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成长历程

时间:2019-05-14 01:4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成长历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成长历程》。

第一篇:学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成长历程

感受学校改革开放三十年

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30周年,同样,也是我们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里,我们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53年7月,我们学校的前身——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创建了。

1959年6月,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升格为浙江中医学院,校址定于杭州市区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这也就是我们学校30年前的所在地了。那时,学校在庆春路21号小弄堂里,占地面积仅38亩,老校区里没有新教学楼,教学设备陈旧,校园里鱼龙混杂,办学条件很差,但是就是在这种办学条件下,中医学院里每一位老师与学生都努力争取学校提升发展的机会。虽然在1960年至1974年期间,学校曾两度与浙江医科大学并分(1960年浙江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合并组建浙江医科大学;1963年浙江医科大学(原浙江中医学院部分)、浙江中医院、浙江中医研究所合并组建浙江中医学院;1970年浙江中医学院并入浙江医科大学),然而,学校并没有停止它不断的发展的脚步,在全校师生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医学院校终于盼来了1998年6月28日在今天这块土地——滨江高教园上举行的奠基典礼!2000年3月,学校整体迁至这儿,即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六和塔”隔江相望。2006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在这30年里,学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于197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取得对港、澳、台地区招生权,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成为开展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单位,2000年设置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并成为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单位,2001年李鹏委员长视察我校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年,获得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优秀,2003年设立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被批准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单位,04中医临床基础学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通过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终期考核验收,2006年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资格,2007年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李大鹏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浙中大的迅速腾飞可以说是一个神话,学校师生规模、重点学科建设、硕博学位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科研成果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令浙江70多所高校刮目相看,让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影响力突飞猛进。

在了解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坚持”以及校训“求本远志”的真正涵义。只要朝着目标持之以恒奋斗,不管道路如何崎岖,不管中途多少荆棘,不管付出多少代价,终有一天,前方会显现胜利的曙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现在,学校已成为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省属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秉承“求本远志”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模式,开拓进取。正如周庚生老师所总结浙中大成长的十二字——“从旧到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浙中大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茁壮成长!学校的发展让我震惊,也让我欣慰,选择这所学校,我不后悔。

第二篇:厦门市改革开放历程

厦门经济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

来源:厦门日报

2008年10月07日08:50 我来说两句(null)

【开篇按语】

30年风雨兼程,30年高歌猛进。30年,于厦门600多年的城市年轮,不过是窄窄的一圈,但这段岁月,烙印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8个前所未有的字眼,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三十而立。30年来,厦门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形成了“四个建设”协调发展的厦门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科学发展之路,谱写了一篇波澜壮阔、回肠荡气的史诗。

三十而思。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回眸改革的脚印,聆听开放的潮音,梳理发展的脉络,总结成功的经验,升华实践的体认,形成了“厦门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理论文章”。

三十求进。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理论,是指引前行的熊熊火炬。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刊发14篇理论文章,希望通过这组系列理论文章的宣传,营造全市理论学习、理论思考的氛围,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进一步形成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宏大气势、强劲态势和良好趋势。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指引中国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吹响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并为经济特区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厦门经济特区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孕育诞生的,30年来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厦门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回首厦门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应当继续坚持,有许多启示可以昭示未来。

一、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但改革要找一个试验区,开放要找一个窗口,现代化建设要找一个突破口,才能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经济特区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关于设置经济特区的方案,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厦门经济特区。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出口加工区正式破土动工建设。如今,厦门经济特区已经走过了27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厦门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与重视。

1984年2月7日-9日,邓小平同志亲临厦门经济特区视察,并亲笔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光辉题词。邓小平同志回京后,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在他的直接推动

下,厦门经济特区从湖里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这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包括厦门经济特区在内的中国经济特区事业的总设计师。

1991年12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出席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厦门经济特区是海峡两岸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往来。1994年6月22日-24日,江泽民再次莅临我市视察,对厦门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强调指出“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希望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他特别指出“厦门优势、特色应该体现在与台湾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上,这个作用别的特区不能代替,这个作用随着历史前进会越来越显示出来”。这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06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厦门经济特区视察,在海沧台商投资区会见台商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凡是对促进两岸交流和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写进了党的十七

大报告,成为我们党指导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厦门在全国对台工作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

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厦门的工作始终寄予殷切期望,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工作要求。1995年召开的省第六次党代会把厦门经济特区定位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2001年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2007年省第八次党代会再次明确提出“要继续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要求厦门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努力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厦门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其发展历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关,其发展成就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缩影。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1984年初。厦门和其他经济特区一道,承担着改革开放先行者的历史重任。但当时计划经济的观念和体制的影响还相当深,要抛弃这些旧观念、旧体制,做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很多人在思想上还转不过弯来,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还很不一致。办特区在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路怎么走、钱从哪里来?大家心里都没底。面对这种状况,市委、市政府和特区管委会首

先从解放思想入手,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学习讨论,加深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有效统一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试办经济特区的认识,明确我国的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与过去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地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从而澄清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思想顾虑,增强了试办经济特区的信心和决心。

当时的特区家底很薄,几乎是白手起家。1980年,厦门的生产总值仅6.40亿元、财政总收入仅1.83亿元、外贸进出口额仅1.41亿美元,基础设施条件很差,电灯不明,道路不平,电话不灵,自来水供应要排队,没有一个万吨级泊位。建特区是先盖大楼,还是先搞基础设施?各种看法都有。市委经过多次讨论,决定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办好经济特区的前提条件来抓。一是组织编制了《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城市性质定位为社会主义的海港风景城市,确定了市区围绕厦门港组成一环六片的组团式布局。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冲破“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全市性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特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厦门在全国率先由地方利用科威特政府贷款2100万美元修建高崎国际机场,开创了举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先例;利用银行贷款迅速启动湖里出口加工区第一期的开发建设,着力推进“五通一平”和建设一批通用厂房;还先后利用世界银行和日本协力基金会等提供的贷款,建设东渡码头二期,建设万门程控电

