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1:5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

第一篇:《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

《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

科研课题及论文目录

叶世祥(课题组负责人)

叶世祥,男,1966年7月出生于浙江龙泉,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重点学科(A类)文艺学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理事、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获得温州市优秀教师、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主持课题项目

1、‚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97czw004, 2000年结项;

2、‚汉语语中境中的文学现代性‛,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2004年结项。

3、‚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ZW009, 2007年立项,在研。

二、代表性学术论文

1、《诗性语言研究的新拓展诗性语言研究的新拓展——评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7-02。

2、《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起源语境》,《文艺研究》2006-02,转载于《新华文摘》2006年第7期。

3、《二十世纪二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审美倾向》,《文学评论》2004-05;

4、《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西学背景》,《学术月刊》2002-10。

5、《文化转型与鲁迅的小说创作》,《社会科学战线》2002-02。

6、《鲁迅小说的时间形式》,《社会科学战线》,2001-03。

7、《鲁迅小说的寓言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01。

三、学术著作

1、《流浪的灵魂--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诗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2、《审美空间的拓展:理论与批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作家出版社1999。

四、主要获奖成果

1、《二十世纪二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审美倾向》,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

2、《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1

果奖二等奖,2005。

3、《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西学背景》,省社科联颁发的浙江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4。

4、《鲁迅小说创作研究》(系列论文),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3。

5、《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2,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0。

五、主要荣誉称号

1、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6;

2、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2 ;

3、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2002;

4、全国优秀教师,2007。

马大康(课题组成员)

马大康:男,1947年1月出生,1984年获杭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晋升教授,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重点学科‚文艺学‛负责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兼职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九五‛至‚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

一、主持课题项目

1、‚诗性语言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结项。

2、‚文学时间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研。

二、代表性学术论文

1、《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特征及其现代转变》,《文艺理论研究》,2007-06。

2、《文学:对视觉权力的抗争——从霍桑的<红字>谈起 》,《文艺研究 》2007-02。

3、《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维度》,《文艺理论研究》,2005-02。

4、《从原始隐喻到诗性隐喻》,《学术月刊》,2005-05。

5、《从口传到书写:诗歌语言的诗意积淀》,《文艺研究》,2003-01,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3期。

6、《语境与文学语言的诗意创造》,《文艺理论研究》,2003-03。

7、《论审美交往:人理想的存在方式》,《文艺理论研究》,2002-01。

8、《语言空白、空位与存在的家园——诗性语言研究之三》,《文艺理论研究》,2001-02。

9、《<庄子>:语言的‚无何有之乡‛ 》,《文艺理论研究》,2000-02。

10、《虚拟意向关系与语言的审美生成》,《文艺研究》,2000-05。

11、《论文学时间的独特性》,《文艺理论研究》,1999-05。

12、《论艺术的审美间离》,《文艺理论研究》,1996-05。

13、《召唤性与文学‚潜能‛》,《学术月刊》,1993-03。

三、学术著作

1、《诗性语言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出版,荣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四、主要获奖成果

1、《文学语言的诗意生成与历史演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五、主要荣誉称号

1、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蔡贻象(课题组成员)

蔡贻象,男,1964出生,文艺学教授,温州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和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文联委员。温州影视家协会秘书长。系院校重点科研人才,系温州市55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曾获浙江省第二届高师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获全国影评奖,曾获中国电视金鹰节电视艺术论文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曾获温州市文艺创作(评论)最高奖——金鹿奖。曾获第一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和温州市哲学社科二等奖。

一、主持课题项目

1、‚影视的文化创造美‛,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003101092,已结题。

2、‚影视类艺术素质课的教学新设计‛,温州大学校重点教改课题,0301,已结题。

3、‚影像艺术生态学研究‛,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NX05WX06,在研。

二、主要学术论文

1、《影视消费的文化美学意味》,《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4。

3、《合法化的快感:电视的休闲文化策略》,《文艺研究》,2004-03。

4、《作家的电视城市和精神生态美》,《中国广播影视》,2004-5。

5、《电视文化批评中的休闲和生态思想》,《电视研究》,2004-7。

6、《电子时代的影视美育论》,《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7、《从‚辅助‛到‚影像思维美‛——中小学电影课的观念转型》,《温州师院

