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总结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总结
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洒扫应对”活动为主线开展了系列活动。
一、准确把握活动内涵
我校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始于2012年9月。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未成年人中开展这项活动,引导他们修身律己、积善成习,与教育未成年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的要求高度一致,与引导未成年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要求高度一致,是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洒扫应对”纳入社会实践课程,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考核,在活动中,我校牢牢把握一个目标,抓好两个环节,采取三项措施。一个目标即:培养未成年人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为他们牢固树立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意识奠定道德根基。两个环节即:从日常起居入手,加强学生生活能力、劳动技能锻炼,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从待人接物入手,教育学生知晓礼节礼仪,养成谦恭待人的观念。三项措施即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平台作用,把“洒扫应对”的要求贯穿其中,引导学生人人、时时、处处体验感悟,增强自觉性主动性,争做有道德的人。
二、认真落实活动要求
针对未成年人成长特点,着眼活动易于开展、乐于接受,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推进。
1、纳入课程安排。我校开设“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按学龄段设置学习内容,开设道德讲堂活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实践体验。一是在低年级进行体验式教育,由学校安排课时上课,或由家长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与生活自理能力。二是在高年级开展感悟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以家庭组织的自发性兴趣活动为主,以家庭、社区为主要场所。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初步培养合格公民的意识。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2、搭建实践平台。在活动开展中,我们坚持知行合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培育实际能力,增强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中认知生活、感悟道德,培养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好品德。一是以知为先,开展认知教育。我们坚持宣讲灌输、先入为主,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洒扫应对”的知识教育,结合班会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等,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组织学生制作“洒扫应对”小报、开展“洒扫应对”童谣儿歌征集、“艺术节”等活动,向师生讲解“洒扫应对”的基本含义和深刻内涵,宣传“洒扫应对” 的内容要求,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以行为重,开展“日行洒扫”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如,通过开展晨扫、每天一大扫两小扫、每周一次大扫除以及认真做好个人课桌、书包、书本、衣着的“保时洁”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微劳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生活本领。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校园文化和疏散演练等活动,并通过主题绘画比赛、观摩学习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讲文明、讲礼貌。
3、重视日常养成。加强社会、家庭与学校间交流互动和资源整合,使实践活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构建“洒扫应对”社会大课堂。
(1)、加强学校与社区联动。组织社区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绿护绿,争当楼道小卫士、卫生监督员,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义务劳动等公益活动。
(2)、加强学校与家庭合作。注重孝行感恩实践,开展“日行一孝”感恩行动,鼓励未成年人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开展“生日问候”感谢行动,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
天,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谢父母养育之恩。通过与父母互赠礼物、接受老师同学祝福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对师长培养的感恩之情。同时,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指导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三、建立长效活动机制
万事开头难,巩固更不易。着眼于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做扎实、做持久,我们十分重视机制建设,形成工作保障。
1、建立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对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要求和推进步骤加以明确。
2、加强督查考核。把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内容,双管齐下,促进工作落实。
“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把道德要求融入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潜移默化地在孩子的心灵种下了美好的道德根苗。通过参加活动,孩子培养了自理自立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自信心,文明、谦让、互助、孝敬蔚然成风。老师们普遍反映,“洒扫应对”易学易做,把抽象的道德观念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是教育孩子的好载体、好抓手。很多家长反映,活动开展后,孩子有了明显变化,懂礼貌了,爱和父母说知心话了,愿意主动帮家里做些家务活了。
我们深知,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反复抓、深入抓、长期抓。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活动深入,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广泛持久开展下去。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2013年6月18日
第二篇:“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总结
“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总结
为了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我校组织实施“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根据实际确定自己的活动主题,把“洒扫应对”教育作为一项专门课题,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学前班至五年级开课,按学龄段设置学习“洒扫应对”实践课程内容,同时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在校外完成,活动一直延伸到新学期。
在洒扫应对”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楼道小卫士、卫生监督员、“日行一孝”等活动。学生每月一次“红领巾晓礼义,每天坚持排队进校门、排队放学,每班分区负责卫生管辖区。不定期举行的“洒扫应对”体会交流活动,由学校组织各班级通过黑板报、墙报、文艺表演、演讲、班级星评比等形式,汇报展示学生“洒扫应对”活动成果。
为了让文明礼仪体现在学生行动中,孩子们在具体而扎实的训练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课堂上师生“起立—行礼—起立—请坐”文雅的答礼中,从列队出操、大型集会的“快、静、齐”队伍中读出《弟子规》中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毕恭敬”。学校还开展“班级星”评比活动,评出文明星、卫生星、纪律星、英语星、阅读、记忆星、国学星、速算星、文体星、书写星、发明星等,做到了读经典,规言行,学做结合。开展“洒扫应对”,让家长、老师看到了孩子们实实在在的变化。活动开展后,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变化很明显,有的孩子爱和父母说知心话了,有的孩子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不仅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也渐渐养成了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一(5)班的金朵朵在她的讲话稿中提到:“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好环境呢?我认为应该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勤换,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出行尽量乘坐公交车等等。”在六一文艺汇演结束之后,一位家长大声地对校长说道:“校长,感谢你们,把我的小孩教得这么懂事。”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洒扫应对”遵循的原则是“教育优先、德育优先、素质优先”,实质上是要在孩子们身上形成一种“文化自觉”,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渐渐地懂得怎么样做人,怎样感恩,怎样向善,从而更好地去热爱生命,担当责任,让他们在童年时代起,就健康、坚强和乐观地成长。
