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继续教育中心人才工作交流材料
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继续教育中心人才工作交流材料
来源: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继续教育中心 时间:
发挥平台优势 当好人才智库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继续教育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杜晓成1992年5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提高测绘职工的素质,进一步加强测绘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贯彻落实测绘事业“八五”计划,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建立了继续教育中心,负责面向测绘系统、行业开展测绘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合并组建。合校后测绘学科一直是武汉大学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及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紧紧围绕支持和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测绘行业发展开展各类培训,重点开展高新技术培训和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培训。
一、“十一五”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培养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十一五”测绘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协议书》精神,继续教育中心开展了多层次包括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在内的专业人才培养,为提高测绘职工素质,促进测绘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通过学习、调研、考察等途径,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结合测绘事业发展和教育培训实际撰写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培养方面的论文十多篇,并承担测绘地理信息人才继续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教育培训
2007至2010年继续教育中心共举办(或协办)各类培训班75期,共培训6286人次。一是依托相关学院(实验室、研究中心)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46期,培训2144人次;二是协助人事司举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训班、测绘专家西部行、面向西部地区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新技术培训班(新疆)共8期;三是协同法规与行业管理司举办甲级测绘单位负责人培训班4期,培训590人次,地方测绘行政管理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825人次;四是配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四川测绘局、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局举办了各类培训班11期。
(二)成人学历教育
“十一五”期间学校对测绘系统、行业干部职工进行成人学历补偿教育,五2011-07-18 20:
42年共培养测绘类毕业生5215人,其中本科1454人,专科3761人。
2010年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协议书》精神,为提升测绘系统内劳模、先进工作者等优秀测绘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开办测绘系统劳模班。学校相关部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人事司密切合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等不利因素,充分考虑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生产管理骨干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政策倾斜,简化报名程序。在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招收工程硕士学员41名,专升本学员24名。针对学员不能长期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特别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灵活学习方式,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计划,并尽最大努力为学员的学习创造便利条件。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需求调研,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十一五”期间我们围绕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科技进步以及自主创新的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培训内容,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充分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通过信函对有关测绘单位进行培训需求调查,重点开展了数字化测图、GPS、GIS、4D产品等以“3S”技术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的培训。
(二)加强组织管理,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继续教育中心加强与相关学院(实验室、研究中心)的联系与沟通,精心组织年度培训计划申报工作,印制培训通知,办理结业证书,并对培训班的教学安排、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监控与评估。各培训单位非常重视测绘教育培训工作,在教学安排和组织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选派最优秀教师为学员授课,保证了培训质量。
(三)依托优质师资,着力提升培训效果
近几年我们聘请了李德仁院士、宁津生院士、刘经南院士、张祖勋院士及李清泉教授、龚健雅教授、李建成教授等测绘学科知名专家为学员授课,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切合当前信息化测绘发展趋势,学员们受益匪浅。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优势,聘请周叶中、袁泽沛、陈世香、桂世河等教授为甲级测绘单位负责人、地方测绘行政管理干部作行政法基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整合学科资源,建立测绘培训资源库
2009年为配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地方测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指导和组织下,继续教育中心和测绘学院组织人员编写了《现代测绘科学技术基础》、《测绘法律知识基础》、《管理学实务概论》三部培训教材。2010年开始组织力量开展测绘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工作,针对学校测绘
学科教师发放武汉大学测绘行业培训调研问卷330余份,依据反馈的课程和师资信息,结合近几年测绘培训班的课程设臵和师资情况,初步建立了测绘党政与经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课程库及师资库,随后将通过专家论证,推出测绘专题课程培训指南。
三、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继续教育中心的作用,有效利用学校学科优势,为测绘系统、行业培养更多的适应测绘与地理信息快速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登记、考核制度,通过相关政策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参加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二是加大对继续教育中心的扶持力度,适当增加专业技术培训项目经费补助额度,调动学校相关单位培养高层次测绘地理信息人才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利用武汉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实力强大、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开展测绘行业党政干部和经营管理干部培训。
四、“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培养工作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测绘与地理信息加快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紧紧围绕“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战略目标,按照“按需施教、保证质量、注重能力、学以致用、改革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师资优势,大力开展测绘教育培训工作,为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明确定位,积极沟通协作,重点开展测绘高新技术培训
学校开展测绘行业培训应以测绘高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从扩大培训规模着手。一是依据测绘与地理信息发展的需要和人才成长的实际需求,制订培训方案,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结合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二是密切关注国家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形势,加强与测绘系统、行业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争取与各级测绘部门及单位合作举办测绘新技术培训和注册测绘师培训,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二)发挥优势,开发培训项目,加快测绘技术与成果转化
