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医的优缺点
中西医的优缺点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对于中医很多人有去多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赞同,也有人极力反对。当然,我觉得什么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无论是中医、西医也是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就应该客观的认识中医和西医,避开其缺点,利用各自的优点,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对于中医,有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优点自然有很多。首先是可以养生,防止未病。现在重视养生的人也越来越多,自然很多人都会去开一些中医药方,在生活中也同样采用各自中医养生的方法。另外,中医治疗首先就是望闻问切,注重对症治疗。通常通过医生的四诊疗法,不需要什么专业的辅助检查就可以判断病情的。即使一样的疾病,对于不同的人治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根据各自的症状也是可以随时增减药物剂量来对症治疗的,这和西医相比就是完全的优势。相比西医单纯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中药有很多治疗方法,除了中药,还有针灸,推拿等方法。最后,通过很多实际中的例子,我们能发现很多西医都不能治疗的疾病,通过中医的各种治疗,可看到明显的治疗效果。总的来说中医的优点是:
1、防患于未然,机体稍有功能上的变化,中医即认为是阴阳失衡,就要适当的调整。
2、治病求本,发现问题就要找到发病的根本,从根本上去除疾病,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
3、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人体本身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个位置有病,其根本不一定在这里,多数是两三个脏器或经络功能失衡的结果。
4、辩证论治,有了疾病,不能就病治病,而是要通过四诊,也可以结合现代辅助检查设备,综合判断,分析透彻疾病的证型然后才可以处方治疗。
当然,中医还有不足的。虽然中医现在已有自己的体系,但是中医中的穴位、经络目前还是不能用科学来解释。中医的很对治疗方法都不能用科学来解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中医持怀疑态度。另外一方面,中医治疗时间很长,所以一般人在一段时间后看不到效果也就放弃治疗了,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医不能应用与临床的急救上。
西医虽然没有中医的时间悠久,但是发展迅速,也成为了现在主要的治疗手段。西医主要有治疗效果快,所以中医治病,发现早、治疗彻底、对机体没有损伤或损伤小、预后稳定。
西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有辨病明确、解释浅显易懂、用药对症显效快、用药方便等优点。对疑难病和不能够解释的疾病,远期疗效差。
第二篇:中西医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中西医结合进展心得体会
中医西结合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李琦 1305033 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晰的认识,当然更谈不上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本文从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及“共通”点,从能结合宏观与微观的“黑箱方法”这一角度,通过分析人健康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疾病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浅析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并提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整体性方向。1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及联系
中医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当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为研究内容,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它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阐明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思维方式上,以形象思维等为主,主要采取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观察法为主;在医学模式上,以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在诊断方面以望、闻、问、切——人的主观体验为主;在治疗上,采用汤剂、情志调节为主的内治法,和以推拿、针灸等为主的外治法相结合的全方位治疗方法;在发展模式上,中医以不断充实、完善已固有的理论框架为主。
西医学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受当时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上“还原论”的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各个不同的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解剖学、生理学等各个学科。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逻辑方式为其思维特征;在诊断上,除通过人体器官的感受外,还引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人体感官加以延伸;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系统的病变采取化学药品、精神安慰、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等疗法;在发展模式上,西医不断吸收哲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从以上对比可知:中医和西医最本质的区别应该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具有整体、系统思维特征的就是中医,具有分析、“还原”思维特征的就是西医,我们不能把是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中西医学的判断标准。中医也可以用现代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延伸自已的视听范围。