话,建设装机容量7.5万千瓦的燃气电厂和跨海进岛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高殿水厂一期工程和穿越厦鼓海底的输水管道等。同时,着手引进港资、侨资、外资,创办三资企业,至1983年底,共引进三资企业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794万美元,特区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基础设施先行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在特区动工建设的当天,厦门创办了“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鹭江职业大学,并根据城市发展定位成立电子学校和旅游学校,在市委党校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合办外经干部培训班,在厦门大学举办外语和国际会计培训班等,为特区初期培育了一批有知识的专业工人和管理人才。当时6万多成年人走读夜校,成为特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同时,为一批老干部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认真落实侨房政策,迅速清退侨房落实产权,这些举措有力调动了干部积极性,赢得了海外华侨华人的信任,初步树立了厦门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第二阶段从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至1991年底。邓小平关于“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给厦门发展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在这一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厦门几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政策:1984年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并赋予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我国东南部经济、特别是加强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任务;198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厦门经济特区实施方案 的批复》,明确要求把厦门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的综合性、外向型的经济特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厦门把肩负的光荣使命和特区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率先进行了艰辛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作用。率先逐步建立健全特区金融体系,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总部设在厦门的中外合资的国际银行;在全国率先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撤销八大工业局,让企业享有发展自主权;率先探索实施财税体制的改革,实行国有企业税利分流改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对450家国有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制改造,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实力和发展活力;率先取消各类票证,改革不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和严重扭曲的价格体系,率先建立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初步培育形成了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率先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初步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特区外贸体系;率先取消了粮食统一征购任务,放开粮价和农副产品价格,粮油统派购改为向农民随行就市收购,把农业推向市场,也提高了农民收入。厦门勇于先行先试的改革实践,推进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积极探索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经济特区的窗口和示范作用。1989年,国务

院批准设立海沧、杏林为台商投资区,1992年又批准设立集美台商投资区,享受经济特区现行政策待遇;同安县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使厦门初步形成了在全国仅有的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的经济开放格局。厦门灵活运用特区政策,先后设立保税工厂、保税仓库、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和免税商场,试办外汇调剂市场,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坚持引进外资与国家需要和特区发展紧密结合,注重发挥侨台优势,确立“以台引台、以侨引台、以港引台”的策略,重点引进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三资”企业,形成了以台为主、侨台并举、侨台联动的招商引资新局面。1984年厦门出现第一次外商投资热潮,1989年成为台商投资热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中央的支持下推进“901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虽最终没有建成,但它启动了海沧的开发建设,提升了厦门的对外影响力,推动了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潮,引进了翔鹭化纤、正新橡胶等一批大型台资企业。到1991年底,全市累计签批外资项目1138项,合同外资总额24.9亿美元,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3.2%,外向型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科学确立城市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第一个聘请外国专家编制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成为此后20多年厦门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蓝本。克服建设资金短缺困难,大胆采取“举债搞建设”、鼓

励外资参与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有偿使用、以地养城等创新举措,大规模开展交通、通讯、能源和工业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建成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大桥,走出“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共同筑巢引凤”的基础设施建设新路子。城市建设由思明厦港、湖里工业区、筼筜新区、东区、火炬高科技园区到航空城,并由岛内向集美、杏林、海沧呈扇面拓展,城市建成区扩大到42.5平方公里,为加快特区建设构造了良好投资环境。

经过特区初创10年的艰苦创业,厦门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特区,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综合实力名列全国50强第10位,进入全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行列。特区建设的丰硕成果,逐步消除了人们在特区建设初期的各种疑虑,“发展是硬道理”被深深镌刻在特区人心中。特区广大干部群众也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得到了锻炼,经受了考验,树立和发扬了“开明、守信、开拓、竞争、奉献”的特区精神。

第三阶段从1991年底江泽民同志出席厦门经济特区建设1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至2006年初。江泽民在讲话中提出,厦门经济特区要充分利用作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用,积极推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往来。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有力推动了厦门新一轮的

改革开放事业。1994年2月,中央确定厦门为副省级城市,为厦门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体制优势。在这一阶段,厦门积极应对和有效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台海危机、“远华”特大走私案、“非典”疫情、强台风特大自然灾害等困难和挑战,在遭遇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前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坚持以工业为主,以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和出口创汇型企业为主的发展导向,引进了柯达、戴尔、太古飞机维修、林德叉车、TDK、ABB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为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稳定和支撑的积极作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培育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日益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1006亿元、2099亿元和209亿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9.5倍、17倍和21倍,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财税、金融、价格、流通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了财税、外贸、外汇、投资等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形成了比较配套的要素市场。先后实施了两次机构改革,完成区级行政区划调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序展开,行政审批大大提速,转变政府职能步伐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建立健全了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工作居全国领先水平。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和公用事业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卫生资源整合取得重大进展。

抓住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精神、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大力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特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建设,逐步成为我国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越办越好,成为我国惟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活动,为内地的招商引资发挥了巨大的平台作用,成为国家级的国际交流交往重要窗口。全市吸引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厦门港口一体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建设加快推进,闽西

南五市和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协作不断深化,山海协作、对口帮扶与支援、参与西部大开发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成功举办一系列国际性重大文化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拓展与海外的联谊联络工作,厦门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城(新城博客,新城新闻,新城说吧)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建成一批能源、交通、通讯、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海港、空港、信息港重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形成现代化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先进的信息通讯网和水电设施配套的投资环境,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更加完善。城市建设加快向岛外拓展,初步形成了以厦门岛为中心,“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城市格局。

坚决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认真践行特区的历史使命,努力办好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积极拓展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厦门与高雄集装箱试点直航、厦金客运直航、厦门航点两岸包机直航成效显著,顺利开办五年期台胞证办证中心和赴金门旅游业务,成为台湾同胞进出祖国大陆的“黄金通道”,成为推进两岸“三通”的前沿平台和重要基地。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涉台活动,开办厦门卫视、闽南之声广播,全面开展与台湾之间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厦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前沿平台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充分利用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赋予的立法权,制定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普法、立法和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展开,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安定和谐有序,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取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殊荣。

第四阶段是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厦门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的现阶段。全市上下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又好又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努力在思想认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城市建设、对台工作等方面实现新跨越。

认真总结厦门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经验,坚决破除那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对厦门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进一步完善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方法举措,持续提升又好又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宏大气势、强劲态势和良好趋势,努力在海峡西岸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发挥示范榜样和先行先试作用,努力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环东海域等工业集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致力打造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友达光电、通士达照明、宸鸿电子、富士康光电等一批高新项目落地投产,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壮大,五缘湾、观音山、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以及环东海域东海科技园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快速推进,海沧保税港区以及东渡现代物流区等加快建设,金融、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优化升级中形成良

