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着》电影有感 ----时代的悲剧,人性的闪光
时代的悲剧,人性的闪光------《活着》电影观后感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2090114陈铎
历史依然在前进,带着些许的悲伤。那几十载的时光带着无力为生命呐喊的人们,消失在了历史中。一个时代的悲剧,压制了历史的发展,却压不住人性的闪光。
时代悲剧
萧伯纳说:世上有两样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另外一种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可是,在一个没有力量掌控自己的年代,你连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无知的盲目的去相信一个所谓的伟人,那这便是时代的悲剧了。
从战争到文革,我们的祖辈可以说是从悲剧中来又回归到悲剧中去,文革中的悲剧确实任何人都无法一笔带过,即便是我们的父辈在经过如此多年之后,也无法摆脱文革噩梦,乃至并未经历过文革的我们这一代,都禁不住为文革时的凄凉而战栗。时代就是这样,我们无法反抗,我们只是人,力量太单薄,太微小。对于战争和文革,我们只能盲从,我们只能相信,而不能否定,不能怀疑,更不能议论,它们带给人们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它们让人们感到恐怖,感到让人无法想象。硝烟弥漫的战场,血流成河的大地,猩红满目,众多的思想
囚笼,冤假错案,文革式“文字狱”,都让我们祖祖辈辈不堪回首。。。
正是这个时代悲剧,让本应该活着的人们无力抵抗时代的洪流,生命无情的被吞没。
我相信,《活着》就是通过普通人反映时代的史诗,就是活着的人看着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它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下面是以富贵和春生的眼睛看到的景色:茫茫白雪中,片片模糊不清的鲜红的血迹,横七竖
八、死相各异的死尸……这一切将富贵与春生放到内战这一大背景之中,个人生死愈加显得微乎其微,不禁令春生感叹:“咱们得活着回去!”富贵回应到:“回去得好好活!”活着,好好活着,成为他们的信念!终于,他们活着回去了,可结果又怎么样呢?
接下来,老全,一个虽经历种种磨难后仍不放弃活着的信念的苦命人,为了寻找“死人”中是否有他弟弟而中枪倒下;富贵娘,在家珍和春生给解放军唱戏时,生命走到尽头;富贵的小儿子有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被春生的车压在了砖墙底下:热腾腾的饺子,家珍浓浓的母爱与富贵的“咱可不能落后”更显示出有庆之死的无辜与凄惨!小小儿童,何过之有?却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与其说有庆是在睡梦中被富贵强制拉起来去学校欢迎区长检查的,倒不如说有庆是被那个时代拉来起来并推上死亡之巅的。
凤霞的死罪让人痛心也最让人愤怒。她在前一个镜头还握着母亲的手,被母亲安慰,而在后一个镜头却在“反动学术权威”的呼声中丧命于“庸医”。影片极具讽刺性的插入了从牛棚拉出的“反动权术权威”王兵“王教授”的场面……最后,一家人在“庸医”与“极饿”“极撑”的“王教授”之间的跑动中眼睁睁地看着凤霞大出血而死!自己的女儿在医院里由于难产而死,与其是责怪庸医,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畸形。
影片中富贵一直对“死”都怀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而“死”又如影时随。富贵一直活着,一直在目睹着一次次的死亡……影片就是通过大量的死亡来张显“活着”这一主题。而原著中,还有家珍、二喜、苦根(馒头)的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富贵一人牵着一头瘦骨伶仃的牛……这样一部贯穿富贵生命的史诗,诠释了那个时代无法摆脱死亡的悲剧。
人性闪光
时代是天空,我们不能脱离它而存在,但在大地的阴影中,依然有人性在闪光。《活着》一方面阐释了那个时代,另一方面,诉说着人性的闪光: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要坚强的活着。
从战争到文革,那是一个病态的年代,但人们却仍然坚强的活着。其实那时候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希望生活会越来越好。正因为这简单的信念,他们在那个近乎荒唐的岁月,仍能保持内心的那一份纯真。他们并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并