中西医学各有特点,有许多异同之处,但有相通的地方,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另外,它们的目的都是使人体保证健康,促进疾病人体向健康人体转化。这是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根据之一。西医发展的模式,即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正与中医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是中西医能取得共识的又一根据。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及光学等方法客观地反映出来;另外对脉象及舌象进行中医相关对照和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动力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和机理探讨。这项研究有利于中医四诊实现仪器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鉴于目前中西医结合面临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排除来自思想意识或政治权力以及民众思想情绪方面的影响或干扰。中西医的科学体制与方法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目前只能非常客观地承认并尊重此一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必须明确所谓的“中西医结合”,目前只能是一种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观预期或展望; 2.国家各级卫生主管行政部门对既往的卫生工作方针中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尤其对所谓“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应进行冷静、全面、客观、合理的彻底检讨;一方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给予以中医药我主要构成部分的祖国医学予以恰如其分的肯定与扶持,另一方面要反对民族虚妄主义,承认传统医学仅可作为现代与未来医学之一个补充性的组成部分,予以适当的利用及适度的现代研究发展;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3.要特别注意尊重、保存与保护中医学、中医药事业的本色,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防止其进一步衰落,甚或嬗变; 4.要立即改变现有的完全不合理之培养教育中医药事业后继人才之方针与方法,依照中医药学的自身规律,大幅减少中医药院校而提倡真正有效的师徒传授沿袭之传承接代模式; 5.要从政策与举措上确保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特色的应有之发扬光大,而非在数量上的勉强维持与扩充; 6.在摆正中医药事业位置与规模的基础上,由具权威资格的中医药学术机构有限量的审定负有“中西医结合”研究课题之使命的研究所及其附属教学与科研医疗单位。不允许社会上随意假借“中西医结合”名义,行“挂羊头卖狗肉”之实的大小医疗实体单位来鱼目混珠,骗取钱财并由此而歪曲、丑化并进一步贬损了中医药事业,同时也有碍于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
7.目前,应当遵循“简、实、小、支”之原则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简单。
任何科研工作一般均宜从先易后难做起。就中西医结合这一宏大而颇艰难、前景难测的困难任务来说,只能从简易之处契入,逐步深入、扩大战果。实用。从现代医疗的实际应用状况出发,找准急需解决的医学临床与科研课题,组织精英力量予以突破。并由此实施“以点带面”的战略战术。从小规模做起。无论科研单位及课题目标均宜从小做起。切勿急功近利。功利动机过强必然会导致走向庸俗化的歧路。国家给予必要财政支持。宏观层面,此相当于自然科学中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由国家政府全额财政负担;微观层面,即有实用价值之应用科研课题的研究,譬如中药或其成药中有效成分之当代科学机理研究及其医疗实践开发应用,则政府主管部门可给予适度财力支持,在取得成效的情形下,研究成果应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二个方面回馈社会。篇二:中西医结合进展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晰的认识,当然更谈不上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本文从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及“共通”点,从能结合宏观与微观的“黑箱方法”这一角度,通过分析人健康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疾病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浅析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并提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整体性方向。1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及联系
中医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当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为研究内容,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它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阐明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思维方式上,以形象思维等为主,主要采取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观察法为主;在医学模式上,以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在诊断方面以望、闻、问、切——人的主观体验为主;在治疗上,采用汤剂、情志调节为主的内治法,和以推拿、针灸等为主的外治法相结合的全方位治疗方法;在发展模式上,中医以不断充实、完善已固有的理论框架为主。西医学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受当时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上“还原论”的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各个不同的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解剖学、生理学等各个学科。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逻辑方