发挥学校学科和师资优势,建立并完善测绘培训课程库与师资库,编制测绘培训指南。将测绘科研成果与测绘系统、行业培训需求有效对接,开发测绘培训项目,打造测绘培训品牌。加强测绘培训项目策划、协调和指导,综合设计培训项目。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宣传渠道,开拓高端培训市场,在学校和测绘部门、单位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测绘技术与成果的转化。
(三)拓宽领域,发挥干部培训基地作用,积极开展测绘行业干部培训
2009年学校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中部唯一的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作用,依托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高端人才荟萃、科研成果丰富、国际交流广泛的优势,面向测绘行业积极开展党政干部和经营管理干部培训。
(四)搭建平台,提高培训效益,推动培训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进程建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继续教育中心网站,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中心影响。搭建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网上报名平台,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培训方案,优化培训过程,提高培训效益。同时开发测绘培训结业证书管理系统,自动打印结业证书和证书发放名单,简化办证程序,方便培训单位,使继续教育中心培训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科学化迈进。
第二篇:2016年江西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江西测绘地理信息局
关于印发《2016年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进一步做好2016年各项工作,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了《2016年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扎实做好2016年各项工作,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
附件:2016年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
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6年3月28日附件:
2016年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西和给国测一大队回信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系统谋划和全面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改革创新,主动作为,服务发展,带好队伍,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谋划“十三五”事业发展
1、精心编制各级“十三五”规划。编制完成“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理信息发展与应用十三五规划”,统筹确定今后五年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市、县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力争将“十三五”规划纳入地方“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责任部门:局“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市县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2、服务“多规合一”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建设由统一的坐标系统、数据格式、工作底图、空间信息构建的信息管理平台,理顺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全面服务于全省各类规划编制、审批、监督与管理工作,并持续对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维护升级。(责任部门:国土测绘处)
二、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
3、全面完成地理国情普查任务。圆满完成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和基本统计工作,形成基本统计报告、报表、数据集及图件。认真做好普查成果的审查、发布和提供,对在普查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加强普查成果的及时转化和推广应用,为资源调查、政府决策、国情研究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等提供定制服务,充分发挥普查成果作用和价值。(责任部门:国土测绘处、局工会)
4、加快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紧密围绕我省绿色崛起战略,进一步拓展普查成果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地质灾害防控、城乡一体化布局、应急决策指挥等典型应用示范,加强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及成果应用。构建基于天地图的生态环境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传感器网络以及监测产品生产与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一套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量与水质、土壤污染、地质灾害等指数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量化考核指标。在国家局指导下,做好长江经济带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监测和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责任部门:国土测绘处)
三、着力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着力保障服务全省中心工作。认真落实省政府与国家局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服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面,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加大生态建设等重点任务提供测绘地理信息保障。在服务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建设方面,优先实施赣南无人机航空摄影项目,优先加快赣南新农村测绘保障服务项目,免费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建设提供基础测绘成果。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方面,开展鄱阳湖历史变迁研究,形成权威、可靠,具有时间维度特征的反映鄱阳湖历史演变进程的地理信息成果,为研究鄱阳湖发展变迁的历史提供依据。(责任部门:国土测绘处、成果管理处)
6、着力推进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进一步加大数字城市应用领域和服务范围,每年每个设区市至少新增一个应用。加快推进婺源、瑞金、万安、永新、铅山、泰和等县级数字城市建设。完成南昌、新余、吉安智慧城市时空云平台设计书的评审等工作,落实试点所需的主要经费,明确承建部门的职责。其他有条件的设区市也要抢抓机遇,积极推进县级数字城市建设和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转型升级。(责任部门:国土测绘处,各设区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7、着力加快建设“天地图”战略信息平台。将各级基础测绘建设成果、地理国情普查相关成果整合融合到“天地图”上,统筹建设“天地图”涉密版、政务版、公众版,将“天地图”打造成为地理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以拓展和深化政府公益性应用为主攻方向,推动“天地图”在电子政务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地调、水利、公安、林业、地震等各领域应用。(责任部门:成果管理处)
8、着力加强应急测绘保障。认真推进江西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大幅提升应急测绘数据获取和处理、应急基地和装备建设、人才队伍能力水平,强化系统上下、行业内外和军地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应急,建立反应迅速、运转高效、协调有序的国家应急测绘保障机制,为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反恐维稳提供快速有力的应急测绘保障。(责任部门:测绘成果处)
四、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统一监管
9、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职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简化审批流程,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制定《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行政审批程序规定》,《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行政执法工作规定》、《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范权力运行。(责任部门:行业管理处)
