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保策划
“环保创意设计活动”策划书
【活动背景】
针对目前环保意识的日益提升,为了创建绿色和谐校园,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美术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商议提出开展此次环保创意大赛。旨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环保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让更多人的创意融入到环保中,设计出更实用、更有价值且受大家欢迎的小作品。
【活动主题】
“创意无限,环保在身边”
【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大学生精神风貌和青春风采,增强当代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经研究,决定举办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首届“我的碳计划”环保创意作品大赛。本届大赛旨在通过视觉设计的手段,广泛传播“环境与节能”的主题思想,发挥大学生的才能和智慧,带动全社会关注环境与节能问题。
【活动对象】
美术学院全体学生
【活动详情】
大赛有报名、初赛、决赛三部分组成,主题主要围绕“环保”、“创意”为主题。形式主要是:变废为宝的产品设计、环保创意服装设计、相关节能节源的概念宣传等。作品材料及创意由参赛同学自行
安排,作品形式不限(但作品材料必须包含废弃物品,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鼓励创新。
一、报名:
报名时间:即日起到2011年月日止
报名方式:
1、在美术学院报名总点领取报名表,或到各园区报名分点领取报名表{注:参加大赛的同学报名时应在报名表(由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组织部统一发放,也可自行复印)中写明自己的设计理念}。
2、可一人参赛,也可组队参赛,每队不超过四人。
3.参赛选手务必按规定参赛时间到场,如有未按时参赛者一律按弃权处理。比赛期间必须服从组委会的统一安排调度,听从评委的评判和指令。比赛内容将围绕首选题材展开,要求正面、健康、积极向上。
二、初赛
1.初赛分为自我介绍、作品展示两部分;
2.自我介绍环节要求选手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能够清楚表述本组作品的理念,体现本组的独特风采;
3.作品展示环节,每组有3~4分钟的时间进行展示,此环节要求选手侧重于对作品使用价值方面进行阐述,让大众对环保意识有所提高;
4.最终评出位(或组)选手进入决赛。
5.初赛展示结束后将进入作品展评阶段。展评在美术学院举行,为期两天,在展评期间全校同学可充当大众评委,为喜爱的作品投票,投票结果计入初赛成绩。
6.比赛时间:2011年月日
比赛地点:美术学院
三、决赛
1.决赛分集体(自由组合)现场制作创意产品制作(可以是自己未完成的半成品进行再加工);
2.节能节源概念宣传及大众评委提问等环节;
3.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最后的拉票,台下的大众评委可以对小组随机进行提问;
4.比赛时间:2011年月日
比赛地点:美术学院
注意:比赛最终得分由初赛分数与决赛加分最终决定。
四、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最佳创意奖1名,5个为鼓励奖,并对本次活动的获奖者进行颁发奖状,并根据名次奖项给予一定学分以资鼓励。
【活动幕后事项】
(一)活动过程
1、通知各班本次活动的具体事项及要求
2、张贴宣传海报
3、收集参赛作品
4、布置展厅
5、组织参赛展览作品的投票
6、统计作品票数及定出分数及排名情况
(二)参赛作品评比规则
本着客观公平的原则,将收集上来的参赛作品进行号数编排,设置一个投票箱,供参展同学投票。
(三)活动所需物资
宣传海报——2张
宣传单——30张
报名表——50张
小编码卡片——50张
奖状——12张
展厅装饰——控制在元内
(四)人事安排
A:活动前
1、两名干事负责海报绘制2、2人一组负责活动前期宣传及报名
3、一人负责传单、报名表、奖状的设计打印
4、三人负责展览装饰的采购
5、全体组织部干事负责活动场地的装饰工作
6、通知报名选手参赛
B:活动中
初赛:
①部长致开幕词
②由组织部部长及美院个别资深前辈共同担任评委。③邀请美院学生及老师参与展览投票
④统计票数及排名
⑤宣布初赛结果
决赛:
①部长致开幕词
②由组织部部长及美院个别资深前辈共同担任评委。③邀请美院学生及老师参与展览投票
④统计票数及排名
⑤宣布决赛结果
⑥前辈或部长对获奖者颁奖
⑦部长致结束陈词
C:活动后
全体组织部干事整理活动现场
总结活动事项,完善活动后期工作
策划人:
美术学院团委学生会
