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登山计划书
登山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登岳麓山,了解麓山文化
二、活动背景:
1、树达学院坐落于岳麓山脚下,了解麓山文化,以及建院十周年,通过走岳麓,增加文化底蕴。意在让学员看的更高更远。
2、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感想,而秋季让人对出行有了自然而然的亲切感,秋天的山平添了许多凋零秋叶,红叶满地,我们登上岳麓山,感受自然气息,融入自然。
3、正值重阳之际,传承登山文化与历史传统。
三、活动时间:2011年10月X日
四、活动地点:岳麓山
五、活动人员:
1、理工系团学两会成员。
2、大
二、大三有意者。
六、活动意义(目的):
我系通过学生会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促进同学们掌握关于户外运动的技术,有利于组织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发展。另外,也培养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体现当代大学生积极活跃的精神面貌。
七、活动内容:
1、成员于早上7:00准备备好物品在教学楼前集合。
2、各负责人清点本组员人数。
3、队伍行进过程中必须整齐,干部和小组长注意观察队员的情况,确定适当的休息时
间。
4、每组发放小旗,写上“爱在树达”之类的标语。
5、登山。南门进东门出,登山过程中建议各队组织拉歌比赛。
6、到达峰顶,大家自由休息半小时,若时间允许就开展娱乐性活动,无固定时间,若登山用时过长可对时间进行压缩,若短也可以增加。
★备选活动:
(1)随机抽取班级文艺优秀者进行现场表演(类型不限)。(2)成员感言。每个人一句话来表达本次活动的感想和收获。
7、全体拍照留念。
8、返校。
八、活动宣传:
1、在学生活动中心挂横幅宣传;
2、在人口密集区(食堂,宿舍,学校宣传栏)张贴海报宣传;
九、活动的展开:
1张贴宣传。
2、前期报名:因为活动规定理工系团学两院必须参加,所以该活动通知由主席或团副传达。并在教学楼前,由本部成员设摊召集大
二、大三的有意者进行现场填表报名,报名名额不限,但以自愿为原则。
3、赞助经费:本次活动的赞助经费均由个人自行提供。
4、领队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分2-4组,每个小组5-10人,分别选出领队和副领队,主要负责全组的组织安全工作。组长作为纪律主管,其他各组负责协助管理工作和组员联系。
5、路线选择:登山路线多种多样,我们统一走一条路线。
6、不允许中途退出,进行好思想教育工作。
十、活动安全:
⒈我们沿着正规的道路前进而不是抄小道,因此排除了很多的危险。
⒉我们是团队行动,而且在队伍的最前面和最后面都有跟随,在路途中如有人有事离开
必须向组织说明原因和回来的时间,防止人员丢失。
⒊考虑到空气的原因,也不打算安排野炊,排除了因失火带来的隐患。
⒋登山是一个集体行为,整体的速度取决于体力最差的队员。不要以为自我感觉体力良好而一往无前,忽视了落后的队友。
⒌山间小路尽量走靠近山体的一侧,而不是靠近悬崖的一侧。并且尽量使自己的背包重心稳定,双手能够空出来。
⒍活动要求身着长袖长裤,穿登山鞋或轻便的平底鞋。⒎集体决策,切不可擅自独行。
十、注意事项:
1.户外运动,服从领队,注意安全,牢记环保,发扬团队精神; 2.切记自备午餐与水,以免缺乏体力影响前行;
3.务必沿着正规的道路前行,而不能穿小路造成的不必要危险; 4.集体决策,不要独自行动;
5.沿路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主办方:树达学院理工系学生会
权益部著
附表:
第二篇:登山计划书
南财大福建路校区爬山捡垃圾活动计划书
一、活动时间:2011年3月12日
二、活动地点:紫金山
三、活动人员:学生及管理站阿姨
四、活动目的:想起大山我们会想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心里就会
感到无比愉悦,经常去爬山锻炼,能呼吸新鲜空气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但是,我们在爬山的时候会不经意间看到丢弃的垃圾,污染了环境,也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就应该在爬山的过程中把垃圾捡起。这样不仅陶冶情操,感受美好的自然风光,释放青春活力,将自然的春天和生命结合起来,使同学们领略春天的美好自然风光,而且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还大山的原始、自然、美丽,使我们生存环境更美好。营造了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提升文化品位,加深相互认识了解,培养成员之间互亲互爱,增进感情。
