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华作品粗评
《兄弟》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
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
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
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
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
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
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
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
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
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一贯简洁的文字造就了流畅的阅读感,大量荒诞的笑料即有力的进行了反讽也进一步增
加了阅读快感。上半部分写得很有力度,那些发生在那个难以置信的时代的不幸令我们强烈
震撼,下半部分则偏重于叙述荒诞的现实一代,许多情节都能找到现实中的影子,余华说,现实的荒诞于小说更甚。
文革时期沉重的条规束缚着压抑着我们令我们窒息,象宋凡平等不幸的牺牲者受到肉体、精神双重虐待,敢于向世俗说不的被罪恶的利刀割破喉咙,鲜血冲天,而现在这个时代对于
弱势群体来说空气同样燥热难以呼吸,难以得到应有的足够的关心与援助,李光头代表的商
业杰出人物急功近利,崇尚低级趣味。而刘镇群众代表着的老百姓失去了灵魂,分不清是非
善恶美丑。最后逐渐沦为边缘化群体的宋钢则同样遭受肉体、精神重重折磨,慢慢被这个时
代撕碎。比较这两个时代,实施蛮力甚至暴力的载体由专制政权下的爪牙(实体)变为现在生活中看不见的连绵的(无确定实体)生存压力。
在这个重商时代,少数有能力的商业精英(多为男性)将自身变为一个齿轮再共同组合成一座巨大的商业机械向前驶进,而多数女性则化为润滑剂使这座机械运行流畅,余下的普通
老百姓则变成了铺路的石头,一些边缘化的、弱势的群体则被巨械碾碎归于风中。
《兄弟》重现了历史并记录了正在发生的现实,然而在强有力的控诉后,它却没有带来希
望。《活着》至少包含着动物性的求生意识及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思想支撑,《兄弟》带来更多的是绝望。
第二篇:余华及其作品赏析
余华及其作品赏析
姓名,班级,学号
目录
一、余华简介及其作品特色
二、作者笔下的冷酷及人类的阴暗面
三、赏析《许三观卖血记》悲剧色彩
四、真正去了解作者的内心
摘要
80年代中期余华等作家在中国文坛上的崛起,无疑是中国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代表了当代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余华的小说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手法直面描写生活中最丑陋而远离理性的区域,往往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也对当代文学共鸣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关键字
真实 残酷 人类阴暗面 悲剧意识
余华,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余华在中国文坛上以独行侠著称,其较有影响的作品当推《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
余华的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由于先锋文本读者甚少,成名之后的余华及时地做出了调整,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
1987年,余华以一篇风格独特的短篇小说《十八岁的出门远行》正式踏上文坛,小说讲述了一个以少年出次离家的一段行程,其中充满了一种梦魇般的惊异与恐惧。余华对现实生活中人生存现状的极端刻画让人匪夷所思。受鲁迅的冷峻笔法和敢于直面揭示人类阴暗面的写作态度影响,余华在进入丑陋的世界解读人性的罪恶时显得娴熟而老练。在当今中国文坛,余华以其冷酷的叙述著称,他那忧郁的目光从来不屑于注视蔚蓝的天空,却对那时那些潮湿阴暗的角落孜孜不倦。
在《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等作品中,他细致的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残杀,如《现实一种》“像是在说一种事物的因缘,人们虽然彼此伤害,杀戮,生活的本相如此的残酷,但是人类却依然莫名其妙的繁衍。”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中叙述者在表现这种冷漠与残酷时,由于刻意追求的冷峻风格而使作者的态度显得暧昧,事实上余华的这种貌似超然而冷静的叙述风格来源于作家与现实之间的一种紧张关系,他要与他笔下的人物及其代表人性的残暴与残酷的一面保持距离。不论善恶,他都要保持一种理解之后的超然,并由之产生一种悲悯之心,这也导致了他在进入90年代后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风格转变,这些小说在描写底层生活的血泪时依然保持了冷静的笔触,但更为鲜明的是加入了悲天悯人的因素。
余华的这种冷酷的悲剧意识到了许三观的身上与徐富贵的却有了不同,徐富贵的悲剧是时代人为,他所经历的悲剧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战乱,社会局势的动荡,三层大山的压迫形成了徐富贵悲剧的根源,作者的笔下也反映住他对那个时代敏锐的感觉。许三观的悲剧是引申的,给读者深沉的悲剧意味。余华的小说非理性和荒谬揭示人性,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世相的隐藏下那根敏感的神经。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是一个出身农村的丝厂送茧工许三观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回乡探亲的许三观偶然得知乡亲们“卖血”的习俗后随同前往医院并以换取的三十五元在城里娶了个“油条西施”许玉兰。在以后的十几年里,每有家庭变故许三观就以卖血来换救危机,直到三个儿子终于各自组建家庭后他才恍然发觉岁月以夺去了他的健壮,“卖血救急”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对未来灾祸的忧虑使他在街头痛哭起来。小说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许三观的悲剧色彩。农民本注定以土为生,当土地不能再给农民以丰衣足食的心理和现实保证的时候从而使“卖血”成为衡量体魄甚至要娶妻生子的标准——“卖一次血能挣三十五块钱呢,在地里干年活也就挣那么多。”农民的劳动被贬值到如此地步!以至于用“卖血”的方式来维持生计,用出卖“生命”的方式来延续“生命”,这是多么荒诞的一个怪圈?