不是孤独地在这世间挣扎求存,而是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身边的人那里获得生存的意志与动力,没有轻易地被外在的一时的荒唐与残酷所击倒。这一点,影片中在家珍对春生的态度改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儿子的死,家珍一直恨春生,然而在春生想寻死的时候,家珍放下仇恨,对春生说:“你记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你要好好活着。”
所以我觉得,这里的“活着”并不是指“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因为有这些感情的联结,一个人的活着,不仅仅是他个人在活着,也是因为他是其他人赖以活着的精神动力,而他又因别人的活着而活着。有了为别人而活,别人也因我而活的信念,这“活着”就不是“赖活”。
在这部片子中,我们看到了普通的人在残酷的历史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延续的不懈而柔韧的追求。我还想到“倚天”中的两句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福贵等人的人生态度正是如此,战争也好、文革也好,这些外部的历史事件都是强横的,都是强加于这些普通人的人生之中的,他们没有能力去与之作正面的冲突,不可能去反抗,但这一切于他们总是过眼云烟,对他们想要活下去的信念活着没有构成真正的影响。生命总要绽放,延续生命的力量才是无坚不摧的。
电影的最后,福贵拿出旧日装皮影戏道具的箱子出来,让外孙养小鸡,这一场景的象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外孙还是小鸡,都是新生命的代表,这明白地显示着生命仍然顽强地延续,希望永远不灭。只要生命可以延续,其他的一切都有希望看到复活那一天。
这就是《活着》,一部表现人在时代悲剧下仍要坚强活着的影片,它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那点感动,那点愤怒。以史为镜,更好的走好我们未来的路,如果只是封杀,禁播,连历史都不敢正视,谈何进步?
第二篇:观电影《活着》有感
观电影《活着》有感
观电影《活着》有感
(一)最近总感觉生活无趣,朋友就介绍了一部电影《活着》,熬夜看了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复,从床上爬起聊表感想。
电影《活着》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由葛优与巩俐衔领主演,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讲述一个地主家少爷福贵因好赌输光了家产,逼走老婆孩子,气死老爹,尽管从此改过自新,生活依旧波澜不断,遇上内战拉壮丁,解放后回家后女儿失声、儿子意外惨死,文革时期女儿遭遇难产被愚昧害死……原著里福贵的命运更加坎坷凄凉,妻子患病离开了他,女婿工伤去世,外孙也被噎死,剩下风烛残年的福贵,思考为什么活着。
一开始,我以为悲剧都是福贵个人好赌造成的,只要他改过自新一切就好了,他改了,借别人的皮影开始以唱皮影戏为生,本以为可以一家平淡安定过日子,可是遇上内战,从战场的枪林弹雨中摸爬打滚存活下来回到家发现,赶不上为老母送终,女儿也因病失声。
迎来短暂的安定后不幸接着降临,小儿子被老朋友倒车时意外砸死,后来遇上文化大革命,有识之士被迫害,女儿生产时因有经验的教授被拉去批斗,福贵眼睁睁看着女儿让实习医生接生导致大出血死亡而无能为力。在我看来,那些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可是,悲剧就是发生了。
慢慢我想明白了,其实,这就是生活。在事情发生以后,都扼腕叹息,为一瞬之间的变化感到痛心与无能为力。尽管有悲剧,生活却不得不继续,福贵一家的经历就是中国近代每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缩影,所有的悲剧都源于人思想的局限性、人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想到这里,对生活怀着美好期待的我以为进入了和平发展时代,就不会再有悲剧。似乎,我又错了,好像问题永远没完,不顺的路依然还有。新时代也有新时代的局限性,也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
我已经快要彻底崩溃,那么福贵为什么要活着?我们大多数人有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回味电影的每一个片段,似乎都让我意犹未尽,同样,整一部电影让我意犹未尽,舍不得结束。为何?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对福贵迎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样,我们活着也是对自己将会迎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开始有点明白,即使电影还没结束,那么福贵接下来的路,一样会有许多坎,因为在天灾人祸或社会的局限性面前,人很渺小,可是,人性是光辉的。
