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二年级校本教研方案
如何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
数学科组香洲区第十六小学
一、选题的缘由: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引起教学过程基本要素关系的变化和重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都要求老师的教要主动地去适应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活动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又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事实上,我们在平时的随堂听课中,也发现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不尽人意的课,这些课缺少明确的活动目标,表面上看似热闹,整节课好像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但课后学生对知识的收获却甚少,把活动课变成学生“玩”的课,使活动的功效发生变异。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精力物力的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①.本课题研究有利于现实的考察课堂教学中老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配置数学教学活动中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②.本课题研究可以激活数学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
③.本课题研究通过探索有利于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三、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如何在老师有效指导下,开展有意义的和有效的学习活动,探究提高学习活动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为主,通过对兴趣、情境、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体验、评价九个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努力使他们在基础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将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展开研究。在分析影响数学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效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的表征分析,重点探讨提高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提出兴趣激发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境创设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主练习和实践能力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收集并整理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影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以指导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
1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五、研究形式:
主要的方式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1)立足于课堂,开展集体备课,人人执教实践,同伴听课评课,共反思促提
高。
(2)提出困惑,交流研讨,再实践再反思,小结出结论。
(3)课题课堂教学观摩和优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六、参与人员及分工安排::
参与人员:数学科组全体教师,老中青相结合,有经验,有活力,能吃苦,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很负责。
人员分工:
吴颜英、罗东凯:协助教务处、科组的组织管理,筹划实施方案,组织、指导、落实工作的完成情况,成立备课资源室。
中年段老师:负责督促计划的实施,协调、解决各方出现的困难,做好课堂点评归纳小结工作。
低年段老师:负责查找资料、课堂教学中问题汇总、分析归纳教学方法。
高年段老师:负责资料的收集管理、做好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及反馈工作。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教研方案(9月)
1.制定校本研究的方案。
2.加强理论学习,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3.吴颜英老师参加网络教研比赛,全组成员针对课题进行网络研讨。
第二阶段:初步探究,交流促进(10月)
1.由教务处、科组、教研组组织随堂听课评课。
2.由骨干教师张昌辉老师上一节示范课,做好课例分析。
3参加区科培中心组织的一、二年级人教版教材培训。
三、四年级北师大版教材培训。.4.在开展单元集体备课过程中,对该专题进行深入探究。每位教师在实践中反思,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5.完善备课资源室。
6.组织青年教师赛讲展示初步的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深入探究,积累经验(11月—12月)
1.继续在实践中反思,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2.继续加强集体备课。
3.由戴蔚、梁叶青、王锐老师各上一节研讨课进行交流研讨
4.加强各教研组之间的交流。
5.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6..整理出较佳的教学策略,分析小结成败之处,提出努力方向,深入探究实践。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12月)
1.撰写行动研究报告。
2.期末交流总结,进行反思与提升。
八、预期效果:
1、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业成绩 ;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全面健康成长。
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在科学观的指导下,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
3、探索教学管理精细化机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有效管理。
4、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将教学推向科研的轨道,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2008年9月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方案
李家沱小学2011-2012学 二年级数学组教研活动方案
一、研究主题:
1、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
2、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研究目的:
1、通过研究转变教师观念并认识到位,促进教师课堂提问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人人发展。
三、参加人员:付德容张光会秦燔
四、活动安排:
说明:
1、教研活动主题1—2个,围绕“有效教学”的大主题来确定
2、教研活动内容:必须有围绕主题(课题)的研究、教材分析(须按进度安排)、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献课评议、教学工作的相互交流观摩、教学质量分析、兼任学科教学研究等内容。活动的内容中每月至少安排1-2次关于主题(课题)的研究,每期每人至少有1次围绕主题(课题)的中心发言。
3、活动形式: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评议献课、教材分析、观摩学习、制定计划、质量分析、工作总结、讨论交流等形式
4、集体教研:全期共4次,时间是暂定的,如果因事没有开展,就把下次的组内内容提上来开展。
5、组内献课安排在10-11月完成。每周安排1名教师献课,献课的前一周要有研究这节的教研内容,本周或下周要有此节课的评议安排。(9月将各组献课安排报教务处)
6、关于课题的申报:各组先申报课题名称,就是研究主题,围绕有效课堂来提,经学校审核后,有些可能作为校级课题,确定后在教研组活动方案补充中补充几项内容,变为课题方案。如申报成功则完成全部内容,未申报起的则只完成加黑划线部分内容。
第三篇:校本教研方案
驻马店市第十中学2011学
校 本 教 研 计 划
驻 马 店 市 第 十 中 学
2011 年 9 月