式为其思维特征;在诊断上,除通过人体器官的感受外,还引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人体感官加以延伸;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系统的病变采取化学药品、精神安慰、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等疗法;在发展模式上,西医不断吸收哲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从以上对比可知:中医和西医最本质的区别应该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具有整体、系统思维特征的就是中医,具有分析、“还原”思维特征的就是西医,我们不能把是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中西医学的判断标准。中医也可以用现代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延伸自已的视听范围。中西医学各有特点,有许多异同之处,但有相通的地方,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另外,它们的目的都是使人体保证健康,促进疾病人体向健康人体转化。这是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根据之一。西医发展的模式,即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正与中医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是中西医能取得共识的又一根据。
以上是我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识。篇三:《中西医结合导论》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导论》的学习心得体会--结合戴恩来老师的讲课回顾中西医结合理论在神经内 科的学习中的运用的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导论》,顾名思义,即在学习中西医结合这一体系医学之前所要学习的一门具有指导价值的课程。从“导论”二字来看,就是引导,指导我们中西医专业的学生去怎样很好的了解、学习、领会和创新中西医结合这一年轻的医学领域。
所以,作为这一门课程的讲师戴恩来老师就在第一节课问到我们一个问题,我记忆尤为深刻:“中医、西医到底能不能结合?”问题一出我们陷入深思,随后大家有踊跃发言,各执观点。最后,经过大家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戴老师很肯定的说:“能”,并且给了我们三点理由:
一、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治病救人,所以能够结合;
二、自从有了中西医结合观点的提出以及临床应用,虽然有反对的声音,但是现在还依然存在,那就必然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是未来中医发展的趋势,所以能够结合;
三、中医、西医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医学体系,所以能够结合。这三个理由清晰地阐述了中西医结合体系存在的必然性,还进一步给我们展示了中西医结合的稳定性,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无限创新性。从中,我们也坚定了学习中西医结合知识的信心与决心。我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是神经内科。在有幸就读甘肃中医学院之前就在山西省中医研究院的神经内科进行5个多月的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学习的专业知识很是让我受益匪浅,并且在学习了戴老师的《中西医结合导论》
后原先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让我深深体会到“醍醐灌顶”的明快感。
回顾5个月的实习期间,遇到各种的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首先在门诊诊疗当中就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知识,即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治疗的普遍性相结合。
例如,有一名患者,女性,74岁,有子女陪同而来,一进门诊房门看见坐诊医生就抑制不住嘤嘤啼哭,难以抑制,观其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语声低微。扶其坐下后,稍加安慰哭泣渐止,自述1年多来心情烦躁,心中时感压抑难耐喜哭,难以入眠且早醒,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食欲减退,常与老伴争吵。(叙述中呜咽不止),后坐诊医生观其舌象淡暗无光,边有齿痕;脉弦而滞。而后让患者经行心理ct的检测。后根据检测结果得出病人为西医诊断:焦虑抑郁状态;中医诊断:郁病-肝气郁,脾气虚。西药给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焦虑抑郁状态,右旋佐匹克隆治疗患者失眠;中药给予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方药。结合上课所讲内容,中医根据望闻问切后辩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行调节,并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详细问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这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西医对症治疗,在对病人进行疏肝健脾的调解过程中,利用西药对病人的影响正常生活的症状经行改善。从诊断到治疗,到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住院病人中,影响尤为深刻的是一个患有“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女性,53岁,入院时距发病已将近8个月,病人及家属一再强调:住院旨在恢复四肢的功能。入院见:病人坐轮椅推入病房,双下肢无力体格检查肌力3级,可缓慢行走但持续时间不长,双上肢肌力体格检查3级,双手不能进行精细活动,并呈明 显的“猿掌”(大、小鱼际肌萎缩明显)。根据患者之前在他院的住院病历,患者处于吉兰-巴雷综合征恢复期,中医辨证为萎病-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西医治疗以静点营养神经的药物,肌注皮质激素类药物;中医治疗辨证论治,认识到处于恢复期的后期,肌肉血管失去神经营养。主要表现为四肢痿废不起、肌肉瘦削、皮肤干燥、麻木不仁。故老师治予以中药方剂(未记)以补虚为主,益肝肾、强筋骨,使元气来复,精旺血生,四末得养,痿废渐起。并辅以针灸治疗,且与合谷穴注射激素以濡养经络,利筋骨,并进行康复治疗。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并不常见,其发病急,进展快,所以在疾病的急性期西医的作用较之中医为重,临床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来势迅猛,传变迅速的疾病,对病人的愈后影响重大,所以,中医的作用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恢复期就尤为重要。