性互动,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实现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厦门建设。紧紧围绕“四个加强”、“四个破解”这一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平安厦门”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和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努力破解住房难、就医难、就学难、交通难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全国率先推行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率先建立城乡一体的全民医保体系,率先实现“双高普九”和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居民子女免收学杂费,以及减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收费,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水平有新的提高。深入开展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城市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和“移民造福”工程,积极推进符合厦门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

继续推进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科学谋划并大力推进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和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主要有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和观音山、五缘湾、湖边水库、杏林湾、厦门火车站(新站)等重大片区开发建设项目,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和翔安海底隧道、杏林大桥、集

美大桥、快速公交(BRT)、环岛干道、海翔大道等重大交通项目,以及港口航道、海沧港区、嵩屿港区和机场三期建设等口岸设施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在推进这些重大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的策略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积极平衡、紧张平衡、就地平衡、综合平衡”的原则和方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力地促进各项建设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实现了投入与产出相协调,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14日在视察海沧台商投资区时提出的“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大力拓展“六求”作为,积极构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进一步办好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成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暨厦金客运码头和五通对台海空联运码头,扎实做好厦金直航、厦门航点包机直航工作。办好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拓展赴金门、澎湖及台湾本岛旅游业务,积极推进两岸交流交往,每月都举办涉台重大活动,对台交流合作精彩纷呈,厦门在发展两岸关系中的桥梁纽带和前沿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厦门经济特区今天的辉煌。

二、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特区建设27年来,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全市生产总值从1981年的7.41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1387.8亿元,年均递增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实现GDP超过5.7万元;工业总产值从1981年的10.65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2837.1亿元,年均递增24%;财政总收入从1981年的1.95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348.4亿元,年均递增21.3%;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82元提高到2007年的21503元,年均递增15.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81年的264元提高到2007年的7637元,年均递增13.8%。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不足20平方公里拓展至2007年的18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从1981年的35.5%提高到2007年的68.3%。厦门以占全省6.5%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创造出占全省15.3%的生产总值、27.1%的财政收入和53.4%的外贸出口总额,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持续推动经济发展从更快更好向又好又快提升,经济长期平均增长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走出了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与1978年相比,2007年厦门生产总值增长了286.5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79.3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224.8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从1981年的26.5:51.6:21.9调整为2007年的1.3:53.1:45.6,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年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3%,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6%,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5%,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8756万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约0.634吨标准煤,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始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一以贯之地坚持“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壮大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从而不断实现一、二、三产业在新阶段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持续推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厦门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入少,特区经济底子薄、总量小,如果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就不可能做大做强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通过发挥政策优势、基础设施先行、发展工业为主、外引内联并举、实施项目带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区级经济和民营经济、壮大中心城市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有

力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高速度、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迅速壮大了经济总量,扩充了经济规模,提升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在特区二次创业阶段,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定实施“以港立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战略,切实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来。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以宽广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和大局的意识来谋划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力气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致力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了经济发展由“更快更好”向“又好又快”提升,保证了厦门始终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健康发展。

始终坚持走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发展路子。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厦门经济特区实施方案的批复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业为主,旅游、商业、房地产等各业协调发展之路。在特区建设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以工业为基础、港口为中心、外贸为先导”的工作方针,大力引进“生产型、出口创汇型、技术先进型”工业项目,培植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关联性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行业、企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迅速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坚持抓好工

业区建设,引导项目向工业区集聚,先后兴办了湖里工业区和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火炬高科技园区等一批工业园区。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做出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突出抓好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环东海域工业集中区等几大工业集中区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并通过大规模的标准厂房建设,发挥其启动器和吸附器作用,带动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工业支撑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建设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步伐正在加快。

始终注重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厦门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从特区起步时期的轻工食品、“三来一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电子产业,再到近年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步步高”,厦门的招商引资也相应地走过了从一开始的“来者不拒”,到产业链招商,再到针对性招商的“三部曲”。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了明确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指导,不断完善工业行业、产品、增长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规划。同时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发展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企业,推动特区产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产业导向上,坚持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贸、房地产、金融等,促进各业综合发展,促使全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引进嫁接与易地改造相结合,使一批有潜在优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通过设备引进、技术更新、管理升级或者异地搬迁,盘活土地资产,加快技改步伐,从而重获发展生机。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推动产业布局调整,逐步完成把工业企业从岛内迁往岛外的艰巨任务。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顺应国际市场和经济环境的新变化,高起点推进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调整,致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优势企业、品牌企业为龙头,加快产业技术的改造和提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实现整体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保持产业领先优势。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如柯达、厦华、金龙汽车等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调整了方向,一批新型龙头带动企业如友达光电、富士康光电、通士达照明、宸鸿电子成为厦门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头羊”。充分发挥各区优势,通过建设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工业集中区,调整引导区域产业布局,在岛内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在岛外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大力推进岛内外商务营运中心建设,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和加快物流、金融、商务会展、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带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按照“两头在外、中间在厦”,即种苗业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及销售中心在厦门,种植、养殖在

市域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功能布局明显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

始终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区建设之初,厦门就明确地提出不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十分注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相协调,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等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内涵型、效益型、集约化的经济发展路子。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统筹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运用规划、投入、项目、政策等手段,做到规划先行、投入支撑、项目带动、政策支持,有效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工业集中区建设与农村城镇化相互促进,“四个加强”即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强“平安厦门”建设,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四个方面工作深入推进,“四个破解”即破解“住房难”、“就医难”、“就学难”、“交通难”等四个难题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科教文卫项目相继落成,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厦门正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进。

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

心不动摇;始终坚持走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的路子,促进三次产业在新的阶段协调发展,带动社会事业、城市建设管理等各方面的同步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高起点推进产业聚集,增强科技含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产业领先优势;始终坚持好字当头,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同步配套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这条正确的思路不动摇,继续下大力气完善工业集中区的配套建设,下大力气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创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持续提升又好又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水平。

2.着力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率先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始终坚持先行先试,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不断取得改革新突破,闯出了一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适度超前、综合配套的改革之路,率先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改革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法规进一步健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市场规则日益