学报》2004年第6期;

三、学术著作

1、《影视文化美研究》(26万字学术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4月。

2、《影视艺术鉴赏》(大学素质教育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副主编。

3、《中外经典影视赏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

四、主要获奖成果

1、《影视文化美研究》,温州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05;

2、温州市文艺创作(评论)最高奖——金鹿奖,2004。

五、主要荣誉称号

1、温州市55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胡友峰(课题组成员)

胡友峰,1977年3月出生,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文学基础理论。

一、主持课题项目

1、‚康德美学‘超越性’研究‛,省教育厅项目,2007年结项。

2、‚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省教育厅项目,在研。

3、‚宗白华与朱光潜美育思想比较研究‛,省教科院项目,在研。

二、主要学术论文

1、《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现代转向》,《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7期转载。

2、《对形式的重新发现》,《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6年第3期转载。

3、《理性诗学的困境与本文诗学的重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西方古代美学:范式与历程》,《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4期摘编。

5、《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三大误区》,《东方丛刊》2005年第4辑。

6、《对文艺学教科书的理性反思》,《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理论》2008年第一期转载。

7、《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教学》,《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苏勇强(课题组成员)

苏勇强,1969年出生,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

一、主持课题项目

1、‚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7JC751010,在研。

2、‚北宋书籍刊刻与文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7CGZW016YBX,在研。

3、‚高校教学组织方法——新私塾制研究‛,温州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2007,在研。

二、主要学术论文

1、《意境与中国古代文人审美取向》,《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1;

2、《五代科举与书籍印刷之关系》,《社会科学家》,2006-3。

3、《北宋科举教育与书籍刊刻》,《贵州社会科学》,2007-3。

4、《‚魏晋文学自觉‛辨》,《江汉论坛》2007-7,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2期转载。

5、《五代时期南唐校勘人才及其印刷传统》,《社会科学》2007-12。

6、《五代时期西蜀的印刷业》,《文史知识》2008-1。

第二篇:课题组成员讲话稿

2016铜仁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子课题《从兴趣引领着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从兴趣引领着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课题开题表态发言稿

本组课题《从兴趣引领着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研究》,2016年12月14日由铜仁市教育局批准立项,并于今天开题,作为课题组成员,我有幸参与了本课题从最初酝酿、课题申报到今天开题整个过程,说实话真不容易。

说起关于高效课堂的这个研究课题,源于2014年去遵义参加的那次培训活动,有幸现场听了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的讲座和于娜老师的示范课,这次培训巅覆了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以前以为高效课堂就是喊出来的概念性的东西,但是为什么他们能成功呢?

崔其升说了一句话:我们当前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老师的包揽,学生的依赖。”他正好导出了教学大纲和现实中某些评价机制存在着矛盾:一方面,素质教育吼得轰轰烈烈,一方面应试教育却搞得扎扎实实。如何在二者的矛盾中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那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许多成功的典范:最早掀起课改浪潮的要数魏书生和钱梦龙,魏书生开创了“六步教学法”,钱梦龙提出“三主”教学思想,接着杜郎口的“10+35”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这些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注重释放学生的学习动力,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而对学生的兴趣引领成为关键,对这些教学模式,我的观念是:值得借鉴,但不可复制。即使模式可2016铜仁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子课题《从兴趣引领着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以复制,但他们成功的内在因素,即成功的基因不可复制。唯有立足实际,搞好教育科研,才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搞课题研究,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发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提升老师的业务素养和业务技能,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打造适合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培植我们自己的成功基因。

针对我们这个课题,我想说以下几点:

