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胜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观胜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3年——2015年)
一.指导思想
我校德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开展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创建目标
本着“科学管理、分步推进、形成特色、争创一流”的原则,制定发展目标如下:在2014争创县师德师风学校,成为县德育工作示范学校。
三.规划内容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
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完善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实行德育工作校长负总责,学校德育主任操作执行,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优化骨干队伍。
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组织班主任定期学习、新老班主任结对子等活动,为年轻班主任和新班主任创造近距离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在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师德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要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教育法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师德教育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扬师德、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全校教师能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
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以“五爱”为主线,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社区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狠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继续推行教师导护值日、红领巾值日督导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周进行小结,在值周栏内公布优胜班级。各值周负责人要加强指导和考核工作,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学校要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使者”主题教育,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强化“五自”教育。
“五自”(自主、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是雏鹰行动的核心内容,要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意识,对中队提出的“争章”系列化要求,要积极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实践操作,使“五自”活动更具操作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4、塑造爱心教育。
抓好身边的“希望工程”,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心,倡导崇尚文明、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5、渗透公民教育。
以育人为根本,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开展好“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道德规范,塑造诚信形象”活动,促进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6、加强法制教育。
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师生演讲、参观展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8、重视科普教育。
积极做好科普教育,在校园环境、设施改造、条件装备、选手训练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积极选拔选手参加校、县级科普比赛,使学校的特色更加鲜明,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三)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班级环境美化。
班级环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每学期进行“巧动手,扮靓我们的教室”评比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主题要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
2、升旗仪式序列化。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要求内容丰富,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3、鼓乐队训练经常化。
认真抓好学校鼓乐队训练,做到定人、定时、定内容,不断提高水平。
4、板报设计个性化。
要求精心设计学校和班级的黑板报,体现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及各班的个性。
(四)深化雏鹰行动,锻炼学生才干。
1、深化雏鹰争章活动。
抓好少先队工作,同学校育人特色紧密联系,深入开展雏鹰行动。围绕自定科技主题搜集内容进行板报展评、小画报比赛。继续按各年级段不同要求,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力求持之以恒、富有实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当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创新。
2、开展主题教育。
既要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又要根据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开展主题教育,二月份开展“行为规范宣传周”活动,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四月份开展“学习革命先烈,争做好孩子”活动,五月份开展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六月份开展勤奋学习教育活动,九月份开展尊师敬老活动,十月份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活动,十一月份开展文明安全记心中活动,十二月份开展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活动,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同时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增长学生艺术才能、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善于合作的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
(五)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1、提高家教水平。
按规范化要求办好家长学校。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特别要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每学期要开好一次家长座谈会,使家长能比较深入地了解学校、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
2、开放教学活动。
开放教学,是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又一形式。每学期学校的开放日活动要邀请社会人士、家长参与,通过开放日,进一步沟通情况,交流家教经验和体会,促进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
3、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各界人士、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区共建活动。大力开展学雷锋互助、环保等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
(六)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学科德育是传统且有效的德育途径,通过学科德育方法的研究,旨在探索出学科渗透德育的更好途径和方法。
1、挖掘渗透内容。
德育要寓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社会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科技教育等学科,要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认真上好思想品德、晨会、班队活动课。
3、开展实践活动。
紧紧把握教改脉搏,在三-六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同学校特色紧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自社会生活,任课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观胜镇中心小学
2013年3月22日
第二篇:下浒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下浒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08年9月——2011年8月)
一、学校德情分析: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了深入贯彻这一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开展了主题月的宣传教育、实践体验等活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特色,学生逐步养成了明理、善学、合作、探究的好习惯。
二、指导思想:
继续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理论依据,以两纲精神为指导,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工作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倡导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在开展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要强调多途径、多形式,主张全员、全程、全方位。力求使学生通过参与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在实践体验中实现自我发展。
