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时间:2019-05-13 22:4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第一篇: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院:美术学院

班级:09(5)

姓名:庄文越

学号:09173325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练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 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和乐观进取精神。可以说,中华传统美德早已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 该怎样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呢?

一、坚定不移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说: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 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 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 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具有找寻民族气节,挽救民族危亡的积极意义,而且突出 了要求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所以每当中 华民族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起到了救亡图存的战斗号角作用。自1840年鸦片战 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 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 一强烈的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以上种种爱国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我们当代 大学生要铭记在心,体现在行动上,继承并把它们发扬下去。

二、奋发进取,立志报国 奋发进取,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 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历史上拥有大志者不乏其人。明代戚继光年仅十七就任文职官,当上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他对父亲表示,要做一个“身先士卒,临敌忘身”之士,还写下了“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日后在荡平东南沿海倭寇和防止北方异族的入侵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成为名垂 史册的民族英雄。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 《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

壮志 凌云。

我们大学生应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祖国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把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与为 民造福联系起来。更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 不断地砥砺操行,从而完成大志。

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开拓进取,
中华民族虽也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 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的一批优秀人物跟随时代的潮 流,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惨遭车裂的商鞅,虽牺牲了生命,却使秦国后来 居上,超出东方六国,成为兵革强大,请侯畏惧的天下雄国,为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的 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 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 会儒家正统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 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 后人推崇和尊敬。

四、勤学好问,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 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 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三上”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学习方法,乃马上,枕上,厕 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上大有作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古人这些勤学好问的事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我们要从中受到启迪,逐步形成勤学好问 的良好品德。

五、尊敬师长,明礼诚信 尊敬师长,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连封建帝王也不例外。“西伯善养老”指的是周文王 在施行“仁政”时带头敬长。他上孝父母,下关心穷苦平民,并设立“三老五更”制度来侍 奉老人。共产党人的敬老境界更高一筹。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 老人这是人

人之常情”。朱德自1909年离开家乡后仅见过其母一次,抗战时期,朱老总工 作繁忙,生活艰苦,但仍节省下一部分钱寄给母亲。母亲去世了,朱老总非常悲痛地说: “我 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快乐的生活”。朱德把热爱母亲,热爱人民,热爱党紧紧联系 在一起。今天敬长传统美德不仅不能丢,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是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 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

外化。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 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 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大邦”之称的 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所以,明礼诚信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 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 中起来,完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尊敬师长、明礼诚信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最后,让我们时刻牢记江泽民同志在《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中的题词“传承中华美 德,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继承这些传统美德,并用自己的实际行 动把它发扬光大。


第二篇: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论文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13级电气本科三班

姓名:王凯歌

学号:04991303009 1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摘要: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秀传统知道今天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其中也有保留落后的部分,但其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取的动力。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必将极大地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爱国主义

仁爱宽容

吃苦耐劳

一.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含义

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和的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难度的动态生存方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修为核心兼“道”、”佛“等为辅助的道德理念,包括”仁”、“礼”、“德”等,主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便始终是主线之一,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始终是许多仁人志士的抱负所在,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荣,主张舍小家为大家。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倡“夙夜为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国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事情,《尚书》也有”以公灭私,其民吮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代替自己的私欲,这样才会得到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二)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

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仁”、”礼“、”德”,并把“仁”作为自己伦理思想的核心,这种社会伦理道德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还包括:

提倡“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第一个把”人“和”仁“联系在一起,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就是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的思想。

(三)谦敬礼让的精神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谦虚礼让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恭敬之心,礼也”,”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孔子说:“不学礼,不以立”,《左传》也说:“礼,人之千也,无礼,无以立”。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克教防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支。谦敬礼让的同时,历史也在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老子曾以江河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诉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谦敬礼让的典范鲍叔牙千年以前就以举贤让位于管仲启示着我们青年:谦敬礼让,将助我们走向成功„„

(四)提倡吃苦耐劳的精神: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之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这一精神鼓舞下,不屈不饶、艰苦磨练,造就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不朽事业。

二.弘扬传统道德的含义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世纪以来,所有国家的现代化表明,现代化是不能从一个社会外部向内部作直接的嫁接和移人的。西方的现代化技术,实业和市场,都是从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上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的,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批判精神继承传统文化的结果。同样,中国的现代化也应当从自身的传统文化背景的创造性转变中有机地、合乎规律的生长出来的,这必然是一个按照社会主义精神对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是和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的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离不开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的主干,虽然本质上有别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但其所包含的合理成分与积极因素,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历史依托于优良的文