本病例中,患者入院就诊时已经处于1年后,即疾病的恢复期,在进行西医的治疗的情况下,中医的治疗就可以系统的进行。查资料以及根据住院部老师的讲解,本病的恢复期湿热之邪已去,气血亏虚之象渐显,气弱不能行血,血虚风燥,瘀血由生,筋脉失养更为明显,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益气活血、祛风润燥,使气旺血行,促其尽快康复。中医用药可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时间间隔更长的患者可于恢复晚期(晚期)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这里尤为深刻的是穴位注射的治疗,将西医的药物直接注入穴位之中,即是很好的利用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中医经络学的中强调经络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住院部老师注射的激素在中医中相当于益气养精的补益剂,注射到经络上的穴位之中,不仅可以治疗局部的病症,还可以循经治疗本经的病症。在治疗的过程中强调饮食的营养,以及康复治疗,即是体现了中医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临床的实习期间,经常性的会遇到一些“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瘫)的病人,年龄各异,男女都有,在询问病史的时候,门诊老师都会多次确认发病的时间,然后进行辨证治疗。其中有一种情况,对于刚刚发病的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1至7天后再进行针灸治疗,我一直不是很了解,并且总是认为对于感受风邪的病人,发病的开始进行针灸的施治效果岂不是更明显,对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影响也会更小?但是请教带教老师后,也只是得到这样模糊的答案:本病的发病早期属于危急时期,还有发展的可能,不宜针灸。即使这样解释还是不能消除我的疑虑,依然百思不得其解。现在进行学习后,我查阅资料和自我见解认为;
1、面神经炎引起的口眼歪斜,既然是为炎症,急性期给予针灸有可能会引起面部神经的水肿从而加重疾病的恶化,但是并不是不可以针灸,针灸施治离穴不离经,可以采用针灸的远端治疗的原则,进行远端针灸,一样可以起到治疗本病的作用;
2、急性期机体与病邪正处于抗争阶段,此时脉络空虚,正不胜邪,局部取穴易伤正气,导致虚者更虚!邪实更盛的局面,因此针刺治疗面瘫并非越早越好(宋·赵估.《圣济总录》)。
枢纽。
正如《中西医结合导论》中所写的那样“中医、西医,二者结合不仅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典型,也是促进整体医学发展、成熟,得以实现的中药途径和方法。最后,中西医结合也将从今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发展”。篇四:寻觅名老中医心得体会
“寻觅名老中医”心得体会
老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熏陶,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切为了临床,疗效才是硬道理”。他主张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反对死啃书本也反对没有理论的盲目实践,有理论、有实践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才能称得上是医学家。
老注重医学传承,平等待人,他认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基层。
多年来,他注重基层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的医学教育培养,不辞辛苦,毫无保留的传授沈氏家族积累的诊疗经验,在业界得到肯定,受到广大基层医生的尊崇和爱戴。
二十多年来,我所走过的学医道路,是艰苦的,曲折的。总起来有以下体会:(一)要学好中医,必须打好两个基础。首先是古文基础,最低要求繁体字能认识,文言文能断句。再就是中医基础,如《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白文要选读,药性、方歌、脉诀、经络歌诀要熟读,有了这两个基础,才能继续深入下去。(二)要多看几种好的参考书。我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师教我读古典医着是不错的,但是指导我看的参考书,只限于汪切庵、陈修园两家,这就太局限了。后来我在中医大时所看的参考书,就使我的眼界开阔多了,因而获益不少。(三)要多跟几个好的老师,因每个老师各有他的长处。比如,有的老师长于伤寒;有的老师长于温病,有的长于杂病,有的长于妇科,有的长于儿科。根据各老师辨证用药的特点,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这就大有好处。但这个条件如不具备,也可自学成材。(四)学医要有坚强的意志,朝斯夕斯,持之以恒。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前途,要看到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气。在顺利的时候,又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学习,继续前进。我在学医过程中,学习情绪曾有几次大的起落,教训是很深刻的。(五)在医疗作风方面,对同道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对病人无论 工人、农民、领导干部,都要一视同仁,详细诊察,不得草率。有时病人情绪急躁,要求过高,也只能耐心说服,体谅病人。但也不能迁就病人,投其所好。更不能乘人之危,向病家需索财物,这是起码的医德。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大三的杏林学子,我以自己身在湖南中医药大学这个中医情结深厚的学府而感到骄傲自豪,我更为遇到这么多医学精湛的中医老师而欣喜,我将在这片热土中继续挥洒激情,为中医大的明天,为中医学的未来继续前行。08高级护理一班 郭双篇五: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我会认真的跟李冬黎老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
第三篇:中西医实习鉴定 两篇
范文一