我已经相信,每个社会时期都会有各种痛苦,人们却从不放弃对生活的期待。是的,只要心怀希望,哪怕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都有意义。
看了之后,我不敢再觉得生活无趣,我知道,感觉生活无趣是因为我缺乏对活着的意义的理解,失去了对生活的期待。
观电影《活着》有感
(二)赵艺伟
《活着》在我心中觉得是最好的电影之一。
从一个富家子弟落魄为无家可归、妻离子散的社会底层人物,再一家团聚兢兢业业求生活,又因战争夫妻两人咫尺天涯,重逢后小心翼翼地当着小市民,儿子死后悲恸却坚强地继续操劳,女儿出嫁的不舍与幸福,女儿生完孩子不幸去世后绝望中又燃起希冀地前行,残缺而和谐的一家等着小鸡长大变成鹅,变成羊,变成牛,盼着馒头长大成人。
随着京胡绵延不断的弦声,福贵犹如一棵在风雨中不断摇曳地柳树。春风中焕发出的几茬新芽早已在一夜风雨中飘零殆尽,枝干也似乎被冷风刮弯了腰,但怎么也不曾倒下,即使断了几根枝条,柳絮全飞地无影无踪。老柳树依然在春天挥舞着日渐老去而略有葱茏的枝条,夏天为根须旁的小草稍遮艳阳,秋日里长长的柳枝扫过遍地的落叶,冬日里顶着厚厚的积雪伛偻着躯干。
没有泰坦尼克号般壮烈的爱情>故事,没有雪国列车般刻骨铭心的人性挣扎,没有终结者般救世主英雄式的形象,没有阿甘正传般感人励志的故事,没有上帝之城般交错时空的叙述,有的只是夕阳下一曲婉转曲折又洞彻人心的独白。本分而小心地沿着时间轴缓缓前进,没有壁立千仞,只是一个个的坎,需要不厌其烦地跨过去,没有犹豫,不能后悔。
被故事中人物的韧性深深打动。全部都是平凡的人,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岸事迹,也没有凄苦之极的冤屈控诉,只是以市井小民的姿态努力地在这个时代坚强的活着。虽然遭受了命运的一系列捉摸,面容中透着饱经世事的沧桑,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并没有麻木不仁,眼神中依然跃动着名为希冀的神色。
英雄其实离我们很遥远,蜘蛛侠超人之流更只是存在于理想之间。福贵夫妇是大多数中国人在**年代的写照,对政治的选择只是迫于生存,多灾多难也练就了他们敏锐的嗅觉,苦难无法打倒他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华民族的韧性可见一斑。
再和老谋子另外一部电影《归来》的原著《陆犯焉识》作一下对比。陆焉识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少爷,年少有成,出国留学,回国任教,风流一时。然而世事弄人,新中国建立后的一些列运动,把陆焉识打下了地狱,他被打上反革命的烙印,被判无期徒刑,被流放到西北荒漠上改造,曾经满腹经纶的教授体验到了人世间种种的不美好,终于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文革结束后,他回到了城市中,然而他的妻子突然失忆,儿女间的血脉之情似乎也早已稀释至尽,风华正茂的他也早已伛偻不堪。知识分子的时代悲剧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和徐福贵想比,陆焉识作为知识分子更值得我们敬佩,其遭遇也更为凄惨,最后陆焉识整个人已经失去了风骨,被生活所抛弃。反观徐福贵,虽凤凰落地成鸡,但鸡前顾后盼,小心翼翼,反到在夹缝中渐渐成长,有合家之欢,有天伦之乐。这似乎是一种黑色幽默,凄苦的控诉化为了轻轻扯动嘴角的讽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活着'始终贯彻着他们的人生,无论何种风浪,家庭的牵挂都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死亡才是最大的懦弱。
时代的悲剧无法避免,即使断手断脚,却也要颤颤巍巍地走下去,迎接新的黎明。如同福贵说的'总是要过去的'一般,生活总要继续,努力地活着。
第三篇:观电影《活着》有感
活着比什么都好
---观电影《活着》有感
很多年前就看过这部意味深长的电影《活着》,本次民主生活会再一次回味了这部影片,感觉上了大学的自己,回过头来品味这部影片,感受更加深刻了,现在的自己深深的体会到活着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证明,是一种对未来成长的历练。