1.调动激情,广泛参与各项研究工作。我们都知道学生没有学习热情,就学不好,同样的道理,老师如果没有激情,又怎能工作好呢?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说过:“教育改革真正需要的不是理论家,而是勇于破釜沉舟、身体力行的实干家。”而实干需要激情,需要热情似火的冲劲。马儿没养好、训练好,临阵抽几鞭,只能让它被动地跑一阵,让它永远充满奔跑的激情,才能日行千里。激情才能催生梦想,教师有激情,才能把教书当事业,而不是辛苦谋生的手段。所以,课题研究过程中,不能激情参与,就是在忽悠。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教育科研责任意识。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明确的研究目标,而不仅仅是概念性的东西,不仅仅是为了研究成果,如果搞课题只是为了评职称、评先选优而获得打分的资本,浅尝辄止的体验一下,形而上学的作作秀,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要高度重视研究的过程,优化研究的过程,切实把研究工作落实到行动中,扎实开展研究工作,这才是课题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2016铜仁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子课题《从兴趣引领着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3.要把开展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发挥课题实施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学校所开展的课题研究,首先是一种教育教学行为,然后才是科学研究行为,课题研究应该服务于教育教学,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之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科研并不是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的额外工作,而是立足于学校工作的实践、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所以各课题组要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中心开展实验研究,要把课题研究作为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总结,切实在课题的实施中服务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要加强学习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推行,迫切需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要加强教学反思,重视学习、实践、认识的积累和感悟,在课题研究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逐步从一个普通的“教书匠”成长为一个乐于研究、善于研究的研究者。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获得被关注的需求和在行业内的存在感。

5、要发扬团队精神,重视研究方法的总结和应用。今天开题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更艰辛的研究工作、更繁重的任务还在后面,研究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诸多的新情况,新困难。希望课题组的老师能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发扬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切实履行研究任务,加强交流合作。同时要注意科学的研究实验方法的运2016铜仁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子课题《从兴趣引领着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用和总结,避免少走弯路,注重研究的实效性。

我们课题组的大多数成员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工作,我们的计划、方案还不完备。所以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激情参与以外,希望得到领导及专家的指导帮助。我们把课题各项研究计划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争取获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教师业务成长的源头活水,是成就教师的重要平台,希望我们都能广泛参与,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有幸多获得一点机会,能多做一点时,就尽量多做一点,正所谓“不求闻达于世,但求无愧于心。

张海华

2017/3/11

第三篇:课题组成员变更申请

课题组成员变更申请

尊敬的---------:

由-------申请立项的课题:《》,是校级课题,其编号:-------------.自本课题申报成功以来,课题组展开了深入的研

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因课题组部分成员工作调动、分工变动、病假等原因,不能有效开展课题研究。为保证本课题研究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特申请对部分成员作以调整!

原课题组成员:--退出,------------加入课题组。

肯请-----------批准。

申请人 :------、申请时间:年月

第四篇: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工作总结

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工作总结

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工作总结

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引领下,结合各年领班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以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目标

我们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讨论制定研究目标:小班孩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从讲普通话,说礼貌用语的习惯如:主动问好、说礼貌用语等入手;中班组则从学习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玩具玩后分类摆放两方面着手;大班组从文明礼仪、生活自理方面入手。

二、环境的创设。

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来渗透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在小班活动室里张贴可爱标志提醒孩子应该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墙面上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提示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礼貌用语,主题墙上有孩子礼貌行为的表扬照片,精彩的礼貌儿歌和故事,区角内有礼貌交流的提示语,礼貌习惯的小提示„„处处都有礼貌交流的环境,时刻提醒孩子们:礼貌交流,因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注重自己的行为,首先使用普通话,学起了礼仪,日常生活中互相督促,让自己先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讲文明的人,懂礼仪的人:早上主动和孩子打招呼,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讲话,用标准规范的手势与孩子交流„„教师的身教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1、参观交流

我们教师首先使用普通话、礼貌用语为孩子创造礼貌氛围,再通过参观大班孩子的游戏、活动等多展示,学习大班孩子的普通话及礼貌用语。使中、小班孩子的交流范围扩大,在老师和大班孩子礼貌言行的示范和熏陶下,我们中、小班孩子很快学会了礼貌用语,知道碰撞了别人,会说“对不起”,别人帮助了自己会说“谢谢”等。

