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笔记001

时间:2019-05-14 01:3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学习笔记00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学习笔记001》。

第一篇:中医学习笔记001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在上也。

高,在头。风热邪气多中人头也,故曰在上也。

编者按:“故”字后,《灵枢》有“邪气”二字。

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气留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

谷入于胃,化为二气,清而精者,上注于肺,以成呼吸,行诸经隧;其浊者留于肠胃之间,因于饮食不调为病,故曰在中也。

编者按:“浊气留于”《灵枢》作“浊溜于”。

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之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

清,寒气也。寒湿之气多从足上,故在下也。

编者按:“地之气”,《灵枢》无“之”字;“邪气在上,浊气在中”二句,《灵枢》无;“清气在下”后,《灵枢》有“也”字。

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

上,谓上脉,头及皮肤也。

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

中者,中脉,谓之阳明,是胃脉也。阳明之合者,胃足阳明合三里,至巨虚上廉与大肠合,至巨虚下廉与小肠合也。

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疾,不欲深刺也,深则邪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针过其分,邪从针入,病更益深,故曰反沉也。

编者按:“太”《灵枢》作“大”;“疾”作“病”;“从之入”前,有“气”字。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言经络各有所生也。

言经在筋肉,络在皮肤也。

编者按:“处”字后,《灵枢》有“者”字;“生”作“主”。

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

五脏中虚,用针者大泻五脏之脉,阴绝,故死也。

取三脉者恇,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

一时尽三阳之脉,阳绝,故恇然不复也。

编者按:“取三脉者恇”《灵枢》作“取三阳之脉者,唯”。

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五里在肘上,不在尺中,而言尺之五里者,寸为阳,尺为阴也。阴尺动,脉动于五里,故曰取尺五里也。五往者,五泻也。

夺阳者狂,正言。

夺阳阳虚,故狂。此为禁之正言。

编者按:“言”字后,《灵枢》有“也”字。

第二篇:中医内科学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

知识提纲

上篇

总论

第一节

感冒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二节

淋证

第四节

喘证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五节

肺痈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三节

癃闭

第六节

肺痨

第七节

肺胀

第四节

阳痿

第八节

肺痿

第一节

心悸

第五节

遗精

第二节

胸痹

第一节

郁证

第三节

不寐

第二节

血证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四节

癲狂

第六章

气血津液

第三节

痰饮

第五节

痫病

第四节

消渴

第六节

痴呆

第五节

自汗

第七节

厥证

盗汗

第一节

胃痛

第六节

内伤

第二节

痞满

发热

第三节

呕吐

第七节

虚劳

第四节

噎膈

第八节

肥胖

第三章

脾胃病证

第五节

呃逆

第九节

癌病

第六节

腹痛

第一节

痹证

第七节

泄泻

第八节

痢疾

第二节

痉证

第九节

便秘

下篇

各论

第一节

胁痛

第七章

肢体经络

第三节

痿证

第二节

黄疸

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颤证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四节

鼓胀

第五节

头痛

第五节

腰痛

第六节

眩晕

第七节

中风

第八节

瘿病

第九节

疟疾

第一章

肺系疾病

第一节

感冒

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

(一)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和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

(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参苏饮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五、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六、预防及预后

第二节

咳嗽

一、定义: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提出了治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平养阴为宜的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的病机和治法,提出温润、凉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的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治疗。

7、解放以后: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特点是邪干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3、病理演变:外感咳嗽的四条演变、内伤咳嗽的四条演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

(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调理脏腑、祛邪止咳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平稳后可用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

五、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

六、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外感内伤咳嗽的转化

第三节

哮证

一、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特征是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缓解后一如常人,重证反复发作者在缓解期亦常有气短。

二、源流:1、内经至秦汉阶段:

2、隋唐阶段:

3、宋金元阶段: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病理上专主于痰;治疗上提出了分期论治的思想。

4、明清阶段:虞抟“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

(二)病机:

1、病位在肺系,关系到肺肾。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3、病理关键为痰气壅塞气道,肺失肃降。

4、病理性质: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邪实正虚

(二)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三)分证论治:

(1)发作期:

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表寒里饮者用小青龙汤;上实下虚用苏子降气汤

2、热哮期: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热盛伤阴用麦冬汤;痰气壅实用三子养亲汤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五、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六、哮证与喘证转化

第四节

喘证

一、定义: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

二、源流:1、《内经》对喘证的症状、病因病位有详细论述。

2、《金匮要略》总结了外感喘证治疗的经验。

3、金元医家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证治。

4、明代明确提出了虚喘、实喘的辨证纲领。《类证治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和肾,主要病机为气机升降出纳失常。①肺为气之主②肾为气之根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①实喘在肺②虚喘在肺和肾③虚实并见

3、重证多影响到心:①心与肺②心与肾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实:袪邪利气;虚:培补摄纳

(三)分证论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汗而喘不平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用小青龙汤

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中气虚而腹中气坠者用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证:参附汤送黑锡丹、配合蛤蚧散

第五节

肺痈

一、定义: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味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热壅血瘀。初期为肺卫表证;成痈期为热壅血瘀;溃脓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恢复期则为邪去正虚,阴伤气耗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三)分型论治:

1、初期:银翘散

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五、肺痈与风热咳嗽鉴别

六、肺痈的预后及调摄

第六节

肺痨

一、定义:肺痨是由痨虫袭肺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轻者诸证间作,重者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有较具体的记载,认为本病属于“虚劳”范围的慢性虚损性疾病。

2、张仲景《金匮要略》篇叙述了本病及其合并症。

3、《中藏经·传尸》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

4、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病因是由“肺虫”引起。

5、朱丹溪倡导“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6、《仁斋直指方》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论点。

7、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第一本肺痨专著。

8、《医学正传》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则。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

(二)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影响到脾肾。

2、发病学方面,痨虫是发病的条件,正虚是发病的关键。

3、病理性质主要是阴虚。

4、病理演变:初起多阴虚,继则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后期阴阳两虚。

5、多生变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三)分型论治:

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丸合秦芄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证:补天大造丸

五、肺痈与肺痨的鉴别

第七节

肺胀

一、定义: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二、源流:1

病名见于《内经》。

《金匮要略》记载表现和治法方剂。

《诸病源候论》认识病理特点。

朱丹溪提出“痰夹瘀血碍气而病”。

李用粹认为治疗要分虚实。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涉及于心。

2、病理关键是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3、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复感外邪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标实: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甚或开窍、熄风、止血;本虚:补养心肺、益肾健脾

(三)分型论治:

1、痰浊壅肺证: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证:涤痰汤;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肺肾气虚证: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5、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五苓散

五、预后及调摄

第八节

肺痿

一、定义: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二)病机:虚热肺痿、虚寒肺痿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热、虚寒

(二)治疗原则:补肺生津

(三)分型论治:

1、虚热:麦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2、虚寒: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第二章

心系疾病

第一章

心悸

一、定义: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多呈发作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二、源流:

1、《内经》虽无心悸的名称,但有惊惕、惊骇、惊狂、惊惑、惊躁等名。

2、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医要略》称心悸为惊悸、心下悸、心中悸等。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宋严用和《济生方》对惊悸、怔忡的病因病机、病情演变和治法方药都有详细的记载。

4、朱丹溪进一步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痰迷”、“痰火”是惊悸的主要原因。

5、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脾肾。

2、病理关键为心失所养,扰动心神,心神不宁。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虚为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实为邪扰于心,心神不宁。

4、病理转变:后期可出现心阳欲脱的危重证候。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当养心安神;实因瘀血,当活血化瘀;因痰热,当清热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丹;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用黄连温胆汤

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3、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阴虚火不旺用天王补心丹;阴虚相火妄动用知柏地黄丸

4、心阳不振证: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用真武汤

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甘龙牡汤

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五、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第二节

胸痹

一、定义:胸痹是由胸中气血痹阻所引起的疾病。

临床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特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二、源流:

1、《内经》虽无胸痹一名,但其临床表现却在内经描述得相当详细。描述了真心痛的表现及预后。

2、东汉张仲景正式提出了胸痹这一名称。将胸痹的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

3、宋代《圣济总录》专列胸痹门讨论胸痹病。

4、明清时代,对胸痹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有了发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2、素体阳虚,胸阳不振是形成胸痹的病理基础。

3、病理因素为阴寒,痰浊,瘀血相互为患。

4、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5、病理转化可以因实致虚,亦可以因虚致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治标常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扶正常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

(三)分型论治:

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血瘀轻者可用丹参饮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阴寒极盛,胸痹重证,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

5、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6、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

五、胸痹与真心痛,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的鉴别

六、胸痹与心悸的转化

第三节

不寐

一、定义: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持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到肾脾肝。

2、病理关键为阴阳失交,神不归舍,心神不宁。

3、.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明确主要特征,分清虚实

(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火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痰食阻滞,胃中不和用半夏秫米汤加神曲、山楂、莱菔子;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用礞石滚痰丸

(2)虚证

1、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2、心脾两虚证:归脾汤;亦归脾汤、养心汤化裁同用

3、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血虚阳浮,虚烦不寐用酸枣仁汤;气血不足可用归脾汤;病后血虚肝热而不寐者,用琥珀多寐丸;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用交泰丸。

五、心悸与不寐的转化

第四节

癫狂

一、定义:癫狂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癫证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狂证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很难截然分开,故癫狂并称,以青壮年多见。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表现特征、治疗已有较系统的记载:

2、难经提出了癫与狂的鉴别(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表现。

3、朱丹溪:“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提出了癫狂与“痰”的关系。

4、明代王肯堂才将癫、狂、痫区分开来。

5、王清任首倡瘀血,开辟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癫狂的先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脑),涉及肝、脾、肾等脏。

2、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

3、病理关键是神明逆乱。

4、病理性质以实证为主,病理类型有癫与狂两种。

总之:癫与狂的病机特点各有不同。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初发时宜清热涤痰、疏肝理气或安神定志;病久宜健脾益气,滋阴养血;如有瘀血,当活血化瘀

(三)分型论治:

(1)癫证

1、痰气郁结证: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证:养心汤合越鞠丸;亦可用甘麦大枣汤

(2)狂证

1、痰火扰神证:生铁落饮;阳明热盛,大便秘结,用加减承气汤;神志较清,痰热未尽,用温胆汤

2、痰热瘀结证:癫狂梦醒汤

3、火盛阴伤证: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五、癫狂的转归预后与调摄

第五节

痫证

一、定义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其特征是发作性精神恍惚,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二、源流:

1、内经及秦汉阶段

①最早源于《内经》∶“胎病”,癫疾,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2、隋唐阶段,对痫证认识有较大提高。

①巢元方将痫病分为风痫、惊痫、食痫、痰痫。提出了发作周期有长有短。孙思

邈分为心痫、肝痫、肺痫、肾痫和肠痫。

3、宋元时代

在病因病机和治疗上有所发展。

①陈无择认为是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②朱丹溪强调痰迷心窍引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

4、明清以来,痫证认识上有较大发展。

①王肯堂首先将癫狂痫区分开来以如前述。虞抟也主张从痰论治。叶天士补充了痫病虚证的治法。王清仁补充了气虚血瘀型的治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肝。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常兼气、火、风、瘀等邪。

3、病理关键为痰聚气逆,风痰闭阻,神机失用,元神失控。

4、病理转化: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深浅。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痫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痼于心胸的“顽痰”所致。至于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则与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程度有关。

5、痫证日久,邪伤精气,可致心肾亏虚。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频繁发作者,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

2、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三)分型论治:

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

2、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用竹沥达痰丸

3、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

4、必脾两虚证: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偏于肾虚者,可用河车大造丸;日久不愈见神志恍惚,恐惧,抑郁,可合甘麦大枣汤

五、癲狂痫的鉴别

六、痫的预防调摄

第六节

疾呆

一、定义: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顿,善忘;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矢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

(三)分型论治:

1、髓海不足证:七福饮

2、脾肾两虚证:还少丹

3、痰浊蒙窍证:涤痰汤

4、瘀血内阻证:通窍活血汤

五、预后转归及调摄

第七节

厥证

一、定义: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导致死亡。

二、源流:

1、《内经》论厥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以暴死为厥。

②以四末逆冷为厥。

③以逆乱为厥。

2、继承中发展,认识深化阶段。

①《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厥为四肢厥冷。“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阴篇)

②病机为阴阳不贯。“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阴篇)

3、系统认识阶段。

①《景岳全书·厥逆》总结明代以前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符合临床实际。

三、病因病机:

(一)病理要点: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

(二)病理性质

有虚实两类:

1、实证病机是气血上冲逆乱,清窍壅塞。

2、虚证病机是气血虚亏,不能上荣清窍。

(三)病机转化

与体质有关:

1、气盛有余之人,容易上冲逆乱。

2、气血虚损之人,容易下陷虚脱。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气厥:

1、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平时可服逍遥散

2、虚证: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平时可服香砂六君丸,另可加用甘麦大枣汤

(2)血厥:

1、实证: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

2、虚证:急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

(3)痰厥:寻痰汤;痰湿化热,礞石滚痰丸

第三章

肝胆病证

第一章

胃痛

一、定义: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二、源流:

1、“胃痛”之名首见于《内经》,并且对胃痛的病因病机作了论述。《内经》诸多论述为后世治疗和研究胃痛奠定了基础。

2、张仲景《金匮要略》涉及到胃痛的论治,提出“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创立了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等治疗胃痛有效的方剂。

3、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但总的说来这九种心痛多指胃痛。

4、李东垣《兰室秘藏》立“胃脘痛”一门,创益气、温中、理气、和胃之法。

5、《医学正传》认为孙思邈所指的九种心痛“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6、《景岳全书》着重强调了“气滞”这一病机并主张治

以“理气为主”。

7、李中梓《医宗必读》、孙一奎《赤水玉珠》对“胃无补法”“痛无补法”提出了批评,强调要辨证治疗。

8、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

经主气,络主血。”指出胃病不仅与气滞有密切关

系,而且“久痛入络”必然引起血行不畅,在治疗上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9、林佩琴《类证治裁·胃脘痛》则概括了胃痛之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的病机、主症、治法。从而使本

病的辨证论治更加完善。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不通则痛(实)不荣则痛(虚)

3、病理因素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4、病理演变:胃痛各型之间可以转化。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脾不统血可以转为吐血、便血;气滞血瘀、胃失和降可以转为呕吐、反胃;痰瘀壅塞胃脘可以转为噎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客胃证: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证:保和丸;胃脘痛胀而便闭者,合用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苔黄燥便秘,合用大承气汤

3、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也可用沉香降气散

4、湿热伤中证: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失笑散合丹参饮;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失血日久,心悸少气,多梦少寐,唇白舌淡,可用归脾汤

6、胃阴亏耗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寒胜而疼甚,哎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或理中丸;寒热错杂,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用甘草泻心汤

第二章

痞满

一、定义:痞满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的病证。以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脾胃,病理要点是气机升降失常。

2、病理关键: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

3、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

4、病理因素有气滞、食滞、痰湿、湿热。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先虚实,后寒热

(二)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三)分型论治:

(1)实痞

1、饮食内停证:保和丸

2、痰湿中阻证:二陈平胃汤

3、湿热阻胃证:泻心汤合连朴饮

4、肝胃不和证:越鞠丸合枳术丸

(2)虚痞

1、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汤

2、胃阴不足证:益胃汤

第三节

呕吐

一、定义: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理要点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4、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实

(二)治疗原则:和胃降逆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外邪犯胃证:藿香正气散;感受秽浊之气,忽然呕吐,可先吞服玉枢丹

2、食滞内停证:保和丸;积滞较多,腹满便秘,合用小承气汤;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口臭而渴,竹茹汤

3、痰饮内阻证:小关夏汤合苓桂术甘汤;痰郁化热,壅阻于肺,可用温胆汤

3、肝气犯胃证: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香砂六君子

2、脾胃阳虚证:理中汤;呕吐日久,肝嗵俱虚,冲气上逆,用来复丹

3、胃阴不足证:麦门冬汤

第四节

噎膈

一、定义:噎膈是指吞咽时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又常为膈的前驱,故噎膈并称。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2、病理关键是食管狭窄,胃失通降,津液干涸。

3、病理因素有气滞、痰阻、瘀血。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实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痰气交阻证:启膈散,津伤便秘,增液汤加白蜜

2、瘀血内结证:通幽汤;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先服玉枢丹

3、津亏热结证:沙参麦冬汤;大便不通,用大黄甘草汤

4、气虚阳微证:补气运脾汤

第五节

呃逆

一、定义:气逆上部,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的一种疾病。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和胃降气平呃

(三)分型论治:

1、胃中寒冷证:丁香散

2、胃火上逆证:竹叶石膏汤;大便秘结,合小承气汤

3、气机郁滞证:五磨饮子;气逆痰阻,合旋复代赭汤、二陈汤

4、脾胃阳虚证:理中丸;呃逆不止,心下痞硬,合旋复代赭汤;中气大亏,用补中益气汤

5、胃阴不足证: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第六章

腹痛

一、定义: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理是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2、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3、病理因素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在腑在脏

(二)治疗原则:“通”

《医学真传》: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气;下逆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能,则妄矣。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内阻证: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暖肝煎;腹中冷痛,手足逆冷,乌头桂枝汤;腹中雷鸣切痛,附子粳米汤

2、湿热壅滞证: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虚寒腹痛见证较重,呕吐肢冷脉微,用大建中汤;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第七章

泄泻

一、定义: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造成水谷停滞,清浊混杂而下,引起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首载病名,病因有风、寒、湿、热,病位在脾、胃、大肠、小肠。

2、《难经》提出五泄。

3、隋以前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下利”。《诸病源候论》将泄与痢分开。

4、《景岳全书》提出利水法治疗泄泻。

5、李中梓提出“治泻九法”。

6、林佩琴论述五更泻的机理。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脾胃,与肝、肾、大小肠有关。

2、病理关键是脾虚湿盛。

3、病理因素以湿为主,可以夹寒、夹热、夹滞。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5、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寒热虚实

(二)治疗原则: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分型论治:

(1)暴泻:

1、寒湿内盛证:藿香正气散;湿邪偏重,胃苓汤

2、湿热伤中证:葛根芩连汤;湿邪偏重,苔黄厚腻,合平胃散

3、食滞肠胃证:保和丸;食滞较重化热,枳实导滞丸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脾阳虚衰,阴寒内盛,附子理中丸加吴萸,肉桂;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2、肾阳虚衰证:四神丸;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合桃花汤

3、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

五、泄泻与痢疾鉴别

六、泄泻与痢疾转化

七、预防

第八章

痢疾

一、定义: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好发于夏秋季。

二、源流:

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素问.大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2、《难经》谓之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说:“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3、《伤寒论》称“下利”。并提出了“休息利”一说。

4、《金匮要略》称之为“热利下重”与“下利便脓血”,在治疗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花汤等有效方剂。

5、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泻,为后世医家所接受。葛洪首次提出“传染性”一说。

6、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立“热痢”、“冷痢”、“疳温痢”、“小儿痢”四论,立方一百零二首。

7、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称。“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滞下是也”,沿用至今。

8、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篇》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为“湿热为本”。治疗方面提出:“壮实病宜下,虚弱老久病宜升之”。并首先提出“噤口痢“。

9、刘河间强调: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10、喻嘉言倡“逆流挽舟法”一说。

11、《顾松园医镜》治痢四忌:忌汗,忌补,忌大下,忌分利小便。

12、《医学实在易》载“奇恒痢”一证。

13、痢疾专著:孔毓礼的《痢疾论》吴道源的《痢疾汇参》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关。

2、病理要点是邪滞于肠,壅阻气血。邪蕴肠腑,气血凝滞,肠壁脂膜血络腐败化为脓血,气机阻滞,腑气不通。

3、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分:

4、病理演变:由于感邪和体质的不同,可以演变成各种类型。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三)分型论治:

1、湿热痢:芍药汤;初起见表证者,活人败毒散

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葛根芩连汤;表证已减,痢犹未止,香连丸

2、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神昏谵语,合用神犀丹或紫雪丹

3、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

6、休息痢:连理汤;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乌梅丸;噤口痢,呕逆不食,口气秽臭,开噤散

第九章

便秘

一、定义: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有关。基本病理是大肠传导失常。

2、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四类。

3、转归和预后: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通下

(三)分型论治:

(1)实秘:

1、热秘:麻子仁丸;兼郁怒伤肝,可另服更衣丸

2、气秘:六磨汤

3、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

(2)虚秘:

1、气虚秘:黄芪汤

2、血虚秘:润肠丸

3、阴虚秘:增液汤

4、阳虚秘:济川煎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胁痛

一、定义:胁,指胁肋部,在胸壁两侧,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胁痛,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表现在胁肋,但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2、病机要点:肝郁气滞,疏泄不利,络脉失和.3、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为络脉不通,虚为络脉失养.4、病机转化:一是气血转化,二是虚实转化,三是疾病转化.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在气在血,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疏肝和络止痛

(三)分型论治:

1、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证:一贯煎

第二节

黄疸

一、定义:黄疸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的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源流:

1、《内经》首创病名,奠定理论基础。

⑴病名:‘尿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⑵主证:身黄,目黄,尿黄,爪甲上黄。

2、张仲景论黄,确定分类和治法。

⑴病因病机:湿邪,寒湿,瘀热。

⑵分类:黄疸,谷疸,女劳疸,酒疸,黑疸。

⑶治疗:利尿,发汗,泻下。

⑷预后:“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

3、隋唐时期,黄疸分类有发展。

《诸病源候论》将黄疸分为二十八候,并首次提出了“阴黄”、“急黄”的名称。

《千金要方》重提五疸:将黄汗易黑疸。

4、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将黄疸按阴黄、阳黄进行分类。

5、《景岳全书》首提“胆黄”一名。

6、《沈氏尊生书》对黄疸的传染性、严重性有认识。

7、叶天士提出了“阳主明,治在胃;阴主晦,治在脾”的著名观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肝胆,涉及脾胃:“脾胃不病则无湿,肝胆不病则不黄”。

2、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仲景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后世有“无湿不成疸”之说。

3、病理性质有阴阳之分:

4、病理转化与感邪及体质有关:

5、预后: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化湿邪,利小便

(三)分型论治:

(1)阳黄

1、热重于湿证:茵陈蒿汤;因砂石阻滞胆道,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

2、湿重于热证: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证: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证(急黄):《千金》犀角散

(二)阴黄

1、寒湿阻遏证:茵陈术附汤

2、脾虚湿滞证:黄芪建中汤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证: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证: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证:逍遥散合鳖甲丸

第三节

积聚

一、定义: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症,其中积属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有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积:积累、堆积之意,引申为病气积蓄。此处指肿块明显、固定不移的病证。聚:聚集之意,有聚有散。此处指肿块不明显、时隐时现、病位不固定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首先提出病名,并对形成和治则作了探讨。

2、《难经》明确了积与聚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3、《金匮要略》记载了一些著名方剂。

4、《景岳全书》提出了攻、消、散、补四大治法。

5、《医宗必读》提出分初、中、末三个阶段治疗的原则。

6、清代:治法方药更加丰富,名贤辈出。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关键:气滞血瘀。

(二)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

(三)积聚形成与正气强弱有关。

(四)积聚的病理转归有黄疸、鼓胀、血证、昏迷。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

(三)分型论治:

(1)聚证:

1、肝气郁结证:逍遥散、木香顺气丸

2、食滞痰阻证:六磨汤

(2)积证

1、气滞血阻证: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用大七气汤

2、瘀血内结证: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积志肿大坚硬而正气受损,可并服鳖甲煎丸

3、正虚瘀结证:八珍汤合化积丸

第四节

鼓胀

一、定义: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

二、源流:

1、《内经》:最早提出了鼓胀的病名和临床表现。

2、《病源论》:认为鼓胀的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成因是阳气外虚,阴气内积,脾虚作胀。亦有因大病久病,积劳成损而成者。