10、进一步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加强局办证大厅建设和管理,推进便民服务各类事项实施。推广实施测绘资质、质量、成果管理“双随机”抽查和联合检查;依法开展卫星导航定位 基准站专项整治行动;严格做好地图审核与管理,加强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测绘成果保密、测绘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推进社团组织有序承接政府职能,强化行业自律。深入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宣传教育,启动“七五”普法工作。(责任部门:办公室、国土测绘处、行业管理处、成果管理处,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协会,各设区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
11、进一步健全体制,加强培训。推动市、县辖区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力争职能延伸至乡镇国土所,进一步强化职能,落实管理力量。通过到省局跟班学习、邀请省局专家讲课等各种形式,积极加强市县主管部门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满足全省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责任部门:人事处,各设区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五、着力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
12、有序推进基础测绘生产体系转型升级。实施《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技术大纲》,推进以现代测绘基准、天空地一体化的多源数据获取、多源数据处理与更新、数据管理与交换、数据网络服务、社会应用业务为主线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拓展基础地理数据的成果类型和信息内容,建立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成果形式和服务模式,完善相关标准,提升装备水平,提高测绘生产力,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提供支撑。(责任部门:总工办、国土测绘处)
13、稳步实施基础测绘重大项目。加快全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完善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平台推广应用。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资料统一管理的通知》,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根据绩效申报计划,逐步开展全省0.2米分辨率航摄工作。继续实施江西省大地基准完善,获得新一代江西省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成果、精化江西省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进一步提高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应用精度。(责任部门:国土测绘处)
六、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14、优化政策环境。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研究制定地理信息数据开放政策和共享机制,不断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放程度,加强产业运行监测,研判产业发展态势,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服务、协调、监督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责任部门:产业园建设办公室,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协会)
15、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省政府将地理信息产业园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和高端人才及团队引进,努力打造辐射周边的“中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贯彻“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地理信息产业与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业态深度融合,鼓励发展基于地理信息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鼓励地理信息企业 为创客和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平台。(责任部门:产业园建设办公室,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协会)
16、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经营发展理念,把握行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根据自身产品和服务优势,找准目标定位,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实力、发展层次和竞争力。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以技术、装备、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对外新优势,打造民族品牌,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中争取主动。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扶持初创企业创业创新。(责任部门:产业园建设办公室,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协会)
七、全面从严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17、构建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新机制。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省委“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为依托,积极开展党员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基层和群众中锤炼作风。(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
18、推动形成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扎实做好“把纪律挺在前面”廉政教育各项工作,加强党纪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严格执纪监督,加强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依纪严 肃处理,切实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和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责任部门:监察室)
19、营造测绘地理信息文化新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统领,开展“最美测绘人——三八(孝老爱亲)专题”模范人物评选,开展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干部及优秀基层党组织评选活动,继续开办“道德讲堂”,培育测绘地理信息文化精神。强化宣传策划,整合宣传资源,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办公室)
第三篇: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专题报告2015
首先吐槽,无聊的厕汇聚,弄出至总提纲,假大空
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专题报告
一、“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评估
(一)贯彻落实《测绘地理信息“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
自《测绘地理信息“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颁布以来,根据《规划》,公司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的相关指示精神,以规划的指导方针开展相关人才管理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相关的文件材料,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降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推进完善人才队伍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优秀青年人才数量和素质,壮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优化人才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完善激发人才创造力的机制,努力造就适应测绘地理信息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队伍。几年来,公司人才发展方面的工作如下:
1、人才建设方面
(1)建设了一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经过未来几年发展努力,通过人才引进以及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手段,构建了一支朝气蓬勃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员工队伍。
/ 10
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现有人才。鼓励在职各类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