驻马店市第十中学2011学校本教研计划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制度的一大创新,是国家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项重要策略,为确保“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与深入实施,我们把校本教研工作确立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成为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开展各种活动。同时制定各种制度与职责,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协调工作,使校本教研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
在教体局的领导、教研室的组织指导下,我们要立足于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学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与教师的成长需求,在学校统一的校本教研计划安排下,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把校本教研随时随地渗透到自己真正的教学情境和过程中,突出学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最终解决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我校教师的教学个性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校本教研的目标
通过校本教研,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树立教师专业化意识,专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教师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培养一定数量的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并完善校本教研的制度体系,保证校本教研与管理规范运行。
三、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
组长:李贺美(校长)
领导小组成员:苗圃(副校长)、邱鸿鹏(教导处主任)、王利超(教导处副主任)、付志峰(教导处副主任)、霍晶晶(教导处副主任)、张东旭、夏洪钦、王凌、翟祎春、张莉、武美东 校本教研参加人员:第十中学全体教师。
四、校本教研的具体要求与安排
(一)具体要求 1.全员校本培训
目标:通过校本教研,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内容: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研究。
方式:讲座、研讨会、考察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服务)。时间安排:每周一政治业务学习,不定期参加各级研讨会。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及各教研组。2.知识储备
目标:鼓励教师参加本专科学历的进修,继续提升知识层次;积极自主的学习相关及临近学科专业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施展专业技能的空间。
内容: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方式:自我进修。3.青年教师岗位校本教研 对象:工作未满三年的新教师
目标:为使刚毕业到校的教师尽快适应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内容及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等。在学校安排下,青年教师要拜骨干教师为师,认真向师傅请教,积极参加听评课和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次)数不少于20节。
活动形式:采取观摩、讨论以及师徒结对等相结合的形式。步骤及时间:上岗锻炼,全学年。4.新课程校本培训
目标: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内容: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标准解读,市、县级新课程校本教研学习材料等。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观摩会等,以教研组、楼层办公室为单位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时间:每周各年级各学科集体备课时间。5.教研活动
目标:通过校本教研,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内容:
(1)每学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不少于四次)。
(2)继续加强校内、外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
(3)组织春季、秋季优质课评选。(4)每学年进行优秀论文、经验总结评选。
(5)每学年请有关的专家、教研员等来校做专题讲座。
(6)每学期组织10次左右的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每次活动由各教研组集体备课,由主讲教师说课,各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及任务
1、教师每学期校内互相听课达10节以上。
2、教师每周都要写好一篇教学后记。
3、教师每两个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案例。
4、教师每学年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
5、教师要建立所带班级学生成长的档案(对本教学班学生,通过本学科教学及教师本人的培养,取得的发展进行记录)。
6、教师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7、每学期教师上交一份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心得体会。
五、校本教研的形式
自学反思、合作研讨、备课说课、行动研究、教学诊断、跟踪指导、教案评比等。以教师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以教研制度为依据,注重校本教研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学校确定专人作为联络员,定期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到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一)集中学习(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时间,分学科进行)
学校集中教师学习,采取聘请专家讲座、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校长讲座等方式,教师做好笔记。这是指导教师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
(二)自主研修反思(贯穿于教师的生活与教学实践中)
教师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研修内容和目标计划,通过“自学教程——反思实践——撰写反思小结——接受评议”等环节开展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行动实践;交流、反思、实践来达到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化水平的目的,这是促进教师自主发挥和提高的主要方式。
(三)学术沙龙(每周举办一次沙龙研讨,分学科进行)
由学校或教研组确定主题,教师分头探索、实践、研究,然后集中讨论形成共识,写出纪录存档。这是校本教研教师创造精神,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有效方式。
(四)案例研究(每月举办一次案例、反思笔记评选,择优在交流会上互动交流)
分学科、分类别、分层次地制定有关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分析引导的校本教研方案,使教师针对案例进行学习、研讨、感悟、借鉴,让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与学生共同发展、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五)随堂听课点拨(业务指导小组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两节)
主要方式是专家或业务指导小组成员经过听课、评课,个别交流和集中评议,使教师的个性得到持续发展。
(六)科研课题引导(每月举办一次校级研讨会,有时研讨会和讲座可同时进行)
争取省市级课题立项,以此为载体,通过每学期两次的课题研讨会、汇报会或课题实验交流会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七)、观摩学习(学校将多方筹措资金,有计划地派骨干教师到各地观摩考察)
观摩与考察对于扩大教师的视野、学习他人的优点以及在与外人的比较中发现自我不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观摩学习作为校本教研的形式,关键的问题是要突出观摩学习的有准备性、有针对性和有后续性。
六、校本教研内容、考核要求与实施步骤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本周期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1、校本教研内容与要求:通过对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逐步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的自我反思,实现认识上的升华与飞跃,从而为开展教育实践创新奠定基础。