3、《外台秘要》:认为臌胀是由于正虚邪留,脾气虚

弱。

4、《丹溪心法》:认为是清浊相混,隧道壅塞。

5、《兰室秘藏》:认为脾胃虚弱是致病之本。

6、《景岳全书》:认为病机以气水互结为主;辨证则

寒热虚实都有。

7、李梴提出了治疗法则;喻昌、唐容川拓宽了病因;

三、病因病机:

(一)鼓胀的病理变化总属于肝脾肾损伤。

(二)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

(三)病理因素为气、血、水互结。

(四)病理变化胶痼难解,预后较差,易生变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标实为主者.当根据气、血、水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本虚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之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

(三)分型论治:

1、气滞湿阻证: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水湿困脾证:实脾饮

3、水热蕴结证: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瘀结水留证:调营饮

5、阳虚水盛证: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

6、阴虚水停证: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第五节

头痛

一、定义:又名头风,头疼。它既是一种常见病症,又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

二、源流:

1、《东垣十书》:按经络分类治疗头痛的开始。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李东垣还是头痛分经用药的创始人。

2、丹溪心法》:朱丹溪认为头痛偏主于痰与火。他又是痰病大家,在内伤头痛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提出头痛加引经药的观点。

三、病因病机:

1、头痛可以分外感与内伤两两大类: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头,累及肝脾肾三脏。

4、病理因素有风、火、痰、瘀、虚五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

2、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3、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二)治疗原则:

1、外感头痛,治以疏风祛邪为主,根据兼邪的不同,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头痛需分虚实,虚证治当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祛痰、化瘀。

2、引经药的应用: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吴茱萸、蒿本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大便秘结,可用黄连上清丸

3、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

2、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

3、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4、肾虚头痛:大补元煎

5、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第六节

眩晕

一、定义:眩晕是指因清窍失养而出现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

1、内经称为“眩冒”,认为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因素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与肝有关《灵枢卫气》“上虚则眩”----气血亏虚

2、张仲景从痰饮立论。

3、金元时期:刘河间主风火、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痰浊

明清以来:张景岳------下虚作眩----肾阴虚、虞抟:根据肥瘦分痰湿与虚火、叶天士:主内风、张介宾-----无虚不能作眩也

4、后代医家-----瘀血有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头(脑)、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虚多为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实多为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

3、病理因素有风火痰虚瘀为主

四、眩晕的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补虚:补气血、补肾精。泻实: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活血化瘀。调阴阳:阴虚火旺者主要滋阴降火,肝风内动者主要潜阳熄风或育阴熄风。

(三)分型论治:

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

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

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

4、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

第七节

中风

一、定义: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

二、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论述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内虚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李东垣:“正气自虚”朱丹溪:“湿痰生热”王履:“真中风”、“类中风”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李中梓:“闭证、脱证”

4、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5、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有关。

2、病理因素有虚、火、气、血、风、痰六端。

3、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4、病理类型分中经络和中脏腑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中经络、中脏腑;中脏腑之闭证、脱证;闭证当辨阳闭、阴闭

(二)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要救阴回阳固脱;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证:镇肝息风汤

(2)中脏腑

1、闭证

1.1痰热腑实证:桃仁承气汤

1.2痰火瘀闭证:羚角钩藤汤

1.3痰浊瘀闭证:涤痰汤;见戴阳证者,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2、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证:解语丹

2、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第八节

瘿病

一、定义: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二、源流::《庄子.德充符》有瘿的病名

三、病因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三)分型论治:

1、气郁痰阻证: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证: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证: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4、心肝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第九节

疟疾

一、定义: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要点:袪邪截疟

(三)分型论治:

1、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3、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4、瘴疟:热瘴:清瘴汤;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5、劳疟:何人饮

加:耳鸣、耳聋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治肝胆从实,治脾肾从虚,上宜清疏,中宜升补,下宜滋降。

(三)辨证论治:

1、肝胆火盛证:龙胆泻肝汤

2、痰火郁结证:温胆汤;痰多胸闷大便不畅,用礞石滚痰丸

3、风热上扰证:银翘散

4、肾精亏虚证:耳聋左慈丸;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下虚上实,可合用本事地黄汤;肾阳不足,下肢清冷,阳痿腰酸,可用贞元饮送服黑锡丹;肾精不足,肝热内郁,用滋水清肝饮。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一、定义:水肿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以伴有胸水、腹水。

二、源流:

1、《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

水”。水肿的治疗,提出“平治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2、《金匮要略》张仲景称为水气,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治法。

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阳水、阴水。治疗上倡导温脾暖肾,开创了补法。

4、《仁斋直指方》创活血利水法。

5、《医学入门》提出疮毒导致水肿的说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基本病理变化:肺失通调,脾失转输

2、病理因素有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3、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

4、病理基础以阳气虚损为主。

5、病理转化以阳转阴、实转虚为主,虚中夹实临床多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三)分型论治:

(1)阳水

1、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用猪苓汤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实脾饮

2、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第二节

淋证

一、定义: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

二、源流:

1、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2、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3、《诸病源候论》概括了病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论述了石淋的成因。

4、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

5、《景岳全书》认为寒热虚实都有,完善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肾、膀胱,与肝脾有关

2、基本病理: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3、病理变化:热淋: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血淋: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石淋:湿热煎熬尿液,形成砂石;膏淋:湿热阻滞,脂液不循常道;气淋:肝气郁滞,气火郁于膀胱;劳淋:久淋伤正,湿热留恋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证——湿热、气滞;虚证——脾肾不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三)分型论治:

1、热淋:八正散

2、石淋:石韦散;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用补中益气汤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

3、血淋:小蓟饮子;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用知柏地黄丸

4、气淋:沉香散

5、膏淋:程氏萆解分清饮;脾肾两虚,气不固摄,膏淋汤;偏于脾虚中气下陷,配用补中益气汤;偏于肾阴虚,用七味都气汤;偏于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

6、劳淋:无比山药丸;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第三节

癃闭

一、定义: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致。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慢。闭: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欲解不能,病势较急暴。

二、源流:

1、“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称其为“癃闭”或“闭癃”。〈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病传篇》:“膀胱病,小便闭”。

2、《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淋病”和“小便不利”的记载:五苓散、猪苓汤、蒲灰散或滑石白鱼散等。

3、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导尿术治小便不通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导尿术的记载。

4、朱丹溪运用“探吐法”来治疗小便不通。

5、明以后,从张景岳开始将淋、癃分开,成为独立的疾病。他将癃闭分为四型。强调“气化”的重要性。

6、李用粹分为五型四法:称滋肾涤热为正治,清金润燥为隔二之治,燥脾健胃为隔三之治。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膀胱与肾,基本病理变化为膀胱气化失调。

2、病理因素:湿热、热毒、气滞及痰瘀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4、病理转化:

四、鉴别诊断及转化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原则:“腑以通为用”,以通利为主。

2、方法:实证--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虚证--补脾肾,助气化。

(三)分型论治:

1、膀胱湿热证:八正散;兼心烦,口舌生疮,合导赤散;湿热久恋下焦,肾阴灼伤,用滋肾通关丸;湿热蕴结三焦,用黄连温胆汤

2、肺热壅盛证:清肺饮;兼尿赤灼热,小腹胀满,合八正散

3、肝郁气滞证:沉香散;肝郁气滞,合六磨汤

4、浊瘀阻塞证:代抵当丸

5、脾气不升证: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气虚及阴,脾阴不足,参苓白术散;脾虚及肾,济生肾气丸

6、肾阳衰惫证:济生肾气丸;精血俱亏,病及督脉,香茸丸;肾阳衰惫,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附:关格

一、定义: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临床危重病证。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称之格。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攻补兼施,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湿脾汤合吴茱萸汤;水气凌心,用己椒苈黄丸;尿少或小便不通,合滋痛通关丸

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杞菊地黄合羚角钩藤汤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证: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若狂躁痉厥,可服紫雪丹;若心阳欲脱,可用参附龙牡汤;此外,还可用灌肠法

第四节

阳痿

第五节

遗精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有梦在心,无梦在肾

(二)治疗原则: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以补益为要

(三)分型论治:

1、君相火旺证: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心肾不交,火灼心阴,天王补心丹加石菖蒲、莲子心;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或用大补阴丸;心神不宁或心悸易惊,安神定志丸

2、湿热下注证:程氏萆薢分清饮;湿热下注肝经,龙胆泻肝汤;兼见胸腹脘闷,头晕肢困,苍术二陈汤加黄柏、升麻、柴胡

3、劳伤心脾证:妙香散;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心脾血虚,归脾汤

4、肾气不固证:金锁固精丸

第六节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证

一、定义:郁证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导致的病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二、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

2、病理要点是肝气郁滞,疏泄情志的功能失常。

3、病理因素有气、血、痰、火、湿、食。

4、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初起多实,以气血痰火湿食的阻滞为主;日久多虚或虚中夹实;长期迁延不愈可以转为虚劳。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疏通气机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肝气郁结证: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证:丹栀消遥散

3、痰气郁结证:半夏厚朴汤;痰热可用温胆汤

(2)虚证

1、心神失养证: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证:归脾汤

3、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第二节

血证

一、定义: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导致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二、源流:

1、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人的认识。《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2、《金匮要略》对吐血、衄血、便血的辨证论治作了具体论述。并最早记载了泻心场、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提出了“衄家不可发汗”的明训。

3、《诸病源候论》称血病。

4、《备急千金要方》用的犀角地黄场治疗血证。

5、《济生方》对于失血的病机,则强调热盛迫血妄行为主。

6、朱丹溪对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新的见解。

7、《医学正传》首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统称为“血证”。

8、《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9、《景岳全书》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挚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10、《医贯》重视气血的关系,明确提出“血脱必先益气”的主张。

11、《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提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等,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关键: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二类。

(二)病理性质分虚实两大类

(三)失血过多,可导致气血两虚甚则厥脱。

(四)蓄积体内而成瘀血。

(五)血证的转归与三种因素有:与引起血证的病因有关、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与兼见病症有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出血部位及脏腑病位

(二)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三)分型论治:

(1)鼻衄

1、热邪犯肺证:桑菊饮

2、胃热炽盛证:玉女煎

3、肝火上炎证:龙胆泻肝汤

4、气血志虚证:归脾汤

(2)齿衄

1、胃火炽盛证: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三)咳血

1、燥热伤肺证:桑杏汤

2、肝火犯肺证: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证:百合固金汤

(四)吐血

1、胃热壅盛证: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证:归脾汤;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急用独参汤

(五)便血

1、肠道湿热证:地榆散或槐角丸

2、气虚不摄证:归脾汤

3、脾胃虚寒证:黄土汤

(六)尿血

1、下焦温热证: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证:归脾汤,有气虚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

4、肾气不固证:无比山药丸

(七)紫斑

1、血热妄行证:十灰散

2、阴虚火旺证:茜根散;肾阴亏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3、气不摄血证:归脾汤

五、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第三节

痰饮

一、定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市、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亦称“淡饮”、“流饮

”。其临床特征随饮停位置不同而异,临床有痰饮(狭义)、悬饮、支饮、溢饮等类型。

二、源流:

(一)《内经》称“积饮”。

(二)《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张仲景被后世称为痰饮病的鼻祖,他在《金匮要略》里设专篇讨论,提出“四饮”及其治法方药。这些至今仍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自隋唐至金元,渐有痰证、饮证之分。

朱丹溪创立痰病学说,成为内伤杂病的重要内容。

杨士瀛将痰和饮的概念作了明确区分。

叶天士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三、病因病机:

(一)三焦气化失宣。

(二)肺脾肾功能障碍:1、肺脾肾障碍的生理病理;2、痰饮的生成重点在脾。

(三)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温化

(三)分型论治:

(1)痰饮

1、脾阳虚弱证: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证: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证: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证: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

3、络气不和证: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证: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3)溢饮

1、表寒里饮证:小青龙汤

(4)支饮

1、寒饮伏肺证:小青龙汤;体虚表不著用苓甘五味姜辛汤;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喘咳痰稀不得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邪实正虚,饮郁化热,用木防己汤

2、脾肾阳虚证: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五、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的鉴别