2、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与养成

一般习惯的养成要经历四个阶段:从被动到自发,再到自觉,最后到主动的过程。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反复的运用,让文明礼仪成为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言行规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就要做有心人,时刻注意文明礼仪交流习惯的培养,要及时发现及时鼓励,时常提醒,经常运用。早上有些孩子不能主动跟老师、同伴问好,教师主动上前有礼貌地问好、亲切表情的提示等多种方式来提醒幼儿,每天坚持让孩子形成习惯;有些孩子不小心弄疼别人时,不会主动道歉,教师就用温和的语言和眼神提示他;当孩子在七嘴八舌讨论时,教师用标识和手势,告诉孩子一个一个讲;当孩子们在散步遇到熟人时,提醒孩子喊出礼貌的称呼。

在节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如国庆节时为了让幼儿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大、中、小班不分层次,先学习一些基本常识,如国旗、国徽的样子、颜色及来历、代表意义,然后根据本年龄段幼儿操作能力而进行的一些粘贴、图画或手工折纸。或者是配合主题要求,认识一些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习俗,我国的名胜古迹及让世界瞩目的珍稀动物等等;重阳节期间,中大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以“让幼儿体验与老人一起过节的快乐,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为总目标,将孩子们的爷爷奶奶邀请到了幼儿园,与孩子们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到镇敬老院给爷爷奶奶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的节目,让老人看到小朋友纯真活泼的一面。同时,老人们也与孩子们进行了互动,为大家讲故事,与孩子们表演手语操,最后,孩子们和爷爷奶奶分享了糖果、橘子、苹果、点心等,并为爷爷奶奶敲背捶腿、送祝福,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新年来临之际,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迎新年活动,快乐有趣的亲子游戏、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还有的班级组织家长、幼儿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充分展现了浓浓的节日喜庆、团圆气氛„„生活处处有教育,从每个点滴关注,让习惯逐步养成。

三、家园合作,教育一致

我国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充分反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造就优秀人物过程中的作用。爱迪生的成功得益于其母精心的早期启蒙。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家园互动、经常交流、反馈信息,因此我们也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利用家长会、家园共育栏向家长宣传,以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让家长更积极地投入到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来。

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得到的提高。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尝试等手段,转变了教育,树立了正确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并将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一日活动的始终;在平时更注重了自身言教的道理,同时,也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有效地利用了家长资源,做到了家园同步。在专业发展方面,我体会到了科研成功的乐趣,让我感受到了科研乐趣,完成了课题从立项开始到结题的整个过程,使我对平日工作能够进行反思与研究,使科研活动充满了活力。在幼儿园我参加过很多课题,有《天目湖乡情资源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研究》、《“思善”园本文化的构建于实践》、《幼儿园体育运动整合式研究》等。我们的论文也参加过比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合力》获溧阳市2013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浅谈幼儿的养成教育》获溧阳市2009论文评比三等奖,《浅谈幼儿园整合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获溧阳市2011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初探》获溧阳市2013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在幼儿园通过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从而促进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推动幼儿园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我申请参加这个课题《幼儿园生活情境化礼仪教育研究》。我会和所有参加课题的成员一起努力,全身心投入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此课题。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好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好习惯,把好习惯融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地环境,在尊重幼儿好玩、好奇、好赞扬的特点基础上,让幼儿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和实践,养成良好习惯。

第五篇:课题组成员学习材料

----课题组成员学习材料

基于童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 俞晓婷

在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我们通常习惯于用讲诚信故事、说理等方式,来阐明诚信是一种有利于人际和谐与社会稳定的优良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指出诚信行为的崇高性,或指出不诚信将会有哪些后果。笔者认为,这种诚信教育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极易拔高诚信品质,而丧失其生活基础,使诚信成为一种被仰视的美德,而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落实;二是教育方式往往不是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厌烦,自然也不乐意接受。总之,远离生活的诚信教育,其效果必然不尽人意。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既是对他人承诺的践行,也是对自我要求的体现。对他人的承诺包括遵守纪律、规则,信守承诺,强化时间观念,养成尊重、真诚的人际交往品质等;对自我的要求包括勇敢坦率、承担责任、认真与单纯等品质。“童谣”是为儿童喜爱并相互传唱的所有的有音律节奏的歌谣,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无乐自诵的童谣,也包括现代意义上的儿歌,几乎每个人都在咿咿呀呀的童谣中度过了童年。[1]“基于童谣的诚信教育”指用童谣的形式表现、描述诚信行为和诚信教育内容,让儿童在传唱这类童谣中体悟诚信内涵,实践诚信 行为。本文将童谣引入诚信教育,探讨基于童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新途径,旨在使诚信教育走进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所喜爱的教育方式。