文革伊始,许三观就作为一个旁观者将运动的实质一语道破:“什么是文化革命?其实就是一个抱私仇的时候。”文革给中国造成的伤害是历史性的,那种近乎癫狂的运动造就了成千上万个悲剧的发生。余华抓住了这一时代的脉搏,通过社会最底层一个小人物许三观半生的故事以小见大的揭露了文革对人民的创伤及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余华的作品总是不动声色的将人物推向一个又一个的灾难,余华的那些人物总是被注定走向阴谋,走向劫难,走向死亡。他们早就蒙上了宿命的阴影,他们面临灾难,切近死亡却浑然不知,他们如此坚决麻木走向灾难让人惊异。余华作品中惯用的这些反常的描写创造了一种奇怪而陌生的绝对真实,同时把读者带入一个奇异的领域。在这里,人们走向自己的墓地就像兴高采烈的去参加某个假面舞会,人们生活在阴谋和危险的边缘却心安理得,甚至从容不迫。余华善用朴素的语言阐述小人物命运中隐藏的痛苦和无奈,善于提炼他们生命中的每份精致,性格里冷静的悲剧意识使他们不动声色讲述了他们生存的悲哀,心中的悲哀。这同时也是作者本人心中潜在的悲哀,他作品中的阴郁与悲哀似乎无法让我们直视外面晴朗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
总之,无论我们是第一次或者是已读过余华的作品的人,第一感觉的印象就是:作者余华本人也可能是一个思想消极阴暗,有着对社会愤世嫉俗的心理,甚至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喜好揭露人类的劣根性的一面,喜欢把人类的那种愚昧、无知、野蛮、粗鲁以及肮脏的一面淋于低上,并且喜欢把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结局都要排成一种悲剧或带上悲剧的色彩。这可能与他自己潜在的那种悲剧意识有关,与他童年时代被父母整天锁在家里的禁锢以及后来在医院生活的那几年,住在太平间的对面整天面对着冰冷的尸体的出出进进,面对那些失去亲人的悲伤,那种血淋淋的生离死别的场面有关,那些意识平担在他童年的脑海里记忆了下来,并且甚至影响了他以后写作的风格。
余华说过: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是封闭起来,于是只要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
我们读余华作品,应该学会从本质上了解他,他的内心思想,他的人生经历,然后,当我们再回过头再去读他的小说时,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到余华作品中那股震撼的力量,是源于生活,源于岁月的蹉跎,也是源于他本人思想的根源。
参考文献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1 《现实一种》余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5-1
第三篇:读余华作品《兄弟》有感
读余华作品《兄弟》有感
李秋杰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余华
前段时间有幸重新拾起了余华的作品《兄弟》,余华的作品我一向都不会只看一遍,《活着》我看了三遍,哭了三回,看了电视剧《富贵》,看了电影《活着》都不止一遍,我对父母时代的那段岁月十分痴迷,我特别想知道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是怎么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的,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知道那个时代的机会;《许三观卖血记》看了纸质版的书,看了电子版,也看了韩国的电影《许三观卖血记》前段时间也一同看了《在细雨中呼喊》。余华的作品就是这么写实,让人仿佛就是置身那个激流涌荡的时代,跳入那场让人余生都会留下烙痕的文化大革命中去。
《兄弟》就是横跨那段时期的伟大作品,余华将自己的写实功底发挥的淋漓尽致,犹如看了一场时长特别长的纪录片,喜怒谩骂,人生的起起落落,文化大革命中每个人的嘴脸,面对自己的利益时每个人的心理拿捏得十分传神,这些都是读完之后的感觉,就像很舒服的大醉了一场,醒来虽然一切依旧,但是每一个细节还都记得那么清晰。
我在大学时期曾经两次在图书馆打开了这本书,但是我翻了几页之后我就在想,怎么还有这样的书啊?太恶心了吧?过了一年之后,再次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同样的场景,比之前多看了几页,觉得还是不能接受,我当时想的是,再伟大的作家也会有那么几部书是庸俗不堪的吧?直到毕业后半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早上要坐20分钟下午20分钟的班车,我觉得这段时间不利用起来实在是可惜,就重新拜读了余华大师的这部让我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那样的著作。