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生活,时光在推移,不变的是坚持活下去的理念。片名为《活着》,但是我感觉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是福贵身边的亲人的死去,在影片的最初他因为好赌而输了家里的祖宅而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在内战中他被迫远走他乡以致母亲逝去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最让我痛心的是在“大跃进”中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最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唯一的女儿。这一次次的死亡,无不牵动观众的心,但在眼泪流下来的时候我明白福贵这一生所经历的也许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而且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发展大概是一种必然。有人说: 电影《活着》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我觉得这确实名副其实。因为在福贵生活的那个动荡、抑制的时代里,更多的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电影虽然很平静,但我还是大哭了一场。
这部电影是根据书改编来了,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书中的情节比电影演的更让人心痛,不过在看完书和电影后,我们活着的人更应该珍惜身边的美好,在那样艰苦的时代里,福贵都坚强的活下来,积极面对生活,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的。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不管田地是怎样的贫瘠,我们能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勤劳双手不放弃播种,努力耕作并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收获。生活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福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因为活着比什么都好。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有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困难,打击,活着是需要莫大的胆量和勇气。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如果我们在遇到困难,挫折和失去一些珍贵的人和事时都拥有福贵那样坚强活下去的精神的话,我想再也没有什么能击垮我们,那样的话,我们的未来将更加光明灿烂的。
电影的细节我不想再过多的去复述,因为我们都真的用心去看了。在此,我只
想说这部影片带给了我许多的感受,给了我很多对于未来的启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好好的学习电影主人公的精神,学习福贵他那种历经了很多人难都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仍然能做到忍受,忍受生活的各种重压,学习他那种为了活着而去不断的努力,不放弃的精神。福贵,比今天新时代的我们过的日子都要艰苦,悲惨,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想着坚强的活下来,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珍惜如今的好生活,好好的活下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我相信,如果自己拥有电影主人公的那种精神,并在未来的道路上努力去开阔自己的一片天地,终有一天会收获成功和欣慰。我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活着比什么都好。因为,唯有活着,才能创造未来;唯有活着,才能获得成功。
好电影值得观看,好书值得品读,好精神值得学习。我看了《活着》,读了《活着》,我明白自己应该好好的活着,为未来不懈的打拼,活着比什么都好,唯有活着未来才有希望,因为活着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证明,是一种对未来成长的历练。
学号:41106824
姓名:周帮桃
辅导员:罗文
参与时间:2013年6月6号
第四篇:对人性的思考——读《美国的悲剧》有感
对现实的思考
——读《美国的悲剧》有感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
这是一个刚刚经历过大萧条,经济慢慢复苏的时代。
而在这大好前景下,一场悲剧却正在悄然上演。
本书的主人公克莱德是个爱慕虚荣的年轻人。原本他找到了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但并没有好好珍惜,反而尽情放纵,最后不得不因为卷进一场车祸而远走他乡。也许是命运垂青他,克莱德在他富裕伯父的工厂里担任了一个主任的职务,生活条件一下子变得优越起来。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克莱德并没有吸取教训,依旧放纵无度,最后沦落为一个杀人犯,遭受法律严厉的制裁。