六、痰饮的疾病变化

第四节

消渴

一、定义: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常因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

二、源流:

(一)病名始于内经,方药创于金匮。

1、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并强调体质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的病机。

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要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九等。

(二)隋唐宋之际,认识又有发展。

1、《小品方》有新意。

2、巢源方的观点。

3、《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重视将息与调养。

4、陈无择渐定三消分治。

(三)金元四大家的贡献

1、刘完素作三消论2、张子和3、朱丹溪4、李东垣和朱丹溪共同完成了三消分治的方案。

(四)明代以后,理论上和治疗方法上都有了较大发展

上消转重治肺、对肾更加重视、阐发命门火衰、重提三消、重视补脾生津、辨非消之渴。

1、《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2、《医学心悟》“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

三、病因病机

(一)病位病机:上消在肺,火刑肺燥;中消在胃,火盛阴伤;下消在肾,阴阳失调

(二)病理要点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三)气阴两伤,阴阳俱虚。

(四)阴虚燥热,变证百出。

(五)慢性久病可导致瘀血。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三)分型论治:

(1)上消:

1、肺热津伤证:消渴方;肺热津伤,气阴两伤,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2)中消:

1、胃热炽盛证:玉女煎;大便秘结不行,用增液承气汤;本证亦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2、气阴亏虚证:七味白术散

(3)下消:

1、肾阴亏虚证:六味地黄丸

2、阴阳两虚证:金匮肾气丸

五、预防调摄

六、转归及并发症:血瘀是其重要病机之一,其中医病机以血脉涩滞,瘀血痹阻为核心,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

第五节

自汗、盗汗

一、定义: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各,汗液外泄失常。

1、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致卫外失司而津液外泄;

2、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当益气养阴,固表敛汗;实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三)分型论治:

1、肺卫不固证: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2、阴虚火旺证:当归六黄汤;以阴虚为主,火热不甚,可改用麦味地黄丸

3、邪热郁蒸证:龙胆泻肝汤;热势不盛,可改用四妙丸

4、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五、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鉴别

第六节

内伤发热

一、定义: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二、源流:金元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做出了重要的五献,以其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重要力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三、病因病机:

(一)病理性质可归纳为虚、实两类。

1、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痰湿停聚所致者属实,其基本病机为气、血、湿等郁结,壅遏化热而引起发热。

2、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哀所致者属虚。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或因阴血不足,阴不配阳,水不济火,阳气亢盛而发热,或因阳气虚衰,阴火内生,阳气外浮而发热。

(二)病理要点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所致。

(三)病理转归与起病的原因、患者的体质、治疗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1、实证:行气、活血、化湿;

2、虚证: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三)分型论治:

1、阴虚发热证:清骨散

2、血虚发热证:归脾汤

3、气虚发热证: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证:金匮肾气丸

5、气郁发热证:丹栀逍遥散

6、痰湿郁热证: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7、血瘀发热证:血府逐瘀汤

第七节

虚劳

一、定义:虚劳是虚损劳伤的总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

二、源流:

1、《内经》在《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总纲。同时提出了虚证的分类、治疗方面的纲领。

2、《难经·十四难》论述了“五损”的症状,并提出治疗大法。

3、《金医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治疗方面突出温补脾肾,辨证论治。

4、《诸病源候论》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多种证候及症状,提出了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名称及具体内容。

5、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

6、明代张景岳对虚劳的病因、证候及论治均作了全面的归纳论述,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则。

7、《理虚元鉴》是一本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详细的论述。著名的“理虚三本”就是他提出的。

8、清代吴澄《不居集》对历代研究虚劳的资料做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有价值的参考书,三、病因病机:

(一)病损部位以五脏为主。

(二)病理性质为气血阴阳的亏耗,纯属虚症。

(三)病理关键在于脾肾。

(四)气血阴阳的亏损五脏各有所侧重。

(五)虚劳的转归预后与体质强弱,脾肾功能,病因情况,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气虚:

1、肺气虚证:补肺汤证

2、心气虚证:七福饮

3、脾气虚证:加味四君子汤

4、肾气虚证: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证:养心汤;亦可用归脾汤

2、肝血虚证:四物汤;干血瘀结,新血不生,羸瘦,可同服大黄庶虫丸

(3)阴虚:

1、肺阴虚证:沙参麦冬汤

2、心阴虚证: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证:益胃汤

4、肝阴虚证:补肝汤

5、肾阴虚证: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证:保元汤

2、脾阳虚证:附子理中汤

3、肾阳虚证:右归丸

六、预后及调摄

第八节

肥胖

第九节

癌病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痹证

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疾病,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胀灼热、僵硬变形为临床特征。轻者病在肢体,重者侵犯内脏。

二、源流:

1、《内经》:有专篇讨论痹症。对痹证的贡献有四:病名;病因;分类;病理演变。

2、《金匮要略》:将痹症称为历节亦有专篇讨论。

3、《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认为体虚受邪是痹症的发病基础。

4、《千金要方》:收载了较多的痹症方剂,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此。

5、宋金元明:严用和称“白虎历节”;朱丹溪称“痛风”;王肯堂根据表现称“鹤膝风”,“鼓槌风”。

6、李中梓论述三痹的治疗

7、叶天士对久痹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物搜风通络。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要点是病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

不畅,不通则痛。

(二)病理因素有风、寒、湿、热、痰、瘀几种。

(三)病理演变:痹症初病多实,久则虚实夹杂。容易出现三种病理变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祛邪通络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湿痹:

1、行痹:防风汤;邪有化热之象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2、痛痹:乌头汤

3、着痹:薏苡仁汤;风寒湿不明显者,可用蠲痹汤

(2)风湿热证: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热毒炽盛化火伤津,可用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

(3)痰瘀痹阻证:双合汤

(4)肝肾两虚证:补血荣筋丸;日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可选独活寄生汤

第二节

痉证

一、定义: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二、源流: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邪壅经络证:羌活胜湿汤;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肢痛拘挛,用葛根汤;风邪偏盛,栝蒌桂枝汤

2、肝经热盛证:羚角钩藤汤

3、阳明热盛证: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4、心营热盛证:清营汤

5、痰浊阻滞证:导痰汤

6、阴血亏虚证: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第三节

痿证

一、定义: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瘫痪的一种病证。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

二、源流:

1、《内经》论痿颇详: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痿大法,提出了“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命名和分类;并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著名观点。

2、《丹溪心法》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

3、《景岳全书》提出虚证治法。

4、叶天士认为痿证乃“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三、病因病机:

1、病变在筋脉肌肉,根源在五脏虚损。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外感温邪、湿热导致者属实;内伤所致的脾胃虚、肝肾虚者属虚。且常见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机。

3、病理因素有温邪、湿热、瘀血。

4、本病虚多实少,热多寒少;肾虚为本,肺热为标;阳明失职,尤常参见。

5、病理转化及预后:外感致痿,邪祛正复,多数预后较好;内伤致痿,病程漫长,其间多夹热、夹痰、夹瘀,治愈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和络;虚证宜扶正补虚

1、治痿独取阳明:①补益后天;②“取”者,取去阳明之热邪,即清阳明之热。

2、痿病不可妄用风药。

(三)分型论治:

1、肺热津伤证:清燥救肺汤

2、湿热侵淫证: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痰多或脾虚湿盛,六君子汤

4、肝肾亏损证:虚潜丸;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用鹿角胶丸、加味四斤丸;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或用六味地黄丸加牛骨髓、鹿角胶、枸杞子;阳虚畏寒,加右归丸

5、脉络瘀阻证: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瘀血久留,可用圣愈汤送服大黄庶虫丸

六、预后调摄及研究进展

第四节

颤证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风阳内动证: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

2、痰热风动证: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3、气血亏虚证:人参养荣汤

4、髓海不足证: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

5、阳气虚衰证:地黄饮子

第五节

腰痛

一、定义:腰痛—是指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一侧或两侧或腰脊当中,常因肾虚邪客腰部,导致血气运行不畅,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

二、源流:

1、《内经》首先提出肾与腰痛的关系。

2、《金匮要略》创“肾着病”,立寒湿腰痛治法。

3、《七松岩集》提出腰痛分虚实。

4、《证治汇补》倡导补肾为先,分标本虚实。

三、病因病机:

1、病理要点:

病在经络,根源在肾。肾虚为发病的基础。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证腰痛的机理是邪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虚证腰痛的机理是经脉失于濡养。

3、虚为肾虚,实非肾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补肾壮腰;实:袪邪通络

(三)分型论治:

1、寒湿腰痛:甘姜苓术汤(肾着汤);肝肾虚损,气血亏虚,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2、湿热腰痛:四妙丸

3、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

肾阴虚:左归丸;相火偏亢,可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虚苏腰痛,阴阳俱虚,阴虚内热,杜仲丸

肾阳虚:右归丸;无明显阴阳偏盛者,青娥丸;房劳过度而致肾虚腰痛,可用河车大造丸、补髓丹

第三篇:中医针灸学笔记整理(推荐)

针 灸 学 笔 记

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4、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6、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

7、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三、经络的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四、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手太阴肺经11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阴心经9穴、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足太阴脾经21穴、足厥阴肝经14穴、足少阴肾经27穴、足阳明胃经45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太阳膀胱67穴。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五、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1、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 印堂至前发际第7颈椎至后发际 3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18 前额两发角(头维)9 耳后两乳突(完骨)9

2、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胸剑(歧骨)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 两乳头之间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3、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4、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5、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腘横纹至外踝尖

6、胸部:距正中线:旁开2寸→足少阴肾经; 旁开4寸→足阳明胃经;旁开6寸→足太阴脾经。

7、腹部:距正中线:旁开0.5寸→足少阴肾经;旁开2寸→足阳明胃经;旁开4寸→足太阴脾经。

8、背部:距正中线:1.5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3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

9、侧面:足少阳胆经

10、相距12寸: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1、相距9寸: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岐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12、八会穴: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

13、四海: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14、附近穴位:

⑴脐相平的腧穴:肓俞,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夹脊穴。

⑵膻中相平的腧穴:神封,天池,乳中。⑶瞳孔之下的腧穴:承泣,四白,巨廖(骨),地仓。

⑷肘横纹附近6穴:①小海②天井③曲池④尺泽⑤曲泽⑥少海。⑸腕横纹附近6穴:①阳谷②阳池③阳溪④太渊⑤大陵⑥神门 ⑹与脑连:督脉,膀胱

⑺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耳门

15、肩三针:肩中,肩髃,肩髎

16、四关穴:合谷,太冲

17、七星台: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

18、四天穴:天窗,天容,天牖,天鼎

19、四弯穴:曲泽,委中

20、三小胆:耳门,听宫,听会

21、治疗中风后遗症:天柱,完骨,风池

22、治疗面神经麻痹:翳风,完骨,风池

23、孕妇禁穴:除小腹部诸穴还有三阴交,合谷,次髎,中极,昆仑、至阴。24三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25、前发迹上0.5寸6穴:神庭,眉冲,头临泣,曲差,本神,头维

26、任脉上特定穴:(木)中极膀胱募穴,关元小肠募穴,气海肓之原穴,石门三焦募穴,中脘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巨阙心募穴,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鸠尾络穴膏之原穴。

六、毫针刺法

1、提插捻转的补泻:

①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②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

2、双手进针的种类: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3、晕针表现及定义: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

4、三棱针又称锋针;刺法4种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5、豹纹刺:(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6、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7、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

8、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

9、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七、拔罐方法

几种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法、滴酒法),水罐法,抽气罐法

八、常用灸法

1、艾灸:⑴艾炷灸→直接灸→①瘢痕灸;②无瘢痕灸

→间接灸→①隔姜灸;②隔蒜灸;③隔盐灸;④隔附子饼灸

⑵艾条灸:悬起灸→①温和灸;②雀啄灸;③回旋灸 实按灸→①太乙针灸;②雷火针灸

⑶温针灸:针和灸并用,不属于艾条灸

⑷温灸器灸

2、其他灸法:⑴灯火灸 ⑵天灸→①白芥子灸;②蒜泥灸;③斑螯灸 隔蒜灸作用(不治呕):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太乙神针:雷火神针属实按灸 施灸注意事项: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一般不适宜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适宜施灸 第二部分 主要腧穴