完善。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主体已融入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环境,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创新精神深入人心,思路创新、方法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厦门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勇于突破常规、打破框框,率先在众多方面、众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在全国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组建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在全国率先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率先开放市场、取消计划供应,率先开辟了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科技市场,率先进行政企分开和企业利改税试点工作,率先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房产两证合一,实行土地有偿转让和政府采购、医药采购等公开招投标制度;率先在用人上实行公示制、票决制、竞争上岗、试用期制等等。这些具有超前性的先行先试,在我国改革进程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环境,抢抓机遇,谋定后动,以思路创新为先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体现作为,以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勇气推动新的更大发展,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大发展,以大发展推动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新一轮特区创业的新征程,开创了特区思想解放的新境界。

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推进各项改革事业。注重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起开放、竞争的商品流通体系和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代业主招投标、建设工程经评审最低价中标、财政性投资建设工程“代建制”,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理顺市区两级关系,推行“收支两条线”、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先后进行了4次政府机构改革和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区创办之初,率先探索国有企业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革等。为了让企业有发展自主权,把企业推向市场,1988年厦门率先撤消八个工业局,率先实行国有企业税利分流改革,对66家市属预算内工业企业统一实行15%的所得税率,为各类企业创造了税负上的平等竞争环境,并对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了国有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率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完成350家国有企业改制,组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首创由“国资局、投资公司和企业”三个层次组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成立新的国资监管机构,整合重组10家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和13家委托管理的国有企业集团,使国有控股企业不断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中,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能力。市人大和市政府分别组织制定了8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120多件规章,规范政府社会管理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推行经营性商业用地和部分公共行政资源“招拍挂”制度。推进厦门港口一体化改革,做大做强厦门港。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和公用事业改革。创新工业集中区、商务营运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和完善市、区联动开发建设机制,推进市、区两级财权事权配套改革等等,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一方面抢抓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改革,一方面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在全国率先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设立社会保险统筹和个人专户并实行管办分离,推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等;率先推行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线(含农村)、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率先取消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证和子女寄读费,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实行基本医疗保险,把农民工子女纳入本市未成年人医保范围;率先在国企改革中实行少破产、多兼并,少关闭、多嫁接改造的指导方针,做到既从长远利益出发推进改革,又努力把职工眼前利益损失及改革所带来的困难降到最低限度。在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坚持立足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不承诺过度、过早。坚持从事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起,大力实施“四个加强、四个破解”,推行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调整医疗资源布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城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资源;更加重视解决困难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生产生活。

坚持不断创新推进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始终把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与厦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区初创阶段,为克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与资金不足的矛盾,采取了“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等方法和“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策略,率先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借船过河”建设机场,发行债券筹资建设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促进了厦门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九十年代初,厦门再一次先行先试,率先尝试“以地养地、以地养城”,通过土地有偿使用筹资改造老城区,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更加重视策略和方法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的策略方法推进工作。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和各项事业发展,坚持先谋后动、谋事力成,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多为有所少为;为了克服用地矛盾,优化岛内产业布局,创造性地实施了“飞地工业”和“飞地营运中心”模式;为了克服大规模开发建设带来的资金投入困难,创造性地实行“四大平衡”的原则和机制;为了有效

解决工业集中区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困难和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产生活出路问题,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为了实现以高效率求高速度,对重大项目建设采取“指挥部”管理模式,创新建设管理集中审批制度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法,做到“超常不违规、创新不走样”;为了应对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建立了快速灵活的国内外重要产品价格波动的预警反应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等等。这一系列在实践中孕育出来的鲜活经验和有效方法,确保厦门在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坚持千方百计持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注重凝聚全党共识,发动全民参与,切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各项改革取得最广泛的群众理解和支持。在全国率先制订了《立法条例》,把法规草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小到公交收费调整,广泛征求意见,问计于民。在全国率先实行听证会制度,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考核、推荐、公示制度,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行风评议制度等,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率先实行市民旁听市政府常务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开通市长热线和专线电子信箱,建立领导信访日以及信访责任制等制度,畅通市情民意反馈渠道;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视察重点工程,广泛调动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注重在体制机制上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遮风

挡雨”,营造干事创业和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环境,持久地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发扬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紧密联系厦门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效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始终坚持不断创新推进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才能为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持久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经济特区发展的新局面。实践无止境,改革亦无止境。当前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各种社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我们一定要主动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的复杂因素,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锲而不舍地把各项改革事业推向前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3.全方位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始终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通过大胆地引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厦门已经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全市历年累计批准直接利用外商投资项目7928个,合同利用外资28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目前已达78.7%。厦门已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与世界上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外贸进出口累计总额2374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厦门已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有12个国外城市与厦门结为“友好城市”,每年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已成为影响重大的国际经贸盛会,国际马拉松、世界合唱比赛等国际性文体赛事为厦门搭建了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厦门国际交往的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对内开放合作成效也十分显著,与31个国内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区域经济合作、城市联盟建设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进。

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正确方向。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世界、走向世界。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知识、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来发展壮大自己。另一方面,清醒认识经济特区的定位和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有所吸收有所批判,紧紧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防范和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袭,为全国对外开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经受住对外开放大潮的洗礼和考验。

积极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特区建设伊始,着重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制定特殊优惠政策、落实华侨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

设、培养和引进人才等方面改善投资环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商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并形成良性发展后,着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完善地方法规,有效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营造了“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随着上世纪末全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发展,特区政策优势逐步淡化,国内外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厦门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把保持特区优势的立足点和重点放在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市民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等方面,增创特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优势和社会全面进步优势。特别是加入WTO后,厦门主动适应世贸规则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开放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精心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平台。改革开放刚开始,特区对外交流的渠道和办法不多,招商引资主要依靠散发材料、发函件、交朋友等方式,这种局面令人着急。此时发生的两件事情为厦门引进了现代招商模式,催生了厦门的会展业。1984年11月国务院特区办在香港举办中国开放城市洽谈会,厦门当场签订了不少协议。1985年5月香港汇丰银行帮助厦门在新加坡举办厦门投资洽谈会,招商效果也很好。受此启发,厦门启动了富山展览城建设,并在这里举办了第一个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一届国际展

