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
开始,世博会已经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舞台。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将正式向世界拉开帷幕,届时将吸引20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参观人数达到7000万人次。此次世博会在园区面积、参展国家和组织数量、志愿者人数等11个方面都创下了世界之最。世界所有的目光也将齐聚中国上海,同时这时也是宣传上海世博会,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国上海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这个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新闻报道策划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报道范围和重点:
报道范围:此次上海世博会的专题报道地点将主要围绕着上海进行,主要针对世博园和博览会的活动情况和进展情况以及参展世博会服务信息等等,但是这次报道的范围将覆盖全世界,不仅对于参展国的场馆和主题建设的报道,更要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进行宣传,了解他们对于上海世博会的认识。将用“国际化视野”来解读这样一届盛会,用一种具有全球眼光、开放的文明和心态、一种具有国际化的眼光来解读我们所接触到的各项展会活动咨询、各项策划产品。
重点:
1、世博新资讯:动态新闻、现场报道、记者见闻、各地反应等。世博
会开幕前,与其他报纸携手组成报道联盟,形成一场丰富的专题报道,汇集各主要省市官方发言人和宣传主管领导对世博会的寄语。然后围绕开幕式倒计时一周等等活动,“世博进社区”活动进行采访报道。重大庆典活动仪式,包括开幕式、闭幕式、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开园仪式、巡游等等,博览会特色以及“年轻的世博”和社区市民活动等等四大系列组成。“社区行”活动的系列采访,了解关于上海社区民众对于上海迎世博的看法。
2、对于各个国家场馆的建设和建筑设计,内部情况等等进行报道,并且对建设场馆的设计者以及参观场馆的各国友人进行采访。
3、对为世博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单位包括施工单位,负责人,志愿者等等进行采访调查。
4、“世博旅游”的相关情况对于上海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世博会的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用的综合采访调查。
5、报道中外知名业内人士、专家和各国代表,新闻发言人对世博会进
行评论。在世博展会期间,举办世博高峰论坛。由专家委员会讨论设立城市,时尚,消费热点议题,邀请权威专家,企业高层、传媒人,以主旨演讲和分论坛的形式,深入探讨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新生活。
6、列举一些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几日游攻略,引导市民游博园。
7、开办“世博乐园”,邀请读者参加精彩互动活动,有奖问答等;读
者游博园,从他们的眼光中如何看到世博,进行“我眼中的世博会”征文。
8、招募外语志愿者,打造本报多语种平台;
9、提供世博会资料库,历届世博会特色、世博会百科等。
10、《上海欢迎你》一栏,提供丰富的展会实用信息:观众服务(包括
美食、娱乐休闲、公共交通、著名景点、购物、住宿、气象信息等),为参观世博会人员提供详尽帮助;票务信息(介绍世博会票务消息,票务调剂情
况等);场馆展示(详细介绍世博会各场馆情况,展现场馆特色等);参展国家介绍(详细介绍参会国家的情况,参会项目等)„„
规模和进程
规模:整个采访报道工程规模较大,工作人员需求量大,整个报道规模在世博会前期和开幕后的一段时间较为集中,强度也较大,而随着世博会的开幕后,直击世博的强度也将慢慢地减弱,整个报道时间将从开幕前直至十月底国际展览荣誉日。在内容报道上,将由总编辑牵头,以新闻中心为主导,联合报社矩阵众多部门参与,包括财经、文化、科技、社区等,另外,世博大型报道还将得到公司技术产品部、媒体合作部、市场部、设计部门等的倾力协助。
进程: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收集信息。活动前期的采访报道,做好充分的迎接世博的报道宣传,努力地营造出一种快乐、喜悦的迎世博热情。为各项倒计时活动做好宣传,现场记录并配发图片,同时收集相关负责人的公开言论,提供给我们详细的进展情况。其中,前期的宣传推广工作对于上海世博会本身知名度的提升,以及民众对于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及执行情况的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在本报和集团其他报刊上多次刊登世博会特刊的形象宣传广告和特刊的拦目招商广告。