2、考核要求:学校将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的具体内容包括精读学校推荐的教育理论图书、报刊,有读书笔记和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二)第二阶段: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校本教研内容与要求: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学习学科的新课改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自己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2、考核要求:对教师校本教研实践阶段的考核以学科教学总结和学科教学创新案例为基本内容(包括不少于两堂课的教案、说课、创新课堂实录和教后自评)。第三阶段: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1、校本教研内容与要求:在学习、反思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从本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方法的校本教研,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的意识,学习科研的基本方法。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考核要求:考核包括教育科研方法和基本知识理论的实践考核。实践考核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提交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成果,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本人教育教学特色,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
(四)第四阶段:总结提高,检查验收。
组织广大教师对学习和反思、实践、科研三个阶段进一步查漏补缺,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对校本教研成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七、校本教研的管理要求
1、每学期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原则上不少于36课时,其中学校统一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不得少于18课时。高级教师除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外,要重视青年教师的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2、学校校本教研业务指导小组的成员要结合我校发展目标和教师需求实际,落实好校本教研计划,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3、学校要建立学校校本教研档案,教师校本教研档案,认真记载和考核校本教研活动情况,教师完成规定的校本教研内容,要登记并记入校本教研档案。非集中校本教研,如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学术交流、讲(听)公开课、参加教学比赛、制作教学课件、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等,可作为校本教研内容。
4、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在校本教研中的功能,将教师所从事的校本研究,校本教研与学校和教师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寓校本教研于学校和教师的常规管理、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观摩、工作总结等日常工作中,统筹安排,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领域都变为学用结合的校本教研场所。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校本教研与教师评优选先、职称晋级挂钩,调动教师内在的动力,对校本教研工作成绩显著的个人要予以表彰和奖励。
驻 马 店 市 第 十 中 学
2011 年 9 月
第四篇:2009数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009年校本教研数学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工作主要围绕“真实、有效”的教研主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研究宗旨,积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立足课堂,以专题研究为主要方式,研究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转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为研究内容,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发挥教研工作“学习、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尽可能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系列化、特色化。加强骨干教师和新任教师的培养与建设,继续抓好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适合我校教育发展的教研工作新思路。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新教材的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教材的实施能力
现在我校的数学科教师队伍主要是由原六校的数学老师组成,有小部分是刚毕业的老师,还有小部分是由其它科目转到数学科,新学期的到来,我们教师都应该尽快熟悉新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编排特点、内容分布、各单元重难点及编写意图,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好实施新教材。科组也会定期组织全体教师或分年级进行学习与培训,为求使全体教师全面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实施能力。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及教研活动有效性的研究,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校本教研已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举。我校教育先以“内涵发展”之路,实施“重组——发展——成效”之路,校本教研的持续开展尤为重要。本学期将以上学期市、镇教研室评选先进教研组为契机,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1、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各年级的校本教研要立足于课堂教学,首先抓好教学常规的研究与落实。对教学常规要做到备课“深”、上课“实”、作业“精”、辅导“细”、考核“严”、质量“高”。
(2)各年级要扎实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重视教学过程的监控,加大教学过程管理的力度,特别要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采取措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常规教学,要严把五个关口:一是严把备课关。制订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加大对集体备课过程的督查。先以年级为单位,每年级的每位教师第一单元先独立完成,其它单元则由同年级的教师共同合作完成,形成一个年级共享一套教案。同时要抓好教师对教案的使用和修改,突出个性化教学风格,防止只备不用和不修改的现象发生。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建立课堂教学监控机制,强化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将课上好、上活、上实。三是严把作业批改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业量应控制在半个小时以下,而且要按照学校的统一格式要求去完成(具体格式另发),数学作业应避免繁杂、无效、重复的练习,要做到精而有效,应体现作业的趣味性、自主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作业批改要认真,体现人文关怀,要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四是严把辅导关,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特长生的指导工作。五是严把教学质量评价关。认真做好单元检测,期末教学质量自查的组织、批改、成绩记载以及试卷分析等各项工作,及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反思与反馈,使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2.