览会。1987年厦门市主办的投资洽谈会吸引了漳州、泉州、龙岩等地参加,由四地市联合举办“闽南地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后成为第一届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1988年正式把投洽会时间定在9月8日,此后由于参加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投洽会1988年易名为“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1997年改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2005年改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投洽会成长的过程中,厦门作为主办城市或承办单位,精心策划、精心组织,不断创新会展内涵和组织接待方式,拓展其范围,提升其功能,使之从地方性小展会上升为国家级国际性展会,从招商引资转为双向投资,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厦门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

坚持以我为主、于我有利,不断提高引进外资水平。特区建设初期,厦门确立以生产型、出口创汇型、技术先进型为主,大中小项目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利用外资等原则,制定和实施“以侨引台、以港引台、以台引台”和台港侨外一起上的引资策略,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三资企业,厦门的工业制造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同时第三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厦门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业已形成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拓展招商领域,特别重视引进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注重引进附加值高、能耗少、污染少的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引进的项目中,工业仍占较大比重,跨国公司投资和高科技项目增多,资本密集

型和技术密集型项目比重明显上升。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为解决用地紧张、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加快五大工业集中区和五缘湾、观音山、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等载体建设,强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下大力气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等知名大企业来厦设立生产基地和营运中心,引进了一大批新的大型项目和支柱产业配套项目,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了现有外资企业的增资扩产,引资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物流、金融、商务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完善外贸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改革开放初期,厦门仅有5家经国家批准经营出口的外贸公司。1984年以后,按照“政企分开、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原则,对传统高度集中经营的外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各类进出口经营机构并存、以出口大户和集团公司为骨干的外贸经营体系,厦门建发、国贸等一大批地方外贸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厦门外贸的生力军,对外劳务合作、工程承包、到境外投资办企业等多方位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业务得到积极拓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取消出口补贴、控制出口退税指标、全面实行自负盈亏,外贸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厦门积极改善通关环境,改善重点出口企业服务工作,鼓励外贸企业转变经营策略,调整经营方向,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设立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国际中转和保税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设立贸易网点、投资办厂和承揽工程,参加国际展览会和其他市场促销活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入WTO以后,建立口岸通关快速联动机制,设立口岸通关绿色通道,推行“大通关”,提高通关效率,实施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区港联动”,建设保税物流园区,积极支持企业巩固传统出口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兑现出口退税,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快速反应机制,支持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环境管理和安全标准认证。坚持科技兴贸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坚持内联协作,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始终走外引内联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路子,在内联过程中,坚持“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内地科技优势为依托促进科技与生产的联合,以内地工业基础为依托发展与技术管理先进型的内地企业经济联合,利用特区窗口促进内联企业朝外向型发展,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横向经济合作朝更宽领域更大区域发展,扩大特区对内地的辐射面;通过内联把内地的资源优势与特区的政策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促进特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特区外向型经济实力,又让内地得到了经济实惠,发挥了特区的窗口和基地作用。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大国内招商引资

工作力度,强化闽西南五市区域合作和闽粤赣十三市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厦漳龙山海协作水平,推进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建设,加快厦门港经济合作步伐,有力拓展了厦门经济发展腹地。同时,积极发挥外地驻厦机构和异地社团组织的联系联络作用,密切国内友好城市关系,建立全国闽商商会联络工作机制,完善商会、协会、促进会协调工作平台,精心实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促进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增强特区的辐射带动功能。

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以我为主、于我有利和合作共赢的开放方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统筹外引内联,充分发挥港、澳、台、侨等优势,并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和本地区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积极营造有利于开放的良好环境,不断调整、丰富开放的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借助国际国内资金、技术、知识,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规则和优秀文化成果,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才能不断拓展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创开放新优势,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担当开放“窗口”和“桥头堡”重任的经济特区,我们要抢抓国内外新一轮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的契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展利用外资的新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带动力的龙头大项目,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实施科技兴贸和多元化战略,转变对外贸

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实现对外贸易持续繁荣。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强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继续在对内对外开放上走在前列,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创开放新优势。

4.积极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对台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凸显。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和部署,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大力拓展厦台各项交流合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厦门作为对台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和重要基地平台日益凸显。厦门已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重要聚集地,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台资29.83亿美元,台资企业达3238家,是厦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厦门已成为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2007年厦门对台进出口总额为29.31亿美元,在东南沿海城市中名列前茅。厦门已成为台胞入出祖国大陆人数最多的重要通道,历年累计进出厦门口岸的台胞达600多万人次,约占台胞来大陆总数的12.8%,其中厦金直航累计运载旅客266万人次。厦门已成为两岸交流交往最热络、最活跃的重要基地,两地之间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宗教、民俗等各方面交流日益频繁,近年来几乎每月都举办大中型交流活动。今年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启动,台湾中部地区四县市长率团从台中首航厦门,澎湖县长率团从澎湖包机首航厦门,厦门进一步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热点城市。此外,厦门有

效地配合了两岸重大事务性商谈,妥善处理了台轮海上遇险、两岸遣返交接、寻找失踪台胞等敏感的涉台问题,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明确定位,自觉服务对台工作大局。厦门要完成从海防前哨到经济特区的角色转换,必须使大家认识到过去作为海防前哨开展对台斗争是服从大局,现在作为经济特区开展对台交流合作同样是大局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特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对台工作的大局意识增强了,开展对台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了,从而自觉明确定位,立足岗位,敢于打对台工作主动仗,敢于闯对台工作新路子,敢于创对台工作新经验,牢固树立把厦门建成两岸交流合作基地和对台工作试验区的指导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努力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地方对地方、行业对行业、公司对公司”的工作模式,不断取得对台工作的新突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厦门提出与金门“两门对开”,得到台湾尤其是金门民间、航运业界的积极回应,在两岸民间、业界的不断推动下,2001年1月,厦金实现“小三通”,开辟了台胞进出祖国大陆的便捷通道,对两岸直接“三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海外舆论称赞这是“52年来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发挥优势,稳步推进对台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在促进两岸关系从对抗、隔绝向缓和、接触转化,从单向投资向双向、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发展中