好了,交代完前面的背景,下面直接说重点,故事的梗概就是以李光头和不同父不同母的兄弟宋刚的传奇一生,李光头的爸爸臭名昭著,年轻时因为在厕所偷看女人而掉进去淹死,所以就跟母亲李兰相依为命,宋刚的母亲因为得病去世,就跟爸爸宋凡平一起生活,命运的安排,两家组合在了一起,于是,就开始了兄弟俩的幸福而又悲惨的一生。
为什么之前一直看不下去呢?因为开篇就是李光头在厕所偷看女人被人抓了,余华大师描述之详尽,令当时充满理想主义的我阵阵作呕,怎么会有人把五六十年年代的露天厕所描述的那么仔细?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这样错过了这部好书,错过了李光头的调皮搞笑,脑洞大开,错过了宋刚的温文尔雅和胆小善良,错过了好爸爸,好丈夫,好男人宋凡平。不过,好书什么时候看都不晚,我再次在脑海里完善了文化大革命时的细节,知道了“红卫兵”们的“壮举”,知道了好人不一定活的很好,知道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悲哀,每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
《兄弟》这部小说是分上部和下部,上部主要讲的是兄弟俩小时候的一些故事,包括李光头的一些小流氓行为,宋刚经常会被欺负,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的一些疯狂的举动,母亲李兰病了又病,父亲宋凡平耐心地爱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家,到最后父亲被红卫兵活活打死,母亲李兰去世,爷爷去世,就剩兄弟两人在这世间相依为命。下部主要讲的是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浮躁,物欲横流,宋刚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李光头捡起了破烂,在政府门前,后来创业成功,摇身一变成为了大老板,宋刚成为了这个超快节奏时代的淘汰品,连续做了很多工作依然养不起自己最爱的女人,之后毅然外出打工,靠卖保健品挣钱,一出就是好几年,李光头成为富豪之后,重新追求起了兄弟宋刚的老婆,并成功到手,宋刚回到家后得知此事,卧轨自杀,至此全书完。我用了半个月的闲碎时间看了这部书,有笑有泪,当然是哭的多,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简直是我都想冲过去打那些所谓的红卫兵们,看到父亲宋凡平惨死车站,我哭了好久…
怎么说呢?我觉得那个年代的人们应该是印象更深刻吧?我虽然90后,但对那段时光着实着迷,我太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怎么想,这也许就是情结吧,就像冯小刚导演拍的思想类的电影一样,都是有情结在里面的,就像9月30上映的《芳华》,我一定会去看的,我相信冯导的这部电影不会差的。
《兄弟》这部作品我就不赘述了,我只能说,喜欢的话可以看看,上部刻画的人物形象还是十分饱满的,到了下部可能李光头的形象有点稍微神化,但是,瑕不掩瑜,大背景是不变的,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是个人的读后感而已,给大家算是一个分享吧。
第四篇:余华作品中的悲剧人物
余华作品中的悲剧人物
摘要
余华是当代中国文坛闯将,曾以描写血性和暴力见长,他的先锋小说也曾经被看作是当代中国最生动地体现了“世纪末精神”的作品。余华的小说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手法直面描写生活中最丑陋而远离理性的区域,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且对当代文学共鸣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小说为例,来浅析余华小说中的悲剧人物以及深刻的个人、文化、社会原因的影响。关键词 余华、小说、悲剧人物
无论是第一次还是已读过余华的作品的人,第一印象就是:作者余华本人可能是一个思想消极阴暗,有着对社会愤世嫉俗的心理,甚至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喜好揭露人类的劣根性的一面,喜欢把人类的那种愚昧、无知、野蛮、粗鲁以及肮脏的一面淋于纸上,并且喜欢把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结局都要安排成一种悲剧或带上悲剧的色彩,源引一位作家的话说:“余华在用文字制造疼痛”。
一、余华小说的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即当人类意识到自身个体的短促性、渺小性、悲剧性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个体的孤独感,价值的空没感,生命的无奈感。
余华小说的悲剧意识则主要表现在:
1、对人性的探索。其中体现在对“恶”饿极度渲染和夸张,对人性的深刻揭露。
2、对命运无常和苦难的描写。
3、对死亡的描写。很多伟大的作品很难不触及死亡,大量的死亡事件充斥在余华早期暴力血腥的作品中。
二、余华小说的悲剧人物