化资源,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应该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以及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和”三德“建设都有着内在的历史联系,知道认真借鉴和批判继承。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应该吸收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青少年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撑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共有家园的建设,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判断的标准,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我国现在的道德状况

1.失信现象泛滥。中国目前正处于严重的诚信危机之中,在当领导机关,个别干部钱权交易、买官卖官乱用职权等现象屡禁不止。

2.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近年来,我国社会上一些人的道德感、公德心十分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3.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家庭美德受到了冲击,家庭成员的义务感、责任感有所淡化„„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出现新问题,为一些不幸的家庭蒙上了阴影,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严重危害。

4.价值理想失落。人人都去追逐金钱、崇拜物质、寻求感官刺激,二唯独缺少对自己灵魂、精神、信仰的关注和拯救,使自己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成为经济动物。

四.弘扬我国的传统道德的方法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总的来说对现代的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中包括两部分,精华和糟粕。其中的精华部分,表现出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既不能全盘否定,亦不能全盘吸收,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第一,要分析。分析,就是如是地把传统文化传统看成一个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综合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有其历史性和阶段性。它主要形成和发展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其中既有占统治阶级地位的地主阶级伦理道德文化,又有以农民为主体得劳动人民的伦理道德文化。就地主阶级的道德文化来说,也不是从

来如此、地铁一块的,而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它们之中也有过不同层次的阶层和集团,产生过革新和保守、进步和反动的斗争。因此,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精神要求,必须承认这种历史性和阶级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原则,认真地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为了揭示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身的特点,做出正确的事实判断。这是把握事物的一种基本的认识方法。

第二,要鉴别。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精神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要谨慎地鉴别,就是要进行评价,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是把握事物的有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而要做出这种价值区分,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就必须明确评价的应有主体,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文化水平有评估对象的复杂构成,这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私利或好恶出发;对待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既要看其历史上是否曾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又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承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就其 整体结构和特定历史形态而言,已经过时了,又要看到这个整体的某些内部构件,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定势,却常常具有超时空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当前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3.弘扬传统美德共建和谐世界

4.中国传统道德和谐思想的解构与现代道德教育模式重构探听

第三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浅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大力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认同和祖国统一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但归纳起来,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

“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关于“仁”,最早出自《尚书》。《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亲,仁也”,又说:“仁,亲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随着历史演变,“仁”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老子说:“与,善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见,在“仁”的情感范围由家族扩展到社会的同时,“仁”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的原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说文解字》曾这样解释,“义(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意思说,“义”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我们崇尚羊的形象和涵养,要像羊一样温和、善良、美好。这里讲的“义”,主要是指一种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气节。羊在我们生活中,从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国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把“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与鱼构成了“鲜”,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羊和鱼都是最鲜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中国人最美好的字眼“美”、“善”上面都有一个“羊”字,都是用“羊”作主要部首来构造的,这反映了人们对羊所具备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并把这种境界作为国人应该追求的品行,作为应该提倡的道德。《说文解字》把“义”同“美”和“善”联系起来解释,“美”和“善”是“羊”字头,“义”的繁体字“义”也是羊字头。所以,义、美、善是同义的。古人强调“义气”,就是指这样一种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义的气节。孔子极 为推崇“仁”德,提倡“杀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义”德,说要“舍生取义”。“杀身”和“舍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说明孟子是把“义”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认识的。我们讲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简化成“仁义道德”,可见,在这五大要素里最重要的是“仁”和“义”两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古人云:“仁则荣,不仁则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说明中国传统道德的荣辱观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义”作为主要标准的。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习俗和仪式。《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指的就是一种仪式、一种习俗,当时还没有把“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确和倡导。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关于“礼”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新的变化。《礼记·表记》中说“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说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远之,开始远离它,并且“制礼作乐”,逐步把这些礼仪规范起来,对在哪种情况下实行什么样的礼节、举行什么样的礼仪、讲究什么样的礼貌进行了具体规范,提倡以“礼乐”治天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的内容又有了创造性的变化,开始将“礼”作为道德准则加以提倡。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的诗句,意思就是说:看那老鼠还有一张脸皮,做人岂能无礼仪;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仪,不去死还干什么?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的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这说明“礼”在道德领域已经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尊重、加以规范、加以倡导。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更提出了“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理念,把“礼”放在道德规范之首,表明“礼”已经由原来的一种习俗和仪式逐步地规范为一种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升华为治国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见,“礼”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同样有着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孔子常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这里讲的“是知也”就是指“这才是智慧、这才是聪明、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这样的聪颖、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智”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 2 相互信赖的关系。缺乏坚定可靠和相互信赖这样一种基础,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也难以实现诚实和守信。关于“信”,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历代贤人圣哲关于“信”的强调不绝于书,甚至包括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一些古典文学名著里面,也都强调“信”的道德理念,都有关于“信”的人性诠释和故事描绘。《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说统治者有“信”,是立国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础。老子说:“言,善信”。意即说话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还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诚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点。孟子则把诚信看作社会的基石和做人的准则,他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的阐述,即是其证。《贞观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征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把“信”作为治国之大纲来加以强调。《旧唐书》里说“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尚书》写道:“信用昭明于天下”。《诗经》里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叫“信誓旦旦”。像这样一种对“信”的认识、对“信”的提倡、对“信”的崇拜,从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树一样存活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说明“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并归纳的五个最重要的道德要求,从文字记载看,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从口头传播来看,还要早得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演变和文明的推进,逐渐得到明确、规范、升华、丰富和发展。