(2)形成一支技能型人才队伍
根据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了公司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与高校联合举办的函授学历的方式提高人员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实现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梯队发展。
(3)调整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各类人才的知识层次
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发展,按照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需要,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鼓励骨干人才承担、参加公司测绘地理信息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以公司重大项目和科技专项锻炼、发现人才,形成创新人才和科研队伍。
2、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1)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拓宽人才选拔来源渠道。加大竞争性选拔人才力度,完善公司人才竞争上岗工作机制。
(2)人才评价机制
以贡献和业绩为导向,建立不同人才类别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学历和身份限制,注重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工作业绩。
(3)人才激励机制
/ 10
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结合、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创造力的激励机制。对高层次人才,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以及其它各种奖励政策。为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加大其研发所需要人才、经费、设备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使其安心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创造更大效益。
3、保障措施方面的经验
(1)创新观念,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氛围。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测绘地理信息使用发展的创新活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肯定。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不惟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做好服务,提供条件,创造发展机遇。
(2)创新机制,增强人才队伍活力。首先创新了人才引领机制,开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公司之间合作交流的渠道,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充分发掘人才潜力。研究制定《公司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和《公司人才创新奖励办法》。其次,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需求,探索以成立专项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人才使用的合理性,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3)创新工作,提高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水平,建立公司测绘地理信息人才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库,进一步完善了继续教育体系,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建立学习
/ 10
型组织,多层次分类别开展全院教育培训,做到重点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强化培训、年轻人才反复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
(4)加大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观念,几年来公司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培训投入达100余万元,培养及落实各项待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等,提高人才培养经费。
(二)公司在培养使用、教育培训、引进交流、考核评价、管理服务、激励保障、经费投入方面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1)培养使用方面,通过公司重大项目带动,大胆使用,锻炼提高员工能力;强化制度导向,促进新老交替;提供通畅的成长通道,鼓励人员按序列发展;梳理专业,按专业构建专家体系,打造创新团队。
(2)教育培训方面,构架具有公司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高、中级骨干的培训力度;拓展省内外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
(3)人才引进方面,创新工作模式,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引进省外高层次人才;加强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培养,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
(4)考核评价方面,构建统一原则下的分类指标体系;合理设计考核内容;发挥人才优势,强化考核评价研究工作;强化考核评价组织领导,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手段;构建考核评价工作动态制度体系以优化人才考核评价工作。
/ 10
(5)管理服务方面,高度重视,切实把人才工作放在战略位置;深入研究,探索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管理服务的制度建设。
(6)激励保障方面,以“三大精神”引领人才;以思想政治工作感召人才;以薪酬分配激励人才;以荣誉奖励鼓励人才。
二、存在问题
(一)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就本公司而言,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随着公司业务拓展,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大批的吃苦耐劳、年轻的测绘地理信息技能人员,但现行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单位的需求,跟不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革新升级的速度,年轻技能人员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在工作不断学习和积累提升。
二是测绘地理信息队伍中青年骨干群体没有形成,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中青年骨干群体,技术骨干缺口大。
三是人才培养方式存在不足。部分管理人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忽视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现象,部分部门未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制度有待加强。
(二)在对各类人才队伍的结构、发展均衡度和地区差异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查摆人才工作机制、制度建设、基础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 10
公司人才队伍结构呈现出哑铃型的情况,即一头为公司领导级的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一般为公司核心员工,他们既要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也要忙于专业技术工作;另一头为公司技术员工,一般为90年代员工,占公司员工大头,达到60%以上,该阶层员工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基本在初级水平左右。中间层的中层人才缺少,高层的技术工作没有更多中层分担,对下级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也不能很好的开展,对梯队建设和公司扩展整体人才队伍综合能力提升造成影响。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年轻员工的培养和激励措施,加快其成熟速度,担当重任。另一方面要注重中层队伍建设,更加巩固公司人才队伍结构,从工作机制、制度建设、基础工作等方面不断完善。
(三)在对人才需求、教育培训、高层次人才培养、急需人才培养、人才梯队建设、经费投入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查摆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方向、培养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自公司挂牌“新三板”后,公司经营重心为业务拓展,公司跨越式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人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人才需求、教育培训、高层次人才培养、急需人才培养、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也突显出来,迫切需要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人才梯队,不断优化培养机制,拓展培养方向,采取多种措施引进和培养提升高层次和急需人才,提升培养效果,尽可能快的打造一批专业基础扎实、技术能力过硬、能够独挡以免的人才队伍,为公司持续的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 10