着力有效课堂的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年级的教师要把“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作为研究的重点,要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更新教学观念,踊跃投身教学规律研究和教学实践创新。要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确定大众目标,保证100%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3.重视教学质量抽查情况分析,狠抓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我校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上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质量抽查情况分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一是我校个别班级与市、镇的平均水平还有差别;二是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没有用好教材;三是部分教师评卷比较随便、出错严重;四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有所减弱等。各校要认真分析、反思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及应对措施,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抓好数学教研级组长队伍建设,落实好教学常规。我校都是刚成立的学校,什么都是从新开始,本学期我校将启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科教研组长是学校教学教研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一个学校教研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学科教研组。因此,我校在本学期将会建立和加强学科教研级组长的建设:一方面,检查他们对教学教研工作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加强对教研组长的指导及培训。平时,校教导主任及科组长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及指导,本学期重点是如何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对照《株洲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意见(试行)》,将教学常规落到实处。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分层次实施教师培养计划,打造更多名教师是我们教学教研工作的主要抓手。
(四)坚持课题研究,实现科研教研一体化
1.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教育科研必须从学校、学科实际出发,从问题出发,特别是作为学科教师,应坚持将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树立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意识。各校要对本校数学科教学教研进行思考,找准存在问题,以问题带动,引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2、找准切入口,以问题为课题,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们以专题的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各年级可提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申报科研课题立项,组织全体或本年级教师进行科题研究。以下可参考:市小数科在省立项的“小学数学专题式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动学生思维的研究;真实有效课堂构建或教研的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研究;新旧教材对比的研究,改革数学评价方法的研究等等。
3.重视“口述与操作”评价,提高学生数学表达与动手实践能力。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口述与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和一些教师的反应,我校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各年级可通过“口述与操作”测试督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数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数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13.1.1
2数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本学期,校本教研围绕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师个人教学素质,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活动形式和内容:
校本教研采用集体备课方式,讲课评课相结合,每周三下午进行集体研讨,积极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本学期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了16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校于九月份下旬开始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步:理论学习,观看教学视频,观摩教学。共四次活动。第二步:自我实践,同伴互评:每人上一节公开课,数学组内听课、评课、议课,指正评议,发现问题。共六次活动。第三步:精雕细琢,推敲课堂:公开课后,每位教师针对问题,再次推敲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反思提高。
二、计划完成情况及原因分析:
学期初,我们确定的本学期教研计划基本达成,成绩主要依靠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教师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1、常规工作中,各位教师把工作落在平时,从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单元检测等教学五环节扎实展开工作。教研活动中围绕教材、课标进行集体备课,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在教导处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实行单元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实行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
2、课堂教学改革中,各位教师加班加点,利用中午时间学习新模式的理论,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观看视频,从理论到实践活动中,各位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断自我反思,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期末每位教师都能按照要求正确的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的授课,从学生学习的策略到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无不透视出教师努力的结果。
三、存在问题:
校本教研活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
1、教师抵触情绪较大,思想上安于现状,不愿意深化课改,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们认为活动就是有痕迹就可以,没有从真实的教学策略中去改变、反思、提高。同时折射出学科教研评价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强效的激励机制。
2、由于每位教师都是两个教学班教学,活动时间和教学时间重叠,使得活动名不副实,只要交了材料就可以,或者照本宣科,没有从内在的实际问题去研讨。
3、研讨避重就轻,好好先生,不愿意得罪别人,致使活动在一片叫好声中把真正的问题掩饰了。课改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
四、改进措施:
1、学校要积极完善评价体系改变校本教研的评价制度,把校本教研和教师考评联系起来,让教师把教研活动落在实处,从思想上积极完善教学方式,不能拼经验进行教学,口上说的新课改,用的还是老方法。
2、让教师由繁到简,有时间去改进教学策略,由理论到实践不断反思
完善教学行为,用教学效果来检验课改力度。真正让教研为教学服务。
总之、繁忙的一个学期结束了,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支持下,使教研工作在各方面都有所收获。数学团队全体教师将
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扎扎实实地在这块土地上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