第二阶段:追踪报道,开幕时进行追踪式调查报道,报道相关的活动进程,加强图文并茂形式;另一方面,直击世博园的展馆情况和来参加参观的人流状况,即时更新。并配予一些服务信息报道。
第三阶段:整个上海世博会的宣传要达到高潮。做好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各项活动的动态宣传,及时转发中央媒体的重要稿件,做好高峰论坛、主题论坛、专题论坛及网上世博会的宣传报道。社会各界人士的评论和分析,以及针对政府就近出台的一些政策和制度。
第四阶段:综合各方面记者们的系列采访进行一些综合型报道,凸显世博会各方面的带动情况,进一步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促进“和谐城市”理念的宣传。
第五阶段:后期跟踪,世博后看上海。此阶段的报道重点放在对上海世博会过后的展区处理及再利用情况,可与云南昆明园艺世博会以及沈阳园艺会的会后处理情况进行比较。另外,世博会给上海带来了什么,从哪些方面改变了上海,对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起到哪些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世博会的报道工作。
发稿计划:体裁以消息、通讯和评论为主,表现形式以文字稿件加大幅照片为主,加强报道的故事性,采写的小故事系列《我们是中国馆的保洁人员》等报道以小见大,加强针对性和服务性;同时,也可向外约稿,发表相关的评论信息。版面设计,前期以相关的准备工作加以报道,开幕期间,则主要以开幕活动情况并配发大幅的照片,借以形成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读者对于世博会的关注。另外,就民众关心的话题也可进行相应的幅度的报道,反映出世博的主题和精神。之后的跟进报道则可以放在二版三版,视情况和重要性进行排版设计。
报道方式和表现形式
1、当事者直陈的方式,就是记者在现场进行跟踪报道,阐述自己的见闻、经历、感受和想法等等。记者体验式报道,辅助现场采访和背景介绍。
2、采访上海市民、世博志愿者、建筑单位、主办单位负责人、外国使
馆人员等等,采用这种方式是记者、通讯员写新闻、通讯、述评以及报纸上刊登的评论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众论世博,深度报道各方世博评论,世博论坛、包括六场主题论坛和多场专题论坛。
3、集中报道,集中报道就是对于世博会的各种情况各个方面进行的一个集中性的报道,这样容易突出事件的重要性,增加关注。
4、系列报道,对于世博会期间举办的各项响应世博精神的活动的采
访报道,从而在多方面会形成一种透视力,可以报道处一些有一定深度、带有启示性和研讨性的问题,这样就能凸显出上海世博会的辐射性作用。
5、组合报道,就是运用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具
有共同性的事实的一种报道方式。这就要求所选的题材和问题要比较集中,同时又对时间和地点等要素作了限定,这样才能以有限的篇幅提供世博的全貌。
6、做调查,得到及时反馈。
报道力量配置和报道运行机制
在世博会开幕前期成立一个“世博会专题报道小组”,由报社领导或策划部委、编辑等负责该小组,除了制定报道计划、协调整个组的工作方案外,还要研究出可行的采访安排,确定重点报道选题,指挥前方记者采访,组织后方编辑出报等等,根据世博会的预定安排,及时做好计划安排和部署。在器材设备、交通工具等等采访所需的方面,组委将及时地做好安排和调配,为各项报道的顺利实施做好工作。
效果及反响
从发行情况和从广告情况以及读者反映来看,即时对策划进行调整和
修改,既要有专业的分析和评论,又不乏娱乐性和趣味性,让读者读起来感觉轻松、愉快。
第二篇: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已经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舞台。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将正式向世界拉开帷幕,届时将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参观人数达到7000万人次。此次世博会在园区面积、参展国家和组织数量、志愿者人数等11个方面都创下了世界之最。世界所有的目光也将齐聚中国上海,同时这时也是宣传上海世博会,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国上海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这个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新闻报道策划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报道范围和重点:
报道范围:此次上海世博会的专题报道地点将主要围绕着上海进行,主要针对世博园和博览会的活动情况和进展情况以及参展世博会服务信息等等,但是这次报道的范围将覆盖全世界,不仅对于参展国的场馆和主题建设的报道,更要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进行宣传,了解他们对于上海世博会的认识。将用“国际化视野”来解读这样一届盛会,用一种具有全球眼光、开放的文明和心态、一种具有国际化的眼光来解读我们所接触到的各项展会活动咨询、各项策划产品。
重点:
1、世博新资讯:动态新闻、现场报道、记者见闻、各地反应等。世博会开幕前,与其他报纸携手组成报道联盟,形成一场丰富的专题报道,汇集各主要省市官方发言人和宣传主管领导对世博会的寄语。然后围绕开幕式倒计时一周等等活动,“世博进社区”活动进行采访报道。重大庆典活动仪式,包括开幕式、闭幕式、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开园仪式、巡游等等,博览会特色以及“年轻的世博”和社区市民活动等等四大系列组成。“社区行”活动的系列采访,了解关于上海社区民众对于上海迎世博的看法。
2、对于各个国家场馆的建设和建筑设计,内部情况等等进行报道,并且对建设场馆的设计者以及参观场馆的各国友人进行采访。
3、对为世博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单位包括施工单位,负责人,志愿者等等进行采访调查。
4、“世博旅游”的相关情况对于上海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世博会的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用的综合采访调查。
5、报道中外知名业内人士、专家和各国代表,新闻发言人对世博会进行评论。在世博展会期间,举办世博高峰论坛。由专家委员会讨论设立城市,时尚,消费热点议题,邀请权威专家,企业高层、传媒人,以主旨演讲和分论坛的形式,深入探讨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新生活。
6、列举一些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几日游攻略,引导市民游博园。
7、开办“世博乐园”,邀请读者参加精彩互动活动,有奖问答等;读者游博园,从他们的眼光中如何看到世博,进行“我眼中的世博会”征文。
8、招募外语志愿者,打造本报多语种平台;
9、提供世博会资料库,历届世博会特色、世博会百科等。
10、《上海欢迎你》一栏,提供丰富的展会实用信息:观众服务(包括美食、娱乐休闲、公共交通、著名景点、购物、住宿、气象信息等),为参观世博会人员提供详尽帮助;票务信息(介绍世博会票务消息,票务调剂情
况等);场馆展示(详细介绍世博会各场馆情况,展现场馆特色等);参展国家介绍(详细介绍参会国家的情况,参会项目等)„„
规模和进程
规模:整个采访报道工程规模较大,工作人员需求量大,整个报道规模在世博会前期和开幕后的一段时间较为集中,强度也较大,而随着世博会的开幕后,直击世博的强度也将慢慢地减弱,整个报道时间将从开幕前直至十月底国际展览荣誉日。在内容报道上,将由总编辑牵头,以新闻中心为主导,联合报社矩阵众多部门参与,包括财经、文化、科技、社区等,另外,世博大型报道还将得到公司技术产品部、媒体合作部、市场部、设计部门等的倾力协助。
进程: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收集信息。活动前期的采访报道,做好充分的迎接世博的报道宣传,努力地营造出一种快乐、喜悦的迎世博热情。为各项倒计时活动做好宣传,现场记录并配发图片,同时收集相关负责人的公开言论,提供给我们详细的进展情况。其中,前期的宣传推广工作对于上海世博会本身知名度的提升,以及民众对于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及执行情况的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在本报和集团其他报刊上多次刊登世博会特刊的形象宣传广告和特刊的拦目招商广告。
第二阶段:追踪报道,开幕时进行追踪式调查报道,报道相关的活动进程,加强图文并茂形式;另一方面,直击世博园的展馆情况和来参加参观的人流状况,即时更新。并配予一些服务信息报道。
第三阶段:整个上海世博会的宣传要达到高潮。做好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各项活动的动态宣传,及时转发中央媒体的重要稿件,做好高峰论坛、主题论坛、专题论坛及网上世博会的宣传报道。社会各界人士的评论和分析,以及针对政府就近出台的一些政策和制度。
第四阶段:综合各方面记者们的系列采访进行一些综合型报道,凸显世博会各方面的带动情况,进一步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促进“和谐城市”理念的宣传。