城关六小
“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总结
2012年6月
第三篇:南方三小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总结
芦淞区南方第三小学
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总结
开学以来,我校认真落实市、区教育局、文明办要求,在全校开展了“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点滴做起,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感悟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观念,打牢道德根基,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把握活动内涵
我校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始于今年3月。活动的开展源于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同志到南宁调研时的建议得到了南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车荣福同志提出的开展此活动要求,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吕洁同志牵头,并督促开展。今年二、三季度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迎检工作的内容之一,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未成年人中开展这项活动,引导他们修身律己、积善成习,与教育未成年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的要求高度一致,与引导未成年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要求高度一致,是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洒扫应对”纳入社会实践课程,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考核,在活动中,我校牢牢把握一个目标,抓好两个环节,采取三项措施。一个目标即:培养未成年人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为他们牢固树立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意识奠定道德根基。两个环节即:从日常起居入手,加强学生生活能力、劳动技能锻炼,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从待人接物入手,教育学生知晓礼节礼仪,养成谦恭待人的观念。三项措施即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平台作用,把“洒扫应对”的要求贯穿其中,引导学生人人、时时、处处体验感悟,增强自觉性主动性,争做有道德的人。
2012年3月,我校全面启动“洒扫应对”实践活动,纳入中小学教育社会实践课程,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考核内容。
二、认真落实活动要求
针对未成年人成长特点,着眼活动易于开展、乐于接受,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推进。
1、纳入课程安排。我校开设“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按学龄段设置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实践体验。一是在低年级进行体验式教育,由学校安排课时上课,统一组织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或由家长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与生活自理能力。二是在高年级开展感悟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以班级组织和家庭组织的自发性兴趣活动为主,以家庭、社区为主要场所。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初步培养合格公民的意识。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2、搭建实践平台。在活动开展中,我们坚持知行合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培育实际能力,增强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中认知生活、感悟道德,培养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好品德。一是以知为先,开展认知教育。我们坚持宣讲灌输、先入为主,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洒扫应对”的知识教育,结合班会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等,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组织学生制作“洒扫应对”小报、开展“洒扫应对”童谣儿歌接龙、“劳动最光荣”唱歌展示等活动,向师生讲解“洒扫应对”的基本含义和深刻内涵,宣传“洒扫应对” 的内容要求,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以行为重,开展“日行洒扫”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如,通过开展晨扫、每天一大扫两小扫、每周一次大扫除以及认真做好个人课桌、书包、书本、衣着的“保时洁”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微劳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生活本领。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我们制定《约礼十条》,开展校园生活礼仪“四进”、“ 三相处”(即礼貌进校园、进教室、进办公室,与老师交往相处、与同学交往相处、男女同学交往相处讲究礼仪),教学区内“三个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推门轻轻)、文明礼仪校园行等活动,并通过主题绘画比赛、观摩学习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讲文明、讲礼貌,争做“小绅士、小淑女”。
3、重视日常养成。加强社会、家庭与学校间交流互动和资源整合,使实践活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构建“洒扫应对”社会大课堂。
一是加强学校与社区联动。组织社区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绿地认养,争当楼道小卫士、卫生监督员,开展“当一天社区主任”、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义务劳动等公益活动。二是加强学校与家庭合作。注重孝行感恩实践,开展“日行一孝”感恩行动,鼓励未成年人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开展“生日问候”感谢行动,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谢父母养育之恩。通过与父母互赠礼物、接受老师同学祝福、宣誓、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对师长培养的感恩之情。同时,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指导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三、建立长效活动机制
万事开头难,巩固更不易。着眼于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做扎实、做持久,我们十分重视机制建设,形成工作保障。
1、建立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对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要求和推进步骤加以明确。
2、加强督查考核。把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内容,双管齐下,促进工作落实。
3、营造浓厚氛围。在市里的统一指导下,我校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有效提高了“洒扫应对”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洒扫应对”主题绘画比赛,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入社区义务劳动,给父母过生日,“日行一孝活动”,“洒扫应对”主题歌曲展示活动等,形式多样、富有成效。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宣传,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营造了社会环境。
“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把道德要求融入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潜移默化地在孩子的心灵种下了美好的道德根苗。通过参加活动,孩子培养了自理自立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自信心,文明、谦让、互助、孝敬蔚然成风。老师们普遍反映,“洒扫应对”易学易做,把抽象的道德观念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是教育孩子的好载体、好抓手。很多家长反映,活动开展后,孩子有了明显变化,懂礼貌了,爱和父母说知心话了,愿意主动帮家里做些家务活了。