(四)在对人才选拔交流、作用发挥、考核评价、经费投入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查摆人才作用载体、激励保障措施、管理服务、人才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人才选拔交流方面,公司历来注重于大专院校合作,成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的提升。人才经费投入方面,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对核心成员采取股权激励措施,提高其研发积极性和凝聚力。在人才待遇方面,达到本地区同行业中上水平,另外在员工福利、后勤支持、工作环境、人文关怀、企业文化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提高人才工作的满意度和积极性。
(五)在对“十二五”期间引进各类人才的数量、层次、专业等分析的基础上,查摆引才机制、引才力度、引才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几年间,公司引进人才引进伴随公司业务的拓展和业绩的提升,人才的数量呈现倍增趋势,如2014年较2013年翻一倍。人才层次呈现出多元化,2013年大专居多,到目前逐渐向本科、研究生、高工方面引进人才;专业方面呈现多专业性,符合公司各项业务综合发展的需要。总结人才引进工作,公司在引进力度、配套措施、引进方式、激励方式、职业发展方面都还有一定的欠缺,不能适应公司快速扩展和人才缺少的矛盾。
/ 10
三、关于“十三五”人才规划
(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对各类人才队伍素质、能力、结构和人才工作的新要求
1、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单位人才队伍结构一定要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属“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定位相匹配,应包含三支队伍,即: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操作人才。
2、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一线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技能水平同等重要。
3、生产一线职工直接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工作,其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效率、成果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针对调研中发现问题的对策建议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面临难得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不断增强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推进完善测绘地理信息体制机制,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优秀青年人才数量和素质,壮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优化人才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完善激发人才创造力的机制,努力造就适应测绘地理信息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队伍。
/ 10
(三)针对“十三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具体政策措施和工作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进一步加强高水平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能的人才,是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行业实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强化行业管理政策引导;二是重新划分行业人才类别;三是加强行业人才新观念引导。
(2)健全从业人员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机制:一是强化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二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3)强化从业人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是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二是发挥职业院校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作用;三是加快培养高水平技术应用人才。
(4)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岗位使用和激励机制:一是完善技术应用人才岗位使用机制;二是探索实施高水平技术应用人才倾斜政策;三是完善薪酬激励引导措施。
(四)国家局应如何在人才工作方面进一步发挥指导和服务作用(无)
/ 10
昆明公司
/ 10
第四篇:078测绘地理信息局
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同意将陕西测绘局、黑龙江测绘局、四川测绘局、海南测绘局更名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其管理体制、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保持不变。四局的更名是继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后,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机构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央相关部门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四局的更名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了地理信息监管职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维护地理信息安全,促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转发中央编办批复时要求,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建设。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同意将陕西测绘局、黑龙江测绘局、四川测绘局、海南测绘局更名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其管理体制、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保持不变。四局的更名是继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后,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机构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央相关部门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四局的更名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了地理信息监管职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维护地理信息安全,促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转发中央编办批复时要求,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建设。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同意将陕西测绘局、黑龙江测绘局、四川测绘局、海南测绘局更名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其管理体制、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保持不变。四局的更名是继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后,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机构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央相关部门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四局的更名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了地理信息监管职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维护地理信息安全,促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转发中央编办批复时要求,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建设。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同意将陕西测绘局、黑龙江测绘局、四川测绘局、海南测绘局更名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其管理体制、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保持不变。四局的更名是继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后,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机构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央相关部门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四局的更名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了地理信息监管职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维护地理信息安全,促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转发中央编办批复时要求,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建设。