三、建设目标: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努力提升全员的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德育骨干队伍的培养,三年内建设一支有爱心、有责任心、业务精、有创新意识的德育骨干队伍。(建设期:2008年2月——2010年12月)
2、以“责任教育”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展开系列性、针对性的德育工作。通过主题教育、学科渗透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尽责行为的训练。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引导全体学生学会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且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能充分体现。
(建设期:2008年2月——2010年12月)
3、积极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新框架,建立纵横有序的德育建设网络,形成具有引导性、激励性、民主性的育人环境。
(建设期:2008年2月——2010年12月)
四、主要举措:
(一)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领导小组
建设目标:
通过学习、研讨不断更新观念,使领导小组成员具有先进的德育理念,能在学校德育规划、德育管理、德育活动中发挥引领、辐射、示范、指导的作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军人。
保障措施:
每月一会。重点研究学校德情,学习借鉴先进的德育经验,研究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德育活动,以不断提高本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积极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引领指导作用,深入一线,指导提高,整体提升。
班主任队伍
建设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不断积累新经验,提高新认识;善于剖析、分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用适切的方法解决问题;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注重对偏差学生教育转化,不断提高育德水平与能力,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中坚力量。
保障措施:
一月一例会。加强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研讨。着重研究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开展好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特色中队创建等活动,提高水平,提升能力。
加强对教育主阵地的宣传教育,做到专课专用,按计划备好课,上好课,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水平,使学生的受教育面达100%;积极开展少先队
主题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体验,提高学生感悟,内化学生心灵。
一月一考核,一学期一测评,不断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全体教职工队伍
建设目标:
以师德建设为抓手,通过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制度的修订、完善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搭建平台,主动交流,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因素,贯彻两纲精神,提高育人实效。
保障措施:
加强师德专题学习,一月一场,充实内容,丰富形式,提高从教的认识,增强育德的责任,一学期开展一场师爱故事交流,一学期进行一场育人情况调研。
加强全员育德能力的培养。以“学科渗透”为研究实践的抓手,开展经验交流,方法推广等活动,整体提升学校育德水平。
(二)学校德育内涵建设
活动
建设目标:
以“责任教育”为核心,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宣传教育、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自我发展。
保障措施:
每学期学校将围绕教育主题开展重点突出、形式活泼的“主题月”教育活动,教导处重宣传发动,大队部重实践体验,做到月月有活动,月月有反馈,月月有收获。
将学校“责任教育”延伸至校外,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与校外建立起长期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活动。
以少先队争章形式开展责任教育系列活动,并组织开展交流、评优活动。
课程
建设目标: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完善德育课程结构;以学校“责任教育”为重点内容,进行提炼,逐步研发校本课程;开拓资源,积极构建学校德育社会化格局。
保障措施:
坚持专科专用、专人授课。严格按课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专题教育课、班队会课、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并依据学校统一内容备课施教,做到主题突出,引导性和指导性强,学校将强化该类课的过程性管理。
(3)继续实施校本课程,分年级推进,加强对其过程性管理和研究。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目标:
围绕“责任教育”这一主题,营造与之相称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和激励功能。
保障措施:
围绕“责任教育”主题活动,班班增设活动展示板,主题鲜明,带动全体;楼楼有宣传画,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发挥育人作用;学校展示厅开展“明星评比”,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开展“责任教育”交流活动,升旗仪式宣讲,电视演讲,广播评优,全员知晓,全体参与。
积极参加学校重大节日和主要活动。通过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趣,增强能力。
管理
建设目标: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完善德育考核评价方式,促进教师观念的进一步转变,育德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的进一步提升。
保障措施:
(1)加强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指导工作。一月一会,研制方案,诊断得失,考核反馈。
(2)制定班主任工作工作考核表,一月一反馈,积极鼓励工作中好做
法,经验推广,借鉴提高。
(3)修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加强全员教育。利用会议,日常交流等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全员意识,明确工作要求。一学期一测试,一学期一总结。
(三)学校德育评价体系建设
建设目标:
积极构筑学校新的德育评价体系,客观、真实、全面评价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全员、全程评价教师的育人能力,充分发挥德育的评价功能。
保障措施:
教师层面
实行全员性评价:学校德育工作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力求“全员性评价”策略促进教师主动参与,积极践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
实行过程性评价:德育工作的评价中在过程,重在全员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以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学生层面
实行评价的多元性:为了达到对学生评价的客观、准确,学校将尽可能的让不同的主体参与到评价活动之中,力求从不同侧面反映学生的品行表现。
坚持评价的综合性: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反映在道德品质上,同时还将涉及学生的行为习惯等诸方面。
2008年9月
第三篇: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攀枝花市第三十四小学校
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3---2015)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攀枝花市第三十四小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为主题,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文明守纪、心理健康、自信向上、朝气蓬勃、和谐发展的合格小学生。力争让学校成为“环境优美、师生优雅、学生优秀”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创新务实的精神,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确定一个德育课题,围绕德育课题,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力争学校德育工作达到省级领先水平。在三年内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组成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建设网络,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手段,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强化养成教育;以评价为手段,培养学生习惯,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德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有特色的具有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德育工作体系,把我校打造成“书香门第,礼仪校园”。确保校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各项比赛成绩明显起色,获奖人数逐年递增。
三、发展目标
2013-2014学年: 要探索一套具有特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与课改教学同步,使养成教育扎实有效。使学校责任心教育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德育亮点,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2014-2015学年:
学校要综合运用社会合力共同做好德育实践工作,要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有所突破。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德育阵地、社区德育资源”三大基地的横向沟通,重视过程管理和教育效果,努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品质。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级布点纵向贯通的德育基地网络,保证学生能参与基地活动。2015-2016学年:
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探索新时期班队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形成一套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班队管理模式。学校德育研究课题取得成效,德育教育形成一定经验。
四、主要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养成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探索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以礼仪教育为抓手,开展学生文明形体;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等系列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三种习惯”,即: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热爱阅读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开朗乐群团结互助的好习惯;“三种精神”,即:诚信精神,吃苦精神,创新精神,培养具有文明素养的学生,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德育的亮点。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
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接受咨询,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4、以法制教育为保障。今后法制教育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展览、参加审判会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5、以生存教育为底线。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产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另外,要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德育工作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要重视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团、队组织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学校要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
2、学科育人。高度重视学科德育,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把育人放在首位。一堂好课,首先要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管理育人。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既要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又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
4、班级育人。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队会以及劳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能力。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以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为重点,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内在规律,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5、实践育人。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落实课程安排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结合各种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网络育人。充分发挥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各种培训,要让教师能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从而使网上的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德育网站、德育网页,开展网上教育活动。通过网上德育成果展示,既增强正面教育的作用,又有力地向社会宣传学校品牌,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
7、环境育人。学校要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合适的目标,使校园内活动室、宣传橱窗、旗台、旗杆等都能发挥育人功能。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学校要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创绿色校园。要确保设施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要把校园自然环境变成能动环境,化成师生自觉意识和文明行为,创建文明校园。
8、家庭育人。用学校文化影响带动社区、家庭文化。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学生校外表现卡、家校联系卡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随时倾听家长心声,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让学校与家长同步、让素质教育走进每一个学生家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家校沟通,开设网络课堂、家长论坛,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围绕国家十一五德育实验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选题定位,通过教研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德育实验根据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促进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要将德育教研纳入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成立德育研究会,定期召开年会,交流经验、推广典型,掌握教育工作方向,为德育工作决策服务。要将德育重大课题纳入基础教育课题范围,实行德育成果奖励制,每年评选优秀德育课题和成果。
2、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主任绩效考核、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评估三项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觉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校评、生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师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德育保障机制。通过举办学校德育论坛、组织优秀教育案例评选、开设德育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德育热点、难点工作研讨,促进教师更新德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责任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团队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
4、德育激励机制。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既要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又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完善改进已有的管理制度,按照相关制度操作,并及时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修改,完善管理制度,让常规工作制度化,创新化。充分发挥团支部和少先队的作用,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益。把德育工作和教师的职称评聘、考核、教师聘任等挂钩,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五、工作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三条主线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力求做到:
1、求精:狠抓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工作态度认真、工作精益求精、能出精品成果的德育工作队伍。
2、求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辟德育工作新天地,利用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势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3、求真: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抓好班级、少先队和其它学科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学科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4、求实: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
六、工作形式
深入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
主题讲座——请有关专家讲解安全、法制、国防、心理健康等问题
研讨座谈——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改革创新
多彩活动——结合学生和学校特点,开展学生乐于参加、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七、工作途径
教书育人——发挥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渠道作用
管理育人——发挥管理干部的管理育人渠道作用
环境育人——发挥校园环境的潜在育人渠道作用
活动育人——发挥文体活动的熏陶育人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发挥校内外、课内外的教育功能,形成合力,共同育人。
攀枝花市第三十四小学校 二〇一三年三月
第四篇: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1—2014)
一、现状分析:
(一)外部背景分析
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内部背景分析