(一)、悲剧男性
《活着》,深刻的勾画出富贵的生活随着家庭、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余华曾说:福贵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于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年轻时的福贵承袭了其父的恶劣遗风,败尽万贯家财。苦难和兄弟一样紧随着他。气死了父亲,病死了母亲,接着儿子有庆在医院因抽血过多而丧命,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而死,再是妻子家珍积劳成疾,女婿二喜遇难横死,小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一个个亲人离他而去,而他却活着。或许他身边的这三个女人成了他活着的支柱。
《兄弟》,以少年视角展示了文革中人性的扭曲。宋凡平在文本中是道德完美的化身,有着善良及正义的品德,独立及尊严的人格。即使是罹难时的痛楚与绝望,对李兰的爱让他成为负载完美人性最光华的人物,衬托出文革时期人性的肮脏与邪恶。宋钢,善良孝顺却简单狭隘,为了妻子能做出一切即使是撕掉男人的尊严做丰胸手术卖丰乳霜。是一种缺乏独立理性的爱,显得脆弱苍白。与兄弟断绝情谊,将自己的生存意志交给林红支配,因为林红的背叛,出于一份挚爱,选择卧轨自杀。小人物的生活,铺开了文革时期暴虐的客观事实,突出了人物和时代残暴的极端性。
《许三观卖血记》不仅是一个“为自己,为儿女,承担着庄严生活的小人物构成的历史”,更是一个包含余华精神历程的隐喻。文本中主线当然是许三观卖血,但文辞中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卖血的苦难——“在这地方没有卖过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许三观更可贵的却是他客观的态度。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很艰辛的人,被生活折腾了近一生,始终笼罩着一丝悲凉的色彩。吃炒猪肝喝黄酒成了他最幸福的时刻。他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却是一个家的的顶梁柱。把自己的一切给了许玉兰和一乐,他的悲凉是我们这些没有感受过大风大浪的人所不能体会到的。但是他却自己一人撑起了所有的一切,他用他的血养起了整个家。
(二)女性形象 《活着》中的家珍和《兄弟》中的李兰,她们所遭受的苦难更为隐秘:在福贵眼中家珍是一个“好女人”,她善良美丽、温顺听话、忍辱负重、勤劳能干、守身如玉(直到死从没人对她飞长流短),她完全符合男性文化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标准,也符合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规范的要求;李兰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不顾社会舆论的压力,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与志同道合、高大英俊的宋凡平组成美满的家庭。然而在宋凡平为了她付出生命之后,她为了丈夫七年没有洗过头,这样的行为正暗合了封建社会女性为夫守节的传统要求。对爱情忠贞,为丈夫守节正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基本要求和最大希望,作者让李兰用这样的举动来彰显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对爱人的怀念,正是余华对女性的想象与要求,是余华内心需要的直接反映。
家珍和李兰是小说的叙述者和作者合谋制造的女性镜像,她们在被男性从男性视角进行人为叙述和书写的同时,已经成为男性理想的投射物和象征体,她们所遭受的痛苦和屈辱就在男性叙述者和作者共同赠予的“好女人”的牌坊下,被干净地涂抹去,而她们在这个“美丽的标签”下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苦难反而有了些许心安理得。
除此之外,富贵的女儿凤霞因难产而死;大胆表露爱意追求幸福的林红,却背叛了宋钢成了丈夫兄弟的情人,在宋刚死后抛弃情爱,最终成了红灯区老板。
余华笔下的女性,多数都是为身边的男性付出无意义的牺牲和无价值的毁灭,是一种女性化的爱。既是女性弱势群体自身的一种文化选择,更是男性强势文化对女性心理的一种硬性灌输和强迫塑造。迎合了男权意识和男性心理,让女性无限的承担苦难和不幸,从而减轻男人生存压力和生活痛苦,送给女性“好女人”的奖章,让他们在男权社会中心甘情愿得俯首称臣,被遗忘。
三、悲剧人物形成的原因
凡是出现和产生,肯定有一定的时代或是自身的原因,作家的写作也不例外,余华作品中浓郁的悲剧意识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其成长经历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童年生活以及成长中的经历