五、活动流程:同学们从校南门过马路乘143路公交车到白马公园下
车,以白马公园为起点开始登山,到紫金山天文台结束为终点。
六、活动安排:3月12号上午9;00同学们在白马公园集中,到活
动组委那里领号,领号完毕,发令统一出发,沿着登山道开始往山上爬,到了目的地,将自己的号交到组委成员处进行登记,前五名加30分,六至十名加20分,参与的同学加10分。
七、注意事项: 请同学们尽量少带东西,上山不要走野道,沿着红旗
指引的路线上山,活动结束后,请自行返校,注意安全。
八、报名地点:各宿管站
2011年2月24日
第三篇:青少年登山夏令营活动计划书
2011年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登山夏令营计划书
开营时间:
2010年7月11日—7月15日
人数: 80人
年龄:10-15岁
地点: 国家登山训练基地
主办: 中国登山协会
活动宗旨: “亲近自然、感受户外、体验登山、避险救援!”
活动主题: 学习登山英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
神。
活动目标:
培养兴趣爱好;结识更多同龄新伙伴;
丰富暑期学生生活,提高锻炼学生独立坚强生活能力;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习避险救援技能、野外生存、培养团队信任、合作精神。青少年登山夏令营特色:
安全:
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每一天的每一秒!我们都会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平安!——一个安全的营地!放心的营地!快乐的营地!
自然:
摆脱“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桎梏,学了这么多年,该是让孩子学习亲近自然的时
1候了!来营地,攀岩、露营、野外生存„„不仅让孩子迈出“自然而然”的第一步,也代表了父母充满前瞻的先知!
避险:
虽然不愿承认,但自然灾害其实离城市中的我们很近很近,没有父母愿意看到孩子在灾害面前茫然无助的眼神,您的肩膀也不会永远在孩子身边——把突发危机时最安全的反应和动作变成孩子身体的本能!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青少年登山夏令营课程项目设计与简介:
1、避险与自救:自然灾害(地震等)特殊情况下的面对突发危机和灾难,孩子们将如何应对?打造孩子的紧急避险及自我求生技能,充分提高孩子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
2、攀岩: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种竞技项目,运用身
体的协调能力、体能和技巧进行岩壁攀爬。增强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和攀登高峰的拼搏精神。
3、绳网:借助绳网、轮胎等器械,使学员攀爬到高处的平台上,依次通过绳网、轮胎、绳网。提高学员的身体
协调能力,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培养青少年的团
队鼓励精神。
4、天梯:学员先进行分组,每两人一组,合力从天梯的底端爬到顶端,整个过程不得借助任何外物。感受联手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取得胜利的成就感。体会失
衡减力的状态下,顽强拼搏向上攀爬的感悟,培养为整体
利益放弃自我为团队奉献精神。
5、信任背摔:学员们依次站到约2米高的平台上背对
大家倒下,其余所有队员在下方用手臂将其平稳接住。充
分锻炼个人对团队的信任,培养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高度责任心以及团队之间的信任合作等。
6、雷区取水:学员集体围成一个圈,只能使用绳子,要将中间的水桶取出来,并且不能洒。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拓宽学员的思路,锻炼学员的思维能力。
7、高空抓杠:学员爬上直梯,站在高处晃动的平台上,跃起抓住前方悬空的横杆。体验自我认定与目标实现过程的敢为精神,认识自身潜能,促发自我超越意识,对青少年的心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帮助个人培养自信。同时需要