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1982年起,厦门先后开辟了沙波尾、大嶝、刘五店、东渡等台湾渔船停泊点。八十年代后期,制定放宽台商投资行业和投资形式限制、简化台资确认手续以及其他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有效吸引了台商来厦投资。1989年和1992年厦门先后获准设立杏林、海沧、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为大规模引进台资拓展了空间。1994年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1994年和1997年,率先实行台胞“落地办证”和“落地签注”政策,厦门与高雄实现试点货运直航。1997年和1999年相继创办了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2001年厦金航线开通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功能,方便两岸人员进出,又建设了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暨厦金客运码头和五通海空联运码头。2003年,厦门率先赴金门举办两岸商品展,被誉为“破冰之展”。2004年底,率先开放福建居民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2005年,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厦门市委率先开展与台中市国民党党部交流。2006年,厦门成为两岸节日包机直航点,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首次赴台湾本岛举办两岸建筑建材暨产品展,这是大陆在台湾本岛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商品展。今年以来大陆第一家综合性台资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正式开业,引进了台湾人寿、富邦银行投资我市金融业。这些举措不仅为厦台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打造了品牌,也为海峡两岸全方位的交流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灵活务实,积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厦门在开展对台文化和民间交流交往中,始终尽最大努力、最大热情、最大善意做台湾人民工作,千方百计让台湾民众了解祖国大陆的建设成就和对台方针政策,增强其对祖国大陆的向心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始终坚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地走出去、请进来,在与台湾人民的近距离接触中化解疑虑、消除隔阂、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坚持讲究方式方法,根据各阶层台胞对两岸交流的不同需求和爱好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如知识界人士多采用学术交流、观摩切磋、高雅艺术欣赏等方式,普通民众多采用寻根谒祖、宗亲联谊、宗教民俗、观光旅游等方式,青少年学生则开展诸如夏令营、艺术体育比赛、校际交流等活动。坚持以诚相待,把台湾同胞看成自己的亲戚朋友,时时处处让台湾同胞感到亲切、温馨。各部门、各单位还在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和其他涉台事务中,加强载体平台建设,努力服务好台商,维护台商台胞的合法权益,创办了台湾学者创业园,鼓励台湾青年、学生来厦就业、创业、上学,邀请台商代表列席市“两会”,推举台商代表担任政协委员等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地消除了两岸同胞之间的隔阂,极大地增强了共识与互信。

完善机制,持久形成对台工作合力。创立“政府主导、民间出面”模式,通过利用地方或民间在与台湾各项交流中具有地方性、民间性、非政治性的优势,灵活选择厦台交流的议题和事项,以取得对台事务的实质进展,不断突破台湾当局的政治性、政策性规限。建立有效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台商“午餐会”、“季谈会”制度,优化台商服务机制,密切党委、政府与台商的联系。通过加强涉台立法,建立台胞投诉处理制度,构建涉台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完善台胞合法权益保障机制。通过成立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其他专项工作小组,形成全市对台工作管理、协调和服务机制。积极发挥党派和社团作用,利用民主党派、台商协会等涉台社团与台湾相关团体和人士便于联系的优势,发挥其在处理相关涉台事务中的特殊作用。

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厦门经济特区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厦门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服务对台工作大局中先行先试,灵活务实地开展对台工作,不断突破台湾当局的政策规限;坚持合作共赢,充分考虑台湾同胞利益,做到两岸交流合作为了两岸人民、依靠两岸人民;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在各项交流合作中做台湾人民工作,争取台湾民心,不断融合两岸人民感情;坚持以闽南文化为纽带,增进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和祖国大陆的认同,才能牢牢掌握对台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拓展两岸交流合作新领域,充分发挥厦门在对台工作中的桥梁纽带和前沿平台作用,不断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当前,两岸关系正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性

机遇。作为肩负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使命的厦门经济特区,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和统一部署,在海峡西岸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力争在推进两岸直接“三通”、拓宽两岸人民往来通道方面有新作为,在提升对台经贸合作层次、密切两岸人民经济纽带方面有新作为,在深化厦台对口交流、融合两岸人民民族感情方面有新作为,在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促进两岸人民之间和谐相处方面有新作为,努力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明城市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全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力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形成市、区、镇(街)、村(社区)多层次、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创作生产的50多件各类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一系列具有国际和全国影响的重大文艺活动,群众性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02.95亿元,占全市GDP的7.48%。对台文化交流不断取得突

破性进展,成功举办一系列涉台经济文化活动,厦门对台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涌现出了国家级文明单位10个、文明村镇4个,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2005年和2008年,厦门连续两届以考评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既是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又是其思想文化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它纳入工作全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经济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教育干部群众,在全市组织开展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理论教育、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使科学理论不断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舆论宣传上的引领作用,坚持做大做强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等媒体,使之成为正面宣传的主阵地。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宣传报道机制、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健全新闻舆论阵地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互联网、移动电视、楼宇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管理,推动互联

网新闻宣传监控平台建设,牢牢把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持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加快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设施建设,新建了“五馆合一”的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初步形成了规划科学、结构优化、特点突出的文化基础设施格局。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和布局的均衡化,增加对岛外和农村的文化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文化大篷车、万村书库等农村公共文化工程建设,提前四年实现国家下达的村村通工程目标。抓住广电系统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市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这一契机,积极推进报业、广播电视、图书发行、文艺团体和文化市场的管理体制改革,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初显成效。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繁荣文学艺术创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学、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画、摄影、民间艺术等各个艺术门类发展,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其中一批获得国家大奖。积极发展文博图事业,保护开发文化遗产,弘扬和发展闽南文化,南音、高甲戏、歌仔戏、车鼓弄、拍胸舞、答嘴鼓等闽南民间民俗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厦门成为国家授牌设点闽南文化生态重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进入新阶段。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落文化、节庆文化创出特色,成功举办一系列具有国际性、全国性影响的重大文体活动,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厦门市市民文明公约》、《厦门市“十不准”规定》,开辟《公民道德论坛》、《走进文明城市》等专栏,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现代传媒开展市民思想道德教育。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初步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层层建立落实工作责任制。广泛开展、不断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依托载体,打造品牌,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办好来厦市民文明学校,重视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城乡生活困难群众、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文明教育。厦门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后,本着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进一步健全文明城市创建点评机制和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深入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08年9月再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中央文明委组织的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考评。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带动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素质不断提升,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生态,才能促进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在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文化建设是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我市推进改革开放和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始终按照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思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特