一、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中府(肺之募穴)

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肩背痛。

2、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3、孔最(郄穴)

位于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咳嗽、咳血、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肘臂挛痛。

4、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

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5、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6、鱼际(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 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7、少商(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

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商阳(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2、合谷(原穴)

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3、阳溪(经穴)位于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手腕痛;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4、偏历(络穴)

屈肘,在阳溪穴和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主治:耳鸣、鼻衄等五官疾患;手臂酸痛;腹部胀满;水肿。

5、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6、曲池(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7、臂臑

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肩臂疼痛不遂,颈项病;瘰疬;目疾

8、肩髃

位于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瘾疹。

9、扶突

位于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咽喉肿痛、暴喑等咽喉病证;瘿气、瘰疬;咳嗽、气喘;颈部手术针麻用穴。

10、迎香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三、足阳明胃经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

1、承泣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疾,夜盲等目疾;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2、四白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主治:目赤痛痒、眼睑瞬动、面痛、目翳等目疾;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面部病证;头痛、眩晕。

3、地仓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主治:局部病证

4、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

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歪等局部病

5、下关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闭口取穴。主治:面口病;耳部疾病。

6、头维

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

7、人迎

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后。

主治:瘿气、瘰疬;咽喉肿痛;高血压;气喘。

8、梁门

位于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等胃疾。

9、天枢(大肠之募穴)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妇科病。

10、水道

脐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疾患;疝气;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

11、归来

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小腹痛,疝气;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

12、伏兔

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主治:下肢萎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证。

13、梁丘(郄穴)

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急性胃病,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乳痈,乳痛等乳疾。

14、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主治:胃肠病;下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虚劳,为保健要穴。

15、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

16、条口

上巨虚穴下2寸

主治:下肢萎痹,转筋;肩臂痛;脘腹痛。

17、下巨虚(小肠下合穴)位于上巨虚穴下3寸。

主治: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疾病;下肢萎痹;乳痈。

18、丰隆(络穴)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19、解溪(经穴)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凹陷处,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主治:下肢萎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

20、内庭(荥穴)足背第2、3趾间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五官热性病;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21、厉兑(井穴)

位于第2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主治:齿痛、鼻衄、咽喉肿痛等实热性五官病证;热病;多梦、癫狂等神志疾患。

四、足太阴脾经

循腹正中线旁开4寸,胸正中线旁开6寸脾胃病,妇科,前阴病

1、隐白(井穴)

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

2、太白(输穴;原穴)

位于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主治: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胃痛、呕吐等脾胃病证。

3、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脾胃肠腑病;心烦失眠,发狂等神志病;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

4、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5、地机(郄穴)

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6、阴陵泉(合穴)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膝痛。

7、血海

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

主治:月经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8、大横

肚脐中旁开4寸。主治: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等脾胃病证。

9、大包(脾之大络)

位于侧胸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

主治: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岔气;四肢无力。

五、手少阴心经 心,胸病;神志病.1、极泉

位于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心痛、心悸等心疾;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臂神经损伤等痛证;瘰疠;腋臭;上肢针麻用穴。

2、少海(合穴)

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病,神志病;头项痛,腋胁部痛;瘰疬;肘臂病。

3、通里(络穴)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 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4、阴郄(郄穴)

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主治:心痛、惊悸等心病;骨蒸盗汗;吐血衄血等血证。

5、神门(原穴,输穴)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与神志病;高血压;胸胁痛。

6、少府(荥穴)

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主治:心悸、胸痛等心胸病;阴痒、阴痛;痈疡;小指挛痛。

7、少冲(井穴)

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热病;心及神志病;胸胁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

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

1、少泽(井穴)

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乳痈、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热证;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

2、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腰背、手痛

3、腕骨(原穴)

位于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主治:指挛腕痛、头项强痛;目翳;黄疸;热病、疟疾。

4、养老(郄穴)

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5、支正(络穴)

位于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主治:头痛、项强、肘臂酸痛;热病;癫狂;疣证。

6、肩贞

臂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

7、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主治:肩胛痛、肩背部损伤;气喘。

8、颧髎

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瞬动、齿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病证。

9、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取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神志病

1、睛明

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

2、攒竹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主治:眼部疾病;呃逆。

3、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主治: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鼻塞;癫狂痫;热病

4、大杼(八会穴之骨穴)

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项强,肩背痛。

5、风门

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表证;项强、胸背痛。

6、肺俞(肺之背俞穴)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肺疾;盗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

7、心俞(心之背俞穴)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心与神志病;咳嗽,吐血;盗汗;遗精。

8、膈俞(八会穴之血会)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证;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

9、肝俞(肝之背俞穴)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胆病;目疾;癫狂痫;脊背痛。

10、胆俞(胆之背俞穴)

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病证;肺痨、潮热。

11、脾俞(脾之背俞穴)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12、胃俞

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13、三焦俞(三焦之背俞穴)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肠鸣、腹胀、腹泻、水肿等脾胃肠腑病证;小便不利、水肿等三焦气化不利病证;腰背强痛。

14、肾俞(肾之背俞穴)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肾虚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病;妇科病

15、大肠俞(大肠之背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腿痛;胃肠病证。

16、小肠俞(小肠之背俞穴)在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1骶后孔。

主治:遗精、遗尿、尿痛、带下、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腹泻、痢疾、疝气;腰骶痛。

17、膀胱俞(膀胱之背俞穴)

位于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病证;腰骶痛;腹痛;泄泻、便秘。

18、次髎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主治:妇科病;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

19、承扶 臂横纹的中点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20、委阳(三焦下合穴)

位于腘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腱内侧。主治:腹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21、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腘横纹中点。

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22、膏盲

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等肺之虚损证;盗汗、健忘、遗精等虚劳诸疾;肩胛痛。

23、志室

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遗精、阳痿等肾虚病证;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

24、秩边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主治:腰骶痛、下肢萎痹等腰及下肢病证;小便不利;便秘、痔疾;阴痛。

25、承山 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主治:腿痛拘急,疼痛;痔疾。

26、飞扬(络穴)位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主治:头痛、目眩;腰腿痛疼;痔疾。

27、昆仑(经穴)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骶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

28、申脉{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蹻脉)}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

29、束骨(输穴)

位于第5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主治:头痛、颈强、目眩等头部疾患;腰腿痛;癫狂。

30、至阴(井穴)

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八、足少阴肾经

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及咽喉病、舌病。

1、涌泉(井穴)足底前1/3凹陷处。

主治:急症及神志病;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咳 血、咽喉肿痛、喉痹肺系病;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

2、然谷(荥穴)

位于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病证;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病;咳血、咽喉肿痛;消渴;腹泻;小儿脐风、口噤。

3、太溪(输穴,原穴)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主治:肾虚证;阴虚性五官病;肺部病;腰脊痛,下肢厥冷;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

4、大钟(络穴)

位于太溪穴下0.5寸稍后,跟腱内缘。主治:痴呆;癃闭、遗尿、便秘;月经不调;咯血、气喘;腰脊强痛、足跟痛。

5、照海{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蹻脉)}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失眠,癫痫;五官热性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

6、复溜(经穴)

太溪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主治:水肿,汗证;腹胀腹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7、阴谷(合穴)

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癫狂;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膝股内痛

8、肓俞

脐中旁开0.5寸。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等胃肠疾病;月经不调;疝气。

九、手厥阴心包经

心、心包、胸、胃病,神志病

1、天池

乳头外侧1寸,当第4肋间隙中。

主治: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等肺心病证;乳痈;瘰疬。

2、曲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主治:心系病;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

3、郄门(郄穴)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胸病;呕血,咳血;疔疮;癫痫。

4、间使(经穴)位于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胸痛、心悸等心疾;胃痛、呕吐等热性胃病;热病、疟疾;癫狂痫。

5、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疾;胃腑病;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眩晕

6、大陵(输穴、原穴)位于腕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胁满痛;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喜笑悲恐、癫狂痫等神志疾患;肘臂挛痛。

7、劳宫(荥穴)

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之间。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神志病;口疮,口臭;鹅掌风。

8、中冲(井穴)位于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十、手少阳三焦经

头、目上、耳、颊、咽喉病;胸胁病,热病

1、关冲(井穴)

无名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等头面五官病证;热病、中暑。

2、中渚(输穴)

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3、阳池(原穴)

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外。

主治: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五官病证;消渴、口干;腕痛、肩臂痛。

4、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5、支沟(经穴)

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热病

6、肩髎

肩峰后下方,止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

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痿痹。

7、翳风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8、角孙

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目翳;齿痛、颊肿。

9、耳门

位于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主治:耳聋、耳鸣等耳疾;齿痛;颈颌痛。

10、丝竹空

眉梢的凹陷处。

主治: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齿痛。

十一、足少阳胆经

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胸胁病

1、瞳子髎

位于目外眦旁0.5寸,眶骨外缘凹陷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内障、目翳等目疾。

2、听会

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

3、完骨

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

主治:头痛、颊肿、口眼歪斜、喉痹、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颈项强痛;癫痫。

4、阳白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前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等。

5、头临泣

位于瞳孔直上,人前发际0.5寸处,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目痛、目眩、流泪、目翳等目疾;鼻塞、鼻渊;小儿惊痫。

6、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余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内风、外风所致的病证。颈项强痛。

7、肩井 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瘰疬。

8、日月(胆的募穴)

位于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处。

主治:黄疸、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呕吐、吐酸、呃逆等肝胆犯胃病证。

9、带脉

位于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处。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赤白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疝气;腰痛;胁痛。

10、环跳

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风疹。

11、风市

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遍身瘙痒。

12、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儿惊风。

13、光明(络穴)

位于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主治:目痛、夜盲、近视、目花等目疾;胸乳胀痛;下肢萎痹。

14、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髓海不足证;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15、丘墟(原穴)

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足内翻、足下垂。

16、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肿痛;月经不调,乳痈,瘰疬。

17、侠溪(荥穴)

足背,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纹头上凹陷处。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眩晕等头面五官病证;胸胁胀满;足跗肿痛;热病。

18、足窍阴(井穴)

位于第4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实热病证;喉痹;胸胁痛、足跗肿痛。

十二、足厥阴肝经 肝、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

1、大敦(井穴)

足大趾外侧跟上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疝气、少腹痛;遗尿,癃闭,五淋,尿血;月经病及前阴病;癫痫,善寐。

2、行间(荥穴)

足背,当第1、2趾间趾蹼上方纹头处。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妇科经带病;阴中痛,疝气;遗尿,癃闭,五淋等;胸胁满痛。

3、太冲(输穴,原穴)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肝经风热病;妇科经带病;肝胃病;遗尿,癃闭;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4、蠡沟(络穴)

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睾丸肿痛、遗尿等妇科及前阴病证;疝气;小便不利;足胫疼痛。

5、曲泉(合穴)

屈膝,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证;疝气、阳痿、遗精;小便不利;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6、章门(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位于第11胁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胃肠病证;胁痛、黄疸、痞块等肝脾病证。

7、期门(肝之募穴)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奔豚气;乳痈。

十三、督脉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

1、长强:(络穴)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等肠腑病证;癫狂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2、腰阳关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科病证;腰骶痛,下肢痿痹

3、命门

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腰脊强痛、下肢萎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性病证;小腹冷痛、腹泻。

4、至阳

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

主治: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咳喘;脊强、腰背疼痛。

5、身柱

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强痛;癫狂、小儿风痫。

6、大椎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疟疾,外感病;骨蒸潮热;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7、哑门

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暴喑,舌缓不语;癫狂痫,癔病;头痛,颈项强痛。

8、风府

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主治:中风、癫狂痫、癔病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证;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

9、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主治:神志病;头风,头痛,眩晕耳鸣;下陷性病证。

10、神庭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癫狂痫,失眠,惊悸;头痛,目眩,目翳,鼻渊鼻衄

11、上星

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主治:头痛、目痛、鼻衄、鼻渊等头面部病证;热病、疟疾;癫狂。