首先,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管子对这四个要素非常看重,称“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说,这四大道德要素如果能够弘扬,君主的政令就能够畅通,反之国家就要灭亡,从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了这四大道德要素之重要。何谓“四维”?管子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春秋末的老子提出人要“上善若水”。意思是最善的人要像水一样,具体地说,要“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显然老子倡导“仁”、“信”等道德操守。随后,战国思想家孟子在此基础上把“仁、义、礼、智”这四个要素整理归纳出来,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孟子•告子》篇写道“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的意思是说,“仁、义、礼、智”这四个方面是我自身独有的,并不是外界给我的,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本质和品德。孟子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总结归纳为“仁、义、礼、智”,并把它们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

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阐述和规范的,是汉代的董仲舒。他说“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要在世间推行,以此教育民众,改变民间陋习,形成良好的民风。文中的“谊”即“义”。《汉书•董仲舒传》写道“夫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这个“五常之道”,即五大道德要素。官方把“仁义礼智信”明确为整个国家要提倡和遵循的道德纲领,是在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的白虎观会议以后。当时西汉政权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集会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会后汉章帝命班固把讨论结果编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典籍公布,影响深远。《白虎通义》中写道“五常者何?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不仅将“五常” 3 正式确定下来,而且进行了明确具体的内容界定,这是历史上官方文书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最早记载。

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到魏晋之后,官方、民间出现了道德认识的不同观点、不同主张,对“仁、义、礼、智、信”也进行了多种阐述,进行了新的创造和新的规范。尽管如此,“仁、义、礼、智、信”作为传统道德之主要架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其间,特别是作为宋明理学的“顶梁”人物程颢、程颐、朱熹等思想家在这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二程将“仁、义、礼、智、信”发展为“五常全体四支”说,即“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体;四者,四支。”意思是说,如果把“仁”看作是整个身体,“义礼智信”则是身体的四肢。朱熹则提出“仁包四德”的著名论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至今对我们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1945年,毛泽东同志为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就曾引用了和炎帝故事有关的《愚公移山》的寓言。他认为,只要我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一定会“挖掉这两座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并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及其理论指导下,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战胜建设过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弘扬中华民族自炎黄以来的一切传统美德,更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篇:弘扬经典,继承传统美德

弘扬经典,继承传统美德

罗丰 王周富

[摘要] 德育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开拓创新,多途径的探索加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增强青少年德育意识、养成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我国民族传统美德包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慎独为最高追求的个人修养,以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为代表的处世品格等多方面内容。教育者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重视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关键词] 传统美德 德育 研究

德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学生整体素质中位于首要地位,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德育是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受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学生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以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相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中国的优秀传统美德不了解不欣赏不学习,久而久之,丧失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影响了爱国主义热情。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德育工作研究,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我们的优秀历史和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提高青少年的德育水平。

一、挖掘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教育因素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几千年来,沉淀下无数值得继承与发扬的优良传统。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长期的和平与战乱下,形成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因为他们认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为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这样的精神理想和崇高志向,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这种精神,在国难当头,在危机面前,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1998 年抗洪前线、2008 年汶川抗震救灾等大事件面前,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行动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事件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例子。2.以慎独为最高追求的个人修养。

中国人历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个人修养与人生追求的几个阶段。讲究诚实笃信、不尚空谈、勤俭节约、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注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开拓精神;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对于青少年,要培养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负薪挂角”“囊萤映雪” 都是激励他们的美谈佳话。中国人历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宽以待人,严以律已”,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种民族传统对于改善当代青少年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3.以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为代表的处世品格。

中国人很讲究处世之道,也就是做人之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老人爱护弱小,显示着一个文明国度的人文内涵。在当今金钱利益至上的社会现实下,若能做到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敬”,让青少年了解并践行为子之道、为兄为弟之道、以及成人之后的为父之道,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影响。助人为乐精神发展到现代,成为雷锋精神,值得每个青少年学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见义勇为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受到打击,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伤心案例严重伤害了社会的神经,在青少年的教育中要加入见义勇为与保护自己权益两者平衡的内容。