区建设前增长100多倍,而环境质量依然保持良好,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质量考核中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近几年来,厦门以“四个加强”、“四个破解”为重点推进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民生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谐发展的成果,厦门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保障民生。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根据人民群众需要和财力条件逐步扩大保障范围,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厦门是在全国率先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村(居)干部固定补贴制的城市之一,也是最早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实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统征的城市,2007年全市企业人员实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的覆盖面达90%以上。近几年来,大力推动“四个加强”、“四个破解”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积极破解“住房难”问题,率先在全国大规模开展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从多个层次构建厦门市的住房供应体系及住房保障体系,为全国解决低中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积累了有益经验。积极破解“就医难”问题,制定并实施“医疗重组”计划,构建让市民及时就医、方便就医、合理就医、合理负担、具有厦门特点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

疗资源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延伸,不断健全完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全民医保,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负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积极破解“就学难”问题,完善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对持有义务教育收费减免卡的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积极破解“交通难”问题,加快岛内外路网建设,创新交通管理体制,以线带面、以线治点,加大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整治工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居民出行。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建立惠及全体市民的现代化市政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努力扩大社会就业面。加强平安厦门建设,探索建立和完善了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平安厦门”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厦门在全省社会治安环境的综合测评中连续多年位居首位,居民治安满意率高达95%以上。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区建设体制和服务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和谐社区、和谐镇村建设,进一步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注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不断创新符合厦门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和机制,加

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努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行与城市职工接轨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农民免费转岗培训、引导农民发展农村股份合作项目、评选农村“信用户”、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农村中高考落第生进入技校学习等新举措,率先实现了农村低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农业特产税等四税减免、城市自来水和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行政村村村通“硬质化”道路和公交车、所有自然村移动网络全覆盖、“村改居”集体资产改制、村干部实行基本报酬制度等新突破,有效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按照 “居住社区化、就业非农化、资产股分化、福利社保化”原则,推进“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加快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转变。在工业集中区周边村庄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基本实现每户被征地农民有一套居住用房、一套出租房和一个店面(或一份股份),这一做法深受农民欢迎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创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形式,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充分发扬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设立“市长专线电话”和专线电子信箱,实行单位部门领导人接待日制度等,在政府和市民之间建

立了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推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校务、院务、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基层群众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政法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内外部监督体系,确保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为特区建设保驾护航。

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方针,以创建生态城市、全面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统筹起来考虑,探索出一条高科技、低能耗、高效益、低成本、高速度、低污染的发展道路。始终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厦门城市发展定位,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目标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重视建立生态保护工作机制,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任务纳入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将生态保护纳入考核体系,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逐步形成了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坚持以系统、全程、长远、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积极构建涵盖三次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积极破解资源缺乏的瓶颈制约,采取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利用再生能源,以及资源集约化利用等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

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更加重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集中开发建设了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产业基地等工业园区,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工业园区成为节约集约用地的先进示范。坚持生态优先和协调发展原则,自觉进行生态修复,开展西海域禁止水产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总面积114.28平方公里的环东海域整治建设工程,有力提升厦门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示范工程在全球推广示范。倡导人人参与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广泛社会实践,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注重社会公正正义,努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全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发展。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1994年厦门市在全省首个公布最低工资标准,至今该标准已调整十几次,使其维持在全国较高水平。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在全省率先开辟社区“爱心(慈善)超市”,就地就近对低保户和特困家庭提供实物救助,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建立健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人服务体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第三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

异的变化,神舟风物,沧海桑田。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

来越像小康水平进发。

以我的所见所闻,我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改革开放变化的理

解。

首先,从经济谈起,我国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转化,并且

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为基本线索,中国的改

革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

党的十四大,着重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模式;二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

四大到本世纪初,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三是从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来,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形成了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地位,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为导向,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等相互配合、协调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

次对外开放格局和比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基本建立。

从政治方面,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

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

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从来没有停止过。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

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发展经济,努力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允许和支持公民创办多种形式的非公有

制经济,并确定了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身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实行身份

证制度,允许公民自由择业包括异地择业;实行依法出入境制度,允许公民出国留学和出境

旅游。最近这几年,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推进民主选

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这些变革,既保障了公民的人权,又激发了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把发展民主法制与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

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广大农村实行了村委会村民直接选举制度和乡镇改

革试点,而且在农村普遍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社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而且,基层民主建设正在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群

众的广泛拥护。现如今,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普遍下来,官员年轻化,使得村官的素质得到

了有效地提高,使得改革更进一步惠及农村。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把

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

访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大功绩,就是重新建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几年,在党

内监督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且把党内监督与群众举报结合起来,成效显著。特别

是媒体介入监督序列,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

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

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些做法和特点已经使得中国社会在这30年中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那些认为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的人,不仅看不到这些基本事实,而且陷入了自身的逻辑悖论。因为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一个他们认为“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中,会允许公民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会出现那么成功的市场体系和经济发展。所以,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走势,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的改革实践。

在思想文化方面,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思想开放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保守了,而是看向了世界,看向了未来,这可以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国人从以前的清一色军装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衣服、各式各样的款式的发型、各式各样的鞋子,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开放,他他们不再拘束于原来的武装,而是追求时尚个性,追求有个性魅力,还有害怕撞衫。还有中国的衣服也走向了世界,就如那几年唐装流行于世界各地。中国人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电话都很少见,而如今,可视电话,电脑,各种网络交流是中国人的视野开阔了,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已经遍及家家户户,不会电脑的机会很少。还有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有个节日能吃上个饺子就不错了,而现在呢,都要出去旅个游,观光一下中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更有甚者,还会到国外去度假。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想到成都的改善。以前出去也是想到的麻烦,现在呢,公交车,动车组,客机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没有啊,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几乎都能到达。中国人的住房也不是以前那个几口人挤在一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了,而是各种保障性住房大规模的建设,虽然现在放假任然居高不下,这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影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都会住上自己的房子,而不是现在为买房而愁苦,为买房而买房。记得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把中国人推向了世界,让世界人认识了中国,这就是开放的结果。中国人的贸易也不局限于本地了,对外贸易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加入了WTO,这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中国人不在固步自封,而是把视线看得更远了,更开阔了。

目前的中国,各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迈向小康,国民素质正在稳步提升,大学规模,人才队伍逐渐扩大,自从国家重视教育,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培养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成果涉及的领域太广,我再次仅提及这些,最后,祝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越来越美好。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神舟风物,沧海桑田。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像小康水平进发。

