。中国的和略机遇期的认识;
六是不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界。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断丰富和完善总体外交布局;
七是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论断。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
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八是牢
用。南北关系。南南合固树立“以人为本、外交为民”
作。中国的和平发展道的思想理念。考生要特别注意
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这个考点,另外还要关注以下考点:经济全球化、大国关系、地区热点问题、南北关系、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
第二篇:19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之世界多极化
天任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19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二节 世界多极化
一、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第二,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二、当今国际格局的特征主要表现
第一,多种战略力量共同主导世界事务,国际格局呈现“一超多强 ”的趋势。第二,各个行为主体更加注重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分歧。国家利社是制约、影响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行为的根本因素,它指的是国家的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主要包括国家的安全利益,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国家的政治利益。
第三,在国际竞争中,军事作用下降,经济,科技作用突出,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国际竞争指各种战略力量之间为了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相互攀比、赶超的状态,它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状态。
第四,国际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指在一定领域内利益和目标取向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的各个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所进行的各种程度的协调和联合。
第五,世界大国力量趋于均衡化,某些国际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扩大,而中、小国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
天任启航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单选(20):第一、二、三章
(第二章重点看全球化问题、第三章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发展演变)名词解释(5)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2、简答(4)/论述(2)
1、世界两极格局特点
材料(2):第一、二章
1、通读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几个阶段,重第二三四阶段)P12、通读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P13
第四篇:19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之中国的对外战略
天任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19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部分 中国的对外战略 第一节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简而言之,就是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根本依据在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面临的世情。
第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依据。第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第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依据。
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一,强调发展的和平性。第二,强调发展的自主性。第三,强调发展的科学性。第四,强调发展的合作性。
三、中国发展起来后也不会在世界上争霸
一是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关系。二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三是坚持以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分歧。
四、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维护自身利益与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第二, 正确处理合作与斗争的关系。第三,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
第二节 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天任启航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
天任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依据
三、和谐世界理念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特点,新变化,审时度势,对我国外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外交的新主张,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第一,外交理念有重大创新。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二,宣示维护领土主权坚定信心。
第三,凸显对外政策主动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第四,首提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第五,高度关切非传统安全。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天任启航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
天任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第六,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四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增)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说:“达个世界,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工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首次在外交场合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通过一系列出访,宣传介绍了中国发展中非、中阿、中拉关系的政策主张以及全球性问题国际治理的中国主张,习近平首访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在这篇讲话中,习近平闻明了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建设共赢共享的世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交流互鉴、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也指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期性和限巨性,认为这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
天任启航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
天任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1)时代主题观和国际格局观是习近平共同体思想的现实依据,是中国国际战略的环境基础。
(2)“地球村”理念是建设共同体大厦的软实力(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方略和总目标
习近平在2015年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论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方路。即政治上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安全上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经济上要课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文化上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的文明交流,生态上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些措施为共同体建设添砖加瓦, 促进共同体的成长,最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共同体大厦的框架结构。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是推倒重来, 也不是另起炉,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我们欢迎各国搭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