6个月得实习期即将要结束了,时间过得真快,实习是我将理论转为能力,迈向临床的第一步,在实习期间我受益匪浅,并将我终生受用,我下面对本次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自我鉴定.8年7月份我到湖南福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按医院和学校的要求,我分别到了外科.针灸科.五官科.中医科.西医内科.急诊科......等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向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等,对病人细心照顾,和蔼可亲,努力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在临床实习期间,我积极向临床医生学习,经过将近一年的实习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化验单等所有医疗文件的书写,还掌握了清创缝合,无菌术等操作方法,我对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儿科等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努力,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治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等更为重视,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不断和临床经验,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实习生活也培养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但从中也知道了还有许多疾病我们人类上无法克服的,对他还不了解,所以我更加知道自己肩责任,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医学4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己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范文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为期十个月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实习是我们将理论用于实践,用于临床所迈开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心得体会亦不少,下面为我对本次实习的自我鉴定:
我xx市中医院实习,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和规定,我分别到了内、外、妇、儿、五官、急诊、骨伤等七个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十个月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较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学习任务,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此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与所在实习医院的党支部取得联系,保证离开了学校,不在培养人的视野仍能继续吸取党的教育,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其间我踊跃参加了实习单位及各科室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各项活动,使自己的实习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我对自己实习期间的表现是较为满意的,同时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充满了信心,也诚挚希望大家能给我提更多宝贵的意见各建议,帮助我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中西医妇产科复习资料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复习资料LYJ1、妇产科疾病的常用治法(中医)
答:补肾滋肾、疏肝养肝、健脾养胃、调理气血。
2、月经产生的机理(中医)
答:肾气盛、天葵至,任通冲盛,督脉调约,协调作用于胞宫,使子宫血气满盈,应时而至。
3、胎儿附属物包括什么?正常羊水量是多少?预产期的推算方法
答: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正常羊水量:羊水深度(DVP)3~8cm。
预产期的推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根据末次月经计算:末次月经日期的月份加9或减3,为预产期月份数;天数加7,为预产期日。
孕妇也可以从末次月经第一天起向后推算到第280天就是预产期。
根据胎动日期计算:如你记不清末次月经日期,可以依据胎动日期来进行推算。一般胎动开始于怀孕后的18-20周。计算方法为:初产妇是胎动日加20周;经产妇是胎动日加22周。
根据基础体温曲线计算:将基础体温曲线的低温段的最后一天作为排卵日,从排卵日向后推算264-268天,或加38周。
根据B超检查推算:医生做B超时测得胎头双顶间径、头臀长度及股骨长度即可估算出胎龄,并推算出预产期(此方法大多作为医生B超检查诊断应用)。
从孕吐开始的时间推算:反应孕吐一般出现在怀孕6周末,就是末次月经后42天,由此向后推算至280天即为预产期。
4、痛经的分类、原因、处理方法
答:分类: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因:①子宫颈管狭窄;②子宫发育不良;③子宫位置异常;④精神、神经因素;⑤遗传因素;⑥内分泌因素;⑦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⑧子宫的过度收缩;⑨子宫不正常收缩;⑩妇科病。
处理方法:①饮食均衡;②补充矿物质;③避免咖啡因;④运动。
5、功血的定义、分类、治疗
答: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非生殖器官或其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分类: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排卵性月经失调。
治疗:青春期及生育年龄无排卵性供血:止血、调整周期、恢复排卵。
绝经过渡期功血: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
6、崩漏的辨证分型
答:
1、血热内扰: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有血块、面赤头晕、烦躁易怒,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
2、气滞血瘀:月经漏下淋漓不绝或骤然暴下,色暗或黑,小腹疼痛,血下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涩弦数。
3、肾阳亏虚:肾阳虚: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质稀,精神不振,面色晦黯,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胎薄润,脉沉细无力。
4、气血不足:经血量少,淋漓不净、色淡质稀,神疲懒言,面色萎黄,动则气短,头晕心悸,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7、闭经的定义、辨证分型(中医)
答: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
1、肝肾不足:闭经,或由经少渐至闭经,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红,脉细弱。
2、气血虚弱:闭经,头晕目花,神疲气短,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舌淡,脉细数。
3、阴虚血燥:闭经,五心烦热,两颧潮红,低热盗汗,或咳嗽吐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4、气滞血瘀:闭经,抑郁烦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或拒按。舌紫,脉弦。