在我看来,主人公克莱德正是本书作者德莱赛所说的“欲望强烈,但是资质可怜”的那一类人,按照悲剧的传统标准,根本算不上一个英雄人物。他从小就反对父母的宗教狂热,当上侍应生,大饭店的富有和豪华使他眼花缭乱。在他比大多数人敏感而极易受外界影响的头脑里,似乎觉得人生就是追求美女和金钱。无奈他个人的所作所为,却表现得极其软弱无力,竟被称为“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懦夫”。他陷入了究竟是忠于罗伯达、还是追求桑德拉的巨大矛盾之中,最终成为“美国梦”的牺牲者。小说问世的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去培养青年一代。美国的实利主义,是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就能占有一切。因此,《美国悲剧》就是对当时美国社会一个严厉地控诉。
在小说问世的那个年代,美国无数的青年,特别是出身低微,家境贫困的穷小子,无不梦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或妄想在一夜之间暴富,成为百万富翁。也有的痴心妄想,有朝一日能高攀上富家女,有钱有势,享尽荣华富贵。大肆渲染这类题材的文艺作品,充斥当时的美国文坛。作者德莱赛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大团圆的结局给颠倒了过来。显而易见,圆了这美国梦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大部分人都是遗恨终身。德莱赛的这篇巨作创作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可到今天,仍然能够发人深省,可见其具有极其巨大的现实意义。
有一位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曾经这么评价这部小说:“小说在叙述中一次又一次严厉地抨击社会,深深地沉浸在人的痛苦里,并把人们在狂热时下意识的各种不定型欲望挖掘出来,这一切都使我深为感动和震惊〃〃〃〃〃〃《美国的悲剧》完全算一部杰作。”
当今世界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有那么多人对“美国梦”仍然心向神往,趋之若鹜。然而,不管怎么说,只要世界上人们对欲望的狂热追求没有停息,就能够从德莱赛的不朽之作中继续受益。
七年级七班王澍
指导教师:成月霞
第五篇:时代的悲剧——读《孽海花》有感
时代的悲剧
—— 读《孽海花》有感
平常学习生活中我不太愿意去读传统经典的书目,因为文言文和半白话文都不如现在的文字读来顺口易懂,对于传统经典也需要正真地静下心来阅读,体会,领悟。所以利用暑假之际,在众多书目中选择了《孽海花》这本书。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传统经典,我对明清小说更感兴趣。半白话文虽然也有点绕口,但比文言文更易懂,而且故事性强。章回体小说的结构,每一回开头联系上回,结尾则是“且听下回分解”,阅读时就像坐在了古时的茶楼中,手边一碗清茶,几盘瓜子,听着台中的说书先生缓缓道来。而选择这本书,也是因为“好奇”。比起读过的四大名著,经常看到的聊斋,有所耳闻的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孽海花》我是前所未闻,书名也叫人捉摸不透,不知道这本小说大致讲的什么,看了小说的简介才略知一二。
《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男女主人公分别是状元和名妓,故事背景则是同治年间到甲午战败30年间。时间跨度大,塑造的人物也很多,除了封建士大夫官僚,还有外国人。要知道古人除了名还有字,除了字还有名号职称,刚开始的几回就有点头晕,认认真真梳理并记忆后才弄清男主人公金雯青和他身边的一众兄弟同僚。读到最后却发现《孽海花》原来是残本,三十五回后就没有下文了。所辛男主人公结局来得早,第二十四回就被女主人公给气死了,女主人公也在第三十二回交代完毕,才不至于总有一种没有结局怅然若失的感觉。这两人的情感纠葛也是书中一大亮点,后文自会细说。
鲁迅先生评价《孽海花》,结构工巧文采斐然。的确如此。小说按情节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第一回便开门见山的道出了主旨,“三十年旧事,写来都是血痕;四百兆同胞,原尔早登觉岸”。除去第一回楔子,前六回写了男主人公状元金雯青初入仕途并升官发达以及他的一众兄弟同僚。第七回和第八回男女主人公相遇,喜结连理。第九回到第十七回是金雯青同爱妾傅彩云也就是女主人公出使外国的经历。第十八回到第二十四回,金雯青遭人陷害,自己也发现了傅彩云瞒着他的风流韵事,最后活活被傅彩云气死。第二十五回及以后便是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始和结束,并交待了傅彩云的结局。至于三十五回后没了下文,也只能自由想象了。除了这样大致的故事脉络,还交错的写了其他封建士子和外国的民主自由者的琐闻轶事,涵盖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文化上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冲击,政治上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清政府的腐败昏庸,懦弱无能。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爱情为线索,以网状的结构推进故事情节,叙事手法也有插叙和倒叙,结构非常工巧。