第五阶段:后期跟踪,世博后看上海。此阶段的报道重点放在对上海世博会过后的展区处理及再利用情况,可与云南昆明园艺世博会以及沈阳园艺会的会后处理情况进行比较。另外,世博会给上海带来了什么,从哪些方面改变了上海,对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起到哪些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世博会的报道工作。
发稿计划:体裁以消息、通讯和评论为主,表现形式以文字稿件加大幅照片为主,加强报道的故事性,采写的小故事系列《我们是中国馆的保洁人员》等报道以小见大,加强针对性和服务性;同时,也可向外约稿,发表相关的评论信息。版面设计,前期以相关的准备工作加以报道,开幕期间,则主要以开幕活动情况并配发大幅的照片,借以形成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读者对于世博会的关注。另外,就民众关心的话题也可进行相应的幅度的报道,反映出世博的主题和精神。之后的跟进报道则可以放在二版三版,视情况和重要性进行排版设计。
报道方式和表现形式
1、当事者直陈的方式,就是记者在现场进行跟踪报道,阐述自己的见闻、经历、感受和想法等等。记者体验式报道,辅助现场采访和背景介绍。
2、采访上海市民、世博志愿者、建筑单位、主办单位负责人、外国使馆人员等等,采用这种方式是记者、通讯员写新闻、通讯、述评以及报纸上刊登的评论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众论世博,深度报道各方世博评论,世博论坛、包括六场主题论坛和多场专题论坛。
3、集中报道,集中报道就是对于世博会的各种情况各个方面进行的一个集中性的报道,这样容易突出事件的重要性,增加关注。
4、系列报道,对于世博会期间举办的各项响应世博精神的活动的采访报道,从而在多方面会形成一种透视力,可以报道处一些有一定深度、带有启示性和研讨性的问题,这样就能凸显出上海世博会的辐射性作用。
5、组合报道,就是运用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具有共同性的事实的一种报道方式。这就要求所选的题材和问题要比较集中,同时又对时间和地点等要素作了限定,这样才能以有限的篇幅提供世博的全貌。
6、做调查,得到及时反馈。报道力量配置和报道运行机制
在世博会开幕前期成立一个“世博会专题报道小组”,由报社领导或策划部委、编辑等负责该小组,除了制定报道计划、协调整个组的工作方案外,还要研究出可行的采访安排,确定重点报道选题,指挥前方记者采访,组织后方编辑出报等等,根据世博会的预定安排,及时做好计划安排和部署。在器材设备、交通工具等等采访所需的方面,组委将及时地做好安排和调配,为各项报道的顺利实施做好工作。
效果及反响
从发行情况和从广告情况以及读者反映来看,即时对策划进行调整和修改,既要有专业的分析和评论,又不乏娱乐性和趣味性,让读者读起来感觉轻松、愉快。
第三篇: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现在是媒体时代,你关注每日的新闻报道吗,你了解新闻报道策划方案吗,你会做新闻报道策划方案吗,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一篇新闻报道策划方案的操作过程和技巧文章参考,祝您学习愉快。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和技巧: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人员所从事的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具体承担策划的编辑是谁,通常根据报道任务的重要程度而定。像香港回归、“两会”报道这类重大报道活动,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报道策划及组织实施一般由总编辑直接“挂帅”,成立专门的策划指挥中心来负责设计和调度。相对不是特别重大,或报道面较小、内容单一的报道,由某一部门就能独立完成,一般由有关编辑部门的负责人或者版面主编来承担策划任务。新闻报道策划也是一项集体性的劳动,主持策划的编辑人员需要广泛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时还专门邀请一些报社内部或报社以外的人员参与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阶段性。新闻报道策划比报纸策划频繁得多,每一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选题需要策划,一次报道策划在实施并完成以后,还会有新的报道需要策划。因此,每一个新闻报道策划都有阶段性运行的特点。二是滚动性。新闻报道策划不同于报道计划,报道策划的生命力在于随着报道客体与报道环境的改变,不断地改进与修正原来的方案。报道策划这种“应变”功能决定了报道策划要随着报道的推进与拓展,滚动式地运行,报道实施没有完结,报道策划也就没有完结。三是风险性。与报纸策划一样,报道策划作为事关报社未来行动的设计,是担负了一定的风险的。新闻报道的成败要依赖编辑的选择和决策,而报纸的成败又是由所有这些选择与决策累积出来的。新闻报道策划的过程不像报纸策划那样漫长,一般对可预见式报道的策划时间相对宽裕,可以从容进行,但非可预见性报道的策划则必须争分夺秒,时不我待。从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来看,大致也有三个阶段。