余华1960年4月出生于浙江杭州,在他一岁的时候,离开杭州来到海盐,便度过了人生三十多年的时光。余华的记忆是从“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的海盐开始的。童年的他因为父母上班没时间照看便经常把他和哥哥锁在家里。他们所能看到的就是窗外石板铺成的大街和远处的田野里耕作的农民。从小在医院长大的缘故,见惯了医院里血肉模糊的情景与病人在面对亲人死亡哀嚎痛哭的情形,在他幼小的心里难免刻下印迹,或许也左右了他以后在文学写作道路上的思想。余华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
他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 “对于死亡和血,我却是心情平静。这和我童年生活的环境有关,我是在医院里长大的。我经常坐在医院手术室的门口,等待着那位外科医生的父亲从里面走出来。我的父亲每次出来时,身上总是血迹斑斑,就是口罩和手术帽上也都沾满了鲜
①血。有时候还会有一位护士跟在我父亲的身后,她手提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余华童年时,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他常常在炎热的夏天独自一人跑进里面乘凉。那时的余华几乎听到了这个世界所有的哭声,时间长了,面对亡者亲属的哭声,他渐渐失去了常人的恐惧与震撼,以至于竟然“觉得那已经不是哭泣了,它们是那么的漫长持久,那么的感动人心,哭声里充
②满了亲切,那种疼痛无比的亲切。”另外余华在从事写作以前是一名国家医院的牙医,见惯了各种痛苦的人。与众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对痛苦与灾难的习以为常成就了他作品中悲剧意识的自然流露,无须任何的雕饰与做作,总是水到渠成。
(二)性格潜在的悲剧意识与时代背景
如果说童年的生活经历是对余华创作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性格潜在的悲剧意识与时代背景对于余华创作的影响则是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的结合。余华是真实的经历过文革,虽然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只会听从哥哥指挥的小孩,可是对于文革的印象却依然记忆犹新,据余华回忆那段经历时说:“文革开始后,他玩耍手术室外面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礼堂一样大的草棚,医院所有的批斗会都在草棚里进行,可是这草棚搭起来没多久就被他和哥哥的一次消防队救火上午游戏中烧掉了。”
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余华被动地接受了当时的语言暴力,人际关系的紧张与不可信任,以及批斗、武斗中触目惊心的暴力形式所带来的血腥场面,从而造成了他生活中的信任破灭。这或许就使余华产生了一种认识,即暴力是惟一能够确证自身存在并能带来快感的东西,暴力便与悲剧是息息相关。
(三)阅读及其他作家的影响
当然,童年经历和儿时记忆决不是余华后来迷恋血腥和暴力叙事迷恋悲剧小说的全部原因。余华的创作风格之所以迥异于其他作家,还与他的阅读经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余华主要是受外国作家的影响而成长起来的。在这些外国作家中,给他影响最大的是川端康成、卡夫卡和陀斯妥耶夫斯基,而在中国作家中,则只有鲁迅一人。陀斯妥耶夫斯基暴力叙述的慢镜头特写和鲁迅的冷峻笔法使余华在进入血腥的暴力世界时,能够不动声色游刃有余。
余华在阅读了无数的书籍后从作家和作品中吸取了精华丰富了他的思想和写作思路,感受到了生活与人生中的悲剧,写出了许多悲剧性很强的作品,同时他也被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影响着不得不去感受自己用文字制造的痛疼,感受疼痛又超越疼痛。
余华笔下的人物就像是一群皮影人偶,黑暗与光明的舞台成了时代的象征,以不同的姿态默默行进。而余华作品较高的文学价值在于不断营构具有独特意义的写作空间,就悲剧这个角度,在不同时期,作家在内容上的书写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当代文坛有关悲剧性的探索中,余华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书目:
1、①、②余华《医院里的童年》 http://blog.sina.com.cn/yuhua
2、《许三观卖血记》,余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3、《兄弟》,余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活着》,余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第五篇:余华作品中的悲剧色彩