第二篇:210 环保策划
名称:让塑料袋具有“第二次生命”
主题:回收利用塑料袋,减轻校园白色污染
策划寝室:2号楼210寝
背景及目的:先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开学前的整理自己的柜子,突然发现满满一柜子的塑
料袋,都是上学期买水果剩下的,本想着留下可能会有用处,但现在看来实在占地方,只好扔到楼道的垃圾桶里让管卫生的阿姨处置了。后来我细算了一下,我上学期大概一星期去1次早市,每次至少带回2个塑料袋,这样积攒下来一
学期少说也有40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只装过一次水果,很干净,却因为实
在没有其他用处而扔掉了。我细心留意了一下,发现身边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把很多买水果剩下的塑料袋当垃圾扔掉了,同时,我也常听到公寓阿姨抱怨每天收拾的垃圾中60%都是塑料袋!大家想一下,每个人每学期40个,那一个
寝室就是200个左右,那一个公寓就是近1万个!全校的公寓加起来,数目相
当惊人!我们一个学期竟制造如此多的白色垃圾!
然而,震惊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的无奈。大家到早市上买水果必然要使用
塑料袋,虽然国家在之前也推出过塑料袋收费制度,而且我们医科大学也做过
相应的希望大家外出购物自带塑料袋的宣传活动,然而这些呼吁都收效甚微。
原因很多,由于塑料袋价格低廉,许多水果摊贩为招揽顾客都会免费提供;为
了方便,我们去买水果一般都不会自带塑料袋,这样白色垃圾的形成就不可避
免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想出一个操作最简单,作用最广泛,大家最容易
接受的办法来消灭大量塑料袋给校园造成的白色污染,也就是我们在此提出的让塑料袋具有“第二次生命”——塑料袋回收再利用行动。
策划创新点:本策划提出回收同学手的塑料袋,将其再次投放到市场中循环利用,形成一个
重新利用的良性循环,突破了以往活动只是呼吁减少塑料袋使用而成果甚微的尴尬瓶颈,且本策划简单易行,具有长期作用。
具体流程:1在各公寓一楼设一手工制作的精美纸盒,并绘制海报说明请同学们将使用过的塑料袋压平,平铺装入盒中,由工作人员定期收取;
2与早市水果商贩沟通,希望他们卖水果时可以使用我们收取的洁净塑料袋(这
样也减少了他们的开支),如果可以的话,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活动预期:本活动操作起来简单,但意义重大,建立塑料袋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减少校园
白色污染,同时调动全校同学参与进来,真正建立环保全民参与,环保从我做起的良好校风。
第三篇:环保活动策划
“ 绿色点滴,行动在即 ”
——上海青年“12·5”集中志愿者服务行动的策划
一、活动背景
2011年12月5日是第26个“国际志愿者日”。为更好地推进世博后的青年志愿者事业,加快推动上海青年志愿者事业的转型发展,积极构建专业化、社会化、长效化的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打造和树立青年志愿者工作品牌,团市委决定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快乐志愿”理念,推出和开展“一团一志愿”的建设活动,营造和形成全社会关注志愿者服务、参与志愿服务、支持志愿者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目的我国目前的环保状况并不乐观,人们并没有把环保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为进一步提高同学的环保意识,组织部门成员开展校园环保活动。以促进同学们养成自觉保护院园环境的良好习惯。公民的环保意识仍然不是很高,而我们大学生更加应该了解全新的环保理念,给广大的市民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组织此次环保活动的目的还在于提高志愿者的自身素质,加强部门与志愿者的联系。为志愿者提供更广大的空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三、主办单位:xxx
四、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12月6号中午12点30分至2点 地点:xxxxx
五、准备期(1)制作展板
事先制作展板,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让人能够简单地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展板内容包括环保的相关知识和活动主办方的基本信息,让同学们能够一目了然。(2)宣传单