指从发现新闻报道线索、确定报道选题到收集与分析各方面相关材料、确定报道效果目标的一段时间,这是报道策划的预备阶段。
发现新闻线索是产生报道选题的前提。报道者获得新闻线索的途径很多,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读者在来信来电来访中提供、报社的领导者或社会其他部门提供、编辑在其他媒介的报道中发现,等等。编辑记者每天获得的新闻线索是大量的,需要根据新闻选择的标准对这些线索作出分z析判断,筛选出适合进行报道的线索进行采访调查。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适合采访调查的新闻线索,也并非都需要进行新闻报道策划。需要编辑策划的只是那些内容重要、意义重大、应该进行由表及里的“线型”深度报道,或者由此及彼的“网状”广度报道的新闻。这种报道不是一两篇稿件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两个记者单枪匹马所能胜任的,需要精心筹划,多方合作,以成龙配套的新闻报道来实现。
一旦发现值得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新闻线索以后,策划者首先要围绕这一线索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1.报道客体的信息。
如报道一个重大事件,就需要了解有关这一事件的背景情况、目前进展势态、各方面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与此事件有关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况、历史上的类似事件的情况、其他地区类似事件的情况,等等。报道策划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报道客体的相关信息,才能对其本质和意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从而决定报道如何进行。2.报道接受者的信息。
如读者对这新闻线索是否已经有所了解,他们对此选题的获知需求点究竟在哪里,已知事件的读者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有关领导者对事件的态度和对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道的内容。3.报道竞争者的信息。
如对一些意义重大、媒介普遍会加以报道的选题,要设法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弄清其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报道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策划前期收集与分析相关信息对于策划至关重要。一些重视报道策划的新闻媒介,甚至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类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工作,并且在机制上予以保证。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一方面是为了对选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必要时作出修正和调整,另一方面还为了确定报道效果目标。所谓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目标。报道效果目标,为报道策划指明了方向,报道方案的设计将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进行。