团队的鼓励,也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8、高空下降:学员站到高空,利用下降设备从顶端沿
主绳下降到地面。此活动锻炼学员们的胆量以及团队的鼓励配合,充分体验户外运动的魅力,享受挑战和克服
困难后的喜悦。
9、野外拉练: 由国家登山队专业教练带领学员进行
实战的野外拉练,通过徒步了解户外运动知识,增强遵守纪律,磨练战胜困难的意志;提高环保意识。
10、大渡河: 学员站在一根钢丝上,手扶悬吊的细绳从起点处走到终端,此活动需要集体的鼓励与学员自身的胆量。
11、地雷阵: 团队集体通过一个布满地雷的雷区。培养学员在团队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训练一个团队对规则的理解以及掌握、目标的确立、有效沟通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
12、绝处求生: 学员们在不借助任何外物的条件下,集体通过高墙。活动需要团队具有高度的统一行动,以
及密切的配合,锻炼合力分配人力资源,开发自身潜能,是融合团队的经典项目。
13、合力过桥:一个队员在保护状态下从训练架底端
爬上顶端,在下面队员的帮助和保护下通过悬挂在空中的几块“浮桥”。
14、挑战200秒:全队队员按任务书要求进行项目练习,练习时间结束后按要求依次完成6个挑战项目,完成6个项目的时间不得超过200秒,视为项目挑战成功。
15、定向越野:
学员们分组后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完成寻找若
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物.所锻炼的技能包括在野外能够迅速辨别方向,熟练地使用地图和指北针;团结互助,密切配合,能够迅速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
16、登山及户外运动知识:由中国登山协会,国家登山队的登山家、资深教练进行将野外知识融入到整体培训中,提高青少年对登山的正确认识,通过学员们在国家登山队的切身体验,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青少年登山夏令营日程安排:
注:野外营地为九谷口景区(怀北滑雪场)
本行程时间和内容如遇恶劣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会有适度必要的调整
参加者需知:
为了保证活动质量,让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每一位参与者均需遵守以下要求:
1、要求轻便舒适,适合作一些低运动量活动;必须穿着运动鞋;
2、以积极和正面的心态;投入参与活动中每一个项目,并面对每一个挑战;
3、诚恳分享和接受各人的体验及反馈;意识到自发性、努力和意志比成败更为重要;
4、服从教练的安排,在教练指导下活动,不得嬉笑打闹,保障安全;
5、课程进行中,请关掉您的手提电话;严禁吸烟、饮用酒精饮料;
6、报名确认后如因天气原因(如下雨等)取消当日活动,会延期进行;
7、参加野外活动者需备长衣、长裤(轻便舒适型)、洗漱用具、花露水、照明灯(如小手电筒等)。
8、备些常用药品:如感冒药、拉肚子药、本人用特殊药品等。
9、可适当携带表演节目用的道具或器械。
中国登山训练基地简介:
中国登山训练基地隶属国家体育总局
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始建于1966年,位于
怀柔区水库东岸的半岛上,占地面积70000
平方米,自然环境清静秀美,内设攀岩场、攀岩馆、拓展区、定向越野区、健身房、综合墙、多功能区等。在这依山傍水、风
景如画的环境里,孕育了一支具有光荣历
史和优良传统的队伍——国家登山队。国
家登山队涌现出许多登山英雄、攀岩高手
和具有精湛技术、雄厚实力的教练员和运
动员。
国家登山队自1986年开始,就推出了多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于1999年开发出国内先进的体验式户外拓展“潜能”培训课程。课程结合多样的户外运动形式,如登山、攀岩、拓展、定向越野、团队建设游戏等,还特定为青少年在校学生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夏令营和冬令营培训课程。根据学校、家长及教育需求,设计课程和活动,目标为培养青少年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培养积极心态,树立时间管理观念等基本素质训练,提高集体生活适应性及野外生存能力,促进与人团结合作精神,同时了解国家登山队的顽强的登山精神,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竞争环境做充分准备。