12、素髎

位于鼻尖正中。

主治:昏厥、惊厥、新生儿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危重证;鼻塞、鼻衄、鼻渊等鼻病。

13、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急危重证;神志病;面鼻口部病;闪挫腰痛。

十四、任脉

腹、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

1、中极(膀胱之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泌尿系病;男科病;妇科病。

2、关元(小肠之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主治:元气虚损证;少腹痛,疝气;肠腑病;泌尿系病;男科妇科病。

3、气海(肓之原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气虚病证;肠腑病;疝气;妇科男科病;泌尿病

4、神阙 脐窝中央。主治:元阳暴脱;肠腑病;水肿,小便不利。

5、下脘

前正中线,脐上2寸。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呕吐、饮食不化、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痞块。

6、建里

前正中线上,脐上3寸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食欲不振等脾胃病证;水肿。

7、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主治:脾胃病;黄疸;癫狂,脏躁。

8、上脘

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癫痫。

9、膻中(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噎膈、呃逆;乳少、乳痈、乳癖

10、天突 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哮喘、咳嗽、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等肺系病证;瘿气、梅核气、噎膈等气机不畅病证。

11、廉泉

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喉痹、口舌生疮等

12、承浆

颏唇沟的正中凹陷。主治:口眼歪斜,齿龈肿痛,流涎等;暴喑,癫狂。

十五、奇穴

1、四神聪

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处1寸,共4穴。主治:中风,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狂乱;目疾。

2、印堂

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痴呆,痫证,失眠,健忘;头痛,眩晕;鼻渊,鼻衄;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3、太阳 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疾,面瘫。

4、球后 位于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主治:目疾。

5、夹承浆 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处。主治:齿龈肿痛,口歪。

6、金津、玉液

位于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主治:口疮,舌强,舌肿,呕吐,消渴。

7、牵正

位于耳垂前0.5~1寸处。主治:口蜗,口疮。

8、翳明

位于翳风穴后1寸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疾,耳鸣,失眠。

9、安眠

在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心悸;癫狂。

10、子宫

位于中极穴旁开3寸处。

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

11、三角灸

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穴。主治:疝气,腹痛。

12、定喘

位于大椎穴旁开0.5寸处。主治:哮喘,咳嗽,肩背痛。

13、夹脊

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穴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心肺、上肢病;胃肠病;腰腹及下肢病。

14、胃脘下俞

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痛、腹痛、胸胁痛、消渴。

15、腰眼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虚劳。

16、四缝

第2至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17、十宣 手十指尖端。

主治:昏迷,晕厥,高热,中暑,癫痫,癔

病,小儿惊厥

18、八邪

位于手背各指缝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毒蛇咬伤。

19、外劳宫(落枕穴)

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间,掌关节后约0.5寸处。

主治:落枕、手臂肿痛、脐风。20、腰痛点

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穴。主治:急性腰扭伤

21、二白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脘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个1穴,一臂2穴,左右共4穴。

主治:痔疮、脱肛、前臂痛、胸胁痛。

22、肩前

在肩部,正座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肩臂痛,肩不能举。

23、百虫窝

位于血海穴上1寸处。

主治:风湿瘙痒,下部生疮,虫积。

24、鹤顶

在膝上部,髌底中点上方凹陷处。主治:膝痛、足胫无力、下肢瘫痪。

25、膝眼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主治:膝痛,腿痛,脚气。

26、胆囊

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

27、阑尾

小腿前侧上部,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

28、八风

位于足背各趾缝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主治:足跗肿痛,毒蛇咬伤,脚气,趾痛。

第三部分 针灸临床治疗

一、头面躯体痛证

1、头痛

①外感头痛:【外感太池列会】 阳明攒谷印、太阳天溪申、少阳率外足、厥阴冲四关、风寒风门热椎池、湿阴陵。

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 主穴:百会 列缺 太阳 风池 配穴 风寒头痛:风门

风热头痛:大椎 曲池 风湿头痛:阴陵泉

②阳明经痛:印堂 攒竹 合谷 内庭 ③太阳经痛:天柱 后溪 申脉 ④少阳经痛:率谷 外关 足临泣 ⑤厥阴经痛:四神聪 太冲 内关

⑵、内伤头痛:【(实)维池会】 阳亢冲太侠、痰浊陵太丰、瘀血内关膈。

【(虚)风三百】 血虚三肝

脾、肾虚肾太悬。

①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 阳亢:太冲 太溪 侠溪

痰浊:阴陵泉 丰隆 太阳

瘀血:阿是穴 血海 膈俞 内关 ②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 血虚:三阴交 肝俞 脾俞

肾虚:肾俞 太溪 悬钟

2、面痛:【四白下地攒谷池】 眼白丝关上香颧、下翳风承车、寒列热池泽、瘀血冲三阴。

治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风池

配穴 眼部痛者,加丝竹空、阳白、外关;

上颌部痛者,加颧髎、迎香;

下颌部痛者,加承浆、颊车、翳风; 风寒证者,加列缺; 风热证者,曲池、尺泽;

气血瘀滞者,加太冲、三阴交。

3、落枕:【肩溪悬外劳】 寒谷池、瘀内关、肩痛髃关背天宗。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阿是穴 外劳宫 肩井 后溪 悬钟 配穴 风寒袭络:风池 合谷

气血瘀滞:内关 阿是穴

肩痛:肩髃 外关

背痛:肩外俞 天宗

4、漏肩风:【髃贞前髎】 太阳后、阳明谷、少阳外、邪谷池、瘀关膈、虚里海。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阿是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肩前 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

手太阳经证:后溪

手少阳经证:外关

外邪内侵:合谷 风池

气滞血瘀:内关 膈俞

气血两虚:足三里 气海

5、肘劳 治法:疏筋通络。以局部阿是穴为主。主穴:阿是穴 配穴:肘关节外上方: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 『三里髎谷池』

肘关节内下方:阳谷、小海 『小阳』

肘关节外部:外关、天井 『天外』

6、腰痛 【腰痛阿委大】 寒腰瘀膈督后太阳申 选经:阿是穴 主穴:阿是穴 委中 大肠俞 配穴:寒湿:腰阳关

瘀血:膈俞

督脉病:后溪

足太阳经:申脉

7、痹证:行血膈、痛关肾、着三陵、热椎池 选经:局部穴为主 主穴:阿是穴 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膈俞 血海

痛痹:肾俞 关元

着痹:阴陵泉 足三里

热痹:大椎 曲池

二、内科病

1、中风 ⑴中经络 【中经络关泉水、交委尺】 阳亢冲溪、痰阻丰谷、痰热曲内丰、气虚三里海、阴虚太溪风、囗歪颊地仓、上肢髃三谷、下肢跳阴阳市、头晕完天风、足内翻丘照海、便秘归水丰支、复视球风天睛、尿留中曲关。选经:手厥阴经,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太溪、太冲;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口角歪斜:颊车、地仓;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阳陵泉、风市;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

复视者: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 ⑵中脏腑:【中脏腑关水沟】 闭证督脉十二井、水沟太冲与丰隆;脱证关元神阙气海灸 选经:手厥阴经,督脉 主穴:内关 水沟 配穴:闭证:十二井穴 太冲 水沟 丰隆

脱证:关元 气海 神阙

2、眩晕 ⑴实证:【百池冲关】 肝行二溪、痰陵丰中维。选经: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督脉 主穴: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配穴 肝阳上亢:行间 侠溪 太溪

痰湿中阻:头维 丰隆 中脘 阴陵泉 ⑵虚证:【百池三肝肾】 虚脾胃气、精钟太阴。选经:足少阳经,背俞穴,督脉 主穴: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气海 脾俞 胃俞

肾精亏虚:太溪 悬钟 三阴交 高血压

(1)曲尺、足三里。(2)风池、太冲。头痛配印堂、太阳。失眠配安眠、神门。心悸配郄门、内关。

3、面瘫:【昆仑车颧鱼阳白攒谷仓】 寒风热曲复三里 选经: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经 主穴:攒竹 鱼腰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合谷 昆仑 配穴:风寒:风池

风热:曲池

恢复期:足三里 人中沟歪斜:水沟

鼻唇沟浅者:迎香

4、痿证 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主穴: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颈胸部夹脊穴 『颈髃曲谷』

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穴 『腰髀伏兔三足』 配穴:肺热津伤:尺泽、肺俞、二间 『肺二泽』

湿热浸淫:阴陵泉、大椎、内庭 『椎庭泉』

脾胃虚弱:太白、中脘、关元 『白中关』

肝肾亏虚:太溪、肝俞、肾俞 『肝肾溪』

上肢萎缩:手阳明经排刺

下肢萎缩:足阳明经排刺

5、痫病 ⑴发作期:【百泉溪关水】 治法:醒脑开窍。以手厥阴、督脉及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水沟、百会、后溪、涌泉 ⑵间歇期:【太丰鸠使印】 痰门池内、风谷阴池、心脾三里、肝肾太阴瘀膈内。治法:豁痰开窍,熄风定痫。以督脉、任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主穴: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 配穴:痰火扰神者,加曲池、神门、内庭; 风痰闭阻者,加合谷、阴陵泉、风池;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 瘀阻脑络者,加膈俞、内关

6、不寐:【申海堂四神门安眠】 痰内丰池火间溪、心脾足三里、胆墟心内、肾水太心脾、脾胃白孙三关。选经: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督脉 主穴: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行间 侠溪

痰热内扰:丰隆 内庭 曲池

心脾两虚:心俞 脾俞 足三里

心胆气虚:丘墟 心俞 内关

心肾不交:太溪 水泉 心俞 脾俞

脾胃不和:太白 公孙 内关 足三里

7、郁证:【关水神太】 肝中泉门、火行关溪、痰丰阴天廉、神通交心太、虚心脾两

三、肝肾交太。

治法: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以督脉、手厥阴、手少阴和足厥阴经穴为主。主穴:水沟 内关 神门 太冲 配穴 肝气郁结者,加曲泉、膻中、期门; 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 痰气郁结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 心神惑乱者,加通里、心俞、三阴交、太溪;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肝肾亏虚者,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

8、心悸:【神门郄关阴厥】 心脾虚脾足三里、阴虚肾俞与太溪、凌中海、瘀膻膈,惊陵汗膏烦劳宫、耳鸣渚溪肿水中。治法: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配穴 心胆虚怯者,加胆俞;

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 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 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 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 善惊者,加大陵; 多汗者,加膏肓; 烦热者,加劳宫;

耳鸣者,加中渚、太溪; 浮肿者,加水分、中极。

9、感冒:【谷池缺大阳】 寒肺门、热鱼曲尺塞迎香、虚三喉商酸身柱、湿阴陵、暑委中。

选经:手太阴,手阳明,督脉

主穴: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风池 配穴:风寒:风门 肺俞

风热:曲池 尺泽 鱼际

鼻塞:迎香

体虚:足三里

咽喉疼痛:少商

全身酸楚:身柱

夹湿者:阴陵泉

夹暑者:委中

10、咳嗽

⑴ 外感咳嗽:【肺谷缺】 寒风热椎咽少商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列缺 合谷 肺俞 配穴:风寒者,加风门;

风热者,加大椎;

咽喉痛者,加少商放血。

⑵内伤咳嗽:【肺太阴】 痰阴丰、肝行间、阴膏血孔最

治法: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太渊 三阴交 肺俞

配穴: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

肝火灼肺者,加行间; 肺阴亏虚者,加膏肓; 咯血者,加孔最。

11、哮喘

⑴实证:【肺喘缺中泽】 寒风热椎池、痰丰隆、喘天突。

选经:手太阴 背俞穴

主穴:列缺 尺泽 膻中 肺俞 定喘 配穴:风寒者,加风门;

风热者,加大椎,曲池;

痰热者,加丰隆;

喘甚者,加天突

⑵虚证:【足太太膏、肺肾喘】 肺气海、肾气元阴

选经:手太阴经,足少阴经,背俞穴 主穴:肺俞 膏肓 肾俞 定喘 太渊 太溪 足三里

配穴:肺气虚者,加气海;