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全球化时代条件下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天任启航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
天任启航考研
只为一次考上研
第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实践新局面
第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 服下证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
天任启航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要点
1.世界经济是指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国家集体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
2.世界经济格局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范围的若干主要经济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
3.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方案》,于1947年6月5日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主要内容为:美国为战后西欧的复兴提供看看援助,但受援国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撤除关税壁垒,放松外汇管制,接受美国对“援助”使用情况的监督,实施美国所要求的财政政策等。1948年至1952年,美国以赠款和贷款的方式共向欧洲17国提供了150亿美元的援助。这一计划的实施有助于西欧渡过难关,恢复经济,对欧洲联合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强化了美国对西欧的政治和经济控制。
4.冷战时期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
① 世界政治行为体日益增多
② 欧洲丧失传统的世界政治中心地位,美苏关系主导世界政治的走向
③ 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在世界政治中占据突出地位
④ 冷战长期存在,核军备竞赛激烈
5.世界政治的发展经历了四次变革:
① 欧洲30年战争后的韦斯特法利亚格局时期
② 拿破仑战后的维也纳格局时期
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格局
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极格局时期
6.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冷战全面展开。
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4月4日,美、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军事联盟条约—《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一条约建立的军事联盟组织被称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抗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的军事组织。冷战后北约经济扩大,1999年有19个成员国,2004年北约成员国已增至26个。
8.不结盟运动是由许多刚刚获得解放和独立的中小国家参加的国际性政治运动,反映了这些国家在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环境中,求生存、求和平、求发展的共同愿望。
9.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的原因:
① 全球性的多边合作机制无法满足所有国家开放经济和发展贸易的需求。
② 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成为部分国家经济开放的标志和对外施加压力的手段。③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本国和本地区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④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国际经济规则的运行中更有效地维护成员国的利益。
10.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1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首次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为APEC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形成了高官会议——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三个层次的决策机制。
1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① 对传统国家主权概念的冲击
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的深刻调整
1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① 经济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
② 世界经济政治化,世界政治经济化。
③ 国内政治国际化,国际政治国内化。
④ 安全问题日益多样化。
14.当前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对比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态势
15.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① 单极与多极的较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
③ 国际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因素。
16.美国新经济的特点:
① 其经济扩张周期之长,创造了美国经济史上的最新纪录。
② 经济呈现“二高”(高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与“二低”(睇通货膨胀率、低失业
率)和财政赤字减少并存的局面,出现了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新特征。
③ 美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结构、资本所有权结构等都出现
新变化。
17.美国对外战略的基本内容:
①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产物,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转折,其实质在于通过海外战略收缩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② 老布什总统提出了美国的“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
③ 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其外交的调整集中体现为“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提出。
18.冷战后影响美国对外战略的主要因素(从国际因素看)
① 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对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 “9·11”事件是继苏东剧变以来影响世界最深刻的事件。
19.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主要特征:
① 追求美国霸权和强权的狂热性。
② 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③ 具有强烈的扩张性、进攻性。
④ 单边主要色彩突出。
⑤ 在关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人道主义灾难”、反对恐怖主义的旗号下,推进
具有欺骗性的外交政策。
20.2002年9月,小布什总统在其国家安全战略中首度提出“先发制人”战略。
21.欧洲联盟的建立: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共体,欧共体的建立始于1950年的舒曼计划。
1965年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
22.欧元问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 1990年7月至1993年11月,从“德洛尔报告”到“马约”生效为准备酝酿阶段 ② 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是采取重要实质性行动的阶段。
③ 1999年1月至2002年3月,是欧元正式启动,进入各国流通领域的阶段。(注:欧
元作为欧元区内的唯一法定货币,并非欧盟所有国家吧欧元作为单一货币。)
23.欧盟的主要组织机构及其地位:
① 欧洲理事会,即欧盟首脑会议,由欧盟成员国国家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
成,每半年举行一次例会,负责制定欧洲以图画的总体指导原则,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
② 部长理事会,是仅次于欧洲理事会的决策机构,享有绝大部分立法权,实行主席国
轮值制,任期半年。
③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洲联盟条约》和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欧盟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及负责经贸方面的谈判。
④ 欧洲议会,是欧盟拥有部分立法权和监督、咨询权的机构,可以2/3多数对欧盟委
员会进行弹劾。
⑤ 欧洲法院,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洲联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
在经济一体化范围内,欧洲法院的裁决具有不可逆转性。
24.试析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影响。P127思考题
25.日本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主要原因:
① 得益于战后初期广泛实行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民主改革。
② 得益于美国的支持和保护。
③ 得益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推行。