报道效果目标与报纸的社会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新闻媒介具有传播信息、政治宣传、普及教育、舆论监督、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都要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来实现,因此报道效果目标也相应呈多元化的形态。如通过报道宣传某种政策、观念或主张;通过批评报道揭露社会弊端,促进问题的解决;通过追踪报道传播最新信息、监视社会环境;通过活动策划与新闻报道的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娱乐,或进行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或塑造报纸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等。具体到一次新闻报道策划,其报道效果目标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即同时具有若干目标。报道效果目标可因报道选题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报道选题越重要,报道效果目标往往也越高。报道效果目标规定了报道策划的方向,从而规定了报道规模、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报道策划方案是依据报道效果目标而设计的。
指根据报道效果目标,对报道进程、报道方式、表现形式大胆设想.最终形成系统的报道设计方案的这一阶段。这是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
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且这种创造性的劳动通常是以一两人为主、更多的人参与进行的。报道思路是设计报道方案所依循的思考途径,报道思路的形成有一个由酝酿期向明朗期过渡的过程。酝酿期是沉思和多方假设的阶段,策划者在此时对所收
集的资料、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寻找报道的突破口,不断从正面、反面去进行各种假设,并让这些假设在头脑中反复地组合、交叉、撞击和渗透,不断地否定、选择,形成新的假设和创意。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呈现多种思维状态的交替,思考强度大,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内心困惑出现。明朗期则是顿悟和突破阶段,最终找到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策划者经过长期酝酿,创造的火花猛然爆发,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往往起决定作用。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兴奋的,豁然开朗的顿悟,突如其来的成功,往往使策划者自己感到惊愕和快慰。
1991年底,《经济日报》头版刊登一条通讯《马上就办》,报道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行“马上就办”制度,在读者中引起关注。也有读者来信表示怀疑。有一位读者直接在报纸上批字;“我不信,吹牛吧?”把报纸寄到了报社。针对这一情况,该报一位年轻编辑想出一个巧妙的连续报道方案,一举获得成功。这位编辑后来写文章回顾这段经历:
„„《马上就办》写得不凡。当时我正值夜班,得以先读为快,读后顿觉振奋。振奋之余,我不免有所怀疑:“真的这么好吗?”姑且心存一疑。
紧张的夜班工作告一段落,只等出大样了。此时,我们请求老范(总编辑范敬宜)谈谈他自己亲身经历的采访轶事。诸如从废稿堆里抬出一版头条,从采访冷遇中引出大新闻,从夜宿乡政府不闻电话声中悟出农村生活变化等等,老范娓娓而叙,听起来颇堪玩味,很是过瘾。说也巧,两天后我见到了那封后来成为“秘访” 由头的来信,立即想起老范所说的轶事,隐隐觉得其中隐藏着大新闻。可那是什么呢?请庞廷福(驻站记者)再访“马上就办”„„总社派记者暗访,连同记者来信一起刊登?„?这都不失为新闻,但总嫌其形式不新,新闻味不够浓烈。
这一天,我时不时记挂着这件事情。当晚,在同老范聊天中,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可否请这位读者同记者一起去暗访呢?一种瓜熟蒂落的喜悦、冲动。我试探着把设想说了出来„„ 这段经历生动地说明了报道思路形成的过程。由一封读者来信引出对一个报道选题的思索,先是冥思苦想的酝酿期,然后是豁然开朗的明朗期。一个富有新意的报道思路就这样形成了,由此产生了比较成形的报道方案。这个方案又得到了总编辑的进一步补充,他建议这位编辑带着读者到鞍山市政府采访时不要暴露真实身份,而以办事者的身份实地体验一下“马上就办”是实是虚,还对这一报道的其他细节问题作了详细指导。于是,就有了报社记者和读者一块“秘访”的不凡之举,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一下抓住了读者。《秘访“马上就办”》刊出后,有读者来信写道:“„„我佩服你们敢于请读者一起进行‘秘访’的胆识和魄力,也赞赏你们的求实精神和读者观念。不过,我想知道,如果‘秘访’的见闻不是《马上就办》所报道的那样,你们会不会如实报道?”可见,读者感兴趣的不仅是报道方式,而且对实质性的内容更为关注。这种疑虑编辑在策划报道时实际上早已有所考虑并做了两种准备,正是为了达到有充分说服力的报道效果目标,才策划“秘访”这样大胆而新颖的连续报道。