1、学校基本情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完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凝聚力强的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教师平均年龄较年轻,并且富有朝气,能为人师表,全体班主任均参加过新一轮班主任培训,德育教导员并评为2011年区德育学科带头人。学校德育教师队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基础。
2、学校德育工作优势分析
(1)学校德育工作已经形成自身特色
学校以“涉台教育”、“生命教育”为切入口,在区级重点课题《系列化、体悟式实施生命教育的行动研究》引领下,以故事妈妈进课堂、维权进课堂、开展“生命组合章”等多种实践活动,推进学校生命教育的做法,得到市区专家领导的认可,并获区生命教育试点学校称号。
(2)学校少先队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
学校少先队在德育部门统一领导下,加强了少先队自动化建设,少先队员在队干部的带领下自主开展各项活动,学校被评为“上海市雏鹰大队”。
(3)学校德育的社会力量
为有效实现德育生活化,我校充分依托家长、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与虹纺居委会签订《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与周桥工商所签订《校商联手开展维权活动协议书》,定期请交警、消防、禁毒社工、关工委老干部等来校作报告,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教育的良好态势。
3、学校德育工作劣势
(1)德育管理
制度虽健全但考核力度不够;任务布置多但指导力度不够;各类活动多但系列化程度不够。
全员德育意识还不够到位,以身示范的作用还不够。
(2)教师队伍
缺乏“全员德育意识”,德育工作者普遍存在思索少,应付多的情况,德
育工作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养成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主要依靠值勤中队的学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和部分学生工作方法和服务意识不到位,在评比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并掌握在自身发展中不断优化心理状态的能力。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学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承受了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压力,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列入德育工作的范畴之中,目前学校受过专业心理咨询培训的教师很少。
(5)特色工作
生命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在研究的深度上和力度上还不够。
在充分分析前三年德育工作现状的条件下,特制定新三年德育发展规划。
二、学校德育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阿克陶县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阿克陶县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德育建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确立学校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力军、学科渗透是主渠道的德育管理理念,建立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的效能开展生命课堂研究,促进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活动制度化、德育管理网络化,形成有利于教师家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工作体制,促使教师家长学生幸福和谐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以“故事妈妈工作室”为抓手,开展生命课堂研究。
1、教师层面:
(1)以师德建设为契机,以文明班组为抓手,通过“生命型德育教师”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打造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的生命型德育教师队伍,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格局。
(2)组织教师及故事妈妈开展“生命课堂”专题研究,提炼生命课堂应具备的要素。
(3)开展生命课堂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全面综合素质。
(4)以故事形式在教职工中开展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形成以故事形式育人的良好氛围。
(5)成立“社会资源助教团”,邀请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2、学生层面:
(1)开展“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通过找一找、写一写、学一学帮助学生寻找并发现身边的美,并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2)以“三进一联”为突破口,打造以维权为品牌的特色课程。
(3)成立校级“学生故事社团”,形成以故事形式对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新模式。
3、家长层面:
(1)继续对故事妈妈工作室成员进行生命教育理念和故事绘本的培训。
(2)继续发行2期“生命彩虹报”,让更多家长了解学校生命教育。
(3)吸引更多家长参与学校读书会,学习交流育子技巧。
(4)开设家长学校讲座,分年级编写家长学校教材。
(二)以课堂为载体,实现学科渗透。
1、将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中,实现学科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整合。
2、结合教研组活动,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知识点,并汇编成册。
3、开展以落实“两纲”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三)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实现德育无痕化。
1、结合生命教育故事,开展“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系列教育活动,分
年级设计相关体验活动。
2、充分利用现有法定的各种节日和纪念日,特别是以世界环境日、禁毒日、重阳节等为契机,整体分层设计专题实践活动。
3、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四)通过争章活动,实现德育趣味化。
1、修改完善生命组合章争章目标和争章要求。
2、开发适合各年级的争章活动。
(五)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成立生命教育讲座团,提高专业技能的含金量。
(六)建立关怀生命教育氛围的校园环境
(七)强化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1、开展“闪光式”教育,采用“分级管理,分层表彰”的方式—即构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管理的“闪光式”教育机制,帮助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2、加强养成教育。“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根据新版《小学生守则》,以市行为规范校为标准,制定各年级行为规范训练重点。
2、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宣传、教育、训练和检查评估,使学生形成观念正确,行为规范,学有特长,身心健康,具有一定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四、成功标志
1、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举止,班级形成较为稳定、良好的班风。继续保持区行为规范称号,争创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2、学校全员育人氛围浓厚。
3、生命教育在市区层面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4、学校家庭教育形成特色,争创家庭教育研究基地。
5、争创区关工先进。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
2011年9月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
2011年9月
第五篇: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陈楼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3—2016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加强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创新,规范德育管理,开展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开展,特制定解家小学德育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继续以创新务实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具有小特色的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的德育工作体系。
二、发展目标
1、加强师德建设。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魅力人格,敬勤事业,务实工作,热爱学生,开拓进取,创新求效,提升教技。
2、完善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建设,通过网络和现代技术加大小学生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力度,使校园网成为学校实施《两纲》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
3、切实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符合时代精神的、奋发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班创特色;追求人性化的管理空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进行“童趣、童真、童乐、童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4、进一步推进小公民道德建设,在诚信意识、公共秩序、爱护环境、文明礼仪等教育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形成系列化的教育目标、内容与评价机制,使学生在规则意识及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5、继续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少先队、儿童团系列自主教育运作机制,以“和谐完美、健康向上”为主题开展少先队活动,完善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育人模式。