肾气虚者,加阴谷、关元

12、呕吐:【三关中】 寒上胃、热金合玉、食梁天、痰中丰、肝阳冲、虚脾胃、胀天枢、鸣脾肠干孙

选经:手厥阴经,足阳明经,募穴 主穴:内关 足三里 中脘 配穴 寒吐配上脘、胃俞;

热吐配金津、玉液放血; 食滞配梁门、天枢; 痰饮配膻中、丰隆;

肝气犯胃配太冲、阳陵泉; 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 腹胀者配天枢;

肠鸣者配脾俞、大肠俞; 泛酸干呕者,加公孙。

13、胃痛:【三关中】 寒胃食下梁、气冲瘀膈俞、脾胃虚海关、胃阴三阴内 选经:足阳明经,手厥阴经,募穴 主穴:足三里 内关 中脘 配穴:寒证:胃俞

饮停:下脘 梁门

肝气犯胃:太冲

气滞血瘀:膈俞

脾胃虚寒:气海 关元 脾俞 胃俞

胃阴不足:三阴交 内庭

14、泄泻:【(急性)阴分上天】 寒厥热庭食中脘

【(慢性)三公天神】 脾白肝太肾命门

选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主穴:急性: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水分 配穴:寒湿者加神厥;湿热者加内庭;食滞者加中脘。

慢性:(任脉)神阙 天枢 足三里 公孙 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

15、痢疾:【天上下关谷】 湿池内寒中气海、疫椎冲宣噤关中、休息脾肾脱会强 治法: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以足阳明、任脉、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天枢 下脘 关元 上巨虚 合谷 配穴:湿热痢者,加曲池、内庭;

寒湿痢者,加中脘、气海; 疫毒痢者,加大椎、太冲、十宣放血; 噤口痢者,加内关、中脘; 休息痢者,加脾俞、肾俞; 久痢脱肛者,加百会、长强。

16、便秘:【天沟水来丰】 热谷庭、气冲中、虚脾气血三里交、阳元神 选经:足阳明经,手少阳经

主穴:天枢 支沟 水道 归来 丰隆 配穴:热秘:合谷 内庭

气秘:太冲 中脘

气虚秘:脾俞 气海

血虚:足三里 三阴交

阳虚:神阙 关元

17、阳痿:【三关肾】 阳门阴溪留、心脾足三里、惊恐志胆湿会阴、瘀膈冲海食脘

三、眠神心关酸门阳

治法:补益肾气。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肾俞 配穴:肾阳不足者,加命门;

肾阴亏虚者,加太溪、复溜;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惊恐伤肾者,加志室、胆俞;

湿热下注者,加会阴、阴陵泉; 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膈俞; 失眠或多梦者,加内关、神门、心俞; 食欲不振者,加中脘、足三里; 腰膝酸软者,加命门、阳陵泉

18、癃闭 ⑴实证:【阴极泉旁边】 湿痿邪尺滞冲敦、瘀滞曲骨次髎血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以足太阳、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秩边、阴陵泉、三阴交、中极、膀胱俞

配穴:湿热内蕴者,加委阳;

邪热壅肺者,加尺泽;

肝郁气滞者,加太冲、大敦;

瘀血阻滞者,加曲骨、次髎、血海。⑵虚证:【脾肾三边关】 中气里、肾溪溜、无力排尿气海骨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启闭。以任脉及背俞穴为主。

主穴:秩边关元 脾俞 三焦俞 肾俞 配穴 中气不足者,加气海、足三里;

肾气亏虚者,加太溪、复溜; 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气海、曲骨。

19、消渴

消渴:【脾肺肾交太胰】 上太少、中内地、下复冲、烦泉浆、饥谷丰中上、秘枢结阳敦、汗溜元、阴阳关门、视明维竹、晕上星、上池髃谷、下阴解阳风、皮血照风椎池。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以背俞穴、足少阴经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胰俞、肺俞、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

配穴:上消者,加太渊、少府;

中消者,加内庭、地机; 下消者,加复溜、太冲;

烦渴、口干舌燥者,加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

多食善饥者,加合谷、上巨虚、丰隆、中脘;

便秘者,加天枢、腹结、阳陵泉、大敦; 多尿、盗汗者,加复溜、关元; 阴阳两虚者,加关元、命门;

合并视物模糊者,加光明、头维、攒竹;

头晕者,加上星;

上肢疼痛或麻木者,加肩髃、曲池、合谷;

下肢疼痛或麻木者,加风市、阴市、阳陵泉、解溪;

皮肤瘙痒者,加风池、大椎、曲池、血海、照海。

三、妇儿科病

1、月经不调

⑴月经先期(经早):【三海关】 热冲间、虚太溪、气足脾、多隐白、骶肾次。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

虚热证者,加太溪;

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 月经过多者,加隐白;

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⑵月经后期(经迟):【三海归】 寒宫虚门阳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足三里;

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⑶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乱):【三元肝】 郁门冲、肾俞溪、胁胀中关。治法:调补肝肾。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

肾虚者,加肾俞、太溪; 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2、痛经:

⑴实证:【三次中】 寒归地、滞太冲、胀天气、胁阳明、闷内关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 选经:足太阴经,任脉 主穴: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寒湿:归来 地机

气滞:太冲

腹胀:天枢 气穴

胁痛:阳陵泉 光明

胸闷:内关

⑵虚证:【三海里】 气血脾胃、肝溪肝肾鸣悬钟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 选经:足太阴,足阳明经 主穴: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气血虚:脾俞 胃俞

肝肾不足:太溪 肝俞 肾俞

头晕耳鸣:悬钟

3、崩漏

⑴实证:【白交关公】 热血湿阴郁太冲、瘀地机

治法:通调冲任、祛邪固经 选经:任脉,足太阴经

主穴:三阴交 关元 公孙 隐白 配穴:血热:血海;

湿热:阴陵泉;

气郁:太冲;

血瘀:地机。

⑵虚证:【交三海】 气血脾胃肝肾溪、鸣悬钟

治法:调补冲任、益气固经

选经: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 主穴:气海 三阴交 足三里 配穴:气血亏虚:脾俞、胃俞;

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

头晕耳鸣:悬钟

4、绝经前后诸症:【三海肝脾肾】 阴溪照、阳关门、肝会冲风痰中丰阴陵、心神不宁通心神

治法: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 配穴:肾阴亏虚者,加太溪、照海;

肾阳不足者,加关元、命门;

肝阳上亢者,加百会、风池、太冲; 痰气郁结者,加中脘、阴陵泉、丰隆; 心神不宁者,加通里、神门、心俞。

5、带下病:【陵中带白环】 热次水、脾气三阴、肾关肾海、痒沟冲中都、红间使、酸眼小肠溏中天

治法:固摄带脉,利湿化浊。以足少阳经、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带脉、中极、白环俞、阴陵泉 配穴:湿热下注者,加水道、次髎;

脾气虚者,加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肾虚者,加关元、肾俞、照海; 阴痒者,加蠡沟、中都、太冲; 带下色红者,加间使;

腰部酸痛者,加腰眼、小肠俞; 纳少便溏者,加中脘、天枢。

6、缺乳:【膻中少乳】 气血三里脾胃俞、肝冲关溏冲天,血多肝膈胀期门,胃胀中脘足三里

治法:调理气血,疏通乳络。取足阳明经,任脉为主

主穴:乳根 膻中 少泽

配穴:气血不足:足三里、脾俞、胃俞;

肝气郁滞:太冲、内关; 食少便溏:中脘、天枢; 失血过多:肝俞、膈俞;

胸胁胀满:期门;

胃脘胀满:中脘、足三里;

7、遗尿:【关中三膀】 阳肾气虚气肺

三、梦多百会及神门

治法:健脾益气,温肾固涩,取任脉,足太阴经,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配穴:肾阳虚:肾俞

脾肺气虚:气海 肺俞 足三里

夜梦多:百会 神门

四、皮外骨伤、五官科病

1、瘾疹:【谷中海隔曲池】 风关池、热三天、湿邪阴陵三阴交、风燥三里三阴交、呼吸困难天突剌、恶心呕吐选内关。

治法:疏风和营。以手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曲池 合谷 血海 膈俞 委中 配穴:风邪:外关 风池

胃肠积热:足三里 天枢

湿邪重:阴陵泉 三阴交

血虚风燥:足三里 三阴交

呼吸困难:天突

恶心呕吐:内关

2、蛇串疮:【阿是夹脊】 肝间敦阳、脾海内白。

治法: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局部阿是穴,夹脊穴

配穴:肝郁火盛:行间 大敦 阳陵泉

脾胃湿热:血海 隐白 内庭

3、痄腮:【翳车合冲关】 热椎商、睾冲泉、抽搐人中宣十二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手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 配穴:高热者,加大椎、商阳;

睾丸肿痛者,加太冲、曲泉; 神昏抽搐者,加人中、十宣或十二井。

4、肠痈:【阑天上是】 热池呕内便腹结 治法: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阑尾、天枢、上巨虚、阿是穴 配穴:发热者,加曲池;

呕吐者,加内关; 便秘者,加腹结。

5、扭伤

腰:肾腰委中(正中:人中后。一侧:三里三间。远取)

踝部:中丘解溪(上取血海下阴陵,上下取。对侧养老阳谷,对应取)

膝部:溪眼阳关梁(膝内上取选尺泽,对应取)

肩部:玉贞了。局部腧穴为主

配穴:腰:阿是穴 肾俞 腰痛穴 委中 『肾腰委中』

踝:阿是穴 申脉 解溪 丘墟 『申丘解溪』

膝:阿是穴 膝眼 膝阳关 梁丘 『膝眼阳关梁』

肩:阿是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髃贞髎』

肘:阿是穴 曲池 小海 天井 『小天池』

腕:阿是穴 阳溪 阳池 阳谷 『三阳溪池谷』 选经:足少阴经

髋:阿是穴 环跳 秩边 承扶 主穴:太溪 照海 鱼际 『扶边跳』 五、五官科病证

1、目赤肿痛:【太晴合阳池】 热商星、肝行侠 治法:清泻风热,消肿定痛。取手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少阳经为主 主穴:合谷 太冲 风池 睛明 太阳 配穴:风热:少商 上星

肝胆火盛:行间 侠溪

2、耳聋、耳鸣 ⑴实证:【侠听中翳】 肝火冲墟风关谷 选经:足少阳经,手少阴经 主穴:听会 翳风 侠溪 中渚 配穴:肝胆风火:太冲 丘墟

外感风邪:外关 合谷 ⑵虚证:【溪听海】 肾气肾海肝肾肝 选经:足少阴经,手太阳经 主穴:听宫 太溪 照海 配穴:肾气不足:肾俞、气海; 肝肾亏虚:肾俞、肝俞;

3、鼻渊:【迎风列谷堂】 肺热少商湿阴池 治法:清热宣肺,通利鼻窍。以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 配穴 肺经风热者,加少商点刺出血; 湿热阻窍者,加曲池、阴陵泉。

4、牙痛:【下谷车】 风火关风火二庭、阴虚太溪及行间。选经:手足阳明经 主穴:合谷:颊车 下关 配穴:风火牙痛:外关、风池

胃火牙痛:内庭、二间

肾虚牙痛:太溪、行间

5、咽喉肿痛 ⑴实热证:【少尺关内合】 风热关池肺兑鱼 选经:手太阴经,手足阳明经 主穴:少商 合谷 尺泽 内庭 关冲 配穴:外感风热:风池 外关

肺胃实热:厉兑 鱼际 ⑵虚热:【溪照鱼】 入夜发热三阴留 配穴:入夜发热:三阴交 复溜

六、急症

1、晕厥:【涌水冲三里】 实冲谷、虚海关元会 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配穴:虚证者,加灸气海、关元、百会; 实证者,加合谷、太冲

2、内脏绞痛 ⑴心绞痛:【内郄中】 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阴郄、膻中 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 阳气欲脱者,加水沟、百会。⑵胆绞痛 ① 胆囊炎:【肝胆日期阳陵泉】 呕三关、黄至阳、热椎池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俞募穴为主