二、多种途径加强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1.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学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带动启发家庭教育的进步,引起社会相关人士的注意。

第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民族传统美德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殊效果。语文课上,可以通过优美的文字、诗性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对学生进行一些道理的阐述; 历史课上,民族英雄事迹的讲述本身就是在进行一种爱国主义及美好品德的宣扬„„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专题的力量,以传统节日、一种精神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可以更好的发挥教育合力,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第二,以学校活动为载体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学校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始终要以文化教育活动和社会具体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开展学生组织、共青团、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主题教育、科技普及、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解放并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整体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准,增强学生体质水平,寓教育于娱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发扬传统美德精神。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坚持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要精心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以集体为单位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唱红歌比赛、背诵《三字经》、背诵《弟子规》比赛;乒乓球竞技比赛;师生书法比赛;作文比赛;元旦文艺汇演;仲秋、元宵节日知识大比拼;组织观看爱国主义优秀电影;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读好书、唱红歌写感想活动。

第三,通过校园文化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耳染目睹中会在学生潜意识里形成正确的意识。通过名人名言、墙体标语、墙体漫画故事、校园雕塑、校园广播台、自办板报、宣传橱窗等宣讲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明辨生活中的是非,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行为的影响,学习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和扶危济困、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互相尊重、谦让有礼、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品格,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保护自然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低碳意识。

2.重视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特殊作用特殊影响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给子女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但当前的家庭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大多数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在家被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受过苦的家长们唯恐苦了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吃的、穿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别说勤劳节俭,就连本该自理的事,也都由家长包了下来。生活上的过分关心过度溺爱,使孩子想要啥就要啥说一不二,目中无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孝顺,不懂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体现的越来越少。所以,家长也要注意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吃苦耐劳教育、感恩教育、就餐礼仪教育、文明谦让教育、孝敬父母爱护兄弟教育等。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宣传家庭教育理念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更新他们的家庭教育理念。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教育的外因,都必须通过学生的消化吸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内心意识外化为行动。所以在德育工作中,更要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在教育活动中,获得自我教育自我修正的能力,最终可实现德育的自我进行。可以通过举办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活动,让学生审视自我,寻找与传统美德优秀精神的差距,定出人生目标,树立精神榜样。可以通过学生自主专题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自自己组织传统美德故事,自己搜集相关材料,自己组织宣讲,自己做好记录,加深印象强化效果。可以以手抄报、自主板报、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主评定等多种方式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入学生思想,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五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稿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稿

美德: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同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美德。在社会主义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而勤劳、勇敢、节俭、诚实是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回首已经过去的2008年,正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所以才有太多的事令人感动,太多的人令人震撼。抗震勇士气壮山河,奥运健儿扬威赛场,航天英雄九天揽月,中华儿女以崭新的姿态豪迈地走向世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九岁的小英雄林浩,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让我们记住了在轮椅上右脚穿着红舞鞋的11岁的北川女孩李月。

今天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和美德,又体现了现代人的气质和当代中国少年的风采。孩子们的事迹有如多棱镜一般丰富多彩:他们生死关头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山崩地裂时沉着镇定、乐观自信;困境中机智、冷静。他们在绝境中选择坚持;在混乱中选择秩序;在悲痛中选择坚强。“敬礼男孩”朗铮,透现出一种感恩之心;背着妹妹行走几个小时脱离险境的男孩,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韧性和可贵的亲情。同学们,我们从这些英雄少年身上,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看到了中国少年的“美德”。

在我们的校园里,也一定存在着“美德好少年”,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做起,学会思考,学会坚强,学会承担,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把中华美德落实到行动中.

下载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继承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范文大全

    继承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历史的眼睛在注视着你,未来的耳朵在倾听着你,神奇的手指在点击着你,多彩的世界在呼唤着你……中国啊,中国!文明的中国,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我们爱你!中国......

    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

    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丁家桥小学一、活动背景: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机整合,学校将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主题班会教案 观山湖区林东小学 五(1)班 代兴群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征文演讲稿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征文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宽容》。数千年前,有这样一场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江中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一种道德是否是进步的道德,就在于:它是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哺育......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征文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宽容》。 数千年前,有这样一场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对曰:“其‘......

    弘扬孝道文化 继承传统美德

    “弘扬孝道文化 继承传统美德” 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孝道,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中国人的血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宣传古今孝道典型,加......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最终5篇)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诸如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