报道方案是报道思路的系统化、具体化产物,它将报道思路中的所有细节有条理地明确表述出来。重要选题的报道策划一般还要形成文字稿,在报社内部向有关的报道参与人员公布,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做进一步修正。报道策划方案的具体内容前文已经专门论及,主要包括;报道选题、报道范围与重心、报道规模、发稿计划、报道方式、报道的表现形式、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机制等。
在策划重要报道活动时,经常需要设计多套报道设计方案,以便从中比较选择。如 1997年元旦,上海《文汇报》国际新闻版策划节日报道时,产生了三个报道设计方案。先想到的两个方案,一个是搞画刊,请几位名家创作一组以1996年重大国际新闻为题材的漫画。一个是出照片,版面以一幅世界地图为中心,四周配上简要文字说明的照片,再用箭头将照片和新闻发生地,即地图上的某一点联起来。这两个方案经讨论研究都有问
第四篇: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一. 专题报道可行性分析
1.题材分析
一座城市最能表现文化的是建筑,最能展现市井风俗的是老街。老街是城市文明延续的载体,人文市井的再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北京前门大街,上海新天地,天津津门,成都宽窄巷子是当今中国城市老街修旧如旧的代表,在“老”字上做文章,在特色上下功夫,赚足人气,获足美誉,着实成为城市建设的标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有着属于本地文化的细胞,在保护和传承上都有独特的想法。从上述四城打造的老街中,可以清晰地瞥见地域文化对城市文明发挥的决定作用。2.受众分析
比较怀旧并关注老街历史文物保护的那部分人。
二. 报道主题
走进城市老街
三. 报道主旨
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熠熠闪光,带有浓厚民间风味的老街古屋,历经数十载风霜雨雪侵蚀,伴随着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文明的告诉发展,那些在高楼靓丽外表下若隐若现的老街古屋显得愈加暗淡无光,并逐渐开始淡出大众视野。
本组成员立意做一个关于探寻老街历史沧桑味道的策划方案。走进老街,敲开一扇扇斑驳的木门,找寻老街蕴含的悠悠古韵,以及厚重的历史人文风貌。
四. 报道目的
着眼于下关市具有代表性的老街古屋的兴衰更迭,以一些沉淀城市文化命脉并日渐淡出公众视野的街道与建筑为立足点。介绍城市老街风貌,将老街目前面临的种种现实性问题重现于大众眼前,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老街的保护与延续问题,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保护这些即将消逝在城市中的文化。
五. 报道角度
1.就下关市龙尾街的历史起源、兴盛时期以及后来破落的原因。
2.龙尾街街道周围老屋的历史,历经多少次更迭,房子现在的用处,现居住的人口结构,生活居住条件,城市发展进程的推进对其的影响。3.龙尾街现住户对老街的感情,发生过的一些故事,以及没有居住在龙尾街的老一辈下关人对其的记忆。
4.龙尾街周边城市商业区对老街的看法,有无拆除老街适应城市发展的必要。
5.相关部门对龙尾街的保护性政策,实施力度,以及对龙尾街将来的相应规划。
六.报道定位:系列专题报道
1.报道进程安排:做一个周的连续性报道,首先是走进龙尾街,采访老街的居民,做几篇人物通讯,带出老街的历史和人情风味。接着选取一些较好的角度撰写特写,向社会公众征集稿件,诗歌亦或散文,文体不限,抒发其对老街的感情。然后采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了解关于龙尾街的发展过程,采写专访。最后,以评论收尾。
2.体裁类型:主要采用人物通讯、特写、专访、评论这几种体裁。
七.报道要求:记者深入采访,写稿时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可靠,注重实效,态度中立客观。
八.媒体及人员分工 A组:负责搜集有关龙尾街的历史文献资料。B组:全组成员共同参与多方采访:
a.龙尾街现住户对龙尾街的感情以及发生过的有意思的故事。
b.周边商业区对龙尾街的看法。
c.非龙尾街居民的老下关人对龙尾街的记忆。d.相关部门对龙尾街的政策和规划。C组:负责各类资料的汇总以及整编筛选。D组:负责新闻稿件的采写,新闻照片的拍摄。
后期文稿的编辑排版全组共同完成。
第五篇: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充满异域风情的满洲里的城市建筑
一. 专题报道可行性分析