余华作品中的悲剧色彩
09804班 迟富航
0908334026
余华的作品常常让人看着看着会忍俊不禁,之后又会让人心里酸酸的默默流泪,尽管他作品中的语言只是冷冷的叙述,冷漠的叙述生死和人情冷暖,但带给读者的心灵冲击却十分强烈。
如果说到悲剧,那应该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命运却突如其来的硬加在某个人的身上。那么《活着》无疑是一个悲剧,那种不可抗拒的命运感十分强烈。虽然书的名字是《活着》,可是整个故事却是由死亡串接起来的。这个叫福贵的人,亲手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还有外孙,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打击让人难以承受,但是他终究还是活着。我想着可能就是作者想给我们的启示,只是活着,没有什么理由,存在就是合理的。这部书里最让我心酸的就是有庆的死,他是那么善良可爱活泼的小孩子,可是却因为就县长的妻子而被活活抽血抽死了。“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他还硬挺着不说,后来连嘴唇也白了,他才哆嗦着说:“我头晕。”抽血的人说“抽血都头晕。”……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这段描写让人愤慨而又难过,但是命运弄人,那县长竟然就是福贵曾经战场上的挚友,这必定使福贵的内心受尽煎熬。书中最后的悲剧是福贵外孙苦根的死,作者在最后毫不留情的让福贵最后一个亲人也死去了,把命运不可抗拒的悲剧性血淋淋的展示给读者。《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血泪史,是关于“血”的故事,故事中以许三观的一次次卖血为线索,一乐与他的血缘关系为一个突出的矛盾。他用第一次卖血的钱娶了许玉兰,之后因为一乐伤人又卖血,后来是家庭饥荒,请二乐队长吃饭,给一乐治病,一次接一次越来越频繁。一乐与许三观的感情最好,但许三观一开始却始终放不下血缘关系的问题,这使他纠结,矛盾,这是许三观的悲剧,而这对于一乐更是悲剧,一个孩子被推来推去,毫无依靠,许三观卖血得来的钱不愿花在一乐身上,带着妻子二乐和三乐出去吃饭,把一乐留在家里吃烤红薯,一乐去找亲生父亲却遭辱骂和毒打,万念俱灰的他只好在大街上游荡,不知道那才是他的依靠,这是一乐的悲剧。但总体来说,许三观是个好人,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他终究狠不下心,后来他也消除了与一乐因为血缘关系而产生的隔膜。而故事发展到一乐生病之后,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就更浓了,许三观去往上海,一路卖血,在路上努力地喝着冰凉的河水,以便卖血卖的更多。他被抽血抽到晕死过去,被抢救回来得知被多输回300毫升血液的时候,竟然要还给医院,后来更发展为他和路上遇到的来喜兄弟要同时卖血买血,看起来十分荒诞,医生觉得他们脑子出了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却又让人悲悯,他们已经把自己身上的血液当成了商品,卖来卖去的成为救急的法宝,这无疑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人类的悲剧。到了文章的最后,作者写到了许三观用血液养大的儿子们对许三观的不理解,嫌他丢人,这更加让人感到刺痛。《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并不像之前的两部,这部作品在我看来从始至终都充斥着一种悲情色彩,因为这是一部关于回忆的书,整部书的结构看起来是没有头绪,混乱的,但是这正是记忆,丝丝缕缕的记忆一点点的杂乱的浮现出来,而最终却拼合出了完整的情节。文中的我,就如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一乐,始终没有一种归属感,他属于孙荡和南门两个地方,可是又好像都不属于,他和家里人的隔膜竟然很深,比如他考上大学,只有哥哥一个人送他,而这亲兄弟离别是的对话却是这样的。
“我还欠你一元钱。” 哥哥不解的看着我。我提醒他:“就是报名费。”
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我看到了他眼睛里留露出悲哀的神色。我继续说:“我会换给你的。”
文中的“我”表现出来的是惊人的冷漠,不油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余华写到死亡的时候似乎总显得那么平静,在文中弟弟孙光明的死,挚友苏宇的死,养父的死,文字都很平静,却很有一种悲凉感,尤其是写孙光明的死,好像事先被命运安排好的一部戏,只等着水流淹没弟弟的生命。这部作品在我看来是对充满悲剧性的童年回忆追述,而这悲剧来源于被抛弃的孤独,好像站在生死之间而被两者都抛弃了一样。
余华的语言是充满幽默趣味的,是生动的,而讲述的故事确实悲情的,写到了那些受命运摆布而身心疲惫的活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