事先制作传单,传单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活动时间、地点以及简要介绍。另一方面是对环保活动内容的介绍,包括环保知识以及活动内容。
六、实施期
活动现场分为两块:
固定活动区:海星广场绿色行动区:学院同学宿舍楼 1,固定活动区
固定活动区于海星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分为主场摆摊和流动宣传两部分。
主场摆摊是活动的主要部分,宣传环保知识以及绿色行动。活动展板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份展板宣传环保知识,一份为签名祝福展板。签名祝福展板有两个流程:一是在绿色行动开始前,全体志愿者及工作人员签名;二是活动进行过程中,同学们在便利贴上留言,写下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对于参与活动的同学,我们会送上相应的小礼品。
流动宣传,主要是于广场附近分发宣传单,把同学们吸引到活动区去。
2,绿色行动区
绿色行动区是与学院团学联实践部合作的活动,志愿者到学院学生宿舍楼回收空纸箱、旧报纸、空饮料瓶等物品。
绿色行动的意义主要在于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把可回收利用的东西攒起来,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另外,对于收集的物品,我们变卖后,会把集得的资金捐赠给慈善机构。
七、反馈期
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对同学们写的便利贴进行分类,整理出同学们对环保的想法,向相关组织提出建议。此外,在绿色行动后,询问学院同学对我们志愿者工作态度和方式是否满意,有何建议,据此完善我们的志愿工作。
活动完成后,部门将根据志愿者的表现,选出科学商店“优秀志愿者”以及“志愿者积极分子”,以此激励志愿者更好地为志愿事业做贡献。
八、人员安排
附1
物资及预算:
附2时间安排表
第四篇:环保小发明策划
绿色的心,绿色的未来
策划人: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时间:2013年5月16日
一.活动背景:
虽然环保已经是世界的一个潮流,但我们生活的环境依然正
在恶化中,然而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想出一个小发明来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地球又会是怎样一个场景呢,为了让同学们有机会开动你们的思维,展现你们的创造性,更是表达你们对地球家园的怜悯我们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特地举办了这次“创造多一点,地球就会美一点”为主题的活动。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环保,从而达到宣传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
本次环保小发明活动,既能开发同学的创造性思维,又能增
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可以借此机会让大家对环保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活动主题:
绿色的心,绿色的未来
四.活动流程:
(一)初赛:
要求选手制作一个以“绿色的心,绿色的未来”为主题的环保小发明,并附有简短的介绍(含有使用价值)以及使用说明。具体要求如下:
(1)参赛选手需要将参赛作品的电子版发到绿色环保志愿
者协会的邮箱里,小发明要以图表或照片的形式(标明
尺寸大小)并附有对其功能的解说词以及发明的使用说
明。
(2)初赛将会选出10名优秀作品进行决赛。
(二)决赛:
(1)决赛分为小发明的展示,以及实用性的测试。每位选手在展示完作品后,对作品的实用性和使用说明进行讲解,时间一共为1—5分钟。
(2)决赛将邀请美术设计专业的资深教师、校学生会的主席、副主席及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理事长等人作为评委。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并颁发奖品及证书。
六.活动时间
初赛作品上交截至时间:2013年5月20日
决赛时间:2013年6月1日
八.活动地点
沈阳师范大学
九、注意事项
1、前期宣传的广泛性与有理性。
2、防止比赛中途出错、及时整顿。
十.活动经费预算
宣传展板及条幅的制作经费:40元
获奖证书的经费:50元
A4纸:2元 笔:10元合计:102元
第五篇:环保纪录片策划
环保纪录片策划
一、选题:
1.纪录片名称:《一样地生活不一样的水》
2.片长:60—90分钟
3.纪录片的主题与背景:
中国是人口大国,因而也是用水大国,中国的水资源其实并不充裕,且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用水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的。生活在南方丰水区的人们用水毫不节制,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随处可见。节约用水的意识在他们的脑海里并不深刻。而生活在西北,缺水极为严重的区域的人民,水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财富,也许他们需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打到干净的水,也许一盆水常常是一家人轮着用,能舒舒服服洗次澡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个很奢侈的念头。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即便今天你还能毫无节制地用水,但是也许明天水就变成奢侈品了。所以节约用水变得刻不容缓。
4.题材基本定位:从普通大众,最广泛的民众出发,需要做到节约用水最大的群体。
二、人物:
1.甘肃会宁的一家人:
家在甘肃会宁农村的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儿子女儿。父母都是农民,儿子女儿都还在念小学。
2.上海的一家人:
家在上海市区的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儿子。爸爸是政府工作人员,妈妈是家庭主妇,儿子在上幼儿园。
三、拍摄中可行性:
1.影片结构:
a.首先插入一些视频和图像资料说明我国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情况。配上解说,加强观赏性及叙述性。出现国家地图,在地图上标出这次两户主人公家的位置。b.出纪录片标题《一样地生活不一样的水》
c.以一天时间为跨度,并以时间为主线,镜头在两家人家间来回切换,从早上6:00开始,会宁家的父亲已经早早起来,往离家一公里的地方去取干净的山泉水,两桶水就是一家人一天生活起居所有的分量。回来之后,父亲就将水倒在门口用作储水的井里。两个孩子起床,依次用水洗脸之后是母亲、父亲。母亲给孩子分别装好一天的口粮—干馍馍,和一杯水。镜头切回上海的家庭。父亲早上7点起床,先进浴室洗了澡洗了头,之后母亲为父子俩准备早饭(开水龙头洗水果、淘米)之后母亲进卫生间开始用洗衣机洗衣服……之后就是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在两家人之间不停切换,摄取他们生活用水的每一个镜头……
d.甘肃家庭每个成员的特写、采访,问问他们对现在用水的不便有什么想法或者说希望将来他们用水能得到怎样的改善。
e.上海家庭每个成员的特写、采访,问问他们对节约用水的态度或者自己有没有做到节约用水。
f.声画分离,画面播出各个用水困难地区的照片以及一些浪费水资源的图片影像资料,旁白配用一些我国现阶段用水困难地区的现状描述,点出节约用水的主题。
2.发生意外事件可能性及其解决方法:
a.甘肃会宁山区可能拍摄条件较差,山区山路难行——可以通过后期技术处理,或者不好摄像的地方可以用摄影代替。
b.可能会有导演情节的嫌疑,会诱导主人公的某些行为——尽量保持旁观者的角色,不参与主人公的真实生活状态。
c.有些地方可能不让拍摄,或者拍摄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办公或秩序——提前和单位或个人商量、保证不妨碍他人正常办公和生活秩序。
d.对某些特殊镜头(如洗澡)做特殊处理比如:只出声音或者用空镜头代替。
四、情节考虑:
1.主要抗争点、矛盾冲突:
两家人对水的态度,用水方式的天壤之别。出现浪费水的现象时两家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及关注点的不同。(小孩打翻水,甘肃父母斥责小孩说不知道水的珍贵;上海父母指责小孩弄脏衣服,麻烦)
2.拍摄时须注意的问题:
摄像机是倾听者的角度,注意有时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是仰拍的拍摄高度是低于被采访者与记者本身的。拍摄过程中的光线变化,附近有无嘈杂生源。要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和视角,不能夹杂太多的个人情感。
五、拍摄组构成:
导演、文案、摄影、采访人(要善于表达、善于提问)、配乐、剪辑。
六、效果预测:
了解我国如今严峻的用水状况。通过纪录片的讲述,越来越多的人能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能改正自己过往在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做法。越来越多的人能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