5、痰湿阻滞:闭经,肥胖多痰,胸胁满闷,倦怠浮肿,带多黏腻。苔白腻,脉滑。
8、带下病的辨证分型、治疗原则
答:
1、脾虚: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绵绵不断,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2、肾虚:①肾阳虚:证候:白带清冷,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②肾阴虚:证候:带下赤白,质稠粘无臭,阴部灼热,头昏目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艰尿
黄,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3、湿热(毒)①湿热: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黏腻,有臭味,胸闷口腻,纳食较差,小腹作痛,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或厚,脉濡略数。具备两项可诊断。
②热毒:带下量多,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带下量多,如脓样有臭味,或腐臭难闻,小腹作痛,烦热口渴,头昏晕,午后尤甚,大便干结或臭秽,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干,脉数。
治疗原则:
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2、肾虚①肾阳虚:温肾培元,固色止带
②肾阴虚: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3、湿热(毒)①湿热:清利湿热
②热毒:清热解毒
9、各种阴道炎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答:细菌性阴道病:特点:阴道分泌物增多(牛奶样),有腥臭味;②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可伴阴道黏膜充血。治疗:①全身用药: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②局部用药:阴道用药常用栓剂或片剂主要成分为甲硝唑。
滴虫性阴道炎:特点:①外阴瘙痒,性交痛;②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特点:稀薄、黄绿色,泡沫状白带;③不孕;④如有尿道口感染—尿痛、尿频、血尿。治疗:①全身用药:甲硝唑0.4BID/TIDPO*7D,性伴侣同时服药;②局部用药:甲硝唑0.2外用QN*10D。
念珠菌(假丝菌性)性阴道炎:特点:①外阴瘙痒,灼痛—坐卧不宁,异常痛苦;②阴道分泌物增多,特点—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渣样白带。治疗:①消除诱因;②局部用药:克霉唑栓0.15/0.25QN7D,制霉菌素10万U/50万UQN*7D,1%龙胆紫每周3~4次,2周;③全身用药:氟康唑150MG顿服。
老年性阴道炎:特点:①阴道分泌物增多,严重时伴有脓血样白带;②外阴、阴道瘙痒或灼热感;③阴道黏膜充血或小点状出血,严重者可伴有表浅溃疡,④部分患者因炎症较重可发展成阴道口粘连。治疗:以抑制及增强引导抵抗力为主要原则。抑菌药物可用甲硝唑类阴道用药,配合口服雌激素或阴道应用雌激素坐药以提高阴道抵抗感染的能力。
10、慢性宫颈炎的病理改变、治疗方法
答:病理: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管炎。
治疗:
1、物理治疗:①电熨;②激光;③冷冻,2、手术:①息肉摘除术;②宫颈椎形切除术;③宫颈环形切除术,3、药物治疗。
11、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的证候表现、治法方药
答:脾胃虚弱型:呕吐清水痰涎;头晕乏力,神疲嗜睡,脉细滑无力。
治法方药: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型:呕吐酸水苦水,甚咖啡样物,食入即吐。口苦口干,头胀头晕,胸满胁痛,嗳气叹息,脉弦滑。
治法方药:清肝和胃,降逆止呕。苏叶黄连汤酌加,半夏陈皮竹茹乌梅。
12、异位妊娠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答: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好发于壶腹部。
临床表现:①停经②腹痛③阴道流血④昏厥与休克⑤腹部包块
治疗原则: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动脉血压,保持微循环灌注,保护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中医:异位妊娠主要是血瘀少腹实证,治疗始终以活血化瘀为主。)
13、流产的定义、各类型流产的处理原则 答: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流产。
先兆流产→保胎
难免流产:早期→清宫;晚期→药物流产或引产
不全流产→清宫 完成流产→观察
稽留流产→排除凝血功能障碍
习惯性流产→宫颈内口环扎术
流产感染→积极控制感染
14、寿胎丸的组成及应用
答:组成: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党参、白术。应用:①妊娠腹痛,血瘀证②胎漏、胎动不安,肾虚证③滑胎,血瘀证④胎萎不长,脾肾不足证。
15、妊娠病的病机、寿胎丸的组成、应用
答:病机:
1、阴血偏虚、阳气偏亢;
2、肾气亏损,阴碍气机;
3、肾气亏损,胎元不固;
4、脾胃虚弱,化源不定。组成: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党参、白术。
应用:①妊娠腹痛,血瘀证②胎漏、胎动不安,肾虚证③滑胎,血瘀证④胎萎不长,脾肾不足证。
16、妊高征的病理基础、三大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原则、硫酸镁的使用注意事项及中毒抢救方法
答:病理基础: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
治疗原则:控制抽搐、血压过高时给予降压药、纠正缺氧和酸中毒、终止妊娠。
三大临床表现:高血压、水肿、蛋白质。
并发症:①脑血管病;②心理衰竭;③急性肾功能衰竭(ARF);④HELLP综合征;⑤妊娠期肾病综合征;⑥肺水肿;⑦腹水;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或胎死宫内;⑨产后血液循环衰竭。
治疗原则: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利尿,必要时结束妊娠。
注意事项:①定时检查膝腱反射是否减弱或消失;②呼叫不少于16次/分;③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或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
④需备钙剂,一旦出现中毒反应,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⑤肾功能不定时应减量或停用硫酸镁;有条件时监测血镁浓度,产后24—48小时停药。
17、宫颈癌的筛查及诊断方法、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治疗原则