一、童谣的特性及其在诚信教育中的价值

1.童谣的快乐性:使诚信教育乐趣无穷

童谣是能让小学生体验快乐的文学样式,主要基于它的生活性、音乐性与儿童性。生活性指童谣的创作是基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和解释,朴素而真实,没有过于华丽的词藻,也无深刻的哲理,却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生活温情,贴近真实生活中的儿童。音乐性即童谣具有均匀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顺口悦耳,琅琅上口,不仅表现在节奏的运用上以及合辙押韵上,也表现在重章、叠句、叠词的运用上,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便于儿童记忆。儿童性即童谣以儿童的思维和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的语言和情感描述儿童天真稚气的生活状态,使得儿童对童谣有天生的亲近感。

将一些枯燥的说教式的行为规范用童谣来表述,能使小学生乐于接受。如黑柳彻子所著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讲到,校长先生为了让学生慢慢吃饭,多咀嚼,编了一首简单的饭前儿歌:“好──好──嚼啊/把吃的东西/嚼啊,嚼啊,嚼啊,嚼啊/把吃的东西„„”[2]孩子们觉得很有趣,并把吃饭当作一种好玩的咀嚼游戏,这比起不停地唠叨“要细嚼慢咽”、“吃饭不要说话”等命令式的规矩,更能 2 让孩子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因此,将诚信内容和诚信行为规范编成童谣教给小学生,不仅能使学生在享受优美的韵律过程中懂得哪些是诚信行为,哪些是不诚信行为,而且还能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所学内容的暗示,而感受不到过多的说教、命令的痕迹。

2.童谣的行动性:为诚信教育导行

由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不够成熟,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经常与他们的道德认知不一致。对小学生来说,许多道德品质可以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以后再从道德认知角度进行教育,这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3]因此,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对诚信涵义的深刻辨析和理解,而在于行动上体现诚信,在于其日常行为之中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

好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而童谣具有行动性的特征,童谣中的语言多是具体的、富有动感的句式,问题的脉动流畅、运动,没有大段心理方面的细腻描写,在词汇的使用上也是以名词和动词为中心,集中表现事物在如何变化、人物在如何行动,因此能对小学生的行动起到引导作用。如童谣《小闹钟》。[4] 小闹钟,跑得急,滴滴答答不停息。小闹钟,真诚实,从来不会把人骗。小闹钟,最守信,每天叫我早早起。小朋友,应学它,诚实守信人人夸。

以小闹钟的每天辛勤工作,为人们准确报时、每天准点叫醒小朋友的行为来告诉小朋友,诚实守信就是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从不偷懒,也从不欺骗。被拟人化了的小闹钟成为小学生的一个榜样。3.童谣的闲暇性:使诚信渗入闲暇生活之中

闲暇生活由于具有自由与自为的特性而更能体现人的德性及其对德性精神的理解。[5]诚信教育若不能走进学生的闲暇生活之中,则有可能导致学生的诚信行为仅表现在课堂,做给教师看,课上一套,课后另一套,学校一套,家里另一套。

童谣是儿童闲暇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童谣的节奏感很强,总能看到小学生在课间念着童谣玩拍手、丢手绢、跳绳、跳皮筋等游戏的时候,不仅享受童谣的韵味,也使游戏活动更加具有音乐性和热闹感。孩子们还会在课间自己创造童谣,如将流行歌曲改编,将语文课本上的诗词改编,加入自己创造性的理解。因此,童谣本身就是小学生的一种游戏和娱乐。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创编幽默有趣而又健康向上的诚信童谣,则能使诚信渗入小学生的闲暇生活中去,让他们享受高雅、愉快的休闲娱乐,逐渐认可诚信的生活方式。4.童谣的文化性:形成诚信氛围