以我的所见所闻,我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改革开放变化的理解。

首先,从经济谈起,我国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转化,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为基本线索,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着重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模式;二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本世纪初,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三是从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来,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为导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协调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和比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从政治方面,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从来没有停止过。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发展经济,努力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允许和支持公民创办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并确定了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身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实行身份证制度,允许公民自由择业包括异地择业;实行依法出入境制度,允许公民出国留学和出境旅游。最近这几年,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些变革,既保障了公民的人权,又激发了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广大农村实行了村委会村民直接选举制度和乡镇改革试点,而且在农村普遍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社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而且,基层民主建设正在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拥护。现如今,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普遍下来,官员年轻化,使得村官的素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使得改革更进一步惠及农村。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大功绩,就是重新建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几年,在党内监督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且把党内监督与群众举报结合起来,成效显著。特别是媒体介入监督序列,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些做法和特点已经使得中国社会在这30年中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那些认为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的人,不仅看不到这些基本事实,而且陷入了自身的逻辑悖论。因为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一个他们认为“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中,会允许公民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会出现那么成功的市场体系和经济发展。所以,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走势,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的改革实践。

在思想文化方面,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思想开放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保守了,而是看向了世界,看向了未来,这可以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国人从以前的清一色军装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衣服、各式各样的款式的发型、各式各样的鞋子,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开放,他他们不再拘束于原来的武装,而是追求时尚个性,追求有个性魅力,还有害怕撞衫。还有中国的衣服也走向了世界,就如那几年唐装流行于世界各地。中国人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电话都很少见,而如今,可视电话,电脑,各种网络交流是中国人的视野开阔了,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已经遍及家家户户,不会电脑的机会很少。还有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有个节日能吃上个饺子就不错了,而现在呢,都要出去旅个游,观光一下中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更有甚者,还会到国外去度假。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想到成都的改善。以前出去也是想到的麻烦,现在呢,公交车,动车组,客机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没有啊,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几乎都能到达。中国人的住房也不是以前那个几口人挤在一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了,而是各种保障性住房大规模的建设,虽然现在放假任然居高不下,这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影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都会住上自己的房子,而不是现在为买房而愁苦,为买房而买房。记得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把中国人推向了世界,让世界人认识了中国,这就是开放的结果。中国人的贸易也不局限于本地了,对外贸易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加入了WTO,这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中国人不在固步自封,而是把视线看得更远了,更开阔了。

目前的中国,各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迈向小康,国民素质正在稳步提升,大学规模,人才队伍逐渐扩大,自从国家重视教育,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培养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成果涉及的领域太广,我再次仅提及这些,最后,祝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越来越美好。

第五篇:成长历程

观《成长教育》有感

人不能苦一辈子,但需要苦一阵子,不想苦一阵子的人也许会苦一辈子,人生亦是如此,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很多苦难与烦恼,有些人坦然面对,奋力拼搏,最终战胜困难,收获成功的喜悦,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敢面对,总想为成功找捷径,不想付出,就想收获成功的喜悦,往往都一败涂地,就算找到捷径,却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本片的主人公亦是如此,在捷径面前抵不住诱惑,总想着走捷径,到最后来,只是被捷径的假象所蒙骗,错过了重要的考试,也令她的老师和校长伤心。而他的父母,也是被捷径面前的金龟婿所迷惑,不加劝阻女儿,导致最后的悲剧。

在历史的长河里,又有几人能通过捷径而有所成就,这些走捷径的人,又有几人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自豪。宋濂少时家贫嗜学,历尽艰辛,终于学业有成;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在被排挤、嘲笑、打击中不绝望不沉沦,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少女,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成长之路是蜿蜒的,成长之路是崎岖的,成长之路是坎坷的.漫漫人生路,只有夹带着坚强,手持坚定信念, 方能“直挂云帆济沧海”。正由于生命里程中有困境,我们变得更坚强;正由于成长道路上无捷径,我们走得更坚实。

成长道路上没用捷径,当你走过一个困境后,回首一望,就会发现你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果一定要说出成长道路上的“捷径”,那就是---勇于面对困境,将成长中的困境当作自己进步的阶梯。

倘若,在成长的道路上真有捷径,也许会有许多人选择去走,因为这个捷径会让自己很快就站在成功的边缘,从而节省了中间许多的环节,何乐而不为呢?然而,你可曾想过,这个靠着捷径就迎来的成功,或许根本就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因为你没有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你不曾体会这条通往成功路上旅途的风景,由此,你也不会懂得珍惜这份成功的来之不易。只有脚踏实地的走过来,你才会发现这个旅途的艰辛,等你靠着自己的努力迎接到成功的时候,在回首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路,你会发现原来人生会是如此的精彩!!

只有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走向成功,才是真正的捷径。

下载学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成长历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成长历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改革开放一起成长

    油灯的故事 魏桥实验学校七(14)张雪 这是我奶奶给我讲的故事,一段真实的生活。 村子里的老辈子们,不知道普罗米修斯盗火,也不知道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每当日落西山红霞飞,对小辈......

    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利弊

    刑事司法系 监狱学0941 黄家瑜 0920310135 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利弊 摘要 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飞跃。过去的一年,在面临国内外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多项重要改革得以推开并取得......

    我在公司的成长历程

    我在公司的成长历程 不知不觉,来到公司接近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走过很多部门,从生产到质量,从质量到研发,我在实习的几个月里,对几个部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最后,根据公司的......

    心理成长历程

    心理成长历程 每一颗星星都闪烁着属于自己的光辉,每一缕阳光都珍藏着属于自己的温暖。匆匆的岁月一去不复返,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回忆和许许多多的遗憾。 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

    万达成长历程

    万达成长历程 做商业地产,绕不开万达。个人工作关系,曾与万达有接触和研究,且抛砖引玉,供参考。 从行业角度来看,我觉得有三个行业方面的变动对万达产生了直接影响,有助于我们理......

    成长历程(5篇)

    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尊敬的领导,导师,老师们你们上午好: 我是开发区韩集联合校的刘秋华我今天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我的导师汇报我的成长历程内心无比的激动。 2000年,怀着......

    浅析小企业成长历程

    浅析小企业成长历程没有一家企业是从开始就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每一个现在大型企业都是从一个一个的小微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比如美国硅谷流行的车库文化,从一间小小的车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