答:①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②宫颈碘试验;③阴道镜检查;④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最可靠依据;⑤宫颈锥切术。
在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性鳞-柱交接部间所形成的区域称移行带区,此为宫颈癌好发部位。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
3、手术加放射综合治疗;
4、化疗。
18、子宫肌瘤的组织来源、分类、治疗原则
答:组织来源:多发生在性成熟期;绝经后或无卵巢妇女,予雌激素可致肌瘤;动物实验,长期雌激素注射可发生肌瘤;肌瘤多见未婚、未孕和性生活不协调者。
分类:按部位分为宫颈肌瘤和宫体肌瘤,安与肌壁的关系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粘膜下肌瘤。
治疗原则: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综合考虑。
19、徵瘕的定义、徵和瘕的区别
答:癥,坚硬成块,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痞满无形,时聚时散,推揉转动,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癥瘕是以女子胞中有结块、胀满、疼痛或伴有出血者为主证,以坚定不移、痛有定处者为癥,推之可移、痛无定处为瘕。20、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中、西医)
答:中医:主要是先天不足,肾气虚弱,冲任失调或寒凝,或劳伤气血;其次是内伤七情而使肝气郁结,外感六淫而邪冲任以及瘀血停积,阴阳气血失调,致使月经紊乱而难于受孕。肾气虚弱,气滞血瘀是产生不孕症的重要机理。
西医:常见原因有: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先天卵巢发育不良,卵巢早衰,席汉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卵巢肿瘤,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引起无排卵性月经、闭经等;全身性的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卵巢排卵功能。黄体功能不全则可引起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孕卵不易着床而不孕。
中医治疗方法:
1、温养肾气调理气血,2、调经除病胎孕可成,3、须情志舒畅房事有节择絪緼之候而合阴阳以利于成孕。
西医治疗方法:一般治疗:排卵检测、指导同房、心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药物诱导排卵、抗感染治疗、中西医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手术治疗:宫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
2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定义、临床表现
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简称内异症。
临床表现:①下腹痛和痛经;②不孕;③月经异常;④性交不适;⑤其他特殊症状。
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存在于子宫肌层中,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
临床表现:①继发性、渐进性痛经;②经量增多,经期延长;③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结节,质硬,压痛。
22、葡萄胎的定义、治疗原则
答:定义: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亦称水泡状胎块。
治疗原则:
1、清除宫腔内容物;
2、子宫切除术;
3、黄体囊化的处理;
4、预防性化疗。
作业:
1、试述几种常见阴道炎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答:滴虫性阴道炎: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外阴瘙痒、阴道黏膜充血,检查见阴道黏膜散在红色斑点后穹窿多量液性或脓性泡沫状分泌物。
治疗方法:局部用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00mg,7日为一疗程,(每晚塞入阴道一次)。
假丝酵母菌性(霉菌性、白色念珠菌)阴道炎:外阴奇痒,带下量多,呈白色稠厚凝乳状或豆渣样。妇检: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
治疗方法:
1、消除诱因:治疗糖尿病,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
2、局部用药:改变阴道酸碱度,可用2%-3%苏打液冲洗或坐浴,后服药物:制霉菌素栓剂、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
3、全身用药:氧康唑150mg顿服,肝炎病及孕妇禁用。
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灼热感。妇检:老年性萎缩性阴道黏膜充血,有小出血点。
治疗方法:
1、增加阴道酸度:0.1-0.5%醋酸或1%乳酸冲洗阴道。
2、甲硝唑200mg置于阴道深部,每日1次,连用7-10日。
3、增加引导抵抗力:雌激素的局部或全身用药。
2、试述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理论)
答:中医:主要是先天不足,肾气虚弱,冲任失调或寒凝,或劳伤气血;其次是内伤七情而使肝气郁结,外感六淫而邪冲任
3以及瘀血停积,阴阳气血失调,致使月经紊乱而难于受孕。肾气虚弱,气滞血瘀是产生不孕症的重要机理。
西医:常见原因有: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先天卵巢发育不良,卵巢早衰,席汉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卵巢肿瘤,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引起无排卵性月经、闭经等;全身性的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卵巢排卵功能。黄体功能不全则可引起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孕卵不易着床而不孕。
中医治疗方法:
1、温养肾气调理气血,2、调经除病胎孕可成,3、须情志舒畅房事有节择絪緼之候而合阴阳以利于成孕。
西医治疗方法:一般治疗:排卵检测、指导同房、心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药物诱导排卵、抗感染治疗、中西医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手术治疗:宫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
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因是什么?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是什么?