文化具有巨大的行为导向作用。童谣是一种儿童文化,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儿童世界的价值取向。当前原本淳朴的童谣已被异化,“校园灰色童谣”的流行已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事,许多反映不诚信行为的童谣已成为学生中的一种时尚,如: 考场风光,千里纸飘,万里眼瞟。望教室内外,风景甚好。

交头接耳,互打手势,欲与考官试比高。

这种童谣的流行会在校园里形成一种消极的、轻视诚信的氛围,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但一味取缔并不是一个好方法。我们不妨利用童谣的“文化性”特点,以绿色诚信童谣取代灰色童谣,这样就有助于诚信氛围的形成。

二、基于童谣的诚信教育策略

基于童谣的诚信教育目标为:使诚信教育生动活泼,让小学生在快乐中理解诚信内涵,接纳诚信观念,践行诚信行为。

如何在现实教学和闲暇活动中运用童谣,形成可以操作的基于童谣的诚信教育策略体系呢? 1.利用童谣理解诚信内涵

要使小学生理解诚信内涵以及它们的价值,自然不宜用抽象讲解的方式,而应使其直观化、生活化。利用童谣理解诚信内涵的具体方法有:

(1)将诚信规范编成童谣进行教学

诚信规则比诚信内涵、理念更加直观,也具有行为指导性。但纯粹进行诚信规则的教学很容易陷入说教、灌输的形式,将诚信规则编成童谣进行教学,则不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童谣《拍手谣》[6] 你拍一,我拍一,文明礼貌我做起。你拍二,我拍二,他人东西动不得。你拍三,我拍三,借来东西及时还。你拍四,我拍四.勤学守纪要牢记。你拍五,我拍五,各种作业做清楚。你拍六,我拍六,不懂装懂羞羞羞。你拍七,我拍七,课间活动不相欺。你拍八,我拍八,环境卫生靠大家。你拍九,我拍九,团结友爱永长久。

你拍十,我拍十,永远记住要诚实。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拍手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将诚信规则教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笔,修改其中的某些句子。这样,诚信规则的教学已经转化为一次活动,学生在快乐的朗读和游戏中学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诚信行为。

(2)指导学生提炼生活中的诚信素材进行童谣创作

任何道德都离不开生活,道德源于生活,道德在生活之中,道德为了生活。[7]诚信教育只有立足于生活,才能真切鲜活,使受教育者产生共鸣,并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诚信,思考生活中的诚信,并在具体生活中实践和体验诚信,最后,将观察、思考和体验的内容与感受写下来,形成个性化的对诚信的理解。有了这些素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诚信童谣创作,将零散的素材整理成为琅琅上口的童谣。不要觉得创作童谣是件神圣而遥远的事,从当前流行的灰色童谣来看,小学生的创作能力非常强。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基本的童谣创作手法,或启发学生将原有的歌词、诗篇、歌谣等进行改编,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对生活中诚信的真实理解。并彼此交流探讨,选择好的作品进行学习和传播。

2.利用童谣进行诚信行为体验

人的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不能仅仅靠抽象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机械化、模式化的行为训练,还必须经由受教育者切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生成和发展。[8]因此,诚信教育必须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去感悟、内化一定的诚信要求,从而自觉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利用童谣进行诚信行为体验,可以使体验方式更加有趣,受学生欢迎。在此介绍两种具体方法:

(1)将诚信童谣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诚信童谣可以与学校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践行相结合。如,教育学生出操时要遵守纪律,排队整齐有序,可以让大家齐唱童谣《雁》:“雁雁,雁雁排成队,后头跟个小妹妹。雁哥哥,慢点飞,雁妹妹,快点追,大家团结紧,谁也不掉队。”[9]这样就使排队出操也成为有趣的事,必然比教师大声呵斥着要求学生排整齐,或批评几个调皮不听话的学生,效果更明显。这种结合将诚信教育落实到了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对诚信产生认同感,并逐渐接纳和深化诚信观念,将诚信行为日常化。而且,教育本身也生动活泼,使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的乐趣。

(2)将诚信童谣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石里克指出: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承担道德的责任,只有承担责任