1.题材分析
满洲里市地处中、俄、蒙三国边界,是典型的边疆口岸城市,历史悠久。城市中大部分建筑物都是俄罗斯式风格。在这里,东方文化与俄罗斯风情的完美结合,铸就了教堂、水塔、木刻楞、俄罗斯艺术博物馆等充满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地理位置,俄式风情等,都是它的地方特色,都是它“魂”的所在之处,也为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夏日欣赏俄罗斯建筑,领略呼伦湖美景;冬季观赏各式冰雕和三国选美大赛。一年两个旅游旺季,可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属性,有自己在广阔时空中的坐标。满洲里亦是如此,它独特的“魂”应当时刻保持着,因为当社会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复杂化的时候,如果我们丢掉了自己的个性,将会被同化大潮所淹没,以致造成身份危机。
2.受众分析
比较喜欢异域风情并关注城市建设喜欢旅游的那部分人。
二. 报道主题
走进满洲里的异域风情城市建筑
三. 报道主旨
镇政府在尊重传统形成的建筑风貌和民风民俗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当地特色,在考虑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处理手法,使房屋在多方面充分展现风格多样地域文化,要逐步形成一镇一特色的标志性街道或主题建筑。在城市规划上,满洲里以遵循城市发展定位为前提,按照“扩规模、增功能、创精品”的要求,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详规及土地、交通等各规划40多个。2001年为更进一步突出城市特色,打造旅游经济,满洲里在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征求意见,启动了城市风貌改造工作,临街楼房外立面统一为欧式风格。2007年,按照“单位建筑特色突出、每条街道风格各异、整体形象和谐统一”的原则。对市区内162栋临街楼房外立面进行了欧式风格改造,通过风貌改造,让外来的俄罗斯人到了满洲里有种归家的感觉,中国人到了满洲里有种出国的感觉,成为“中国人眼中的俄罗斯,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这样一个极具旅游吸引力特殊窗口。据统计,2008年,满洲里市接待游客470万人次,旅游创汇2.11亿美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5.8亿元,占GDP比重达38.2%,创造了0.84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15%。
四. 报道目的城市特色,能让公众感受到城市的个性和魅力,进而对其广泛传播,并对其他公众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那么一座城市便创出了自己的城市品牌。满洲里市应抓住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的机遇,定位准确,分清主次,付出实际工作,稳扎稳打,果敢创新。在文明城市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发展新型低碳生态旅游城市的道路,利用天然的平台优势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和谐统一。努力树立一个清新的城市
形象。
五. 报道角度
1.带有哥特式元素的俄罗斯建筑
2.中俄蒙不同的建筑共存于城市建筑中
3.具有西方特色的中式建筑的产生
4.满洲里建筑风格的缺憾
5.满洲里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风貌
六.报道定位:系列专题报道
1.报道进程安排:做一个周的连续性报道,首先是走进满洲里,采访居民,做几篇人物通讯,带出建筑的历史和人情风味。接着选取一些较好的角度撰写特写,向社会公众征集稿件,诗歌亦或散文,文体不限。然后采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了解关于满洲里建筑的发展过程和设计理念。采写专访。最后,以评论收尾。
2.体裁类型:主要采用通讯、特写、专访、评论这几种体裁。
七.报道要求:记者深入采访,写稿时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可靠,注重实效,态度中立客观。
八.媒体及人员分工
A组:负责搜集有关满洲里城市建设的历史文献资料。
B组:全组成员共同参与多方采访:
C组:负责各类资料的汇总以及整编筛选。
D组:负责新闻稿件的采写,新闻照片的拍摄。
后期文稿的编辑排版全组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