教练介绍:
我们的教练队伍由国家登山队强大的教练阵容和大量的资深专职教练组成:
李文茂:中国登山协会新项目部部长,具有丰富的户外活动、学生夏令营活动经
验,多次组织、策划大型培训活动。1999年——2009年夏令营负责人、2001年海峡两岸登山夏令营负责人、2004—2009年夏令营营长、多次获得全国攀岩比赛冠军,中国登山协会拓展、潜能培训创始人。
次落:年轻的国家登山队副队长,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国际级运动
健将,世界7+2极限运动完成者,在大学时期便成为中国大学生登顶珠峰第一人,在多年的登山探险活动中,逐渐向着人生的“7+2”进发,向着梦想的顶峰攀登。完成此次南极点挑战,次落已成为世界上完成“7+2”探险计划的首位藏族英雄。
张耀华:中国登山协会新项目部竞赛主管,从事户外运动多年,技术精湛,具有
丰富的青少年培训经验。2010年登山夏令营营长。
邸鹏: 国家登山队教练,具有多年从事户外培训、夏令营活动经验。
贺海江:国家登山队教练,具有多年从事户外培训和夏令营活动的后勤保障经验。徐宏波:多次获得全国攀岩比赛冠军,中国地质大学攀岩教练。
张少平:资深培训师,多年从事户外、培训活动,经验丰富。
彭询:龙潭湖攀岩中心教练,多年的野外经验和青少年活动经验。徐鹏远:龙潭湖攀岩中心教练,具有多年户外活动经验。
姚磊:龙潭湖攀岩中心教练,具有多年户外活动经验。
第四篇:登山比赛
“庆三八”登山比赛
一、竞赛日期
2011年3月8日下午2:00开始
二、竞赛地点
青屏山
三、活动线路
起点:西山停车场
终点:西山广场。
四、竞赛时间安排1、2:00集合,发动,热身。
2、2:30登山。
3、5:30比赛结束。
五、竞赛办法
共分两组
135岁以下组(共六十三人)
235岁以上组(共五十一人)
六、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必须身体健康,适合此项运动。
2、参赛运动员应遵守大会须知并按照大会指定路线进行比赛,如有违反规定者,将取消比赛成绩。
七奖项设置
每组别设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十名,其余均为三等奖
组织竞赛委员会
救护:全体男教师 照相: 摄像:
赛前热身: 赛后放松:
(带一体机,碟片)终点记录:
议程
第一项:张书记致词 第二项:全体教师热身 第三项:登山比赛第四项:西山广场放松活动第五项:朱校长颁奖
第五篇:登山感言
登山感言
登山是一种自我挑战,是毅力的磨练,是体能极限的考验,同时也是智慧的体现。
每个星期,基本都会去爬一、二次山,是学校的课外活动,也有体育课。
山,在我的心目中似乎仅仅只是一种实体,一种既给我生活馈赠同时又给我体能消耗的实体。
山对于我们,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挑战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虽说凤凰山的景色并不特别,但是它却让我感受到了同学的友谊,师生的关爱,是一种别样的风景!
一年一度的登山比赛,大家都是兴致勃勃的,抱着奋力向前冲的心态,登上山顶。在那一刻,虽然很累,但它给我们一种很清新的感觉,就是你征服了它。我深深地呼吸着,闻到了春天的味道,好舒服哦!
汗水的付出,总会有收获!路途中遇到了很多的人,听到了很多有趣的事,上山的人总是要是问下山的人路还有多远,下山的人总会说“不远了”,结果自己爬上去的时候感觉很远,但最后到达终点觉得其实也并没多远.......登山的过程其实就如人生路途一样,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前面是什么,有什么,但只有自己走过了才会明白。青年时的生命正在渐行渐远,这时对人生充满了欢笑和期待,面对形状怪异,奇峰耸拔的高山自有一种征服的欲望,并为着这欲望而激情满怀,奋力攀登!而壮年却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鼎盛时期,无限风光,在顶峰”,这时的你已拼尽全力登上了山顶,饱览了山顶的风光,尽收了山野的美色,陶醉在美景的怀抱之中!但,千万别沉醉,这时的你已逐渐步入了人生的衰老期,山顶风光,固然美丽,值得留念,然而下山的路依然难行,懂得适时放弃,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美丽呢?
登山的过程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过程,人生像似爬山,虽然险境环生,但当你一旦攀登上山顶去俯瞰四周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付出所值,心中会充满了自豪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