而小说的文笔和内容比结构更吸引我。文笔和内容相辅相成,好的文笔让小说内容生动曲折,好的内容也给了文采施展之地。既然是讽刺小说,主要的写作手法便是暗喻暗讽和写实,把真实的历史事件和虚构但又暗有所指的人事物结合并评说,便有了深刻丰富的内容和巧妙形象的文笔。第一回就写到了一个“五大洋之外,哥伦布未辟,麦哲伦未到”的孽海中的奴乐岛。书中写到奴乐岛是一个极野蛮的奴隶国,崇拜强权,献媚异族,缺乏新鲜空气,一般国民奄奄一息苟且偷生,从古不与别国交通,从古没有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样的描写立刻让人联想到两千年来封建统治下毫无民主自由可言的中国,当时内忧外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联想到饱受摧残的国民,腐败无能昏庸堕落的清政府。后面写到的人物“成毅伯”实则影射李鸿章,“孙一仙”也暗指孙中山,主人公金雯青和傅彩云更是洪均和赛金花的影射。书中还有许多讽刺文段,叙述生动,令人啼笑皆非引人深思。比如第二回中写到三位苏州名士谈论新科状元,得出“状元盛衰与国运有关”的结论,肯定状元的出色价值,实在暗讽封建科举制的落后,八股文对人思想的禁锢。作者也善用引据经典的手法,一段文字中往往包含了好几个典故,足以见古人前辈学识之渊博,见识之广阔。
丰富的内容配上生动多样的文笔,因此不管是景色描写,事件叙述还是人物描写,都极具画面感和代入感。景色的描写令人身临其境,事件的叙述生动连贯,人物的描绘则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说很全面细致的描绘了晚清时期封建知识分子和官僚们的生活日常和琐闻轶事,包括酒席间的高谈阔论,同僚间升官发达的相互拜访祝贺应酬,上京赶考参加科举,意气相投的结拜金兰,科举的改卷批阅填榜放榜,烟花巷柳的寻欢作乐,泛舟江上夜听笛声的闲情逸致,才子佳人画舫船头的浪漫邂逅,因两首诗文互许心意的风雅和缘分„„诸如此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与现代完全不同的时空。这时空里有今人向往的悠闲生活,明丽景色,有意气风发恰同学少年,有让人
羡慕的喜结连理情投意合,„„然而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民众却迟迟不能觉悟,社会风气也不如太平盛世的朗朗乾坤,那些原本看来美好珍贵的东西,因为现实或者造化弄人,最后却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因时代背景而起的悲剧,看似偶然又是必然,也成了那个时代的悲哀。这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
原本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各逞才华,大放光彩,名震京师。各自升官发达,各膺重寄。最后却人事变迁,结局不尽相同。
男主人公金雯青是苏州人士,上京赶考中了状元,除了赶考途中结识的同乡书生们,还认识了许多好友,当官后更是认识了许多同僚。古人结交朋友当真是意气相投,志同道合,情谊深厚。金雯青和好友同僚们谈论时事政治,辩论国学经典,参加朝廷大考,时常登门拜访聚会游玩。在京城翰林院当值了几年,金雯青到天津做官,好友同僚们也各自出京,各奔前程。国家局势动荡变化无常,金雯青几次调配,在京师和地方兜兜转转还出使外国,好友同僚们也际遇不同。经历了十多载,昔日同学少年青春不再,有的退隐山林远离官场,有的肩负国家重担,有的风光不再颓废困苦,有的遇见了良人„„不论他们是美满的结局,平淡的结局或是凄惨的结局,到最后,以前的金兰好友已经天各一方人海两茫茫或是阴阳相隔,这无疑才是最让人唏嘘不已,惋惜不已,感慨不已的地方。
至于金雯青的爱情,也只能用坎坷凄惨来形容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和传奇本来是引人向往的,新科状元和头牌名妓在画舫酒席间的邂
逅,一见钟情,许多古时的浪漫爱情也是这般的开始。有一个美好的开头,却没有同样美好的结尾。
金雯青应友人邀约赴酒席,与傅彩云一见如故。两人发现对方竟是旧识,于是更感缘分如此,郎情妾意。金雯青的正室赵夫人刚刚过世,本是热孝在身,却依然娶了傅彩云为妾。两人一开始伉俪情深,金雯青作为公使,彩云为公使夫人陪同他一起出洋。出洋的这几年时间里变化也开始了。彩云学了洋文,出入宫廷和社交场,崭露头角,惊艳海外,被称为“放诞美人”,还与德国皇后合影。金雯青却显得迂腐无能,加上每日公务繁忙,渐渐的,彩云和侍从阿福有了一腿,还和德国的瓦德西将军打得火热,在回国途中甚至和船长暧昧不清。当金雯青发现傅彩云给自己戴了这么多绿帽子,当即气得晕过去。后来傅彩云认错并承诺,以为会老老实实跟在自己身边时,金雯青又再次听到大街小巷里疯传彩云和戏子孙三的风流韵事。这次他便一病不起,最后一命呜呼。