[10]的人才能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课外活动是学生校园利用校园环境的这一作用,让诚信童谣彰显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如教室、黑板报、文化长廊、宣传窗等可以张贴师生自己创编的优秀童谣。甚至在草坪上、厕所里、盥洗室、食堂、寝室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也可以张 8 贴。如为提醒学生节约用水,可以在厕所或盥洗室的墙上贴上这样的童谣:

自来水,哗哗流,小朋友听见忙回头。踮起脚,伸出手,用手关紧水龙头。一滴水,不漏掉,节约用水最重要。

显然,这一童谣的教育效果比“请节约用水”、“请关紧水龙头”这些警示语要好得多。

(2)于学生间传播诚信童谣

童谣之所以为童谣,是要在儿童之间广泛流传。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诚信童谣之后,也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将诚信童谣教给其他班的同学。尤其是要让学生传播自己所创作的诚信童谣,以增强创作的成就感。学校可以举行一些诚信歌谣朗诵比赛、诚信歌谣创作比赛等,用尽可能多的方式使诚信童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广泛流传、广泛编写的童谣,最终形成诚信舆论和诚信文化。

三、基于童谣的诚信教育原则 1.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指诚信教育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现实存在出发,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有诚信的生活来学习诚信行为,养成习惯,并最终达到善和美的生活。事实上,诚信的合法性基础不是道德,而是根植于人的日常生活行为;诚信不是一种需要仰望的崇高美德,而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同于随便、懒散、逃避、耍聪明、相互欺骗,而是和谐、勇敢、承担责任、认真与简单。诚信教育也不在于告诉学生多少道德故事和道德律令,而是教学生如何诚信地生活,这是直观的、感性的生活。因此,在进行基于童谣的诚信教育时,在诚信童谣的选取、传播和创编过程中,都要注意体现小学生的真实生活。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首先指诚信教育不仅仅强调对诚信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将诚信知识、原则内化为个人信念,再外化为个人行为,是知识、信念和行动的一致性与整体性。其次,指诚信教育要贯穿于小学生的整个校园生活中,不仅是课内的,更是课外的,严格执行诚信规则,并要加强教师的诚信修养,以身作则。再次,指诚信教育要贯穿于小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并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不断加深诚信内涵理解和提高诚信行为要求。

3.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在诚信教育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断激发学生真挚的诚信情感体验,使之成为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道德主体。童谣本身就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文学,儿童的文化,反映儿童与成人不一样的人格,使儿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自由和快乐,而不受任何压制。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童谣的种种优点,来将成人世界里的游戏规则(诚信)渗透到儿童生活中去,但不能违背儿童是童谣的主人这一原则,并要遵循童谣的儿童性、快乐性和自由性等特征。否则,诚信童谣仅是形式上的童谣,而不是真正意义上被儿童广泛流传的童谣。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校园歌谣’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编号DEA07005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下载《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组成员之学习心得体会专题

    课题组成员之学习心得体会 弥勒市古城小学——李林 自我校省级数学课题《农村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的研究》立项以来,我校就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四次专题培训。第一次是由......

    文学理论

    我方支持的是作品中不应该抒发作者的情感。作家之所以能够进行创作,是由于他们有着比常人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不否认作者应该具有强烈情感的积蓄,这种敏锐的感知力也是成全......

    文学理论教程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啊。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理论的性质2.关于文学......

    文学理论学习心得

    忘记是谁曾经说过“焦虑之心是产生压力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压力有动力的真理在我学习文艺理论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因为我的确很焦虑。 从高考的兵荒马乱中挨过日......

    文学理论(精选5篇)

    名词解释: 变形: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 形象化,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通过建构描述性的语境,强化了自身突破概念而联系表象的能力,......

    古代文学理论

    1“思无邪”说:孔子在《论语·为正》中提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确立的文学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中和:中正和平),对文......

    韦勒克 文学理论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通过对文学的分析,目的是要获得“中心思想”。研究者们用这类......

    文学理论学习心得(推荐)

    文学理论学习心得 忘记是谁曾经说过“焦虑之心是产生压力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压力有动力的真理在我学习文艺理论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因为我的确很焦虑。 从高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