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 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 黄疸者,加至阳; 发热者,加曲池、大椎。

②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阳陵胆囊穴】 呕三关 治法:解痉利胆,驱蛔止痛。以足少阳经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迎香、四白、鸠尾、日月 配穴 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3.肾绞痛:【关元三焦肾绞痛、肾俞三阴阴陵泉】 尿血冲海、湿重委合。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背俞穴、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 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

第四篇:中医内科笔记9

第七节 中风

一、定义: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

二、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论述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内虚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李东垣:“正气自虚”朱丹溪:“湿痰生热”王履:“真中风”、“类中风”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李中梓:“闭证、脱证”

4、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5、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有关。

2、病理因素有虚、火、气、血、风、痰六端。

3、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4、病理类型分中经络和中脏腑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中经络、中脏腑;中脏腑之闭证、脱证;闭证当辨阳闭、阴闭

(二)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要救阴回阳固脱;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证:镇肝息风汤

(2)中脏腑

1、闭证

31/51

1.1痰热腑实证:桃仁承气汤

1.2痰火瘀闭证:羚角钩藤汤

1.3痰浊瘀闭证:涤痰汤;见戴阳证者,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2、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证:解语丹

2、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第八节 瘿病

一、定义: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二、源流::《庄子.德充符》有瘿的病名

三、病因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三)分型论治:

1、气郁痰阻证: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证: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证: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4、心肝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第九节 疟疾

一、定义: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32/51

(二)治疗要点:袪邪截疟

(三)分型论治:

1、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3、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4、瘴疟:热瘴:清瘴汤;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5、劳疟:何人饮

加:耳鸣、耳聋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治肝胆从实,治脾肾从虚,上宜清疏,中宜升补,下宜滋降。

(三)辨证论治:

1、肝胆火盛证:龙胆泻肝汤

2、痰火郁结证:温胆汤;痰多胸闷大便不畅,用礞石滚痰丸

3、风热上扰证:银翘散

4、肾精亏虚证:耳聋左慈丸;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下虚上实,可合用本事地黄汤;肾阳不足,下肢清冷,阳痿腰酸,可用贞元饮送服黑锡丹;肾精不足,肝热内郁,用滋水清肝饮。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一、定义:水肿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以伴有胸水、腹水。

二、源流:

1、《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 水”。水肿的治疗,提出“平治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2、《金匮要略》张仲景称为水气,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治法。

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阳水、阴水。治疗上倡导温脾暖肾,开创了补法。

33/514、《仁斋直指方》创活血利水法。

5、《医学入门》提出疮毒导致水肿的说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基本病理变化:肺失通调,脾失转输

2、病理因素有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3、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

4、病理基础以阳气虚损为主。

5、病理转化以阳转阴、实转虚为主,虚中夹实临床多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三)分型论治:

(1)阳水

1、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用猪苓汤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实脾饮

2、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第二节 淋证

一、定义: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

二、源流:

1、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2、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3、《诸病源候论》概括了病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论述了石淋的成因。34/514、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

5、《景岳全书》认为寒热虚实都有,完善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肾、膀胱,与肝脾有关

2、基本病理: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3、病理变化:热淋: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血淋: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石淋:湿热煎熬尿液,形成砂石;膏淋:湿热阻滞,脂液不循常道;气淋:肝气郁滞,气火郁于膀胱;劳淋:久淋伤正,湿热留恋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证——湿热、气滞;虚证——脾肾不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三)分型论治:

1、热淋:八正散

2、石淋:石韦散;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用补中益气汤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

3、血淋:小蓟饮子;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用知柏地黄丸

4、气淋:沉香散

5、膏淋:程氏萆解分清饮;脾肾两虚,气不固摄,膏淋汤;偏于脾虚中气下陷,配用补中益气汤;偏于肾阴虚,用七味都气汤;偏于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

6、劳淋:无比山药丸;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第三节 癃闭

一、定义: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致。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慢。闭: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欲解不能,病势较急暴。

二、源流:

1、“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称其为“癃闭”或“闭癃”。〈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病传篇》:

第五篇:学习中医

学习中医

入门之法

学习经络就是最好的捷径

易学

学而即用,用而即效

十二经,表里阴阳;走向;认顺序;压痛点;

切身体会中医的实质,绘图的方式学中医

初学的入门最好的书籍

思考中医.pdf

相当不错啊!主要是启发思维

强烈推荐初学者买来看,这样会对中医有个翻天覆地的认识更会建立起你对中医的信心!

副标题是“伤寒论导论”

在下以为学中医者均宜读之

确实不错!适合全中国人看

不管是初学者还是业内人士通过读这本书,一定会大有益处的每一章节都是一篇精妙的散文

中华传统文化的滋补品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pdf

六经气化

<<哲眼看中医>> 中医的定位发展思考

当用与不当用,中药的道地--时空

大话中医

别具一格的中医散文

在趣味中, 跨入中医之门

小说中医

刘力红推荐

名老中医之路

初入高校学习中医,最好一入学就都读一读

很有启发.自学中医阶梯

马有度汇编

身有体会,先读内经之书,读到素问一半时,便可以读医案和医方集解书,这样由理论看实案,心领神会,再读内经,妙不可言,事半工部听看名师讲座(录音)看科普影象

看不懂注解,就听名师讲座,感受现场气氛

疾病的起源--周老师

梁冬对话倪海厦

伤寒论讲座,通俗

郝万山、刘渡舟、胡希恕

黄帝内经(大型六十集电视纪录片)verycd 有下载

养生防病,中华医药电视节目 verycd 有下载

听王正龙讲课录音王正龙、卢崇汉、李可、刘力红、我的路线,给你参考

1、《思考中医》

2、《经方实验录》下载内经素问伤寒论(文本版)

伤寒论中的用方

汤头歌诀白话解(第三版)

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3、听王正龙讲课录音

王正龙、卢崇汉、李可、刘力红、从阴阳入手比较直接

讲阴阳最直接了当的莫过郑钦安先生

所以《医理真传》不可不读

医理真传看完了 以前俺师傅的一些用药思路终于明白了

五行则宜从黄坤载《四圣心源》入手

《伤寒论》所示为万古不易之法,明其理方能得用,理在《内经》,开合枢为关键

如出入之从门。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开合枢为阴阳二气三阴三阳转化之门户

阳在外主入,阴在内主出:阳注于阴,阴满之外。

在外则向内为(阳)合为(阴)开(阳明太阴,先合后开),在内则向外为(阴)合为(阳)开(厥阴太阳,先合后开)。

枢为转动之轴(少阴主降,少阳主升: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枢机不转,则开合不利,升降不调,否塞不通。

最先仅读黄元御

黄元御的六经辩证

再对伤寒悬解

再读素问.难经.灵枢及黄元御解

易学

其它医书,但观其方

两种学习方法

由浅入深

先读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显浅易懂的医籍

然后逆流而上阅读各朝医家名著最后穷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黄帝岐伯的《内经》

深入浅出

先学中医经典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

然后沿流而下,涉猎各朝名医著作

从医典入手,这是一。二是从药物入手。三是从方剂汤头入手。

记熟药性,最好能背诵药性赋

用方的时候,药物加减能够非常得心应手,往往一味加减,即有起废振颓之殊功,莫要小瞧几根草,依理组合奥妙深

初识本草

《汤头歌诀》要我背

本草问答(唐容川著)

本草思辩录(周岩著)

陈修园医学全书

医案方面

经方实验录

伤寒名案选新注

治验回忆录

中医成才之道

慧眼识中医(意义)

不信医,不信佛的人,都是吃亏太少!

中医是人与自然高度合一的一种境界,是以不对自然界进行结构性破坏而产生价值的一种科学。

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之一

专心学好四大经典著作

《内经》.《易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内经比较难,需先对中医有了解才能通读此书。不然必是混混然。倪海厦推荐路径

针灸

神龙本草

黄帝内经

伤寒论

不能只看到字,要当成图读,可视化;

四小经典

医学三字经 ,濒湖脉学 ,汤头歌诀,雷公药性赋

中医必读八大经典

1易经 2内经 3神农本经 4伤寒论 5金匮 6陈士铎医书 7脾胃论8瘟病

辨证论治的理论与技术, 读书——临 证——读书——临床

学中医不难 难在现代中医教育太垃圾

中医不是学出来的,大部分是自己通过临床悟出来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要学习西医,学习外语

注意新科技、新成就,走学科交叉发展的路

<医学集成>

如何较快学会上乘中医学

杂书勿看,先以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搭个骨架.先背颂四圣心源,再背颂长沙药解,小病就可以上手了

再对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下手,拿出考研冲刺的猛劲来

再读素问.难经.灵枢及黄元御解,奠一个深而宽广厚的基础

道德经仅五千文,来回多耙几次,将历代老解都看看

易学.拙文先天横图稍有,点滴心得,可拿来作垫脚石

郑寿全的不朽功勋在于已悟到一元嬴缩及一点元阳真种子

其它医书,但观其方

学习方法

每天静坐

要有悟性,每天静坐,反观内视,久之澄心绝虑,神清志明,智慧开而悟性出,学医事半功倍.切莫轻视!

阴阳为本

不信阴阳五行八卦就很难学好中医

明其理,而勿流于穷辨

明阴阳之理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医术,所以仍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临床医书上内经中就有很多仅仅是在讲道,并不是讲医的.千万不能钻牛角尖

博览群书,取众家之所长,学其偏而勿执其偏.学医三难

一者,古文基础不好

难于专

二者,学医方向不明

难于精

三者,学习方法不对

难于平和

中医发展三大难与处理方法

学习(内容多),分类化,辅助智能,原理(无法科学化),简单化、形象化、自然之理、服用(麻烦),超微缩固化、超微饮片、生药颗粒、生药袋包颗粒、免煎颗粒、相似中成药、各味中药面儿回家按要求开水一冲就好的纯中药

学习打算

从观看黄帝内经纪录片

阅读民间中医网,到阅读思考中医,阅读黄帝内经,到自服桂附地黄丸、附子理中丸有效已有数月

信、愿、行的原则。不怀疑、不讨论、正面思考,做下去3年再说

黄帝内经视频,讲座文稿

身体力行,时间各种养生调治的方式方法。比如早睡,比如人体使用手册上的内容,比如食疗及其原理

勤练太极拳。

一证一得

下载中医学习笔记00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学习笔记00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学习中医

    中医的学习,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蒙学阶段; 启蒙是此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

    百家讲坛《大中医朱丹溪》笔记

    百家讲坛《大国医朱丹溪》笔记大国医朱丹溪·罗大中——四十学医 元代一代医宗朱丹溪到四十岁才开始学习中医。 元时,浙江义乌一个县令喜欢搞神庙,他说只有修了岱宗祠,没敢行动......

    中医考研 中医诊断总结笔记

    中医诊断 一.绪论 作者 察病指南——施发 四诊决微——林之翰 三指禅——周学庭 诊家枢要——滑寿 望诊遵经——汪宏 重订通俗伤寒论——俞根扬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无......

    中医针灸笔记精华总结,歌诀

    盆腔八针:中极~,气海~,三阴交(双)~,子宫(双)~,水道(双)~;D-D 鼻炎七针:合谷(双)~,迎香(双,刺向鼻通)~,印堂~,曲差(双)~;D-D 瘾症八针:曲池(双)~,三阴交(双)~,血海(双)~,足三里(双)~;D-D 呃逆八针:内关(双)~,攒竹(双)~,脑......

    学习笔记

    我们的福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感好客中国人,设宴必有剩。”这是流传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陈规陋习。客人走后,主家只有满桌的剩菜、剩饭、剩酒,才能充分表达主人那颗虚荣......

    学习笔记(模版)

    学习笔记 学习时间:2014年5月27日16:30—17:30 学习地点:CT远程室 参加人员:医技支部全体党员 学习内容:关于开展机关党员“践行三严三实、做合格人民公仆“村社区党员”在党爱党......

    2014学习笔记

    时间:2014年1月8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人员:全体党员、职工 形式:集中学习 主讲人:张晓波 学习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

    学习笔记之一

    【学习笔记之一】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 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于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