④ 得益于企业科学管理与富有日本民族特点的经营方式。
26.日本:1955年自由党和民主党的合并即自由民主党(自民党)的成立使众议院选举体制
发生了变化。作为国会的稳定多数,合并后的自民党在后来的38年中一直稳居第一大党的主导位置,形成了自民党一党长期稳定执政的政党体制,这就是所谓的“五五体制”。
27.2003年6月6日,日本国会通过了“有事三法案”。
28.最先明确提出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的是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29.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外交战略的主要内容:
① 立足亚太地区,首先争取成为左右亚太局势的地区的大国
② 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积极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 不断调整军事战略,力求成为军事大国,以此作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
30.独联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元首理事会,由各国国家元首组成。独联体没有中央政权
机构,只有协调机制,其有关决定对成员国没有约束力。
31.俄罗斯的政权体制: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总统制。总统拥有凌驾于议会、政府、法院之
上的重要权力。因此,俄罗斯的政权体制被认为是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总统集权制”。
32.俄罗斯的政党体制:多党制
33.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构建及调整:
第一阶段,“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及其修正。
1997年12月,俄总统正式批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标志俄全方位外交政
策的形成。
第二阶段,实施“多极化外交”政策。
首先,以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为战略重点。
其次,与西方既合作又抗争,谋求建立平等关系。
再次,积极加强与亚太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34.南南合作打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
第二阶段,扩大影响阶段(20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向区域一体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35.南南合作的表现:
①新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出现,原有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开展新的合作。②南南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阔。
③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重新趋于活跃。
36.冷战后,南北关系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
①发达国家将“人权”问题的矛头转向发展中国家。
②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安全和军控的重点。
③南北关系矛盾更加尖锐,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④ 出现了区域南北合作新形势
37.南北关系呈现相对缓和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①南北相互依存的加深制约了南北矛盾的发展。
②南北贫富悬殊问题已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③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改善南北关系的纽带。
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政治上由“主从关系”向“伙伴关系”过渡,经济上由不平等往来转向对等合作的迹象。
38.试分析发展中大国崛起的国际影响。(答案在P203、204)
39.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外交战略及其调整
第一阶段:50年代,“一边倒”与抗衡美国的“遏制”
第二阶段:60年代,坚持自主,“反帝、反修”
第三阶段:70年代,“一条线”战略
40.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第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外交的立足点。
41.中美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处于非敌非友的不确定关系
②双方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不平衡
③双方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
④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42.国际组织的概念
广义:凡是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者政府、政党、民间团体以及基于特定的非赢利性目的和任务,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而建立的各种常设机构。
狭义:指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一种国家联盟或者国家联合体,是其成员国政府,为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特定目标,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创立的一种常设体系或机构。
43.国际组织的分类:
①按照基本性质和职能来划分,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②按照地域的特点来划分,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与区域性国际组织
③按照成员的法律地位来划分,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
44.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
①充当多边外交场所和国际论坛,为其成员进行国际交往提供活动空间。
②进行世界范围的信息收集和交流活动,并协调各成员国的行动。
③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国际社会管理者的角色。
④发挥着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维护者的作用。
45.联合国建立的三个阶段:
①酝酿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1944年8月)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1943年10月—《莫斯科宣言》
②准备和规划阶段(1944年8月——1945年6月)
1944年8月—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塔尔塔会议
1945年旧金山会议
③联合国的正式建立(1945年6月——10月)
1945年6月26日,各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1945年10月24日,宪章得到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过半数国家批准,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46.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47.联合国的作用:
①推进世界范围的非殖民化运动,结束种族隔离制度。
②编纂和完善国际法及各类国际行为规范。
③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④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改善人类所处的环境。
48.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贫富分化的加剧是国际恐怖主义赖以滋生的经济根源。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史国际恐怖主义蔓延的政治诱因。
③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是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重要根源。
49.反恐与反霸的关系问题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不等于反对哪一个国家,要把反对霸权主义行为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大国发展正常双边外交关系区分开来,从而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和立场。
第二,践踏他国主权的霸权主义行为的增多与国际恐怖活动的日益频繁时有相关性的,从某种角度讲,正是由于美国的单边主义强硬行为及其战争政策,才招致了一些地区反美情绪的高涨和恐怖性报复行动的不断增加,因此反对霸权主义也有利于更有效地达到遏制恐怖主义的目的。
第三,不能因为反对霸权主义而缩减反恐力度,反对恐怖主义是各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反恐与反霸二者并不矛盾,讲国际反恐斗争引向以联合国为主导的正常轨道,也将是对大国霸权主义的一种制约。
第四,国际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性质和表现不用,因而打击恐怖主义和反对霸权主义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50.中国的新安全观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影响。P277-282
5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注重解决南北问题。
②致力于建立一个多极世界。
③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和谐世界。
④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倡导发展模式多样化。
⑤树立以追求共同安全为目标的新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