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同意将陕西测绘局、黑龙江测绘局、四川测绘局、海南测绘局更名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其管理体制、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保持不变。四局的更名是继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后,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机构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央相关部门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四局的更名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了地理信息监管职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维护地理信息安全,促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转发中央编办批复时要求,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本地区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建设。
第五篇:先进集体事迹材料-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申报全省测绘行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一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铁路勘测设计单位,是国家大型综合性勘察设计院之一,为我国铁道事业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08年,铁一院又成为首批获得中国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之一。现拥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咨询、地质灾害评估、智能化建筑和测绘等1 5项国家甲级资质证书;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会员协会正式会员;拥有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业务范围覆盖六大设计行业;现有员工38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余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0人,测绘专业教授级高工7人、测绘专业高级工程师25人。获国家各类职业执业资格人员800余人,集中了一批在国内勘察设计行业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
半个世纪以来,铁一院驻守在祖国的大西北,艰苦创业,辛勤耕耘,累计完成铁路各阶段研究及勘测设计近45万公里,投入运营近3万公里,先后奉献了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第一条沙漠铁路、第一条盐湖铁路,世界第一条的高原冻土铁路、第一条湿陷性黄土 1 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建院以来,先后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优秀软件、优秀标准设计奖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7项。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铁一院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终于建设成功,实现了铁一院三代勘测设计者的夙愿,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铁一院的发展历史上,很久就与陕西省结缘。如果说当年由铁一院勘测设计的宝成铁路、阳安铁路、西南铁路、西康铁路、包西铁路等见证了老一代铁一院人在陕西这方热土上留下的足迹,如果说长度18.5km的秦岭特长铁路隧道、长度18.02km的终南山公路特长隧道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穿越的话,那么,如今铁一院勘测设计的西安至郑州客专、西安至宝鸡客专、西安至成都客专、西安至大同客专、宝鸡至兰州客专、西安至安康复线、西安至合肥复线、黄陵-韩城-侯马铁路、西安新丰镇编组站、西安铁路枢纽等铁路的勘测设计和开工建设更是为陕西省交通建设、经济腾飞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安地铁线网规划和一、二、三号线的部分勘察设计为西安市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郑西客运专线作为国内首批开工的高速铁路项目,铁一院首次将精密测量技术运用于高标准客运专线。在勘测设计过程中结合“三网合一”的测量模式、利用一点一方向约束平差法进行全线控制网整体平差、利用窄带投影建立独立坐标系统创新技术,实施了大规格 2 标石与深埋水准点相结合的方式,为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提供了长期、稳定、可靠的控制基准。“郑西客运专线(省界至咸阳西段)无碴轨道工程控制网测量”项目获得中国测绘学会2009优秀测绘工程银奖、陕西省第十三次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2009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工程勘察一等奖三项大奖。
近年来,铁一院在保质保量完成勘测设计任务的同时,十分注重测绘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工作,各方面研究应用取得很大的进步。尤其是特长隧道精密控制测量技术一直是铁一院的优势项目。在长度20.05km的兰武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控制测量工作中,采用两期布网的形式在隧道主体网框架内构建了13个斜井、竖井控制网,实现了两期控制网的平顺衔接。选择合理的数据处理方式,解决了主体控制网对辅助坑道控制网的控制,保证两期布网的整体一致性和精度。提出采用方位角精度法进行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预计的方法已经纳入《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编制出工程椭球直接投影法电算软件,至今一直在工程中应用。该项目先后获得2007年获铁道部优秀勘察一等奖,2008年获建设部全国优秀工程勘察铜奖,2009年获中国测绘协会优秀测绘工程奖银奖。针对客运专线投影变形控制问题,提出了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进行坐标分带的解决方案,进行测量平面和高程基准设计,建立了全线统一的坐标系,确保了客运专线项目勘测设计工作顺利完成。航测方面,数码影像摄影已大范围应用,通过西安城区及泾渭河区域航测工程和宣城-杭州铁路航复测工程的实施,在数码影像空三加密、立体采集、数字 3 地面模型生成、正射影像生产方面已扫清了技术障碍,全面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在遥感方面,遥感制图已进入规模化生产。开展了遥感技术在线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依托“新建铁路兰渝线兰州至广元段生态环境调查”项目,探讨出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的技术流程、技术路线和专题信息表达方式等相关成果,形成了一套在线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体系。开展了“多元遥感技术在宝兰客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等科研课题,提高了生态环境调查的准确性、时效性,减轻了人工野外调查的强度。“遥感技术在线路工程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获2009中国铁道学会科技二等奖。
随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建设的推进,作为铺设无砟轨道和运营维护的控制基准,基桩控制网(CPIII)在无砟轨道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铁一院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野外数据采集、质量控制自动化机载软件和CPIII精密控制网数据处理软件,2008年,铁道部建设司组织专家对全部软件成果进行了现场测试,随后在北京评审通过,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精密控制测量中进行试应用。“CPIII精密控制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获铁道部优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与此同时,CPIII平面和高程测量标志两个专利已被受理。自主研发的测量小车第一辆原型已经试制成功,目前正在进行改进型的研制。研制了“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布板系统—施工计算”软件。该成果于2010年6月通过了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评审。
在立足国内勘测设计市场的同时,铁一院很早就将发展的目光移向海外市场。从最初合作“借船出海”,到现在可以“驾船出海”,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大刀阔斧般的实战,铁一院在海外铁路、公路勘测设计市场已站稳了脚跟。近年来,铁一院在海外市场的经营业绩一路领先,先后参与了吉尔吉斯坦、加纳、尼日利亚、安哥拉、阿尔及利亚、蒙古、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沙特等国现代交通项目勘测设计工作,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勘测设计以及修建技术的日益完善,将为继续经营海外市场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铁一院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