三、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1、建立组织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
2、成立德育教育工作小组。
组长:张宝训(校长)
副组长:李延峰 韩福庆
组员:许金水 周玉桥 冯振成董玉华冯宝刚周兴忠 薛振义郑玉珂蔡建涛万希燕
三、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各项工作。重点做好:①发挥《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语文等学科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发挥数学等学科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作用。②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开展系列活动,着重落实好“四个一”:即每周一次班级主题教育;每周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学期一次参观或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以上组织全校性主题教育。③要求每一位教师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校本培训中,注重提高教师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能力。
2、以生存教育为突破口。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活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3、以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将行为规范的实施与少先队自动化小队、中队建设,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重点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讲卫生、讲礼貌、爱劳动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继续进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再研究,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让班级成为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基地;继续进行以“礼仪、诚信、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然负责。以诚信和亲情教育为切入口,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通过“创诚信校园”、“当诚信少年”、“做诚信作业”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信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大力开展以孝敬长辈、友爱同学、关心幼小、帮助弱势为基本内容的亲情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真情、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自觉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行为习惯。
4、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加强法律普及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5、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继续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少先队、儿童团系列自主教育运作机制,以“和谐完美、健康向上”为主题开展少先队活动,完善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育人模式。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为载体,有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做到让学生每一项活动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在班集体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交往能力。
6、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为烘托。营造高层次、高起点的校园人文环境,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追求人性化的管理空间,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进行“童趣、童真、童乐、童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的整体设计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切实抓好校园的广播、演出、展览、展示,做到每年两次学校环境建设大展示评比(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等)。
7、以主题活动开发学生潜能。继续开展“七彩大舞台”、“我们都是小能人”、“今天我来露一手”等展示学生个性才能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充分体现“童趣、童乐、童真、童心”的原则,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进一步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活动,以学校传统的艺术、科普、体育、读书四大节为主,高质量完成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学校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树立全员参与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监督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广大教职工,继续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开展“把学生交给最好的老师”的主题系列活动。
2、学科育人。高度重视学科德育,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现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应把育人放在首位,研究建立教师在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教学基本环节中,落实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与教师的教学业务考核紧密结合起来。
3、管理育人。以人本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实现管理的人本化。
4、班级育人。发挥班级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最基层组织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要以星级示范班、优秀班集体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内在规律,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5、实践育人。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网络育人。发挥网络作为现代社会基本工具的作用,以其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密切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充分认识网络对学生成长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因势利导,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网上德育阵地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
7、环境育人。要进一步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合适的目标,使校园内活动室、宣传橱窗、旗台、旗杆等都能发挥育人功能。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要确保设施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8、家庭育人。发挥家庭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学校将积极主动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家校联系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新时期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将德育科研纳入学校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经验、推广典型。重点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和谐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评价等工作机制研究。实行德育成果奖励制,每年评选优秀德育课题和成果。
2、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主任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觉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校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师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德育激励机制。要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层面,把德育工作和教师的职务晋级、职称评聘、等挂钩,与学生的先进班级(个人)评比、素质评定等各级各类评优结合,与好家长、优秀家庭的评比结合,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家长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家长素质、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4、德育保障机制。通过举办学校德育论坛、组织优秀教育案例评选、开设德育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德育热点、难点工作研讨,促进教师更新德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德育课题研究
强调全员育人,以科研带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探索,特别注重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探索新时期班级活动的新思路、新理念。坚持深入基层学校,做好课题的实践、指导工作。
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3—2016年)
陈
楼
小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