我们深知,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反复抓、深入抓、长期抓。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活动深入,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广泛持久开展下去,配合教育局打造好南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项目。
附相片:
第四篇: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化拓展“学习雷锋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广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有关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主题
学习雷锋精神,做个美德少年。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与雷锋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新时期雷锋精神和道德模范、美德少年为学习榜样,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二、活动时间
2013年3月至12月
三、活动内容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劳动技能能力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和“洒扫应对”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未成年人懂礼知节、自理自立、感恩向善的良好行为道德习惯。结合我校实际,拟定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
1、开展一次“洒扫”劳动体验活动。以行为重,开展“日行洒扫”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组织各班开展校园卫生环境整治活动,创造优美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帮助家长打扫卫生、清洗衣服、协助做饭等家务劳动,培养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感恩父母。组织学生开展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和社区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传递文明、担当社会责任意识。(时间:三月份)
2、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利用讲故事、课本剧、小品等多种形式,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真实故事以及“洒扫”“应对”的思想含义,引导未成年人学习雷锋的勤俭节约、对人友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将这种精神与爱劳动、讲礼仪的良好生活习惯结合起来,让雷锋精神在学校、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涌现出更多的“小雷锋”。(时间:四月份)
3、开展 “生日问候”“日行一孝”感谢行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4、开展一场经典诵读活动。以中秋吟诵的形式,集中展示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结合“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有针对性的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孝经》、《周易》等中华经典,引导学生理解“洒扫应对”,诵读经典、规范言行,做一个爱劳动、懂礼节、有孝心、知感恩、会交往的人。(时间:十月份班
主任、语文组老师负责)
5、开展一次“节日小报”比赛活动。主题:“团圆中秋,浓浓敬老情(以“尊、敬老、关爱、感恩”为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尊老感恩意识。通过图片、故事、诗歌等形式展示名人、师长、同学中热爱劳动、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从浅显的学习、生活例子中认识和理解 “洒扫”、“应对”的内容和含义,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懂得怎样做人,怎样感恩,怎样向善,从而更好地去热爱生命,担当责任。(手抄报或电子小报均可。)(时间:九月中旬由各班选送三个作品送交政教处。)
6、利用暑假期间开展“五个一”的关爱行动,即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学会一种家务技能;与父母谈一次心或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
第五篇: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准十中关于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化拓展“学习雷锋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广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根据《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有关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主题
学习雷锋精神,做美德少年。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与雷锋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新时期雷锋精神和道德模范、美德少年为学习榜样,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二、活动时间
2013年9月至12月
三、活动内容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劳动技能能力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和“洒扫应对”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未成年人懂礼知节、自理自立、感恩向善的良好行为道德习惯。结合我校实际,拟定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
1、开展一次“节日小报”比赛活动。主题:“团圆中秋,浓浓敬老情(以“尊、敬老、关爱、感恩”为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尊老感恩意识。通过图片、故事、诗歌等形式展示名人、师长、同学中热爱劳动、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从浅显的学习、生活例子中认识和理解 “洒扫”、“应对”的内容和含义,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懂得怎样做人,怎样感恩,怎样向善,从而更好地去热爱生命,担当责任。(手抄报或电子小报均可。)(时间:九月中旬由各班选送三个作品送交政教处,然后从中挑选部分作品参加晋江市比赛。)
2、开展一场经典诵读活动。以中秋吟诵的形式,集中展示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结合“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有针对性的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孝经》、《周易》等中华经典,引导学生理解“洒扫应对”,诵读经典、规范言行,做一个爱劳动、懂礼节、有孝心、知感恩、会交往的人。(时间:十月份班主任、语文组老师负责)
3、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利用讲故事、课本剧、小品等多种形式,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真实故事以及“洒扫”“应对”的思想含义,引导未成年人学习雷锋的勤
俭节约、对人友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将这种精神与爱劳动、讲礼仪的良好生活习惯结合起来,让雷锋精神在学校、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涌现出更多的“小雷锋”。(时间:十月份)
4、开展一次“洒扫”劳动体验活动。以行为重,开展“日行洒扫”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组织各班开展校园卫生环境整治活动,创造优美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帮助家长打扫卫生、清洗衣服、协助做饭等家务劳动,培养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感恩父母。组织学生开展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和社区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传递文明、担当社会责任意识。(时间:十一月份)
5、开展 “生日问候”“日行一孝”感谢行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时间:十二月由各班选送三个作品送交政教处,然后统一从中挑选部分作品刊登在《长桥》期刊上。)
6、开展“争星”活动。各年段以孝敬父母、按时上学、仪表整洁、讲究卫生、礼貌待人、语言文明、活动有序、爱护公物、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约礼十条为内容指导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并以此为内容开展班级“争星”活动,树立榜样学习。(由各班组织开展九至十二月)
7、写一篇体会日记(博文)。组织引导学生撰写一篇参加“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和学雷锋活动的体会日记、博文或感受文章,加深活动的教育意义,让雷锋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时间:十二月份各班选送三个作品送交政教处存档)
8、利用寒假期间开展“五个一”的关爱行动,即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学会一种家务技能;与父母谈一次心或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