本来是两情相悦的感情,却演变成了悲剧。金雯青结局悲惨,傅彩云却在金雯青死后迫不及待离开,悬牌于燕庆里,重操旧业。这份爱情无法圆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人的身份地位差别,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各自的思想观念等等都有差异。一个是状元,耳濡目染的都是儒家传统,国学经典,封建道德。属于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高;一个是名妓,出入风月场所,接触的是社会的三教九流,处于社会底层。尽管是妓女,但傅彩云的不同在于她追求自由的意识和她的独立性,更显出了女性的思想觉醒。从她主动学西文,在海外的社交能力以及离开金府重操旧业都有所体现。传统的封建道德,譬如遵守妇道也对她没有很多束缚。她明白姨太太的身份意味着什么,也看清了在封建社会中,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却需要三从四德,七贞九烈。也难怪身为封建士大夫的金雯青听了她“大逆不道,有悖伦常”的言论后活活被气死。也许金雯青对傅彩云是真爱,他们也有过真真切切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恰恰发生在那个旧文化和新思想碰撞的时代,本就存在的种种差异也越来越大,随着时间流逝,那份爱情也慢慢变质了。
相比个人的悲剧,国家的悲剧更能体现那个时代对悲剧的促成和影响,更能体现历史的必然。清王朝的颠覆虽然在书中还没有写到,但从书中的种种描写已经能看出悲剧的苗头。作者对封建的批判和暗讽不留余力,揭露出风雨欲来岌岌可危的晚清的腐朽和落后。
政治上,封建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在很多细节处体现的淋漓尽致。金雯青出使国外坐一等舱,随员坐三等上报却是二等;古时靠读书做官,有人却可以买官;走后门还有四得字诀,“时候耐得,银钱舍得,闲气吃得,脸皮没得”;科举考试,翰林院的改卷官员内定门生弟子;身为王公贵族钦差大臣却贪污国库,内部腐烂致使国库空虚„„
思想上,封建思想愚昧迷信,根深蒂固。相信外国人拘摄魂魄的法术;对于俄国的革命,发表“男的还罢了,怎么女人家不谨守闺门,还出来胡闹”的看法;连皇帝娶妻都要奉太后的命,思想自然没有自由可言„„
清王朝的无能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国家实力不济,忧患
意识缺失,国民麻木不仁,封建思想的影响太过强大和久远,即使有一些知识分子的先进思想但也很难改变旧观念。这也说明在历史洪流中,个人力量十分渺小,无法唤醒所有的人民群众,更难以改变历史车轮的驶向。因此这也导致革命的必然,也是清王朝覆灭,时代悲剧的必然。
除了批判封建的主旨,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书中随处可见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一定的进步思想。
社会生活方面,当时的人们已经吃起了西餐,参加各种酒会舞会,也会用照相机,电梯这些更加现代化的设备。可见西方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相当程度上的改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
先进思想方面,金雯青去了解西方文化,“不知国情,因是大害;不知地理,为害尤烈”的观念和他对分界线,主权意识的重要性的认识都体现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他的进步思想。而前面提到的傅彩云学西文,追求自由也更能体现。但美中不足的是,傅彩云的妓女身份无法完美的体现女性进步思想。而且在那个时代,先进的思想也有着局限。
《孽海花》虽然是残本,但总的来说也算有个悲剧的结局。书中所有的不圆满不美好合起来就是个悲剧,个人的小悲剧,国家的大悲剧。或者也可以说在国家动荡不安时,制度思想技术不够先进实力不够强大时,被其他国家虎视眈眈时,个人也很难有安定的生活,美满的结局。这是时代的悲哀。所以我们更应该庆幸我们生在和平年代,远离战争的喧嚣,更应该感激和懂得,国家的强大才让社会安稳,人
民幸福,是我们安心的依靠。清王朝的颠覆也给我们启发,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有硬实力,文化思想的建设也尤为重要。
那年波涛汹涌,危机重重的孽海上,自由之花恐难绽放了。但是新的富强,民主,自由和平等的花朵会绽放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