答:病因:
一、全身性因素:包括不良精神创伤、应激、营养不良、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如缺铁、贫血、再障性贫血、血液病和出血病、糖尿病、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
二、HPO轴功能失调:包括生殖激素释放节律紊乱、反馈功能失调、排卵和黄体功能障碍。
三、子宫和子宫内膜因素:包括螺旋小动脉、微循环血管床结构和功能异常,内膜甾体受体和溶酶体功能障碍,局部凝血机制异常,和前列腺素TXA2、PGI2分泌失调。
四、医源性因素:包括甾体类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干扰正常HPOU轴功能。某些全身疾病的药物(尤以精神、神
经系)可经神经内分泌机转影响正常月经功能。
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停经数月后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或月经频繁以及周期长短不规则淋漓不止严重者可致贫血。
治疗要点:止血、调整周期、恢复排卵。
4、异位妊娠可出现哪些临床表现?急性大出血或休克的病人如何处理?
答:临床表现:①停经②腹痛③阴道流血④昏厥与休克⑤腹部包块
处理:①病人平卧位,立即氧气吸入及保暖。
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③遵医嘱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
④及时给予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抗休克的药物治疗。
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隔10-15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肢体温度、尿的颜
色及尿量的变化,注意休克早期症状并详细做好记录。
5、如何区别良性与恶性卵巢肿瘤?它们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良性】病史:病程长,逐渐增大。体征:多为单侧,活动,囊性,表明光滑无腹水。一般情况:良好。B型超声:为液性暗区,可有间隔光带,边缘清晰【恶性】病史:病程短,迅速增大。体征:多为双侧,固定,实性或囊实性,表明不平结节状,常有腹水,多为血性,可查到癌细胞。一般情况:恶病质。B型超声: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团、光点,肿块边界不清。
处理原则:【良性肿瘤】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加用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6、流产的类型有多少种?各类型流产如何处理?
答:流产临床类型: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流产合并感染。
先兆流产:是否保胎?保胎←→休息;镇静;维生素E,黄体酮,甲状腺素等。
难免流产:←→尽快终止妊娠。
不全流产:←→清宫。
完全流产:←→观察。
稽留流产:←→防治DIC。
习惯性流产:←→病因治疗。
流产合并感染:根据出血及感染情况决定
7、脾虚型带下病的证候表现、治法、方药。
答:症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纳少便溏,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加减。
第五篇:中西医妇产科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发病机制
2.闭经
3.痛经
4.子宫内膜异位症
5.子宫肌瘤
6.妊娠剧吐
7.流产
8.胎先露
9.功血
10.前置胎盘
二、填空
1.中医导致妇产科疾病发生的原因有-----------、----------、----------、------------。
2.子宫韧带有------------、--------------、-------------、--------------。
3.成人宫体与宫颈比列为-------------,婴幼儿宫体与宫颈比列为---------------。
4.输卵管解剖从远端开始分为----------、-----------、-----------、------------四部分。
5.闭经按发病部位分-------------、--------------、-------------、--------------。
6.成熟卵泡的直径为--------------,胎心率为-----------------。
三、问答题
1.简述月经的临床表现
2.简述慢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
3.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4简述流产的临床类型
5.简述输卵管妊娠的妊娠结局
6.简述排卵性功血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